读蛙的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06:0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蛙的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蛙的心得体会》。

第一篇:读蛙的心得体会

个人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个人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之一

利用这个寒假我读了两本书:《第五项修炼》和《杜拉拉升职记》,我从书里看到的似乎只是一些表层的东西,却也足以让我受益。

我喜欢那个水煮青蛙的小故事:如果你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会立刻跳出。但是如果你把青蛙放在温水中,然后慢慢加热,当温度慢慢上升时,青蛙将变得愈来愈虚弱,最后无法动弹。虽然没有什么限制它脱离困境,青蛙仍留在那里直到被煮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青蛙内部感应生存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环境中激烈的变化,而不是针对缓慢渐进的变化。所以我们要学习看出缓慢渐进的过程,放慢自己认知变化的步调,并特别注意那些细微以及不寻常的变化,避免被煮青蛙的命运。

读《杜拉拉升职记》完全是抱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却也看到了许多许多的东西。这是一本贴近现代生活的书,是对我们现代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书中的主人公,那个具有时尚名字的杜拉拉,因她身在世界500强之外企职场,执著上进踏实勤奋,用一般人难有的勤奋,再加上不断学习聪明的大脑,为她自己加薪晋级换来了机会,最终成长为这个大公司的hr经理,并为自己赢来了理想中的爱情。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奇怪的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成功卓越者少,失

败平庸者多。成功卓越者活得充实、自在、潇洒,失败平庸者过得空虚、艰难、猥琐。人活着就像航海,“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目标在哪里都不知道,那么任何风向对他来说都是不顺的”。对于刚刚踏出校门的人们,每个人都会怀揣各种各样的梦想,然而当你真正步入一个公司,处于一个职位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其实现实与自己所想象的情况是不同的,这样有些人非要逆流而上,而有些人则会顺流而下,然而时间和实践证明往往后者会走的更远、更好、更顺利,而前者多会在抱怨中生活。因此,当你发现自己不适应当前环境的时候,我觉得其实改变自己比起改变环境更容易一些,也更实用和实际一些。这样在工作中不论环境如何改变,你都可以应对自如,因为你本身就在改变。而另一方面,对于工作和环境的不断变化,在你的身边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还应具备的就是“思考”。其实在工作中会思考的人要比只会努力的人更轻松、更有效率、更有前途。

做为一名现代社会的大学生,我们也很快将要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有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想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我认为向杜拉拉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她的善于改变勤于思考。

生活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你若青涩,便还能成长;你若熟透,便将腐烂。只要你还肯学,就能不断成长。

个人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之二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从中选出这几个“建议”谈谈我的想法。

一、教师,珍惜学生对你的信任

“教师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看学生,使他们感觉到你对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贵之处,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在学生做好的大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在学生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更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使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不要加以指责,在每个人的心灵

深处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样。其实他们也很痛苦,作为教师就是要时刻给他们启发和鼓舞,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有自豪感和尊严感。

二、教学相长,取长补短

“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练习本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级里学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想一想,我这几个月的教学其实真是这样的,“练习本”就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一面镜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师的教学效果。对于新教师而言,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今后有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我所缺乏的也就是这一点,要时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对同事们的经验加以研究和观察,并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学习优秀经验,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个人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之三

近期,我认真阅读了《有效评课》一书,禁不住陷入了沉思。确切地说,我认为这是一本好书,一本有益于教师发展和成长的好书。书中以观课议课的方式来讨论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以观看议课的角度来分析研究讨论,解决我们日常教学中的问题,目的在于促进一线教师的发展和成长,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该书以对众多案例的运用为载体,以分析、讨论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研讨教师教学的目标性和有效性为主要形式。从这些典型的案例分析和反思中我也看到了自身的日常教学中存在着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所存在着的问题。在很多时候,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但与书中的教师们比起来却如蜻蜓点水般肤浅,反思仅停留于一些表面的现象中,并没有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思想,和学生长远的发展以及教师的思想,教学细节等进行更深入更本质的思考和研究。

评课是一种重要的常规的教研活动,对教师教学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在各个层次的研讨课、展示课、公开课的评课中,许多音乐教师仍用旧的教育观念来评课,致使评课活动存在着很多问题,不能达到提高教学水平,促进

教学改革的目的。因此,我认为,应该建立一种适应音乐课程改革的新的评课理念,使音乐评课活动真正成为经验交流的总结场、疑难问题的解答地、教法学法的点拨源、新理念新思想的传播站。

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音乐课堂正逐渐向动态生成型音乐课堂转变。旧的评课模式已不能用来评价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建立一种和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新的评课模式显得十分必要。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评课教师应具有审视课堂教学的能力,诚恳表达自己的意见,尤其要着力发现“问题”,并分析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背后隐藏的观念,使上课教师感到有启发,有帮助。叶教授把这一过程简称为“捉虫”的评课模式应该成为新课程理念下音乐评课的主体形式。

1、建立民主、和谐的评课氛围

受传统评课文化的影响,“评课”这个词容易给人一种感觉:你是来评我的,我是来接受你的评价的。评课者的地位高于被评者。这样,上课教师往往显得被动,没有成为一个评价主体。音乐新课程中 的评课文化倡导建立一个民主的、建设性、对话的伙伴关系。评课前,让上课教师先作自我评价。上课教师自评要谈真实想法,分析原因,并说出自己在课上哪些方面按音乐新课程理念作出的有意识地改变,自我感觉这样做的效果如何,有什么困惑等。因为自评是交流的开始,只有坦诚的自评,才能使自评有助于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评课教师的评价要客观公正,态度要诚恳,定性要合理,做到不以貌取人,不以情代评,不掩饰缺点和错误。在这样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评课氛围中,彼此交流,发表观点,这样的音乐评课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2、捉“问题虫”——透过现象挖掘问题本质

音乐教师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勇敢地正视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把课堂上的问题作为一种可供自己提高的资源,上课教师在自评时切忌把自评弄成简单地重述一遍教案,然后谦虚地说,请专家指导。而应是说教学设计,特别强调说清楚课前对这节课的音乐教育价值及其不同学生学习音乐准备状态的分析;说过程反思,尤其要求把课堂生成性说清楚;说教学重构,把教学的改进思考说出来。自评的过程,也就是上课教师自己捉“问题虫”的过程。而评课教师应具有审视音乐课堂教学的能力,要透过课堂现象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挖掘问题,把现象 背后的教师观念层面上的“虫”捉出来,然后从音乐教学改革的角度看存在的问题作出诊断性评价并提出富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在传统音乐课堂向动态生成型音乐课堂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的深刻重构。这种重构不是和风细雨式的量的积累过程,而是需要一种基于解构的重构过程。因此,对于问题虫是一定要捉出来的,而且要分析清楚。只有这样一来,才能真正帮助教师实现“解构”后的“重构”

3、做“荧火虫”——欣赏课堂的精彩之处 在音乐新课程理念下的“捉虫”评课模式,不仅要捉“问题虫”,也要捉“荧火虫”。评课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中落实音乐新课程理念比较好的、闪光之处。要会欣赏课堂中真正的精彩。一位教师在上《雪绒花》结尾时深情地说:“同学们,如果我们此时就在剧院台下,当冯特普上校哽咽地唱不出声时,让我们也象玛利亚和孩子们一样,帮助上校唱响《雪绒花》!”说完,课堂上响起动情的歌声,许多学生含着眼泪歌唱??。音乐新课程一个重要的理念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上课教师在这一环节营造了电影情景氛围,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完全融入情节与音乐之中,使课达到高潮,受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是本课的一个闪光点,评课教师要能捕捉这样一来的“荧火虫”。每位音乐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评课教师要用欣赏、发展的眼光去发现上课教师的成功经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通过评课欣赏的过程,在帮助教师认识清楚自己的教学行为及隐藏其背后原有理念的基础上,使之固化下来,并帮助他在这一高度上再重构,使他做得更好,逐步形成和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总之,音乐评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促进上课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评课促进评课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说水平。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评课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帮助别人“捉虫”的同时,经常作这样的反思:换位思考,同样的问题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存在吗?如果上课教师是我,课堂中出现同样的情况我是怎样处理的?对于课堂中的闪光之处,上课教师良好的教学风格除了能欣赏外,也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善于吸收他人的长处。除此之外,还要认真聆听其他老师特别是专家的评课,把他们的评价与自己的评价对照比较,反思两者存在的差异或差距。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才能使每一次的篇二:阅读心得《爱思考的青蛙》 阅读心得《爱思考的青蛙》

《爱思考的青蛙》是一本好玩又好看的图画书。第一部分《蚬的脸在哪里》青蛙拖着腮帮子,一脸认真的思考着,好朋友小老鼠也来加入寻找答案的行列。然而青蛙和小老鼠并没有马上找到答案。他们仙观察彼此的长相,然后一起去探索,观察其他的生物。书中另一个单位《天空》,青蛙看着天空看到白云。蓝天以及会飞的蜻蜓。蝴蝶。老鹰,它也想做一只很酷会飞的青蛙,飞在海上的天空,山上的天空,又高又远的天空,可是它发现自己跳起来,也不能像小鸟一样飞得又高又远,虽然这样,但它还是很想飞呢。我觉得这之爱思考的青蛙让人喜爱,虽然做不到,但它还是充满着希望与梦想。看了这本书,让我成为了一位爱思考的人,希望我们也可以像青蛙和小老鼠一样,认真的去体会-《思考原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发现会令人惊喜,思考更可以是一种有趣的游戏。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小朋友看,因为图画很漂亮又有趣,希望大家可以像爱思考的青蛙,走进想像的天空。篇三:培训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两河学校 龙雪鹏 2015年9月,我作为一名新晋教师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在懵懵懂懂的经过了三个月的工作之后,11月份,我有幸和许多来自不同学校的优秀教师一起接受了电教站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培训。

在此之前,我个人认为自己的技术应该还是可以的。可经过了这几天的培训之后,才深深的感受到,原来我所知道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自己只是一只井底之蛙,要去学习的还有太多太多。

在这几天的培训中,县电教站站长给我们讲解了为什么要进行这次培训,对于教师而言,能够灵活、熟悉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具体,更加的吸引学生,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里;也使教师的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对于那些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知识,通过ppt课件展示或者视频展示让老师的工作难度降低,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学生而言,看到了课本以外的东西,不再局限于书本文字,更形象地掌握课文知识;同时也学习到了不一样的知识。

当然,培训的内容不仅仅只是这些。我们观摩了花小的优秀教师的两节示范课,在她们的课堂上,我看到了我的课堂没有的东西:热情、技术和气氛;同时看到了自己有太多的不足,这些不足只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慢慢地去弥补和完善。

这次培训令我大开眼界的是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微课的录制方法。一直以来我是不知道还有微课这一说的,但是通过了这一节课,我不仅长了见识,更加意识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还有ppt的制作,word文档的运用,表格的制作和运用等等。这一系列技术的学习和操作,我看到了信息技术之强大,明白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清楚知道只有在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使工作效率提高,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的成绩得到质的提高。

在这期间,参训的教师中有三人上了汇报课。在观赏他们上课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是我上的话,又会是怎样一幅画面,会不会有他们的那么精彩。我会用怎样的方法去上这一节课,我想,可能我做不到像他们那样想得面面俱到。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缺乏设备,没办法让学生看和感受书中的画面,无法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再一个就是我们老师对资源的利用不够到位,从而使教学加深了难度。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看到自己工作上的太多不足,明白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我会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提高自己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让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篇四: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寒假读书心得体会一: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在处理班级一些棘手的事情时会感到有些迷茫,特别是针对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但是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寒假读书心得体会。如何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到问题的正确性,如何与这些充满童真的孩子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寒假里,我再一次认真阅读并细细品味了孙蒲远老师《美丽的教育》这本书,确实是受益匪浅,感受颇深。这本书,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给我指出了前进的方向,我不再迷茫,也不再困惑,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例子,似曾相识,孙老师是那么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去处理去对待,她时时刻刻用她那平凡而伟大的爱心去温暖着每一位孩子。

孙蒲远是爱的大师,是脱离了浮华的爱的大师,而《美丽的教育》一书确实值得我们认真阅读,认真思考。书上有这样一句话:班主任是世界上级别最低的主任,但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读完了这本书,我的确有这样一个感受。在与家长朋友的沟通中,家长也经常说:孩子听老师的要比听家长的多很多。还有人会说:看,这个班孩子的做法真像他们的班主任。这一看就是某某老师带的班。其实,这都是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学生的一种耳濡目染,一种侧面熏陶,使孩子在无形中形成的一种定势,一种倾向。正如孙老师说: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孩子对自己的班主任简直到了崇拜的程度。小学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影响非常大,班主任提倡的东西将会酿成这个班的班风,班主任常说的话将成为这个班的座右铭,班主任的好恶将会成为这个班学生的是非标准,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性格气质的形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读了孙老师的书,让我更加意识到,教育孩子不是光靠老师尊严,师生关系的融洽,关键在于教师要千方百计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这样孩子才愿意接近你,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你,这不仅需要热情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更需要师生间的心灵沟通。我从孙老师的身上找到了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具备什么,要有一颗可贵的童心,我们只有变成孩子,才能懂得孩子,理解孩子,教育孩子。

教育过程中,要把尊重孩子放在首位。从小被人尊重的人,有很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容易形成完善的人格。而我们不管作为教师还是家长,一味的希望孩子能听我们成年人的话,常常忽视孩子的需要,不考虑孩子在想什么,不体谅孩子的处境,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不了解孩子的苦恼和心理障碍,只凭着我们想象的情况去教育孩子。一旦孩子的行为出乎我们的预料,或者孩子没有按我们的要求去做,我们就可能对孩子不满意,甚至批评孩子。孙蒲远老师告诉我们惩罚是教育失败的根源,惩罚的结果让学习吃力的孩子更加自卑,让常常出现问题的孩子更加自暴自弃,让本来就顽皮的孩子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让这样的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乐。那么,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许批评吗?不是!没有批评就等于放纵孩子的不良行为,但是批评的时候,一定要讲清其危害,告诉孩子这样做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对别人、对自己、对集体有什么不好。

教育孩子,老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不同于纵容,宽容的前提是理解。教育家陶行之曾说过:要想做孩子的老师,你首先要变成孩子。淘气是孩子的特点,是正常现象,犯错误是难免的,我们不可能限制他,我们要从他的淘气中找寻身上闪光的地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淘气,这时我们的工作就会变得主动和轻松起来,甚至还可以从中得到很大乐趣。当然,老师对学生的宽容不是对学生无原则的迁就和让步,他是以学生认识错误为前提的。对已经认识到错误的孩子的宽容是启发孩子自我教育的有效方法。孙蒲远老师教给我们很多宽容的方法,给胆小而又出错的孩子一句安慰;给知道自己错了的孩子台阶下,用显微镜找淘气包优点,给矫情的学生一个存在的空间,包容学生进步过程中的反复? 让我们牢记孙老师宽容与赏识让教育更美丽,爱心与智慧让教育走得更远。的经典话语,让我们把宽容、赏识、爱心、智慧给予我们的孩子,老师爱学生,学生感到幸福,老师也会感到幸福;同样,我们也会得到了学生最真挚的爱。这就是所有班主任的幸福,这样的教育也是最为美丽的教育。>寒假读书心得体会二:寒假读书心得体会>>(540字)

寒假伊始,我便早早地制订好了读书计划,选好了要读的书,其中有名著、有童话、有小说、有散文??无论中外,写得都是那么引人入胜,使我得到了许多课本上得不到的知识。我按照计划读了高尔基的《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杨红樱的《笑猫日记》、张洁的《美丽的约定》、《西游记》、《三毛流浪记》等作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里面的主人公阿辽沙为了能读上一本书历尽坎坷,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读书的愿望。在读杨红樱阿姨于果: 寒假读书心得体会写的《笑猫日记》和《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丛书的时候,感觉在每一本书中,有时它会让你伤心、同情的落泪;有时它会让你开怀大笑;有时它会让你觉得自己身临其境。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爷爷的一句名言,也同样是对书籍赞美的一句名言。从这句话中便可以看出书在世界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它的价值有多么珍贵。正如高尔基爷爷所说的,一本一本的书,就像一个一个的阶梯,使人爬上高峰。但是爬上高峰的路是陡的、是险的、是要的努力才能爬上去的。读一些不同的书籍就像是在爬阶梯,对自己也是很有帮助的,但也要会选择书籍。一本好书就犹如是由钻石似的思想和那些珍珠似的字句堆砌而成的无价之宝,其中所蕴含着的知识与智慧是那样的珍贵,书籍真可谓是人类的良师益友、精神的食粮啊!>寒假读书心得体会三:教师寒假读书心得>>(1724字)

寒假期间学校布置了一份作业让每位教师看一本书,并写下读书体会。对于我来说现在难得会捧起一本书来看,也许是因为在这个现实的生活环境让人变的越来越浮躁,静下心来看一本书往往变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假期正好久别的女儿回到了身边,于是想到了看一本对儿童教学的书,能吸取一些教育经验的同时也能完成了任务。于是在网上搜索,看到一本叫《卡尔威特的教育》推荐的人比较多,所以找来这本书,以下就是一些读这本书的体会。

我自己也正尝试按照老卡尔的教育理念去教育我的女儿,虽然现在还没有真正体会到书中教育的成果,但有些内容确实讲得十分有理。

书中的第九章《什么样的教育才不会损害孩子》让我感触最深,一直以来怎样教育孩子和教育学生,让我很困惑。我们固然很爱我们的学生和孩子,但也不能因为爱就放纵他们,也不能以严格为借口就过于苛刻的对待他们,这个度很难把握。书中的这个章节写了老卡尔在如何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和尺度的把握。老卡尔的严格完全取决于道理。他说:“纵容只会使一个很好的孩子变成一块不可雕琢的朽木。”他将儿子在花园舞剑时不小心将一束花砍倒后如何处理这件事,而他又是如何引导的过程在书中写得详详细细。老卡尔的做法让每一位读者钦佩。如今,很多父母,老师把对孩子的严格教育理解为专制,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变成暴君,把孩子变成唯命是从的懦夫。他们以为孩子不听话就应该以粗暴的方式对待他们,这种做法的后果不但不能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反而使孩子对父母、老师甚至对于所有人产生怨恨,使性格与人格产生扭曲。

刚把女儿从丈母娘家接回来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让我感到责任很重大重,女儿跟自己已经快3年没有生活在一起了,很多时候在想自己亏欠女儿的太多了。长辈的教育跟父母的教育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担心女儿现在是不是已经有了很多坏习惯。因此在开始的几天自己都非常严格的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要求女儿的行为,几天以后我感觉到女儿都不敢正眼面对自己,跟我讲话的时候都不敢用眼睛看我。而接下来正遇上春节的几天我就妥协了,什么事情都放任着她,结果所有的问题又开始暴露起来了,变的娇气任性一不开心就嚎啕大哭,大人们都要围着她转由着她就开心了。在春节过后我开始尝试自己独立跟女儿相处,跟老婆商量要渐渐的培养她自己的独立性,她自己能完成的事都要她自己独立完成,该严厉的时候就严厉,该表扬的时候表扬,渐渐的感觉在很多时候她自己也愿意接受这一切,也变得更加懂事了。

当我读完《卡尔威特的教育》时,对怎样从爱出发去教育孩子,就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孩子是不同的,只要身为教师的我们用心去感受,并付出真心地关心和爱护,用自身去影响他们,这才是教育和爱的本质所在!>寒假读书心得体会四:寒假读书心得>>(1378字)

利用这个寒假我读了两本书:《第五项修炼》和《杜拉拉升职记》,我从书里看到的似乎只是一些表层的东西,却也足以让我受益。

我喜欢那个水煮青蛙的小故事:如果你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会立刻跳出。但是如果你把青蛙放在温水中,然后慢慢加热,当温度慢慢上升时,青蛙将变得愈来愈虚弱,最后无法动弹。虽然没有什么限制它脱离困境,青蛙仍留在那里直到被煮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青蛙内部感应生存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环境中激烈的变化,而不是针对缓慢渐进的变化。所以我们要学习看出缓慢渐进的过程,放慢自己认知变化的步调,并特别注意那些细微以及不寻常的变化,避免被煮青蛙的命运。

读《杜拉拉升职记》完全是抱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却也看到了许多许多的东西。这是一本贴近现代生活的书,是对我们现代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书中的主人公,那个具有时尚名字的杜拉拉,因她身在世界500强之外企职场,执著上进踏实勤奋,用一般人难有的勤奋,再加上不断学习聪明的大脑,为她自己加薪晋级换来了机会,最终成长为这个大公司的hr经理,并为自己赢来了理想中的爱情。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奇怪的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成功卓越者少,失败平庸者多。成功卓越者活得充实、自在、潇洒,失败平庸者过得空虚、艰难、猥琐。人活着就像航海,“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目标在哪里都不知道,那么任何风向对他来说都是不顺的”。对于刚刚踏出校门的人们,每个人都会怀揣各种各样的梦想,然而当你真正步入一个公司,篇五:读一本好书的心得体会

读一本好书的心得体会

盘县羊场乡纳木小学 王雪梅

我觉得安利科是个孝顺的孩子,也是个善良的孩子。他天真、活泼、好动,我发现,在他生活中有许多关怀他的好朋友,时常鼓励他,安慰他,所以他才可以以顺利成长,也可以从中获取经验。

我励志和成功方面的书现在社会上流传很多,但当我的视线进入《我在为谁工作》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被重重地撼动了,一本不足百页,仅四万字的薄薄小册子,竟有如此冲击和震撼力,我想这就是这样一本全球最畅销书的魅力所在吧。

我们正经历一个多变的社会,体制的变革把我们从一条风平浪静的计划经济的小溪推向了充满惊涛骇浪的汪洋。这种变化是彻底的、革命性的,又是客观的,必然的。而《我在为谁工作》用寓言式的故事讨论了二个鲜明的主题;那就是变化。在变化来临之前,怎样预见变化,在变化到来之后,怎样对待变化、适应变化。

要知道,事物的变化是客观的、绝对的,而不变是主观的、相对的。其实,我们周围每天都在面对变化,只是因为这种变化是细微的,不易感知的,容易忽略。我们很多的人都习惯于这样一种情形,即漠视身边细微的变化,而面对急剧的变化表现出顽强的抗争,抑或是徒劳的抗争。然而,问题是很多情况下,变化是在悄然间发生,却未被感知和觉察,以至于铸成悲剧,就像一只扔进冷水里慢慢被加热

煮熟了的青蛙。当我们守着眼前的一片天空,习惯于自己拥有的工作、财富、幸福时,我们总是踌躇满志,怡然自得或夸夸然畅谈美好的未来,而很少想到万一,想到去闻一闻“奶酪是否有变质”或看看否否正在少去。直到奶酪忽然没有时,我们才开始追问为什么,但为时晚矣。当我们真正意识到危险来临的时候,可能已经无能为力,无法挽回了。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平时象哼哼一样,面对失去的那份安天天叫嚷着:“我在为谁工作?”然后意志消沉,苦等所谓老天开眼的奇迹,结局只可能是在空空荡荡的房间里饿死。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书中的“嗅嗅”和“匆匆”恰是我们的榜样。居安思危,对多边的“工作”变化密切注意,把跑鞋挂在脖子上,随时准备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寻找新的“工作”。只有敏锐地注视着局面的细微变化发展,未雨绸缪,主动做好知识积累、技能积累、身体和精神积累,我们才能应付自如的面对发生的变化。

一本好的书就是能读自己。从《我在为谁工作》一书中所能悟出指导工作、学习、生活的理念,正如划出了一个人走向成功和新生活的航线。当然,真正启动航程的还是靠你自己。

第二篇:读《蛙》有感

最近拿到了莫言老师的小说,一口气读完了《蛙》。

小说带着我走进了那个年代的生活,让我似乎真切的和他们存在过一样。我难过,我愤怒,我鄙视,但是这都不能让我离开这本书半途丢掉,因为她同样牵扯着我的心。每一个人都为了生存而坚持着,为了更好地活着而努力的坚持着,本来这应该是一副越来越好的生活蓝图,但是我忘不了王仁美那临死前的撒娇是多么让人心疼,忘不了王胆为了孩子是多么的勇敢无所畏惧,忘不了张拳老婆是多么的无可奈何,虽然她们违反政策,但那确实是鲜活的人命啊还是两条啊!

他们活该被流产,这是计划生育工作者的话,为了控制人口要不惜一切代价。我感到恐慌,人民还是通情理的人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让我难过。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工作没有宣传到位,人民思想觉悟不高,综合导致事情的发生,但是没有人坐下来研究一下文明的解决方案。

虽然我生在和平、和谐的新时代,但是我的骨子里是传统的。我对于计划生育这项工作一直没有太多好感,总认为是不好的,但比之政策实行初期,大家还是文明的。我不禁佩服起万心来,她是多么的忠于党的事业才会有如此强的斗志和动力,不得不说她是伟大的,是忠诚的。

人的真诚不是伪装的,比较而言我最喜欢李手,他是真正的男人。对待朋友,不管他是多么的落魄他从不退缩,不会避而远之,是真心实意的帮助而非虚情假意。

我还是幼稚着,总以为会有理想状态,只是自欺欺人罢了。我问老公:假如我像王仁美似得出了意外,你也会像万足一样吧!老公说:不会有那个意外的,我们会好好地过一辈子的。被我逼问急了,就说:我不会像他那样的。心里虽然知道男人遇到这事儿都会再娶的,但是听到老公这句话还是会感动的一塌糊涂。人啊,难得糊涂,难得糊涂好啊!!

第三篇:读《蛙》随想

读《蛙》随想

读《蛙》随想

——此书获2012年诺贝尓文学奖

2012年10月,瑞典诺贝尓评奖委员会宣布,把该的文学奖授与中国作家莫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迟到的奖项,无疑是件大事。从现代文学发轫的1919年起至今,近百年的漫长岁月里,就亚洲而言,我们的东邻日本,南邻印度,北邻俄罗斯,都有作家获此殊荣;唯独这个号称有5000年历史文化的老大中国,不见一人登上领奖台。个中原因复杂,难以尽述。今择其数端,姑妄言之。其一,是文化的隔膜。

鲁迅的名作《阿正传》,曽由世界大文豪罗曼·罗兰推荐给“诺奖”评委会评选。但有的评委却把这篇深刻揭示中国“国民性”,鞭挞中国人“劣根性”的旷世之作,当成“一个可笑人物的小传”,以其內容浅薄而拒使入围。结果,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便与诺贝尓文学奖失之交臂。

其二是东西方价值观不同。

诺贝尓文学奖授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作者,除莫言外,还有三位,都是前苏联作家。他们是,索尓琴尼·帕尓捷斯納克·萧洛霍夫。前二着都是当是的持不同政见者。后一位的问鼎之作,便是上世纪中期,国人耳熟能详的气势恢宏的史诗式作品《静静的顿河》。这部四卷本大部头小说,以十月革命为背景,反映了居住在顿河流域哥萨克人的悲壮历史。对于这部作品,在苏联文学界,一直存有争议。因为作品的主人公,既不是高大完美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保尓·柯察金;也不是虽有小瑕但不失完璧的夏柏阳。而是一个政治上有污点(国内战争时期当过白卫军),生活上有缺点(和有夫之妇阿克西尼娅有不正当关系)的小人物——葛里高利。作者虽然也歌颂了红军的英勇无畏,壮烈牺牲;但却“不分青红皂白的渲染战争的残酷”。因此,这部作品在上世纪20年代一出版,便遭到了苏联文学界的挞伐。要不是斯大林“同志”私下偏爱,出手相援,恐怕萧洛霍夫的命运也和前二位“诺奖”的得主一样,要在西伯利亚劳改营里,度过大半生的流放生活。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上世纪60年代,苏共改革派赫鲁晓夫当政。诺贝尓文学奖的评委们,对这部颇有争议的作品,报以青眼;苏联文学界的掌门人,也俯首迎合。萧洛霍夫才得以走出“社会主义”的国门,登上“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奖台,去领那不久之前还认为是离经叛道的诺贝尓文学奖。

具有戏剧色彩的是,时任苏共总书记的赫鲁晓夫,竟然亲自出马,陪同这位“暴露社会主义阴暗面”的作家,到瑞典去领奖。一时成为轰动全球的大新闻。

2005年的诺贝尓文学奖,授予居留法国的中国作家高行健。由于他的获奖作品《灵山》所透露出来的价值观,与中国的主流文学相去甚远,在国内也没有引起甚么反响。可见,东西方价值观的不同,增加了中国作家入围诺贝尓文学奖的困难。

其三,是语言的隔阂。

据说,诺贝尓文学奖的评无一人精通汉语。他们所接触的中国作家的作品,都是经过翻译的“二手货”。文学作品一经“倒手”,其光彩便会喪失大半;更何况历史悠久,形态复杂,积淀深厚,包含着诸多文化信息的汉语言文字?有些饱含着民族文化的语言精华,如成语典故·方言土语·格言·谚语,根本无法从博大精深的汉语中,原汁原味的移植到另一种语言当中去。中国语言中的随珠和宝,被不了解它的人当成泥沙瓦跞,也是常见的现象。

有此以上三个原因,百年以来,诺贝尓文学奖无缘于中国作家,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尓文学奖,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虽然有些意外。但仔细一想,却也在情理之中。莫言1955年出生,获此奖项未及花甲之年,是中国文坛的少壮派。他的作品大都写在改革开放以后。其经历和见解,自然与他的前辈们不同。其创作内容的开放,表现手法的新颖,亦远非老一辈作家所能企及。

即以此次获奖的小说《蛙》来说,它的题材就很特殊。作品内容所涉及得的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亲身经历,却又讳莫如深的“计划生育”这个话题。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节制生育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获此成果所采取的有些手段,对于笃信上帝的西方世界的基督徒来说,就觉得匪夷所思。例如“打胎”。

西方国家有些人,也要节制生育。但他们大多采取种种手段,把胎儿拒之“门”外,一旦受精卵在子宫里坐胎,在基督徒看来,就是上帝赋于人間的一个生命,他(她)就有了生的权利。你把他(她)打掉,无异于故意杀人。因此,许多西方国家严禁堕胎,有的国家对违犯着要典以重刑。上世纪50年代在中国风靡一时的墨西哥电影《生的权利》,讲的就是这一方面的故事。

而我们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规定:打胎不犯法,而且利用法侓和行政手段使之合法化。人们心安理得去医院堕胎,不论“患者”还是医生,都不存在对已经形成的生命的敬畏和怜悯。在我们这个无神论的国度,只有胎儿呱呱坠地,他(她)才有生的权利。

莫言的小说《蛙》所触及的,正是这样一个东西方理念大相径廷的题材。对于诺贝尓文学评奖的委员们来说,它显得既新奇又刺激。评委诸公認为莫言得小说《蛙》“生动的展示60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其实是节育史),讲的就是这部小说在题材方面的特色。

好的题材只是文学作品成功的一个方面,要想让它流传千古,有口皆碑,必须得使作品中的人物“立”起来。莫言深谙此道,因此他倾力去打造“姑姑”这个主要人物。像一切成功的作品一样,姑姑不是单面人,她是一个性格复杂的多面体。

作为的个产科大夫,她是迎接生命到人間的天使;作为一个乡村的“计划生育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着者”,她又是一个扼杀生命于腹中的“魔鬼”。

这个人物性格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她先是以天使的身份出现的。姑姑有一段光荣的历史,“她经常怀念1953——1957那一段日子”,“那是中国的黄金时代,也是姑姑的黄金时代”。那时侯,中国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妇女们争先恐后的怀孕”。姑姑这位产科医生四处奔忙,“高密东北乡十八个村庄里,每条街道·每个胡同,都留下了她的自行车辙,大多数人家的院子里都留下了她的脚印”。每当谈起这段往事的时侯,“她眼睛发亮心驰神往的说,那时侯我就是菩萨,我就是送子娘娘。”这是侯的姑姑是一位天使。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姑姑转换了角色。她成了“公社计划生育的领导者组织者同是也是实施者”。这位妇产医生的工作重点,也由接生変成了节育。

但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发下去的避孕套,人们常常扔掉,有的“成了孩子们的玩具”。“送给妇女们的避孕药,妇女们都嫌副作用大而拒绝使用。即使当场逼着她们吞下去,但一转身,她们就用手指或者筷子探喉,将那药片吐出来”。后来对象由女人转为男人,“结扎输精管的技术应运而生”,在“轰轰烈烈的男扎高潮中,姑姑全公社共做了648例男扎手术”。

不过,这些措施并不能阻止那些甘冒风险,决心生育的人们。因为农村生产方式落后,劳力多便会生活好的现实的刺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常常使一些人铤而走险。

连姑姑那个在部队上当干部的侄儿小跑的媳妇——王仁美也违法怀上了第二胎。但姑姑是一位“政策”的坚定的维护者,如果违犯了计划生育政策,即使亲人她也当“人”不让。姑姑决心大义灭亲。

她“带领着一个阵容庞大的计划生育特别工作队”,自任队长,“公社武装部副部长是副队长”“还有六个身强力壮的民兵”。“工作队有一台安装了高音啦叭的面包车,还有一台马力巨大的链轨拖拉机”,这个阵容庞大的工作队,冲进了王仁美藏身的娘家所在的村庄,以拔树毁屋相威胁,硬是逼着自己的侄儿媳妇,要把腹中已经怀了七个月的孩子打掉!王仁美被逼无奈,只好答应了姑姑的要求。她的手术由姑姑亲自操刀。产妇微笑着走进了手术室,而推出来的却是“一塊白布单子蒙住了头的王仁美的尸体”!孕妇和胎儿双双死在手术台上。这是死在姑姑手里的第一对母子。但是更慘烈的悲剧还在后面。

陈鼻的妻子王胆怀上了第二胎,姑姑闻讯后“令人砸开铁锁,冲入院内”,可已经“人去院空”。因为王胆事先得到消息,早已远走高飞。不过执着的姑姑还是知到了她的藏身所在。原来身怀有孕的王胆,为了避免腹中的胎儿被打掉,从家里逃出来之后,躲在自造的木筏里,在胶河上过起了漂流生活。姑姑得知后,乘坐她的“流线型快艇”,带领她的计划生育工作队,去追捕“逃犯”。躲藏在木筏上的王胆和她的丈夫陈鼻,闻讯后立即撑起木筏逃跑。于是胶河上便演出了一场“流线型快艇追木筏”的惊险剧。

但简陋的木筏,哪能躲得过现代化的快艇的追赶?“姑姑的船从木筏队中斜插过去,冲向在前方单独漂流的王家木筏”。这时的王胆将要临盆,她纵身跳入水中,想接借此拖延时間,好让那孩子生出来,以取得“生得权利”。不料却被人救了起来,陈鼻把她揽在怀里。突然王胆发出了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撕肝裂胆的哭叫声”。姑姑听到后,凭着产科医生的经验,断定王胆是难产。作为一名产科医生,姑姑只好到木筏上为产妇接生,经过一番折腾,胎儿呱呱坠地了,但此时的王胆,“她的血流光了”,“脸上的金色渐渐消退,変成灰白的颜色。她的眼睛睁着,但已经放不出光芒了。”又一个“超生”产妇死在姑姑手里。再加上张拳的媳妇,被她整死的超生产妇已经有三个了。更何况还有成百上千未出生的孩子,死在她的刀下!······于是这位曾经是迎接生命到人間的天使,変成了残害生命的恶魔。她的计划生育工作队,也被乡亲们看成国民党的还乡团。但姑姑做这些“坏”事的时侯丝毫不感到内疚,因为她觉得自己是从事一项高尚的事业,做的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大好事。这样看来,那些死在姑姑手里的“超生”产妇和“超生”胎儿固然无辜,姑姑也没有什么罪过,她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一辈子。但事实并非如此。姑姑的晚年,对她当年的所作所为充满了悔恨和自责,每天晚上她都失眠。人们劝她服安眠药,她说:“安眠药对我已经不起作用了。”“我是医生!我告诉你,这不是病,是报应的时辰到了,那些讨债鬼们,到了他们跟我算总帐的时候了。每当夜深人靜时,那只猫头鹰在树上哇哇叫的时候,他们就来了。他们浑身是血,哇哇号哭着,跟那些缺腿少爪的青蛙混在一起。他们的哭声和青蛙的叫声也混成一片,分不清彼此。他们追得我满院子逃跑。”“按说我这辈子也没有做过甚么恶事······那些事儿······算不算恶事?”诺贝尓文学评奖委员会認为,莫言的小说《蛙》,“深度的呈现出中国人对生命的敬重,悲悯和罪感”,大概就在于此吧!莫言笔下的姑姑这个文学形象,除了有传统文学名家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之外,还有现代主义的文学形象惯有的象征意义,这个虚拟的形象还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既有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一面,也有漠视生命,有悖人性的一面。

在艺术方面,莫言所遵循的创作方法,也有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以及一位当代中国伟人所倡导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而是在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得基础上,引进了西方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段。翻开一部世界文学史,自从文学诞生之日起,两种创作方法——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便统治着文坛。或交替出现,或并行不悖。就欧洲来说,18世纪是浪漫主义的天下,而19世纪则是现实主义大行其道:法国的巴尓扎克,英国的狄斯,德国的托马斯·曼,俄国的托尓斯太,群星辉耀,佳作纷呈。20世纪初,奥地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卡夫卡的一篇《変形记“,标志着一个崭新的文学流派——现代主义的诞生。现代主义可以说是对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大胆挑战。现实主义要求作家“客观的再现”生活,塑造“典型环境的典型性格”。而现代主义却反其道而行之,它标榜“自我”,着重表现作家的“主观世界”。其艺术表现手法,也突破了传统的叙述和描写,而运用了暗示·象征·隐喻·反讽·直白等方法。章法上也改変了过去的按照时空顺序讲故事的方法。在现代主义的作品中,常常出现时空转换,本末倒置,场景眺跃,使得那些习惯于欣赏有头有尾故事的人们,大伤脑筋。但文学艺术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文坛是现实主义的天下;那么20世纪便是现代主义唱主角。一时风靡全球,先后出现过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存在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等。诺贝尓文学奖的得主,也由法国的罗曼·罗兰,英国的萧伯纳,美国的海明威,这些现实主义作家,让位给现代主义作家,如日本的大江健三郎等。

就中国的现代文学而言,由于种种原因,现代主义一直未成气侯。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甚至被指斥为“资产阶级的颓废艺术”,被拒之门外。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改革开放,文化艺术也“门”该一面,现代主义趁势而入。先是诗歌,顾城等人率先起步;后是小说,王蒙的“意识流”先声夺人。但热闹了一阵便沉寂下来。除了有些人还写一些“谁也看不懂的”诗歌之外,说到小说,似乎又回到了老路上去。贾平凹的《废都》,陈忠实的《白鹿原》,除了大胆的性描写之外,似乎别无新意,而路遥的五卷本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那简直就是柳青《创业史》的翻版。就在此时,山东汉子莫言登台亮相,他一出场就显得于众不同。以莫言的早期作品《红高粱家族》为例:小说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山东高密地区,但其主人公,可不是高·大·全的抗日英雄,而是响马头子余占鳌。他虽然跟日本鬼子对着干,但并不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头上长角,身上长刺,难以驯服。作者笔下的战争场面,充满了血腥味道和恐怖气氛,连爷爷和奶奶的爱情故事也漾溢着原始的野性······题材新颖,人物另类,让读者眼睛为之一亮。

就艺术方面来说,作者也没有遵照传统的叙事手法,按照时間和空間顺序去讲故事,而是把现实·回忆·想像交织在一起,时間和空間不断変换,构成一幅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图画。在描写手法上,那无边无际的红高粱,显然不只是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其象征和隐喻的意义十分明显:它象征着流淌的鲜血,炽热的爱情,民族的精魂······这些都十分的“现代”化。张艺谋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把它移植上银幕,结果影片获得了和奥斯卡金像奖有同等份量的,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这个奖项的获得也暗示着莫言作品将来的走向。

此后的几部作品,如,《丰乳肥臀》《四十一炮》《酒国》,大体上都沿袭了这种“现代主义”风格。此次获诺贝尓文学奖的摘桂之作《蛙》,可以说是集其大成的一部力作。首先看书名那个《蛙》字,乍一看,似乎与其内容毫不相干。但是,读罢全书掩卷深思,就会发现它有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意义。蛙与“娲”同音。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女娲是人类的鼻祖,她补天之余,抟泥造人,孕育出神州大地的芸芸众生,此其一;蛙在水中繁殖,体外受精,那成千上万的小蚵蚪,又象征着人类的繁衍能力,生生不息,此其二;“蛙·哇·娃三字同音异体”,娃娃一出娘胎,便哇哇哇的哭叫,此其三;初生的婴儿,北方人叫娃娃,甚至长大成人“娃”名不改,此其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蛙》是一部小说,小说属于叙事文学,但这部作品每部均以“尊敬的衫谷义人先生”的书信格式开头。在小说的末尾,又植入了一个九幕话剧剧本。从传统的观点看来,它简直是一锅不伦不类的大杂烩。但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的匠心独运。长篇小说的最后一章,大都要交待人物的结局。如因循守旧,步他人后尘,就会给人以千人一腔的感觉。而如果运用戏剧手段,就可以纵合各种艺术,高度集中凝炼的去塑造人物;又能以导具·布景映衬人物。如篇末点题的“那个穿红肚兜的小孩子率领着那群残疾青蛙从山洞里爬出来”,象征意味很浓的场面,如果单纯用文字去叙述而不借助舞台,就不会有那样妙不可言艺术效果。诺贝尔文学评奖委员会认为,莫言的《蛙》“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間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指得就是这种现代主义的风格。莫言声称自己是个“讲故事”的人,诺贝尔文学评奖委员会的一位评委,也赞扬莫言擅长讲故事。笔者在读莫言的作品时,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他的作品所使用的文学语言,呈现出一种由绚丽多彩向扑实无华回归的现象。如果说他前期的作品,是悬挂在卢浮宫画廊里的色彩艳丽的油画;那么,《蛙》则是在中国大地上庙宇寺观里,随处可见的单线平涂的壁画。这种回归既标志着作者在艺术上的成熟,也反映了他对中国文学传统的传承。

中国小说就起源于讲故事。它的滥觞就是魏晉时期的《志怪》。志怪者,就是把一些怪异之事用文字记录下来,供人们阅读消遣。到了唐朝,文人们把一些民间的奇闻异事,演绎成情节曲折的故事,那便是《传奇》。宋朝的“说话”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讲故事。那时,汴京的勾栏瓦肆遍布大街小巷,据记载,当时的说话名家不下百人。文人们把说话人讲的故事记录下来,称作《话本》。它们就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的前身。明清以降,从《三言》《二拍》到四大名著,那一部不是以讲故事见长? 讲故事,实在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特色。

莫言的作品在引进西方表现手段的同时,更继承了中国文学善于讲故事的传统。他的获奖之作《蛙》,就结构而言是一个个故事的组合;从语言来说,就像一位“说话人”娓娓动听的讲说他的《话本》。这恰好印证的那句名言:“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可见,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创新固不可少,传统更不能丢。

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人来说,的确是件百年不遇的文化盛事。但

是,在这个严肃文学已经被彻底边缘化了的时代,它并没有引起像赵本山在春节晚会上的一出小品的演出·赵薇主演的还珠格格初上银幕那样的轰动。更何况在当今这个以金钱论英雄的国度里,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余载”呕心沥血打造出来的,承载着中国人百余年来梦想的力作,仅获得了能在北京购置一套小康住宅的几个奖金。与那些不费吹灰之力,一夜之间暴富起来的房老板·煤老板相比,简直寒伧的难以启齿。

不过,对于那些热爱中国文学·关心中国文学命运的人来说,莫言的获奖仍然显得意义非凡。我们并不期盼它能使严肃文学复归本位,重振雄风;但借此东风,去吹开那冻土下的坚果,去拂绿那冰雪中的小草,该不是奢望吧!

2012年12月13日大雪纷飞之夜

董怀庆

第四篇:读《蛙》有感

反省历史之痛,呈现对生命的敬重和悲悯

——读《蛙》后感

本想用一些中性的语句来做标题,思来想去,好像只有《蛙》封面上这沉重的引言可以全面的表述主题。《蛙》,是当前中国最红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全文采用第一人称回忆和书信的形式,通过朴实无华、乡土气息厚重的语言,以从事妇产科工作半个世纪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为故事原型,形象地描述了在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的背景下,新中国60年来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它既成功塑造了姑姑这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国家意志”与“人性伦理”对抗的集合体),又结合计划生育过程中的复杂现象,批判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虚伪的嘴脸和卑微的灵魂。

通过《蛙》,我首先感触的不是计划生育政策推行时,全社会关于生育行为的矛盾和冲激,而是作者顺带描述的60、70年代中国历史的画卷。我们这代人既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的阵痛,也无法感受到7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的病态和倒退,更无法想象到60年代饥荒时期中国农村那哀鸿遍野的场面。所以,你就无法想象60年代饥荒时吃煤球度日的凄惨;你也无法理解文化大革命时因为5年前说的一句“苏联飞行员技术比中国的好”而被捕入狱,甚至牵连全家;你更应该噙着泪水,在读到姑姑捍卫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时,那些孕妇遭受的怎样的磨难!

不同的年代出生、不同成长环境或不同社会阅历的人在读同样的作品时,触动自身思考的东西大都不同。同样,我以下想说的几点肤浅的看法仅仅是给其他阅读此书的读者一些参考:

一、为什么用《蛙》作书名?

简单来说,叙述人的笔名是蝌蚪,主人公作为其姑姑当然是青蛙,用《蛙》这个名字也可以说的过去;其次《蛙》同“娃”音,全书描写的基本都是和生育有关的故事,用《蛙》做书名形象生动;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直至读到全文第四部分的时候,我才发现一点端倪:姑姑光荣退休的那天晚上,酒后返宿舍的途中,路过一片洼地,正赶上青蛙交配的季节,蛙声如鼓,叫声连片,行医几十年,从不怕走夜路的姑姑恐惧了。对于姑姑来说,“蛙声如哭,仿佛是成千上万的初生婴儿在哭”,“那天晚上的蛙叫声里,有一种怨恨,一种委屈,仿佛是无数受了伤害的婴儿的精灵在发出控诉”。蛙腹多产,一夜之间,便能出成群蝌蚪。退休了的姑姑,心态也发生变化,坚持了一辈子的原则出现了裂缝,这个时候姑姑恐惧的不仅仅是青蛙,更多的是对一辈子因计划生育伤害了那么多小生命的忏悔。时过境迁,姑姑最终嫁给了捏泥人的郝大手,通过“捏泥人之手”将那些因为计划生育政策而消失在风中的孩子们重塑,并供养祈祷,以求内心的安宁。这样,我们自然引出了第二个问题。

二、我们能否审视一下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

我们先定性计划生育政策是必须推行的基本国策(不然就无法讨论下去了)。为什么要推行残酷的计划生育政策?58年开始的“二五”大跃进年代,“人多力量大”,外加大饥荒时代后社会生育冲动的重新焕发,导致了六十年代第二次生育高峰,据统计,1969年全国人口突破了8亿。先辈的失误,理应由我们的父母直至我们的后代来承担。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手段可以与时俱进吗?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施行之初,确实需要姑姑那样的人物利用铁血甚至残酷的手段来推进。从商鞅变法到王安石的临川先生变法,甚至近代的戊戌变法(百日维新),任何变革的发生均需要高压手段来控制社会的动荡。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口质量明显改善,公众意识形态多元化,我们的计生政策依然没有任何调整。如今,生活成本、医疗成本和教育成本的提高,更多的家庭对生育产生了恐惧,西方社会的伦理思潮对中国的中上层社会产生较大影响,越来越多的丁克家庭出现。《蛙》后半部分其实已经提到,目前的计生政策限制的其实只有一部分人,更像是一种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法规,农村、有钱人、高官等可以利用政策优惠、国外生育、违法代孕等各种措施避开计生政策的限制。我们可以发现政策的漏洞,但如何调整政策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能力。回归《蛙》的主题,因计生政策推行,导致了几十年来引产、流产了数以亿计的小生命,这就是另外一个值得思考的地方。

三、理性和人性的碰撞

我本不该讨论这点,因为我的水平和能力已无法驾驭这么深入本质的东西。客观来说,国家推行计生政策,鼓励少生优生,是利国利民利于后代的事情,初期,有可能因为封闭、落后的思想导致了人民群众的不理解,公职人员处理方法也简单粗暴,但不能改变这项政策本身的合理性。可是,生命从母亲身体里开始孕育的那一刻起,就是神圣的,任何人都有没有权力去阻止一个已存在的生命的诞生。要说几十年前法制不健全,大众愚昧,发生这种悲剧还可以理解,但直到现今,就在今年6月,陕西安康市仍然发生了怀孕7月还被当地计生部门强制引产的事件!这是对生命肆意的践踏,连基本的人性都泯灭了。计划生育政策没有错,执行的方式方法就值得推敲。当前,计生政策效果如何我无法评论,但起源于西方国家的代孕制度已非常适应了中国的土壤。其实,计生也罢,代孕也好,都是对人的生育法则的破坏和扭曲,对人性和伦理的蔑视和践踏,无论政策和舆论的声音如何,迟早都要面对道德的审判和灵魂的控诉,这也是姑姑的悲剧所在。

《蛙》这部作品可以讨论的东西还很多:文中提到叙述人夫妇退休后想回故乡居住,因为在北京,他们始终觉得自己是异乡人,“被两个据说是‘发小在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女人无端地骂了两个小时”,为什么北京或者说大城市屡屡给人造成歧视外来人员的印象?《蛙》大胆触碰了中国的计划生育制度,对于西方国家新兴的代孕制度也发出挑战,这部作品的发表能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言论自由开放的历程呢?我们还可以研究《蛙》第五部分的内容——话剧,剧中姑姑最后悬梁自尽被叙述人救下,这应当算是姑姑的重生,捏泥娃娃不过是姑姑自我欺骗,死而复生意味着用全新的生命来摆脱过去生命的罪恶对我们的追讨和控诉,并最终得到安息。

“写作时要触及心中最痛的地方,要写人生中最不堪回首的记忆”。是的,只有勇敢的面对灵魂的呐喊和诉求,反省历史,认识自己,写出的作品才能引起共鸣,发人深省,这也是《蛙》这部作品成功的地方。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心浮气躁,追名夺利;这是一个环境持续破坏而依然得不到公众足够重视的社会,有谁还能在广州看到满天星空,璀璨银河?这是一个年轻一代更愿沉迷于虚拟世界的社会,充斥着地域攻击和谩骂的网络导致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但我们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因为书籍,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最后的财富,它坚守着最后一块净土,给我们知识、宁静、思考与信心。

第五篇:读蛙有感

读《蛙》有感

他人有罪,我也有罪,反省历史之痛,呈现对生命的敬重与悲悯。

——序言

真正认识莫言,是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上所熟知的,在此之前,并不知道。因此为了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莫言,便读了他的作品——《蛙》。

《蛙》是由蝌蚪写给一位日本友人“衫谷义人”的五封信。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很好奇这本书和蛙究竟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叫做蛙?于是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了小说。

《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在他们那一带名气很大。“蝌蚪”的大爷爷牺牲后,姑姑继承了其衣钵,从而进了卫生院。16岁毕业后,开始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姑姑性情泼辣,嫉恶如仇,对荒唐的旧式接生法大力批驳,很快便取代了“老娘婆”们在妇女们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姑姑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生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已经生育的男人们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的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姑姑在乡亲们的心目中又成为魔鬼一样的人物,但姑姑并不动摇,不言放弃,她对亲戚邻居也不手软,为此侄儿蝌蚪的妻子王美仁因流产丧生于手术台,村里的王胆因被姑姑紧追不舍,在木筏上生下孩子后大出血死去,步入中年的姑姑跟专捏泥娃娃的手工艺人郝大手结婚,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忏悔吧。

文中的姑姑算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的信仰者,她作为忠实的党员坚定的捍卫了计划生育的政策,从最初的人人称赞,信仰的白衣天使,到后来人人唾骂的刽子手,杀人魔头。就像姑姑独白中说的那样:我的一双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腥臭。

对于姑姑的做法,我也常常在思考,究竟是对,还是错?面对当时的社会,她究竟算是功臣还是罪魁祸首?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在当时那个人口膨胀的时代里是没有错的,但对于几千年来人们根深蒂固的生育观念,人们并非能接受得了。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我有一个大姨如今已有6个小孩,但都是女孩,为了生一个男孩,常年在外东奔西走,为的是躲避计划生育,最终在45岁时得到一子。

其实姑姑是没错的。佛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可见人都是自私的,先考虑个人的利益,是人的天性,是人性的必然。这也是姑姑遭人唾骂的原因了。

那么,小说为什么叫蛙呢?我想:“蛙”与“娲”同音,而我国有女娲造人之说,这可能和计划生育的起始有所挂钩吧!

高一(24)班

白露

下载读蛙的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蛙的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蛙》有感

    读《蛙》有感 初次见到《蛙》这个书名,丝毫不解其意,我的经验告诉我这是一本不太好看的书,但读完后我又一次体会到不能只凭经验下定论。 先说说我对书名的理解。我认为有三层意......

    蛙鸣(读《蛙》心得)

    蛙鸣 (读完《蛙》思绪万千,不能平静,便写下这些话,希望能与读过这本书的朋友共享。) “为什么‘蛙’与‘娃’同音?为什么婴儿刚出生母腹时哭声与蛙的叫声十分相似?为什么我们东北乡......

    读《蛙》有感1500字

    读《蛙》有感1500字木子一本好书有摄人心魄的力量。这几天我一直在看莫言的《蛙》,深深地被书中的人物、情节所吸引。吃饭时想着它,想着他们津津有味地吃着煤,想着那一双双因为......

    读莫言《蛙》有感

    读莫言《蛙》有感 莫言说,《蛙》是献给经历过计划生育那代人的。我没赶上它的顶峰,但我经历过它的余波。计划生育,这个词让我感慨颇多。 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人民,尤其是普通老......

    读莫言蛙有感

    读莫言《蛙》有感摘要:在莫言的小说《蛙》中,复杂矛盾的姑姑形象,高密地区那些可怜的孕妇种种遭遇,蛙?娲? 娃?三者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作者的诉说中,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 关键词:人文关......

    读莫言的《蛙》有感

    我认识的莫言和他的《蛙》 莫言生于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祖籍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他自上世纪80年代起,以一系列乡土作品......

    读莫言的《蛙》有感

    读莫言的《蛙》有感 不看小说好久了。最近,莫言的小说很火,但一直没时间拜读。寒假期间,抽出时间读了莫言的获奖作品《蛙》,虽是走马观花,对于小说想要表达的深刻思想,理解的也不......

    蛙读后感 文档

    《蛙》的读书心得 以前对莫言知之甚少,乘着诺贝尔文学奖的热潮才对他有所了解。莫言自八十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