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蛙》有感1500字

时间:2019-05-15 16:0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蛙》有感1500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蛙》有感1500字》。

第一篇:读《蛙》有感1500字

读《蛙》有感1500字

木子

一本好书有摄人心魄的力量。这几天我一直在看莫言的《蛙》,深深地被书中的人物、情节所吸引。吃饭时想着它,想着他们津津有味地吃着煤,想着那一双双因为吃煤而满足发亮的眼睛。

那一双双发亮的眼睛狠狠地撞到我身上,撞见我那不堪的童年。让我看到了小时候的我——因为不曾吃过一个苹果,捡拾别人吃过的苹果核,津津有味地吃,甚至舍不得大口大口地吃,而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直至把所有的果核全部吃掉,只剩下苹果籽。更加可恶的是这一双双眼睛像一把利剑一样揭开了我心中最难堪的一幕——

正月初八总是要蒸甜糕,初九好祭拜天公。小时候甜糕对我们来说是绝对的美味,就像是地球引力一般不可抗拒。

祭拜过后我们本可以好好享受一番,可是母亲没有让我们大快朵颐,而是很有节制地用刀轻巧地割下一小块,以满足我们强烈欲望的冰山一角。之后母亲便把整屉的甜糕,放进房里然后把门锁上。全然不顾我们涎着欲望的双眼。

我们总是趁母亲叫我们去屋里拿东西时,偷偷地用线割下一小块,并不敢割下一大块,如贼一般怕母亲发现,匆忙放进口袋里,待到独自一人时才小心地从口袋里掏出那一小块甜糕细心地捡去粘在甜糕上的口袋的碎屑,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享用。

如果这时母亲突然出现,我便只能整块咽下不能细细品味,否则便招来母亲难听的喝斥。小时候总觉得母亲威严得过分,甚至恶毒地想她不是生我养我的亲妈,她想把整屉美味的甜糕锁起来独自享用。

长大后才惊觉事实原来如此尴尬——母亲留着锁着的那一整屉甜糕并非是为了把整屉美味的甜糕锁起来独自享用,而是为了正月十五祭拜祖宗时,也有和别人一样的甜糕,不致招人耻笑。

时隔多年,甜糕的香甜依然浸入每个细胞,母亲威严背后的难堪依然能够体会。现在,我依然无法想象作为一个母亲,如何能拒绝自己孩子渴望的目光,那目光强烈到让母亲斥责、辱骂也不肯减掉一分一毫。母亲决绝的背后该有怎样的心酸?

读到《蛙》中耿秀莲、王仁美、王胆为了生一个儿子甚至连命都搭上了,我的心里就像打开了所有的调味瓶盖一般酸、苦、辣、辛、咸各种滋味一齐涌上心头,唯独没有甜。我就是超生女。我妈为了生一个弟弟,一连声了七个女儿。我是老三,我就是第一个多余人。

我清晰的记得每生一个妹妹母亲都哭得双眼红肿。小时候,我想是因为母亲生产太痛了,现在我明白是母亲的心太痛了。

我无法想象为了生一个弟弟,母亲是如何挺这一个大肚子在月黑风高的晚上爬出高高的窗户,又是如何一脚高一脚低地逃跑在黑暗无边的夜里,又是在哪个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躲避抓计生的“姑姑”们的追捕!如果母亲没能躲过“姑姑”们的追捕是不是就会像耿秀莲、像王仁美、像王胆一样?一想到这些我就觉得惊心动魄,还好母亲躲过了!

母亲躲得了抓计生的“姑姑”们的追捕,却躲不过世俗的嘲笑和父亲自我解嘲般的自责。我亲耳听到族人们犹如毒刺一般的嘲笑声扎进耳朵里来——某某某要绝后了!某某某要断子绝孙了!铺天盖地的嘲笑声浪一般涌来,延绵不绝到现在依然刺耳。

多年以后我们已长大成人了,我还能听到父亲——“我不懂得生,生的全是女儿!”我能想象在生了那么多个女儿之后,母亲多么希望能生一个儿子。

她太需要一个儿子了,这个儿子可以帮她堵住那些嘲笑她的人的嘴巴;她太需要一个儿子了,这个儿子可以让她在众人面前扬眉吐气,她太需要一个儿子了,这个儿子可以让她的老公不再自我嘲讽;她太需要一个儿子了,这个儿子可以让她的心中不再响起族人令人厌恶的嘲笑声——某某要绝后了!

母亲终没生出一个儿子来。母亲的心太疼了,无处诉说,无处排遣,唯有把怨气、怒气发泄在她多得过分的女儿身上。在打下这篇文字时我的耳边依然能够回响起母亲决然哀怨的话语——你可以去死,你死了,还有几个女儿,我不缺你这一个!

母亲怎会缺女儿?这一个又一个的女儿并没有给她带来荣耀,相反的是带来无尽的耻辱。母亲如果可以的话甚至愿意和女儿划清界限。永不生女儿!这不是母亲的错,在忍受了无尽的嘲笑之后,又生出一个又一个的让人再次嘲笑的女儿。你怎能期望母亲——从未接受教育的母亲能不怨?能不气?

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我忽然理解了母亲,也原谅了母亲。我忽然意识到了,母亲是何其伟大正是因为母亲顽强地和“姑姑”打游击才有了我,才有了妹妹们;母亲又是何其艰难,难以想象母亲为了养活我们,付出了多少辛劳?

想到这,我为自己小时候从未吃过苹果而自怜自艾而鄙薄自己,母亲能把我们养活已属不易,我还能奢求什么?!我的母亲又是多么的坚强,在饱受歧视与嘲笑,居然勇敢地把她的女儿们一个一个地抚养长大,让她们成人,让我得以在电脑前写下这样一篇废话连篇的文章!我的母亲啊!

有人说一本好书就是一面镜子。《蛙》更是一面好镜子,在镜子里不光照出了我自己,更照出了我的母亲,伟大的母亲!

第二篇:读《蛙》有感

反省历史之痛,呈现对生命的敬重和悲悯

——读《蛙》后感

本想用一些中性的语句来做标题,思来想去,好像只有《蛙》封面上这沉重的引言可以全面的表述主题。《蛙》,是当前中国最红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全文采用第一人称回忆和书信的形式,通过朴实无华、乡土气息厚重的语言,以从事妇产科工作半个世纪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为故事原型,形象地描述了在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的背景下,新中国60年来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它既成功塑造了姑姑这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国家意志”与“人性伦理”对抗的集合体),又结合计划生育过程中的复杂现象,批判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虚伪的嘴脸和卑微的灵魂。

通过《蛙》,我首先感触的不是计划生育政策推行时,全社会关于生育行为的矛盾和冲激,而是作者顺带描述的60、70年代中国历史的画卷。我们这代人既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的阵痛,也无法感受到7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的病态和倒退,更无法想象到60年代饥荒时期中国农村那哀鸿遍野的场面。所以,你就无法想象60年代饥荒时吃煤球度日的凄惨;你也无法理解文化大革命时因为5年前说的一句“苏联飞行员技术比中国的好”而被捕入狱,甚至牵连全家;你更应该噙着泪水,在读到姑姑捍卫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时,那些孕妇遭受的怎样的磨难!

不同的年代出生、不同成长环境或不同社会阅历的人在读同样的作品时,触动自身思考的东西大都不同。同样,我以下想说的几点肤浅的看法仅仅是给其他阅读此书的读者一些参考:

一、为什么用《蛙》作书名?

简单来说,叙述人的笔名是蝌蚪,主人公作为其姑姑当然是青蛙,用《蛙》这个名字也可以说的过去;其次《蛙》同“娃”音,全书描写的基本都是和生育有关的故事,用《蛙》做书名形象生动;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直至读到全文第四部分的时候,我才发现一点端倪:姑姑光荣退休的那天晚上,酒后返宿舍的途中,路过一片洼地,正赶上青蛙交配的季节,蛙声如鼓,叫声连片,行医几十年,从不怕走夜路的姑姑恐惧了。对于姑姑来说,“蛙声如哭,仿佛是成千上万的初生婴儿在哭”,“那天晚上的蛙叫声里,有一种怨恨,一种委屈,仿佛是无数受了伤害的婴儿的精灵在发出控诉”。蛙腹多产,一夜之间,便能出成群蝌蚪。退休了的姑姑,心态也发生变化,坚持了一辈子的原则出现了裂缝,这个时候姑姑恐惧的不仅仅是青蛙,更多的是对一辈子因计划生育伤害了那么多小生命的忏悔。时过境迁,姑姑最终嫁给了捏泥人的郝大手,通过“捏泥人之手”将那些因为计划生育政策而消失在风中的孩子们重塑,并供养祈祷,以求内心的安宁。这样,我们自然引出了第二个问题。

二、我们能否审视一下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

我们先定性计划生育政策是必须推行的基本国策(不然就无法讨论下去了)。为什么要推行残酷的计划生育政策?58年开始的“二五”大跃进年代,“人多力量大”,外加大饥荒时代后社会生育冲动的重新焕发,导致了六十年代第二次生育高峰,据统计,1969年全国人口突破了8亿。先辈的失误,理应由我们的父母直至我们的后代来承担。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手段可以与时俱进吗?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施行之初,确实需要姑姑那样的人物利用铁血甚至残酷的手段来推进。从商鞅变法到王安石的临川先生变法,甚至近代的戊戌变法(百日维新),任何变革的发生均需要高压手段来控制社会的动荡。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口质量明显改善,公众意识形态多元化,我们的计生政策依然没有任何调整。如今,生活成本、医疗成本和教育成本的提高,更多的家庭对生育产生了恐惧,西方社会的伦理思潮对中国的中上层社会产生较大影响,越来越多的丁克家庭出现。《蛙》后半部分其实已经提到,目前的计生政策限制的其实只有一部分人,更像是一种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法规,农村、有钱人、高官等可以利用政策优惠、国外生育、违法代孕等各种措施避开计生政策的限制。我们可以发现政策的漏洞,但如何调整政策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能力。回归《蛙》的主题,因计生政策推行,导致了几十年来引产、流产了数以亿计的小生命,这就是另外一个值得思考的地方。

三、理性和人性的碰撞

我本不该讨论这点,因为我的水平和能力已无法驾驭这么深入本质的东西。客观来说,国家推行计生政策,鼓励少生优生,是利国利民利于后代的事情,初期,有可能因为封闭、落后的思想导致了人民群众的不理解,公职人员处理方法也简单粗暴,但不能改变这项政策本身的合理性。可是,生命从母亲身体里开始孕育的那一刻起,就是神圣的,任何人都有没有权力去阻止一个已存在的生命的诞生。要说几十年前法制不健全,大众愚昧,发生这种悲剧还可以理解,但直到现今,就在今年6月,陕西安康市仍然发生了怀孕7月还被当地计生部门强制引产的事件!这是对生命肆意的践踏,连基本的人性都泯灭了。计划生育政策没有错,执行的方式方法就值得推敲。当前,计生政策效果如何我无法评论,但起源于西方国家的代孕制度已非常适应了中国的土壤。其实,计生也罢,代孕也好,都是对人的生育法则的破坏和扭曲,对人性和伦理的蔑视和践踏,无论政策和舆论的声音如何,迟早都要面对道德的审判和灵魂的控诉,这也是姑姑的悲剧所在。

《蛙》这部作品可以讨论的东西还很多:文中提到叙述人夫妇退休后想回故乡居住,因为在北京,他们始终觉得自己是异乡人,“被两个据说是‘发小在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女人无端地骂了两个小时”,为什么北京或者说大城市屡屡给人造成歧视外来人员的印象?《蛙》大胆触碰了中国的计划生育制度,对于西方国家新兴的代孕制度也发出挑战,这部作品的发表能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言论自由开放的历程呢?我们还可以研究《蛙》第五部分的内容——话剧,剧中姑姑最后悬梁自尽被叙述人救下,这应当算是姑姑的重生,捏泥娃娃不过是姑姑自我欺骗,死而复生意味着用全新的生命来摆脱过去生命的罪恶对我们的追讨和控诉,并最终得到安息。

“写作时要触及心中最痛的地方,要写人生中最不堪回首的记忆”。是的,只有勇敢的面对灵魂的呐喊和诉求,反省历史,认识自己,写出的作品才能引起共鸣,发人深省,这也是《蛙》这部作品成功的地方。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心浮气躁,追名夺利;这是一个环境持续破坏而依然得不到公众足够重视的社会,有谁还能在广州看到满天星空,璀璨银河?这是一个年轻一代更愿沉迷于虚拟世界的社会,充斥着地域攻击和谩骂的网络导致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但我们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因为书籍,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最后的财富,它坚守着最后一块净土,给我们知识、宁静、思考与信心。

第三篇:读蛙有感

读《蛙》有感

他人有罪,我也有罪,反省历史之痛,呈现对生命的敬重与悲悯。

——序言

真正认识莫言,是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上所熟知的,在此之前,并不知道。因此为了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莫言,便读了他的作品——《蛙》。

《蛙》是由蝌蚪写给一位日本友人“衫谷义人”的五封信。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很好奇这本书和蛙究竟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叫做蛙?于是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了小说。

《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在他们那一带名气很大。“蝌蚪”的大爷爷牺牲后,姑姑继承了其衣钵,从而进了卫生院。16岁毕业后,开始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姑姑性情泼辣,嫉恶如仇,对荒唐的旧式接生法大力批驳,很快便取代了“老娘婆”们在妇女们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姑姑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生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已经生育的男人们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的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姑姑在乡亲们的心目中又成为魔鬼一样的人物,但姑姑并不动摇,不言放弃,她对亲戚邻居也不手软,为此侄儿蝌蚪的妻子王美仁因流产丧生于手术台,村里的王胆因被姑姑紧追不舍,在木筏上生下孩子后大出血死去,步入中年的姑姑跟专捏泥娃娃的手工艺人郝大手结婚,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忏悔吧。

文中的姑姑算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的信仰者,她作为忠实的党员坚定的捍卫了计划生育的政策,从最初的人人称赞,信仰的白衣天使,到后来人人唾骂的刽子手,杀人魔头。就像姑姑独白中说的那样:我的一双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腥臭。

对于姑姑的做法,我也常常在思考,究竟是对,还是错?面对当时的社会,她究竟算是功臣还是罪魁祸首?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在当时那个人口膨胀的时代里是没有错的,但对于几千年来人们根深蒂固的生育观念,人们并非能接受得了。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我有一个大姨如今已有6个小孩,但都是女孩,为了生一个男孩,常年在外东奔西走,为的是躲避计划生育,最终在45岁时得到一子。

其实姑姑是没错的。佛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可见人都是自私的,先考虑个人的利益,是人的天性,是人性的必然。这也是姑姑遭人唾骂的原因了。

那么,小说为什么叫蛙呢?我想:“蛙”与“娲”同音,而我国有女娲造人之说,这可能和计划生育的起始有所挂钩吧!

高一(24)班

白露

第四篇:读《蛙》有感

读《蛙》有感

初次见到《蛙》这个书名,丝毫不解其意,我的经验告诉我这是一本不太好看的书,但读完后我又一次体会到不能只凭经验下定论。

先说说我对书名的理解。我认为有三层意思:一,‚蛙‛同‚娃‛,代表了初生婴儿,书中有一处描写:姑姑一天走夜路时被一池塘的青蛙围攻,姑姑说‚那天晚上的蛙声如哭,仿佛是成千上万的初生婴儿在哭‛,‚那天晚上的蛙叫声里,有一种怨诉、一种委屈,仿佛是无数受了伤害的婴儿的精灵在发出控诉‛,此处的‚蛙‛暗示了姑姑虽外表铁面无私毫不留情,但内心时时刻刻因伤害生灵而备受煎熬。作者以‚蛙‛为题即暗示读者该书与初生婴儿有密切关系。二,‚蛙‛同‚娲‛,代表了繁衍,最初的姑姑因精湛的接生技术而被村里人亲切称为‚送子娘娘‛,其形象与女娲有异曲同工之妙;后来出现的代孕公司附近的广场上,出现的许多与送子娘娘有关的活动及节目,代孕公司也与女娲有密切关系;在姑姑晚年时,她一直坚持让郝大手捏出她曾经杀害的未成形的生灵,也可以理解为她为那些生灵所立的牌位,通过郝大手的灵巧双手来解脱姑姑的内心,消除她的罪恶感使她获得重生,亦是对女娲形象的诠释。此处的‚蛙‛不仅是肉体的繁衍亦是精神上的重生。三,就与‚蛙‛本身有关了,牛蛙一次繁殖基本上能有上千的后代,这与人类的繁殖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正突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蛙是动物没有意识,自然不会知道过度繁殖的后果,而人类因为能意识到其后果所以才会将计划生育进行到底。

再来说说本书的内容。与莫言的其他大部分书相同,故事被设定发生在高密东北乡,但不同的是那个地方的人以人体器官为名,其原因‚大约是那种以为‘贱名者长生’的心理使然,抑或是母亲认为孩子是自己身上的一块肉的心理演变‛,这正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书中大部分人物都是由器官命名的,姑姑万心,‚我‛万足,王脚、王肝、王胆父子女,陈额、陈鼻、陈眉、陈耳祖孙三代,袁脸、袁腮父子等等,同时也有不以器官命名的如王仁美,小狮子等人物。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书信、四部长篇叙事和一部话剧组成,在艺术上极大的拓展了小说的表现空间。小说中的‚姑姑‛是一条主线,姑姑年龄的增长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及政策的改变,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建国初期,是国家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的好时期,有一个生育高峰,那时的姑姑在哪里都受到欢迎,用鼓鼓的话来说就是‚那时候,我是活菩萨,我是送子娘娘,我身上散发着百花的香气,成群的蜜蜂跟着我飞,成群的蝴蝶跟着我飞‛,那时的姑姑可以说是意气风发的。姑姑不仅有令人羡慕的好工作也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空军男朋友,可惜好景不长,那个男朋友飞到台湾投靠蒋介石了,这对于阶级意识极强的姑姑来说犹如五雷轰顶,也为姑姑日后的坎坷埋下伏笔。她接连被共产党记处分,文革时期又被批斗,更重要的是姑姑的内心似乎从此就对男人失望了。随政策与国情的改变,人们不能再像从前一样肆无忌惮的生育了,因为我国人口正急剧膨胀,同时大多数人口素质偏低。姑姑的工作也从妇产科医生扩展到了计划生育的落实者,而她在村人眼中的形象也由一个和蔼可亲的送子娘娘变成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手上沾满了无辜生灵的鲜血。其中包括‚我‛的第二个已经七个月的孩子,‚我‛的前妻王仁美也因这次大义灭亲的流产而丧命。同样丧命的还有邻村张拳的老婆,王胆在姑姑的追击下早产大出血而亡。她使劲各种招数,安排眼线,以硬对硬,开铲车拆别家房子等等,只为将计划生育进行到底。前妻死后,姑姑撮合了‚我‛和她的助手小狮子。小狮子很喜欢小孩子却不会生育,就找了代孕公司代孕,很巧的是代孕那个女孩却是曾经在她怀中令她爱不释手的陈

眉。‚我‛老来得子不胜欢喜,而姑姑也终于在老年时期找到了归宿,她嫁给了民间艺人郝大手---因他在姑姑被青蛙攻击时救了姑姑---对姑姑来说就是从地狱中得到拯救。更重要的是他拯救了姑姑那颗背负罪恶的心。在姑姑的晚年时期,计划生育政策已不如从前那样严格,姑姑便整日向郝大手描绘那些她曾经伤害的生灵好让他捏出他们的样子,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解脱。

全书最终在一个比较和谐的氛围中结束。

最后说说我对本书表达主题的理解。记得我们的一个外教曾经质疑过中国的计划生育,他认为这项政策剥夺了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权利---繁衍的权利,但我认为任何一个了解中国国情的人都不会这样质疑。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将近占世界的五分之一,而且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人口增长源主要是在农村。换句话说,假如不控制中国人口增长,那么就会产生更多的粮食需求,而中国又正在迅速发展,建设用地本就与耕地冲突,加上粮食需求便会更紧张,若人口不加以控制便会产生无限的恶性循环。随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越来越先进,很多家庭都选择少生优生,甚至有一些大城市的家庭选择‚丁克‛,农村的超生现象也减少了许多,整体上,计划生育在中国取得了较好的控制。虽然计划生育剥夺了一些人的繁衍权,但从整个国家的角度上讲,计划生育还算是一个比较明智的政策。作者展现给我们的正是新中国波澜起伏的六十年‚生育史‛,揭示了当下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现象。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亲历者和旁观者的‚我‛内心的纠结与痛苦,反抗与顺从,不安到坦然的变化,以及各种矛盾的心理,全都昭示了时代的变化。书中同样也描绘到了‚我‛的童年经历,与同学们一起吃煤,文革时与同学的折腾,以及与哥哥姐姐们的嬉笑打骂,无不体现出童真童趣,足见作者对那时的虽贫穷却美好朴实生活的怀念,使读者在读的时候能够会心一笑。全书中亦有多处对高密东北乡的描绘,细腻的笔触下可见到作者对故乡的深情,高密东北乡在作者心中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意义,而是一种符号,一种代表爱代表情代表回忆的特殊符号,同时也是他创作的源泉作品的容器和载体,正是他早年的乡间生活才是他有能力写出生动细致的中国现状。书中还体现了他对女性的尊重,虽然他所描绘的社会仍是一个充斥着重男轻女观念的社会,女性只是一个替男人传宗接代的机器,若第一胎生女孩就算不要性命了也非要生第二胎。但‚我‛这个形象却显得更加爱护女性,王仁美虽第一胎生了女孩,‚我‛并没有强迫她生第二胎,即使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执行政策;当王仁美不满意流产而咬‚我‛的手腕时‚我‛并没有生气,反而把另一只手伸过去让她咬;‚我‛对小狮子也是爱护有加,与她结婚是心想:我已经害了一个女人了,不能再害一个。作者通过‚我‛的形象充分表现了其对女性的尊重和关爱,从‚我‛的身上,我们已经看到了男女平等的希望。书中也有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借姑姑这一形象表达。虽然姑姑亲手结束了许多不成形的生命,但他并未心安理得,晚年时一直背负着沉重的罪恶感,所以她才会要求郝大手捏出那些栩栩如生的泥娃娃来祭奠那些已经逝去的无辜的‚多子多福‛‚传宗接代‛观念以及计划生育的牺牲品,可见她对生命的敬重,也足见作者对生命的敬重。

莫言在书后的代后记中说到‚写完这部作品后,有八个沉重的打字压在我的心头,那就是:他人有罪,我亦有罪‛,这便是他所说过的悲悯情怀---能够直面人类邪恶和丑陋的悲悯情怀。他讲他的悲悯建立在中国文化宗教上,他的悲悯不是只同情弱者,更不只是同情,他的悲悯是同情底层人士,同情强者,关心关怀关注人性,直面人类的肮脏与丑陋。他立足于实际,揭露丑恶血腥的现实,站在社会的风口浪尖上,用如椽大笔描绘出社会敏感问题,将最真实的生活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最可贵的是,他是真正写作的人而不是造作的人,不会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写作风格,他说过‚我就是要这么长,就是要这么密,就是要这么难,不愿意看就不看。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这才是他最难能可贵的性格,为自己而写作,为现实而写作,为文学而写作。

读他的书,可知时代变迁;

读他的书,可面人性之恶;

读他的书,可明社会之情;

读他的书,可解人生百态。

他是鲸鱼,在深海里,孤独的遨游着,响亮而沉重地呼吸着,与成群结队的鲨鱼,保持着足够的距离。

第五篇:读《蛙》有感

最近拿到了莫言老师的小说,一口气读完了《蛙》。

小说带着我走进了那个年代的生活,让我似乎真切的和他们存在过一样。我难过,我愤怒,我鄙视,但是这都不能让我离开这本书半途丢掉,因为她同样牵扯着我的心。每一个人都为了生存而坚持着,为了更好地活着而努力的坚持着,本来这应该是一副越来越好的生活蓝图,但是我忘不了王仁美那临死前的撒娇是多么让人心疼,忘不了王胆为了孩子是多么的勇敢无所畏惧,忘不了张拳老婆是多么的无可奈何,虽然她们违反政策,但那确实是鲜活的人命啊还是两条啊!

他们活该被流产,这是计划生育工作者的话,为了控制人口要不惜一切代价。我感到恐慌,人民还是通情理的人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让我难过。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工作没有宣传到位,人民思想觉悟不高,综合导致事情的发生,但是没有人坐下来研究一下文明的解决方案。

虽然我生在和平、和谐的新时代,但是我的骨子里是传统的。我对于计划生育这项工作一直没有太多好感,总认为是不好的,但比之政策实行初期,大家还是文明的。我不禁佩服起万心来,她是多么的忠于党的事业才会有如此强的斗志和动力,不得不说她是伟大的,是忠诚的。

人的真诚不是伪装的,比较而言我最喜欢李手,他是真正的男人。对待朋友,不管他是多么的落魄他从不退缩,不会避而远之,是真心实意的帮助而非虚情假意。

我还是幼稚着,总以为会有理想状态,只是自欺欺人罢了。我问老公:假如我像王仁美似得出了意外,你也会像万足一样吧!老公说:不会有那个意外的,我们会好好地过一辈子的。被我逼问急了,就说:我不会像他那样的。心里虽然知道男人遇到这事儿都会再娶的,但是听到老公这句话还是会感动的一塌糊涂。人啊,难得糊涂,难得糊涂好啊!!

下载读《蛙》有感1500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蛙》有感1500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莫言《蛙》有感

    读莫言《蛙》有感 莫言说,《蛙》是献给经历过计划生育那代人的。我没赶上它的顶峰,但我经历过它的余波。计划生育,这个词让我感慨颇多。 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人民,尤其是普通老......

    读莫言蛙有感

    读莫言《蛙》有感摘要:在莫言的小说《蛙》中,复杂矛盾的姑姑形象,高密地区那些可怜的孕妇种种遭遇,蛙?娲? 娃?三者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作者的诉说中,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 关键词:人文关......

    读矛盾论有感-矛盾论读后感00字范文

    读矛盾论有感-矛盾论读后感2000字 《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 。以下是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矛盾论读后感20......

    读莫言的《蛙》有感

    读莫言的《蛙》有感 不看小说好久了。最近,莫言的小说很火,但一直没时间拜读。寒假期间,抽出时间读了莫言的获奖作品《蛙》,虽是走马观花,对于小说想要表达的深刻思想,理解的也不......

    读莫言的《蛙》有感

    我认识的莫言和他的《蛙》 莫言生于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祖籍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他自上世纪80年代起,以一系列乡土作品......

    读《蛙》随想

    读《蛙》随想 读《蛙》随想——此书获2012年诺贝尓文学奖 一 2012年10月,瑞典诺贝尓评奖委员会宣布,把该年度的文学奖授与中国作家莫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迟到的奖项,无疑是......

    观《血战湘江》有感00字

    观《血战湘江》有感2000字 观《血战湘江》有感2000字 ——南宁合纵吴娟 离看《苦难辉煌》这本书已经有近一年时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内已经很少再看这一类型的书和这一类型的......

    读蛙的心得体会

    个人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个人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之一利用这个寒假我读了两本书:《第五项修炼》和《杜拉拉升职记》,我从书里看到的似乎只是一些表层的东西,却也足以让我受益。我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