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蛙鸣(读《蛙》心得)
蛙鸣
(读完《蛙》思绪万千,不能平静,便写下这些话,希望能与读过这本书的朋友共享。)
“为什么‘蛙’与‘娃’同音?为什么婴儿刚出生母腹时哭声与蛙的叫声十分相似?为什么我们东北乡的泥娃娃塑像中,有许多怀抱着一只蛙?为什么人类的始祖叫女娲?‘娲’与‘蛙’同音,这说明人类的始祖是一只大母蛙,这说明人类就是由蛙进化而来,那种人由猿进化而来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在莫言的《蛙》中小狮子的这段话,虽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我想作者把这本书命名为《蛙》恐怕也有这方面的意思吧。
其实,我是先知道莫言的作品才知道莫言这个人的,最早的是电影《红高粱》,不过没有看过,后来就是在书摊上看到“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其中就有《蛙》,至于作者是谁,没有在乎。我承认,爱好文学的我是那么的名不副实、孤陋寡闻,平时的滔滔词汇也不过时附庸风雅罢了,就像喜欢听《梁祝》、《高山流水》、《月光水岸》„„等一些高雅的乐曲一样,不懂装懂,其实听不懂其中的真意的„„不好意思,跑题了,我总是喜欢跑题。
孩子“哇哇”的啼哭对姑姑来说是最动听的音乐,她是喜欢孩子的,但却一辈子也没能拥有自己的孩子,小狮子也是这样的„„纵然是那么的唯物,也不得不信这就是“报应”了,她一生共接生了9883个新生命,同样为了计划生育,赤胆忠心,也使2800个婴孩没有来到这个世界。
“地瓜小孩”,贴切的不能再贴切地描绘出建国后的那次生育高峰,而人口增长却控制不住了。有限的资源,不断增长的人口,当年的“人多力量大”变成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了。姑姑的信仰是坚定还是“愚忠”呢,其实我不该用“愚忠”两个字,对信仰的忠诚就说是“愚忠”的话,太有失公允,而且记得那些安全人员劝说人头像的时候也总会用“愚忠”去做说辞,其实对信仰的坚定不移是神圣的,不能用其他字词去修改,这是对信仰的玷污。那个时代,正式有一批批像姑姑那样的人,坚定不移的贯彻“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才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起码,这是值得后世人肯定的。他们这些人是
让人敬重的,因为他们和失去孩子的父母一样,他们也是受害者,有过之而无不及,姑姑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那种心灵的折磨,总是有再丰富的想象力也无法得知吧。
姑姑对待王仁美,对待王胆,对待所有想再次生育的妇女都是一个态度——在孩子出生之前,不管用什么手段,都要流掉„„为了躲过一劫,人们甚至用了当年对付日本人的手段应对计划生育工作者,而他们与那些再孕家庭也发展到了敌我矛盾的程度,不惜采用“连坐”也要把人捉拿归案„„王仁美连同腹中的孩子一块死了,王胆死了,临死前生下了女儿陈眉„„每次看到姑姑风风火火的进行计划生育的时候,我总是联想到西方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只有用铁与血才能控制人口增长吗?母亲对孩子的渴望不只停留在性别上。
写到这时,我困极了,睡了一觉,我是喜欢睡觉的。写文章需要灵感,有灵感了才能写出好的句子,睡觉也能培育灵感,将睡未睡的时候,思维是最活跃的,书中的场景就开始在脑子中翻腾了。这算是为我睡觉偷懒找的理由吧。我突然想到了《穆斯林的葬礼》中梁冰玉的那句话“女人是男人的附庸,是生育的工具„„”,在这种就社会体制的影响中女人的地位就这样被男人给定义了,这是不公平的。但在新社会下,其实这种观念至今仍旧存在的,除却母亲对孩子渴望外,父亲对儿子的渴望,家族传宗接代的观念从底层到高层似乎都是根深蒂固的,这也就为袁腮开“牛蛙公司”实为代孕公司提供了前提。
姑姑老了,那批地瓜小孩也老了,蝌蚪与小狮子最终通过找人代孕的方式产下了儿子,而这个人就是王胆和陈鼻的小女儿陈眉。造化弄人吧,陈耳、陈眉姐妹天生丽质,却不为金钱所动,想靠自己的劳动谋得生存的价值,但一场大火,夺取了陈耳的生命,也夺取了陈眉的容颜„„对于严重烧伤的人,死也许是最大的解脱了,但她却坚持活了下来,如同活死人一般,她一直是那种很神秘的出现,一身黑纱。为父还债,她选择了代孕。陈眉的一生是悲剧的,为他人生育了儿子后母性一发不可收拾,那种情感的压抑使她的神志愈加模糊了。
对不起,我不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内容太多了,我不能逐一叙述。我认为陈眉的悲哀是一个社会阶层的悲哀,这个阶层没有人为他们伸张正义,他们不得不把这一个归结为命,我想后来姑姑用基因解
释命也是有道理的,龙生龙凤生凤,起跑线造成的巨大反差,就算有些人拼搏一辈子还不如那些人出生时的一声啼哭。
故事的高潮我觉得应该就是那场官司了,多么讽刺的一场官司。那幕话剧有点穿越的味道,各色人物出场了,地点不是在我们的人民法院,而是一个拍电视剧的公堂,也就是一个道具罢了。陈眉以为自己遇到了青天大老爷,把身世之痛、产子之苦诉说一通,官场勾结,拐骗妇女,逼良为娼,袁腮、蝌蚪、小狮子等一干人成了被告„„导演收了贿赂,陈眉败了官司。一场让人难啼笑皆非的官司,很是滑稽。不过想想真的很心痛,作者编排的这是哪一出啊?真是讽刺!我们的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在故事里几乎没有登场„„是信不过,还是他们真的就是不作为?打不起,输不起,迁就过去算了„„我说了,这是一个阶层的悲哀,他们无处伸张正义,也许这就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吧。
文明社会的人各个都是演员„„
我实在不明白,人,为什么会如此可怕?
莫言说“写作时要触及心中最痛的地方,要写人生中最不堪回首的记忆”„„
因为他敢写这些,所以他是伟大的,虚伪的人是不敢写出自己真是的情感的,也写不出真实的情感。那些所谓的妙语连珠,除去华丽的外壳,只剩下些让人恶心的东西了。
我不相信人性是非常险恶的,夜里我也思考了人性的善与恶,我更相信人一出生就像一张白纸,人性的善与恶是后天作用的结果,请允许我有这样的观点,应为我也尊重你们关于人性善恶的看法。同样,作者对人性的揭露使我每每想起都不禁脊背发凉,这是真的,没想到人会如此的可怕„„
忽略其他章节不谈,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那场追堵和被追堵了。蝌蚪给了乞讨的陈鼻100块钱,却被一个孩子抢走了,蝌蚪追孩子,却被反打,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对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毫无怜惜之情,用铁签猛刺蝌蚪,蝌蚪只有招架的余地,甚至招架不住,苍苍晃晃的带伤逃跑过程中又被诬陷碰坏了别人的车,而车主——两个女子正和这个孩子的父亲有特殊关系„„恶心的咒骂,击打„„蝌蚪,一个剧
作家不得不装死来躲过一劫„„几十个围观的群众,面对老者瘫倒在地,而且是在一家医院前面,无人问津,这些人有孩子、有老人、有教授、有蝌蚪的老同学——做了大款的肖下唇、还有姗姗来迟的警察,千姿百态的人,社会的各类人在这里有一个汇合„„在帝都,蝌蚪嫌弃那边人性的险恶,回到了故乡,而在故乡„„作者写了这样一段话:凡猛兽都有几分英雄气,英雄不打告饶者,猛兽不吃死尸。而血淋淋的蝌蚪,一个五十多岁的人,面对孩子和青年妇女,乃至老同学无视的侮辱欺凌时,就只剩下不记尊严的求饶了„作者是要说人不如兽么?再让人吸了口凉气。
社会正能量?这两年这个词一次次出现在媒体上,人们的谈话中„„我不想讨论社会中的阴暗一面,我喜欢积极的一面,乃至看新闻时也会刻意避开一些言论。但还是不得不像作者那样问上一句:人,为什么如此可怕?
我知道没有人内给出满意的答案,我也不想要答案。人实在不断的自我发问中成长起来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独立的人格,这种价值观、这种人格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大气恐怕是做不到,但作为一个普通人坚守内心还是可以的。
这本书就这样看完了,每次读小说,就怕读的太深,那样会陷进去很久很久。书是能影响人的,好书更是这样。莫言的《蛙》,没有我们期待的那种书的结尾,但这样的结尾才是最真实的,触及心灵的最深处。
读完后,想到了一本书——《复活》,人性,最纯真的人性,能复活吗?
手有余香
2012年12月20日 写于荷园
第二篇:蛙鸣--莫言《蛙》读书笔记
声声蛙鸣桩粧罪
——《蛙》读书笔记 说来惭愧,作为堂堂文科生,当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到我这里时,我竟然在问莫言是谁?当时,只是从自己的角度觉得:莫言作为在中国尚不拔尖的作家,经一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实在是有些不合常理。又加上当时莫言的书在全国上下都卖得火热,我又不想跟风,所以也就一直没有读过莫言的作品。直到前些日子,在网上给朋友买书时,才顺手买了本《蛙》。
等书寄到之后,我刚读完前言部分,就感觉自己被震住了。莫言从长度、密度、难度来剖析长篇小说的尊严,可谓句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其中有这么一段“长篇小说不能为了迎合这个煽情时代而牺牲自己应有的尊严。长篇小说不能为了适应某些读者而缩短自己的长度、减小自己的密度、降低自己的难度。我就是这么长,就是要这么密,就是要这么难,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就不看。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读过之后,确实给人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我有时也会感叹,改革开放之后,文学也不免走上了“受国家宏观调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这里的“国家调控”指的是社会主义的“和谐大法”,但凡是针砭时弊、抨击政府、言辞激烈的作品要么被阉割、要么被屠宰;而“市场经济道路”则是指为了迎合高压、单调的生活之下的“大众”口味,一大笔写手横空出世。玄幻、穿越、恐怖、暴力、色情···有这些元素堆砌而成的动辄几百万字甚至上千万字的所谓的小说可谓是层出不穷并且很受欢迎。想这些一味追求感官刺激、几乎毫无营养可言的印刷品、电子文档如此横行,大众的品味、社会的浮躁可见一斑。在恰恰是在这种时候,听到了“小说的尊严”这样一句震耳发聩的宣言,想不激动都难。
言归正传,我对《蛙》的第一印象想就是小说结构很别致。小说以五封长信和一部话剧的形式呈现出来。信是写给外国著名作家的,小说的主体部分就包含在信中,显得自然而连贯。而话剧则是对之前内容的延续和升华,语言犀利,情节紧凑、一波三折。
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蛙》看作是史书,一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计划生育史。这部历史,其实说起来很简单:首先,新中国成立之初,医疗卫生水平提高,现代化的接生方式随之普及;接着,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之后,中国出现了一次人口出生高峰;而在七十年代之后,迫于人口压力,我国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到了当代,生育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
这部历史当中,囊括了形形色色的而又个性鲜明的人物;记录了不同家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命运的流转。而其中当之无愧的角色自然是姑姑。父亲是白求恩的得意门生,为国捐躯、德高望重;自己相貌出众同时又医术精湛。如此多的荣耀铸造了她胆大心细,果敢泼辣的性格。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她的人生轨迹其实正是那段生育史的缩影。新中国成立之初,她是推广现代接生方式的急先锋,飞车过桥、痛打接生婆、紧急时刻力挽狂澜···在她的努力下,现代化的接生方式便很快为当地人所接受;而在人口出生高峰时,她日日奔波劳碌,忙着为产妇接生,被大家视为送子观音;而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之后,姑姑由受人尊重的送子观音忽然间就变成了人见人怕的“活阎王”,不管超生的孕妇上天入地,姑姑总能用拆房揭瓦、威逼利诱手段将孕妇找出来,送到手术台实施流产手术;而后姑姑也终于不得不服老,从手术台上退了下来,年轻时经历过痛彻心扉的感情挫折的姑姑,最终选择嫁给了一位与世无争的民间艺术家,说不清是为了赎罪还是因为命中注定,姑父捏泥人的手艺人,于是两口子合作,姑姑一一描述那些在她手中被扼杀的婴孩的模样,姑父就根据她的描述,将那些早夭的肉体用泥胎还原出来。
在我看来,这部小说的精彩之处,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结构、内容,更是因为它的高度——人文关怀。作者直面尖锐而敏感备并且受争议的计划生育政策,从亲历者的角度,相对客观地还原了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地区的实施情况。社会主义国家中注重集体主义,强调团结
一致、顾全大局。但这依然不能成为计划生育政策侵犯个人权利、抹杀个人诉求的借口。作者从丈夫、妻子、医生、计划生育工作者等普通人的角度来审视这一问题小说中没有激烈的言辞、没有批判的语气,有的只是扣人心弦的、引人深思的记叙。其中既有“捉拿”孕妇时“计划生育小分队”兴师动众、剑拔弩张,随时准备拆房、拔树的紧张形势。也有孕妇为了保护胎儿,不惜采取跳河的方式躲避计划生育小分队的缉拿,结果孕妇和胎儿双双殒命的悲剧场景。作者在其中塑造了王仁美,这一女性形象,她性格直爽、爱憎分明、单纯善良,为了给家里生个儿子,她私自取下避孕环,在丈夫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怀孕。即便如此,姑姑还是听到了风声、带着计划生育小分队,对躲进地窖的王仁美威逼利诱,最后为了丈夫不被部队开除、为了家里的房子不被拆,她只得向姑姑投降。在进入手术室之前,她对丈夫说的一番半似呓语、半似嗔娇的话中,看似是一种幽默,隐隐约约也透漏出了她知道自己凶多吉少,有与丈夫诀别的意味。如果说将美好的事物破坏给人看是一种悲剧,那么像这样将美好以及创造美好的愿望一并破坏更是让人扼腕痛惜。也许很多人会将愤怒的矛头指向作为“党的忠实走狗”的姑姑,但其实她才是最可怜的人。作为党员,服从国家指令本就是她的职责,她要承受“送子观音”到“活阎王”的落差,用那双曾经带来无数生命的手扼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以至于天不怕地不怕的她,却对青蛙有种极度的恐惧,因为她觉得青蛙的叫声就像孩子的哭声,那些被她扼杀、向她讨命的孩子们的哭声。
正如作者曾说过的一句话,“他人有罪,我也有罪”,小说中的“我”,既王仁美的丈夫,是一个当代知识分子的形象。而在这部书中这个形象则显得懦弱、武断,有正义心却在维持正义时显得狼狈不堪。尤其是在妻子命悬一刻之际,他考虑到自己的升迁,考虑的家族的利益,最终还是选择了站在政策这一边,而让妻子孤独地含恨而去。而在妻子去世之后不久他又经不住诱惑,竟然和“害死妻子的仇人”同时又是自己兄弟一直追求的女人结婚。
实际上,小说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在最后也对当下生育的社会乱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医院和养蛙场勾结,干起挂羊头卖狗肉的营生。表面上富丽堂皇的门面,背地里却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他们利用人们求子心切的心理,一方面联系求子心切的“客源”,一方面又找一些“代孕”的年轻妇女,只顾从中渔利,完全不顾人伦天理、不顾法律规章。其中最富讽刺意味的应该就是“我”和二任妻子因为无法生育,最后求助于代孕公司,而为“我们”代孕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差点做了他们养女的“我们”的朋友的女儿。最后,朋友成了岳丈、女儿成了妻子、而臂中的孩子难以说清是儿还是孙···
“他人有罪,我也有罪,反省历史之痛,呈现对生命的敬重与悲悯。”莫言说到了,至少在这本书中确确实实也做到了,所以我说,这本书值得一读。
外文学院日语系 王亚辉
学号***013年5月27日
第三篇:读《蛙》有感
反省历史之痛,呈现对生命的敬重和悲悯
——读《蛙》后感
本想用一些中性的语句来做标题,思来想去,好像只有《蛙》封面上这沉重的引言可以全面的表述主题。《蛙》,是当前中国最红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全文采用第一人称回忆和书信的形式,通过朴实无华、乡土气息厚重的语言,以从事妇产科工作半个世纪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为故事原型,形象地描述了在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的背景下,新中国60年来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它既成功塑造了姑姑这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国家意志”与“人性伦理”对抗的集合体),又结合计划生育过程中的复杂现象,批判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虚伪的嘴脸和卑微的灵魂。
通过《蛙》,我首先感触的不是计划生育政策推行时,全社会关于生育行为的矛盾和冲激,而是作者顺带描述的60、70年代中国历史的画卷。我们这代人既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的阵痛,也无法感受到7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的病态和倒退,更无法想象到60年代饥荒时期中国农村那哀鸿遍野的场面。所以,你就无法想象60年代饥荒时吃煤球度日的凄惨;你也无法理解文化大革命时因为5年前说的一句“苏联飞行员技术比中国的好”而被捕入狱,甚至牵连全家;你更应该噙着泪水,在读到姑姑捍卫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时,那些孕妇遭受的怎样的磨难!
不同的年代出生、不同成长环境或不同社会阅历的人在读同样的作品时,触动自身思考的东西大都不同。同样,我以下想说的几点肤浅的看法仅仅是给其他阅读此书的读者一些参考:
一、为什么用《蛙》作书名?
简单来说,叙述人的笔名是蝌蚪,主人公作为其姑姑当然是青蛙,用《蛙》这个名字也可以说的过去;其次《蛙》同“娃”音,全书描写的基本都是和生育有关的故事,用《蛙》做书名形象生动;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直至读到全文第四部分的时候,我才发现一点端倪:姑姑光荣退休的那天晚上,酒后返宿舍的途中,路过一片洼地,正赶上青蛙交配的季节,蛙声如鼓,叫声连片,行医几十年,从不怕走夜路的姑姑恐惧了。对于姑姑来说,“蛙声如哭,仿佛是成千上万的初生婴儿在哭”,“那天晚上的蛙叫声里,有一种怨恨,一种委屈,仿佛是无数受了伤害的婴儿的精灵在发出控诉”。蛙腹多产,一夜之间,便能出成群蝌蚪。退休了的姑姑,心态也发生变化,坚持了一辈子的原则出现了裂缝,这个时候姑姑恐惧的不仅仅是青蛙,更多的是对一辈子因计划生育伤害了那么多小生命的忏悔。时过境迁,姑姑最终嫁给了捏泥人的郝大手,通过“捏泥人之手”将那些因为计划生育政策而消失在风中的孩子们重塑,并供养祈祷,以求内心的安宁。这样,我们自然引出了第二个问题。
二、我们能否审视一下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
我们先定性计划生育政策是必须推行的基本国策(不然就无法讨论下去了)。为什么要推行残酷的计划生育政策?58年开始的“二五”大跃进年代,“人多力量大”,外加大饥荒时代后社会生育冲动的重新焕发,导致了六十年代第二次生育高峰,据统计,1969年全国人口突破了8亿。先辈的失误,理应由我们的父母直至我们的后代来承担。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手段可以与时俱进吗?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施行之初,确实需要姑姑那样的人物利用铁血甚至残酷的手段来推进。从商鞅变法到王安石的临川先生变法,甚至近代的戊戌变法(百日维新),任何变革的发生均需要高压手段来控制社会的动荡。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口质量明显改善,公众意识形态多元化,我们的计生政策依然没有任何调整。如今,生活成本、医疗成本和教育成本的提高,更多的家庭对生育产生了恐惧,西方社会的伦理思潮对中国的中上层社会产生较大影响,越来越多的丁克家庭出现。《蛙》后半部分其实已经提到,目前的计生政策限制的其实只有一部分人,更像是一种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法规,农村、有钱人、高官等可以利用政策优惠、国外生育、违法代孕等各种措施避开计生政策的限制。我们可以发现政策的漏洞,但如何调整政策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能力。回归《蛙》的主题,因计生政策推行,导致了几十年来引产、流产了数以亿计的小生命,这就是另外一个值得思考的地方。
三、理性和人性的碰撞
我本不该讨论这点,因为我的水平和能力已无法驾驭这么深入本质的东西。客观来说,国家推行计生政策,鼓励少生优生,是利国利民利于后代的事情,初期,有可能因为封闭、落后的思想导致了人民群众的不理解,公职人员处理方法也简单粗暴,但不能改变这项政策本身的合理性。可是,生命从母亲身体里开始孕育的那一刻起,就是神圣的,任何人都有没有权力去阻止一个已存在的生命的诞生。要说几十年前法制不健全,大众愚昧,发生这种悲剧还可以理解,但直到现今,就在今年6月,陕西安康市仍然发生了怀孕7月还被当地计生部门强制引产的事件!这是对生命肆意的践踏,连基本的人性都泯灭了。计划生育政策没有错,执行的方式方法就值得推敲。当前,计生政策效果如何我无法评论,但起源于西方国家的代孕制度已非常适应了中国的土壤。其实,计生也罢,代孕也好,都是对人的生育法则的破坏和扭曲,对人性和伦理的蔑视和践踏,无论政策和舆论的声音如何,迟早都要面对道德的审判和灵魂的控诉,这也是姑姑的悲剧所在。
《蛙》这部作品可以讨论的东西还很多:文中提到叙述人夫妇退休后想回故乡居住,因为在北京,他们始终觉得自己是异乡人,“被两个据说是‘发小在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女人无端地骂了两个小时”,为什么北京或者说大城市屡屡给人造成歧视外来人员的印象?《蛙》大胆触碰了中国的计划生育制度,对于西方国家新兴的代孕制度也发出挑战,这部作品的发表能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言论自由开放的历程呢?我们还可以研究《蛙》第五部分的内容——话剧,剧中姑姑最后悬梁自尽被叙述人救下,这应当算是姑姑的重生,捏泥娃娃不过是姑姑自我欺骗,死而复生意味着用全新的生命来摆脱过去生命的罪恶对我们的追讨和控诉,并最终得到安息。
“写作时要触及心中最痛的地方,要写人生中最不堪回首的记忆”。是的,只有勇敢的面对灵魂的呐喊和诉求,反省历史,认识自己,写出的作品才能引起共鸣,发人深省,这也是《蛙》这部作品成功的地方。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心浮气躁,追名夺利;这是一个环境持续破坏而依然得不到公众足够重视的社会,有谁还能在广州看到满天星空,璀璨银河?这是一个年轻一代更愿沉迷于虚拟世界的社会,充斥着地域攻击和谩骂的网络导致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但我们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因为书籍,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最后的财富,它坚守着最后一块净土,给我们知识、宁静、思考与信心。
第四篇:读蛙有感
读《蛙》有感
他人有罪,我也有罪,反省历史之痛,呈现对生命的敬重与悲悯。
——序言
真正认识莫言,是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上所熟知的,在此之前,并不知道。因此为了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莫言,便读了他的作品——《蛙》。
《蛙》是由蝌蚪写给一位日本友人“衫谷义人”的五封信。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很好奇这本书和蛙究竟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叫做蛙?于是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了小说。
《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在他们那一带名气很大。“蝌蚪”的大爷爷牺牲后,姑姑继承了其衣钵,从而进了卫生院。16岁毕业后,开始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姑姑性情泼辣,嫉恶如仇,对荒唐的旧式接生法大力批驳,很快便取代了“老娘婆”们在妇女们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姑姑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生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已经生育的男人们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的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姑姑在乡亲们的心目中又成为魔鬼一样的人物,但姑姑并不动摇,不言放弃,她对亲戚邻居也不手软,为此侄儿蝌蚪的妻子王美仁因流产丧生于手术台,村里的王胆因被姑姑紧追不舍,在木筏上生下孩子后大出血死去,步入中年的姑姑跟专捏泥娃娃的手工艺人郝大手结婚,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忏悔吧。
文中的姑姑算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的信仰者,她作为忠实的党员坚定的捍卫了计划生育的政策,从最初的人人称赞,信仰的白衣天使,到后来人人唾骂的刽子手,杀人魔头。就像姑姑独白中说的那样:我的一双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腥臭。
对于姑姑的做法,我也常常在思考,究竟是对,还是错?面对当时的社会,她究竟算是功臣还是罪魁祸首?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在当时那个人口膨胀的时代里是没有错的,但对于几千年来人们根深蒂固的生育观念,人们并非能接受得了。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我有一个大姨如今已有6个小孩,但都是女孩,为了生一个男孩,常年在外东奔西走,为的是躲避计划生育,最终在45岁时得到一子。
其实姑姑是没错的。佛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可见人都是自私的,先考虑个人的利益,是人的天性,是人性的必然。这也是姑姑遭人唾骂的原因了。
那么,小说为什么叫蛙呢?我想:“蛙”与“娲”同音,而我国有女娲造人之说,这可能和计划生育的起始有所挂钩吧!
高一(24)班
白露
第五篇:读《蛙》有感
读《蛙》有感
初次见到《蛙》这个书名,丝毫不解其意,我的经验告诉我这是一本不太好看的书,但读完后我又一次体会到不能只凭经验下定论。
先说说我对书名的理解。我认为有三层意思:一,‚蛙‛同‚娃‛,代表了初生婴儿,书中有一处描写:姑姑一天走夜路时被一池塘的青蛙围攻,姑姑说‚那天晚上的蛙声如哭,仿佛是成千上万的初生婴儿在哭‛,‚那天晚上的蛙叫声里,有一种怨诉、一种委屈,仿佛是无数受了伤害的婴儿的精灵在发出控诉‛,此处的‚蛙‛暗示了姑姑虽外表铁面无私毫不留情,但内心时时刻刻因伤害生灵而备受煎熬。作者以‚蛙‛为题即暗示读者该书与初生婴儿有密切关系。二,‚蛙‛同‚娲‛,代表了繁衍,最初的姑姑因精湛的接生技术而被村里人亲切称为‚送子娘娘‛,其形象与女娲有异曲同工之妙;后来出现的代孕公司附近的广场上,出现的许多与送子娘娘有关的活动及节目,代孕公司也与女娲有密切关系;在姑姑晚年时,她一直坚持让郝大手捏出她曾经杀害的未成形的生灵,也可以理解为她为那些生灵所立的牌位,通过郝大手的灵巧双手来解脱姑姑的内心,消除她的罪恶感使她获得重生,亦是对女娲形象的诠释。此处的‚蛙‛不仅是肉体的繁衍亦是精神上的重生。三,就与‚蛙‛本身有关了,牛蛙一次繁殖基本上能有上千的后代,这与人类的繁殖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正突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蛙是动物没有意识,自然不会知道过度繁殖的后果,而人类因为能意识到其后果所以才会将计划生育进行到底。
再来说说本书的内容。与莫言的其他大部分书相同,故事被设定发生在高密东北乡,但不同的是那个地方的人以人体器官为名,其原因‚大约是那种以为‘贱名者长生’的心理使然,抑或是母亲认为孩子是自己身上的一块肉的心理演变‛,这正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书中大部分人物都是由器官命名的,姑姑万心,‚我‛万足,王脚、王肝、王胆父子女,陈额、陈鼻、陈眉、陈耳祖孙三代,袁脸、袁腮父子等等,同时也有不以器官命名的如王仁美,小狮子等人物。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书信、四部长篇叙事和一部话剧组成,在艺术上极大的拓展了小说的表现空间。小说中的‚姑姑‛是一条主线,姑姑年龄的增长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及政策的改变,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建国初期,是国家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的好时期,有一个生育高峰,那时的姑姑在哪里都受到欢迎,用鼓鼓的话来说就是‚那时候,我是活菩萨,我是送子娘娘,我身上散发着百花的香气,成群的蜜蜂跟着我飞,成群的蝴蝶跟着我飞‛,那时的姑姑可以说是意气风发的。姑姑不仅有令人羡慕的好工作也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空军男朋友,可惜好景不长,那个男朋友飞到台湾投靠蒋介石了,这对于阶级意识极强的姑姑来说犹如五雷轰顶,也为姑姑日后的坎坷埋下伏笔。她接连被共产党记处分,文革时期又被批斗,更重要的是姑姑的内心似乎从此就对男人失望了。随政策与国情的改变,人们不能再像从前一样肆无忌惮的生育了,因为我国人口正急剧膨胀,同时大多数人口素质偏低。姑姑的工作也从妇产科医生扩展到了计划生育的落实者,而她在村人眼中的形象也由一个和蔼可亲的送子娘娘变成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手上沾满了无辜生灵的鲜血。其中包括‚我‛的第二个已经七个月的孩子,‚我‛的前妻王仁美也因这次大义灭亲的流产而丧命。同样丧命的还有邻村张拳的老婆,王胆在姑姑的追击下早产大出血而亡。她使劲各种招数,安排眼线,以硬对硬,开铲车拆别家房子等等,只为将计划生育进行到底。前妻死后,姑姑撮合了‚我‛和她的助手小狮子。小狮子很喜欢小孩子却不会生育,就找了代孕公司代孕,很巧的是代孕那个女孩却是曾经在她怀中令她爱不释手的陈
眉。‚我‛老来得子不胜欢喜,而姑姑也终于在老年时期找到了归宿,她嫁给了民间艺人郝大手---因他在姑姑被青蛙攻击时救了姑姑---对姑姑来说就是从地狱中得到拯救。更重要的是他拯救了姑姑那颗背负罪恶的心。在姑姑的晚年时期,计划生育政策已不如从前那样严格,姑姑便整日向郝大手描绘那些她曾经伤害的生灵好让他捏出他们的样子,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解脱。
全书最终在一个比较和谐的氛围中结束。
最后说说我对本书表达主题的理解。记得我们的一个外教曾经质疑过中国的计划生育,他认为这项政策剥夺了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权利---繁衍的权利,但我认为任何一个了解中国国情的人都不会这样质疑。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将近占世界的五分之一,而且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人口增长源主要是在农村。换句话说,假如不控制中国人口增长,那么就会产生更多的粮食需求,而中国又正在迅速发展,建设用地本就与耕地冲突,加上粮食需求便会更紧张,若人口不加以控制便会产生无限的恶性循环。随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越来越先进,很多家庭都选择少生优生,甚至有一些大城市的家庭选择‚丁克‛,农村的超生现象也减少了许多,整体上,计划生育在中国取得了较好的控制。虽然计划生育剥夺了一些人的繁衍权,但从整个国家的角度上讲,计划生育还算是一个比较明智的政策。作者展现给我们的正是新中国波澜起伏的六十年‚生育史‛,揭示了当下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现象。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亲历者和旁观者的‚我‛内心的纠结与痛苦,反抗与顺从,不安到坦然的变化,以及各种矛盾的心理,全都昭示了时代的变化。书中同样也描绘到了‚我‛的童年经历,与同学们一起吃煤,文革时与同学的折腾,以及与哥哥姐姐们的嬉笑打骂,无不体现出童真童趣,足见作者对那时的虽贫穷却美好朴实生活的怀念,使读者在读的时候能够会心一笑。全书中亦有多处对高密东北乡的描绘,细腻的笔触下可见到作者对故乡的深情,高密东北乡在作者心中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意义,而是一种符号,一种代表爱代表情代表回忆的特殊符号,同时也是他创作的源泉作品的容器和载体,正是他早年的乡间生活才是他有能力写出生动细致的中国现状。书中还体现了他对女性的尊重,虽然他所描绘的社会仍是一个充斥着重男轻女观念的社会,女性只是一个替男人传宗接代的机器,若第一胎生女孩就算不要性命了也非要生第二胎。但‚我‛这个形象却显得更加爱护女性,王仁美虽第一胎生了女孩,‚我‛并没有强迫她生第二胎,即使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执行政策;当王仁美不满意流产而咬‚我‛的手腕时‚我‛并没有生气,反而把另一只手伸过去让她咬;‚我‛对小狮子也是爱护有加,与她结婚是心想:我已经害了一个女人了,不能再害一个。作者通过‚我‛的形象充分表现了其对女性的尊重和关爱,从‚我‛的身上,我们已经看到了男女平等的希望。书中也有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借姑姑这一形象表达。虽然姑姑亲手结束了许多不成形的生命,但他并未心安理得,晚年时一直背负着沉重的罪恶感,所以她才会要求郝大手捏出那些栩栩如生的泥娃娃来祭奠那些已经逝去的无辜的‚多子多福‛‚传宗接代‛观念以及计划生育的牺牲品,可见她对生命的敬重,也足见作者对生命的敬重。
莫言在书后的代后记中说到‚写完这部作品后,有八个沉重的打字压在我的心头,那就是:他人有罪,我亦有罪‛,这便是他所说过的悲悯情怀---能够直面人类邪恶和丑陋的悲悯情怀。他讲他的悲悯建立在中国文化宗教上,他的悲悯不是只同情弱者,更不只是同情,他的悲悯是同情底层人士,同情强者,关心关怀关注人性,直面人类的肮脏与丑陋。他立足于实际,揭露丑恶血腥的现实,站在社会的风口浪尖上,用如椽大笔描绘出社会敏感问题,将最真实的生活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最可贵的是,他是真正写作的人而不是造作的人,不会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写作风格,他说过‚我就是要这么长,就是要这么密,就是要这么难,不愿意看就不看。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这才是他最难能可贵的性格,为自己而写作,为现实而写作,为文学而写作。
读他的书,可知时代变迁;
读他的书,可面人性之恶;
读他的书,可明社会之情;
读他的书,可解人生百态。
他是鲸鱼,在深海里,孤独的遨游着,响亮而沉重地呼吸着,与成群结队的鲨鱼,保持着足够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