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老师给的重点总结

时间:2019-05-12 06:33: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南科技大学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老师给的重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南科技大学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老师给的重点总结》。

第一篇:西南科技大学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老师给的重点总结

1.混凝土的优点:1材料利用合理2可模性好3耐火性和耐候性较好4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5刚度大、阻尼大6易就地取材 缺点:1自重大2抗裂性差3承载力有限4施工复杂、施工周期长5修复、加固、补强较困难

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用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划分150*150*150.混凝土轴心抗压标准试件150*150*300 不同尺寸试块的抗压强度不同,这就是尺寸效应,同等条件下,尺寸越小,实测的强度越高

3.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与那些因素有关?主要有混凝土的配合比、材料组成、环境条件和构件的截面尺寸等。水泥的用量越大、强度越高、水胶比越大、骨料含泥量越大、骨料质量越差,收缩越大;混凝土振捣越密实、养护条件越好,收缩越小;构件的截面尺寸约小、体表比越小,收缩越大。

4.徐变 是指混凝土在荷载长期作用下,其变形随时间而不断增长的现象,徐变是混凝土在压应力作用下的长期变形。

5.冷加工钢筋是由热扎钢筋和盘条经冷拉、冷拔、冷轧、冷扭加工而成。冷加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钢筋的强度,节约钢材。但经冷加工后,钢筋的伸长率降低,尤其是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易发生脆性断裂。

6.什么叫结构的极限状态?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这个特定状态就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分为: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是指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出现疲劳破坏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那些情况表示达到或超过承载力极限状态?1.整个构件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所受应力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或因过大变形而不使用于继续承载3结构转变为机构体系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5地基丧失承载能力而破坏。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是指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功能的某项规定极限值或耐久性能的某种状态,结构设计要控制结构构件的变形及裂缝,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适用性要求。那些状态达到或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变形2影响正常使用火耐久性能的局部破坏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如相对沉降量过大等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主要内容:1变形验算2抗裂验算3裂缝宽度验算4舒适度验算

7.结构的可靠性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即保证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的能力。结构的可靠性能用可靠度来度量,即结构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我国房屋建筑结构,港口工程设计基准期是50年;铁路桥涵结构、公路桥涵结构等得设计基准期是100年。

8.荷载标准值是指其在结构的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最大荷载值,由于荷载本身的随机性,因而使用期间的最大荷载也是随机的。

9.混凝土强度标准值为具有95%保证率的强度值。对于有明显屈服点的热扎钢筋,取具有95%保证率的屈服抗拉强度作为标准值,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热处理钢筋、消除应力钢丝及钢绞线,取具有97.73%保证率的极限抗拉强度作为标准值。但设计时以85%极限抗拉强度条件作为屈服点。

10.结构重要系数 安全等级为一级取1.1 二级1.0 三级0.9 11.纵向受力钢筋常用直经是10---28MM,根数不得少于2根,最好不少于3或4根,并优先布置在截面的角落

12.板的分布钢筋 构造配置,常用直径是8MM;单位长度内分布钢筋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另一方向单位长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 13.在钢筋的受弯过程中,整个受力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从开始加荷载到梁截面受拉区混凝即将开裂2第二阶段,从梁截面受拉区的混凝土开裂到受拉钢筋屈服3第三阶段,从受拉钢筋屈服到截面受弯破坏。

14.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破坏特征分为三种: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少筋破坏

15.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采用的基本假设:1.截面的平均应变符合平截面假设2不考虑混凝土抗拉作用3混凝土与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峰值应变值不断增大,而极限压应变却逐渐减小,材料的脆性加大)

16.受压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构造要求:1直径:直径不应小于12MM,一般取16MM---32MM 2.根数:矩形不小于4根 圆柱不宜少于8根 不应小于6根。3配筋率: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得小于0.5%--0.6%,不超过5%,一般控制在1%--2% 4净距:不小于50MM不大于300MM 17.对于配有纵向钢筋和螺旋箍筋的轴心受压短柱,沿柱高连续环绕、间距较密的螺旋箍筋,使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应力状态,有效限制核心混凝土的横向变形,从而提高了柱的承载力

18从大小偏心受压的破坏特征可见,两类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的相同之处是受压区边缘的混凝土被压碎,不同之处是大偏心受压构件破坏时受拉钢筋已屈服,而小偏心受压构件在破坏时,远离轴力一侧的钢筋,无论是受拉还是受压一般都未屈服。19.剪跨比----剪跨比是一个无量纲的计算参数,它反映了截面上正应力和剪应力的相对关系,梁的某一截面处的剪跨比等于该截面的弯矩值与截面的剪力值和有效高度乘积之比。

20.影响斜截面受剪性能的因素?1剪跨比2腹筋的数量3混凝土强度4纵筋配筋率5其他因素(截面形状 预应力 梁的连续性 尺寸效应)21.弯剪扭构件破坏有:弯型破坏 扭型破坏 剪扭型破坏 22.增大构件截面有效高度是提高构件截面刚度最有效的措施

23.弯矩越大,刚度越小,最大弯矩处的刚度实际上是受弯构件的最小刚度,因此,规范规定按最大弯矩计算的最小刚度计算绕度,这就是最小刚度原则。

1.请简述变形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机理?答:变形钢筋与混凝土粘结作用主要有三部分组成: 1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的化学吸附力(胶结力); 2混凝土收缩握裹钢筋而产生摩阻力; 3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力;

2.应用“平均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推导受弯构件适筋梁与超筋梁的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计算公式解:平均应变符合平截面上式:于是:b1xbcu1h0cuy假定得到:xcbh0cucuy将xb1xcb带入1fyEscu

3.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主要有那几种?如何保证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或设计中如何避免发生)?答: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主要有三种:斜拉破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措施: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通过计算配箍筋或弯起钢筋来满足; 斜截面受弯承载力通过构造措施来保证;

4.请简述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答:预应力——在结构构件受荷载作用之前,在构件的预拉区施加预压力,来减小或抵消荷载所引起的混凝土拉应力。

施加预应力是为了避免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过早出现或不出现裂缝,以及充分利用高强钢筋和高强混凝土。

5.什么是结构构件截面延性?影响截面延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构件或截面的延性是指它们进入破坏阶段后,在承载力没有显著下降的情况下承受变形的能力。影响截面延性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和截面受压区高度。6.裂缝宽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不满足裂缝宽度限值,应如何处理? 答:与构件类型、保护层厚度、配筋率、钢筋直径和钢筋应力等因素有关。如不满足,可以采取减小钢筋应力或减小钢筋直径、或适当增加配筋率等措施。

7.什么是结构可靠度?答:可靠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8.什么是结构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功能要求有哪些?答:我国根据建筑结构破坏时可能产生的后果严重与否,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功能要求:(1)安全性的要求;(2)适用性的要求;(3)耐久性的要求 9.什么是结构可靠度?答:可靠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10试述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的基本假定?答:三个基本假定:1混凝土只承受压力,具有螺旋形裂缝的混凝土外壳组成桁架的斜压杆,其倾角为α2纵筋和箍筋只承受拉力,分别为桁架的弦杆和腹杆;3忽略核心混凝土的受扭作用及钢筋的销栓作用;

11.简述《规范》确定最大裂缝宽度的方法?答:由平均裂缝间距求出平均裂缝宽度,然后在乘以扩大系数,就得到最大裂缝宽度。

12.在变形和裂缝验算中,简述参数ψ的物理意义和影响因素?答:系数ψ的物理意义就是反映裂缝间受拉混凝土对纵向受拉钢筋应变的影响程度。ψ的大小还与以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有效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

te

有关。

13.什么是混凝土徐变?引起徐变的原因有哪些?答:混凝土在荷载长期作用下,它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原因有两个方面: 1在应力不大的情况下,认为是水泥凝胶体向水泥结晶体应力重分布的结果;2在应力较大的情况下,认为是混凝土内部微裂缝在荷载长期作用下不断发展的结果。

14说明大、小偏心受压破坏发生的条件和破坏特征?答:大偏心受压破坏条件:轴向力的相对偏心距e0/h0较大,且受拉纵筋的配置适中,将发生这种类型破坏。破坏特点: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受拉并屈服,近轴力一侧的混凝土后压碎。小偏心受压破坏条件:相对偏心距e0/h0较小或相对偏心距e0/h0较大但一侧钢筋过多(对称配筋,则e0/h0较大时不会出现小偏心)破坏特点:近轴向力一侧混凝土先压碎,远轴一侧钢筋不屈服。

第二篇:西南科技大学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西南科大发„2010‟42号

关于印发《西南科技大学

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学校各部门:

《西南科技大学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已经学校审定,现印发实施。

特此通知

二○一○年三月九日

—1— 西南科技大学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学校自然科学类重点科研基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根据国家、部(委)和四川省有关“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重点科研基地是指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或认定的依托西南科技大学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统称为“重点实验室”),主要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简称“省部共建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简称“四川高校重点实验室”)等。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按《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管理办法》(科工技[2007]1349号)施行。

第三条 重点实验室是以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为载体的科技创新平台,是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组织高水平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重大技术攻关、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点科研基地。

第四条 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部(委)和地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培养创新性人才,为解决经济 —2— 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其目标是获取原始性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增加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吸引、培养一支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

第二章 职 责

第五条 国家、部(委)和地方上级主管部门对我校重点实验室实行宏观管理,指导和组织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运行管理与评估。

第六条 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是学校,科技处是负责具体指导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宏观管理的学校职能部门,其主要的职责是:

1.为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

2.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负责遴选、推荐重点实验室的主任,报重点实验室上级主管部门。

3.对重点实验室进行考核和中期检查,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做好重点实验室的验收、评估工作。

4.依靠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或技术委员会,以下统称为“学术委员会”),指导确定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科研任务和建设目标,并上报主管部门。根据学术委员会建议,提出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和目标等重大调整意见,并报主管部门。

5.支持重点实验室的队伍建设,鼓励重点实验室与创新团队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6.遴选、扶持校级重点实验室申报上一级重点实验室。第七条 重点实验室的主要职责是:

1.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工作。

—3— 2.组织承担国家各级各类科研任务,尤其是国家重大(重点)科研任务(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计划等)。主动承担与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与西部地区、四川省和中国(绵阳)科技城的发展有紧密联系的应用型科技项目。

3.积累科技成果,组织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组织成果鉴定(或评价),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申报专利,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等;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础研究类重点实验室每年应有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三大检索期刊和国内外权威期刊上。

4.凝炼研究方向,凝聚科技队伍,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建设一支水平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创新团队。

5.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努力扩大重点实验室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

6.进行重点实验室的学术氛围与文化建设。7.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考核、检查与评估。

第三章 建 设

第八条 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纳入学校整体建设规划,应与学校整体建设发展相协调,必须配合和促进相关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

第九条 根据学校学科建设总体布局与发展重点,立项建设校级重点实验室,并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选择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校级重点实验室,或整合现有重点实验室及相关学科优势资源,重组新的重点实验室,进行重点建设和扶持,按程序申报高一级重点 —4— 实验室。

第十条 获上级主管部门立项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应按要求并结合学科建设的发展做好建设发展规划或计划任务书,并认真落实和执行,按时按质完成建设任务,确保顺利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验收。

第十一条 重点实验室建设期间,学校将按不低于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的要求给予配套建设资金。实验室应对配套建设资金的使用制订详细的方案,经学校审批后执行。

第十二条 重点实验室建成后,学校将不断改善和更新其硬件条件,改革和创新管理体制与机制,创造有利于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政策环境。实验室也应从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来完善和提高其科研条件,并加强学术氛围与人文环境建设。

第十三条 上级主管部门下拨给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费、运行费等资金,按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安排使用。

第十四条 重点实验室用房及水、电、气等配套条件,要尽量利用现有设施调剂解决,力求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必须新建或扩建的,应纳入主管部门下达给学校的预算内基本建设计划和学校配套基本建设计划,提前或同步进行安排。

第十五条 仪器、设备、装置等物质的采购,应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由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统一进行。大型仪器、设备和装置的采购以及基本建设应采取招投标方式进行。

第四章 运行与管理

第十六条 重点实验室按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重点实验室挂靠相关学院进行建设、运行和管理,在人、财、物等

—5— 方面相对独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实行企业化管理。

第十七条 在建的重点实验室实行“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已建成的重点实验室必须全面开放,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第十八条 重点实验室实行学校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不与行政职位挂钩)。重点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全面工作。重点实验室设主任1人,副主任1-2人(其中专职副主任1人),秘书1人,负责重点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第十九条 重点实验室主任的任职条件、遴选、聘任与管理模式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由重点实验室主任提名,报学校审批后聘任。

第二十一条 学术委员会是重点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主要任务是审议重点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审议重点实验室的重大学术活动、工作,审批开放课题等。学术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全体会议。重点实验室主任每年要向学术委员会做出工作报告。

第二十二条 学术委员会主任的任职条件、遴选和聘任,学术委员会的组成和换届,委员遴选和聘任,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委员由重点实验室主任提名,报学校审批后聘任。

第二十四条 重点实验室内实行课题制管理,即由课题主持人 —6— 全面负责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并向项目主管部门和重点实验室负责。

第二十五条 重点实验室实行全员聘任制的人事制度。其编制由人事处根据相关文件核定。重点实验室应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应与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签订相应的人员聘任合同,明确相互的责、权、利。聘用期满,应对各类人员进行聘期工作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续聘或解聘。

第二十六条 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由固定研究人员和流动研究人员组成,专兼职结合。

1.固定研究人员以校内人员为主,其规模在达到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精干,以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主,由重点实验室主任公开聘任。

2.流动研究人员主要由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课题(简称“开放课题”)负责人、国内外访问学者、校内兼职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组成。开放课题负责人由重点实验室办公室管理,相关费用从其开放课题经费中支出。国内外访问学者和校内兼职科研人员由学术带头人或课题负责人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和承担课题的实际情况自主聘任,受聘人员经重点实验室主任核准聘任后进入实验室工作,其相关费用由课题组承担。研究生的管理及相关费用由导师负责。

第二十七条 学校依据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的规定,原则上为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提供连续三年的运行费(含开放基金)。重点实验室运行费(含开放基金)的额度为:国家级100万,省部共建70万,省部级50万。运行费(含开放基金)主要用于:

1.设立开放基金,占运行费的80%。开放基金主要用于支持

—7— 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

2.日常运行费,原则上不超过运行费的20%:主要用于支持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维护、开放、办公、环境建设、学术交流与合作等。

3.重点实验室连续支持三年后,原则上应通过上级主管理部门的合格验收。对合格验收后的重点实验室经申请还可获得三年的运行费支持。

第二十八条 重点实验室应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重视和加强管理。注重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与使用效率。符合开放条件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场所都要对外开放。要加强数据、资料、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审核以及保存工作,建立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动态数据库。

第二十九条 重点实验室要加强信息化工作。应建立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和独立的网站(页),运行良好并及时更新信息。将网站(页)建成重点实验室成果的展示窗口和促进学术交流的载体。

第三十条 为鼓励重点实验室加强专用设备条件建设,学校设立专用设备配套资金。课题组使用非预算资金购买10万元以上的专用设备,学校按1:1配套给予资助。

第三十一条 重点实验室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在重点实验室完成的研究成果(包括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等)均应署上重点实验室名称,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按国家及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二条 重点实验室要重视保密、安全和环境卫生,应指定专人负责保密、安全和卫生工作。

—8— 第三十三条 重点实验室应重视和加强学风与科学道德建设。

第五章 开放基金管理

第三十四条 设立开放基金的目的:支持重点实验室吸引、聚集国内外优秀学者在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加强重点实验室与国内外优秀学者交流,扶持和培养校内科研骨干,凝炼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提升重点实验室的学术水平,促进重点实验室逐步建设成为国家和地方的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基地。

第三十五条 开放基金的主要资助范围:与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有关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主要资助对象: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或企业的科技人员。资助校内人员的经费不得超过总经费的50%。设立开放基金的重点实验室应制定开放基金管理实施细则,并报科技处审批。

第三十六条 在科技处指导下,各重点实验室负责《开放基金资助课题申请指南》(简称《开放课题申请指南》)的发布、申请的受理、课题的评审、立项和资助金额的批准,并对资助的开放课题进行全程管理。

第三十七条 开放课题申请指南的制定与发布:

1.各重点实验室应根据相关学科前沿、发展规划和主要研究方向,结合国家和地方科技发展规划和社会需求,编制《XXX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XXXX-XXXX年(一般为五年)开放基金资助课题规划》(简称“五年规划”),并报科技处备案。

2.各重点实验室一般应在每年6月底之前,根据“五年规划”编制当《XXX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XXXX开放课题

—9— 申请指南》,并对国内外公开发布。当《开放课题申请指南》应明确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验收指标、完成年限和资助金额。《开放课题申请指南》发布前报科技处审核备案。

第三十八条 开放课题的申请:申请者经所在单位同意后,按照各重点实验室当《开放课题申请指南》和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填写《XXX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开放课题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并按要求将申请书递交相应的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者的条件是:

1.申请者必须是开放课题的实际负责人,年龄在55周岁以下,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所申请课题的研究。

2.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但未获得博士学位的申请者,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进行书面推荐。

3.因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流动性较大,不易管理,所以研究生不能作为负责人申请开放课题,但可以参加其它人申请的开放课题。

4.校外人员申请的开放课题必须有西南科技大学校内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参加。校外人员承担我校的课题不得同时超过2项(包括主持和参加数)。

5.校内人员申请的开放课题必须有校外合作单位和人员,但校外合作单位不得超过2个。校内人员主持承担的校内项目(课题)不得同时超过2项(包括开放课题、校内其它基金资助项目和部门专项课题等)。

第三十九条 开放课题的评审:重点实验室负责开放课题的评 —10— 审工作。评审工作原则上应在每年9月底之前完成。开放课题的评审包括初审、专家评审和立项三个阶段。

1.初审: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负责开放课题的初审,并提出建议。有以下情况之一不予资助:

(1)申请手续不完备,申请书填写不符合规定;(2)不符合《开放课题申请指南》的范围;

(3)申请者不符合第八条规定的“开放课题申请者的条件”;(4)与同类研究低水平重复;

(5)明显缺乏立论根据,或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明显不清,无法进行评审;

(6)不具备实施该项目的研究能力,或缺乏基本的研究条件,或申请者没有足够的时间从事所申请课题的研究工作;

(7)申请经费过多,基金无力支持。

2.专家评审:由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或相关学科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以会议或书面通讯评议方式对初审通过的开放课题进行评审。学术委员会或专家组根据择优资助的原则,确定建议资助课题及资助金额。重点实验室将主任签字的专家评审结果报科技处审核。

3.立项:科技处根据本办法对重点实验室报送的专家评审结果进行审核,并与重点实验室充分沟通和协商。审核结果报主管校领导审查。校领导审查通过后,科技处向重点实验室发文下达立项的开放课题及资助经费。重点实验室根据科技处文件,向开放课题申请者及所在单位下达立项通知书。

第四十条 开放课题申请者在接到立项通知后,应在一个月内

—11— 按有关要求与重点实验室签订课题合同书。逾期不报,又不在规定期限内说明理由的,视为自动放弃资助。

第四十一条 开放课题实施过程的管理: 1.重点实验室要加强开放课题的过程管理。

2.课题组必须按审批的开放课题申请书进行课题的研究工作,按签订的合同书完成研究内容和目标。由于某种原因需对原研究内容作重大修正时,必须获得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或重点实验室主任的批准。如果检查发现研究课题因故中断无法继续进行,或所资助课题未经批准而严重偏离研究内容,经重点实验室主任批准后,可以暂时中断该课题经费的使用或取消原批准的课题经费。

3.凡周期二年或以上的开放课题,课题负责人应于每年3月1日前向重点实验室递交前一进展报告。重点实验室应对进展报告进行认真审阅,及时掌握课题的进展情况。对于进展不顺利的课题,重点实验室应与课题负责人及时沟通。

4.开放课题原则上在重点实验室完成。课题组应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和西南科技大学相关实验室的研究条件开展研究工作。重点实验室应安排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在仪器设备使用、实验和分析测试收费上给予优惠。

5.各重点实验室应在年底前应向科技处提交开放基金使用情况总结报告。

第四十二条 开放课题的结题或验收:由所在重点实验室统一组织结题或验收。开放课题结束时,申请者必须按时结题或验收,并向重点实验室提交:(1)结题报告;(2)发表学术论文复印件,著作;(3)专利与获奖成果证书复印件;(4)研究工作中 —12— 的原始技术档案、数据记录、图纸、底片和其它资料,以及目录清单;(5)经费使用报告。由重点实验室统一归档或管理。

第四十三条 开放课题的成果管理及评价:

1.开放课题的有关论文、专著、成果等,均应标注“XXX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开放基金资助”。开放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和专利,归重点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有,按贡献大小决定排名次序。

2.属自带课题和经费者,必须在研究成果及论文中注明“本研究成果是在“XXX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完成”。

3.开放课题结题后,重点实验室应对优秀研究成果提请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通讯评议或技术鉴定,颁发“优秀成果证书”。重点实验室应优先资助曾取得优秀成果的课题申请者。

第四十四条 开放课题完成期限一般为1-3年,确需持续较长时间的重大课题可分阶段申请。课题经费一次性预算,根据资助经费的多少一次性或分期拨款,重点实验室委托项目承担单位统一管理,项目负责人掌握使用。

第四十五条 开放课题经费的开支范围:

1.科研业务费:(1)仪器设备使用费、科研样品分析测试费、数据处理计算费等(占总经费的40%);(2)差旅费、学术交流费;(3)发表学术论文版面费、资料打印复印费、专利申请费等。

2.实验材料费:实验原材料、试剂、药品购置费等。3.设备购置费:小型仪器设备(单台小于2000元)购置费、仪器设备改装费等。

4.课题组织实施费:(1)课题研究人员到重点实验室从事研

—13— 究工作所发生的交通、住宿、生活补贴等费用;(2)参加课题研究工作的研究生的劳务费(小于总经费的10%)。

5.课题经费不得开支车辆保险费、维修费、餐饮娱乐费等。第四十六条 自带课题和经费到重点实验室工作的研究人员,应在到重点实验室工作前将经费汇至西南科技大学计划财务处,由实验室在计划财务处建账,科技处备案,由课题负责人掌握使用。经费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财务规定。

第六章 日常运行费管理

第四十七条 日常运行费主要用于支持重点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对外开放、学术交流与合作。

第四十八条 日常运行费管理和使用的原则: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重点实验室日常运行费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并加强监督管理。

第四十九条 日常运行费的开支范围:包括办公及印刷费、图书资料费、日常维修费、小型仪器设备购置改造费、家俱购置费、公共试剂和耗材费、网站维护费、展板制作费、实验室标牌制作费等日常维护费,以及对外开放、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发生的与工作直接相关的差旅费、会议费、专家咨询评审费、高级访问学者经费等业务活动经费。专家评审及接待费由科技处领导签字后报销。

第五十条 日常运行费不能用于支付燃油费、车辆保险费及车辆维修费;不得开支人员工资、奖金、津补贴和福利支出;不得开支罚款、捐赠、赞助、投资等,严禁以任何方式牟取私利。

第七章 考核与评估

第五十一条 对重点实验室的考核与评估(简称“考评”)主 —14— 要包括考核、中期检查和周期评估。重点实验室考评的规则和具体操作办法按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和通知执行。

第五十二条 学校将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加强组织和实施重点实验室的考评工作。学校职责范围的考评工作由科技处负责组织和实施。

第五十三条 各重点实验室应重视考评工作,必须按要求编制工作(或统计)报告,按时报送科技处和相关上级主管部门;认真做好评估材料和专家实地考察评估的各项准备,确保评估合格以上,力争获得优秀。

第五十四条 凡考核和中期检查不合格的重点实验室,学校将责令其限期整改,缓拨或停拨运行费。

第五十五条 凡评估不合格的重点实验室,学校将追究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如与相关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冲突,按最新的相关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七条 本办法由学校科技处和计划财务处负责解释。第五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西南科技大学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西南科大发[2008]2号)、西南科技大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试行)(西南科大发[2008]3号)和西南科技大学重点实验室日常运行费管理暂行办法(西南科大科字[2009]16号)同时废止。

主题词:学校 实验室 建设 管理 办法 通知

西南科技大学办公室 2010年3月9日印发

—15—

第三篇:西南科技大学教学实践总结

西南科技大学 研究生教学实践总结

一、教学实践内容

在导师***教授的指导下,我参加了课堂教学和考试监考两个教学实践活动。主要任务是:给地质专业本科生讲授《普通地质学》前三章节的内容,即绪论、矿物、三大类岩及其成因,共15个课时的教学环节;共参加四次本科生期末考试监考。

二、本人教学实践体会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学会了很多知识,也明白了老师的辛苦,让我对教学和教师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总结一学期来参加的教学环节我有以下几点的体会:

第一,通过这次给本科生上课,从作一个教师的角度检验自己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是否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及把自身所学传播出去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通过备课我了解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 例如,矿物这章节本身学着枯燥无味,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矿物的概念、组成、分类及肉眼鉴定方法及主要造岩矿物的特征及识别,我在上课之前花了近一个星期的准备,搜集各种矿物的模型和镜下照片、把PPT尽量做的生动有趣来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在教学中,我通过查阅教育教学文献资料,了解到有效的教学系指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变量促进学生取得高水平成就的教学。有效的教学总是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取得。也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智力学习的教学;有效的教学就是能够激发学生

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积极地掌握知识以及团队工作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建立终身学习态度的教学与学习。还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功地达成了预定学习目标的教学。从本质上讲,有两个因素制约着有效教学:其一是教师必须明确促进什么样的学习;其二是教师必须安排和提供给学生获得这种学习的学习经验。不难看出,着眼于目标的定义,重点强调的是预期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第四,参加监考工作,使我认识到监考必须让学生明白三点:

1、严格的要求,杜绝作弊是为了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让同学们知道期末考试是检验这学期的努力与收获是成正比的,你勤奋耕耘多少就收获多少;

2、以期末考试为契机,给同学们上“诚信”的重要一课,诚信是道德品质的基石,应该做到诚信应考;3:我相信同学们心底最深处都是厌恶作弊的,为了维护良好的学风、校风,做到公正监考、诚信考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 致谢

回顾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实践,要深深地感谢导师***教授。在导师的 鼓励和包容中,使我有机会走上讲台,拥有一个表达自己思想和知识的空间。感谢导师成就我的求学之路,感谢导师成就我的理想追求!通过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长期扮演的都是学生的角色,要完成从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换是比较困难的,需要一个心态的适应和调整过程。最后,我想说学院安排的这次教学实践让我“受益匪浅”,在向多位以前的老师请教时,地质工程系的很多老师都给了我很大的指导和帮助,从他们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此次教学实践是我人生一次宝贵的实践经历。

三、责任教师评语及成绩:

评语:

成绩(百分制表示):

责任教师(签字):

****年**月**日

第四篇:结构抗震设计原理重点总结

1.震级与能量的关系: logE11.81.5M

2.烈度:一次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

3.震级:反映一次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

4.自振周期计算方法:矩阵位移法解特征问题、近似公式、经验公式。能量法计算基本周期;等效质量法(折算质量法);顶点位移法;自振周期的经验公式。

5.结构抗震理论的发展:静力理论阶段---静力法;定函数理论;反应谱理论---反应谱法;

直接动力分析理论---时程分析法;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

6.震害现象:地面破坏:地面裂缝、错动、塌陷、喷水冒砂等;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海啸;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工程结构破坏现象:结构丧失整体性;承重结构强度不足;结构变形过大导致倒塌;结构构件连接支撑失效;地基失效;非结构构件破坏。

7.三水准,两阶段: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

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第一阶段设计:工程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承载力和弹性变形计算。对构件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保证必要的强度可靠度,以满足第一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小震不坏);对结构进行弹性变形验算,控制侧向变形不要过大,满足第二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中震可修);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和抗震构造措施来保证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大震不倒);第二阶段设计:工程结构(如特别重要或抗侧能力较弱的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8.概念设计定义,内容: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

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称为概念设计。建筑设计应重视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选择;抗侧力结构和构件的延性设计。

9.结构构件的延性:结构的变形能力取决于组成结构的构件及其连接的延性水平。采用水平

向(圈梁)和竖向(构造柱、芯柱)混凝土构件,加强对砌体结构的约束,或采用配筋砌体;使砌体在发生裂缝后不致坍塌和散落,地震时不致丧失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避免混凝土结构的脆性破坏(包括混凝土压碎、构件剪切破坏、钢筋同混凝土粘结破坏)先于钢筋的屈服;避免钢结构构件的整体和局部失稳,保证节点焊接部位(焊缝和母材)在地震时不致开裂。

10.液化:土体完全失去抗剪强度而显示出近于液体的特性。这种现象称为液化。液化的宏

观标志是在地表出现喷砂冒水。液化的震害:喷水冒砂淹没农田,淤塞渠道,淘空路基;沿河岸出现裂缝、滑移,造成桥梁破坏,等等。液化使建筑物产生下列震害:地面开裂下沉使建筑物产生过渡下沉或整体倾斜;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物上部结构破坏,使梁板等水平构件及其节点破坏,使墙体开裂和建筑物体形变化处开裂;室内地坪上鼓、开裂,设备基础上浮或下沉。影响场地土液化的主要因素:土层的地质年代;土层的土粒的组成和密实程度;砂土层埋置深度和地下水位深度;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

11.天然地基的震害特点:高压缩性饱和软粘土和承载力较低的淤泥质土在地震中产生不同

程度的震陷,造成上部结构的倾斜或破坏;杂填土、回填土和冲填土等松软填土地基,土质松软且承载力较低,易产生沉陷,使结构开裂;沟、坑、古河道、坡地半挖半填等非匀质地基在地震中的不均匀沉降或地裂缝引起上部结构破坏。天然地基的抗震措施:软弱粘性土地基:采用桩基,地基加固;杂填土地基:换土夯实;地基加固;不均匀地基:综合建筑体型、荷载、烈度、结构类型等采取合理的结构布局、地基抗震措施。地

基加固处理方法:换土垫层法;重锤夯实法;挤密桩法;沉井预压法

12.反应谱:单自由度体系在给定的地震作用下某个最大反应与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称

为该反应的地震反应谱。反应谱影响因素:结构的阻尼比和场地条件。反应谱的特点:阻尼比对反应谱影响很大;对于加速度反应谱,当结构周期小于某个值时幅值随周期急剧增大,大于某个值时,快速下降;对于速度反应谱,当结构周期小于某个值时幅值随周期增大,随后趋于常数;对于位移反应谱,幅值随周期增大。

13.底部剪力法适用范围:底部剪力法适用于一般的多层砖房等砌体结构、内框架和底部框

架抗震墙砖房、单层空旷房屋、单层工业厂房及多层框架结构等低于40m以剪切变形为主的规则房屋。

14.产生扭转地震反应的原因:建筑自身的原因和地震地面运动的原因。建筑结构的偏心:

建筑物的柱体与墙体等抗侧力构件布置不对称;建筑物的平面不对称;建筑物的立面不对称;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均不对称;建筑物各层质心与刚心重合,但上下层不在同一垂直线上;偶然偏心。地震地面运动存在扭转分量:地震波在地面上各点的波速、周期和相位不同。建筑结构基底将产生绕竖直轴的转动,结构便会产生扭转振动。

15.多遇地震下结构强度验算:下列情况可不进行结构强度验算:6度时的建筑(Ⅳ类场地

上较高的高层建筑与高耸结构除外);7度时Ⅰ、Ⅱ类场地、柱高不超过10m且两端有山墙的单跨及多跨等高的钢筋混凝土厂房,或柱顶标高不超过4.5m,两端均有山墙的单跨及多跨等高的砖柱厂房。验算公式: SR/RE

16.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结构或构件有:长悬臂结构;大跨度结构;高耸结构和较高的高层

建筑;以轴向力为主的结构构件(柱或悬挂结构);砌体结构;突出于建筑顶部的小构件。计算结构竖向地震作用的方法:静力法:取结构或构件重力的某个百分数作为其竖向地震作用;水平地震作用折减法:取结构或构件水平地震作用的某个百分数其竖向地震作用;竖向地震反应谱法:与水平地震反应谱法相同。时程反应分析:规范采用的是基于竖向地震反应谱法的拟静力法。

第五篇:中国矿业大学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总结

1、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础条件是什么?答: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结合为整体;钢筋与混凝土两者之间线膨胀系数几乎相同,两者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的温度变形使粘结力遭到破坏;设置一定厚度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在混凝土中有可靠的锚固。

2、混凝土结构有哪些优缺点?答:优点:可模性好;性价比合理;耐火性能好;耐久性能好;适应灾害环境能力强,整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性好,对抵抗地震、风载和爆炸冲击作用有良好性能;可以就地取材。缺点:自重大;抗裂性差;现场浇筑施工工序多,受施工环境和气候条件限制等。

3、简述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答:边长为150mm的标准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天后,以标准试验方法(中心加载,加载速度为0.3~1.0N/mm/s),试件上、下表面不涂润滑剂,连续加载直至试件破坏,测得混凝土抗压强度为混凝土标准立方体的抗压强度。

4、什么叫混凝土徐变?混凝土徐变对结引起超筋;(2)同一截面内受变号弯矩作用;(3)由于某种原因(延性、构造),受压区已配置A';(4)为了提高构件抗震性能或减少结构在长期荷载下的变形。

9、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为什么要规定x2as?当x<s2as应如何计算?答:为了使受压钢筋能达到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满足x2as,其含义为受压钢筋位置不低于受压应力矩形图形的重心。当不满足条件时,则表明受压钢筋的位置离中和轴太近,受压钢筋的应变太小,以致其应力达不到抗压强度设计值。此时对受压钢筋取矩时,公式中的右边第二项相对很小,可忽略不计,近似取x2as,即近似认为受压混凝土合力点与受压钢筋合力点重合,从而使受压区混凝土合力对受压钢筋合力点所产生的力矩等于零。

10、第二类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公式及适用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要规定适用条件?答:第二类型T形截面:(中和轴在腹板内)适用条件:规定适用条件是为了避免超筋破坏,而少筋破坏一般不会发生。

11、计算T形截面的最小配筋轴心受压构件设计时,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的作用分别

是什么?答:纵筋的作用:①与混凝土共同承受压力,提高构件与截面受压承载力;②提高构件的变形能力,改善受压破坏的脆性;③承受可能产生的偏心弯矩、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引起的拉应力;④减少混凝土的徐变变形。横向箍筋的作用:①防止纵向钢筋受力后压屈和固定纵向钢筋位置;②改善构件破坏的脆性;③当采用密排箍筋时还能约束核芯内混凝土,提高其极限变形值。20、简述轴心受压构件徐变引起应力重分布?(轴心受压柱在恒定荷载的作用下会产生什么现象?对截面中纵向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将产生什么影响?)答:当柱子在荷载长期持续作用下,使混凝土发生徐变而引起应力重分布。此时,如果构件在持续荷载过程中突然卸载,则混凝土只能恢复其全部压缩变形中的弹性变形部分,其徐变变形大部分不能恢复,而钢筋将能恢复其全部压缩变形,这就引起二者之间变形的差异。当构件中纵向钢于远端钢筋的受拉屈服,然后近端混凝土受压破坏;小偏心受压破坏:构件破坏时,混凝土受压破坏,但远端的钢筋并未屈服。

27、偏心受压短柱和长柱有何本质的区别?偏心距增大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1)偏心受压短柱和长柱有何本质的区别在于,长柱偏心受压后产生不可忽略的纵向弯曲,引起二阶弯矩。(2)偏心距增大系数的物理意义是,考虑长柱偏心受压后产生的二阶弯矩对受压承载力的影响。3.附加偏心距ea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如何取值?答:附加偏心距ea的物理意义在于,考虑由于荷载偏差、施工误差等因素的影响,e0会增大或减小,另外,混凝土材料本身的不均匀性,也难保证几何中心和物理中心的重合。其值取20mm和偏心方向截面尺寸的1/30两者中的较大者。

28、偏心受拉构件划分大、小偏心的条件是什么?大、小偏心破坏的受力特点和破坏特征各有何不同?答:(1)当作用在纵向钢筋As合力点和As’合力点范围以外时,为大偏心受拉;当作用在纵向钢筋As合力点和As’合力点范围之间时,为小偏心受构有什么影响?答:在不变的应力长期持续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随时间而缓慢增长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徐变有利影响,有利于防止结构物裂缝形成;有利于结构或构件的内力重分布,减少应力集中现象及减少温度应力等。不利影响,由于混凝土的徐变使构件变形增大;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徐变会导致预应力损失;使受弯构件挠度增加,使偏压构件的附加偏心距增大而导致构件承载力的降低。

5、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有哪几种破坏形式?其破坏特征有何不同?答: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有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少筋破坏。梁配筋适中会发生适筋破坏。受拉钢筋首先屈服钢,筋应力保持不变而产生显著的塑性伸长,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的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混凝土压碎,构件破坏。梁破坏前,挠度较大,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有明显的破坏预兆,属于塑性破坏。梁配筋过多会发生超筋破坏。破坏时压区混凝土被压坏,而拉区钢筋应力尚未达到屈服强度。破坏前梁的挠度及截面曲率曲线没有明显的转折点,拉区的裂缝宽度较小,破坏是突然的,没有明显预兆,属于脆性破坏,称为超筋破坏。梁配筋过少会发生少筋破坏。拉区混凝土一旦开裂,受拉钢筋即达到屈服,并迅速经历整个流幅而进入强化阶段,梁即断裂,破坏很突然,无明显预兆,故属于脆性破坏。

6、什么叫最小配筋率?它是如何确定的?在计算中作用是什么?答: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是根据M=Mcy时确定最小配筋率。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7、单筋矩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是什么?答:(1)平截面假定;(2)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规定;(3)钢筋应力—应变关系的规定;(4)不考虑混凝土抗拉强度,钢筋拉伸应变值不超过0.01。4.确定等效矩形应力图的原则是什么?(1)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合力C值的大小不变,即两个应力图形的面积应相等;(2)合力C作用点位置不变,即两个应力图形的形心位置应相同。等效矩形应力图的采用使简化计算成为可能。

8、什么是双筋截面?在什么情况下才采用双筋截面?答:在单筋截面受压区配置受力钢筋后便构成双筋截面。在受压区配置钢筋,可协助混凝土承受压力,提高截面的受弯承载力;由于受压钢筋的存在,增加了截面的延性,有利于改善构件的抗震性能;此外,受压钢筋能减少受压区混凝土在荷载长期作用下产生的徐变,对减少构件在荷载长期作用下的挠度也是有利的。双筋截面一般不经济,但下列情况可以采用:(1)弯矩较大,且截面高度受到限制,而采用单筋截面将

率时,为什么是用梁肋宽度b而不用受压翼缘宽度bf?答:最小配筋率从理论上是由=确定的,主要取决于受拉区的形状,所以计算T形截面的最小配筋率时,用梁肋宽度b而不用受压翼缘宽度bf。

12、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是什么?答:保护层是为了保证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黏结、防止钢筋过早锈蚀。

13、什么是延性的概念?受弯构件破坏形态和延性的关系如何?影响受弯构件截面延性的因素有那些?如何提高受弯构件截面延性?答:延性是指组成结构的材料、组成结构的构件以及结构本身能维持承载能力而又具有较大塑性变形的能力。因此延性又包括材料的延性、构件的延性以及结构的延性。适筋破坏是延性破坏,超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在单调荷载下的受弯构件,延性主要取决于两个综合因素,即极限压应变εcu以及受压区高度x。

14、斜截面破坏形态有几类?分别采用什么方法加以控制?

答:(1)斜截面破坏形态有三类: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斜拉破坏(2)斜压破坏通过限制最小截面尺寸来控制;剪压破坏通过抗剪承载力计算来控制;斜拉破坏通过限制最小配箍率来控制。

13、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剪跨比的影响,随着剪跨比的增加,抗剪承载力逐渐降低;(2)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影响,当剪跨比一定时,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抗剪承载力增加;(3)纵筋配筋率的影响,随着纵筋配筋率的增加,抗剪承载力略有增加;(4)箍筋的配箍率及箍筋强度的影响,随着箍筋的配箍率及箍筋强度的增加,抗剪承载力增加;(5)斜裂缝的骨料咬合力和钢筋的销栓作用;(6)加载方式的影响;(7)截面尺寸和形状的影响。

15、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为什么要规定上、下限?具体包含哪些条件?答: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基本公式的建立是以剪压破坏为依据的,所以规定上、下限来避免斜压破坏和斜拉破坏。

16、钢筋在支座的锚固有何要求?答: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和连续梁简支端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其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las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剪力较小(V≤0.7ftbh0)时,las≥5d;当剪力较大(V≥0.7ftbh0)时,las≤12d(带肋钢筋),las≥15d(光圆钢筋),为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如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采取在钢筋上加焊锚固钢板或将钢筋端部焊接在梁端预埋件上等有效锚固措施。

17、什么是鸭筋和浮筋?浮筋为什么不能作为受剪钢筋?答:单独设置的弯起钢筋,两端有一定的锚固长度的叫鸭筋,一端有锚固,另一端没有的叫浮筋。由于受剪钢筋是受拉的,所以不能设置浮筋。

18、简述无腹筋梁和有腹筋梁的抗剪性能答:无腹筋梁的抗剪性能主要有混凝土剪压区承担的剪力、纵向钢筋的销栓力、骨料咬合力以及腹筋抵抗的剪力来组成。而有腹筋梁的抗剪性能主要与腹筋的配置量的多少有关系。

19、筋的配筋率愈高,混凝土的徐变较大时,二者变形的差异也愈大。此时由于钢筋的弹性恢复,有可能使混凝土内的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而立即断裂,产生脆性破坏。

21、对受压构件中纵向钢筋的直径和根数有何构造要求?对箍筋的直径和间距又有何构造要求?答:纵向受力钢筋直径通常在12mm~32mm范围内选用。矩形截面的钢筋根数不应小于4根,圆形截面的钢筋根数不宜少于8根,不应小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净距不应小于50mm,最大净距不宜大于300mm。

22、进行螺旋筋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时,有哪些限制条件?为什么要作出这些限制条件?答:凡属下列条件的,不能按螺旋筋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①当I0/b>12时,此时因长细比较大,有可能因纵向弯曲引起螺旋箍筋不起作用;②如果因混凝土保护层退出工作引起构件承载力降低的幅度大于因核芯混凝土强度提高而使构件承载力增加的幅度,③当间接钢筋换算截面面积Ass0小于纵筋全部截面面积的25%时,可以认为间接钢筋配置得过少,套箍作用的效果不明显。

23、附加偏心距ea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如何取值?答:附加偏心距ea的物理意义在于,考虑由于荷载偏差、施工误差等因素的影响,e0会增大或减小,另外,混凝土材料本身的不均匀性,也难保证几何中心和物理中心的重合。其值取20mm和偏心方向截面尺寸的1/30两者中的较大者。

24、受压构件设计时,《规范》规定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配筋率的意义是什么?答:《规范》规定受压构件最小配筋率的目的是改善其脆性特征,避免混凝土突然压溃,能够承受收缩和温度引起的拉应力,并使受压构件具有必要的刚度和抗偶然偏心作用的能力。考虑到材料对混凝土破坏行为的影响,《规范》规定受压构件最大配筋率的目的为了防止混凝土徐变引起应力重分布产生拉应力和防止施工时钢筋过于拥挤。

25、比较普通箍筋柱与螺旋筋柱中箍筋的作用,并从轴向力—应变曲线说明螺旋筋柱受压承载力和延性均比普通箍筋柱高。答:试验表明,螺旋箍筋柱与普通箍筋柱的受力变形没有多大区别。但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纵向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时,螺旋箍筋外的混凝土保护层开始剥落,柱的受力混凝土面积有所减少,因而承载力有所下降。但由于螺旋箍筋间距δ较小,足以防止螺旋箍筋之间纵筋的压屈,因而纵筋仍能继续承担荷载。使螺旋箍筋所受的环拉力增加,被拉紧的螺旋箍筋又紧紧地箍住核芯混凝土,使核芯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限制了混凝土的横向膨胀,因而提高了柱子的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螺旋箍筋柱在荷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有良好的变形能力。

26、判别大、小偏心

压破坏的条件是什么?大、小偏心受压的破坏特征分别

是什么?答:(1)ζ≤ζb,大偏心受压破坏;ξ≥ξb,小偏心受压破坏;(2)破坏特征:大偏心受压破坏:破坏始自

拉;(2)大偏心受拉有混凝土受压区,钢筋先达到屈服强度,然后混凝土受压破坏;小偏心受拉破坏时,混凝土完全退出工作,由纵筋来承担所有的外力。

29、大偏心受拉构件为非对称配筋,如果计算中出现x2a'或出现负值,怎么处理?答:取x=2as',对混凝土受压区合力点(即受压钢筋合力点)取矩,As'=Ne’/(fy*(h0-as’))

25、大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xb为什么取与受弯构件相同?答:大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破坏特征和受弯构件相同,钢筋先达到屈服强度,然后混凝土受压破坏;又都符合平均应变的平截面假定,所以xb取与受弯构件相同。30、为什么小偏心受拉设计计算公式中,只采用弯矩受力状态,没有采用力受力状态,而在大偏心受拉设计计算公式中,既采用了力受力状态又采用弯矩受力状态建立?答:因为,大偏心受拉有混凝土受压区,钢筋先达到屈服强度,然后混凝土受压破坏;小偏心受拉破坏时,混凝土完全退出工作,由纵筋来承担所有的外力。

下载西南科技大学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老师给的重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南科技大学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老师给的重点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南科技大学工程训练心得总结

    工程训练实习总结报告 课程: 工程训练 专业: XXX 班级: XXX 姓名: XXX 日期: 2010 年 12 月 4 日 工程训练实习总结报告 通过这次工程训练例如车削、铣削、自行车拆卸、钳工、......

    西南科技大学工程训练心得总结

    工程训练实习 总结报告课程:工程训练专业:XXX 班级:XXX 姓名:XXX日期:2010 年 12 月 4日工程训练实习总结报告 通过这次工程训练例如车削、铣削、自行车拆卸、钳工、数控线切割、......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

    城市规划要点 第一章 1. 人类第一次大分工: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2. 3. 4. 5. 人类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有了剩余产品就产生私......

    机械原理重点总结

    机械原理 零件:独立的制造单元 什么叫机械?什么叫机器?什么叫机构?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机器是一种用来变换和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的机构的组合。 讲运......

    《传感器原理设计与应用》重点总结.

    本文档根据老师最后一次课上课时所说的相关内容并根据我自己的个人情况简要整理,相对简洁,和大家分享一下。考虑到老师说的内容和考试内容相比,可能不够完整;而且个人水平有限,不......

    陕西科技大学数控机床系统设计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 1.数控机床按运动方式分类 答:点位控制系统,点位直线控制系统,轮廓控制系统 2.开环控制系统的应用 3.加工中心和数控铣床的主要区别 答:加工中心配有刀具库和自动换刀系......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自考签约重点班招生简章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自考签约重点班招生简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学历 至少是本科! و您想越快越好—您想最低价格—您想一次考过—面对工作和学习压力你是否也有这样的......

    西安科技大学期末考试开采设计重点

    1矿井总体设计依据1矿区总体规划设计委托书2矿区详查地质报告及审批文件3矿井环境影响评估。4各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5煤炭及相关行业五年计划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