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养育视野下0-6岁儿童一体化亲子课程”学习心得
“养育视野下0-6岁儿童一体化亲子
课程”学习心得
“养育视野下0-6岁儿童一体化亲子课程”学习心得
2013年12月13~16日,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协办第一届“养育视野下的0~6岁儿童一体化亲子课程”全国研讨会。
13~15日三天下午,进行了两场讲座。分别由南师大教科院孔起英教授作了《0~3岁婴幼儿心理需求分析及其指导》、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所童梅玲所长作了题为《婴幼儿情感和社会性、语言与认知能力的培养》报告以及由全国教师育人楷模、第九届国家督学、北小附属幼儿园吴邵萍园长作了题为
《0~3岁亲子一体化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策略》的报告。亲耳聆听这些讲座,让我感慨万分,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孔教授亲职教育的基本模式中的一个举例:要不要让孩子时时处处争第一,案例中肯定——没有要求,任其自然发展,则孩子缺乏进取心;否定——要求孩子争第一,会使其心理承受过大的压力,不利于人格的健全;辨析结论——争第一要根据孩子能力与特点、争第一要注重过程、争第一的关键是要引导孩子超越自我、争第一的过程中注意纠正孩子的不良心态。从吴园长的讲座中让我这个初次接近亲子活动的老师了解了亲子活动中的建构课程、实施课程、明确活动流程价值以及22-24个月亲子活动固定流程,还了解了具体活动设计的原则。
14~16日三天上午,总共进行了六场亲子活动的观摩,都是由开放性课程协会的老师执教。分别是:徐蓓老师的《小手机》和《饼干变变变》、方芳老师的《开汽车》、柏杨老师的《小鸟学本
领》、谢宁老师的《过生日》、徐雯雯老师的韵律活动《大家一起来跳舞》,每位老师像快乐的小鸟,言语亲切、口齿清晰、语言有节奏感,她们不但要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还要向家长解说每个环节的目标、要求和作用。随后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北校附属幼儿园副园长王树芳老师就六个活动组织了与会代表进行研讨。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殷雅竹主任和南京市教科所姚慧主任对亲子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指导。
在这次“养育视野下的0~6岁儿童一体化亲子课程”全国研讨会活动丰富,议题集中,视角多元,探讨深入。在保持较高学术水准的同时,尤其注重专家、教师和与会代表的交流。每场演讲和亲子教学活动结束后,都安排研讨环节,与会代表就亲子活动内容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会议中间休息时,与会代表和专家、教师的交流也持续不断。研讨会结束后,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会收获颇丰。
这次这样的一个零距离亲子培训,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像这几位教师学习,勤于动手动脑,认真总结本次活动所取得的经验,以此为契机,并尽量将这次学到的东西,运用于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工作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使自己在工作上不断进步!
第二篇:儿童视野下的作文教学
儿童视野下的作文教学
玉林附小张蕾
我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首诗,每天诗意地生活着。看小蚂蚁打架,听小鸟唱歌,欣赏小草舞蹈,偷吃雪糕,办家家酒,捉知了,逗小猫,搞恶作剧„„在童年的生活中,有多少难忘的趣事、傻事、高兴的事、难过的事、后悔的事„„所有的故事都是一首首诗,他们每天就这样让我们大人羡慕地诗意地生活着。我坚信:用笔把这诗意的生活描写出来,就是作文。没有不会作文的孩子,因为没有孩子不在生活。如何激发孩子写作的乐趣,如何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指导他们把诗意的生活描写下来,让他们诗意地栖居在作文的乐园,这就是我的思考、实践。
从一年级教到三年级,我和孩子们一起用心、用情构筑着作文的乐园,我们诗意地生活,诗意地写作。三年,三个乐园中的故事如同一篇篇的沁人心脾的文章,等待着我们慢慢地翻开,细细地品读。
第一乐园:“呀呀学语”
一群懵懂学语的小不点,一群刚跨入小学乳臭未干的孩子,居然像模像样地写起文章来,真令人不可思议。
这是一群天使小小的心灵在歌唱,稚嫩的笔在说话。那样动听,那样感人,那样让人惊奇,令人情不自禁地为他们喝彩!
“真棒!”
—— 2004.11
这是我在2004年11月,也就是他们上小学一年级刚两个多月,给孩子们做第一本作文集(作文集用的是文件夹式的活页形式)时写的卷首语。
孩子的写作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会说话就开始了,他所说的话,你把它记载下来,看看是不是有趣的文章。在大人的概念中,孩子往往是三年级才作文,很多老师也都说三年级是起步作文。很多人都认为作文难写,很多人都觉得作文难教。那你们都错了。如果说作文从孩子呀呀学语开始,你们似乎觉得不可思议,也不认同,那么作文从一年级就必须起步了。正如我在《新作文》里谈的怎样让低年级孩子写话讲的,孩子想说什么就可以写什么:生活中发生的一切故事,做的梦,编个童话故事,一个笑话,画一幅画并用一两句话说说画的什么,给故事编个结尾,仿写课文、诗歌„„他可以把他觉得一切有趣的、开心的、可笑的、好玩的、生气的事统统写下来。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认识的字、会写的字都不多,怎么办?“录音”作文,开启童心
上学了,满眼的新奇充斥着孩子们,一个个兴奋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我随机录了下来,再播放出来。孩子们听着自己稚嫩的语音从录音机里传来,个个瞪大了眼睛,津津有味地听着。我神秘地告诉孩子们:“看,你们多能干。回家把你想说的话录下来,放给爸爸和妈妈听。”
孩子们对录音可感兴趣了,常常不断地录,“叽叽呱呱”地讲述。一家人其乐融融,沉浸在孩子入学后各种新奇的感受中,获得知识后的喜悦中,当上小干部后的自豪中,小大人似有趣的说话中„„
孩子并不知道这是作文,家长也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作文,但这就是作文,一种口语作文,一种“录音”作文,一种特殊形式的作文,一种为孩子将来用笔写作打基础的作文。
“代笔”作文,呈现童心
上学一个多月,我和孩子们学习《家》一课,学完课文后,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开了。他们一边说,我就一边在黑板上写下他们的话来,居然成了一篇文章。文章是这样的:
《家》
天空是彩虹的家。
宇宙是星星的家。
地球是我们的家。
草原是小草的家。
大树是果子的家。
花果山是孙悟空的家。
钱包是钱的家。
文具盒是铅笔的家。
书柜是书的家。
语文书是生字宝宝的家。
我趁机对孩子们说:“这是我们全班合作写的作文,老师代你们写了下来。回家后你讲,爸爸妈妈代你写下来,或者请爸爸妈妈用计算机打印出来。这也是你的作文,叫做‘代笔’作文。第二天老师收起来看,把写得好的念给全班同学听。”从此以后,我就经常收到孩子们的“代笔”作文,家长们也乐于代笔。王皓可请妈妈帮他代笔的文章,表达了自己这样的心里话:
家乡
我家住在县城里。
家门前是一条马路,路上是来往的汽车和人群。路边上是一座座楼房,有我的家和学校。
学校对面,是双语幼儿园,我以前在那里读书。
抬头望去,天边是红红的太阳和一片片云。
我爱我的家乡。
随着孩子们的识字能力的提高,“代笔”作文很快演化成了孩子们自己的带拼音的拙笔写作,因为他们迫不及待的要自己表达。看着孩子们的文章,我知道作文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
“仿写”作文,激扬童心
一年级的课文有许多儿童诗、童谣、儿歌,语言简洁,句式相同,琅琅上口,非常有意思。往往我们在学完一小节或一篇课文后让孩子们仿写,先口头仿写,再写在纸上。刚入学2个多月,我们就仿写过《做早操》。这是刘洋宏仿写的《做早操》:小树叶,起得早,d�ng来d�ng去,在树上做早操。/小老hǔ,起得早,跑来跑去,在sēn林里做早操。/小汽车,起得早,开来开去,在公路上做早操。/ 小云儿,起得早,piāo来piāo去,在天空上做早操。不会写的字来个拼音替代,满是“孩子味”。
很有趣的是,他们太小,还不知道用什么本子写,于是交上来的是长长短短宽宽窄窄大大小小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纸写的诗、文,字迹歪歪扭扭。而且像幼儿园时一样,还要画上花花朵朵、小狗小猫等各种图案、线条,把文章装饰得五彩缤纷。于是,我就把这些天使们的杰作张贴在教室外的墙上、窗玻璃上。下课时,孩子们或自豪或羡慕去欣赏、品读这些作品,家长来接送孩子,同样带着或骄傲或敬佩或惊奇的目光去品味孩子们的作品,或沉思:我该怎样培养孩子?我不断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并给他们尽情表达、快乐展示的舞台,孩子们趣味盎 然中喜欢上了他们并不知道的“作文”,写出了一篇篇令人称奇的文章。
我们仿写过许多课文,如《太阳》《我长大了一岁》《冬天是个魔术师》等。朱笑行学习了《冬天是个魔术师》仿写的《夏天是个魔术师》还发表在《新作文》 杂志上。一个上学没多久的孩子居然领到了稿费,令人称奇;其他的孩子,满眼的倾慕。
这一切都是孩子的作品,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自己成长的足迹,而且这些作品会让孩子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是小作家,是写作高手,他会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还有什么比兴趣更好的老师呢?。快升二年级了,我把孩子们的文章装订成册,取个书名《呀呀学语》,挂在了教室的后墙上。这成了我们班集体“出版”的第一本作文书。
第二乐园:“花蕾绽放”
二年级了,孩子们长大了一岁,我想:孩子们的作文也应该长大、长高、变胖。应当让他们经历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的过程。于是,他们就开始了给句子“增肥”。
句子“变胖”,呵护童心
一年级的时侯,孩子们用“树叶”造句,造的是“树叶真漂亮。”我认可,到了二年级,有些孩子们自然地造成了:“秋天到了,树叶五颜六色的,真漂亮。”我欣喜地对孩子们说:“看,我们的句子‘变胖’了。谁的句子变得最好,老师打上五角星,并且请这个孩子念念他们造的‘胖’句子”。这样一来,念的孩子很自豪,于是句子造得更好,标点打得更正确;其他的孩子羡慕、学习、积累的同时,更努力地造出更长更好的句子。
经过一段时间后,那些长句子慢慢地变成了一段话,有时在田字本上要写上一篇多呢!牟犁雪同学用“扫地”造句,写成了这样一段话:
“今天中午吃完饭后,我就去拿扫把扫地。我和陈琪一起扫第一组,陈琪拉桌子我扫地,我们一会儿就把地扫完了,然后又把桌子安好。曹老师来检查,表扬我们扫得很干净,我们很高兴。”
孩子们希望受到老师表扬,希望自己的造句在班上念,于是像比赛一样,喜欢把句子写长一点,写得美一点。其实,这些长句子不就是一篇篇文章了吗? 周末日记,助长童心
在一年级的“录音”作文和“代笔”作文的基础上,我要孩子们在周末写几句话在专用日记本上,即周记吧。说实话,我从来没教过孩子们怎么写周记,从来不规定他们写什么,他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喜欢写多长就写多长,写得好坏也无所谓,只要有,我都打上红五星“☆”。
陈琪同学这样写到:“今天,我自己剪指甲。我东剪一下,西剪一下,剪得乱七八糟。剪得像锯子,怎么也不平整。妈妈看见了,几下子就帮我剪完了。”文章
虽然很短,但却真实有趣。我打上“☆”。
顾诗雪的文章《不想吃药的我》充满童真童趣:
今天,我感冒了。妈妈说:“我带你去看病。”我说:“好吧。”
我们来到医院。我看见一个小姐姐在打针,我好害怕呀!妈妈连忙说:“你不打针,只吃药。”听了妈妈的话,我放心多了。然后我们拿着药回家了。回到家妈妈叫我吃药。我先吃一颗药,这颗药是咖啡色的。我刚把药吞下去,啊,好苦呀!我再也不想吃了。妈妈逼着我把药吃完。
下次我不感冒了,也不吃药了。不想吃药的我最好别生病。
每个星期改日记时,我会把写得好的日记让孩子在全班念,既激励孩子,又让孩子学习人家怎么写日记,写些什么,让他们在听中自己去领悟。从来不讲什么写作方法,他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对有创意的日记或好句子大加赞赏,从而激发孩子们写作的乐趣。
读读杨沛东的童谣《星期四》:今天星期四,我到学校去考试。考了一百一十四,回家看电视。看了少林寺,想去试一试,一拳被人打成西红柿。童心的可爱让人忍俊不住地会心一笑,让人感染到了“童言可乐”的意境。
真的,孩子的话是那么纯真,那么有趣,那么充满灵性,充满创意。那些只有他们才特有的童真语言,真像天使说的话,让我惊喜,让我感动。好的文章,我让孩子回家请爸爸妈妈帮他打印出来交给我,我像捧着珍宝似的给他们保存着,装订成册,挂在墙上,所有的孩子、家长都可以去品读。而他们就这样快乐地写着、展览着,罗淼铎的文章《落叶》便写到了《新作文》杂志上,范思远的《参观花博会》便写到了《红领巾》杂志上,王悦琦的《找秋天》登在了《时代少年文荟》上。
童心是想象的“代名词”,从一篇篇周记中,我们看到了童心的舞动和童话般的奇思妙想。又要升三年级了,孩子们的作文像刚开始绽放的花蕾,天然而美丽,纯洁而迷人。于是,我把二年级孩子们的文章又一次装订成册,取名《花蕾初绽》,成了我们班集体“出版”的第二本作文书。
第三乐园:“笔下生花”
三年级了,我和孩子们又沉浸在作文乐园了。抱出一、二年级“出版”的集体文集,大家翻阅着,爱不释手,津津乐道于曾经相识的文字中。我对孩子们说:“过去都是我们集体共同出版文集。今年,我们出版个人文集。每个孩子从今天开始,就准备好自己的文集,往文集里装自己的作文。等到我们三年级毕业的时候,就出版个人文集。”作文乐园里的又一个故事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个人”文集,盛装童心
每个孩子自己设计了文集的封面,并取了个“个性化”的文集名字:活泼可爱的郭雪叶给自己的文集取名《小鱼儿》;酷爱动画的仲明举将自己的文集定名为《奥特曼》;一个诉说着童年故事的《童年的足迹》是爱好童话的姜卫宁的文集名,王敏佳和杨佳慧取名字中的一个字,表明自己的心迹,为文集取名为《佳语》和《智慧》。还有牟莉雪的《成长》、冉依灵《金色阳光》、李缘《坚持》„„ 文集采用活页式制作,随时可放可取。文集也就成了存放他们“喜怒哀乐,梦想心语、趣闻雅见”等的“仓库”。
你看,长大想当作家的朱笑行在她的“仓库”里存放着《冰箱前的夏天》《春季倏忽而来》《头被打破》《给教室洗脸》《水的实验报告》(科技论文二等奖)《人
类啊,请让美丽的风景永存吧》(书信比赛一等奖)《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修自动铅笔心》《<田忌赛马>续写》《<一只小鸟>续写》《我的路》《爸爸小档案》《给猫的一封信》《奇妙的石头》等三、四十篇作文呢,不错吧!
“情趣”作文,放飞童心
三年级了,语文天地里便安排了一次次正式的作文,有主题,有要求,可不能像二年级时随心所欲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由于我们使用的是北师大版教材,单元特别多,作文也特别多,一个单元甚至有两三篇作文(可选写)。看着这些作文,孩子们和家长们可能都感到头痛。怎样让孩子们乐于写作呢?那就是变魔法,变要我写为我想写,我爱写,我乐写。
走进大自然观察秋天写秋天;访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写家乡的过去,记录下点煤油灯、穿补丁衣服、什么电器都没有等一连串孩子们不可思议的事;抱只小狗到教室里,哈,全班疯狂,再写“我喜爱的小动物”;逛商场、农贸市场,赶集市,大肆采购一番,写“一次购物的经历”;来个大扫除,写篇“给教室美容”;和家人一起制作家庭小档案,这就是作文;约几个小伙伴或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河坝里去拣石头,班队活动再来个赛石会,也写一篇“奇妙的石头”;天马行空,写一封可能谁也无法受到的信(如《给老鼠的一封信》、《给孙悟空的一封信》),或一封让我们感动得流泪的信„„看看,多有趣的作文呀,而且,只有要求,标题可以任意取。除了书上的单元作文,我们周记里还有好多可以写的:做个科学试验,写篇小论文(还获市级奖励了);写写精彩的运动会;续编、仿写课文;看图作文;改写古诗;编个童话、科幻;写几句童谣„„
作文就是用我手写我心,就是记录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鸡毛蒜皮、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就是放飞童心,天马行空,任思绪飞扬,生活丰富到什么程度我们的写作就丰富到什么程度。而我们老师就是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创造一个个让孩子们乐于写作的情景、话题,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那我们就能听见一个个天使在说话了。
记得五册二单元听音乐编故事,我播放了一首《赛马》曲。孩子们并不知道我播放的曲子叫什么名字,我也没告诉他们,只让他们根据音乐任意想象。虽然是同一首曲子,可孩子们的想象千奇百怪。有的想象成“兔子和小动物们同大灰狼斗志斗勇”;有的想象成“小马们进行跑步比赛”;有的想象成“大鲨鱼追逐小鱼儿,小鱼儿拼命逃跑”;有的想象成“下雨前小蚂蚁在忙碌地搬家”;有的想象成“外星人入侵地球,地球人与外星人大战”„„孩子们笔下生花,沉浸在想象的快乐中,趣味盎然地写着文章。
这样的情趣作文教学不错吧,这样的写作不难吧?再加上每天坚持阅读课外书,课外知识面广,语言积累多,孩子们写起作文来更是得心应手,而且错别字特少,语句通顺,层次清楚,写出来的文章远超过三年级孩子的水平。
写得好的文章我让孩子们打印出来,一式三份,一份张贴在教室黑板上,供同学们品读欣赏学习;一份放到班上的作文集里面,随时可放可取;还有一份放到自己的作文集里面。
三年级期末了,我和孩子们盘点着一年的“收成”。他们笔下生花,激扬文字,我再次把他们的作文集装订成册,而名字就叫《笔下生花》。孩子们也整理好自己的文集,再来个个性化的签名,写上“出版”的日期。我对孩子们说:“这是你‘出版’的第一本个人文集,是你美好回忆的记载。好好珍藏吧。”孩子们抱着自己的“书”,喜悦溢满脸庞。望着他们,我心中涌动出这样的感慨:也许未来的巴尔扎克、老舍就在其中。
就这样,我们诗意地栖居在作文的乐园里。2008年9月1日,我和孩子们跨进了作文的第四乐园„„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确如此!不同环境生活的孩子对生活具有不同的观察,不同的领悟,不同的表达。孩子是最具有灵性和创意的,甚至调皮、捣蛋、恶作剧,他们的小脑袋瓜里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那么多具有童趣童真的多元高见,那么多的对生活奇妙的独特体验。我们的老师,只不过是一个写作话题的提供者,写作对话环境的创设者,语言妙用的主持人与引导者,儿童表达独特见解的谛听者与欣赏者。教师绝不能以绝对的真理的拥有者自居,不能搞单向传递的独白式教学,不能扼杀孩子多元表达、创造性表达的兴趣。我们的老师,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去悦纳孩子独特、多元的见解,让他们具有敢于独出心裁,敢于表达的勇气和创新精神。只有打破教师独白,学生齐写的千篇一律的局面,学生才能从各种约束、禁锢、定势和照抄中解脱出来,才能写出丰富多彩的生活,才能写出对生活的多元解读,才能写出一篇篇无法预约的精彩文章!
第三篇:英语德育课程一体化学习心得
英语德育课程一体化学习心得
沙河镇镇北小学
曲丽君
英语课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语言知识课。语言是人们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和需要、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流露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认识。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思想品德素质在素质结构中是灵魂,居于首位。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教学,就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传授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确保德育首位。结合学习,我有以下体会:
一、教材的德育因素,确定每篇对话的德育目标
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分析教材,深挖教材,敏锐捕捉每篇对话中的德育因素,把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的结合起来,把他们纳入教学目的,有意识融入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课堂语言学习中形成自觉的道德意识及良好道德习惯,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创设情境,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
不同的环境会造就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环境决定着人们情感的主流。情境教育有着强烈的感化作用,将对学生品德的形成产生显著的效果。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实物资料、投影、录音等手段,创造感情激荡,妙趣横生的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让他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产生情感体验,促进道德情感的形成。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热身活动、新内容的呈现、教读、操练以及复习巩固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创设恰当的情境,把本课的德育目的贯穿于全过程。
通过 “随风潜入夜”般的渗透,“润物细无声”般的感染,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了友情的熏陶。这既是学生的新知识由生疏到熟练、由学习到运用的阶段,也是学生体验关心与被关心、培养道德情感的过程。
三、树立榜样,激发情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模仿力强,很容易从榜样的形象中得到启发,受到感染。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小学生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的最直观的榜样。
在教学中,教师要作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英语教师标准的语音语调、流利的口语……以及独特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尽量用标准的、原汁原味的日常英语来表达对学生的关心、爱护、问候等,这样就使学生在运用英语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例如:学生在取得了好成绩时,教师说一句“Congratulations on your success!”和学生相遇时,你说一句“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 again.再天气急剧变冷时,你说一句:“It ’s so cold today that you’d better wear more so as not to catch cold.” 学生交作业时,你说一句“Thank you.”在和你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会钦佩你渊博的学识,而且会仰慕你温文而雅的气质。学生耳濡目染,行为举止也会受到良好的熏陶。
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活动进行德育
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英语课外活动还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其道德情操,有助于进行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教育,培养他们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素质,使之成为学习、教育的真正主体。
小学英语英语课外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歌舞比赛、开Party、拼词组句游戏、等。组织活动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明确德育目的,使德与智有机结合。例如英语小品比赛,要求小组全体成员一起根据所学口语,创造性编小品,然后进行熟练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等,歌舞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集体主义精神;拼词组句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爱动脑、爱学习、细心等品质;开圣诞节Party时,要求学生亲手制作圣诞卡片,写上Merry Christmas!Happy New Year!等圣诞和新年祝福之类的话语,并赠送给亲朋好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同学、尊敬老师的美德以及热爱劳动、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珍惜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美好情操等等。
实践表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效果很好,它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还会增添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注意适度。要处理好智育与德育的关系,不能主次不分,要避免牵强附会。对学生的德育要水到渠成,润物细无声。只有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德育,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之中,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第四篇:大众传媒视野下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
大众传媒视野下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 摘要:社会性的发展是一个人心理发展过程,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系统的过程。通过社会化,每个人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随着大众传媒的日益发展壮大,儿童接触电视媒介等新兴电子产品的机会越来越多,大众传媒对儿童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大众传媒不仅丰富了儿童的视野,同时对他们的道德观念、行为能力等产生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客观评价大众传媒的影响,发挥我们在儿童接触传媒过程中积极的“中介作用”,是发挥传媒效应最大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家庭和学校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大众传媒对儿童能产生更多有利的影响。关键词:大众传媒,社会性,影响,家庭,学校
一、大众传媒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当代儿童享受到了媒介资源的多姿多彩,其成长也多受到了电视广播节目等传播媒介的影响。据中国儿童中心前几年对中国少年儿童素质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就对全体平均时间而言,城市的少年儿童周一到周五每天平均接触四种媒介,大约花86.7分钟。而其中,看电视、听广播平均为57.8分钟;阅读课外书22.7分钟;电脑游戏6.2分钟。周末则更长,大约149.3分钟。农村少年儿童周一到周五每天平均接触四种媒介,大约73.8分钟。其中,看电视、听广播平均为57.1分钟;阅读课外书15.1分钟;电脑游戏1.6分钟。周末大约122.8分钟。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在儿童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大众媒介为他们提供了现实世界的图景和各种人生理想的模型。大众传播媒介因其覆盖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它必将带来儿童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的一场深刻革命。大众传媒在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大众传媒丰富了儿童发展的环境 大众传媒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充斥着各方面的求解与探索,它既可以锻炼儿童运用科技的能力,偶尔的娱乐游戏消遣也能提高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大量的资料,对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提供更多详细信息,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与内涵、拓宽他们的所见所闻。其次,传媒促使儿童的个性发展更具多元化 儿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不仅认识社会,接受规范,掌握礼仪,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
第五篇:谈pck视野下儿童音乐教育的收获
谈pck视野下儿童音乐教育的收获
8月24日,全天的“荆州首届亿童艺术骨干教师训练营”活动充满了歌声、笑声和掌声,让我学到了更专业的知识。一天精彩的学习活动,先进领先的教学理念、互动式的氛围,给大家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音乐课程专家李老师用她特有的艺术风格,给我们一线的老师们带来了一场丰盛的精神大餐,培训中穿插着有趣的互动游戏,让我在学习的同时,愉悦了身心。老师们聆听着、学习着、思考着,都沉醉其中。李老师从玩奏乐器、歌唱歌谣、音乐欣赏、律动游戏四个内容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细致的讲解示范。随后张老师又现场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示范课《波尔卡》,一直以来都没有见过节奏乐能上的这么轻松自如,感觉像玩一样,让全体参训老师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艺术性快乐。这让我学到了更多的音乐教学的方式,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了很大帮助!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是,李老师在的新视野下歌唱活动与节奏乐游戏的分享。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在歌唱活动《摇篮》中,由受训老师自己决定合作性演唱的形式,在李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老师们快乐地发出各种声音,大家其乐融融,歌声笑声汇出了一片,接下来的打击乐游戏,大家手忙脚乱的跟着教师的“指挥棒”动个不停,精神高度集中在游戏中,紧张有趣又轻松活泼。游戏中,寓教于乐,在玩中学,在学中提升!
这些游戏完全体现了《指南》中的自主精神,快乐更是无处不在,学习品质的培养也是随处可见。
震撼心灵、拓宽眼界、改变思维、感悟人生在这次学习中都有深刻体现。让我有意识去思考音乐教育与学习品质的培养,认识到音乐教育与其它领域的关系,从而让我找到了音乐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位置,这是一次新陈观念更替的研讨,这也是一次跳出音乐教育的研讨,更充实了我们的心灵能量。感恩亿童艺术骨干教师培训,感恩敬业,不辞辛劳,毫无保留给予的专家老师们,让我每一次都怀着感恩心去学习,试着在学习中学会担当,如此,才能体会自我成长的幸福!
沙棉幼儿园
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