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绘本的魅力
感受绘本的魅力
冯村博爱学校:崔艳丽
人的一生中能有几次邂逅图画书?三次!初为父母,人生过半,为了自己的时候。“图画书”以震撼心灵的方式,让孩子感知生命,解说父母无法生动言语的挫折,灾难,离别和死亡。我们可以错过任何书,但千万不要错过图画书。
—摘录《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也许你会问:“你喜欢绘本的原因是什么?”那么我可以和真切的告诉你,我爱上绘本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绘本”唯真,唯善,唯美。
绘本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形式,以一种审美感极强的图画,回味深长的阅读体验,新颖的阅读方式展现在孩子们、老师、家长面前,它以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部分爱阅读的人们。
一本图画书,短短的十几页,每一页简单的一两行字,淡淡的情绪随着里面画面转换,逐渐弥漫,升腾,等到合上书的那一刻相信你的心里已经装的满满的了。
“绘本”的味道通过讲才能出来,如果把一本有价值的书直接丢给学生,“自己阅读吧”孩子们会在几分钟就读完一本书,因为绘本中的文字很少,留给他们的或许只是几幅漂亮的图画、影像、一个好玩的故事。而绘本本身要体现的教育价值没有得以体现,所以”“绘本”需要以讲故事的形式讲出来,把图画转变成丰富的语言,深情的给孩子讲,孩子看着图画,思维却受着你的语言牵引,他们会非常的安静,会沉浸在给他讲故事的愉悦中,会沉迷在故事的情节里,语言的积累,情感的渗透会抵达孩子的语言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故事讲完了也许孩子们什么也没说,因为他们不能从故事里抽离出来,阅读的价值就在于,静静的享受和回味中。
因为要把绘本“讲”出来,所以读绘本就变成了一件不简单的事情,这需要老师和家长拿到一本书后做的功课,就是根据绘本上的图画改编成生动的故事,对于绘本的解读过程,体现了教师的再创能力,要做到故事中心的把握,感情基调,语言风格符合或者接近原著,需要教师有很强的教学素养,还考验教师讲故事的技巧。所以读绘本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并且有一定的魅力。
第二篇:感受绘本魅力
感受绘本魅力
爱上绘本的理由很简单,因为绘本唯真、唯善、唯美。
这次上海“走进阅读论坛,亲近母语”之行,尤其对于绘本的阅读印象深刻,绘本做为儿童文学的一种形式,以一种审美感极强的图画、回味深长的阅读体验,新颖的阅读方式展现在孩子、家长、教师面前,它以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部分喜爱阅读的人们。
一本图画书,十几页,每一页简单的一两行字,看着图画,淡淡的情绪随着画面的转换逐渐弥漫,升腾,等到合上书的那一刻,你的心里已经装得满满的了。《鸭子骑车记》讲了农场的一只鸭子看到了一辆自行车,好奇心驱使它进行了一场骑车的冒险经历,遭遇了农场里其它动物的嘲笑,但是鸭子却自得其乐,最终,鸭子热情感染了动物,在它的带动下,农场里的动物们都开始了骑车的疯狂旅行。当鸭子玩累了,它突然发现了一样更新奇的东西――拖拉机。故事戛然而止,读者忍俊不禁,同时留下想象的空间。我想任何一位老师读了这个故事,眼前都会浮现班上顽皮孩子的身影,这只贪玩的鸭子简直就是那个成天玩闹的孩子嘛;任何一个妈妈读了这个故事,脑海里都会回忆起孩子曾经应为好奇而冒险的往事;任何一个孩子读了这个故事,都会找到自己的影子,“嘿嘿,鸭子也喜欢骑车呀!”这个故事真实地凸显了孩子的天性,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冒险,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非常执著,强烈的个人主义,热情即快乐等等。童话故事就是这样,简单而神奇,有些时候,觉得简单的东西却很有力量。
绘本的味道要通过“讲”才能出来。
如果把一本很有阅读价值的绘本直接丢给孩子,“自己去阅读吧!”孩子会在几分钟就把一本看完,因为绘本中的文字很少,留给他们的或许只是几幅漂亮的图画影像,一个好玩的故事。而绘本本身要体现的价值不会得以体现,所以,绘本需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出来,把图画转变成丰富的语言,深情的给孩子讲,孩子看着图画,思维却受着你的语言的牵引,他们会非常的安静,会沉浸在你给他讲故事的愉悦中,会沉迷在故事情节里,语言的积累、情感的渗透会抵达到孩子心灵最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故事讲完了,也许孩子什么也没有说,因为他不能立刻从故事里抽离出来,阅读的价值就在静静地享受和回味中。
因为要把绘本“讲”出来,所以读绘本就变成了一件不简单的事了。这需要老师或者家长拿到一本绘本后,要做功课,就是把根据绘本上的图画改编成生动的故事。对于绘本的解读过程体现了教师的再创造能力,要做到故事中心的把握、感情基调、语言风格符合或者接近原著,需要教师很强的语文素养,还考验教师讲故事的技巧。所以,读绘本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因为绘本的要“讲出来”,所以读绘本的形式就变成不是一个人阅读了,这次学习观摩了“教师讲述大赛”和“班级读书会”,都是以一种群体共读的方式呈现,孩子在绘本阅读中更多的是一种聆听状态。除此之外,家庭“亲子共读”也是一种很有效的阅读方式。
还有一点深刻的感受,当我们和孩子一起聆听故事的时候,整个大礼堂十分宁静,听完《爱心树》《爷爷变成了幽灵》,我们的眼里噙满泪水,听完《鸭子骑车记》和《石头汤》,我们开怀大笑。总之觉得心灵装下了许多东西,不再空落落的,充分获得了一种聆听的满足感。
当然,阅读绘本,会给孩子老师都能带来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但是,它只是阅读方式中的其中一种,与传统的课外阅读有一些区别,阅读中更注重的是情感的浸润。它在低段孩子的阅读中会降低课外识字的功能,也是对共读形式的一种挑战。如果能够将绘本的阅读和独立的课外自由阅读结合起来,我想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情趣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绘本《汪汪的生日派对》这是一本非常有特色的书籍,因为它既是一本图画书,也是一本故事书,更是一本数学书。本书通过加法和减法这两个主题来加强孩子们的数学思考力。
讲的是汪汪和丽丽举办生日派对的故事。通过讲各种日常生活当中常用到加法和减法的情况,让小朋友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和价值。为了汪汪的生日派对,丽丽要做很多准备:写请柬,做生日帽,做蛋糕等。但是第一件要做的事还是决定邀请多少小伙伴。解决这个烦恼用的就是加法。利用加法,不用挨个数也能马上就知道一共多少人。还有去超市买鸡蛋的时候也是,利用减法马上就能知道哪个东西卖得最便宜。加法和减法跟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非常实用。
这些充弥在生活中的最初的最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的数学知识,完美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让孩子在阅读的同时也打开了心智。
如绘本《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这是一个让所有的孩子感到过瘾并增长知识的故事,光看到这个书名,就会觉得很有趣。本来关于大小便的事是很难以启齿的,但是,这本书以一个有趣的故事从科学的角度来阐释了这个问题,让孩子学会以科学的眼光来坦然面对本来就光明正大的生理问题。不仅不会让孩子觉得尴尬,反而会让他们兴奋哦!
一个被成人世界隐讳的话题,在经过作者讲述故事般的陈列科学知识,经过译者妙趣横生的精心编译之后,就呈现了现在这样摆在大家眼前的别具一格的优秀童书绘本《是谁嗯嗯在我头上》。而再经过家长的阅读引导之后,相信孩子通过这本书,不仅获取了包括鸽子、老马、野兔、山羊、乳牛等在内的动物“便便”知识,更建立了对这件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的客观态度。
如绘本《大卫,不可以》大卫的妈妈总是说:“大卫,不可以!”大卫伸着舌头,站在椅子上颤颤巍巍去够糖罐;大卫一身污泥回家,客厅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脚印;大卫在浴缸里闹翻了天,水流成河;大卫光着屁股跑到了大街上„„每一幅页面里都有妈妈说的话“大卫,不可以!”但是,书的精华在后面:大卫在屋子里打棒球,把花瓶打破了。这下可闯大祸了,大卫被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流眼泪了。于是,妈妈对他说:“宝贝,来这里。”妈妈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对他说:“大卫乖,我爱你。”太经典了,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不管孩子有多调皮,可是当他伤心的时候,母亲的怀抱永远是他温情的港湾。
每一个看过《大卫,不可以》的孩子都非常喜欢他,这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让他们觉得又开心又释怀,世界上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
到了最后一页。大卫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幸福地闭上了眼睛,妈妈一句“大卫乖,我爱你”,顿时就化解了大卫所有的眼泪和委屈。这一笔太温情了,整个故事跟着急转直下,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
三、绘本阅读的魅力
(一)绘本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在孩子小的时候,作为教师和家长首先要考虑的是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图画语言比文字符号更加直观,更加符合儿童形象性思维的特点,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绘本画面精美,富有内涵,能给孩子艺术审美的熏陶
目前优秀的绘本多数是世界上知名插画家的作品,不仅绘画精美,而且内涵丰富。绘本阅读使孩子的情感受到陶冶,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发展,而这种能力的提升是不能单单凭借文字阅读来获得的。
(三)绘本能激活孩子的想象,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绘本故事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透过文字与画面,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使孩子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让创造力和想象力无限扩大。
四、怎样选择绘本
现在的绘本多种多样,我们要怎样来选择合适的绘本呢?
(1)故事内容方面
故事的取材要贴近孩子的生活,最好是孩子熟悉的事情,但要有一些异于常态、常理、常情的变化,使儿童感觉到熟悉而奇特、新颖而有趣。
故事的情节必须是简单而清楚的描述,让孩子想知道接着发生什么。
故事的语言浅近、具体、形象;句子单纯、短小、口语化;朗读时明快、活泼、琅琅上口,富有音乐感。
(2)图画表现方面
图画要富有视觉美,要恰当地运用色彩特指,比如小白兔、红狐狸、绿草、金色的阳光等,这样故事中的形象才会更鲜明,也更能激发孩子阅读的欲望。
画面的构图也是营造故事视觉美的一个重要手段。高低对比关系以及散点构图等,能在视觉上引起愉悦,使注意力集中在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上,增进孩子对故事的理解。
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是“儿童文化的呈现”,是儿童自身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借由绘本可以进入自身的内心世界。绘本作为幼儿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它的生动趣味满足了幼儿好奇的天性,为幼儿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同时也是幼儿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窗口”,是幼儿寄托情感的精神之所。
第三篇:绘本阅读的魅力
绘本阅读的魅力
(一)绘本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在孩子小的时候,作为教师和家长首先要考虑的是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图画语言比文字符号更加直观,更加符合儿童形象性思维的特点,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绘本画面精美,富有内涵,能给孩子艺术审美的熏陶。
目前优秀的绘本多数是世界上知名插画家的作品,不仅绘画精美,而且内涵丰富。绘本阅读使孩子的情感受到陶冶,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发展,而这种能力的提升是不能单单凭借文字阅读来获得的。
(三)绘本能激活孩子的想象,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绘本故事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透过文字与画面,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使孩子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让创造力和想象力无限扩大。
第四篇:魅力绘本,亲近阅读
魅力绘本,亲近阅读
——浅谈低年级绘本阅读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摘要:
绘本阅读作为我校一年级一项课题研究,走进了低年级孩子的学习生活。绘本以它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故事牢牢吸引孩子的眼球,尤其适合低龄段儿童阅读。本文通过介绍绘本的魅力,利用绘本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策略以及实践收获方面的介绍,来开辟学生课外阅读的新领域,让学生真正感受快乐阅读。
关键词:绘本 阅读 听说读写
正文:
一、儿童绘本的魅力
1.文字稀少,符合学生阅读能力。
儿童绘本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儿童,因此绘本图书中文字所占比例不多。其中的语句简短而又简单,对于刚开始认字的孩子来说,绘本就是让他们从阅读图画到阅读文字过渡的媒介物。精美的图画配以浅显的文字,大部分孩子都能读懂故事内容,儿童绘本正好满足了此年龄段儿童的阅读需求。2.
图片精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大人与孩子阅读方式的不同在于大人阅读的时候最先关注的是文字,而孩子关注的则是图画,儿童绘本中的插图都是来自著名插画家的作品,他们根据文字的提示,以不同的绘画表现形式把这些主题表现出来,画面或色彩浓重,或笔墨淡雅;或委婉写实、或奇异抽象,这些独具匠心的绘画,往往最先吸引孩子欣赏的目光,即便不认字的孩子也能阅读。3.
情节有趣,调动学生阅读欲望。
儿童绘本之所以受到孩子们的喜欢,不仅因为那一张张如电影般变幻的图片,许多故事具有的有趣情节,也是孩子们愿意阅读的原因之一。故事的取材更是五花八门,有的是贴近生活,是孩子们所熟知的事情;有的则是充满哲理,给孩子一定的人生启示。不管是以何种形式出现,有趣的故事情节总能满足孩子阅读的渴望。
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里所说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听说读写”,它们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也有人曾说:“小学语文,无非听说读写。”
我们学校一年级开设了绘本阅读的课题研究,希望能通过这一儿童喜闻乐见的阅读形式,真正做好起步阶段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现我就将自己一年来有关学生能力培养做一简单的阐述:
(一)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现在语文教学中,重“读写”轻“听说”是一种最常见的现象,“听”在听说读写中排在最前,我想其中不乏道理,如果能真正做到听懂,那么才能开展有效地“说读写”,日本图画本之父松居直说:“要增加幼儿的词汇量,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听到丰富的词汇。”我想大师的话值得我们从事母语教育的老师好好深思。1.目的听(1)提问性听
提问性听就是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教师不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来听故事,“你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要查理安排罗拉吃晚饭吗?”(出自《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你知道为什么妈妈要把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变成青蛙?”(出自《我的妈妈真麻烦》)在故事中提出这一个个问题,孩子们便能积极思考,在听中回答教师创设的问题。(2)分辨性听
分辨性听就是让学生在老师朗读的时候,能够听出老师声音高低和强弱的起伏变化,以此来感受这篇故事中教师需要向学生传递怎样的情感和主题,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这样分辨的听,那么听的技巧也提高了一层。《大卫,不可以》这个故事每幅图中都有妈妈说的“不!”,于是我在讲的时候也特意加强了语气,“他的妈妈生气了”、“大卫可能要挨揍了”、“大卫太淘气了”,孩子们能通过这个语气变化而猜测故事中主人翁的形象和心情,这也是一种听懂故事的表现。2.欣赏听 松居直认为“对于所有孩子来说,图画书不是用来读的书,它是请别人读,而他们用耳朵接受语言的书。”“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他一直倡导父母给孩子阅读图画书,因为书是传递亲情的桥梁。
每周五的晨会课上,我都会给孩子们阅读绘本,此时阅读的形式就是让孩子们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坐着,静静地聆听我给他们读故事,没有任何任务性的听,其氛围是轻松、愉悦的。班级中只有我的读书声和投影仪里因为故事情节而不断翻页的画面,这时的教室静谧而充满温馨,孩子只需要欣赏故事,满足地听完故事即可。3.专注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年轻人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这个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而悬念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的火药的导火索。为了让故事能吸引孩子探索的心智,有的时候我都会在最初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设下一个悬念,让孩子在聆听的时候能因为老师提出而只能听完故事才解决的问题一直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一次在和孩子们讲《我的妈妈真麻烦》这个故事,我开始时对孩子们说:“这个小朋友竟然说自己妈妈是个‘麻烦’的人,你们想去听听这到底是怎么样一个故事吗?”孩子们大声地回答我:“想。”于是整个故事的讲述中,孩子们都认真地听讲,有的时候讲了其中一个环节,有些孩子就举起小手说知道了妈妈为什么是个麻烦的人。可见,刚刚上课初始设下的悬念一直盘旋在孩子们的脑海中,他们始终围绕着“麻烦”这个话题在专心听故事。
(二)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传递语言的重要载体,是使用最多的交际手段,小学阶段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黄金段,教师要把握好这段时期,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说话,让孩子真正有话可说,有话要说。1.猜想性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科学发展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绘本阅读教学中,“猜想”这个内容可能是我最多运用的“说”的形式之一。(1)看题目猜主要内容
很多绘本题目,它本身就可定为一个猜想的主题,《小老鼠忙碌的一天》可以让孩子猜猜小老鼠一天都忙了点什么?《小刺猬的麻烦》可以让学生猜猜小刺猬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记得一次和孩子们讲《坏习惯》这个故事,我先让孩子猜猜贝贝熊会有哪些坏习惯?孩子们有的说:“她回家不做作业就看电视”,有的说:“她上课不认真听讲”,其实故事中贝贝熊有咬指甲的坏习惯,所以当孩子说到“她不讲卫生的时候”,我就立马肯定了他的猜想,然后再让孩子围绕不讲卫生这个内容进行猜想,孩子们说得很多很多,经过提示他们就知道了故事大概讲述了一个怎样的内容。
(2)看中间插图猜想接下来内容
如果说看题目进行猜想是对整个故事总体把握的话,那么看中间页猜想则是把这一个一个可能累计起来,变成完整的故事。在和孩子们讲《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则一次次让他们猜想大兔子面对小兔子的回答时会怎么说,怎么做。刚开始孩子们还不能理解大兔子的行为,可是三次对话过后,聪明的孩子就找出了他们对话中的特点,那就是大兔子每次总是在小兔子爱的表达中更深入一层表示自己对小兔子的爱,这样到第四个内容的时候,当小兔子说:“我跳得多高就有多爱你。”很多孩子就猜出来大兔子一定会比小兔子跳得更高,然后也会对小兔子说:“我跳得多高就有多爱你。”
类似情节的故事还有《鳄鱼怕怕,牙医怕怕》、《逃家小兔》等,孩子们则也一样就找到了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2.补充性说
我们说句子就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低幼儿因为自身语言表达的不完整性导致回答问题中总是无法合理、有序、准确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因此在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对于其他孩子回答中不完整的内容进行补充也是非常重要的语言训练形式。
通常遇到没有全面回答好问题的时候,我会这样提示他们“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你对他的话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呢?”“你还想对他刚才的回答补充什么呢?”这样孩子们就又开始继续发表自己的意见了。3.复述性说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指出“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复述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重要训练手段。
复述性说是听完绘本故事以后,让学生讲述故事的大概内容,每次在和学生讲完一个故事以后,如果时间相对充裕,我会选择一位孩子进行复述故事。同时当天回家以后,请全班小朋友把今天听到的故事讲给父母听,很多孩子都能在回家讲完故事以后得到父母的夸奖,因此每次在学校听到的故事也都乐意回去讲给父母听。
(三)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郑祖德说“读可益智,读可审美,读可怡情,当然,读更可以发展语言。”“读,也是一种能力。它与听、说、写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构成语文综合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第一学段的孩子就明确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可见,学会读是一种相当重要的能力培养。1.事先准备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的是想要把工作做好,就要先把工具准备好,事先准备读也是一样,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聆听故事,就要在课前也做好读通读顺的工作。但这里,不是教师做好这个事先准备,而是交给学生去做,把一些相对浅显的故事事先让一部分孩子提前进行阅读,等到上课的时候,就让这些孩子来担当小老师给大家读故事。很多孩子接到这个任务以后都非常开心,每个孩子都做好了充分读的准备。
一段时间以后,很多孩子都有事先准备读的经历,在课堂中也都有很多不俗的表现。这样做,就交给了孩子怎样进行朗读的预习,同样迁移到课文学习,很多孩子回家预习朗读都非常到位,我想这或多或少也归功于绘本阅读中事先准备读。2.小组自由读
在美国学校课程中,有一种被称为SSR的阅读,全称是sustainted silent reading,翻译成中文叫“持续默读”,这个内涵中包括这样一些内容:抛开一切专心阅读、每天个人阅读时间、持续不受干扰的阅读时间、自发性自由阅读。他们倡导在教室内阅读10分钟或是15分钟。
每天中午铃声响起的时候,就是全校阅读时间,一般这次阅读持续在20分钟左右。低年级孩子识字量少,注意时间短,让他们进行持续默读较难进行,为此,我让孩子以小组为单位一起阅读一些浅显的绘本故事,通过你读你讲,我读我讲的形式,让学生在合作阅读中体会阅读带来的快乐。
通过小组朗读,孩子自己都总结出了一些合作朗读的方式,有的小组是大家轮流一人读一段,有的小组则是今天中午安排你读,明天中午安排我读,每个小组都有自己喜欢读的形式。3.全班合作读
每周我们都开设两节阅写课,其中一节定为阅读课,就是专门进行全班性的绘本阅读阅读,班级中部分孩子积累语言文字很快,在这样一个每天充满阅读识字的大环境下,很多孩子慢慢可以进行独立的阅读,于是,在讲述一些文字简单的绘本阅读故事时,我会让一些孩子来读读故事,通过这页你读,那页他读的形式,调动起学生依靠自身能力阅读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类发展分成了八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大概是处在6岁至11岁之间的孩子,这一阶段被称为“勤奋对自卑”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因为是处在学校生活的孩子,他们的想象渐渐被束缚,越来越趋于成为一个“社会人”。而刚入学的孩子正处于写作的启蒙阶段,孩子们喜欢写自己想象出来的事情,为了不让孩子想象的翅膀被过早的折断,在低年级写话指导中我总以想象的内容开展写话练习,天马行空,孩子们怎么想就怎么写,只是为了不泯灭他们对于写作的兴趣。
韩国作家南美英认为“阅读是一种言语上的推测游戏。根据言语所提示的情况,想象作家没有写出来的部分,推测下一步可能发生的这项工作,是属于读者的。”而绘本就为这次推测游戏提供的舞台。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个故事的结尾是狐狸被一群蜜蜂追赶着,可是到底后来怎么样了呢,于是我让孩子围绕狐狸被蜜蜂追赶这个话题进行写话。
续写一:狐狸逃到河边,跳入河中,不小心被龙虾的钳子夹到了,于是就跳出水面,又被蜜蜂发现了,蜜蜂飞过去叮它,最后狐狸被叮得满头大包。它想:我真是倒霉透了,老天,为什么我那么倒霉啊!可恶的鸡。
续写二:狐狸抱着头乱蹿,突然发现前面有条小河,狐狸就跳进河里躲在河底,拿了根芦苇做呼吸管。狐狸以为这样蜜蜂就叮不到它了。可是蜜蜂发现了狐狸用来呼吸的芦苇,就用身体把芦苇口堵住。一会儿狐狸就憋不住了,它窜出河面,拔腿就逃,但是狐狸没有逃得过蜜蜂的追击,被叮得满头是包。最后蜜蜂们奏着胜利的凯歌飞回了家。狐狸捂着头灰溜溜的走了。
我们且不论孩子在续写中出现的问题,单看他们写得故事情节,就能看出孩子们想象力得到了发展,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为狐狸谱写了一段难忘的经历。
三、浅谈教学的收获 1.积累好词
在孩子开始认字的时候,我就在教室黑板上开设了一块“好词记一记”板块,每次和他们讲故事的时候,把听到的好词记录在上面,孩子们则也会拿出自己准备的摘记本,把这些好词记录下来。每个故事讲完以后,黑板上总是会出现那么几个好词,有时是在故事中出现的,而有时是孩子们回答中的。
“笔记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而且使人‘精明’”,当孩子积累了好词,就会用到他们平时的写话中,在《贝贝熊的坏习惯》中孩子积累了好词“全神贯注”,在以后一次写话中,孩子就写到了“中午,小朋友都在教室里全神贯注地看书。”这就是孩子在绘本阅读中的收获。2.乐于表达
通过一段时间的绘本阅读教学,大部分孩子在课堂中,平时交流中都能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有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他们你一句我一句,可以围绕这个话题说很久很久,虽然有的时候话题会越扯越远,可是孩子们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大家都能听到他精彩的回答。3.乐于倾听
“聆听的习惯是后天养成的,我们必须逐步教导,培养孩子——聆听不在一夕之间学会。”通过这一年来的有意识教学,孩子们现在都能有好的倾听习惯,并且也乐于倾听,每次讲故事的时候,他们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静静听故事,享受在故事之中。
参考文献:
1.松居直所著《幸福的种子》,由明天出版社出版。
2.南美英所著《会阅读的孩子更成功》,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3.杰姆·崔利斯所著《朗读手册,大声为孩子读书吧》,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4.彭懿所著《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
5.《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小学语文卷),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五篇:绘本教学的魅力
绘本教学的魅力
英语绘本教学,第一次接触时就被这个课型吸引了。英语绘本作为教学的载体,有其本身特有的优势。绘本中的图画部分,多数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画家的作品,他们运用各种手法营造故事情节,不仅绘画精美,而且在构图、色彩上都能使阅读者在视觉上引起愉悦,图与图之间也能呈现出独特的叙事关系。
英语绘本还能够提供给孩子学习英语的真实生活情境和丰富的词汇,能协助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良好的语境创设也为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且绘本的语言具有形象性、重复性及简洁性的特点。由于绘本是给孩子们看的,里面没有特别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句型,基本句型在故事里的复现率很高,句子也基本遵循押韵的方式展开。因此,学生能更容易掌握英语词句与发音的特性,这给孩子们掌握运用核心句型提供了良好的语言支架。
绘本最核心的东西是它们大多有着深远的主旨,其中所呈现的故事情节和意境能加深孩子对周遭环境和世界的了解,并涵养他们的生命。绘本提供给学生和老师的思维空间很大,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机会。绘本里面的故事常常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透过文字与画面,学生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使学生的创造力无限扩大。学生还可以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使想像力无限扩大。绘本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孩子逻辑思考、预测、推理等的能力。绘本有其自身的魅力,但是绘本教学作为新的课型,在教学过程中却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误区。
把绘本教学上成朗读课。让学生在绘本阅读中进行反复的朗读训练。在枯燥无味的朗读要求压力下,会让英语绘本失去原有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学生对其也将望而却步。
把绘本教学上成精读课。一些老师往往会像初中语法课一样引导孩子研读绘本,字、词、句、段、篇章结构,语法分析,面面俱到,精雕细琢,却不知,这些项目的训练早已使孩子们精疲力竭。绘本与孩子之间距离也被这些条条框框的语法知识活生生拽开了。把绘本教学上成提问课。好的英语绘本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在演绎着经久不衰的永恒的主题,蕴藏着深刻的内涵。一些老师在教学中,急功近利,为了让孩子们在绘本阅读中受到教育,常用不断的提问来贯穿绘本教学的始终。殊不知,在一连串的“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story?”,“ How do you feel?”的追问下,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已被蒸发。
把绘本教学课放羊。教师纯粹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不启发、不质疑、不点拨、不引导,使学生处于一种无助,无序的状态。不少学生由于缺乏引导,只看图不看文字,亦或是只读文字不感受画面,最终会使绘本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其实,我也在思索。绘本教学的“根”到底在哪里?是知识点的传授,还是对绘本故事的理解?是精读要求还是阅读兴趣的培养?我记得有一位老师把绘本教学分为以下四步: 第一步:带着想象走进绘本。第二步:带着期待朗读绘本。第三步:带着感情讲述绘本。第四步:带着欣赏与他人分享。
我不知当你看到这四步的理解是什么?但我觉得,这几个关键词值得深思:想象、期待、情感、欣赏与分享。想象是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期待是孩子阅读兴趣,是对故事的预测、推理以及思考。情感和欣赏是绘本的主题和内涵,孩子们不仅在读一个故事,更是对生命的涵养和文化的体验。
遗憾的是,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缺少语言环境,他们从有限的教材中接触不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做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让孩子通过学习英语绘本感受到英语语言的魅力,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是一条值得我们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摸索前行的道路。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的学生就像绘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好饿的毛毛虫》)中的那条毛毛虫一样。他们的确很“饿”,他们亟需在绘本中汲取知识的养分。而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予孩子所需要的,不让饥饿的“毛毛虫们”再“饿着”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位孩子都会成为展翅飞扬的美丽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