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课心得体会(共5则)

时间:2019-05-12 06:5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摩课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摩课心得体会》。

第一篇:摩课心得体会

《摩课》心得体会

英民初中

苏彩霞

三天的摩课结束了,我的收获很多,通过摩课使我对尝试教学法有了很好的理论认识以及对尝试教学法的操作有了很大的把握。

一、尝试教学法的特点

尝试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练在当堂”,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倒过来上,教师先不讲,让学生练,就是让学生先试一下,这样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变化,让学生先练,必然会遇到困难,他们就会主动去自学课本,在课本中寻找线索,主动向别人请教,主动积极思考。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从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二、尝试教学的优越性

(1)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强超前学习意识; 过去学生在课外只是被动地完成上一堂课的作业,机械重复较多,往往他们会感到厌倦。现在课外超前自学下一堂课的内容,具有挑战性,愿意去尝试。长此下去,会增强学生超前学习的意识,逐渐学会自已安排学习计划,自主探索去解决尝试问题。这种超前学习意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是极为重要的。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和探索精神;

以尝试为核心,使课内课外协调一致。这堂课结束时,布置下堂课的尝试题,课外预习是尝试的开始,自已从课本中探索,初步解决尝试题,课内是尝试的延续,检验和评价尝试的结果,巩固尝试过程中获得的新知;本课结束时,布置下一堂课尝试题,又是下一次尝试的开始,这样循环往复,学生始终处于尝试的状态。这样学生的尝试精神和探索精神能够充分地得到发展。

(3)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把“自学课本和尝试练习”提前到课前预习,上课一开始就可以进入“学生讨论”,大大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以学生学为主,教师讲的少,学生练得多,动手动脑机会多,学生当堂掌握、当堂巩固。

三、尝试教学的操作模式

尝试教学的操作模式: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 ——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

尝试教学的操作模式是灵活的,不是一层不变的,可以增添,比如:增添一次学生讨论;可以调换,比如:自学课本和尝试练习调换;可以结合,比如: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结合;可以超前,比如:把前面几步提到课前预习。我们上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这种模式。

四、尝试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课堂上,运用尝试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两抓:一抓尝试自学,二抓练习达标;三看:一看参与面,二看练习面,三看开口面;五个一定要:一定要用课本,一定要讨论,一定要让学生提问题,一定要达标;四个当堂:当堂练习,当堂较对,当堂订正,当堂解决;总之一个观点:学生在尝试中学习。

联系自己的课堂,也进行了尝试教学,但是还是放不开,唯恐学生学不会,讲的多,学生练的少,布置的作业多,学生抄作业现象严重,并且养成了做作业马虎了草的坏习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大胆地尝试着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做一个走在课改前沿的人民教师。

第二篇:磨课与摩课

“摩课”与“磨课”——促进新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快速提高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新教师初入工作岗位,往往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较少,能帮助他

们尽快适应课堂教学,较为轻松地驾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培养新教师的重点。在实践中,我们逐渐摸索、完善,推出了“摩课”与“磨课”两种方式,促进了新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快速提高。

一、教师在“模仿”与“反思”中提高。

摩课,就是观看、模仿优秀教师、专家教师的课,反思自己的课。

摩课活动中教师的“反思”至关重要,要反思优秀教师的讲课风格、要反思优秀、专家教师驾驭课堂的技巧和方法,从如何导入、激发兴趣,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到如何面向全体、分类指导,如何传授知识、锻炼技能、培养方法,如何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等等,甚至于优秀、专家教师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新教师的眼里都极有魅力,值得一摩。

摩课中新教师既要看优秀、专家教师的课堂教学,还要听他们的说课,主要是设计思路、意图,这样就改变了听课只是单向接受的缺陷,让新教师了解课堂设计依据,更有利于他们反思的深入和在自己课堂中的运用、体验。

摩课是为了新教师的反思,看别人的课堂反思自己的课堂,在比较中反思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课异构”的摩课方式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同课异构”,即:让新教师精心准备上一节课,然后再观摩优秀教师的同一节课,在比较中反思自己课堂教学得失。这种方式便于学习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的精神实质,便于更好的借鉴,便于更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滴水学堂认为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中优秀、专家教师对新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后者掌握理解大量课堂教学知识和技巧,课堂教学水平迅速提高。

二、教师在“磨砺”与“建构”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好课还需磨砺出。“磨课”,即:同一节课,新教师先上成型课;在优秀、专家教师引领下进行反思,在平行班级上提高课;再次在优秀、专家教师引领下反思,上完善课。

“磨课”并不是要磨炼出一节精品课,而是通过这一过程,通过优秀、专家教师集体智慧的引领,帮助新教师深入反思自己的课堂、重建课堂。优秀、专家教师的引领不是就课说课,而是深挖形成课堂现象的根本原因,帮助新教师反思,使他们的反思能够不只停留在思维的表面上,能找到自己的根本缺憾,之后进行“教学改进”和“教学重建”,在实践中体验,付诸行动之中。

例如在“磨课”活动中,一位新教师精心准备了《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一课,首先上成型课。学校邀请镇语文教研员并安排学校骨干语文教师组成听课小组进行指导。教师准备充分,课上的十分投入,师生互动效果也很好。但是,听课小组在听取了讲课教师的设计意图,并和他充分交流后,指出教师把本课定错了位,本应是略读课文,却按照精读课文进行处理,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能够揣摩好教材,教学目标不明确,听课小组又对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详尽的指导。讲课教师在反思中写道:通过备课组活动及大家的研讨,使我得到启发:备课前要精心研究教材、教参确定教学目标,这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

调整教学目标,重新撰写教案后上了提高课。通过听课小组的指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学校还对提高课进行了全程录像,教师通过观摩教学录像,把教学录像作为镜子,观看自己的“表演”,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这样,不仅能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能激发自主培训自我提高的内在需求。

教师在反思中写道:

1、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没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有很多地方都有“填鸭式”的教学痕迹。

2、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首先,要把我的语言进行提炼,做到字字珠玑,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要很明确,要很有针对性,而且要适合学生。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现状,了解学生的能力,要充分的相信学生,避免过多的赘述,提高课堂效率。

3、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究其原因是教师设计的问题局限了学生的思维。”

找到了自己的不足,调整教案后,搜集了许多针对性较强的评价语,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将整个课堂分为三大块为:自学——交流 ——积累。又上了完善课。听课小组进一步点评。通过这次磨课活动,新教师真正了解并基本掌握了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模式,并找到了自己存在课堂教学不足的原因,明确了在今后课堂教学中的重点着力点。

就这样,新教师在反复磨课活动中依靠优秀、专家教师和个人的共同力量,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并及时改进自己的课堂,逐步实现构建自己课堂模式,形成自己课堂教学特色的目的。

作文课上的奖励办法

主题一:奖励

■抓住你了

每周都努力“当场抓住”表现好或做好事的学生。让被“抓住”的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和所做的事写在纸片上,然后把纸片放入一个“好事罐”里。每到星期五,从“好事罐”里随机取出几张纸条,给被选中的学生发小奖品。

■红黄绿卡制

每名学生都有一张绿卡、黄卡和红卡。每一天一开始,所有学生都持绿卡,如果出现行为问题,则相继收回学生的绿卡、黄卡。如果学生在1周内都能保持放学前拥有绿卡或黄卡,在星期五便奖励他们25分钟的自由支配时间。他们可以在自由时间内玩耍、玩电脑或户外休息。

■发奖励券

给表现好的学生发奖励券,如穿校服、按时交作业、获得其他教师的表扬等。学生的奖励券积累到一定数量,便可以领取“奖品”,如跟教师一起吃午餐,从奖品盒里抽取奖品,星期五获准喝软饮料、吃爆米花,等等。随着1学年时间的推进,逐步提高要求,学生要获得更多的奖励券才能得到这些“奖品”。到学年末,即便没有奖励,学生也可能表现得很好,这时教师可以时不时给学生“意外的奖励”。

■答题奖励

将招贴纸裁剪成小的纸片,把有趣的题目写在纸片上,用一个大信封装起来,把信封挂在一个小黑板的旁边,小黑板上写“?”。如果全班学生都表现得很好,或得到了其他老师的表扬,或有特别出色的课堂表现,就从信封里取出一张纸片,把它贴在小黑板上。如果学生们回答对了纸片上的题目,就给全班同学一个特别的奖励。

■惊喜!

将SURPRISEE(惊喜)这个单词写在黑板上。课堂上,如果出现学生吵闹或未经允许离开座位,便从末尾开始擦去一个子母。如果出现所有人都表现得很好,则按顺序添回被擦去的字母。结束时,如果这个单词是完整的,那么就给学生们一个惊喜的奖励。(可用一句中文来替代“SURPRISE”,如学生正好需要学习的成语或诗句,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多姿多彩的“奖品”

·让学生和他最喜欢的人一起吃午餐

·教师给学生的家长打表扬电话

·使用彩色粉笔

·给图书管理员做帮手

·邀请其他班的一个朋友来班里共进午餐

·按自己的意愿换座位

·跟老师共进午餐

·在游戏中做主持人 ·读书给低年级的学生听

奖励学生的十条建议:

1.奖励制度要尽量简单。如果过于复杂,实施起来难度比较大,且费时间。2.给学生的奖励要对他们有意义。给予他们选择的机会是特别有效的一种奖励。3.用奖励来促使学生开始养成一个好习惯。

4.循序渐进,一次只聚焦一个行为,让学生们一起来选择。

5.特别奖励那些表现出责任感的学生,把课堂管理的任务逐渐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6.一开始可以奖励得比较勤一些,然后逐渐减少,一直对学生保持高要求。7.对学习成绩要保持一贯的奖励。

8.随着学生的进步,逐渐提高获得奖励的标准。9.奖励要及时,迟到的奖励不会起作用。

10.对于那些有严重行为问题的学生,可有针对性地对制度进行调整,经常性地对他们进行小奖励效果会更好。滴水学堂认为我们的课堂如何更好的去吸引孩子,奖励的设计也是很重要的。

做一个会备课的老师

备课,是教学流程中的重要一环,是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基本前提。教师备课能力的强弱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教学水平的高低。所以,很多教师都期望能找到一个备课的窍门。那么,如何备好一节课呢?

首先,要建构自己的思想

这是备好一节课的源头问题。因为“没有理念,心灵便没有可以依据的东西。”(苏格拉底语)当教学没有可以依据的思想的时候,课堂就容易变成一个跑马场。有了思想,教师就能跳出一门学科、一个学段的限制,心中的格局就会高远许多。有人说:格局有多大,就能走多远,把这句话移植于教学中,来形容我们视野与教学的关系也很有道理。那么,如何变得有思想呢?我想,不外乎以下几条途径:

读书。任何一个思想者都是站在一批思想者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所以,教师的成长绝对离不开读书,尤其是读教育理论。因为读书可以让别人的智慧直接变成自己的思考,而这些智慧和思考累积的多了,就会发生由量到质的转化,也就形成了自己所谓的思想。

读人。一个年轻的教师要成长,向名师、同事学习也必不可少。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理论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所有人借鉴,尤其是教师这个群体。在读人的时候,特别建议老师们要跳出学段阅读,不仅仅和身边的同事、和小学的老师们交谈,更要和中学甚至大学的老师们交谈。由于知识结构不同,他们的思维特点和阅读视角也和我们有着比较大的差异。走进并吸纳这些不同是帮助我们建构思想的很重要的因素。

思考。阅读带给我们的是别人的智慧,而思考才能把这些智慧变为自己的思想。把教学中的成败得失、与学生交往的酸甜苦辣记录下来,并运用教育理论进行分析并得到启迪的过程,就是引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不断深入升华的过程。所以,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善于动脑、勤于动笔的人。其次,要有解读文本的智慧

个人认为:所谓的文本解读是教师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悟力,在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下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的理解。那么如何解读文本呢?

一、要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而又十分花费精力的事情,被不少教师在备课中所淡化。其实,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或者说是备好一节课的首要环节。那么,如何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呢?

(1)纯净的读。所谓“纯净”的读,就是在阅读文本以前,不要翻看任何参考书,不要搜索任何与文本相关的资料,不要和任何人去交流看法,就是一个人干干静静地读。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让别人的理解影响你的认识,不戴着有色眼镜去看文本,这样做的结果是对文字的所有感悟均是由自己的心中生发。

(2)仔细的读。所谓的仔细,就是要我们深入到文本字词句和标点中去思考,甚至研究,并把自己在阅读中对字词句的理解批注在旁边。这一阅读环节的目的是读懂每个词语、每个句子的意思,对文章的写作目的、写作方法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说,要全面理解字词句段篇的基本内容。

二、.听懂文字背后的声音

歌德在谈到阅读的时候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文字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隐藏了很多很多的东西,甚至隐藏了作者最真实的想法,或者还隐藏着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有人说:文字是个罪恶的漏斗,它漏掉了语言中很多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们在阅读中就要还原他,要赋予它新的生命和活力。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篇文章。那么如何听懂文字背后的声音呢?(1)对着文本提问。

不要把文本当做圣经一样去崇拜,不要因为是教材上的文章就认为不会出错,更不要认为文章传递给我们的情感、美德都应该是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接纳的。教材中有的文章所呈现的人文价值是有偏差的,或者说是不完整的;教参的解读也往往把同类的文章归类打包,置于统一的人文价值观之下。而此时,教师的价值就是把片面的补充完整,从共性中读出个性。要达到这一目的,一个最简便的途径就是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提问。一字字一句句地问,你就会听到文字背后隐藏的声音。

曾经执教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的《检阅》一课。第一次试教对文本意义的领悟放在“关注残疾人就应该给他们和普通人同样的机会”这一层面上,这也是文章直接呈现给我们的。文字背后还隐藏着什么呢?我边读书边思考:“同学们为什么让博莱克参加这次检阅?”

“作者和编者想弘扬的是什么?”

“博莱克该不该参加这次检阅?”

“艰苦的训练会不会带给他其他的伤害?”

“同学们讨论要不要博莱克参加检阅时博莱克在哪里?”

“队员们为什么让他站在第一排?” “为什么没有人征求博莱克的意见?” “博莱克自己什么想法?为什么文章一字没有?”

“博莱克参加不参加这次检阅应该由谁来决定?”

“博莱克在检阅中应该站在队伍的什么位置应该有什么来决定?”

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看到了文本呈现的意义上的缺失,尊重残疾人绝不仅仅是“给他和普通人一样的机会”,更应该“尊重他自己的选择”。于是,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我把语文应该给予学生的生命关怀点放在了“什么是真正的尊重”这一层面,使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完善了尊重的含义。这一课例在《人民教育》记者赖培根老师的评析中上升到了“那份出于人道主义关怀”高度去看。(2)查阅相关资料

我们常常高调地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现在又改为“要有源源不断的一溪活水”。这样的论调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只有占据了相当多的资料,了解了相当多的内容,我们才能有选择的余地,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观察并思考我们要执教的文章,教学才能凸显个性的魅力,文章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所以,听懂文字背后的声音的另一条途径是查阅资料。查什么呢?

①查阅作者生平。走入一篇文章,首先要走进它的作者,这是毋庸质疑的。对作者的了解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文本写作的前后背景,帮助我们听懂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思。人教版小学语文《生命生命》是台湾作家杏林子的一篇短文。如果仅仅从文章来看,它是一篇劝诫人们珍惜时间的教育意味极强的文章,是很难引起学生共鸣的文章。备课时,我也有着深深的疑惑——那挣扎的飞蛾,墙角砖缝中的小瓜苗和普通的几乎被所有人忽略的心脏的跳动,为什么能引起作者对生命的深深的敬畏呢?在查阅了杏林子生平以后,在知道了她不一般的人生经历以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篇文章带给学生的也不再是理性的说教,而是强烈的震撼。

②一线教师(包括名师)的备课资料,比如教案、教学时录、教后反思、课评等等。这些资料会带给我们更多个性的教学思想和比较娴熟的教学操作技术。需要注意的是,搜集这些资料的目的不是模仿,而是让别人的思考激活自己的思考,用别人的智慧点燃自己的智慧。

③所教文本题材的界定和特点。小学课本中所选择的课文题材多样,有童话,有神话,有儿童诗,有小说……语文教师的价值不仅仅是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还要通过不同题材文本的教学引领学生了解这一类文章的特点,走进这一类文章的阅读,甚至走进文学,走进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文本题材的特点做详细的了解。比如,备《一株紫丁香》,就要查阅什么是儿童诗,儿童诗的特点是什么;备《巨人的花园》,就要查什么是童话,童话的特点是什么。这些基本的常识教师只有自己先弄清楚了,教学中学生才能有了解的机会。

④如果所面对的文本是名家经典作品,还应该查阅作品的原文和专家学者对文本的解读。

小学教材中有很多名家的经典文本,但是,因为教材篇幅所限,所以在收入教材时编者往往会做一些删改,这样做本无可厚非,也属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因为认识、能力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一些删改失去了原有的灵动,甚至会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相悖。比如屠格涅夫的《麻雀》一文,原文中写老麻雀扑下来救护自己幼儿时用的“它兀立不动,它在自我牺牲”一句,被选入教材时就改为“它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这两个句子最大的区别在于“兀立”和“呆立”,两个词语所代表形象的差别之大不言而喻。相类似的改变教材中还有一些,只要老师们查找到了原文,就能发现一些很好的学习资源。另外,专家学者对经典文本的解读也应该查阅。因为,他们的解读往往能打破我们作为教师解读文本的巢臼,给我们带来视角或者思想的冲击。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

前天没电的时候,拿起《新课程》来看。第一篇文章是《做教师注定了与反思相伴》,光是题目就把我吸引住了。我便细细看了起来。

读完,觉得自己平时还不够细心,也没有积极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文中提到在课堂上,当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马上举手,很想回答。可是往往老师都只能叫一两个同学来回答,对其他举手的学生也没有任何表示。实际上,我也是这样。虽然很多时候我都很想多叫几个学生,可是时间不够。比如每次上语文课前,值日班长都会抽一个同学讲新闻,但是很多孩子都会举手,叫着“老师,老师,我也看了,我来说!”可是我最多就再叫一两个孩子说了。有些孩子没有叫到,就会“啊”“唉”的叹气。这时候我心里总是难受的。不过也没有说过什么,有一两次,我说:“这些同学都能够坚持看,老师真是开心。”孩子们就会好一点,但是大部分时候我都是不理睬的。看了这个文章,我觉得自己真是粗心,明明想到这个问题,可是也没有想过去解决,更没有想过要记录下来。而文章中提到,当“学生在课堂积极主动时,老师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这样的行为,“即使发言论不过来,也要真诚地说明白;同时还要充分肯定表扬未能发言的同学,使他们也获得成功感,这是一个老师应有的情怀。”“这样,他们无论处在哪个层面上,都对你这个老师这门课,心不冷,趣不减。” 写此文,提醒自己,使所有学生获得成功感,这是一个老师应有的情怀。特别是提醒自己,不要忽略课堂上有积极举动而没有机会发言的学生,同样要肯定和表扬他们。

滴水学堂让学生爱上语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每个学段目标都突出强调了一个词——“喜欢”。比如让学生“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等等。词语平实,语言简单,但在这简单和平实中却蕴含着对语文课堂的高层次要求——让学生爱上语文。什么样的课堂能让学生爱上语文呢?

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课堂

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课堂是在关注语文知识学习、语文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关注主体意识、人格、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发展,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康全面的情感道德价值观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能从一个既定的角度发掘文本存在的价值,不能凭习惯以自己已有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判断文本的意义,传递一种情感一种理念一种思维的形式。而是要在呈现文本外显意义的同时,发掘出文本内含的意义,并把这美妙和谐的凝聚和完整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输送给学生。

曾经听一位老师教学《特殊的表扬》,故事讲的是丽丝芬老师为了让考试总是最后一名的汤姆有理由说出自己的进步,而在考试中故意给汤姆打了高分,从此以后,汤姆有了很大变化,学习也逐步赶上的一件事。

教学接近尾声,教师引导同学们针对丽丝芬老师的做法谈体会。

一个女孩首先发出了质疑:“丽丝芬老师故意给了汤姆一个高分,如果同学们知道这个分数是假的会不会更看不起汤姆了?如果汤姆知道了会不会对学习更失去信心?所以,丽丝芬老师的做法太冒险,我不赞同。”

马上有人反对:“丽丝芬老师做得对。因为虽然汤姆的分数实际上没有增加,但却增加了他被表扬的机会,而这表扬又促进了汤姆的进步。”

“是的,这欺骗让汤姆看到了希望,希望对一个落后的同学非常重要。”

“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这谎言像一缕阳光,让汤姆的内心充满光明!”

支持者也有:“提高汤姆信心的途径有很多,用一个假分数来冒险不值得。”

“虽然这是一个假分数,但丽丝芬老师帮助汤姆站了起来,所以她做得对!”

“汤姆是一株几近枯萎的小芽,只有先给他阳光雨露让他生长,他才能够更好的面对风雨。如果没有阳光雨露,再小的风雨也会让他变成真正的枯芽!丽丝芬老师给了他阳光雨露,所以她做得是对的。”

“欺骗不一定都是错的,要看它的目的是什么。”这么理性的语言出自一个矮矮的瘦瘦的小男孩之口。

争论中老师没有引导大家得出结论,而把苏格拉底一篇关于什么是道德的《精神助产术》推荐给同学们阅读,并想想自己似乎知道了什么。但是,老师并没有让大家谈感受。

我不禁为这位老师聪明的做法鼓掌!因为,他不仅没有在学生的心中单纯的种植下“善意的欺骗也能开出美丽的花朵”的种子,而且他懂得保存学生心念中的那一丝朦胧,这种朦胧其实是学生与自己的对话,这种对话平和、安心、轻松、快乐,不一定得出结论,不需要开始于清晰的目标,但许许多多次自我对话聚沙成塔,能涵养出学生良好的心性。所以说,这节课是美丽的,美就美在让我们感受到了学生的思索和发展,感受到了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让学生神采飞扬的课堂

新课改走到今天,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可谓达成了共识:少关注教师多关注学生,少关注如何教多关注怎么学,少关注教的的形式多关注学的效果。其实,这看似普通的理念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一节课上完了,大家发表看法时往往是这样的角度:这节课设计得怎么样,上得效果如何,哪些地方的处理走出了大家的视野,哪些环节应该再丰满或再简单一点等等。很少触及或者根本就没有在意“学生学得怎么样”。一“上”一“学”,仅仅一字之差,却昭示出关注目标的差异。这种差异让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课堂:

一次省优质课比赛,某老师执教《记金华的双龙洞》,老师刚把题目说完,学生就举手了,“老师,这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

“哦,学过也没关系,对课文熟悉了,相信你会学得更好。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这位教师不慌不忙地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思路上了起来。

又一次听一位年轻教师教学古诗《草》。“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古诗《草》。”老师刚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朗朗的童声合诵: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你们都会背了么?”

“ 会!幼儿园就会了!”

“真好!”老师不慌不忙,“打开书,谁能够流畅的读一遍?”不到五分钟,很多孩子趴到桌子上东瞧西瞅,有的干脆你戳我一下我碰你一下,玩了起来。

所以,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许多课堂仍然是“以教案为本”“以教师为本”,教师只在意自己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很少顾及学生的需求。而这带来的是学生兴趣的丧失,对学习的乏味。每看到这样的课堂,脑子中就会出现一幅画面:青青的原野,草木繁茂,原野上打了许多圈,一群群羊儿被领到各自的圈中吃草,圈内青草稀疏干黄,圈外青草碧绿繁茂,但羊儿们只有嗅得清香的权利,没有品尝美味的自由。

圈养出的羊群是瘦弱的,圈养出的学生是懒散的、是缺少生机的。圈养的课堂上学生不会神采飞扬。这里的神采飞扬不是指小手高举不放,小嘴说个不停,小脸涨得通红。而是指学生思维灵动,见解独到,敢想敢说,会想会说,能想能说,在思考、阐释、争论、汲取中完成认识的跨跃,体验生命的拔节。

曾听一位老师教学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上课以后老师给同学们留出了一个广阔的天地,请大家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们提了很多:

“朱自清年轻的时候写了这么多文章,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的。但为什么他却说我留着一些什么样的痕迹呢?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

“平时的生活有歌声有欢笑,有绿叶有鲜花,是色彩斑斓的,为什么朱自清说他的生活没有声音没有影子?”

“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一句中„他们‟指谁?”

“朱自清一生是非常有成就的,他为什么说白白走这一遭呢?”

“我觉得第三自然段写得特别好,把时间写得很匆匆,但不知道用的是什么手法。” “朱自清的这篇文章里用了十一个问号,但他并没有回答这些问题,他们的答案是什么?” ……

问题出来以后按照顺序逐个解决,整节课洋溢的不是老师要你学什么,而是你需要了解什么,面对这些心中的疑惑,品尝着解决问题艰辛和快乐,欣赏着自己探索和跨越姿态,感受着思考和付出后柳暗花明的美丽,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就把快乐写在了心里,神采飞扬带来的愉悦让他们对下一节的学习心存期待。

紧贴地面行走的课堂

没有人喜欢听不懂的课!也没有人会爱上艰涩难懂的学科,即使课堂上充满了花样翻新的教学手段,充满了视听刺激强烈的教学媒体。我想,如果让一二年级学生从一篇充满童心童趣的故事和一部好莱坞大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结果也许是故事更能得到他们的青睐。因为大片是给成人看的,超越他们的认知水平太多,离他们的心理实际太遥远,再热闹生动刺激的场面也激不起他们心中的涟漪,因为没有共鸣就产生不了兴趣。

一次听一节二年级的语文课——《欢庆》。全文只有两句话: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教学中,老师先为大家高歌一曲——《我爱你 中国》,百灵鸟从蓝天飞过以后教室里掌声阵阵。在欢乐的乐曲中,老师引领同学们走入课文,边读课文边分别播放了“秋天的田野和果园”、“美丽的香山红叶”、“国庆节天安门广场热烈的庆祝场面”,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教师又播放了“硝烟弥漫中烽火连天的岁月”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实况,最后,老师和同学们齐唱《歌唱祖国》结尾。

一节很是热闹的课,却没有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力。不到半节课,学生就开始了骚动,全然不顾身边坐着许多听课的老师。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年龄层次,忽略了七岁孩子的学习需求,忽略了文本的实际。

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用规范的书面语言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所以,读说背诵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能像高年级的语文课那样通过丰富的文本引入,让学生对某个人、某个事件有着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这种区别也是由孩子们的思维特点所决定的。况且《欢庆》是一首只有两句话的小诗,语言简洁明了,琅琅上口,只要解决了“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这一难点,全文所描述的意境和欢乐的场面学生足可以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

所以贴近学生实际的课堂,学生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获才能让孩子们的心灵浸泡在成功的乐趣中,才能够涵养出欣赏和爱好。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紧贴地面行走的姿态永远都是教学中不可替代的美。

师生一起学习的课堂

想到了毕淑敏的一篇文章——《提醒幸福》:

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才相识了一个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个骗子。你取得了一点成功,还没容得乐出声来,所有关切着你的人一起说,别骄傲!你沉浸在欢快中的时候,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千万不可太高兴,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

在皓月当空的良宵,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于是我们忽略了皎洁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风暴来临前的一切准备。当我们大睁着眼睛枕戈待旦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骗上当……提醒荣辱不惊……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

感慨之余,想起了我们的课堂:

刚刚打开课本,老师就说,注意要把每一句话读正确;刚刚站起来准备发言,老师就说,注意声音要响亮;注意读课文要带着你的感情……注意语言要流畅……注意把文章写生动…注意把你的想法表达完整……注意抓住文章的重点句段体会……注意感受人物的心情……注意编者作者的意图……注意老师的问题要听清……老师提醒了学生一万零一次,却独独不提醒自己和学生一起学习。

“注意”这个平平常常的词语,让教师成为了一个掌握真理的老师而不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让老师离开了学生,离开了课堂,成为赛场的裁判、法庭的法官,成为指点迷津的先行者,判断学生学习情况的审判官。

曾经以为这样的课堂是正常的,曾经被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气氛迷惑,以为,这就是学生喜欢的课堂。直到那一次听公开课,教学结束后,主持人请同学们就课堂和执教老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的发言让我震撼。他们说,喜欢和张老师一起上课,因为张老师不是在教他们学会什么,而是在和他们一起探索、一起思考、一起总结、一起评价,这种融合使他们在课堂上没有学习的压力,甚至忘掉了是在老师面前发言,课堂上经常出现的胆怯和忐忑在这节课中似乎全不存在了,和张老师一起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听着同学们的发言,想着那精彩的教学,我感叹:和学生一起走在学习的路上,才能真正收获行云流水的课堂,和学生一起走在学习的路上,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与文字亲密接触,发现语文的美丽,感受语文的隽永与磅礴,才能爱上语文没商量。

第三篇:党 课 观 摩 比 赛 材 料

党 课 观 摩 比 赛 材 料

沿着高建成的足迹走向党代表的岗位

八月一日,是我们军人自己的节日,不同于往年的是,今年的“八一”,•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学是在电视机前度过的,大家怀着紧张焦虑的心情,•关注着三江流域的特大水汛。正是在这一天,我们的战友,•高建成等17名同志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壮烈牺牲,•为这场伟大的抗洪斗争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高建成是我们的校友,是人民军队中、•政工队伍里涌现出来的光辉典范。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将那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八一”建军节那天。作为新时期的政工干部学员,•我们应该如何以他为榜样,发扬“万从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争做合格的党代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学习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高贵品质,•做到令重如山服从指挥

在堤坝将要决口的危急关头,•高建成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舍身忘死,率领部队坚决执行命令,•直至献出年轻的生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在他的心目中,党的号令、上级的命令,重于泰山,贵于生命。•高建成和我们同处一个时代,他留给我们的东西太多太多。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的军魂,•对党无限忠诚是每个军人应该具备的品格。•我们在座的每位都曾面对军旗、党旗庄严地举手宣誓,在那一刻,•我们都为加入了解放军、共产党的行列而 激动不已,•那铿锵有力的誓言已经铭刻在我们的心中。可是,•是否每一个人都能问心无愧地说履行了自己的誓言呢?•有的同志可能会在心里说:“说归说,做归做,还有人不如我呢”;•还有的同志可能早已将对党和人民的誓言抛到了九霄云外,平时工作上不去,着急时刻老拉稀。而高建成却可以自豪地说,•我用生命验证了我的誓言。我们学习高建成,•要成为高建成式的党代表,就应该沿着英雄的足迹坚定地走下去,时刻听党指挥,平时工作叫得响,着急时刻冲得上,•把青春和热血献给这绿色的军营,把真情和热爱献给我们的人民,•努力在基层政治工作者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干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来。

二、•学习他自觉地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做到舍家报国,鞠躬尽瘁。

当高建成拖着病弱的身躯奔向抗洪一线时,•作为儿子和兄弟,在同样处在洪水肆虐的湖南老家,•有他年迈的老母和亲人;作为丈夫和父亲,在面临洪水威胁的武汉市区,有他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然而,在小家与大家、•个人与人民的天平上,他毅然选择了后者,•因为他深知当祖国需要与个人意愿不一致时,作为军人,应该服从祖国的需要;当人民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作为党代表,•应该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回想起抗洪的那段日子,•我的眼前总有那一幅动人的画面:在波涛汹涌的洪水中有这样一条小船,•随着被救起的群众越来越多,船已摇摇晃晃,危在旦夕。•一名战士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护着船吃力地向前游。•船上有个年轻人问他,“你多大了”?“十八了”。“我也十八了,•你在水里,可我却在船上”。“不一样,我是军人”。是啊,军人,军人意味着奉献、牺牲,•军人就是要始终牢记军人宗旨,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敢于牺牲。

“守边关,甜中有苦,苦中有甜,•一人辛苦万人甜;盼月圆,圆中有缺,缺中有圆,一家不圆万家圆”,•这是军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军人价值的具体体现。•祖国的利益是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祖国的利益是最高利益。

•江主席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军队要在今后三年内裁减员额50万,•近期国家又对《兵役法》进行了修正,这说明我们已经步入了军队编制体制调整、•在和平轨道上建军的攻坚阶段。我们的干部战士无一例外地要面临进退、走留、调配、待遇等切实关系到自身利益的问题。•在这次的抗洪斗争中,•就有很多的抗洪官兵在与洪魔搏斗后还来不及休整就脱下了征尘未洗的军装,•刚刚与灾区群众握手言别后就从驻地返回了故乡。在他们的中间,•不乏众多的政治工作者,众多象高建成一样的英雄,•他们在洪水面前没有流泪,但是在脱下这身军装、•告别这熟悉的岗位时,他们却流泪了。在他们的泪水中饱含了多少对部队的眷恋,在他们那最后一个军礼中,又有多少对我们的嘱托和期望。抗洪英雄已经用行动赢得了祖国的信赖和人民的崇敬,•作为新一代的政治工作者,我们也应该象他们那样,•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我们部分学员的职业观、择业观和敬业意识受到了很大冲击,•特别是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事业心、•责任心发生了淡化。很快我们就要走上党代表、政治指导员的岗位,那种“面迎北国雪、脚踏东海水、身御高原霜、•耳听大漠风”的生活又将重新开始,•我们就要用高建成的精神去净化自己的灵魂,扎根大漠荒野、高山峻岭、•孤岛边陲也青春无悔。

三、学习他为连队建设呕心沥血,•无怨无悔的高尚情怀,做到情注士兵,爱洒岗位

在日常生活中,他凭着对部队、对战士的爱,•时刻不忘指导员的职责,既教战士守纪,又教战士做人,•鼓励他们爱军习武。回首高建成走过的路,•我们对此也就有了更深的感悟:看到训练场上战士们汗水淋漓,•他就叮嘱炊事班送加盐的凉开水;发现泔水桶里的剩菜,•他就想到要照顾战士不同的饮食习惯;•看到战士们脸盆里洗不开大件衣物,他就把自己结婚时买的洗衣机搬到了连队。•当我听到这些平凡而又普通,在基层连队中并不少见的事情时,•我总有一种深深的感触:如果他不是忠于职守,•率先垂范,怎会带病出征;如果他不是把战士当成兄弟,•情同手足,怎会在危急关头把他们推向生命的绿树,•自己却被无情的洪魔吞噬。

大家还记得在开学典礼上,•鲁蓓大姐对我们撼人心肺的讲话吗?她说,建成虽然走了,但是他的精神还在,•她知道我们这些政工干部学员都会努力学习认真磨练,•都会象建成那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党代表。大姐的话很朴实。•但其中的道理却很深刻。•三十四岁的高建成在指导员岗位上依然踏实奉献,不计得失;他的妻子已经下岗,•而他仍旧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地为祖国站岗。•这种现实的社会情况我们该如何去面对?这种情注士兵、•爱洒岗位的高贵品质我们又该如何去培养呢?

谁不渴望生命的辉煌?谁不向往生活的美好?•而军人的神圣职责使我们失去了许多发财的机会,少了俪影双双、花前月下的浪漫,少了孝敬父母、照顾妻儿的温情。•生与死的考验,往往是在一瞬间。和平时期的军人,•更多的是一点一滴的付出,而这正是一个漫长的、难熬的过程。•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军地反差明显增大的情况下,我们的不少干部面对“身在基层职难动,•生活艰苦日难熬,对象难找 家难安”的困难,•也就难免会出现这样的困惑:别人在商场上大显身手,我们却在操场上舞枪弄炮,值吗?值不值,•今年这场波澜壮阔的抗洪斗争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人民群众对军队的崇高赞誉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江主席对军队的评价更是最有力的证明:“事实证明,我们的军队不愧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不愧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子弟兵,•不愧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钢铁长城,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革命队伍”。•我们都来自于连队,不久将以党代表的身份回到基层,•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我们是否能保持清醒,坚定信念,•面对困难,做好工作呢?这次学英雄正是一次对照检查的好机会。

四、学习他牢记军人神圣职责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到忠于职守,身先士卒

高建成无论是在执行抢险抗洪的紧急任务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时刻牢记军人职责,•以饱满的热情踏实工作。在气象台他带领大家一年就甩掉了落后帽子,•在连续先进的高炮一连,•他以出色的工作实现了自己“绝不让连队掉下来”的誓言。

我们学习高建成,要成为高建成式的党代表,•就应该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树立革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扎根军营,爱岗敬业,•敢喊:“看我的,跟我上”,以饱满的热情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就应该以高建成同志为镜,认真查找自身的差距,•努力学习高科技知识,不断摸索和总结新时期带兵的规律,•为走向党代表的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里,我想向大家讲一件我姐姐亲口告诉我的事情,她说,整整一个暑假,•我那个原本活泼好动的小外甥一直守在电视机前,他没有看平时他最爱看的动画片,•而是一直注 视着镜头里那一群群身穿绿色迷彩服、•红色救生衣的人,他问我:“妈妈、妈妈,•他们穿的衣服怎么和舅舅的一样呀”?•我姐姐告诉他:“他们和你舅舅一样都是解放军,他们在救咱们老百姓”。听到这件事后,我感慨万千。今年服装流行色是迷彩,•今年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着抗洪,今年人们最热衷的话题还是在问,谁是最可爱的人。•大坝上,一位记者采访将军、•军人和老百姓有什么不一样时,将军顺势指着那群扛着沙袋正奔向管涌的战士们,•动情地说,“军人就是奋战在最前沿,•军人就是冲锋在第一线,军人就是他们”!是啊,这就是军人,•军人的神圣职责注定了我们在大堤决口的危急时刻要挺身而出。我想,•在和平年代的牺牲与在战争年代的牺牲都同样崇高,•高建成等十七烈士与当年飞夺沪定桥的十七勇士也都同样伟大!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英雄的誓言响彻天穹,•做为跨世纪的军人、政工干部和党代表,•我们肩负着历史的神圣使命、人民的万般嘱托、先烈的殷切期望,•我们有责任让伟大的抗洪精神发扬光大!我们有信心沿着高建成的足迹,走向党代表的岗位,在未来的征途中锐意进取、再创辉煌!

注:此材料在演讲课比赛中获三等奖

学习高建成的精神与品格 争做合格党代表

在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里,我们九八级秋季班学员 带着部队党委、首长的嘱托和官兵们的希望,来到空军政工干部的摇篮学习深造。一跨进学院大门,首先跃入眼帘的是十几米横幅上写着:“向抗洪英雄高建成学习,做新时期合格的党代表”。开学典礼上听了高建成事迹的报告,院党委对学习高建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过去对“党代表”这个概念没有过多的思考,只是儿时看电影时认识了洪长青和郭建光。后来参军入伍,在基层看到了身边的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和团政委,才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没有深层次地思考它。现在进了指导员队学习,一只脚踏进了“政治指导员”岗位的门槛,就不能不思考这个问题了。近两个月来,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向高建成学习什么?怎样才能成为新时期的党代表?在此期间,军委江泽民主席的讲话,时常在我的耳边响起,他说:“广州空军高炮五团的高建成同志,在抢险地段堤坝突然决口的危急关头,把救生衣让给了不会游泳的新战士,在洪流中继续指挥被洪水冲散的战士自救互救,在连续把几名战士推上一棵大树后,自己却被急浪卷走了。在危难时刻和生死关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的利益置于脑后,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是一种非常高尚的精神,非常可贵的品格,在过去的战争年代,我军就具有这样的光荣传统,在今天的和平时期,我们的子弟兵能够继续这样做,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新的历史时期‘最可爱的人’。”江主席的讲话尽管不长,只有短短 216个字,但寓意深长,内涵丰富,揭示了新时期人民解放军官兵的精神风貌,揭示了高建成同志的英雄品格。我们学习高建成,争做新时期合格党代表,就要按照江主席讲话的要求,在把握高建成精神与品格上下功夫,就要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实践,用模范行为踏着高建成的足迹前进。

一要学习高建成同志,把党和人民的利益始终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无私奉献精神

高建成同志无论在读书学习期间,还是在平时工作过程中,或是在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都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二位,体现了新时期党代表的高风亮节。九四年在本院一年制指导员班学习时,全队参加上海市歌咏比赛,尽管只得了第八名,他在自己的演讲稿中说服了全队同志,要正确对待名次,从积极参与歌咏比赛看到了上海人民改革开放的精神风貌入手,解开了大家的思想疙瘩。他本人32岁时才担任连队主官,职务晋升相对比较晚,但他毫无怨言,而是踏实工作,埋头苦干,先后使两个后进连队跨入了先进行列。当他的妻子鲁蓓同志下岗待业时,他从没有向组织反映。今夏,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当团政委找正在发高烧的高建成谈话,团党委决定叫他留守时,他说啥也不干。硬是带着有病的身体上了大堤,与官兵们一起抗洪抢险,几次晕倒。当八月一日牌洲湾决口,他又和连队官兵一起奔向第一线。为抢救战友和群众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高建成同志这种始终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无私奉献精神,不是一日形成的,而是有一个不断的磨炼过程的。也正是由于他平时注意努力改造自己,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关键时刻,才能够挺身而出,无私奉献,展现了新时期我们军队党代表的光辉形象。我们学习高建成,争做合格党代表,首先就要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排除各种干扰,耐得住清贫,经得住考验,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而是要正确处理个人与党的利益关系、个人与人民的利益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个人与军队的利益关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点滴做起,不 断修炼培养自己的精神与品格,塑好新时期党代表的良好形象。

二要学习他热爱连队,热爱政治工作的敬业精神

高建成同志是新时期我军院校培养起来的连队党代表,他三进军校门,领导多次调动他的工作岗位,但他都自觉服从,坚持扎根基层,热爱连队,一心扑在政治工作上。在我院学习期间,为了丰富知识、汲取营养,他经常扎到图书馆里去,借阅不少参考书籍和资料,写下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并主动与其它学员一起交流心得体会,虚心向教员请教。毕业后,走上指导员岗位,他白天和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夜晚继续在科学理论的海洋里翱翔,并结合工作实际写下了20多万字的体会和讲课提纲。他学以致用,把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教育官兵,化解矛盾。所以,他在不长的时间里能把两个连队分别由后进带入了先进行列。功夫不负有心人,种下去的种子,总会有收获的。我们学习高建成同志,争做合格党代表,就要把立足点放在基层连队,把心思放在政治工作上,热爱本职,做好本职。在校期间,首先要刻苦学理论,潜心积累知识,为将来上岗积蓄力量。上岗后,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贵在实践,善于用革命理论和科学知识去解决连队建设的实际问题。

三要学习他对同志充满深情,对士兵无限热爱的友爱精神

新时期官兵关系能否搞好,关键在基层领导,而连队党代表又是党支部一班人的“班长”,搞好基层官兵关系,党代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建成同志对士兵无限热爱,对干部充满深情,体现了新时期党代表对同志的友爱精神。这既是他做好政治工作的感情基础,又是他做好政治工作独特的方法与艺术。侦察班班长张云的父亲因肾病两次手术花了29 万多元钱,而张云父亲所在的工厂只能报其中的一部分,家中欠了一大笔债。张云父亲想见儿子一面,然后了却此生,张云非常激动,准备请假回去出口气。高建成同志“三管齐下”:一是打电话、写信做张云父亲的工作;二是找张云谈心,帮助他分析地方企业的困难,并教育他不能感情用事;三是给张云父亲所在工厂和街道写信,请他们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后来街道和工厂经过协商妥善解决了张云父亲的医疗费。张云谈起这件事总是激动地说:“指导员不仅帮助我家解决了实际困难,也在我即将走上人生岔路时,给我指明了方向”。“党代表”也是官兵的指路人,指导青年官兵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是我们党代表的职责。我们学习高建成,尤其要在官兵遇到困难矛盾时,帮助他们正确分析情况,提出独到的见解,想出妥善解决困难的方案。高建成对士兵无限热爱,对干部也充满深情。司务长常春不爱说话,谈恋爱几次受挫,高建成和妻子多次出面帮助做工作,终于使一位姑娘把“绣球”抛给了常春。连长黄顺华家属临时来队,一家三口挤在只有90厘米宽的单人床上,高建成主动找来木板,帮助加宽;天气热了,高建成悄悄给连长买来凉席;冬天冷了,高建成请岳母帮助连长做了一个厚厚的棉垫,绑在椅子上。两个一把手的团结与友谊是搞好基层连队建设的关键。新时期党代表就要像高建成这样,当团结的模范,做团结友爱的工作,使党支部一班人团结一心,使整个基层连队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才能使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高建成同志是新时期我军官兵中的优秀代表,也是我们基层政治工作干部的杰出典型。学习他,就是要用他的精神激励我们,用他的品格塑造我们。

同志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在人民解放军基层党代表的行列中,我们将来也是优秀者。

第四篇:中 小 学 美 术 观 摩 课 心 得

中 小 学 美 术 观 摩 课 心 得

在本月26-28日,学校派我去参加在河南省中小学生美术观摩课,感到非常幸运。有幸和这么多来自教学一线的美术同行专家们畅谈教育与体会,相互交流,感到非常荣幸和快乐。这次听课不同地区的老师共同展示了15节中小学和高中美术课,让我开拓了视野,感受到了他们特有的课堂智慧、魅力与精神。

下面就谈谈这次听课的感受与体会。

一、凸显学习方法,实现师生角色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原先一言堂改为“以学生发展为本”采用启发式教学,合作式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这在公开课中运用的非常明显。例如:洛阳贾佳老师《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用了大量图片对比,启发学生归纳总结。开封王众老师《秋天的节日——心意卡》运用视频画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小组比赛的形式完成作业,都达到了很好的预期效果。

二、联系生活,创设情景,想象感悟

在15节课中,每位老师都非常注意联系实际,小学课比初中、高中更明显。例:新乡育才小学赵军岭《我设计的自行车》,安阳人民大道小学李艳霞《巧巧手》都是选题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形象和熟悉的生活事物,创设情景,启发讨论,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回归理性,贴近实际教学

(1)教师的专业基本功

自课改以来,大大小小听过很多的公开课,包括几年前中南六省的课。这次感到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转变——板书又回来了。课改前,老师基本上都有实际的板书。课改初始,公开课上你再也看不见传统的板书,替代的是多媒体投影或是提前准备好的花花哨哨标题,需要时直接贴上去。这次眼前一亮,从第一位老师开始,就很勇敢的进行板书。之所以说勇敢是因为她的字体并不美观,可能因为这个原因也使后面的教师增强了不少的信心。油田一中马老师在课前也是提前准备好了板书,和带队老师商榷后也没使用,采用了手体,这是不是一

种预兆呢?

(2)教学活动的创新能启迪人

在听课中印象最深的是郑州外国语学校李淼老师《艺术的多元化》。课前我们几个初中老师在一起讨论,这节课并不好讲,艺术多元化的因素有很多,讲不好容易混,脉络不清,学生一头雾水。但听后一致好评,叫人精神一振。首先她采用了一种花朵式的板书,花心是课题——艺术的多元化,各个花瓣是组成的不同因素。这样一个个去讲,脉络很清晰,不容易产生遗漏和混淆。第二,教学活动设计很新颖,提问层层深入很有效。例:同一个班,同一个主题,为什么内容不同?诠释作品不同?面对同一作品,为什么有不同观点?都是一个主题,表现形式有什么不同,找出他们的关联?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风格异的作品,等等。第三,拓展部分,给人提供新思路。老师找了一些现代科技图片,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注入给艺术新的活力。思考:多元化带来了什么?这既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又和课题紧紧相扣,设计巧妙,大大提高了本节课的品质。

总之,听完这次课后,我感受到这些教师有着清晰地头脑,严谨的教学环节,新颖的教学活动,精心的教学准备,完美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中学习很多知识,给自己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多可鉴借的思路,指明了一个方向。

听课,是一种学习,但更多的是学会思考。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学好一门功课,听课是关键,听课的目的在于听懂,听懂的关键在于会听,怎样听课才叫会听?学会带着问题听课,在听与做中求解;对于听课老师来说,不应该只是个听众、观众,更应该是个思想参与者、研究者。而作为授课老师,我们该拿什么奉献给我们的学生?这是值得我不断探索与改进的问题。教学设计没有唯一的“正版”,只有不断探索的“精彩”。一位优秀的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同时还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于渔。”以上是我此次听课中个人浅薄的一些感受和心得。

第五篇:负摩阻力论文

一、负摩阻力的成因

桩周土的沉降大于桩体的沉降!桩土的相对位移(或者相对位移趋势)是形成摩擦力的原因,桩基础中,如果土给桩体提供向上的摩擦力就称为正摩阻力;反之,则为负摩阻力。

地基土沉降过大,桩和土相对位移过大地基土将对桩产生向下的摩擦力拉力,使原来稳定的地基变得不稳定,实际荷载可能超过原来建议的地基承载力。

一般可能由以下原因或组合造成:未固结的新近回填土地基;地面超载;打桩后孔隙水压力消散引起的固结沉降;地下水位降低,有效应力增加引起土层下沉;非饱和填土因浸水而湿陷;可压缩性土经受持续荷载,引起地基土沉降;地震液化。

二、地基设计为什么要考虑负摩阻力

桩周负摩阻力非但不能为承担上部荷载作出贡献,反而要产生作用于桩侧的下拉力。而造成桩端地基的屈服或破坏、桩身破坏、结构物不均匀沉降等影响。因此,考虑桩侧负摩阻力对桩基础的作用是桩基础设计必不可少的问题之一。

三、如何在现场测试和估算负摩阻力

在桩体安装应变计这是目前测单桩负摩阻力问题的最常用的方法。80年代,有工程运用瑞士生产的滑动侧微计(SlidingMicrometer---ISETH)来测定。

普遍的方法都是测定桩体轴力,从而推算桩侧摩阻力。

四、影响负摩阻力大小的主要因素

桩周土的特性当然是首当其冲的,其次桩端土特性也不可忽视(因为其之间影响着中性点的位置问题)、桩体的形状、桩土模量比等都有影响。

五、负摩阻力的防治措施

打桩前,先预压地基土,从根本上消除负摩阻力的产生;在产生负摩阻的桩段安装套筒或者把桩身与周围土体隔离,这种方法会使施工难度加大;在桩身涂滑动薄膜[如涂沥青],目前这种方法应用比较普遍,效果也不错;通过降低桩上部荷载,储备一定承载力;在地基和上部结构允许有相对较大沉降的情况下,采用摩擦桩;采用一定的装置消除负摩阻力。

下面介绍一种消除负摩阻力的装置:它由设置在桩体外周的卸荷套及卸荷套与桩体之间的润滑隔离层构成。卸荷套使桩体与周围土层完全隔开并由桩体带动在打桩时与之同步下沉,而当桩周土层沉陷时,卸荷套依靠隔离层内润滑材料的作用,可随土层相对桩体自由下沉而不将下拽力传给桩体,从而有效地消除了负摩阻力的作用。可广泛用于各种软基地层拟用桩基础的工程中。

六、负摩阻力的群桩效应[研究大多数是单桩,实践中基本是群桩

这个跟我们的研究方法有关系,目前我们的现场实践方面的研究方法都是针对单一桩体的。另外,群桩方面的研究,运用数值分析方法也有不少研究。群桩的现场研究很值得期待呀。

七、端承桩产生负摩阻的可能性大于摩擦桩

(1)对于摩擦型桩基,当出现负摩阻力对基桩施加下拉荷载时,由于持力层压缩性较大,随之引起沉降。桩基沉降一出现,土对桩的相对位移便减小,负摩阻力便降低,直至转化为零。(2)对于端承型桩基,由于其桩端持力层较硬,受负摩阻力引起下拉荷载后不致产生沉降或沉降量较小,此时负摩阻力将长期作用于桩身中性点以上侧表面。因为端承型桩,桩身基本不动,只要地基沉降,基本都是相对位移。

八、负摩阻力的计算方法

负摩阻力大小的确定关键在于上面提到的确定中性面,这个定了,计算按模型假设和常规的侧阻力计算一样。给大家把经常用的方法介绍一下,个人认为比较全面系统的,国内规范一般只提有效应力法(2)。

(1)总应力法;

(2)有效应力法,详见《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3)原位测试结果法[静探法、标贯法]工程地质手册中有说明;

(4)高应变动力桩检测;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中规定,对可能出现负摩阻力的桩基,宜按下列原则设计:

(1)对于填土建筑场地,先填土并保证填土的密实度,待填土地面沉降基本稳定后成桩;

(2)对于地面大面积堆载的建筑物,采取预压等处理措施,减少堆载引起的地面沉降;

(3)对位于中性点以上的桩身进行处理,以减少负摩阻力;

中性点在桩身某一深度处的桩土位移量相等,该处称为中性点。中性点是正、负摩阻力的分界点。

(4)对于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强夯、挤密土桩等,先行处理,消除上部或全部土层的自重湿陷性;

(5)采用其他有效合理的措施。

综上所述,地基问题是很复杂的,而理论研究往往又与工程实践相距甚远。所以要依据理论,但不要完全依赖于理论,对具体工程作具体分析。例如上面提到的负摩阻力的产生,从理论上来说是对的,但要在工程实践中具体介定却很困难,估算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要作为定论。又如采用隔离的方法,故然可以避开负摩阻力,但有用的正摩阻力也被“避开”了。如果采用套筒,桩周又失去了侧限,反而不利。

生产实践中会遇到很多预料不到的问题,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负摩阻力桩的桩土相互作用十分复杂。尽管国内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持续了约七十年,但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P14.3.4.7.P238.5.2.15.

下载摩课心得体会(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摩课心得体会(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摩迪卡广播稿

    “摩迪卡”品牌简介“摩迪卡”品牌家具是由深圳市仁豪家具发展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全实木民用家具。公司位于深圳龙岗街道办同乐居委会水流田工业区,全线引进意大利,德国进口现......

    摩安广告标语

    摩安(MORUN),是北京天捷优越科技有限公司专项研发、生产的具有减摩修复、节能降耗、减排环保的高科技产品。代表着北京天捷优越科技有限公司在金属减摩修复领域的产品,属该公司......

    卡卡摩多岛教案

    《卡卡莫多岛》 教学目标 1能够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 2能够团结友爱,齐心协力解决问题。 3能勇敢的面对自己的缺点。 教学流程: 1导入 (1)今天我们今天我们一同去看看好居乐农......

    评课心得体会(共5篇)

    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是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评课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评课心得体会1本周是我们学校组织的......

    表演课心得体会(共5则)

    表演课心得体会(精选4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表演......

    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共五篇]

    我们通过学习,要学会对自己作出心得和体会,这样才能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三篇,欢迎阅读!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1时光飞逝,眨眼间两年的大学生活......

    关于教育学课心得体会(共五则)

    关于教育学课心得体会 我认为现在这种上课方式还是比较好的,比如:开展辩论赛、留一些作业,让我们课下讨论并课上发言等。但我们在开展这些活动时也存在一些缺点,下面我谈一下我......

    听说课心得体会(共5则范文)

    听说课心得体会俞秀芳 为了更好的搞好课堂教学,学校上周五和本周三举行了各科的年轻教师说课活动,十六位教师参加了比赛,每位选手精心准备,给我们呈现了精彩的说课现场,通过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