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24式简化太极拳的认识及学习过程体会(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2 06:4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谈你对24式简化太极拳的认识及学习过程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谈你对24式简化太极拳的认识及学习过程体会》。

第一篇:谈谈你对24式简化太极拳的认识及学习过程体会

谈谈你对24式简化太极拳的认识及学习过程体会

古语有云:“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像,四相演八卦。”有这样一种拳术,它是依据“易经”阴阳之理创的并且符合自然运转规律,这就是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不受场地、时间限制,备受人们青睐太极拳姿势优美,动作柔和,男女老幼咸宜,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单人练习也可,集体练更好,不仅我国人民爱练,而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它的运动特点是: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讲究“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在动作徐缓舒畅的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有人认为只有剧烈的体育运动才能增强人的体制,预防疾病的发生。我看未必如此,进入大学以后,我们就开设了太极拳这门课程,而且还作为了我们的必修课程,刚开始时,老师教我们太极拳,打的非常慢,我们总觉得不习惯,不想上这种课程,总想不通学校怎么会开这种必修课呢,久而久之,随着我们课程的进度,我们学的招式多了,老师就叫我们跟着音乐打太极,打的过程中,心里有种无比的轻松感,心情豁然啦。慢慢的,觉得练拳也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身体上的松懈和心灵上的平和,心平则气和,疾病自然也不会轻易缠身。

练习太极拳首先要精神集中,心平气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开始前要根据自己的体质,保持自然呼吸,使呼吸保持从容不迫,舒适自然,顺序渐进,吸起呼落,吸气时收腹提肛,呼气时小腹自然放松隆起,二目极目远眺,凝神静息或使全身放松,精神内敛。打拳时要始终保持从容不迫,坦然自若,心旷神怡,全身肌肉要放松,要含胸拔背,不能挺胸,要沉肩坠肘,骨骼肌放松,正脊松腰,提肛虚步,虚实分清、重心稳地,气沉丹田,动中含静,精神集中而又闲适安详,而不应该在心情紧张或不安使练拳。以前练拳时总是跑的气喘吁吁后马上便开始练习,练完后,心也渐渐平静下来。棵根本没有掌握练拳的心态与要领后来明白练拳应心平气和后,几遍下来浑身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感。一件事情只有你品出其中的味来,你才会愿意去做,太极拳也一样。只有在熟练的基础上,才会萌发出继续练下去的愿望。总之,要想打好太极拳还得需要我们在课后多多练习才行,要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那种苦中寻乐的感觉。在生活中处理事情也一样,需要我们不断努力,能吃苦耐劳,那样我们才能把事情处理的好。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精神和文化财产,我们要打好太极拳继承好这一宝藏,继续发展、发扬光大太极拳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普及太极拳,弘扬武术瑰宝,强身健体,以进步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让更多的朋友加进到太极拳的队伍中来。同时,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理解到做任何事都不能急躁,得要我们保持心平气和,冷静对待,果断处理之,那样我们做事就会更高明一层了。

第二篇:对太极拳的认识及体会

对太极拳的认识及体会

汤贻良

15271156 太极拳是一种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理论来解释拳理并命名的传统拳术。是一种融哲理、医理和拳理于一身,并切有强身健体、娱乐、表演等多种功能的传统武术拳种。它以中国古典哲学,中医为基础于明末清初得以成型,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通过人民的长期锻炼实践证明太极拳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而且还能够健心,使人心态自然、平和预防心理疾病,所以太极拳既能健身又能健心。实际上太极拳是我国武术精髓部分,是集技击。健身、养身于一身,分为健身性、表演性、爆发性等。

太极拳源远流长,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那动中有静,以柔克刚等风格,又与中华文化一致。从太极图里就能看出来,阴阳的相生相克,是互相依存的。互相对立,又互相转化,强中有柔,柔中带强。

太极拳的理论说起来好像很多,但实际上它都是相关联的。比如:太极拳脚下是反作用力,你只要做到下盘的圆裆、开胯、敛臀,劲自然就到了脚下,所以带着拳理去练,会少走好多的弯路。要想练好太极拳,就一定要理解拳理,太极拳讲“松沉找刚柔”。太极之根本是静。守静而不妄动。动无动意,动为假形,动复归静。从意道上说,我从离根之感,根就在我脚下,注意:根不是脚根,而是所踩之地也。我离地径有坠落之感,否则无功矣,静在推手中是没有主动推出对方之意,在打手中没有主动攻打对方之意。要占有先机必要时也要移形补位,但仍守静。

太极之外形是松。首先,虚领劲顶,肢体其余各部位顺着重力下落;其次,运动方向上下前后左右,持下落之感;最后,关于含光,下巴微收、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命门外鼓、腰脊贯直、尾闾内收、两胯松平、圆裆裹裆、屈膝松脚等等要求,从根本上说要松落,自然,松定而得至刚。

太极之内意是无差异。两手、两脚、手脚、头脚,同身表无差异,重心于两脚间转换时也不能出现两脚差异。无差异就是同一。此状态能在松中。

太极之神气收敛入骨,勿使有丝毫外张。我之形有阴阳虚实之变化,但非我真劲,凡有动意者从动意者必受其害。太极之境无休止。

第三篇:对太极拳的认识及体会

对太极拳的认识及体会

太极拳是一种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理论来解释拳理并命名的传统拳术。是一种融哲理、医理和拳理于一身,并切有强身健体、娱乐、表演等多种功能的传统武术拳种。它以中国古典哲学,中医为基础于明末清初得以成型,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通过人民的长期锻炼实践证明太极拳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而且还能够健心,使人心态自然、平和预防心理疾病,所以太极拳既能健身又能健心。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习练太极拳越来越多,但青年人较少,是由于大部分青年人对太极拳不甚了解,对太极拳存在误区,认为太极拳是老年和弱者专门练习的拳术。实际上太极拳是我国武术精髓部分,是集技击。健身、养身于一身,分为健身性、表演性、爆发性等。起到了终身学习,终身受益。

太极拳源远流长,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那动中有静,以柔克刚等风格,又与中华文化十分一致。从太极图里就能看出来,阴阳的相生相克,是互相依存的。就像矛盾的双方互相对立,又互相转化,强中有柔,柔中带强。在现代生活中就是比较缓慢的、柔和的、适合大多数人的能宣扬民间文化的健身好方法。现在习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这说明人们对习练太极拳能健康身体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但是我发现有一部分人群是盲目练拳。所谓练盲拳,就是不带着拳理去练,而是自行其是。太极拳的理论说起来好像很多,但实际上它都是相关联的。比如:太极拳脚下是反作用力,你只要做到下盘的圆裆、开胯、敛臀,劲自然就到了脚下,所以带着拳理去练,会少走好多的弯路。

要想练好太极拳,就一定要理解拳理,太极拳讲“松沉找刚柔”,习练一些人把“沉”练成了“重”怎样理解太极拳中的“沉”哪?就我对练拳体会,如果把自己比作水的话,“沉”就是一块系下去的石头,石头系在水中,石头下去了,水面并没有太大变化。那么体现在身体上的这块石头就是“意念”也就是说你的意念下去了,但肢体的变化并不是很大,可一些练拳之人正好相反,他的肢体下去了,但意念没有下去,所以练拳者练的膝盖痛的就是这种现象。这个意念下去还要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松”要想做到意念沉下去,就要使身体节节松开,这就像我前面提到太极拳的理论紧密关联,要想做好“沉”就必须练好“松”,所以太极拳练“松”是关键。

太极之根本是静。守静而不妄动。动无动意,动为假形,动复归静。从意道上说,吾从离根之感,根就在吾脚下,注意:根不是脚根,而是所踩之地也。吾离地径有坠落之感,否则无功矣,静在推手中是没有主动推出对方之意,在打手中没有主动攻打对方之意。要占有先机必要时也要移形补位,但仍守静。

太极之外形是松。首先,顶{头顶}劲不丢,头顶虚悬,肢体其余各部位顺着重力下落;其次,运动方向上下前后左右,都不能丢,持下落之感;最后,关于含光默默,下巴微收、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命门外鼓、腰脊贯直、尾闾内收、两胯松平、圆裆裹裆、屈膝松脚等等要求,从根本上说要全部归于松落,必须自然,松非柔弱,松定而得至刚。

太极之内意是无差异。两手、两脚、手脚、头脚,同身表无差异,重心于两脚间转换时也不能出现两脚差异。无差异就是同一,一体、一个。此状态只能在松中求,舍此而无它法可得。吾否定{上轻下沉}之说法,觉得此中状态并未进入太极真状态。吾说的这种同一状态,能得外三合、内三合,得听劲之神妙,得整劲得气团。但要注意,内气不是沉在丹田,而是沉到脚根,当然同身无差异是一个极限状态。

太极应当从意上修炼而渐入无意自然状态。凡用意之处越来越淡,接近于无而无意状态。意在人先,我之意包容对手,包容周边可感知的一切。要时时刻刻吞融一切,不是吞在身上某处,而是吞到或吸入脚根去,吾乃一皮囊,中空无物,不要想身体内的一切东西,更不可想运什么气,意要在皮表与外界相融,吞融外界,吸至脚根地中。太极之本质是与自然大地同一。通过身法与意道调整,达到与地合之目的。此吾内劲之根本,劲不从体内本之。吾必须松空,才能与自然大地相合。吾所练不过是使全身成为坚实的力之导媒介,运用太极技法。将来力化于地,同时用地之反作用力还施对手,与太极斗者,实则与自然大地斗法。凡言丹田内气内劲之充沛,吾认为只知其表象,运用时方圆相生,本质上仍是非圆即弧的螺旋劲{加速离心力}、弹斗力{有穿透震荡力}。

太极之神气收敛入骨,勿使有丝毫外张。吾之形有阴阳虚实之变化,但非吾真劲,凡有动意者从动意者必受其害。太极之境无休止。

以上则是我对太极拳的认识及习练太极拳的一些体会!

第四篇: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观点的认识和体会

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观点的认识和体会?(必答)

下面谈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点的认识和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位改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想。

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 :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

二、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解放了思想、实现了思想的解放。而改革开放所带来最根本的变化就是思想的解放、所能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解放了思想。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不是为纪念而纪念,而是为了更深入地改革开放而纪念,关键是在具体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推动改革开放。

三、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果即思想解放的结晶就是开辟了道路、创新了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而一切――这一条伟大道路正是解放思想的结果、这一个伟大理论正是思想解放的结晶,这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和最伟大的成果。

四、纪念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五篇:谈谈你对学习

谈谈你对学习《航空航天概论》的认识及心得体会

学号:0930606120928物流1209班 路朝阳

今年我们开了航空航天这门课,老师的风趣幽默把航空航天知识讲的趣味横生,我们大家听得也很仔细,不知不觉这门课已接近尾声,在此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对我国航空及世界航空的一点了解,同时在此结束之际我也谈谈自己的管窥之见!

一.首先是对世界航空航天大事件的认识:

风筝起源古代中国,约14世纪传到欧洲

公元前500-400年中国人就开始制作木鸟并试验原始飞行器

1909年世界第一架轻型飞机在法国诞生

1903年12月14日至17日,由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行者”1号飞机,在人类航空史上首次实现了自主操纵飞行.这次试飞成功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人类航空史从此进入新的纪元

1947年10月14日美国著名试飞员查尔斯·耶格尔驾驶X—1飞机实现了突破音障飞行

1969年7月20日22时56分20秒,阿姆斯特迈出一小步成为全体地球人类的一大步

1957年10月4日

前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半年后,美国的人造卫星上天

1959年9月12日

前苏联发射“月球”2号探测器,为世界上第一个撞击月球表面的航天器

1961年4月12日

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世界第一位飞入太空的人

1969年7月20日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人

1970年12月15日

前苏联“金星”7号探测器首次在金星上着陆

1971年4月9日

前苏联“礼炮”1号空间站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个空间站。两年后,美国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送入太空

1971年12月2日

前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着陆。5年后,美国的“海盗”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

1981年4月12日

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成功

1986年1月28日

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升空73秒后爆炸

1986年2月20日 前苏联发射“和平”号空间站,服役已经超期8年,至今仍在运行,是目前最成功的人类空间站

1993年11月1日

美、俄签署协议,决定在“和平”号空间站的基础上,建造一座国际空间站,命名为阿尔法国际空间站

二.是对我国的航空航天大事件的了解: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返

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并于3天后成功回收。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

1990年4月7日,中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亚洲一号通信卫星,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国外卫星,使我国在世界航天商业发射服务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9年10月,我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顺利升空,并正常运行,这是我国首次在空间技术领域进行的全面国际合作。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并于2003年10月16日圆满回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3年12月和2004年7月,我国与欧洲空间局联合研制并发射了“探测一号”和“探测二号”科学卫星,“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取得圆满成功。

2004年1月23日,我国绕月探测工程正式由国务院批准立项。

2005年10月12日,神六成功发射.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左右,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神舟七号(首次出舱活动)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发射天宫一号,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和前景

古语云,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人类在漫长的社会进步中不断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现在,人类的活动范围已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空间,再从大气层空间到太空的逐步发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飞跃。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

很久以前,人类就有飞出地球、探知太空奥秘和开发宇宙资源的愿望,我国古代的不少神话故事便是突出的反映。最典型的是流传很广的嫦娥奔月,它描写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的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了。

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15世纪中国官员万户。1945年,美国学者基姆在他的《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万户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然后,他在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准备完毕后,万户坐在椅子当中,然后命其仆人点燃火箭。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航天技术的春天。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纲要》,把航天技术列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之一。“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对我国航天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描绘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前景的蓝图,一致认为载人航天是我国继人造卫星工程之后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1992年1月,党中央批准研制载人飞船工程。自此,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1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此后,又分别把神舟2、3和4号送上九重天。在1992年开始研制载人飞船之前,我国“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曾为研制哪种运输器这个问题进行了几年的研究,即对从研制飞船起步和越过载人飞船直接发展航天飞机的多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比较和分析,甚至还激烈地争论过。

2003年10月15日圆了万户的梦,因为在这一天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顺利升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千年飞天的理想。它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多年垄断格局,成为世界第3个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这对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振兴中华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载人航天的重大意义

历史上,远洋航海技术的兴起,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开辟和近代科学的一系列成就,开始了一个“全球文明”的时代。当代载人航天技术的问世,则使人类走出地球这一摇篮而到达太空,开始了一个“空间文明”的新时代。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不过,由于载人航天技术与无人航天技术有很大差别,主要反映在安全性、复杂性和成本高三个方面,所以从1961年第一名航天员上天到现在,它还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用途。但从可以预见的未来来看,人类现在面临的资源枯竭、人口急增等急待解决的几大问题,只有通过开放地球、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来解决。即使在当代,发展载人航天也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首先,它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提升国际威望。因为航天技术的水平与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科学和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载人航天的突破--用本国的载人航天器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标志。发展载人航天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水平、发达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迄今为止,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实现了载人航天。其他拥有一定航天技术基础或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虽欲染指载人航天,但因力不从心,所以只能求助于与他们合作,出钱出资,用俄、美的载人航天器将本国航天员送上太空,以图逐步加入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的大国地位。所以,我国航天员进入太空,也能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两弹一星”那样,引起全世界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全民的凝聚力。

其次,它能体现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现代科技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可以大大促进整个科技的发展,并将为培养和造就航天科技人才作贡献。例如,就载人航天器本身的研制和运行而言,它对通信、遥感、推进、测量、材料、计算机、系统工程、自动控制、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等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大大推动了这些技术的进步。

再有,载人航天的发展能促进太空资源的开发,为地球上的人类造福。载人航天器所处的高远位置和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可为科研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它在推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等许多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望在一些前沿学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人类带来巨大的效益。一些国家已经在太空制药、太空育种和太空材料加工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并准备建造太空工厂,其效率和效益不可限量。

另外,地球能容纳的人口是有限的,大约80亿~110亿,因此有些人已经开始研究向外空移民的方案;地球上的能源也日益紧张,那么是否可以到别的星球开发矿藏呢?这是科学家所关心的一个问题,而且不是天方夜潭,因为类似载人登月等许多过去可望不可及的神话和幻想,如今有不少都变成了现实。

最后,载人航天具有巨大的军事潜力。使用载人航天器可以很好地完成侦察和监视任务;灵活部署、修理和组装大型军用卫星;安全而连续地指挥和控制地面军事力量;还能作为特殊武器的试验场。例如,早在1965年12月,美国双子星座7号飞船上的航天员就曾用红外遥感器监视和跟踪了1枚潜射导弹的发射,所获信息比潜艇上的观察人员报告的还要快。第1次、2次海湾战期间,和平号空间站与“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对战区进行了大量观测活动,取得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中国载人航天的未来前景

中国载人航天将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国在成功发射4艘无人试验飞船的基础上,已将首位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然而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除继续用载人飞船进行对地观测和空间试验外,重点包括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和发射长期自主飞行、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以尽早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大系统,解决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是建造更大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航空航天技术

为航空航天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创立的一系列高级复杂的施工作业程序。它涉及人力资源配置,设备仪器搭配与安装使用等艰深的学术作业。是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高度追求。

三.对航空航天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们知道,人类的家园是地球,而地球的外面覆盖着一层大气,如果没有水和大气以及适宜的温度和环境,生物是很难生存的。

通常,在人们的眼中,“天”很高,要想冲出厚厚的大气层,进入太空非常非常困难。其实,与地球相比,大气层是很稀薄的。人们知道,地球的直径大约为12700千米,而大气层的厚度只有100-800千米。如果将地球比作一个苹果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把大气层看成是苹果的皮,可这层“苹果皮”本身却是变化多端的。

比如最贴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叫作对流层,其高度从海平面起一直到大约11000米止,其顶界是随纬度、季节等情况而变化的,在赤道地区为17000米,在中纬度地区(如北京、天津地区)为11000米,在地球两极地区则为7000-8000米。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空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因而又称为变温层,平均而言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约下降6.5℃。与此同时,气压也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在 5500米的高度范围内,包含了大气总量的一半,而整个对流层,大约占了全部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

由于几乎所有的水蒸气都集中在这一层大气内,再加上大量的微粒,因而,这里也是风云变幻最为剧烈的一层。从大约11000米的高度起,直到30500米左右,其大气温度基本不变,平均保持在-56.5℃上下,因此被称为同温层(实际情况是:在25000米以下,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上升。在同温层顶,气温约升至-43至-33℃)。同温层的气温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特点,是因为该层大气离地球表面较远,受地面温度的影响较小,并且其顶部存在着臭氧,能够直接吸收太阳的辐射热等。

同温层所包含的空气质量大约占整个大气的四分之一弱。在这一层大气内,没有上下对流,只有水平方向的风,所以又叫作平流层。另外,该层大气几乎不存在水蒸气,基本上没有云、雾、雨、雹等气象变化的现象,这对飞行器的平稳飞行是非常有利的。不过,由于空气密度很小,飞机在这一高度层上又不适宜机动飞行。

人类的航空活动差不多都集中在对流层和同温层内。为了保证飞机和发动机的工作效率,飞机飞行的高度一般不超过30千米的界限。

从30千米到80-100千米的高度范围,被称为中间层。这一层空气的特点是:以 45千米为界,温度先升后降。由于大量的臭氧存在,其气温先由同温层顶的-33℃提高到17至40℃左右;从45千米起,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又开始下降,一直降低到-65.5℃至-113℃。

中间层的空气已经很稀薄了,其空气质量约只占整个大气层的1/3000。在80千米高度上,空气的密度只有地面的五万分之一;而在100千米高度上,空气的密度仅为地面的一千万分之八。由于空气非常稀薄,并且气体开始呈现电离现象,因此,人们一般把飞行高度达到80—100千米的飞行器,看成是不依靠大气飞行的航天器。

1967年10月,美国试飞员约瑟夫·沃尔克驾驶X-15A火箭飞机飞出了 7297千米/小时的惊人速度,创造了有人驾驶飞机速度的世界纪录。而且,他还曾多次飞到了80千米以上的高空,成为美国第一个“驾驶飞机的宇航员”。按照美国航空航天局规定:飞行高度超过80千米的飞行员即可称为宇航员.在中间层之上直至800千米高空的范围,称作电离层。其特点是:含有大量的带正电或负电的离子,空气具有导电性。并且,其温度随高度的增大而迅速升高,在200千米高度时,气温可达400℃。所以,这里又被人们叫作“暖层”。在电离层顶端之外,便是大气的最外层——“散逸层”了。由于地球引力的减弱,气体分子和等离子体与地球已若即若离。

电离层和散逸层的空气密度极低,对太空飞行器的影响已很小,因此,人类大部分的航天活动都是在它们之内(或之外)进行的。

航空与航天的区别:

第一,飞行环境不同。所有航空器都是在稠密大气层中飞行的,其工作高度有限。现代飞机最大飞行高度也就是距离地面30多千米。即使以后飞机上升高度提高,它也离不开稠密大气层。而航天器冲出稠密大气层后,要在近于真空的宇宙空间以类似自然天体的运动规律飞行,其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至少也在100千米以上。对在运行中的航天器来讲,还要研究太空飞行环境。

第二,动力装置不同。航空器都应用吸气发动机提供推力,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作氧化剂,本身只携带燃烧剂。而航天器其发射和运行都应用火箭发动机提供推力,既带燃烧剂又带氧化剂。吸气发动机离开空气就无法工作,而火箭发动机离开空气则阻力减小有效推力更大。吸气发动机包括燃烧剂箱在内都可随飞机多次使用,而发射航天器的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虽然航天飞机的固体助推器经过回收可以重复使用20次,其轨道器液体火箭发动机可以重复使用50次,但与航空器使用的吸气发动机比较起来,使用次数仍然是很少的。吸气发动机所用的燃烧剂仅为航空汽油和航空煤油,而火箭发动机所用的推进剂却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液体的,也有固体的,还有固液型的。

第三,飞行速度不同。现代飞机最快速度也就是音速的三倍多,且是军用飞机。至于目前正在使用的客机,都是以亚音速飞行的。而航天器为了不致坠地,都是以非常高的速度在太空运行的。如在距地面600千米高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其速度是音速的22倍。所有航天器正常运行时都处于失重状态,若长期载人会使人产生失重生理效应,并影响健康。正因如此,航天员与飞机驾驶员比较起来,其选拔和训练要严格得多。一般人买票即可坐飞机,而花重金到太空遨游的人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

第四,工作时限不同。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飞机,最大航程计约2万千米,最长飞行时间不超过一昼夜。其活动范围和工作时间都很有限,主要用于军事和交通运输。虽然通用轻型飞机应用广泛,但每次活动范围相对更小。而航天器在轨道上可持续工作非常长时间,如目前仍在使用的联盟TM号载人飞船,可与空间站对接后在太空运行数月之久。再如航天飞机,能在轨道上飞行7-30天,约1.5小时即可围绕地球飞行一周。载人航天器运行时间最长的当属和平号空间站,它在太空飞行了整整15个年头。至于无人航天器,如各种应用卫星,一般都在绕地轨道上工作多年。有的深空探测器,如先驱者10号,已在太空飞行了32年,正在飞出太阳系向银河系遨游。航空器的优点是能多次重复使用,而航天器除航天飞机外,只能一次性使用,载人宇宙飞船也不例外。

第五,升降方式不同。飞机的升空是从起飞线开始滑跑到离开地面,加速爬升到安全高度为止的运动过程。它返回地面降落时只要经过下滑和着陆即可。只有个别飞机如英国的“鹞”型战斗机采用发动机喷口转向的方式使飞机能够垂直起落,但机身并未竖起,仍处于水平位置。而至今为止的航天器发射,包括地面和海上的发射,顶部装着航天器的运载火箭都是垂直腾空的。在完成发射过程中,运载火箭要按程序掉头转向和逐级脱离,最终将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运行。有的航天器发射,中间还要经过多次变轨,情况更为复杂。航天飞机虽然也能施放航天器,但它本身亦是垂直发射升空的。至于返回式航天器,其回归地面必须经历离轨、过渡、再入和着陆四个阶段,远比飞机降落困难。航空器的起飞、飞行和降落与航天器的发射、运行和返回,虽然都离不开地面中心的指挥,但两者的地面设施和保障系统及其工作性能与内容也是大有区别的。

四.最后是对自身的一点寄予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航空航天的发展如此,我们个人的发展亦是如此。在过去半年中,接连发生了两起重大航天灾难。尽管人们备感痛惜,但这些挫折并不能阻挡人类进军宇宙的步伐。既然航天活动风险如此之大,为什么人类依然不放弃进军宇宙的梦想呢?从长期看,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总有一天必须走出自己的摇篮;从中短期看,航天活动可带来巨大回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进军宇宙是人类现在和未来的一项伟大事业。

我们亦应该如此,不畏艰难困苦,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我相信那样我们的人生夜也会像航空航天事业一样取得突破性进展!再次希望我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为之奋斗终生!梦想虽远,但我不会停止追求的脚步!

2011年12月1日

下载谈谈你对24式简化太极拳的认识及学习过程体会(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谈你对24式简化太极拳的认识及学习过程体会(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谈你对大学体育课的认识与体会

    快乐体育主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思考问题和独立创造留有余地。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快乐中挥洒青春的汗水,在酣畅淋漓中......

    谈谈你对“体验式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谈谈你对“体验式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说起体验式学习,我第一个想到的是这个。当我们用眼睛看,我们只能记忆10%;当我们用耳朵听,我们只能记忆30%;当我们用身体经历,我们却能记忆80......

    谈谈你对健康的认识

    浅谈对健康的认识 在学校,我们每个人应该保持适当的学习节奏、合理的运动消耗、有规律的生活方式、科学的食品结构。还有,不容忽视的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乐观、豁达、平和......

    谈谈你对保健食品的认识

    谈谈你对保健食品的认识,并举例说明某些保健食品对人的健康(某方面)的调节作用 经旅系工程本112班 黎小妮 2011111435 保健食品系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

    谈谈你对专利法的认识

    谈谈你对专利法的认识 一、 专利法的概念和特征 专利法是由国家制定的、调整因确认发明创造所有权和利用发明创造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和,是以保护发明为手段,......

    谈谈你对两岸关系的认识[大全]

    谈谈你对两岸关系的认识? 两岸共同点 对于推进两岸关系的责任,两岸有许多共同点,这是和平发展的动力和内涵。 大陆强调,两岸要增强政治互信,保持良性互动。因此,大陆坚持从中华民......

    谈谈你对和谐社会的认识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答: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它不仅......

    谈谈你对竞争上岗的认识

    谈谈你对竞争上岗的认识“要成功,需要朋友,要取得巨大的成功,需要敌人”。有竞争才有发展,因为有了敌人的存在,因为有了不服输的决心,才会努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所以,有时候,敌人比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