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加坡物业管理考察心得
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有“花园城市”的美誉,整个城市干净、整洁,国民的居住质量很高,这与其高水平的物业管理是分不开的。
新加坡住宅物业的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居者有其屋”计划下政府开发的组屋类似我国的经济适用房,另一类是私人开发的高级住宅,当地称为共管式公寓。组屋与共管式公寓有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组屋不设保安。组屋的物业管理由市镇理事会统一协调,由下设机构一一居委会负责管理。“共管式公寓”,的管理模式已发展得十分成熟,一般新的小区入伙后两年内是由发展商管理的,两年后才聘请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打理。通常新建小区头两年内由于环境配套及工程质量问题导致的投诉是最多的,由发展商自行解决处理更直接、有效,等到这个两年的磨合期过后,再由业主自行聘请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进驻。
物业管理模式及收费:共管式公寓实行酬金制每年的物业服务费按13个月收取,物业公司的利润大致为8%。的物业服务
合同通常是一年签一次,管理费由物业公司与业主协商确定,除管理费外,不再收取任何费用,会所、停车场均可免费享用。管理处本身配备的人员十分精简,一般只有2-3人,除保安自行管理外,通常将维修、清洁、绿化分包给专业公司。而组屋的物业服务费大致由政府补贴、物业管理处出租商业中心的租金和商务收入和住户缴纳组成,但其组织开展的社区活动则要另外收取费用,泳池及大型运动娱乐设施统一规划在一个大的社区内或附近,使用收费但价格便宜。组屋不配保安,保洁和维修分包给专业公司。物业服务费的收取采取的是银行划账的方式,如有业主欠费超过6个月物业公司有专人找其座谈了解欠费原因,如若持续欠费则政府会采取如出境受阻、福利受限等一定的干预措施。
建筑物和设施设备的维修周期和更新改造费的筹集:建筑物外墙5年粉刷一次;电梯电缆7年更新一次;增压水泵7年更新一次;抽水机12年更新一次;屋顶隔热屋、防水层10~14年更新一次;户外电线20年更新一次;电梯28年更新一次等。其他的维修与保养根据物业使用情况随时进行,所以新加坡整座城市都始终保持崭新的面貌。房屋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费用从每月的物业管理费中提取20%存入政府指定的账号,当需要需用时,由物业公司制定更新改造计划,业主委员会及政府管理部门签章后物业公司从银行提取相应的更新改造费,如有不足,可向业主说明情况,另行收取。
装饰装修:组屋的装饰装修有很严格的规定,室内装修工程必须在领到钥匙后的3个月内完成,3年内不得进行二次装修。同时规定住户装修必须向建屋发展局申请装修许可证,由领有建屋发展局施工执照的承包商承办,装修户与承包商必须一起前往物业管理单位办理装修手续,并且缴纳一笔建筑材料搬运和垃圾清理的费用。工程装修完毕,由住宅稽查员根据申请装修内容进行工程检查验证。
新加坡成熟的物业管理模式,高程度的市场化、专业化有赖于其齐全的配套法律法规并能有效执行。同时也深感物业管理的巨大发展空间我们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去挖掘潜力、规划未来。
第二篇:新加坡考察心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新加坡培训学习体会
2010年4月6日至5月5日,我们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及psb学院进行了为期30天的学习和考察。期间,我们边学、边看、边思,感受良多:既开阔了思路,又拓宽了视野,还增加了见识,使我们受益匪浅。现就第二学习小组的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一、新加坡印象
新
加坡是一个岛屿国家。地处东南亚的马来半岛南端,由一个本岛和60多个小岛组成,在赤道之北136.8公里处,其本岛由东到西约42公里,总面积为682平方公里,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咽喉,是亚、澳、欧、非四洲的海上交通枢纽。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国土总面积699.4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狭小而人口密度很高,但有实力和活力,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不仅排在“亚洲四小龙”之首,商业服务贸易排行榜出口、进口均为全球16位。用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话说:他们已经在一代人时间内从第三世界越升至第一世界。
新加坡是一个经典国家。新加坡这个被称为地球上小红点的国家,面积不如重庆市的巴南区大,人口约400万人,既无腹地,又无资源,却在1965年独立后的短短四十几年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人均国民收入、社会和谐度和国家竞争力等主要指标名列亚洲乃至世界前列,到处呈现出美丽、精致、开放和活力的气象。
新加坡是一个干净国家。时间飞驰,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去新加坡培训的半个月很快就过去了。我们感觉那里的空气特别清新,干净。新加坡三面环海,属于海洋性气候,虽然温度高,但经常下雨,所以感觉不象国内那么燥热,空气好,污染小,那里的天很蓝,整个城市象是一个大花园。
新加坡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国家。在新加坡期间,感觉新加坡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普遍较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单纯和谐,浸透着一种儒家文化。新加坡到处体现了精细管理,到处都有微笑的服务和热情的眼神,让你有宾至如归之感。新加坡人都很谦虚,但在谦虚之外,还有一份自信、从容。在这个国度里,人与自然是和谐的,人与人也是和谐,真正实现了一流的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他们一方面坚持不懈地对国民进行教化,另一方面实行严刑峻法,以刑去刑。通过一系列外在的强制性的制度规范,如鞭刑、罚款、拘役等处罚,使之慢慢成为国民内心的守则,国民在遵循文明守则中得到好处后,反过来更加自觉地维护和珍爱这些守则。
二、学习的主要收获
通过学习和思考,我们认为,这次新加坡培训既开阔了思路,又拓宽了视野,还增加了见识,现将主要收获概括如下:
(一)100-1=0
首先,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根据系统论的原理,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我们银行提供服务就是这样一个系统,它具有业务规划、产品开发、客户营销、风险控制等多方面的特定功能。这些功能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任何一项功能的欠缺或不正常都会导致整个系统运转的失误与偏差。因此,不论从事哪一项业务,工作效果的好与坏都与整个系统紧密相连。因此,我们不仅要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同时,又要把自己从事的具体工作与其他工作结合起来,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其次,质量是制胜法宝,必须精益求精。按照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是决定一个银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管理上,我们要以“稳健经营、持续发展”为宗旨,把质量作为发展的第一主题。同时,为了战胜竞争对手,保持和扩大我们的市场份额,我们必须严把服务质量关,精益求精,因为:服务质量“就差那么一点儿”就意味着市场的丢失。
(二)简单高效=又快又好
效率是衡量一个企业的资源使用效果的重要尺度,即在劳动力和生产设施等方面花费相同的成本,能够生产多少产品。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为了这样一句格言:“瓶颈工序决定最大产能”。因此,抓住瓶颈工序的生产节拍,不断予以改善,是提升效率最重要的法宝。
那么,如何有效解除瓶颈工序呢?我们认为,方法有四:
①找出系统中的瓶颈;
②决定如何挖尽瓶颈的潜能;
③给予瓶颈最优质的资源支持;
④给瓶颈松绑。
(三)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垃圾是我们经常见到和接触到的东西,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但是,对垃圾使用得当,它却是一种资源,可以变废为宝,比如发电等,所以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们相信:把垃圾放在正确的地方,它是一种资源,对人才的使用也是如此。
(四)绩效考核的关键是找准kpi
kpi是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第三篇:新加坡考察感受
新加坡考察感受 实验小学
辛岩红
2012年10月30日,我们金州教育考察团一行30多人踏上了新加坡的土地,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学习和考察。期间,我们边学、边看、边思,感受良多。在这一个年轻的国度,我们欣赏着她的美丽、她的文雅;惊叹着新加坡人儒雅的素质和高度的文明。在这里,到处呈现出美丽、精致、开放和活力的气象。我想:怎样的学校教育才能与这样的社会相匹配呢?在随后的几天里,我们通过学习、参观、走访,了解和目睹了新加坡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的一些现状和情况,感慨颇多。新加坡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不断分流的教育体制、东西方教育的巧妙融合以及学校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新加坡学生的德育工作更是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德育目标与社会价值观高度一致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因此,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如何体现文化间的差异,如何在尊重各少数民族文化、各社会阶层思想的同时,将主流思想与少数族群的思想整合起来,成为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为此,新加坡政府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五大价值观: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植,尊重个人;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又为各阶段的毕业生列出了德育教育理想成果。在理想的教育成果中,突出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面向未来,注重培养学生的领袖才能,做到分层要求,逐步加深。如在热爱祖国这条上,小学毕业生要求做到热爱新加坡,中学毕业生的要求是认识国家、对国家有信心,初院毕业生是热爱生活、了解领导新加坡所应具备的素质,高中及大专生要能充分意识到国家面对的局限性、扎根本国、放眼世界。
二、德育方式与学习生活紧密结合 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途径丰富多样,—方面通过开设公民教育课,向学生讲解系统的道德伦理知识;另一方面强调将德育目标贯彻到学校全部课程的教学和各项工作中,并且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全方位实施道德教育的格局。
1.开设道德教育课程。
在新加坡,道德教育课程一直是新加坡中小学的必修课。有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标准,为了加强德育课教学,新加坡要求各学校都应设置道德教育研究室,挑选合格的教师授课,并规定校长必须兼任德育教研室主任、学生升学时,德育课分数要计入升学考试的总成绩中。
2.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在学校里注意从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如学生每天都要参加升国旗和唱国歌仪式并举行升旗宣誓,校长老师带头唱国歌念誓词:“我们是新加坡公民,我们宣誓:不分种族、语言、宗教,团结一致,建设一个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为了实现国家的幸福、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新加坡学校也经常组织各种类型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社会发展成就展,参观监狱、禁毒展等,而且教育部规定学生必须选择参加一定的课外活动,如加入学生社团、参与社会服务等。
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很多活动或者是课题的研究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出现,新加坡称之为“专题作业”,这“专题作业”各学科都有要求,大家在研究的过程中互帮互助,相辅相成。
3.创设浓郁的德育环境。
新加坡学校从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课程的开设到校长和教师的学术思想等都体现了“育人为本,全面发展,面向全球”的育人理念。我们参观的武吉班让小学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校园文化建设也是非常漂亮实用的,在教室、走廊、餐厅、功能室、楼梯等,角角落落都有精心的设计,有学生的作品,有读书角,有教师风采展示,有学校成果展示,有哲理性的语言和富有启发性的图画,有各民族的传统民间物品,有学校各种活动的剪影等等。师生置身其中,时时处处能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4、重视家庭社会的教育作用。
新加坡学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作用,强调学校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联系、各学校都要建立家长联谊会。并建立广泛的社会教育网、教育监督站,常年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等社会性道德教育活动,在社会上举办“睦邻周”、“礼貌周”等各种活动,借助活动培养和强化学生与人为善、互助友爱等良好品德。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相得益彰,所以新加坡的德育影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其效果显著。
三、德育评价与学习成绩相提并论
新加坡的德育教育十分成功,与对学生考核评价的公平性是分不开的。在新加坡,对学生考核评价既注重考试成绩,又十分注重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做义工、参加社团活动的表现和成绩。即使一位学生学习成绩非常优异,若不参加一定时间的社区活动和做一定时间的义工,在升学考核评价过程中,也得不到优异的评价成绩。而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由于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和做较多的义工,也能得到较好的评价成绩。
在处理犯错学生时,学校一视同仁。老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是以关心的态度和谦和的语言,对错误性质严重一些的学生给予公开批评的办法,特别严重的违纪学生校长有权作出开除的决定,但必须帮助他找到另外一所合适的学校。
通过在新加坡的学习和见闻,我觉得我们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在学生智育方面的培养,应该是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我们的教育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和需要改革的地方。由于受高考和中招指挥棒的影响,学校重视了智育,而忽视了德育和其他。中国的德育教育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缺少一种强烈的意识。教育者要充分意识到:在当前,培养和发扬青少年的国民意识,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使其意识到自己对国家的责任、对民族的义务,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意识到自己人生的真正价值,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所在;二是缺少考评制度的保障。品德课作为非考试科目,学校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更没有列入到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之中。三是德育形式比较单一。空洞的说教多于于无声处的潜移默化,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脱节甚至冲突,都影响了德育效果的有效性。
新 加 坡 考 察 感 受
实验小学
辛岩红
2012年11月
第四篇:新加坡教育考察体会
—
当教育忘记了竞争
——新加坡教育考察学习留下的思考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都习惯了这样的生存意识: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一切都要靠拼搏去赢得,因为机会是那么少,物质不够满足每个人的幸福,成功必须建立在他人的失败之上,只有在竞争中获胜,才能比别人活得更好。这几乎是社会生存的必备技能,所以我们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并纳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成为孩子勤奋上进的一种动力支撑。
然而,在新加坡的学习考察中,我感到他们既没有这么紧张的社会生存压力,也没有如此沉重的人际关系。无论小孩的求学升学,还是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体制,进而到全社会的职场生活,都不依靠与人竞赛与争夺,人们永远成长在无处不在的关爱与扶持之中。
一、当教育忘记了竞争,才能因材施教,以人为本
前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副署长林宝圣给我们看一幅漫画: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站成一排,有鱼缸里的金鱼、大象、企鹅、猴子、小兔等。老师说:为了选拔的公平,你们都得进行一道相同的测试——请爬上后面那棵大树。这嘲笑了大一统的教育模式,说明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我们从古至今就明白因材施教,也力图如此,可在统一教育体制的局限下,老师能做到的只是非常肤浅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各种方法教下来,每个孩子还得面对同一张试卷——爬同一棵不得不爬的大树。
为此,新加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开始施行分流制度:小学六年级的会考之后,将学生分成四种教育渠道:
1、六年直通车进入大学,2、中学四年加初级学院两年,进入大学,3、艺术体育特别课程进入大学,4、工艺技术课程进入理工学院,再升入大学,到现在,这种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的教育体制已日趋成熟。即使是进了同一个渠道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接收能力,选择四年读完还是五年读完。课程进度有快有慢,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力增强了,可以由五年转到四年制课程,相反,学起来吃力的也可以由四年转到五年制课程来。一切以自己情况而定。慢一点学完,晚一点进入社会工作,对于漫长一生来讲有什么关系?
德明政府中学是新加坡一流的公立中学,部门主任江凌告诉我们,每个学生有什么学习诉求学校都会满足他。哪怕只有七八个学生喜欢日本动漫,也可以建一个社团,学校全力支持,还请日本专家来给他们讲座,最近还出钱让他们去了趟日本。她自己也曾为三个学生的兴趣小组进行教学,而其中一个孩子发展卓越,荣获了最高荣誉——总统奖学金。尊重差异,以学生为本,给不同学生提供适合他的教育资源,他就会有想不到的发展可能。学校做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
当我们的孩子埋头在大堆教辅资料中时,那里的孩子在尝试各种感兴趣的事物,找到自己擅长的方向;当我们的孩子在熬夜做题,力图挤进年级前一百名时,那里的孩子在老挝帮村民打水学英语,攀岩挑战勇气;当我们的孩子从高考中败下来,无奈进入茫然的大学,面对陌生专业时,那里的孩子已经熟悉很多社会工作,知道最适合自己的领域。新加坡只有四
所大学,我们有两千多所大学提供着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但在12年的基础教育中我们的孩子除了高考知识以外,其他什么都没有时间去体验。
二、当学习忘记了竞争,才能回归学习的本质。孩子,你永远是最棒的!
妈妈,我的小组同伴其实比我更棒,我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天啊,这孩子脑子有问题吗?别人成功了宝贝你怎么办?我们肯定会认为孩子心灵太单纯,不谙世事,今后无法适应社会残酷的现实。但在新加坡,这样的孩子因为有团队意识,心胸宽广,能发展他人的品质,可能会被视为有“领导潜能”。
德明政府中学为有领袖才能学生开设的课程,首先是培养学生“关怀他人”,然后“服务社会”,最后才能“领导社会”。当总理李显龙参加德明政府中学的校庆时,最称道的是德明的品格发展教育及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品格教育一直以来是德明成为一流学校的金字招牌。这让我思考,如果没有竞争,人就不会勤奋上进了吗?我想不会,除非他没有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中国的教育还处于以生存为主导的阶段,为了生存而学习这并不是学习的本质。新加坡的教育在走过几个阶段之后,现在是追求以学生为本,以价值观为导向的学习。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自主追求为本。学习的本质,是为了认识世界而学,为了生命中一切值得学习的东西而学。这是人作为生命现象的一种天性,就像小草要发芽,小树要生长,万物不可抑制地向上发展。
如果我们的课堂管理常常用小组竞赛,奖品竞争去刺激孩子的学习热情,那么在激发学习动力的同时,也可能滋生好胜好强、好战好斗、揭发告状,甚至幸灾乐祸等恶劣品性。更悲哀的是每一次竞争,在成就部分学生成功自信的同时,也造就了更多学生的失败自卑。家长与老师同学的眼光压力,不可避免地摧残着身心发展,使他们对自我,对社会形成终生的错误印象。立竿见影的高效手段往往能迎合某些浅表的教育目的,却无法达到深远的教育追求。
三、当管理忘记了竞争,管理体制才能转向人性化服务
江凌老师认为,决定留在新加坡工作最大的原因是,这里关系很简单。国内许多事情都需要找关系,机会和信息都不是公开透明的。而在新加坡,老师之间无需竞争,机会多的是,等着人去用还用不完。
1、任何大学毕业的人都可以申请当老师,在职人员也可以,在教育部的网上填申请表,参加面试。合格的人再进入教师培训学院,接收教育技能培训,并开始拿教育部薪水。
2、老师中途可以退出公务员,去其他公司工作,而任何时候重新再回来也可以。事实上各种行业的人都可以转来,因为有丰富社会知识,又愿意回来当教师的人,对于学生的教育更有价值。
3、女老师生完孩子回来可以要求只承担某百分比的工作量,只拿相应百分比的薪水,各种来自家庭的需求都能得到理解和尊重。
4、中学三四年级学生开始假期进入各行业实习,在网上填公司的申请表就可以。各公司都接纳学生实习,甚至给少量薪水。如果学生喜欢某个领域,回到学校他就可以在那个方向多学一点,如果公司满意某个学生,会关注该生,今后向他发出工作邀请,完成双选。
5、中学四年,鼓励学生到各行业去做义工,图书馆、博物馆、居委会等地,做满100小时的学生可以拿满升学考试六分当中的一分。
6、政府高官,各个部长都会下到学校与小学生面谈,倾听他们的想法。学校尽量安排每个小学生都有一次见面机会。每个选区选出的国会议员,每周有一次固定时间接见选区的选民,倾听他们的意见。
7、每位教师每年都可以申请外出学习,只要与自己的工作相关,地方自选。教育部有专门经费支持。
以上这类制度比比皆是,都是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而制定的。一切机会对每个人公开,不需要相互竞争,找关系争抢。而在中国,因为机会的宝贵,竞争广泛存在,我们狭隘的心思变得根深蒂固。每当看到别人成功时就会感到压力重重,年终绩效奖永远要和别人比较,和领导争吵喋喋不休。最怕自己的孩子没有别人孩子有出息,即使有车有房,幸福指数还是和别人的对比紧紧相关。
既然机会是那么少,物质分配可能吃亏,那么,与其培养学生争抢机会,还不如培养能改善社会制度,创造更多机会的人;与其训练肌肉争夺财富,还不如培养能为世界生产、创造更多财富的人。中国人让当今世界倍感威胁甚至普遍抵触,我想与我们草根的生存方式有关,在长期竞争中锻炼出算计对手、伤害同伴的窝里斗智慧,降低了整个国家的国民素养和诚信度。我们应该在下一代的教育中少一点竞争,多一点人性关怀了。
四、当教育忘记了竞争,未来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体积庞大、笨重的大提琴,倍大提琴,大号等低音乐器,永远只能演奏节奏缓慢,音域起伏不大的和声低音,无法独奏,但它们却是每一个交响乐队不可缺少,也无可替代的角色。而中国民乐器每一件都是擅长独奏的高音乐器,演奏者都崇尚个人的技艺高超,很少与人合作。所以我们几千年来都没有找到音律中的和声体系,而西洋管弦乐却将差异巨大的乐器们组合在一起,奏响了立体的声响,产生震撼的表现力。
新加坡七百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上,却汇集着马来、华族、印度与欧亚多种文化,每一栋组屋里不同肤色的人水乳交融、和谐共处,形成一道最为绚丽的人文风景。其实,正是因为彼此的差异,因为各自的擅长不同,所以才能相互弥补,相互支持,这个世界才能如此精彩。
今天的教育可以孕育明天的社会,我想,当教育忘记了竞争,尊重差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未来的社会就能创造出最丰满的文化音响,最和谐的心灵共鸣,和最强大的智慧能量!
第五篇:赴新加坡考察心得体会
借他山之石 筑**之路
——赴清华大学、广东省、新加坡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县委常委
*******
根据**地委和伽师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2012年4月7至22日,我参加了广东对口援喀“两县一师”高级骨干经济管理研修班第三期的学习培训。先后到清华大学、广州市、佛山、新加坡等地学习考察。其间,我认真听取了清华大学、广东等知名专家的授课,到广州花城广场、广州塔,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佛山市中国佛山陶瓷教育中心等地进行了考察。总体感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新了理念,对个人更好地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有很多启迪。现将学习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汇报如下:
一、认识新加坡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710平方公里,总人口507万,是一个集国家、首都、城市、岛屿于一身的国度,曾被英国殖民统治100多年,1959年自治,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为独立的国家。几十年来,新加坡坚持把政治管制与经济自由相结合,把共同理想与多元文化相结合,创造了许多奇迹。短短几天的考察学习,我对新加坡的认识有以下几点:
科学的城市规划创造了和谐的人居环境。新加坡人口密度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然而人们却生活得井然有序。
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