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深圳劳务工和深圳博物馆之感想
参观博物馆之感想
10月24号我们参观了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和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的深圳市博物馆。这次阳关课堂很有意义,让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来到深圳打工的一代人的生活和感受深圳整个城市的变化过程,让我们对深圳有了更深的了解。
来到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劳务工来到深圳的背景及前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198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诞生,怀揣希望与梦想的人们不断向这方热土汇集,使深圳成为全国最早吸引外来来务工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全国汇集劳务工最多的城市之一,在1953平方公里的辖区内聚集着1200万人口,其中80%左右为劳务工。而宝安区则是深圳市劳务工最为密集的城区,拥有劳务工400多万。改革开放3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劳务工在这片热土上挥洒汗水,辛苦劳作,默默耕耘,为创造深圳经济飞速发展的奇迹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他们是对这座城市有贡献的人,是值得尊重的人,是最可爱的人。为了铭记他们的贡献,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特此重建了劳务工博物馆。从这里就能看出深圳市政府对深圳有过贡献的人不会忘记。开学之出来到深圳,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横幅或者广告上面写着:来了就是深圳人,这是一种深圳市对待外来人员的一种态度。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主要的内容就是展示了当时改革开放初期来到深圳市的劳务工的一些生活和业余生活。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夫妻房,当时很多年轻的男子来到深圳赚钱养家糊口,一来就是大半年或者一年,远方的妻子带着孩子来看望丈夫,在外面住旅馆又太贵,所以好多工厂专门为这种情改装了夫妻房,感觉公司的领导好人性化,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关怀。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出来务工真的不容易,因为常常会想念家人,这种真真切切的情感是别人无法体会的。
后来我们来到了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的深圳市博物馆,刚进入博物馆就是邓小平的一具蜡像,可见当初邓小平的一个决定对现在深圳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当初邓小平书记的决定,深圳的经济也不会发展这么快。我们首先参观的是深圳市的历史观,主要讲解了深圳市的历史渊源。后来我们来到了近代深圳馆,馆中有一个耳麦,我们还听了以前深圳的话和现在话的改变,挺有意思。通过对各个馆的参观,使我们对深圳市不管从历史上还是近现代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这个城市更加的熟悉了。
希望老师以后可以多组织这样的活动,这些东西实在课本上学不来的,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收获颇多。
第二篇:深圳博物馆参观感想
参观深圳博物馆的感想
今天真是一个美丽的日子,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日子里,我们2010党支部的全体同仁去参观了深圳博物馆。说句实话,我一直很喜欢参观博物馆,怎么说呢,应该是博物馆我们怎会看到前人的足迹,而这些,总会令我们想起我们的祖先的辉煌历史,也总会在回味和思考中获得一些新的经验与体会。但因为条件的限制,一直没有实现。
怀着激动的心情,便开始了我们这一次的博物馆之旅。而事实证明:这真是一次丰盛的文化盛宴。
深圳博物馆一共有三层展览厅。我们先从一楼的“丝绸遗韵”开始了我们的文化之旅。跟随导游的脚步,我们了解到丝绸之路有三条路线,我们还亲眼见到了楼兰美女,虽然是干尸,但这已足够令我们兴奋了。除此之外,还有小河女尸,男尸,据说都是真品。接下来我们又看到了波马古墓,阿斯塔纳古墓群的图像及在其中发现的很多很多的遗物。还有很多的钱币,饰品,服装,当时的食物,多种佣,抄本残卷等等。几乎与他们生活相关的都囊括在里面,将他们的生活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唯一遗憾的里面不能拍照,无法留一些纪念。
二楼的是展示深圳古代和近代的民俗文化。展览厅中,将那些文化生活场景都用栩栩如生的泥人展示出来。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结婚喜庆是的排场与新郎为新娘解开盖头的场景及一些民族年历是的活动。到现在我一直在后悔当时只顾着拍照,却忘了询问导游具体是哪一个民族的习俗。
虽然展览了古代和近代的民俗文化,但我还是偏爱观看古代的。一方面是几乎古代的每个生活场景都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看到书塾中先生教书的,妇女织布的,缝衣服的,磨豆腐的,医生看病的,师傅打铁的,酿酒的,编竹篓的等等。最令我们称道的是每个场景中都播放着相应的背景音乐,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错觉。另一方面,随着高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步伐加快,却往往忽略了一些生活细节。很多人都忘记了一些古礼,生活的忙碌也让我们少了很多相聚在一起的机会,不能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少了那种其乐融融的氛围。很多人野因追求速食爱情,闪电结婚等让婚姻成为一个束缚人的坟墓,一种噩梦。
三楼展览的是近代的抗争历史及改革开放后,深圳的发展历史,“深圳速度”的由来。
接近五点时,结束了我们本次的文化之旅。“痛并快乐着”很好地诠释了我们这次的参观。虽然脚很酸,人很累,但我们真的亲眼见证了一次伟大的文化盛宴。虽然随着时间的逝去,很多东西都会被遗忘,但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次的博物馆之旅。以后听到别人谈论起深圳博物馆时,永远不会忘了他带给我的那份感动。
第三篇:深圳博物馆参观报告
深圳博物馆参观报告
引言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只有满腹经纶,却没有实际经验的人,在逐渐被社会淘汰,我们应该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真正的走上社会,将其应用于其中。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现代大学生,大多是在书本知识中成长起来的,对我国的国情、民情知之甚少,而社会的复杂程度,远不是仅凭读几本书,听几次讲座,看几条新闻就能了解的,社会实践则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口。大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实践,亲身体验生活,看到城乡差别,感受贫富差距;在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地感染和体验,从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加强。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学校带领我们到深圳博物馆。让我们对深圳30年来的发展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发展为我国南部综合经济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最强的现代化大都市。深圳的巨变,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一个闪光点。深圳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实践和探索,不仅为自身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也为其他地方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深圳博物馆介绍
深圳博物馆新馆位于深圳市民中心东翼,是深圳标志性大型建筑市民中心的组成部分,形似大鹏展翅,气势磅礴。新馆于2008年12月开馆,作为历史博物馆,主要展示深圳历史和民俗文化等。其中深圳改革开放史为重点常设展,以多种艺术手法和高科技手段生动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气势恢宏,震撼人心。
深圳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边陲小镇到现代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腾飞。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提高。深圳市委、市政府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1998年底,决定在市民中心辟建32000平方米的博物馆新馆,将老馆作为古代艺术博物馆。
深圳博物馆新馆的建成是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献上的一份特殊的厚礼。深圳博物馆也将从一个以地志性类博物馆,发展成为一个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推广于一身的“以地志性为主的综合性、多功能、开放型”博物馆。向海内外观众集中展示南粤地区历史文物,民族民俗文物、自然博物、科学技术和工艺美术作品,并提供文物鉴赏,收藏咨询等多种公共社会文化服务。不断丰富深圳市民和海内外观众对深圳历史文化的认识,并成为深圳市民进行高品位的文化享受的重要场所。
回忆深圳改革开放之前:
在深圳博物馆的二楼,让我感受到深圳在还没有改革开放前的那贫穷和落后的年代。人们收入底下,生活贫困,住房简陋,交通与通讯不发达,社会公共设施缺乏,医疗环境简陋。1949~1979年,深圳市的经济总趋势是发展的,但由于长期实行以抓政治边防为主的方针,经济发展十分缓慢,成为广东省最落后的地区之一。1979年深圳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96亿元,国民收入1.6亿元,工业增加值0.23亿元,工业总产值0.8亿元,农业总产值3.48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29亿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0.17亿元,出口贸易总额930万美元。这一组数据清晰地表明了改革开放前宝安的经济规模和实力。
宝安是一个典型的边陲农业县。从1967年起,每年上交国家商品粮都是1亿多斤,人
均上交400余斤,比“珠三角”各县都高,就粮食总产量来说,在惠阳地区仅次于东莞。1978年农业总产值由1950年的3806万元增长到9575万元,增长了2.5倍多。1979年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7%。但宝安县工业较落后,1978年,工业总产值只有6000多万元,与1952年相比,只增长了5.2倍,远远低于全国的增长水平(全国工业总产值1979年比1949年增长32倍),也远远低于珠三角其他县同期的增长速度(顺德最低也有10倍)。1978年全县的工业企业,省属5个,市属1个,县属266个,镇属60个,村属185个,其中属轻工业242个,属重工业30个,属全民所有制27个,集体所有制245个,基本属于封闭型的县镇工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大部分为农机厂、石灰厂、砖厂等与农业配套的粗加工型小厂,仅能生产化肥、小农具等初期产品。
由于毗邻香港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作为中国惟一通往资本主义世界的陆路通道,宝安县商业、贸易和服务业较之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形成了第三产业比重远高于第二产业比重的畸形结构。1979年三种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第一产业为37%,0.73亿元;第二产业为20%,0.40亿元;第三产业为37%,0.83亿元。
人民生活贫困。农民收入很低,每100斤粮食仅值9元钱,按每个农民一年种3亩田,每亩1000斤计,一年辛苦到头收入仅为300元左右。1979年职工人均年工资769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52.2元。539元的人均国民收入,0.47亿元的城乡储蓄积累,生活水平与一河之隔的香港形成强烈反差,也与广州相差甚远。穷则思跑,胆小的,北上广州这样有更多收入的地区;胆大的,则南下非法越境去香港,1957年、1962年、1972年、1978年形成4次偷逃高潮,外逃的计有119274人次,其中已逃出去的有60157人,1978~1980年宝安县及深圳特区非法外流及正式办理手续往香港定居的人数达56668人,当时流行的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蚊子苍蝇沙井蚝,十室九空人离去,村里只剩老和少。"就是对落后、荒芜的真实写照。
深圳改革开放30年:
当我参观到博物馆的三楼,我对深圳快速的经济发展而感到惊叹。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街上热闹非凡,公路上车水马龙,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深圳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上了繁荣富强、世界文明之路。
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发展为我国南部综合经济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最强的现代化大都市。深圳的巨变,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一个闪光点。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示范区”,深圳发展壮大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央的关怀和支持,更离不开坚持不懈的思想解放和始终不渝的改革创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深圳加工”、“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从“速度深圳”到“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绿色深圳”„„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深圳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实践和探索,不仅为自身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也为其他地方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崛起为现代化大都市,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676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8亿元,在全国大城市中分别居第四位、第三位;出口总额1685亿美元,获得国际专利2480项,均居全国各城市第一位。深圳的成功,给人以启迪。深圳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开放是深圳的发展之源,深圳能有今天的发展局面,首先得益于在不断扩大开放中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深圳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经历了4个趋势性变化。
一是以吸引港资为主到外资来源全球化。从大规模引进港资,到外资来源扩大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是从“三来一补”到企业“走出去”。利用“三来一补”企业的溢出效应,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三是从内向型联合到外向型联合。以产品加工、贸易、科技成果、资金和其他资源为纽带,通过内地、深圳、海外“三点一线”的联合模式,共建出口加工基地,携手走向国际市场,使深圳和内地的出口规模迅速扩大。
四是从利用“香港因素”到深港紧密合作。从与香港建立“前店后厂”的产业合作关系,到共建世界级大都市。
敢为天下先,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上世纪80年代初,当全国还在争论计划和市场关系时,深圳就提出了“四个为主”,即建设资金以引进外资为主,经济成分以发展外资企业为主,经济运行以市场调节为主,产品销售以外销为主。率先在全国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基本体系和运行机制。
深圳以推进土地有偿使用为重点,率先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1980年,深圳签订了第一个土地有期有偿使用协议书。
1987年,深圳率先采取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公开招标、协商议价等3种有偿让渡方式,允许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再转让和抵押。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公开拍卖,开创了我国国有土地商品化经营的先例。
深圳率先实行招聘录用、竞争上岗、合同用工,首开劳动力商品化的先河。同时建立起劳动力市场和人才智力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在市场中实现合理配置。
深圳率先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1985年在全国率先建立外汇调剂中心。最早引进和兴办金融机构,1982年1月,深圳引进了全国第一家外资银行——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1986年兴办了深圳发展银行。最早探索发展资本市场,1990年成立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第一张股票,吹响了我国发展资本市场的前奏。
深圳最早推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推进股权多元化,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最先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运营机制,建立了国资委(办)、资产经营公司、国有企业3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深圳在全国较早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按大行业、大系统综合设置机构,形成了“大贸工、大交通、大文化、大城管、大农业”的管理格局,减少了协调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政府绩效评估试点,推行部门责任“白皮书”制度,在政府效能建设上迈出重要步伐。在全国率先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3轮改革,全市审批、核准事项减少了60%左右。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深圳几乎从零起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1991-2001年,高新技术产业以年均超过40%的速度增长,2007年的产值达759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4%左右。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400多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8%。深圳抓住国际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兴起的机遇,不失时机地选择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顶着“三来一补”企业向周边地区迁移、工缴费大幅下降的压力,力促“三来一补”产业优化升级。正是由于确立了正确的产业发展目标,才会有今天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
1990年,从深圳市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起,历次市党代会始终如一地坚持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推动从“深圳加工”“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认识与行动的高度一致和政策的连续性,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越做越大的重要保证。
深圳市政府掌握的财政资金通过贷款贴息、贷款担保、资本金补助和奖励等方式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引导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此外,在土地、厂房等资源配置上向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努力营造适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
境。
深圳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通过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带,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同时,注重培育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龙头企业,通过这些企业率先发展,带动整个产业发展。近年来,一大批民营科技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市场份额做到了所属行业的国内第一。
鼓励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深圳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研究开发体系,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形成“四个90%以上”的格局,即: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经过多年发展,深圳从事高技术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有3万多家,企业自主创新蔚然成风。
二是建立以风险投资和贷款担保为主的政府支持体系。1994年由政府出资成立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担保公司,专门在企业创新创业初期进行投资或提供贷款担保,为1800多家企业提供了担保服务,担保项目2000多个。1999年,深圳又成立了由政府控股的创新投资公司,专为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进行风险投资。
三是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深圳大力加强公共研发、公共技术、公共检测、公共信息等开放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互利互惠的市场化协作关系,通过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开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实体等,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不仅为深圳培养了一批创新型人才,而且孵化出大量科技企业。四是探索多种创新路径。“学习创新”路径。民营企业学习外资企业的技术,通过消化、创新,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配套生产”路径。民营企业从简单技术和工序的组装,发展到辅件、一般零部件、主要零部件、关键零部件乃至整机的加工制造,逐步由市场“配角”成长为“主角”;“市场挤占”路径。民营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合作过程中,逐步掌控了市场销售渠道,最终挤占了外资企业的销售市场而成长壮大;“股权扩张”路径。部分加工贸易企业的中方投资者,通过购买合资企业外方股权,先实现自主设计研发(ODM),然后进一步向自有品牌(OBM)升级,最终成为内资控股的高科技企业。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深圳经济特区所以能越办越好,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始终不渝地改革创新,持之以恒地追求发展,矢志不移地坚持前进的方向。
深圳不断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敢探索。深圳发展取得的成果,根源于对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理解比较深、把握比较准、行动比较自觉。正是由于掌握了解放思想这把利器,深圳才能够通过改革创新,闯出一片新天地。
深圳认准方向不动摇,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从深圳经济特区建设一开始,中央就赋予了为经济体制改革探索道路的任务。在经济特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经济特区朝什么方向走、怎样走,曾出现姓“社”姓“资”的争论,也出现过这样那样的干扰。在这些是是非非面前,深圳不为所动,不被干扰,坚定信念和信心,坚持按既定目标走下去。正是有了这种执着,才会有今天的成果。
深圳坚持协调发展,破解发展难题。深圳坚持协调发展的思路,提出加快社会发展,建设“和谐深圳”;转变发展模式,建设“效益深圳”;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深圳”;以提高生活质量为重点,促进人均财富、居住条件、环境质量、平均受教育程度等达到新的水平;以“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为主题,塑造城市文化。这些富有新意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深圳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从经济特区始建起,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就无处不在。在把握发展方向上,深圳的重大发展战
略,都是经过科学论证提出的,并通过党代会确定为指导方针。在班子建设上,以“务实、和谐、善政、廉洁”为目标,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在基层组织建设上,突破“单位建党”的单一模式,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在队伍建设上,以健全反腐保廉体系为重点,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重大决策和经济事项,凡能公开的一律向社会公开,从源头上防止腐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圳市政府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和企业为主,将政府角色集中在完善创新环境方面,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和后勤服务,同时坚持‘有为’和‘无为’的辩证统一,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建立完善各种创新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创新。” 在深圳市,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形成。这一体系,引导着深圳的社会资源向自主创新的产业倾斜,高新技术产业由加工装配向自主研发转变,实现了“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的跨越。循着深圳以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之路,深圳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圳提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更高的目标。
春风又唤南海潮。党的十七大吹响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号角,深圳又迎来发展的春天,深圳的明天会更好。
观后感
参观完深圳博物馆后,我对深圳的发展历史有了深刻的了解。时间流逝,不知不觉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风雨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取得了令世界瞩目和惊叹的伟大成就。深圳的今天,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支持。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创建了深圳经济特区,并对特区的成长发展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深圳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和切身利益,切实加大投入改善民生,扎实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群众创造、提供更多的民生净福利,实实在在地促进社会和谐与民生幸福。短短的三十年里,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深圳日益富强起来,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
作为新世纪深圳的大学生,深圳的发展需要我们的努力。勤奋加勤奋,再加积极客观的进取精神,这就是我们的格言。明确地说,我们应该首先在学校中扎扎实实勤奋刻苦学好本专业的知识,抱着乐观主义的进取向上的健康态度面对新的人生,迎接未来的挑战。
第四篇:深圳双年展参观感想
深圳双年展参观感想
深圳之行结束了,十分感谢淑德女子书院的老师们能给我这样的机会,使我能够有幸加入此次双年展之行。匆匆两天来回,但是我们却参观了了虔贞女校和双年展的主会场—南头古城,以及外加一场戏剧,虽然行程匆忙,但这却是一次收获颇丰的视觉盛宴和心灵之旅。
此次参观的首站是有着百年历史的虔贞女校,虔贞女校位于浪口社区,起初觉得它像一个不起眼的民居。但是在参观的过程中,通过王主任详细的讲解,我们了解到这所屹立百年不倒的传奇,惊叹它的无穷魅力与活力。
在早在一百多年前,教会学校已经开始倡导男女平等,并且付诸行动,从香港开始逐步建立女校,并广泛推广到广东的客家地区。一大批外籍教师涌入客家地区,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西方文明与客家文化融合的如此完美,教会学校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重男轻女思想的转变。这让我感触颇深,当前我们的国家和社会飞速发展,但男女性别不平等问题依然很严重,性别刻板印象无处不在,女性在职场依然受到歧视,传统观念使得女性在家庭中依然承担着主要责任,父权观念影响下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导致性别失衡,种种现象表明推动性别平等是多么重要。此外,历史是有痕迹的,百年教育留下的是长长久久、生生不息的文化传递。中西文化的碰撞,不只是对客家人,对传教士的后代来说,也是影响深远。因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原因,也因为刚好自己在做城中村综合治理的相关项目,所以我就更加留意虔贞女校在修复过程中的组织形式和方式,街道主导可以在城中村社区中将文化建设做的如此之好,真正体会到满腔热血的去坚持做一件事情,我们也是可以改变一些东西的。我们在城中村发展过程中,真的不能只是简单的推倒重建,也应该注重加上软环境的建设。
第二站是南头古城,这里也是一个城中村,也就是双年展的主会场。当讲解老师带着我们穿行在巷子里的时候,很惊喜有很多改造之后的艺术品,工艺坊,以及新建的“议事厅”,穿行在熙熙攘攘的参观人群中,还有门口有条不紊的打麻将的村民,巷子里推着一车沙子的建筑工,一切好像都互不打扰。双年展的主题是发展和传统的融合,也在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城中村,关注城中村里的群体,从开始参观我就在想,展会结束后,给南头古城留下了什么,会不会对它以后的发展产生一些影响,繁华褪去的展会之后,村民们的生活还是像以前那样吗?在展厅中还有一个关于深圳市城中村变迁的资料室,参观时匆匆中翻阅了一些,对于城中村改造治理到底应该应该怎么样,我受到了些许的启发。
晚上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相逢尴尬时》,在时代的大背景和个人生活水乳交融,时代在变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念,时代影响我们,我们也在塑造着时代。每个人都会有迷茫和困惑的时候,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想要守护的人。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剧中的男女主,相比于男主的犹豫和迷茫,似乎女主更加独立果敢,这也是新时期我们女性的追求吧,经济独立,思想独立,就像剧中女主所说的那样“做自己的女王”。
因为时间的原因没有在参观中细细品味,但这一定会带给我们思想和观念的启发。
第五篇:参观深圳博物馆的实践报告
参观深圳博物馆的实践报告
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学习,我们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在十一周时老师组织我们参观了深圳市博物馆,这次活动给了我很大的体会。参加这次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我对深圳的历史发展的了解,同时也知道了深圳的一些文化和风俗,同时更让我赞叹的是深圳的高速发展,参加这次活动的目的是提高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次活动会让我们亲身感受到深圳通过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发展成果,深圳改革开放史、古代深圳、近代深圳和深圳民族文化展,深深感到,无论古代、近代、现代、乃至解放后,直到改革开放三十年,深圳都有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资源,其史前文化、客家文化、民风民俗,所有的出土文物,都说明深圳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是一脉相通的,深圳人民,深圳文化界正在大力挖掘、整理和展示既有古老的文化底蕴,有具有现代气息的年经深圳。
深圳市博物馆位于深圳市民中心东面,共分为上、中、下三层.展示了许多著名古物,首先走进博物馆便可以看到一楼大厅中央有一个巨大的LED屏幕,在屏幕上展示了深圳市的立体地图,并循环播放着深圳市的历史发展和详细的发展过程,非常的直观明了,让我们非常赞叹深圳的发展是十分迅速。不过可惜的是老师告诉我们一楼这段时间没有展示文物,真是非常可惜。接着我们又走上了二楼,首先参观的是古代深圳展厅,走进展厅,可以看到古代深圳民族的生活和娱乐等一系列的活动,其中包括民间文学、表演艺术、民间活动和一些技能还有与之相关的物品等遗产。这让我们深刻认识了古代深圳的民族文化,全方位展示了与现代截然不同的“乡土深圳”。下一个参观的是近代深圳的展厅,首先看到的是深圳的历史景象,让我们了解到当时深圳发展艰苦与深圳的生活的水深火热。
主要参观的是三楼的深圳市现代展厅,在这里我们真正看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年轻的城市,归结原因主要是从1978年的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在政策,使得深圳得到快速发展。从生活科技生产等方面,不断展示了深圳市的高速发展。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发展成为我国南部综合经济实力,技术创新能力排在前列的现代城市,深圳的巨变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证明。总结一切原因都是改革开放的成果,那么改革开放的内容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就是改革与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愿望的坚强决心。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神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拨乱反正全面展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步骤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走上正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得到健全,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教育的勃兴、文艺的繁荣、科学的春天。党和国家又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卓有成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国家文化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
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总规模、大中小学在校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社会创业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国。社会管理不断。
改革开放使得我国成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取得伟大成就,这次参观使我懂得许多,对改革开放又有了深层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