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校长
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独特感受”的培养
【内容摘要】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阻碍了创新精神的弘扬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在阅读教学中鉴赏文学形象、在课文空白处补充联想、咀嚼品味文章精彩片断、课外延伸等四个方面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独特感受”的培养。
【关键词】独特感受 体验 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经常处于“繁琐的内容分析”、“师授生受”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重知识传授而轻探究发现,因此阅读教学必须改革。而重视学生“独特感受”的阅读教学正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使阅读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和创造激情。
一、在鉴赏文学形象中产生“独特感受”。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不免要对作品进行鉴别和欣赏,即学生以课文提供的形象为依据,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进行阅读的再创造。由于鉴赏性阅读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学生总是以自己的思想认识、情绪态度、兴趣爱好来评价赏析。因此,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往往会产生不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学生的这种极具个性的评价和赏析,有时会超越课文希望说明的道理,产生出独特感受,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例如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一般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体现人物形象特点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形象的语言来提高自己对文章的欣赏能力。如《惊弓之鸟》一课,课文最后一节更羸对魏王说的话,说明了能射下大雁的原因。教学时,我让学生反复诵读,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对更赢的这个文学形象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大部分是对更赢的认可和赞扬,但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感受“我觉得更赢的所作所为不值得称赞,因为他缺少人道主义。他明明知道那只受伤的鸟不能再受惊吓了,但为了在国王面前显示自己的高明,又故意拉动弓弦,使那只可怜的鸟又一次遭受精神上的打击,摔落在地上。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更羸未免太残酷无情了。”这样的感受课文上是没有的,但他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且言之有理,就值得充分肯定。另外还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在品味人物动作和体会人物神态时多元鉴赏。
二、在课文空白处补充联想,产生“独特感受”。
文章作者的思想不仅可以通过字面来表示,也可以隐蔽于文字的“空白”处。这种空白有多种形式,“话到嘴边留三分”是空白;置疑不答、无可奉告是空白;主次有别,说这不说那也是空白„„这些“空白”,或者是言外存意,让读者猜想;或者是言此意彼,让学生琢磨;或者是迂回的反衬;或者是委婉的曲笔。把这些空白处择要地让学生凭借语境展开想象,进行填补,既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丰富,又是对课文的发展和超越。我们的课文言简意丰,许多地方欲言又止,引发悬念,令人深思。如在教学《十二次微笑》这课时,当“那位乘客脸色一变,想说些什么,却没有开口。”老师引导:那位乘客想说什么?他是想说,赞扬空姐的话,可转念一想又不说了。那么此时,他是怎样想的?这样在文章,在人物的欲言又止处进行补充想像,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有助于对文章的感悟。
还有些课文中的有些句子,似乎很平淡,但仔细琢磨起来,却言语浅近而意义深远,简单而意义广大。如《难忘的八个字》一文结尾点题,“我愿你是我的女儿”抓住为什么这八个字“令我终生难忘”,体会伦纳德老师的话给小女孩受伤的心灵的强烈震撼,感悟小女孩说的“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的原因以及小女孩对老师的喜欢、敬慕。看似非常平淡的“八个字”,却有很大的想像空间。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情。另外,许多人写文章,都喜欢采用“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写法,如果教师能在这些略写的地方,恰当地设置一些疑问,让学生去思索,去想像,去补叙,去仿写。不仅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处于“愤”“悱”的活跃状态,而且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人物情感的理解以及段落章节的把握。如《一颗小豌豆》中写到一个豌豆荚中并排坐着五颗豌豆,当豆荚打开时,一个小男孩用玩具手枪把它们一颗颗射了出去,作者主要写了其中一颗豌豆为一个小姑娘作出奉献的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仿照前面一颗豌豆的经历去感悟想象,进行仿说。
三、咀嚼品味文章精彩片断产生“独特感受”。
在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亮点,如:巧妙独特的结构,形象生动的语言,高超别致的手法,精妙的字、词、句等,都值得我们去咀嚼品味。通过咀嚼品味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选人小学课本的大多是文质兼美、蕴意深邃、结构巧妙的文章。学生若能以自己新的创意去发展课文,就有可能产生独特感受的效果如《桂林山水》一课,写漓江水和桂林山美的段落结构非常巧妙,用了一组读来脍炙人口的排比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悟山水的美,再用自己的语言仿写山水的美。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咀嚼品味文章的美。
还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被文中高超别致的描写手法所吸引,他们在品味了作品中与众不同的描写手法后,很希望也能拥有这样的本领,因此,常常对文章进行再创造,在再创造过程的同时也产生了“独特感受”。另外,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其词句大多是经过反复斟酌、推敲的,有些用词是非常精妙的,经得起读者一而再,再而三的体味、品读,领会其蕴含的意思。
四、在课外延伸中产生“独特感受”。
小学生年龄小,如果漫无目的地让他们自己去阅读,他们就显得无从下手,感到枯燥乏味,由于教师上课对课文的内容讲得较透彻、生动,那么学生对课文有关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因此,我以课文为引子,随机展开,引入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资料,指导学生阅读,产生“独特感受”。
(一)、在引入相关题材的文章,促进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独特感受”。课本中的古诗文,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更谈不上有独特感受。这时,我注意引入诗人相关的作品,为学生独特感受创造条件。如教《早发白帝城》这首古诗时,使学生理解到当时李白被皇帝赦免了,心情很高兴,以致于觉得猿声都那么的悦耳动听。再引入李白的《月下独酌》,让学生感受李白当时在长安供奉翰林有其名而无实职的彷徨苦闷的心情下写的。这样既使学生明白,理解文章要联系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情,又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了“独特感受”。
(二)、引入有关作者的资料时促进学生产生“独特感受”。一个人的作品里往往都有着自己生活的影子。要想更好地感悟文本,还需全面了解一下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内容、风格等等。在教《丑小鸭》课文前,先让学生了解安徒生,知道了安徒生是从一个穷鞋匠的孩子一步一步地成为伟大的童话作家。再来读读《丑小鸭》,学生明白了丑小鸭也是历尽艰辛才成为白天鹅。最后总结出:了解了作者的生平能更好地感悟文章。还懂得只要相信自己,有困难不气馁,就能成功。
(三)引进与课文重难点相关的资料,使学生产生“独特感受”。每一篇课文都有它教学上的重点、难点。有些文章的重点、难点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单凭文章中的一些语句、插图,学生是无法理解的。我们在教学时引进一—些与重难点有关的资料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例如教学《鸟儿的侦查报告》这篇文章的重点让学生体会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在教学时我引入有关空气质量、河流的水质、农作物喷洒农药等资料。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认识,产生“独特感受”,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
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接受、赏析课文所既定的价值取向的同时,更让学生以作品为凭借,展开自由想象、产生“独特感受”,激活生命体验,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教学》
第二篇:张校长专访稿
一、问:您好,张校长!
今天,很荣幸请您来我们“教苑新视界”做专访,先请您介绍一下井冈山实验小学的基本情况。
答:你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井冈山实验小学前身是井冈山学校,是井冈山市委、市政府在新城区建设的一所全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2012年9月初中部剥离。目前我校有34个教学班,共2380名学生,91位教职工。老师们基本上是经过考试择优录取过来的,整体素质很高,其中获得井冈名师3人,省、地、市学科带头人6名。在市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逐年完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也在逐年提升。
二、问:您刚刚调入井冈山实验小学任校长一职不久,就给这所学校带来了不少活力,请您谈谈您的办学思路。
答:根据井冈山教育局关于我市教育改革的整体规划,结合我校实际,学校确定了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总的方向是要在“抓特色,树品牌”上下功夫。具体的来说,我们将围绕以下四个数字即“一二三四”做好工作。
“一”即一个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对我们实验小学来说,这一宗旨贯彻到位就是“让孩子快乐,让教育精彩”。
“二”即两大使命: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台;为每一位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三”即三个关键词:安全、特色、质量。我们将在做好学生安全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抓特色,强质量。
“四”即四项工程,我们将重点实施以下四项工程:
1、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我们将以打造高效课堂为抓手,向科研要质量,向课堂要成绩,真正做到为学生、家长、老师减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打造“书香校园”工程。我们以推广“海量阅读”计划为抓手,养成孩子从小爱阅读的习惯,形成师生共读的良好氛围;
3、探索一套符合校情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涵盖“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学业优秀”三方面高要求,立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打造“美丽校园”工程。按照市教育局的整体部署,我校将在校园的绿化美化,校园的信息化建设,校园的文化建设等方面按规划分步实施。
三、问:张校长,本学期开始实验小学在课程设置上做了些大胆的改革与创新,您能谈一谈吗?
好的。我校在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基础上,积极开发了几门校本课程,分别是乒乓球、晨读、午写、综合实践、井冈山特色德育等。开设这些课的意义很大,目的很明确,汇成一句话就是要求实验小学的每一个孩子“打好国球,说好中国话,写好中国字,做好井冈传人”。开学以来,学生很受欢迎。
四、问:做为一名校长,您还有什么想对我们大家说的? 答:我想说,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孩子就是未来。井冈山的各级领导非常关心实验小学的发展,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名老师,我深知,每一孩子都承载着整个家庭的梦想和希望,我将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始终牢记自己的教育誓言,心无旁骛做教育;作为校长,我将和校班子成员带领全校教职工,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为把井冈山实验小学打造成“学生喜爱,家长信任,同行尊重,社会赞誉,人民满意”的品牌示范学校而不懈努力!谢谢!
第三篇:张校长讲话
各位尊敬的领导(具体人名)、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螺岗中学全体师生向无私帮助和支持我们的肇庆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肇庆市烟草责任有限公司和肇庆市金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领导的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掌声)
螺岗中学创办于1971年,是一所山区农村初级中学,也是一所革命老区学校。现有教职工40人,学生500多人,由于地理位置、交通和经济基础等条件的制约,一直以来螺岗镇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原来的校舍全是砖木结构的瓦房,从20世纪80年代起,通过政府投入、群众集资、老板带资等方式,共投入资金200多万元,进行螺岗中学校舍建设、校园扩展以及校园环境建设,使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学校的教学设备仍较落后。作为一所镇的初级中学,连现代化教育基本的设备——多媒体电教室都没有,学生台凳和课室的讲台也破旧不堪,课室的黑板还是水泥黑板,课室一亮灯就反光。现在这种状况已经改变:我们学校有了一个多媒体电教室,全体学生用上了新的台凳、课室配上了新的讲台和磁性黑板,课室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些设备(价值10多万元)都是肇庆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肇庆市烟草责任有限公司和肇庆市金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捐赠给我们的。肇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肇庆市烟草责任有限公司和肇庆市金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还向荷木小学等五所小学捐赠了一批学生台椅。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肇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肇庆市烟草责任有限公司和肇庆市金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三个单位的领导表示市衷心的感谢!向心系山区教育、关心支持我们学校发展的县委刘书记、朱副县长、县妇联马主席表示衷心的感谢!(热烈的掌声)
我们绝不辜负各位关心和支持我们学校发展的市国资委、烟草公司、金叶公司的领导(具体人名)、县委刘书记、朱副县长、马主席和教育局以及镇党委政府的领导的期望,要加强学校和各项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全体教职工加强业务学习和教学研究,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学们,我们必须刻苦学习,努力拼搏,以实际行动、以优良的学习成绩报答各位领导对我们的支持和关爱!
第四篇:张校长讲话
张尧学校长答记者问:我们要建设让中南师生深感骄傲的大学
三届二次教代会、工代会上,校长工作报告及其中所包含的4项改革方案引发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报告中彰显的改革创新意识和丰富的改革信息,也引起了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2月29日下午,张尧学校长接受了新华社、湖南日报等社会媒体和校新闻中心记者的采访。
特色办学更符合中南大学发展趋势
在工作报告中,张尧学校长指出: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但到底是把中南大学建成一所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还是建成一所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按照什么样的路线和方法来实现学校的远景目标?大家还缺乏深入的思考和讨论。为此,张校长提出:我们不能片面追求“大而全”,而应该强化和巩固自己的优势,突出和培育自己的特色,坚持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特色取胜,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来实现学校的奋斗目标。
张尧学校长认为,关于“综合性”与“有特色”可能是不同学校不同的发展取向,我们不予评说。但这种取向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直接关系其发展成效。张校长认为,办学是需要成本的,是需要资源支持的。以中国目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要把大学都建得个个门类齐全,谈何容易?就中南大学而言,以学校目前有限的发展资源,大而全的发展模式会分散学校原有优势学科力量,造成消耗性资源浪费,甚至恶性竞争。在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中,别说在强手如林的世界知名高校中脱颖而出,恐怕连原有优势、特色也被消磨殆尽,就会变得“你有、我有、大家有”,大家都差不多样子了。而由此带来的教育质量、就业等问题更是不可估量。因此,就中南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而言,坚持和发展自己的特色,以特色立校、以特色强校,显然是比处处开花的“大而全”模式更好的发展策略。
讲大学的效益,就要讲办学的成本
张尧学校长认为,谈到特色办学,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办学成本问题。大家都知道大学的效益包括学术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基于大学的育人和学术功能,经济效益往往被置于最后,甚至忽略不计。但是,经济效益是不能不讲的——它是一个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讲经济效益,就要讲到办学成本——既要计算成本的合理分配、投入,也要考虑到成本能够产生多大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在内的各项效益)。“切蛋糕”理论大家都知道。学校整体资源就是那么多,我的人财物资源怎么分配,怎么分配可能获得最大效益,肯定是有一个优化方案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特色办学更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原因。
在办学成本的投入上,张尧学校长认为,学校会更注重在“人”这个问题上的投入,以“人”的建设和发展来推动学校的发展,这是最大的效益。
按事业编制和非事业编制定编定岗
“人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但是,学校现在存在着种种以人为核心的问题:比如,大师、高端人才稀缺,除了几个高山仰止的院士,后续人才队伍又跟不上;现有管理都是事业编制管理,进人门槛很高,使一些教辅类人员、实验员进不来,造成供需不对称;只进不出,人员的流动性就差;随着退休人员的增多,老年化趋势的扩大化,学校的负担也会越来越重„„”张校长提出,解决好“人”的问题,就是解决了学校发展中的最大瓶颈问题。这是此次以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引领其他各项改革举措的大背景。
“事业编制”和“非事业编制”是此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中最醒目的字眼。张尧学校长解释:我校将按性质和管理体制,把全体教职工分为事业编制和非事业编制,定编定岗;事业编人员按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规定,由学校负责管理;非事业编人员按照国家《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以用人单位管理为主;严格事业编人员准入标准,建立非事业编人员转事业编的管理机制。事业编人员的工资和福利由学校负责;非事业编人员根据“谁进人、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用人单位按照《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负责其工资和福利。
张校长认为,在编制上这样分类管理的好处是,一来激发现有的、在校老师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提高他们的水平;二来解决用人需求与用人机制的衔接问题,盘活人力资源;三来通过打通编制管理间的进出机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大家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在保证学校人才稳定性的同时,提升人才队伍质量。
新进教师专心科研,刚毕业的博士也可以当博导
在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上,张尧学校长也有自己的鲜明主张:不要让刚毕业的博士去上讲台。他们刚刚从学校毕业,没有社会经验、没有足够的阅历、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怎么讲得好课?我们的教学质量怎么上得去?二三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精力最充沛、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就让他们全力投入科学研究,好好做些东西出来;同时,适当地做些助教工作,熟悉教学工作,学习教学技能、方法。这样,当他评上副教授必须去教课的时候,就具备了应有的实践经验、教学基础和精力。
张尧学校长笑言:“我们都是社会人,谁都要过社会人的生活。年轻教师不单单要有这样一个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过程,也要让他有积累生活财富、精神财富的时间和机会。这样,当他走上讲台时,他的授课是融入了他人生阅历、亲身体验的,这些东西会和学业知识一起传授给学生,更能有效地影响学生。对于“刚毕业的博士也可以当博导”的提问,张校长予以了肯定答复:当然可以。只要他可以申请到大项目、他又确实需要人来帮助、参与,他就可以招收博士生。因为承担大项目本身,就已经证明他具备了一定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张尧学校长认为,要转变视“博导”为学术岗位的观念——“博导”是个学术称号。
“大部制”不是行政组织,而是一个开放式学术大平台
对于许多人提出的“大部制是不是又是一个新的机构组织,它和学院是什么关系”的疑问,张尧学校长解释说,“大部制”和学院这样的实体组织不一样,可以说,它是一个“虚拟组织”,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开放式大平台。它通过项目、经费的合作,实现多学科联合。管理人员公开发布项目需求,参与人员则依据项目的需要、进展而自由出入。
校长就是保护学生、培养学生,呵护学生成长的
谈到此次改革方案中教授必须上讲台、精简课程、开放科研实验室、改革实验课程体系等多处涉及学生培养的举措,张尧学校长重申了他对于学生培养的一贯主张:什么是“学习”?我觉得,一个要多看书,多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这叫“学”;一个是要多动手,培养和锻炼动手能力,这是“习”。多年来,中国的考试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读书很厉害,考试能力很强,但是做事的能力、动手的能力不强。这可以说是我们人才培养上的一大缺陷。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大学,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能力。大学教育,一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二是让他学会管理,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管理自己的财务;三是让他学会完整、独立地做一件事情。让学生自己提出做事的想法,参与整个过程,做一些他很感兴趣的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做事情的能力。
对于为什么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上推出这么多举措,张尧学校长不假思索直言:校长不就是保护学生、培养学生,呵护学生成长的吗?这是我的职责之一。他同时表示,学生是学校最重要的宝贝,学生们都是成长中的青年人,有许多创新激情和思想,作为校长、教育者,要鼓励和推动,对于一些小错误,则要宽容和保护。
改革要在实践中推进和完善
改革力度这么大,改革措施这么多,会不会有阻力?会不会有成效?设想很好,真的去做,会不会有问题?„„面对许多的疑问,张校长说,思想不付诸实践,只能是空谈;思想不能实现,就只能成为梦想。将太多的时间停留在思考、犹豫怎么做,甚至是花在抠字眼、措词这样的做文章功夫上,不如将想法尽快变成方案,将方案拿出来边讨论、边完善、边实施。思定而后动,如何将发展目标实现就是认识统一后最重要的问题。这次推出这4个改革方案让大家来讨论,也是有这样一种考虑——不要陷入我们以往经验的怪圈,不要让许多好的想法还没成形就消失了。先动起来,把大的思路定下来,然后确定框架,完善具体内容和细节,这样就把事情做起来了。然后,在实践中去检验、再修订。也许达不到完美,但是迈出了起跑线就是一种进步。
张校长还表示,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重复“实践-完善-再实践-再完善”的递进过程。需要大家有经受长期考验和磨练的心理准备,也需要大家在实践中紧密合作,只有把一个一个的分力变成合力,团结起来做加法,我们的改革才可能获得更大的推动力,更顺利地进行,我们才可能更快地接近目标。
要建设中南师生深感骄傲的大学
张尧学校长说,在很多地方我都阐述过自己对于一流大学标准的看法——一流大学应有四个鲜明的特征,或者说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全部或部分有突出的成绩和贡献:在基础研究上有嵌入人类知识宝库的创新成果;在应用研究上有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在人才培养上有活跃于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在精神血脉上有自己的文化传承。我想,中南大学如果有了这四个方面的指标和显示性标志,那么,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是毫无疑问的。
但我同时也在想,这四个评价指标只是我们建设的目标,可物化、量化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过程也许还很长。在这个或长或短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还有什么需要去做的?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改革推进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中,我们的发展决策、发展举措是否符合最广大师生的长远利益?这也是我们的改革能否成功、我们的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那么,什么是广大师生的最根本利益?——一所让广大师生员工都深深地感到自豪的大学。自豪感,不可以用具体的尺度衡量,却是大家根本利益的最好体现。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中南大学建成让大家都深感骄傲的大学。我想,这是发展的最终指向,也是希望所在。
第五篇:张校长稿件
强化队伍建设,创新管理理念
——新时期学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同江市第一中学校长张华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漂亮的高楼大厦,先进的设备设施,与众不同的名称、标志、象征等硬实力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拥有优质的软件,它包括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质的学校管理、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校风校貌、优质的教学质量、良好的办学效益,以及一个优秀的校长、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最终能反映在学校对社会的影响力以及对生源的吸引力上。随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管理理念更需要创新。如何强化队伍建设,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创新能力,达到改进管理的最佳效能是当今学校管理者要深入思考、探寻的重要问题。今天,根据一中的发展和教育教学实际,我校改革传统办学观念,形成具有同江一中特色的办学思路和模式。管理学校,是建立健全的制度和工作程序,核心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完成目标任务,谋求学校的生存与持续发展。所以,作为一校之长必须强化队伍建设,创新管理理念。笔者结合我校实际,谈谈新时期创新学校管理理念,做强做实学校的思考。
一、强化队伍建设,打造精英团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最活跃的因素。“先造人才,再造名牌”——海尔人如是说。领导班子、教师队伍素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要素,一中团结、奉献、创新、争先的精神是我们重铸辉煌的精神动力。我们有团结和谐、敬业奉献的领导班子,班子内部和谐团结,班子每个人每天几乎都是如履薄冰、殚精竭虑,每个人每天都心无旁骛、不遗余力的想带领大家披荆斩棘走向辉煌。为维持交通秩序,我们于校长早、中、晚放学期间在马路上站了近三个月,在我们每个一中人的心中都竖起了一座奉献的丰碑。我们有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中层干部队伍。本学年学校实行学年管理,校领导班子成员、教务处、学生处主任分别深入学年,韩新民、李波主任,张德义、李丽华、宿孝文副主任分别担任班主任、高考学科任课教师,他们都身兼数职超负荷工作,并且快速成长成熟起来,成为一中发展的中流砥柱。最大限度地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用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作用,提升他们的教学引领能力和水平。我们有品学清正,拥有强烈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意识的教师队伍,他们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就是我们一中的希望。为了我能重铸一中辉煌,我们要做精教师团队,努力培养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教养、高尚的道德涵养、丰富的教育素养、良好的知识结构的教师队伍。通过队伍建设,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整体决策能力和各项工作的执行力,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使教师从“经验型”转到“科研型”继而成为“研究型”。
通过制度建设在思想上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发展,关注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关注教学成绩。下一步将试行《班主任选认课教师制度》,目的是提振教师进取精神,帮助每位教师增强危机感的同时创造职业幸福感。其实教育事业本身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成长,创造美
好生活和幸福未来的事业。幸福不仅仅是金钱带来的,其本质更是由自身价值的实现创造的,我们要努力创设条件,让教师进步、提升、快乐、幸福。
利用明星教师评选、接收新党员、教师节庆祝大会表彰等多种契机发挥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一中教师队伍的年轻化是我们创造辉煌的人力保障。近年来,我们定期地有计划地对老师进行各个层面的培训,年轻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稳步增长,一大批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各个层次的骨干力量,他们将成为我们一中重铸辉煌的最坚实的人力保障。通过青年教师基本功考核,教师文化课考试,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学校各级各类赛课、科研课题的申请研究,派教师外出培训和自主培训等方式帮助教师快速成长、成熟、提升。
实施人文关怀。在学校自己可支配资金越来越拮据的情况下,我们稳步提高教师的公共福利待遇,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自己可支配资金范围内实行带有绩效工资性质的分配方式,创设真正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关注职工生活和身心健康,每位教职工及家中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我们班子成员都亲自到位,送去学校的关怀和温暖。针对教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在工作、生活中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的问题。我们请资深心理咨询师李寒冰老师每周为老师做讲座和辅导,最大限度帮助教师排除、解决不良情绪,使大家能健康的工作和生活。同时学校尽最大努力为政治上求进步,业务上求发展的老师创设机会,实现他们进步的愿望。
二、创新管理理念,构建和谐校园
我们学校的管理充分渗透了人本思想,在人本管理中充分体现了依法治教、依章治校的原则,学校充分营造有利于优秀教师群体脱颖而出和学生素质充分发展的良好环境,确立师生的自我发展的主导地位,让师生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中,充满昂扬的斗志、奋发的热情,成为师生自身乃至整个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切实加强校园部管理。坚持从严治教、从严治校、从严治师。抓好教师管理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严格常规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落实管理职责,强化管理责任,细化管理制度。我校制定、修改了《教师考勤制度》、《教师量化考核制度》、《班主任评比制度》、《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评比制度》、《课堂教学常规检查、监测制度》,现正修订《高考奖励制度》。目的要在我校形成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工作氛围,特别是在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考核、评比、评优、晋级等敏感问题上减少主观评价因素,法制代替人治,为教师创设一个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同时始终实施《校长办公会议制度》,《支部议事制度》,《校务会议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重大问题都要充分调研后集体决策。决策过程既是发挥教师、特别是领导干部主人翁责任意识和聪明才智的过程,更是我们培养干部,让年轻干部尽快成长、成熟的过程,这也是一中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发挥备课、教研活动、教学反思和质量管理的作用。深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创建 “和谐校园”为载体,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以法治教育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为重点,以
校园及周边整治为突破口,以“健全责任制、构建防范网、提升自护力”为主要内容,积极打造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具有安全感的校园。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重点抓好道路交通安全和校车安全管理、公共卫生管理、消防安全管理、食品卫生管理、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和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置等工作,深化“平安校园”建设,逐步完善学校内消防设施,构筑治安防控体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安全。
加强教师德能建设,关心教师健康成长,深入开展“师德是教师的灵魂,爱与责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为重点的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加强师德建设。严把职称评定、骨干教师申报推荐和评先评优关。进一步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把师德测评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教师职称评、聘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全面“关心教师思想、关心教师情感、关心教师生活、关心教师心理健康”。,引导广大教师坚守教育立场,做到不因社会潮流而改变;不因社会传言而改变;不因眼前吃亏而改变;不因领导好恶而改变;不放弃原则,不做老好人,不违背规律、规定,不感情用事。关心教师专业成长,为教师成才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关心困难教职工生活,为教职工排忧解难,提高教师生活质量。
当前,日趋激烈的竞争又给普通高中学校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让学校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办学实力,强势推进
学校可持续发展。没有等待,只有风雨兼程;没有沉醉,我们任重道远。新的使命赋予了我们新的力量,只有全面的教育,和谐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会振奋精神,为同江教育的发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