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研究性学习的几点体会
音乐研究性学习的几点体会
上学期,我们师生共同进行了一次音乐课题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由学生自己定的,题目是“流行音乐中的语言艺术”。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本次学习获得了圆满成功,师生双方受益非浅。下面就这次研究性学习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激发学生产生研究学习的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由一个适宜的环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因而我在研究学习之前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对他们的心理、行为、情感发生影响,从而形成主动参与的行为,以最佳情绪有目的、有意识的感受美,为学生进行研究学习创设和谐的气氛。在研究学习前期,我做了一些准备工作,通过VCD、表演、故事、以及录象,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有意识有目的激活学生的研究欲望,从而使他们达到去体验和实践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确定研究的主题和方向
音乐体验是通过人的实践性的音乐活动,使人和音乐产生生理、心理的相互作用,而产生了内在的音乐感受。就学生而言,当他们对某种事物有了兴趣,并且决定对感兴趣的内容去学习和研究时,作为老师应该及时抓住时期,尽可能鼓励他大胆去做,去想,去探索,老师应该放下架子做他们的支持者和合作伙伴,激活同学们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正是因为在学习的前期,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的心理、行为、情感发生影响,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从你一言我一语中得到启发,并且不断思考产生的新问题,从而确定研究主题和方向,形成主动参与的行为。我们的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才会有兴趣提出想研究的课题,通过师生的共同商讨,最终由学生确定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通俗音乐中的语言艺术”,我承担本次课题研究的指导老师,这样确定了研究性学习的开始。
三、研究性学习应是群体学习与小群体学习的结合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因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确定课题后,我首先鼓励所有学生踊跃参与,然后分组活动,分工到人,同时经常进行群体学习,共同探讨一个问题,允许得出不同结论。在研究不同问题的同时,我们允许各组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得出不同的结果,只要大家目的一致,那就是在研究的学习中学生的经验积累、知识获取、技能形成 人格养成等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四、研究的过程是螺旋上升的
研究学习的过程不是单线条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在学生开始研究课题时,首先提出的是最基础的问题,如“何谓通俗音乐?”,紧接着一个一个小问题开始吸引同学不断去探究,在放手发动同学们去查找资料的通式,教师应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可参考的资料,并指导他们通过网络、光盘以及词典等寻找答案。这样,通过努力,学生们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而且感悟到学习中的乐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一个学生在笔记中写到:“通俗唱法的艺术特色有四大点:
1、质朴的声音
2、独特的韵味
3、夸张的表演
4、自弹自唱、歌舞一体
正因为它融入了这么多的特色,才倍受同学们的青睐。乐的世界有阳春白雪存在,就有下里巴人的音乐存在,它们都是艺术的不同种类。我在肯定学生的研究结果的同时,继续启发学生:“那么对比通俗歌曲中朱哲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和齐豫演唱的《橄榄树》,在歌词的风格上有什么不同吗?”这样,又引导学生不断的思索、分析,而且他们又不断收集一些不同风格的通俗歌曲对歌词进行研究对比,得出不同的结论:通俗歌曲按演唱风格分为通常型风格,如《好大一棵树》;有摇滚型风格的,如《回到拉萨》;还有民歌型风格的,如《我热恋的故乡》;现代民谣型,如《同桌的你》;更有戏曲、曲艺型的风格的通俗歌曲,如《门前情思大碗茶》„„从歌词的内容上还可分为:歌颂型,抒情型,生活写真型„„看到同学的研究成果,欣慰之余想起如果按过去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但难以接受,更谈不上去感受,去挖掘了,而当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学生对事物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
五、为学生提供充裕的研究学习时间和帮助。
在学生提出确定主题后,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随时充当学生的“后勤部长”,为学生提供所需的研究资料,并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验证各种假设,体验作品的美感。例如上例在欣赏朱哲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时,教师最好在听赏歌曲之前把曲谱发到学生手上,让学生也跟着哼唱一下,去感受旋律和歌词的美妙,而老师只要充当导演的角色,如何表演还得学生自己来表现。这样,学生从听唱过程中就能感受到那荡气回肠的旋律,以及歌词中描绘的幽幽情境后面隐藏的悲伤的故事。对于学生的研究,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它难以在短时间内大见成效,不可能象其它学科课程那样通过考试进行检验。尤其在一个问题没得到验证之前,应多关心和启发帮助他们去获得结果,即使有些问题真的难以找到确定的答案,也要允许多种答案的存在,我及时给同学们讲解了音乐的非语性,无定论性,音乐是没有定论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演奏、演唱或欣赏者,由于兴趣、经历、知识、阅历等等的不同,对音乐也会有多种多样的理解。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只要引导学生把握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展开联想、想象,才能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六、研究性学习体现师生互动和创新意识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感受最深的不仅体现在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还体现师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的互动的民主性。和谐的师生关系,更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以往的音乐学习中,教师总是作为讲授、演示的一方,而学生则成为被动接受、模仿的一方,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双方始终是保持平等民主的关系,师生双方的活动都统一在共同体验探索音乐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科学知识的唯一的传授者,学生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多种学习方法,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研究学习的全过程中,创新意识始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中,音乐本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的学习本不是单纯为解决音乐知识和技能而存在的,它是建构在音乐艺术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注重学生在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对人对事的看法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同学们在研究过程中,懂得了如何去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通过自主性的学习,无疑给学生也大大增强了自信心,促使他们减少对教师的信赖。作为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侧重与学生进行相互间的情感交流,注意对每个学生的鼓励,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创新,培养他们终身喜好音乐。我想这应该是本次学习的最大收获了。
第二篇:研究性学习体会
研究性学习体会
09电科 郭丽娜 020242009005
本次研究课题为《学习的效率与时间段的关系》,鉴于在12节同学们刚刚起床再加上用餐完毕,很容易疲倦犯困,56节为正常午休时间,也容易疲劳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探究一天中各个时间段到底更适合学习哪种科目,我们实行了这一研究课题。这个研究通过对同学们在一天中各个时间段对于不同学科的学习效率的检测数据,整理分析,得到在一天中某个时间段更适合学习什么类型的科目,从而为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提供良好的借鉴,同时也为学校安排课程表提供了较为有价值的参考。
研究中,各位同学明确分工。分管材料收集,参与测试,数据整理汇总等工作。各位同学积极配合,认真完成任务,使得研究圆满结束。
就本次研究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研究样本过小,参与测试的同学少,结论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部分同学做测试时状态不佳,没有反映出真实的学习效率水平;此研究影响力小,即使得出准确的结论,也很难真正被学校或者同学们广泛的采纳等。
通过本次课题的研究,我还深深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这让我们深有体会,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开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头寻找相关资料,没有分配任务,开会讨论,等到组内开会召集时,才发现,不是有的资料没找到,就是同样的资料找了好几份。组员们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互相埋怨,而是赶快聚到一起开会商议补救之策。我们将任务分割成几份,派给组员,大家同时工作但侧重点不同。比如,两位同学负责收集测试资料,一份理科,一份文科。其他同学负责参与测试以及组织更多人员参与测试,组长同学则负责收集各位同学的测试结果数据,并且整理,总结规律,变换成图表以ppt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如果有的组员提前完成任务,也会热心主动的帮助别的组员。正是因为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帮助,以集体的利益为主。在四个人之间,合作的关系依然紧密,如果查找到与其它组员要找的有关的资料,大家都会拿出来共享,正是由于这样,虽然研究任务很重,我们却也没有耽误很多学习时间。团队的精神在每个人心中,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
从一定角度看来,从学习、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完美人格。以往的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它的表面性,片面性局部性和机械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而研究性学习具有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主体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学习过程的创造性与多样性,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与社会性等特点,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特点恰恰可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的,自由的,宽松的,向上的学习氛围,这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完美人格的塑造。所以,对我们来说,参与研究性学习对我们的好处还是很大的。研究性学习转变了我们的学习观念,和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以我的小组而言吧,说它简单,最终成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但是,真是搞起来,要多方面考虑,还要收集有关资料,再加以运用,这自然会遇到许多麻烦,它给我们很大创新空间和实践机会,转变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独立思考新发现的一些依赖观念,改变我们“死读书”的学习方式,创造另一种学习的风气,营造更优的学习环境。这对学习科学文化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机会。同时,研究性学习也促进同学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这个我在学习研究中有切身的体会,像哪个同学有何特长、爱好,对事情处理的态度,协作能力如何,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总之,研究性学习使我认识到团队的力量以及重要性,同时锻炼了我们解决实际,自主学习,社会交往等各方面问题的能力,受益匪浅。
第三篇:研究性学习体会
活动对我们整个人类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活动是一个团体的共同行动。而我们这次调查活动,终于在今日完毕了,回顾从接受任务到执行任务,以及在调查中的点点滴滴,我深深地感到这次活动锻炼了我,我从中获得了许多知识。
就以我们这个组来说,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们采访初二的一位老师时,当时我们都不敢去,但“军令如山”,硬着头皮进行采访。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干了许多从未干过的事,也让我们过了一把瘾,如采访、记录、收集、查找……
然而,团队精神以及协作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调查中,我们也有过分歧,但我们经过调解与协商后,我们又重新鼓足了勇气,继续我们的调查工作,调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实在调查中最难的还是研究成果的写作问题,当我们第一次接到这个课题时就感到束手无策。我们只有靠自己动脑以及请教老师解决写作问题,从中也锻炼了我们的写作能力,特别是在采访的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胆量。
我们调查组的一位同学,他的性格内向、胆小,怕与外人接触,语言表达能力又差,在采访过程中,都“脚底摸油”——想溜,但在我们的鼓励下,他终于鼓足勇气接受任务,我们的调查即将结束时,这位同学也变得开朗多了,特别是在语言表达上也进步了很多……
还有一位同学,做事总是风风火火,性情急躁,是一个十足的马大哈。在即将完成调查任务时,他却因为自己的性格缺点问题,将调查资料弄掉了,哎!我们又只能重做了,经过这次教训后,他变得谨慎多了。
这次调查活动给我们的锻炼不胜枚举,总而言之,这次调查活动给我们奠定了走向成功的基础。
第四篇: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体会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体会
_化学论文作者:佚名来源:不详发布时间:2006-12-14 9:38:25发布人:yujklj68kfg
研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形成的创造性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学习活动,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其重点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研究和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是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创新教育模式中的学习活动。
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和深入进行,研究性学习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性学习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方法的改变,而是关系到我们民族科学素质提高的大问题。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搞好基础教育的需要,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是建设现代化国家宏伟基业的需要。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全力以赴,开展好研究性学习工作。
其实,研究性学习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每天都在有意无意地在做着研究性学习工作。比如:我校高一九班的王立国和王金石同学进行培养胆矾晶体实验,他们经过找数据、列仪器、制溶液、选晶种的活动,一天几遍地观察晶体生成情况,精心操作,终于得到了标准的平行六面体晶体。作为化学教师我及时指导,提供仪器药品,让他们科学操作、大胆实验,使他们在实验成功的喜悦中大大激发了进一步研究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不久,王立国同学又主动提出做NA2O2与水反应后溶液中化学成分分析实验,并顺利完成。虽然这只是定性地完成化学反应,但毕竟是他自己提出并在第一次实验后提出的实验要求,是今后不断探索的良好开端。
我觉得,一名学生完成一两次实验很简单,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主动实验,并在实践活动中找到了研究问题的乐趣,找到了自信,激发学生不断探索,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后来(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请保留此标记。)的学习中同学们通过学习NO分子对人体的影响,进行了NO分子对植物体影响的调查,经过查资料、访问专家学者、实践操作、记录、总结的过程,写出了完整的调查报告。已经具备了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们大胆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科学实验,得出正确结论。因此,学生在学习化学课中不断地提出了很多问题。如:硝酸与铜反应只生成NO的最大浓度是多少?怎样才能制出N2O?N2O助燃吗?怎样验证?为什么NAN02会致癌?白磷为什么会有毒?有感于患者输液时看护之苦,他们想设计自动止液,自动退针的装置。可以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有数不清的问题在激励他们,都需要我们的支持和鼓励。没有任何理由去制止、扼杀、伤害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因此,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我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基础上,适当地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为学生提供研究的空间,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为学生提供研究的空间,尽一切为学生提供研究的便利的条件,促使学生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学习成绩。
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提出的研究性课题也不一样。对此,我们要一视同仁,都要满腔热忱地帮助,不要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为理由剥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权利。要让学生都增强自信、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是跨学科进行的,有很多知识是教师不能解决的,即使是本学科知识教师也有很多不知或不懂的问题。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因此,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教学相长。
开展研究性学习,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在知识上、心理上能够健康地成长。研究性学习与我们正常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我们的教学成绩不断提高,近几年,我所教的班级在研究性学习气氛中,化学科成绩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我们要不断地扩大研究性学习的领域,从校内走向校外,从课堂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实践,从现在走向未来领域。通过研究性学习,为国家培养未来的创造性人才。
本文《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体会_化学论文》来自中国教育文摘,查看更多与相关文章请到http://。
第五篇:抗日战争研究性学习体会
研究性学习体会
这是我们第二次进行研究性学习,相对于第一次,我们更加熟练了,能合理的分配每个人的工作,并且能快速的投入到研究中,每个人也都有了新的收获。
这次我们研究的是历史和政治有关的一个事件“抗日战争”,虽然这个课题的研究范围较广,但我们认为通过研究“抗日战争”我们可以更清楚的了解这段历史,也能从政治方面更透彻的理解中日关系,这对我们文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这次研究中,我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与国共两党的相互合作是密不可分的。1937年9月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们才开始渐渐扭转落后的局面,经过八年的努力最终胜利。之前我们之所以总是失败,是因为中华民族并没有真正团结起来,众志成城、一致对外,但是当我们团结起来共同面对同一个敌人时,我们就是坚不可摧的,因为“团结就是力量,比铁还硬,比刚还强”
从研究性学习中我们都体会到了团队精神合作至上是很重要的,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另外,通过研究性学习,还加强了我们的综合素质,增长了知识。在研究性学习中,有查资料的、做调查问卷的、做课件的、撰稿的……大家在这些方面都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自身能力,学到了一技之长。还有,原本我们对抗日战争都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些皮毛,经过自己调查研究后,都有了更深的认识、自己的看法。现在,随便问我们组的任何一个组员,都可以用自己的话详详细细的说出自己了解到的抗日战争。
总之,通过研究性学习,我受益良多,在不少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研究性学习中,大家都置身于求知的领域,获得着属于自己的知识!
高二(6)
* *
研究性学习体会
高 二(6)
潘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