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物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体会.
生物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体会 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增加了研究性课题的教学内容,这是中学生物教学的一个新的要求。大纲列出了一些参考课题,并指出“提倡教师和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形成研究性学习的新思路。按照大纲的要求,我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通过实践,我真正感受到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使我们自觉、深入总结和思考。用它来规范教学行为以启迪我们的教学智慧,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工作中感触颇多。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课改教材中研究性学习的体会。
一、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教学是教师把课本讲得越详细越明白越好,就像一位母亲把饭都嚼碎了喂给婴儿吃一样,久而久之,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缺乏主观能动性,结果使学生自己思考的余地太少,“缺乏自由与追问的风气”,缺乏创新能力培养,而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探究。在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在于诱导学生透过生命现象探究生命活动的规律,学习运用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中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体系还不健全,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他们将感性知识和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与书本知识、各学科知识以及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构建反映各自特点和有利于未来发展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可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相当丰富,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生物学基本概念和规律;
2、生物学探究性实验;
3、与生物学有关的多学科综合问题;
4、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5、科学前沿的生物学问题。所以在研究性学习中应以具体的知识为载体,以能力发展为目标。
其次,在中学生物学课程中,课堂教学内容是核心和重点,是全体学生都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如果将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课程体系的核心和重点。
第三,鉴于学生将大多数时间用于学习课堂教学内容,因此指导他们应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学习课堂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在日积月累中通过分析、比较和判断的过程来逐步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价值标准,逐步形成自主性的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二生物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成果分析
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及取得的成果来看,研究性学习并不排斥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不能开展研究性学习。只要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是可行的,而且达到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培养同步实现的理想目标,因此,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本研究分析认为,通过这种途径,不但可以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而且对改变学习者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具有明显的作用,能显著提高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科学思维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等,明显的提高了学习效率,实现了学科知识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目标的统一。
三、生物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意义认识不够,学习态度尚需转变。在研究性学习期间,学生在学习目的和态度方面有所改变,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思路建议更强调的是如何应对考试,而对此之外的教学活动如调查、走访、撰写课题总结报告等方面勉强应付,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参与学习中来,对教师精心准备的旨在了解当代生命科学领域成果的电教片也不感兴趣。总之,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获取现成知识和结论的现象还没有明显改变。
2、研究性学习课题开发的水平不高。本次研究仅根据教材安排的课程题目进行的,所选定的研究课题没有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出发,这也是影响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态度进而影响研究性学习效果的原因。在今后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选题尽量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出发,即让学生处于活动的主体地位,要给学生充分的选题的机会,培养学生具有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时间得不到保证。研究性学习从课题的选择,到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总结交流,周期较长。而现在的教学内容偏多,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课业负担偏重,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即使实施,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必须进一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使其真正落到实处。
4、获取信息的资源不足。由于学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有限,因而学生利用互联网络、报纸期刊等媒体查阅知识信息能力不足,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信息的热情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也进而影响到了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正常进程和效果。另外,家长和社会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不够,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进而也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阻
力。因此,研究性学习需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需教育主管部门关心和扶持,加强学校图书资源的建设、培养学生科学地利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保障。
通过一年来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我觉得:研究性学习像春风,给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像催化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像舞台,给每位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收益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增加了研究性课题的教学内容,这是中学生物教学的一个新的要求。大纲列出了一些参考课题,并指出“提倡教师和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形成研究性学习的新思路。按照大纲的要求,我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通过实践,我真正感受到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使我们自觉、深入总结和思考。用它来规范教学行为以启迪我们的教学智慧,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工作中感触颇多。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课改教材中研究性学习的体会。
一、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教学是教师把课本讲得越详细越明白越好,就像一位母亲把饭都嚼碎了喂给婴儿吃一样,久而久之,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缺乏主观能动性,结果使学生自己思考的余地太少,“缺乏自由与追问的风气”,缺乏创新能力培养,而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探究。在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在于诱导学生透过生命现象探究生命活动的规律,学习运用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中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体系还不健全,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他们将感性知识和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与书本知识、各学科知识以及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构建反映各自特点和有利于未来发展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可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相当丰富,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生物学基本概念和规律;
2、生物学探究性实验;
3、与生物学有关的多学科综合问题;
4、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5、科学前沿的生物学问题。所以在研究性学习中应以具体的知识为载体,以能力发展为目标。
其次,在中学生物学课程中,课堂教学内容是核心和重点,是全体学生都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如果将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课程体系的核心和重点。
第三,鉴于学生将大多数时间用于学习课堂教学内容,因此指导他们应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学习课堂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在日积月累中通过分析、比较和判断的过程来逐步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价值标准,逐步形成自主性的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二生物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成果分析
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及取得的成果来看,研究性学习并不排斥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不能开展研究性学习。只要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在课堂 本文来自 范文大全网 http://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教学过程中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是可行的,而且达到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培养同步实现的理想目标,因此,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本研究分析认为,通过这种途径,不但可以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而且对改变学习者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具有明显的作用,能显著提高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科学思维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等,明显的提高了学习效率,实现了学科知识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目标的统一。
三、生物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意义认识不够,学习态度尚需转变。在研究性学习期间,学生在学习目的和态度方面有所改变,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思路建议更强调的是如何应对考试,而对此之外的教学活动如调查、走访、撰写课题总结报告等方面勉强应付,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参与学习中来,对教师精心准备的旨在了解当代生命科学领域成果的电教片也不感兴趣。总之,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获取现成知识和结论的现象还没有明显改变。
2、研究性学习课题开发的水平不高。本次研究仅根据教材安排的课程题目进行的,所选定的研究课题没有从学生的兴趣和特www.xiexiebang.com长出发,这也是影响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态度进而影响研究性学习效果的原因。在今后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选题尽量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出发,即让学生处于活动的主体地位,要给学生充分的选题的机会,培养学生具有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时间得不到保证。研究性学习从课题的选择,到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总结交流,周期较长。而现在的教学内容偏多,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课业负担偏重,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即使实施,往
往流于形式。因此,必须进一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使其真正落到实处。
4、获取信息的资源不足。由于学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有限,因而学生利用互联网络、报纸期刊等媒体查阅知识信息能力不足,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信息的热情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也进而影响到了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正常进程和效果。另外,家长和社会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不够,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进而也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阻力。因此,研究性学习需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需教育主管部门关心和扶持,加强学校图书资源的建设、培养学生科学地利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保障。
通过一年来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我觉得:研究性学习像春风,给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像催化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像舞台,给每位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收益。
第二篇: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由于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主观努力程度和基础等的不同,各学生之间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那么我们该怎样更好地实施教育,从而使学生面对差异同样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呢?一位教育人士说过:“分层的目的是为了最后的无层。”我认为我们在承认差异的同时要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实施有差异的分层教学。以下是本人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采取分层教学的一点经验和体会。
一、教学目标分层
生物教材中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编排上一般都是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分解到综合的。教师在分解教学目标时,就应特别注意“了解”、“掌握”、“理解”、“应用”等用语的不同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当然在确定二维目标时,也应有一定的弹性,留有余地,让学生自主选择,力争较高目标。
比如掌握细胞结构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设计中,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方案:针对少数学习较好的同学提出列表区别动植物细胞的异同;面对学习较差些的同学要求在植物细胞结构图上标出各结构的名称。这样同样是掌握细胞的知识点,每个学生都在原有能力上获取了新知识,并得到提高。
二、课堂教学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师生互动,让学生由浅入深的对未知进行探索,从而真正进入主动思维状态,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课堂中设置疑问时,所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
例如,在学习蛋白质代谢过程可提出以下问题:动物细胞内氨基酸有几方面来源?新的氨基酸在组织细胞中大部分转变成什么?一部分氨基酸通过什么作用转变成新的氨基酸?少数部分氨基酸是如何转化为尿素的? 上述设问,难度呈梯度增加,环环相扣,既顺利的完成了教学内容,又让学习较差的学生不至于望题兴叹,产生畏惧心理和厌学情绪,同时又让学习较好的学生不感觉到过于简单。
再例如,学习“性状”这一段内容时,可以这样来设计:要求低层次的学生,在了解性状的定义的基础上,记住性状的概念,而对于相对性状的概念,只要求记忆,并能在给出的例子中找出相对性状即可;要求中等层次的学生,不仅做到以上要求,还要自己能举例说明相对性状的概念;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还要从基因控制性状这一方面全面的理解性状和相对性状。虽然全班学生素质层次不相 1 同,但实行这样的教学目标分层后,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进步,一同发展。
三、练习方式分层
练习是学生深化理解、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过程,因此对不同层次学生练习方式应该是不同的。对极其个别学生主要是针对基础知识学习;对一些较普通级学生主要是新旧知识易混点采用对比练习,做到举一反三;对重点、难点知识采用反复练习作到常练常新。这样才能使尖子生吃饱,差生吃好,从而在教学中促使全体学生进步。
四、课外辅导分层
通过辅导可以查漏补缺、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对个别学生,重点是进行基础知识辅导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对于普通学生,重点是进行基础知识归类辅导和心理状态调整辅导,帮助他们分析知识结构,归纳要点,并着重进行学法上的指导,使之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明晰的认识、系统的了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较好的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给他们一些开发性的问题,让他们去探索、去实践,鼓励他们想象,发散、求异,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课内作业分层
学生的作业能准确、完整地反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形式。同样分量,同样难度的作业很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步完成。若老师统一要求,会使“优生吃不饱”“差生受不了”。长期下去,会造成优生感到简单而课内无所事事,学习兴趣降低;差生则感到负担过重不能按时完成,留下作业的尾巴,逐步导致厌学情绪。因此,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内作业可以坚持“优生多而适当提高难度,差生少而适当降低要求”的原则。
如学完课文后,课内作业从数量上进行分层要求: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以完成作业量的二分之一,即完成大部分基础知识题;中等生完成优生作业量的三分之二,即完成全部基础知识题和部分综合题;优生则完成所有基础知识题、综合题和提高题。
总之,作为一名生物教师,要善于发挥生物教学的特点,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精心设计分层教学方案,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大面积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研究性学习体会
研究性学习体会
09电科 郭丽娜 020242009005
本次研究课题为《学习的效率与时间段的关系》,鉴于在12节同学们刚刚起床再加上用餐完毕,很容易疲倦犯困,56节为正常午休时间,也容易疲劳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探究一天中各个时间段到底更适合学习哪种科目,我们实行了这一研究课题。这个研究通过对同学们在一天中各个时间段对于不同学科的学习效率的检测数据,整理分析,得到在一天中某个时间段更适合学习什么类型的科目,从而为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提供良好的借鉴,同时也为学校安排课程表提供了较为有价值的参考。
研究中,各位同学明确分工。分管材料收集,参与测试,数据整理汇总等工作。各位同学积极配合,认真完成任务,使得研究圆满结束。
就本次研究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研究样本过小,参与测试的同学少,结论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部分同学做测试时状态不佳,没有反映出真实的学习效率水平;此研究影响力小,即使得出准确的结论,也很难真正被学校或者同学们广泛的采纳等。
通过本次课题的研究,我还深深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这让我们深有体会,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开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头寻找相关资料,没有分配任务,开会讨论,等到组内开会召集时,才发现,不是有的资料没找到,就是同样的资料找了好几份。组员们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互相埋怨,而是赶快聚到一起开会商议补救之策。我们将任务分割成几份,派给组员,大家同时工作但侧重点不同。比如,两位同学负责收集测试资料,一份理科,一份文科。其他同学负责参与测试以及组织更多人员参与测试,组长同学则负责收集各位同学的测试结果数据,并且整理,总结规律,变换成图表以ppt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如果有的组员提前完成任务,也会热心主动的帮助别的组员。正是因为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帮助,以集体的利益为主。在四个人之间,合作的关系依然紧密,如果查找到与其它组员要找的有关的资料,大家都会拿出来共享,正是由于这样,虽然研究任务很重,我们却也没有耽误很多学习时间。团队的精神在每个人心中,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
从一定角度看来,从学习、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完美人格。以往的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它的表面性,片面性局部性和机械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而研究性学习具有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主体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学习过程的创造性与多样性,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与社会性等特点,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特点恰恰可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的,自由的,宽松的,向上的学习氛围,这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完美人格的塑造。所以,对我们来说,参与研究性学习对我们的好处还是很大的。研究性学习转变了我们的学习观念,和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以我的小组而言吧,说它简单,最终成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但是,真是搞起来,要多方面考虑,还要收集有关资料,再加以运用,这自然会遇到许多麻烦,它给我们很大创新空间和实践机会,转变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独立思考新发现的一些依赖观念,改变我们“死读书”的学习方式,创造另一种学习的风气,营造更优的学习环境。这对学习科学文化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机会。同时,研究性学习也促进同学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这个我在学习研究中有切身的体会,像哪个同学有何特长、爱好,对事情处理的态度,协作能力如何,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总之,研究性学习使我认识到团队的力量以及重要性,同时锻炼了我们解决实际,自主学习,社会交往等各方面问题的能力,受益匪浅。
第四篇:在生物教学中实施
在生物教学中实施“减负”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是“减负”的具体执行者,所以“减负”必须从自身做起。几年来,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为减轻学生负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依据会考标准实施教学 生物课从'94始高考不做要求,只参加每年一次由省级命题的统一会考。随这一变化,生物教学相应地进行必要的教学调整,依据会考标准编制计划和实施教学。因为会考标准是各省依据教学大纲并结合本省实际所制定的,它不仅充分体现了教学大纲的目的及要求,也是各省每年会考的依据。因此,在教学中不但我自己研究“标准”,还引导学生学习“标准”,对教材中各知识点、能力及技能等的不同要求层次做到心中有数。力争不偏“标准”,不超“标准”,不随意扩大知识范围,注重“理解”、“掌握”知识的教学,注重“能力、“技能”的培养。严格按“大纲”规定课时授课,不统一加班补课,也不过早结束课程改上新课。
二、改革课堂教学 改革课堂教学是“减负”的关键。至于怎样改,用什么方式,应因人因内容、对象不同而异,笔者常用“引导阅读法”教学。不管用什么法,都要引导好“主体”。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交给自学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率,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三、注重后进生的转化 根据平时教学掌握的情况,每个学期的不同阶段,我都确定出本学科学习上的后进生,从多方面关心这些同学的学习。课堂上多巡回指导,多提问,对错误处多究原因,对试卷面批,鼓励他们多问,及时肯定微小的进步。对于个别放弃学习的除做思想工作外并家访以求相互配合。把学习后进生转化率作为各个阶段的硬指标来完成。
四、力排各种复习资料的干扰 由于改革了课堂教学,课后的练习题都能在课内完成,因此几年来生物不留课外作业。对于社会上泛滥的各种生物复习资料,一概拒之门外,对于少数同学持有的不同生物资料中的问题,我仅个别答疑,不集体讲解。保证学生统一持有的只有生物会考标准,在复习时让学生统一做该“标准”上的练习题。除高中二年级一学年只进行三次的常规考试外,平时也不进行章节过关测试。
生物教学中的这些做法只要持之以恒,不仅能大大减轻学生的“负担”,还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篇:研究性学习体会
活动对我们整个人类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活动是一个团体的共同行动。而我们这次调查活动,终于在今日完毕了,回顾从接受任务到执行任务,以及在调查中的点点滴滴,我深深地感到这次活动锻炼了我,我从中获得了许多知识。
就以我们这个组来说,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们采访初二的一位老师时,当时我们都不敢去,但“军令如山”,硬着头皮进行采访。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干了许多从未干过的事,也让我们过了一把瘾,如采访、记录、收集、查找……
然而,团队精神以及协作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调查中,我们也有过分歧,但我们经过调解与协商后,我们又重新鼓足了勇气,继续我们的调查工作,调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实在调查中最难的还是研究成果的写作问题,当我们第一次接到这个课题时就感到束手无策。我们只有靠自己动脑以及请教老师解决写作问题,从中也锻炼了我们的写作能力,特别是在采访的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胆量。
我们调查组的一位同学,他的性格内向、胆小,怕与外人接触,语言表达能力又差,在采访过程中,都“脚底摸油”——想溜,但在我们的鼓励下,他终于鼓足勇气接受任务,我们的调查即将结束时,这位同学也变得开朗多了,特别是在语言表达上也进步了很多……
还有一位同学,做事总是风风火火,性情急躁,是一个十足的马大哈。在即将完成调查任务时,他却因为自己的性格缺点问题,将调查资料弄掉了,哎!我们又只能重做了,经过这次教训后,他变得谨慎多了。
这次调查活动给我们的锻炼不胜枚举,总而言之,这次调查活动给我们奠定了走向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