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评论项羽的诗句及感想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译文:(我的力量大到能拔起大山啊,我的气概能压倒当世,时局不利呀,乌骓马也不再飞驰,乌骓马不再飞驰啊!我该拿它怎么办?虞姬啊虞姬啊,我该拿你怎么办?)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从来未可知。
译文:(胜败乃兵家常事是不可预期的,能够忍受失败和耻辱的才是真正的男儿。江东子弟人才众多,如果项羽渡过乌江返回江东,说不定还能卷土从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译文:(经过战争的疲劳的壮士非常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即便江东的子弟现在还在,但是他们还会跟着项羽再次卷土从来吗?)
夏日绝句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做一个人上之人,就要做一个杰出之人!即使是已经死了,也要成为魔鬼中的霸者,领导群魔!我直到今天还在想念当初楚汉争雄时的项羽,因为兵败,无颜面对自己的江东父老,宁肯自刎于乌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扛鼎破秦称霸王,鸿门垓下怨苍天。
我认为项羽是个真英雄他率领八千江东子弟伐秦,与秦军主力决战于巨鹿破釜沉舟九战九捷,不愧为真英雄。他爱马爱美人充满豪气,虽然他不会
用人有些自大。但是他不屑于趁人之危不愿算计别人。所以刘邦才会在父亲妻子被抓之时有恃无恐。巨鹿之战、齐国之战、彭城之战无不显示项羽的霸气实力。
垓下歌中英雄不知道怎么来送别他的爱马他的爱人,回首过去真的太多伤感。
杜牧从一个诗人的角度认为项羽卷土从来一定还有机会。但是霸王不会这么做他不会在拿江东子弟的性命做赌注,如果真的过江了也就不是霸王了。
王安石从一个成熟政治家的角度评论项羽的失败却是在理当是太理性了。
李清照则结合了当时的时局有感而发,对项羽也充满赞赏。
我认为历史永远是胜利者的说辞,成王败寇。但是项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第二篇:关于法律评论的几点感想
关于法律评论的几点感想
(一)法律评论推动了学生的竞争、保持了法学的连续性
在美国特有的法律制度中,法律评论演变为一个精心制作的文化传递工具。一方面,法律部落年轻成员通过沿袭一定的规则而服从了学术道统的权威;另一方面,他们的青春期逆反心态又得到相当满足,他们能够有机会依据学术道统攻击、贬低和更正前辈的作品。法律部落年轻成员和前辈之间本来不可避免的冲突找到了宣泄场所。在这一过程中,法律部落平缓度过了危机、产生了新的部落头领。
当然,这种文化传递是通过激烈竞争完成的。一位美国作家这样表达一种教育平等的最高理想:“在真正平等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应能成为《哈佛法律评论》编辑。”但是,我认为,真正的教育平等恰恰是让人们有平等竞争的机会来证明自己的敬业态度、开创性、合作精神和胜任繁重工作的能力,少数人成为《评论》编辑是竞争的合理结果。如果一个学生认为自己具有非同一般的才能,而且希望证明这一点,那么,从来不拒绝向这个学生提供机会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哈佛法学院的优秀学生通过独立创办《评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他们用自己的勤奋工作赢得了信任,这种信任不仅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畅通无阻地进入美国最体面的法律职业机构,而且使他们在执业之后的竞争中遥遥领先。“自助而天助”,这与中国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传统是异曲同工。
(二)制度化的法律评论是无法脱离制度本身而单独得到改善的法律评论最初是自发的产物,随后发展为制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制度化的法律评论是无法脱离制度本身而单独得到改善的。如今,美国法律界人士无论是否喜欢法律评论,他们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于法律评论。优秀学生需要证明自己有资格获得比其他同学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就业选择,法律评论是他们进行自我证明和获得更多教育资源的场所。雇主需要凭借一定的标记去选择他们认为最好的雇员,尽管标记并不总是和实体一致,但是,与雇主分别指定标准进行个别考核的成本和差错相比,信赖统一标记还是利大于弊。法学院需要通过法 律评论提高自己的学术声誉,同时,又不愿支付昂贵的工资去雇佣一批专职编辑,它们发现许多愿意无偿从事编辑工作的学生近在咫尺。当然,为了激发学生从事编辑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学生需要成为法律评论的主人,而不是雇员。教授需要大量制造论文显示自己的存在,或者借此取得终身教授的资格,因此,他们需要不断扩张发表论文的园地,但,他们并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组建自己的刊物。律师需要找到能够说服法官和陪审团的论据,引用和案件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在法律评论上发表的言论,既节约了从事研究的时间,又借他人的口舌道出了自己的主张。最高法院需要从法律评论中寻找理论资源,论证法律的政策性解释的合理性。一篇批判最高法院判决的论文,常常可以被最高法院用来区分、限定和推翻它以前的判决。因此,批判性论文恰恰有助于最高法院摆脱前例约束的困境,并给它提供了自圆其说的解释工具。当法律界成员对评论产生极大依赖性的时候,评论本身也就成为限制法律界的一种力量。除非产生另一种可以替代的方式,并且在同一程度上满足法律界的需要,而改革成本又低于容忍弊端的代价,法律评论是不会发生实质性改变的。正如Martinez教授所 说的那样,即使在Rodell时代(30年代首先批判法律评论的教授)改变法律评论都已经为时太晚,如今就更晚了。
(三)蓝皮书:规范化和矫枉过正
《评论》在一个缺乏范式的时代,建立了范式———文献引用统一体系,从而建立了权威。文献引用规则虽然不能阻挡所有的劣质产品进入法律出版物,但是,至少增加了劣质产品进入法律出版物的难度———那些道德和智商都过分低劣的仿冒者因此被排除出法律界。例如:任何法律评论都不会接受一篇没有文献引用的稿件。因为,这种稿件有两个明显的疑点:其一,或许作者对这一主题根本没有进行任何研究(因为不屑研究、懒得研究或者没有
实力研究等等),纯粹是一个人凭空自说自话;其二,或许作者得益于他人已有研究成果而 没有承认这一事实(因为担心他人已经登临的学术高度会显现出本人的渺小,不知道抄袭和写作的区别,缺乏因受益而萌生感激的常人之心等等)。
学术进步是一个积累过程,完全脱离前人学术积累而另起炉灶,或是无谓的自我消耗,或是无知和狂妄。论文的雷同、重复、抄袭,不仅是作者无端消耗自己的生命,也是浪费读者的时间。当一个学术领域出现众多开天辟地的“带头人”、“大师”、“新星”,或者炮制出一连串“前无古人”的新观点的时候,学术本身必定因为严重的道德危机而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困境。文献引用规则迫使作者必须关注他人已有的研究,要求作者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从而建立了基本的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大大减少了学术资源的浪费。读者有理由怀疑事实陈述的可靠性,作者有责任事先消除读者的合理怀疑。例如:作者声称法律如何规定、法院如何判决、自己的看法和某人相同或者相反,这都是一个关于事实的陈述。当作者做事实陈述的时候,他至少应当证明:这些事实既不是凭空构造,也不是无从查考的“耳闻”。证明方法就是向读者提供查找事实来源的线索。文献引用规则至少使学者不必因为虚构的事实和断章取义、以讹传讹的观点而进行无谓争论。
最后,文献引用规则或许有助于保持法律职业的适度封闭性和可辨认性。某些“行规”对于职业训练也许是多余的负担,但对于保持行业的适度封闭性则是必要的,因为,它们增加了行业准入难度;某些“行规”也许是不合时宜、违反理性的习惯,但是,却具有吸引客户的效力,废除这些“行规”将增加客户辨认业主的难度。蓝皮书不合事宜之处在于将“规范化”推向极端,试图用一种统一模式去管制文体,想当然地规定外国法律、判例的引用规则,从而招致众多批评。但是,由此否定引用规则的必要性则是另外一种极端,其危害大大超过蓝皮书的极端。
(四)中国法律界能够接受学生主办的法律刊物吗?
我必须承认:大多数同行都会断然否定这种可能性,而且大致会提出一个无须论证而又无可辩驳的理由———国情不同。时下风气之一是学术评价纳入行政渠道,并且严格按照行政等级划分序列。例如:在大学、研究机构都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则,毕业生竞争“留京指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可以多得1分(成为对比的是,担任校级学生会干部,或许可以多得5分);教师竞争“职称指标”,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论文可以多得2分(成为对比的是,兼任处级以上行政职务,或许可以多得5分)。学生编辑的刊物无法在行政等级序列找到它的“级别”,因此,在学生编辑的刊物(例如《哈佛法律评论》)上发表论文能否得到官方评价系统认可,本身就是一个疑问。在这里,人们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一个假定,只有列入行政序列的刊物,才是正宗刊物;刊物的行政级别越高,发表论文的质量越高。这种假定并不能从中国传统得到验证。反映一个时代的中国国情作品———孔子的《论语》,屈原的《离骚》,康有为的《大同书》,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鲁迅的《阿Q正传》,没有一个发表在具有行政级别的刊物上。因此,真正的问题不是学生编辑刊物是否适合中国国情,而是时下风气究竟是扭曲的国情,还是植根于固有文化的国情。
时下风气之二是门户承继,互相捧场,弟子称先生为“泰斗”,先生称弟子为“新星”,难得有坦诚的学术批评。在这样的风气之下,如果让一群法学院的研究生担任总编、编辑,由他们通知导师修改稿件或者将稿件完璧归赵,其后果可想而知:教授如受小儿戏辱而震怒不已,法学界同行物伤其类而同仇敌忾,学生编辑不仅考不上博士生,毕业考试能否及格也会成为问题。总之,杂志稿源枯竭,或者关门而作鸟兽散,或者成为众矢之的而惶惶不可终日。然而,在古代中国,学生编辑、整理老师的文章是常见的事———如果孔子的徒弟当年没有编辑师傅的文章、言论,《论语》又如何能够流传至今?我想,中国并不缺乏学生编辑教授文章的传统,只是中国固有传统需要发扬而已。
第三篇:第一哲学沉思集感想评论
从笛卡尔第四个沉思谈何为真理
1. 概念理解
在讨论何为真理前,我先将我对真理这一概念的理解进行一下阐释。哲学上的真理是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中”这一定语非常关键。平时我们也许总是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也许是不被人所认知的。但哲学上的真理必须是已经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的,而且必须是正确的,这才能算是真理。
与真理相对应的概念是谬误。谬误指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在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中“错误”应该指的就是此处的谬误。
2. 我对与笛卡儿的真理观的理解
笛卡尔对于真理的探讨完全是基于上帝的存在而提出、讨论的,他从上帝的全能性出发研究人对于真理的理解,并在探讨作为全能者的创造物——人为何会犯错。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笛卡尔的真理观总的来说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凡是我们领会得十分清楚、十分明白的东西都是真实的”。
笛卡尔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上帝,而这位上帝是全善的、全能的、无限的。正是上帝的存在和人们心中对于上帝的信仰保障了每个人所接受的东西是清楚明白的,是真实的。而上帝不会欺骗人,他完全有能力让每个人都体悟到清晰确定的东西,同时也能保证它的真实可靠性。上帝在笛卡尔哲学中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宗教意义的上帝,而是一个对每个人知识可靠性的保证的存在。而处在这个世界的我们恰恰就是上帝的创造物。上帝自然是永远不会犯错误的,而上帝的创造物———我,却会犯错误。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既然上帝是完美的,那么它的创造物也应该是完美的,莫非上帝造物时犯了低级错误?这当然不是,作为完美的上帝是绝对不会犯错误的,哪怕是在创造我们时。笛卡尔认为“个体以某种方式分享了无或非存在体”,即上帝在创造我们时我们只分得了上帝完满性的一部分,因此每个个体都是有限的,每一个人的一部分完满性组成了世界。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是完美而无缺陷的,但个体却必然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每个人犯错误便难以避免。
“凡是我们领会得十分清楚、十分明白的东西都是真实的”。那究竟什么叫清楚明白?毕竟“清楚明白”是一个非常模糊的形容词。一个人对事物的判断可能此时还是清楚的,彼时就可能不是明白的;另外一些事物在某些人看来是清晰的,在另一些人看来就可能不是确定的。到底是什么保证你所接受的清楚明白的东西是真的?这里我认为,笛卡尔所谓的“清楚明白”是与其使用的直观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直观强调的是迅速地把握事物最简单、清楚明白、不可怀疑的部分,是一种最直接的认知方式,直观是获取简单明白的真理迅速而可靠的办法。
3. 我对于何为真理的理解
首先我想说的是我是个无神论者,我并不相信世界上存在着上帝。我明白在哲学层面上笛卡尔想从上帝出发对于真理做一些思辨性的分析。不过如果完全停留在这个层面上阐述笛卡儿的理论对于一个不相信上帝的人来说无异于在空中楼阁中行走。如果上帝是不存在的那如何将笛卡尔的这些沉思应用到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中呢?
我想对于一个无神论者来说可以这样来理解笛卡儿第四个沉思对于真理的讨论,或者说是由笛卡儿的沉思启发对真理的另一种理解。就像我在第二部分所说的,上帝作为一个绝对正确的存在在我们的世界中可以认为是通过直观取得的公理。这些公理是所有人公认的,是无法被怀疑的,是绝对正确的。而这些公理的“创造物”,也就是人由这些公理推理演绎而得来的结论可能有错有对。这取决于个体差异,如每个人对于世界认识程度的深浅,人在判断时的理性程度等等。
第四篇:项羽教案
《项羽之死》教案
执教:施 文
【学习目标】
1.赏析项羽的形象,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史记》的兴趣。2.探究项羽之死,加强学生认知能力和审美意识。【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项羽是楚国名将之后,身高1.84米,英武帅气,是典型的“高富帅”。大家知道哪些与项羽相关的成语呢?下面进行成语猜谜抢答:
1.最大的力气——力能扛鼎 2.最有野心的话——取而代之 3.最不留后路的战术——破釜沉舟 4.最刀光剑影的宴会——鸿门宴 5.最显摆的还乡——衣锦还乡 6.最攻心的歌声——四面楚歌 7.最儿女情长的悲歌——霸王别姬 8.最要面子的羞愧——无颜见江东父老
这些成语展现了项羽不平凡的一生,而《项羽之死》是他谢幕时的完美演出,今天我们来鉴赏项羽的形象,探究项羽之死的意义。
二.整体感知
1.故事背景(齐读)
公元前209年项羽、刘邦起兵反秦;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12月项羽、刘邦会于鸿门;4月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己为西楚霸王。刘邦曾多次进攻项羽都被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与项羽抗衡,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在张良、陈平、韩信等人的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
2.故事从这里开始,请大家浏览全文,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叙述的三个场面(地点、人物活动)。
1自然段:垓下被围 2-3自然段:东城快战 4自然段:乌江自刎 三.品读鉴赏
1、这三个场面通过一系列细节来凸显项羽的个性。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鉴赏垓下被围。咱们班朗读高手是谁呀?欢迎他给我们读第一段,写了哪两个细节?用文中的词语怎样概括呢?分别描写了项羽哪些动作和语言呢?请你选择一个细节小声诵读,体会项羽的心理,分析项羽的性格。(好,请大家说说自己的体会)
垓下被围:第1段重点写了“四面楚歌”和“慷慨悲歌”这两个连续性的细节。“四面楚歌”开始就渲染了一种紧张危急的气氛,写项羽夜闻楚歌,惊曰——夜起——饮帐中,这三个动作,突出项羽坐卧不安、焦虑愁苦的心理,他听到四面楚歌后为何焦虑愁苦?是因为他认为“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中了刘邦的攻心计,体现了他轻信直率的个性;“慷慨悲歌”,项羽是一个勇 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却唱出柔肠百转的《垓下歌》,慨叹自己时运不利,无法安排宝马和爱姬,充满了幽怨和无奈的情绪,为项羽这个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歌数阕” “泣数行下”,“泣”又体现了他怎样的心理呢?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项羽是男儿中的男儿,此时却泪流满面,可见他是何等的伤心和无奈,写尽了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以至“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再次从侧面表明了项羽的悲惨处境。刘邦在逃亡时为了自己跑得快,多次将自己的儿女推下马车,而此时项羽首先想到的是战马和虞姬,可见他重情重义。这一个场面主要表现出项羽轻信直率、善感重情的性格。
2、自主赏析
项羽的性格是复杂的,下面同学们自主赏析后两个场面。请选择你喜欢的一个细节,放声诵读,扣住具体的词句,体会项羽的心理,把握其性格。
(好,我们先看东城快战,请大家自由说说自己的体会)
东城快战:第2段写项羽从垓下突围、绐陷大泽到再困东城的过程。前半部交代了项羽的逃亡路线和兵力变化,项羽的处境更加危急;“绐”从侧面体现了项羽不得民心。后半部分写项羽在此绝境中说的一番话,项羽认为“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灭亡在即,他仍旧没有客观分析自己的过失,而一味归咎于天命,这表现了项羽的刚愎自用。项羽又言“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明知必死,没有退缩,愿意痛快的打一场,这反映了他勇猛刚强的大丈夫气概;“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表明了项羽最后的战斗并不是为了战争的结果,而是为了畅快的、尽情的展现他的勇猛无敌,保一世英名。如果把“快战”改为“决战”,就带有了鱼死网破的味道,项羽的快意和满足感将荡然无存。这一段主要表现了项羽的自信和自负。
第3段写项羽的东城溃围之战。共写了项羽的三次行动:第一次 “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第二次“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通过对项羽动作、神态的描写渲染势不可挡的气势和虎虎的声威。他宛如一尊凛然不可侵犯的天神,须眉毕张,谁也不敢靠近半步。第三次“项羽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而“亡其两骑耳”,通过对比再次渲染项王的勇猛无敌。难怪他充满自豪的谓其骑曰“何如”,这一问再次表现了他的自负。这一段主要表现了项羽勇猛无敌、骁勇善战和自负的性格。
(下面我们来看乌江自刎,也请大家自由地谈谈自己的认识)乌江自刎:第4段写了三个细节。第一个细节是拒渡。项羽本“欲东渡乌江”但真正来到乌江岸边,亭长的话使项羽心中产生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之意,所以决定不渡乌江。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番话发自肺腑,表现了项羽知耻重义的性格。第二个细节是赠马。战马不忍杀之,赠给亭长,进一步体现了项羽的重情重义。正所谓“知耻而后勇”,一个“笑”字,虽有些许的无奈,但更突出了他坦然镇定的心理,表现了他对死亡的蔑视,说明在生与义、苟活幸存与维护尊严之间,他已从容地做出了选择,体现了项羽高贵的英雄气质。第三个细节是赐头。明知是一场死亡的战斗,项羽却令部下下马用短兵接战,搏杀几百人后身负重伤,看到了背楚归汉的故人吕马童,于是赐头给他,自刎而死。故人追之、认之,必欲杀之以邀功取赏;项羽却慷慨赐头,“吾为若德”; 两两对比,蝼蚁之微,泰山之高,何等鲜明!这个情节表现了项羽视死如归的豪侠性格。通过以上分析,项羽的形象在我们心中越来越丰满、鲜活。
3、请仿照示例用一句话概括你心中的项羽。
项羽是一位纯朴率性、光明磊落、重情重义的真心英雄,项羽是一位有真本领、真性情、真气概的快意英雄,项羽是一位优柔寡断、轻信自大、执迷不悟的失败英雄,项羽是一位勇猛无敌、骁勇善战、刚愎自用的悲剧英雄。学生自由作答(悲剧英雄、伟丈夫、莽夫、猛将、军事家等)四.文本探究
1、这是同学们的评价,司马迁是如何评价项羽的?
太史公曰: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太史公说:项羽没有尺寸的权柄,乘着秦末大乱的形势在民间起义,三年后,就率领五路诸侯消灭了秦王朝,划分天下土地,封王封侯,政令全由项羽发出,自号为霸王。他的地位虽然没有保持长久,但近古以来未曾有过像他这样的人物。等到项羽舍弃关中思念楚国建都彭城,放逐了义帝,自立为王,而又怨恨诸侯背叛自己,想成大事就难了。他自夸功勋,施展个人才智却不效法古人,自以为霸王的功业已成,想用武力征服治理天下,最终五年之间使自己的国家灭亡了,自己死在东城,还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错误啊。竟然说“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的罪过”,难道不荒谬吗!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是什么态度?
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赞赏他英勇善战,灭秦有功;过矣、岂不谬哉!:批评他政治上的幼稚,性格上刚愎自用,执迷不悟,以致身死国灭。有褒有贬,一分为二,体现了一个史学家理性公正的态度。但司马迁也是一个文学家,他不以成败论英雄把项羽写入本纪,对项羽功业未竞深感惋惜和同情。
2、李清照《咏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为什么赞扬项羽是豪杰、英雄呢?(事先提示,学生自答)
李清照宋朝女词人,她追思项羽,赞扬项羽是豪杰英雄,是因为她有英雄情结,更重要的是痛恨南宋王朝一味退让求和、苟且偷安的时政。
可见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个人性情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同,观点也不同。
3、今天,我们如何看待项羽之死? 内容:如何看待项羽之死? 要求:
1、要有观点。
2、以项羽的事迹为例说明理由。
3、语言简练。
先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事先确定小组,组长,个人写好讨论稿)(学生可从历史发展趋势、性格、教训、影响、情感、价值等角度作答)展示小组实力的时刻到了,请大家踊跃发言。
谁都不难看出,项羽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惊天地,泣鬼神,就连乌江之水也要为之呜咽,为之洪波涌起,浊浪翻腾。显然,项羽的死是高贵的。无论他是为什么死的,他的死,都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
——易中天:项羽之死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项羽之死给我们很多启示,让我们警醒、惋惜,也令我们钦佩。
五.结束寄语 《史记》是一座精美的人物画廊,司马迁用他那传神之笔勾画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形象,不仅有勇猛无敌的项羽,还有老谋深算的刘邦,完璧归赵的蔺相如,一去不复返的荆轲。他们无不生动鲜活,精彩纷呈。最后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
史家绝唱,无韵离骚;读史明志,鉴古通今;求学做人,请读《史记》!谢谢大家,下课!
第五篇:项羽作文
美文赏读
项王项王奈若何
(一)四面楚歌
漫山遍野的凄凉的歌声侵入项王的脑海里,四年的刀光剑影在眼前闪烁不定,他想起了自己手握长剑驰骋沙场的雄姿,想起了刘邦俯首称臣的委琐的样子,想起了虞姬含情脉脉的眼神„„
他望着虞姬,悲叹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二)美人自刎乌江边
鲜血从虞姬的苍白的肌肤中流下,开出绝艳的玫瑰,在那团红色中,虞姬的眼神绝望而又饱含期望,手指如丝绸般滑落项王一手托着虞姬,单膝跪下,一手将剑深深地扎向泥土,看着虞姬渐渐暗淡的眼神,他仿佛明白了什么
乌江亭长在旁劝项王快渡乌江项王轻轻放下虞姬,突然起身,长剑直指青天清风吹拂着他的长发,他的身影愈发显得高大威武,四面的楚歌也仿佛在替他宣召着:“刘邦小贼,待我卷土重来之时,用你的头颅为虞姬祭奠”
(三)又到兵荒马乱时
烟尘滚滚,杀声滔天项王挥舞着长剑,剑刃飞快地掠过一个又一个颈喉,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红光一闪,刘邦人头落地
夕阳照着项王的脸,刚毅的面庞上刻满了沧桑与寂寞他的眼前浮现出虞姬清澈的眼眸和干净的笑容他轻声说道:“虞,我回来了”
(四)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桌上仍摊着那本书,那篇文章叫《乌江自刎》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项羽应成为真正的霸王他有着过人的才智和勇气,他有着震惊天地的英雄气概但为何要觉得无颜以对江东父老,他完全可以回去休养生息,重振旗鼓而他恰恰就缺少了这份灵动有了这份灵动,他仍可保持他的英雄本色,而且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英雄,一个被千古传诵的英雄
灵动的水,仍可保持一片蔚蓝;灵动的智慧,仍可造就一个英雄。当虞姬横刀,将一朵生命之花绽放成矛尖锋刃的湛蓝我看到鲜红鲜红的血流过雪白雪白的颈壮士掩面,乌骓悲鸣
鲁迅说成功是把好的东西包装给人看,而失败是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于是,你便成了最伟大的毁灭的艺术“曾是气吞残虏!”你的英勇是无人企及的神话破釜沉舟,是你无畏的誓言“何弊之乘”的果敢,“挡我者死”的豪迈,几千年后似乎还可以听到你圆睁环眼倒竖钢髯的一声断喝乌骓马来往奔突,每一个轮回的拼杀都像是一条法力无边的咒语,使尸堆成山,使血流成河那杆长矛挑起了几多秦国虎狼之将的尸首,几千年后壁上清吟之时还自滴着秦兵的黑血!
然而,你胜不了刘邦因为你,还有诚信
“竖子不足与谋!”范增如是说当楚强汉弱之时,诛刘邦之机会何止千万然而你没有“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说你沽名钓誉,我没有看到,我只看到你的诚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你直言不讳,面对的还是刘邦于是曹无伤被诛,试问天下谁人再敢助楚?你以为楚河汉界便是界限,殊不知刘邦有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谓刘邦不善用兵而善用将,他的心计,他的丢诚弃信便是他的武器而这居然比你的宝马大刀还要锋利然而刘邦不足以与你相比:刘邦是君主,而项羽,是英雄!于是你英雄的起事,英雄的南征北战,英雄的失败当楚歌的韵律从四面八方像魔音一般折磨你的耳鼓,面对嘶鸣的乌骓和似水的虞姬,你的眼泪磨蚀你的伟岸“虞姬虞姬奈若何?”于是在乌江,你完成了一个没有丢弃诚信的男人的涅槃
当拔山举鼎的传奇褪色成一页泛黄的史册,与斜阳下汉家的小儿稚嫩的传唱“大风起兮云飞扬”,你终于远去,留下一个顶天立地的背影也许你做了鬼雄,跨着随你征战南北的乌骓,旌旗十万斩阎罗,你轰轰烈烈的死去,因为有诚信,为你殉葬
于是,你不朽,你最终还是战胜了刘邦,以你的诚信,刺刘邦于后人的口碑之下!
⑵ 翻看《项羽本纪》,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项羽的影投在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项羽有太多的遗憾,或者说本该成为英雄的人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但他在乱世中绽放了未有的光华,他的传奇让人觉得刘邦、韩信等只是这乱世的配角
在钜鹿,面对秦军,是他率领江东的子弟以少胜多,震慑诸侯,我仿佛看到了血染征衣的项羽挥戈于千军万马,楚军的呐喊响彻云霄,看书从未有过这样真实的感觉,不知是司马迁传神的笔抑或是那喊声本存在于虚空之中钜鹿是他的一个起点,那时起,他注定是楚人的骄傲,“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在项羽的振臂间得到应验
面对危难,置之死地而后生,不退缩终将成功,是项羽为人们所立的榜样
四年的楚汉相争在垓下之围时本预言着传奇的陨灭,但项羽却在这终点又舞出了眩目的光华,只是这个终点注定成为楚人的遗憾霸王别姬不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四面楚歌,重重之围,项羽在诸侯的眼皮下率众突围,也只有项羽才有这份胆气二十八骑的东城决战,尽显英雄霸气,这是只有他才有的自负,只是一句“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却没有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所有的霸气,若非如此,那一天的夕阳也必将是血染的 乌江自刎,项羽抛开属于他的一切——天下、美人、骏马战神一般的人便如此躺在乌江岸边,他的血流进乌江,让这江水有了灵魂,江水的咆哮,掀起的白涛,冲去了夕阳下的最后的残戈„„
舍生取义是项羽离开乱世的方式,自负毁了一切是项羽留下的警示
乌江流水,历史在那里留下最耀目的一笔,也留下项羽的遗憾,项羽让我有了许多的感受,不知是感动多于惋惜亦或是惋惜多于感动,总认为他不该如此消亡,他不该龙袍加身,九州方圆自在民心他的身旁有热血的江东子弟,有虞姬,有乌骓,他本可骑马追风他的自负让人羡慕,但风中的低语却诉说着自负所带来的危难,项羽的死是历史的遗憾,他未能有完美的结局,毕竟这不是故事,无法有善变的结局项羽的血流入家乡的水,这水的一旁是他曾经守护的地方,而他也将在这萦绕千年,不禁为他叹息,不禁责问历史为何选择了刘邦,但我只是站在历史长河的边缘,无论这里多么汹涌,多么绚烂,我都是一个过客,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轮迹,乱世的光华似乎就在瞬间,乌江流水已滔滔而去,只是未曾惊醒了沉睡的霸王
安息至永生,是经历了时间所遗留的,项羽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但他的灵魂在时间中得到永恒,他化为江东子弟心中亘古的传说
一切已过,英雄也有江水这归处,也许这是一种荣耀长江边李清照是否为项羽叹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否亦是多少人的感言?只因那乱世不灭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