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磨课总结与反思 Word 文档
磨课总结与反思
祖营坞小学数学组
经过这次的磨课历练,我们的磨课已经接近尾声,为了更好的内化我们的学习成果,强化我们学习的理念,我们举行此次磨课总结会议。
活动回顾:
接到磨课通知后,我们组的几个老师立刻召开会议,认真学习有关磨课的要求,课题确定后,我们围绕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拿出了最佳授课方案,集体制作课件,为磨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一轮磨课结束,我们都坐到一起交流课后的感悟,不断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确保后一节课比前一节课有新的突破。“一磨”结束后,老师们都觉得教学过程流畅,结构层次分明,环节布局紧扣教学的重难点,但教师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时间较紧张等,宋德亮老师提出了一个让师生互动的建议,又花了很多时间帮我们改进课件。针对这些情况,“二磨”的教师调整了教学结构,加大了课堂容量,把课堂设计为展现学生能力的舞台,师生互动操作恰到好处。课堂环节有条不紊,层层推进。本次磨课,我们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揭开教材的高度。我们的收获:
1、磨课让我们的教学水平得以很大的提高。
磨课的过程是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要磨出精品课,就必须钻研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在磨课中,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花了不少心血,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教案,制作课件,反复推敲,几经斟酌,深入到每一个细节。对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处理教材等,进行了反复研讨。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优点,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2、磨课让我们不断地审视自我,反思不足。
磨课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最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潜能。在磨课、评课、议课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对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知识的缺乏,好多问题可说却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教材深度挖掘不够,引导学生思考的活动设计较少,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较少。课堂驾驭能力、应变能力不强等等。用这样的流程进行磨课操作,虽然这个过程需要牵扯我们太多的精力,虽然我们要克服很多困难去完成每个任务,但是,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太多太多:我们用心思考后的非常有价值的备课研讨;根据自己的观课纬度用心记录、认真分析积极思考的态度;课后评议的真知灼见等等。这对于教师的锤炼,对于教师的成长,无疑是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总之,磨课活动的开展,给许多教师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给予教师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和锻炼成长的机会。我们紧张、忙碌。但我们一路走来,收获颇丰。“磨课”活动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的思考和研究将在新的起跑线。
第二篇:磨课总结与反思
磨课总结与反思
通过这次磨课活动,我深深地体会到:一节好的课,是经过反复推敲、琢磨,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现根据我数学组三次磨课王娜老师执教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反思总结如下:
1、本节课经过三次磨课,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先联系生活实际引出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再总结笔算除法的法则,更有利于学生自然地掌握本节课知识。
2、教师能够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在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进行笔算除法的教学,在总结笔算除法的方法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去探究得出笔算除法竖式的写法,为每个学生创设了平等参与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使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在交流中互相借鉴,在争论中彼此启发,使学习新知真正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教师在整节课中很好地发挥了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3、在本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又整合了一些切合实际的题目进行练习,维持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总之,通过本次磨课活动,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始终以踏踏实实、谦虚好学的态度,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磨课,它磨出了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了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了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了教师提升教材的高度;磨出了教师专业成长之路。细细体味,的确如此,磨课是享受课堂的过程是教师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是教师走向成熟的捷径。
活动回顾:
我们课题组的几个老师通过研究交流,认真学习有关磨课的要求,题目确定后,我们围绕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拿出了最佳授课方案,集体制作课件,为磨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一轮磨课结束,我们都坐到一起交流课后的感悟,不断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确保后一节课比前一节课有新的突破。“一磨”结束后,老师们都觉得教学过程流畅,结构层次分明,环节布局紧扣教学的重难点,但教师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时间较紧张等,王小梅老师提出了一个让师生互动的建议,又花了很多时间帮我们改进课件。针对这些情况,“二磨”的教师调整了教学结构,加大了课堂容量,把课堂设计为展现学生能力的舞台,师生互动操作恰到好处。课堂环节有条不紊,层层推进。本次磨课,我们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揭开教材的高度。
我们的收获:
1、磨课让我们的教学水平得以很大的提高。
磨课的过程是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要磨出精品课,就必须钻研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在磨课中,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花了不少心血,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教案,制作课件,反复推敲,几经斟酌,深入到每一个细节。对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处理教材等,进行了反复研讨。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优点,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通过磨课,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都得以提升。研修的过程就是教学能力提高的过程。
2、磨课让我们不断地审视自我,反思不足。
磨课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最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潜能。在磨课、评课、议课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对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知识的缺乏,好多问题可说却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教材深度挖掘不够,引导学生思考的活动设计较少,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较少。课堂驾驭能力、应变能力不强等等。用这样的流程进行磨课操作,虽然这个过程需要牵扯我们太多的精力,虽然我们要克服很多困难去完成每个任务,但是,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太多太多:我们用心思考后的非常有价值的备课研讨;根据自己的观课纬度用心记录、认真分析积极思考的态度;课后评议的真知灼见等等。这对于教师的锤炼,对于教师的成长,无疑是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
总之,磨课活动的开展,给许多教师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给予教师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和锻炼成长的机会。我们紧张、忙碌。但我们一路走来,收获颇丰。它像一缕春风,荡涤着我们的心灵,像一股清泉,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源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第三篇:磨课总结与反思
磨课总结与反思
研修磨课阶段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首这一段时间的紧张经历,我的收获颇多。研修磨课让我经历了与老师们合作学习、共同研讨的过程,让我明白了团队的力量是我们进步和能力提高的源泉。在研讨中,我们老师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进行相互的碰撞,从而使我们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灵感,剧烈的触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使我们对教育教学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经过研修磨课,使我真正的认识到要磨出一节好课,只有通过无数次的试教,不断的修改,反思才能成为一堂高效的优质课。而正是一次次地试教,一次次的与个性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进行交流,真切感受到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本质,才一次次地发现自己在教学修行的不足。
在课的设计上我紧扣“概念教学”这一主题进行设计。在两套不同的教学模式中:
1、从日常生活出发感知圆——自主探究画圆——认识各部分名称——探索圆的特征——解释应用;
2、情境创设引入圆,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数一数等操作,逐步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特征——画圆——首尾照应解决问题。最后我选择第二套方案通过整合教材,不依照教材呈现的顺序来进行教学,步步环环相扣。尽量给学生呈现最自然的,最易接受的方法,刻意的装饰只能是“东施效颦”,适得其反。
在备课时我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甚至是教师提的每一个问题,说的每一句话都进行了深究,怎样才能呈现的自然、语言的简练、精确。
同时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
在教学画圆时,让学生先尝试画圆,碰到困难时,教师才给予适度指导。如:圆规的正确握法等。画任意圆的不难的,较难的是画指定大小的圆。已有了前面的经验,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感受到圆的大小是由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决定的,即圆的半径。最后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我还设计了画一个大圆,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学生画圆过程中,学生由不熟练到熟练,由画任意圆到画指定大小的圆,再画大圆,循序渐进。此过程我采用操作法与尝试法相结合,力求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佳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尝试精神。
最后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感受生活中圆的美,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相信有付出就有收获。
第四篇:磨课总结与反思
磨课总结与反思
本次我们组磨课的内容是小学五年级上册《梅花魂》,在确定了教学内容后,先有执教的曾老师基于个人经验提交备课,然后全组语文教师在多媒体多次召开会议,对曾老师的第一次备课进行了评议,在此过程中,全组成员对首次教案各抒己见,直言不讳,本着精益求精的目的,辩论了对这一节课的看法和有效设计想法,并及时提交了修改稿。
曾老师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探索知识,结构清晰,层层深入,使教学过程紧凑而且环环相扣,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但不足也是存在的,于是利用课后时间积极进行教学反思。让上课与自主反思交互发展,螺旋上升。由此,我们也觉悟到:磨课是让教师感受到从备课到课后总结全过程的精细化研究,需要教师活跃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储备,敏锐的观察力,懂得教育心理学,有敬业的精神,让教师实实在在体会到教学中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解决的,这样教育理论才能转化为教育成果。
通过这次磨课,教师对新纲要的理念把握得更准确了,对教材的剖析更深刻了。通过磨课,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都得以提升。相信只要长期坚持研究下去,孩子们的课堂一定会绚丽多彩,精彩纷呈!
第五篇:磨课总结反思
磨课总结反思
参与这次远程研修的小学语文教师进入磨课活动阶段,由赵在华老师执教低年级段识字教学课《日月明》这节课,在研修组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对赵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进行了课堂观摩、评课议课。在一次次思考交流碰撞中,大家收获颇多。我认为:
一、总体感觉,按要求去做。按照”三次备课两次打磨”的要求,研修指导教师、教研组长制定完善了磨课计划。组织开展了教学研讨专题活动,集中解决教学问题,有效促进打磨计划的顺利实施。执教人认真完成了三次备课(基于个人经验、基于同伴互助、基于教学反思)的教案;针对两次打磨情况,老师们整理出个人反思;两次打磨后,进行了上课,并上传教学实录。全组教师认真参与研课打磨、观课评课等活动;根据分工进行观课评课,合作完成观课报告。通过这次课例打磨,提高了研修组全体成员的教研水平。
二、关于听课、评课环节。目的在于共同感受课堂的“精彩”和“困惑”,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听课时观课分工要明确,设计观察量表。评课不仅要评出优点,更要指出不足建议。
三、关于磨课。磨课是指教师与其他成员围绕实践课不断地切磋——商讨——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磨课的着眼点是让教师感受到从备课到课后总结全过程的精细化研究,需要教师活跃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储备,敏锐的观察力,懂得教育心理学,有敬业的精神,让教师实实在在体会到教学中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解决的。
四、教学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等。反思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有效性和目的性。、总之,我们深刻体会到磨课的过程,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对课程标准重新解读的过程,是与同事交流的过程,是分析学情的过程,是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的过程,是综合运用教学理论的过程,是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过程,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过程,是课程整合的过程,是教法学法的最优化选择的过程。就在这一次次的“磨”中,我们全体语文老师渐渐成长了,教研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