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生参与社会实践对学生发展影响的研究
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及分层设计研究
摩登学区研究员 张 杰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市场经济的继续深化,青年学生已经很难“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社会实践,成为广大中学生的成长必修课程。但对于中学生而言,选择参加何种实践活动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本文着力于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分层设计研究,力求为各初高中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中学生 社会实践 分层设计
当今的社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世界政治格局不断调整、经济形势不断演变、文化文明不断渗透和更新,就连学生坐在教室里也经历着西方教育模式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大融合。此外,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备受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高分”的获得源于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育,而“低能”则源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欠缺。教育部于2011年5月下发了《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探索建立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机制。《通知》强调:“我国教育事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新阶段。
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小学教育中还存在着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实践的情况,存在着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与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还没有衔接起来的障碍”。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随着中学生个人成长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号召和支持下,广大中学生利用周末、寒暑假的时间纷纷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一、社会实践对中学生成长的意义
成长,对于中学生而言具有深刻的内涵,除了身体的成长、知识经验的成长、心智的成熟,还在于其社会化的实现,而社会化以社会实践活动为重要载体。
(一)实践活动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现实土壤。自上世纪提出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各中小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引导工作,并开始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发展个性和特长,然而这样的引导缺乏相应的载体,学生的素质成长与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了,但缺乏与社会的联系。社会实践活动以社会多元化需求为切入口,以中学生已有能力及可发展性能力为承载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不断夯实学生的基本学习、生活技能等“个人素质”,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学生的各项能力发展,培养其“社会素质”,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实践活动为知识的检验提供现实落脚点。学生每天所接收到的学业知识和社会知识是巨大的,从家庭父母的教导到学校老师的教育,再到同伴的交流,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调整着自己的知识结构。然而这样的知识获得是一种“经验式传导”,而不是“操作性总结”,也就是知识的获得没有以实践为基础。实践活动为学生对知识进行论证提供了可能性,让知识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不断调整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衔接关系,并形成科学、系统的认知结构,为今后参与社会建设积累经验。
(三)在实践活动中把握社会发展、变迁的规律。教育不仅是要教会学生已有的知识、不仅是对已有社会文明的简单传承,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对“社会变化”的掌控能力,那就是要透过社会实践活动去体验社会的变迁,去探究社会发展的内部动力和外在牵引力,并以此来指导个人成长方向、完善个人能力结构,把自己培养为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四)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当今社会,个体的生存生活环境都遵循着由母体到家庭,从家庭到学校(社区),再到社会的转变。无论从生物学角度还是社会学角度,融入社会都是个体发展的高级阶段,实践活动是实现“社会融入”的重要途径。“社会融入”强调个体的主体性和建设性,因此,缺乏实践活动作为载体,学生便无法真正参与到社会建设各项事业中,“社会融入”便无从谈起;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让个体有所担当,才能激发主体的参与热
情和责任感,才能赋予自己的学习行为以崇高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并为此不懈努力。
二、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与问题
(一)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组织和动员下,初高中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基本上形成了以“敬老、养老”“送知识进社区”“关注地球生态、关注周边环境”“帮扶1+1”等为主体的实践活动种类,学生参与广度逐渐形成规模,“实践育人”初显成效。
(二)由于缺乏可借鉴性经验,当前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呈现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缺乏系统管理。这主要表现在没有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设计,通过实践活动要调整学生哪些方面的不正确认知、要提高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等等问题被忽视了。缺乏对实践活动的系统管理和设计,最终导致活动的独立性和单一性,参与效度仅以“参与事实”或“参与现象”为依据,无法对实践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难以实现参加实践活动的真正目的。二是参与时间成本高。实践活动的个人效益与社会效益都具有隐形的特点,学生健全的人格、客观的社会评价、完善的知识能力结构等等,都无法像学业成绩一样以直观的分数形式展现出来,这种模糊性直接导致时间成本的“可视回报率”低。另外,由于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处于探索阶段,在活动组织与开展上更注重提高学生的时间参与度,而忽视了活动质
量;当前中学生还没有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能安排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时间相对较少,等等,都是中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时间成本高的原因。三是创造性价值不强。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其他群体存在较多差异,主要在于参与活动的类型少、形式简单、程度浅,创造性价值不强。要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将学生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既让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锻炼或提高某一方面的能力,又彰显出一定的社会效益。
三、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分层设计
鉴于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系统性不强、时间成本高等特点,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分层分类设计尤为重要。根据中学生成长期望及学校、社会发展现状,主要对实践活动进行如下分类,以强化实践活动的教育、引导、服务等功能。
(一)鼓励中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强化学生会、学生社团的阵地作用,提高学生自我服务的能力。学生当前的成长都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为准则,但单纯的学校教育由于功能定位等原因,在学生心理成长、人际交往、社会融入等方面只能起到简单的梳理和引导作用,无法起到具有建设性、实践性的培养作用。以学生会、学生社团为主体,让学生作为组织者、策划者、领导者参与到各项活动的各个环节工作当中去,繁荣并发展校园文化、引领校园时尚。与此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素质拓展活动和能力竞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同时,突出篇二:浅析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
浅析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
——中学生主体地位地发挥
德育不是一个被动的育人行为,而是学生个体自觉追求德育目标的过程。在社会实践中体现为,学生个体内在地把各种德性的形成、道德人格的发展作为自身的一种需要,并通过德育活动使这种需要得到满足,这就是社会实践中德育的本体价值的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德育与个人成才是内在统一的,其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和发展人。
一、中学生主体地位及其特点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成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关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以学生为本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德育工作方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德育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究、自己体验。告诉学生一个结论是容易的,但真正能够在一个人的头脑里扎下根并影响其一生的人生轨迹,必须通过自己努力探究并获得真实体验才有可能。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又在很大程度上教育了别人,相互影响提高,形成广泛的教育群体。因此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引导学生到社会中去,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是社会实践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制约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几方面因素
1、学生自身因素。学生认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学生被动参与,甚至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甚至宁可整日去游戏厅打游戏,上网也不愿意去深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中,学生遇到的往往不是认知障碍,而是情绪障碍,甚至会出现认识接受而情绪上抵制的现象,这已成了制约德育的瓶颈”在这种状况下,学校德育工作仍停留在简单的说教和灌输上,忽视对学生的内心感受的做法,很难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可尝试通过课题形式,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归因分析,不断寻求破解问题的方法,逐步加以控制”德育工作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境界,就要不段研究和创新德育工作”华中师大一附中的德育实践研究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巩固和调整,通过德育实践,反思总结,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制定相适应的德育实践计划”一手抓创新和发展,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提出新思路,与大专院校的德育研究机构或课题组进行联合,共同开展课题,让师生在课题研究中共同提高,推进德育实践的创新发展”。
2、学校因素。学校怕出问题,3、社会因素。当然这跟我们现实的教育状况也有很大的联系,一是怕出安全问题,没人愿意去承担这么大的社会风险。
三、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中学生主体作用
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其德育功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1、要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为了更好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首先要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活动的目的性。通过各种手段,如校报、校园广播、橱窗、海报、演讲等形式,大力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表扬优秀团队和个人,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让全校师生感受、分享他们的实践成果”。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加。
让学生明白,教育不仅是让人获取知识,教育的根本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实践中锤炼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体验创新,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实践中促进人的发展。认识自我,追求学生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和谐愉悦的活动氛围中,激发学生积极表现自我、批判自我、展示自我,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自由充分发展。在认识自我中,不断丰富自己”人”的内涵,完善自己的人格个性。都从社会实践当中获得了巨大的人生收益。正是社会实践四方的人生经历,磨炼了许多杰出人士的意志,开阔了他们的眼界,锻炼了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
2、社会实践活动应贴近学生实际。社会实践活动应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兴奋点,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提。中学生正处在多思好问敢于尝试的年龄,他们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对众多的社会问题密切注,对最新的社会变化倍加留意,他们急切地想参与社会的意识正在逐渐增强。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清况反映出,中学生在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消费结构、扶贫帮困、党风廉政等社会热点问题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中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适时地抓住学生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兴奋点,然后通过一定形式组织他们到社会实践中,自己去观察社会、发现问题,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社会实践活动应贴近学生实际,要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活动需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切合中学生的成长特点,结合校情。社会实践活动有许多好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探访福利院,走进农村、工厂、部队等活动,一些活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是面对新的社会形势和学生群体差异,要不断赋予其新时代的特色”避免那种年年人不同、岁岁花相似的情况”使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更加务实,更加深入,更贴近学生”。
3、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我们也没有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我们认识到中学生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当中,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现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地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并且授以学生正确的方法来处理获得的信息,在实践中大多数教师都不失时机地在调查方向把握、主题的确立、资料的积募祠泊分析、调查方法的运用等加以引导,使学生克服在选题方向上的盲目性,主题确立的偏差,资料运用的随意性和调查方法不恰当性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碰到了困难,教师就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启发学生,并在情感意志上鼓励学生;一旦学生的观点发生偏颇,教师也没有横加指责,而是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实践中自己找到答案有些教师说:”看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被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巨大潜能迸发出来了。篇三: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cn 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喻娇
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5年第06期
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同质化现象严重;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缺乏科学系统的组织和评价体系。研究结合实践,从提高参与者对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创新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完善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过程考核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中学生 社会实践 问题 对策
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指中学生利用暑假,走出校园,在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获取并掌握新知识,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从而使其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在中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问题,亟待我们去思考和解决。
一、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存在走过场的现象
迫于学业考试的压力和越来越激烈的升学竞争,大部分中学生只注重文化课的成绩,对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应有的热情。部分中学生甚至根本没有亲身参加过社会实践,只是拼凑一份实践报告,然后托关系找单位盖章,草草了事。当然,也有部分学生亲身参与了社会实践,但是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缺乏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认真地完成实践计划,在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为了实践而实践,没有更多的知识追求和价值追求,一旦遇到困难就叫苦连天,遇到问题就轻言放弃。2.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同质化现象严重
自从学校把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列入到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并赋予其一定学分以后,暑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从交上来的“答卷”看,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从活动的内容看,学生们所从事的活动中,大多是最不具知识和技术含量的一些服务性工作或体力劳动,如:发放宣传单、宣讲、生产劳动、卫生服务等很少有发挥空间的工作,因而实践的成效仅限于参与,没有能力的多重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从活动的形式看,中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无非是一些志愿者活动,如:走进社区、街道、农村去帮助弱势群体或者参加各种志愿者组织。如果这种高度同质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年复一年地开展下去,将会不断扼杀中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兴趣,也会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再难以为继。
第二篇:大众传媒的融合发展对公共政策参与的影响研究
大众传媒的融合发展对公共政策参与的影响研究
从主题来看,本文将主要涉及两个重要概念:一是大众传媒,二是公共政策参与。
大众传媒(Mass media)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它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关于“大众传媒”概念的来源,研究者目前普遍认同的说法是i·马歇尔于1939年8月16日致坎布里奇大学的I"A·理查兹的信中首次提出的,他在信中说:“在最近两年中,越来越清楚的是,我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这样一个领域之中:它缺乏一个合适的名称,所以我最终不得不把它称为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术语在这里第一次被使用。随后,“传播”和“大众传媒”的术语迅速被新文学和大众传播的相关领域中的学者推广为普通用法,这一过程是以W·施拉姆为领导的。
大众传媒一词具有多义性,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含义。例如我们可以说语言、文字是传播媒介,可以说电话、电脑、报纸、书籍、电视等是传播媒介;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报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是传播媒介。概括起来说,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指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这两种含义指示的对象和领域是不同的,但无论哪一种意义上的媒介,都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要素。本文当中所谓的大众传媒,将主要采用第一种含义,将其理解为“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传播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没有语言和文字的中介,人类传播就不能摆脱原始的动物传播状态;没有机械印刷和电子传输等大量复制信息的科技手段的出现,就不可能有近现代的大众传播,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信息社会。媒介的发展与社会的演化变革密切结合在一起,同时,它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又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近年来,新媒介的飞速发展及其给社会带来的冲击成了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介”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每一种媒介在它诞生和普及的初期都曾对社会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在本文当中,我们所谈论的新媒介主要指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文字、音像的电子出版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之雏形的互联网络以及手机电视等等。
关于公共政策参与,就是指公民通过各种制度化及非制度化的途径,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过程(主要包括政策制定过程及政策实施过程),以使其有利于自身利益、特定团体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实现的一种公共政策活动。其中,公共政策参与主体是公民,可以是公民个人,或公民组成的社会组织,但不包括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主体;其参与行为具有非法定职业性,参与重心在于影响从输入到输出的整个政府公共政策过程,以促成特定利益的实现。值得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政府”是广义的政府概念,就本文而言,中国共产党组织也应该包括在内。原因很简单,在当代中国,各级共产党组织实际上构成各级政府机构的核心,不涉及中国共产党组织来研究我国政策行为是不切实际的。
本文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对大众传媒的新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大众传媒所体现出来的新特点,文中围绕新媒介的出现和新媒介与传统大众传媒的融合;通过与大众传媒的传统认识对比,重新定义对大众传媒的认识,本章为便于后文的分析,还按照政策过程的一般理论框架,将大众传媒在公共政策参与的议程创建、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以及政策监督三个环节影响作了一般性分析。第二章主要围绕大众传媒的新发展给公共政策参与所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分别从公共政策参与的主体、途径、主要方式等方面入手,分析二者的互动变化过程,为突出新发展的关键意义,文章在分析中主要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大众传媒新旧变化和前后影响进行逐一对照分析。第三章主要是针对大众传媒的融合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结合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总结提出了化解这些负面影响的策略和措施。
第三篇: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研究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车辆与信息工程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社
会
实
践
调
研
报
告
学院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专业车辆与信息工程系
年级
组长
组员彭家林、黄俏如、吴浩谦、周志标、唐焕标
日期2013 年 1 月 20 日
目录
活动课题................3
活动目的................3
活动时间................3
活动地点................3
活动成员................3
调查手段................3
关键词...........3
我国互联网使用情况.............3
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4
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4
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5
个人的心得及对策建议...........6
活动课题: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调查与分析 活动目的:为了更深入去研究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通过深入社会去调查和找出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一些可行方案和对策。希望能借此帮助更多的青少年认识到网络的利与弊,和挽救一些误入网络的歧途的青少年,让他们重回网络的正道。
活动时间:2013年1月13日-2013年1月19日
活动地点:农村、城镇
活动成员:陈继往、彭家林、黄俏如、吴浩谦、周志标、唐焕标 调查手段: 社会问卷、网上查找
摘要:21世纪是高新网络的时代,网络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发展速度,正在改变我们生活的思维方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将我们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计算机信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的同时也给青少年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慎重对待网络,正确地去使用网络。
关键词:网络问题,青少年,不良信息
一.我国互联网的使用情况
根据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3.38亿)、宽带网民数(3.2亿)、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1296万)三项指标仍然稳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已达到1.55亿,占网民的46%,半年内增长了32.1%,增速十分迅猛。CNNIC《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民在娱乐、信息和社交类使用上比例较高,除了论坛/BBS外,这三类网络应用在网民中的普及率均在50%以上。其中,娱乐类网络应用在长期高速增长后趋于稳定。网络音乐应用排名仍保持第一,使用率半年增长1.8%;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增长迅猛,半年内增长了10%,使用率下降1.9个百分点。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在经济危机中逆势上扬,达到8788万,半年增加了近1400万用户,而网上支付用户半年使用率增加4.8个百分点。不过交易类网络应用水平仍然较低,相对滞后。CNNIC《报告》显示,我国的网民规模和宽带网民规模增长迅猛,互联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
二.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据调查,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85.8%,18岁以下的占8.5%。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互联网络带给我们巨大的影响,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同时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但是,互联网络毕竟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我们没有理由因噎废食,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以使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网络为人类带来无限生机和动力,展示出一方美好的乐园。人们对其的喜爱程度,从每年倍增的上网人数可见一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网络与青少年的个性相适应和对网络的信息的好奇。上网如同吸白粉一样会上瘾的,这早已成定论,正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网消得人憔悴”。那么,网络的神奇力量究竟是什么?它对青少年的影响到底怎样?我们如何采取措施克服其不利的影响呢?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1.有利于青少年非线性思维方式的形成线性思维方式强调事物的先后顺序,对事物的认识从头到尾都遵循单一的顺序。而在网络中大量使用的超文本阅读方式是以网状形式来构筑和处理信息的。它是一种跳跃式的、综合的非线性思维方式。从非线性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同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并透过这种网状的联系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线性思维所固有的较狭隘、死板的弊端,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发散性思维、拓展青少年的思路,有利于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
随着国内几大互联网的崛起,年轻的网络创建者们成为了青少年的榜样。网络创业的神话、网络平等的故事激励着大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知识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深地植根于广大青少年的心中。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青少年在这种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不再看重“博闻强记”,计算机和网络就是他们的记忆。他们面临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获取已知,而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创造和运用新知识。网络使青少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无论是在创新观念、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的智力得到了升华。
3.满足了青少年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要
网络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与当代青少年偏于好奇、乐于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相吻合。因此,网络一出现,便注定与青少年紧紧联系在一起。网络使得青少年和世界息息相通,使得他们在有限的学习、工作的重压之外获得了更广泛的空间。当全世界缤纷多彩的信息资源集结在青少年的面前,他们的视野、心胸会与以往完全不同。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网络在为人类进步提供了历史机遇的同时,也为社会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少年而言,这些影响更加严重。
1、在认知方面
大量的网上信息常常使得青少年应接不暇。他们注意力往往随着信息的不断变化而转移,集中注意的时间太短。加之网络诱导他们用“看”的思维方式来认知世界,而排斥“想”,因而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维方式会有一定的影响。使之思维有广度而缺乏深度,想象过于虚幻与生活背离。
2.在人格方面
五彩缤纷的网络信息无时空感和压抑感,容易使人产生亲密感。而这种力量是其它任何事物都无法具备的。特别是现在的青少年物质生活富裕,希望展现自我。他们极富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但自我监控能力又不强。在学习、工作的重压之下,为了宣泄、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互联网成为其沉醉的场所,有的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沉溺其中而欲罢不能,造成心理错位或行动失调。
3.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有报道指出,由于计算机作业面高度欠佳,显示器的高度、角度不合理及缺乏合理的支撑,加之不合格或不合理的网络用品充斥市场,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危害。同时,长时间面对计算机屏幕,导致青少年生理机能失调、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正常节律被破坏等等。据有关专家介绍,长时间坐在计算机前的青少年中,30%患有缺铁性贫血、近视,脊椎及身体其它部位的疾患也明显偏高。
三、个人心得及对策建议:
我认为,网络有如一把双刃剑,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与应用,网络会帮我们以更快、更便捷的途径达到我们的目标;而错误对待网络的存在,会致使我们沉沦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而无法自拔。如何能在发挥网络积极作用的同时,消除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应是各界应该关注的问题关键所在。个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各职能部门应加大管理执法力度,加强对网站、网络虚拟社区等的信息管制,加大对网吧这类公共场所的监管力度,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的规定,从而净化网络空间,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2.学校与家庭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青少年身心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道德培养,以及对针对网络相关方面开设网络教育培训课程、网络道德素质课程等,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上网心态,对网络的负面影响做好预防措施。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更甚重要,在网络开始普及的年代,作为家长更应该正确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提高孩子对网络负面影响的免疫力,早一步为孩子打下“网络预防针”。
3.青少年自身应该增强意识,培养自己的抗干扰力、克制力与免疫力。网络信息的多姿多彩,很容易使青少年沉迷其中,而网络上存在的不良信息,更会令心智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堕落而不能自已。只有加强自身道德素质、提高自我监控能力、自觉地抵制不良信息以及与不良网络行为作斗争,才能避免滑入网络负效应的泥沼。
总而言之,网络的双面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利用好网络,为青少年生活与学习提供积极作用,同时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荼毒,将是未来长久的努力过程。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努力,共同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为青少年的成长给予积极的条件。
第四篇:教师期望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
南京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分类号:
单位代码:
密
级:
学
号:
南京师范大学
本科学位论文
题目:教师期望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研究
作者:
指导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
学科(专业)答辩日期 学位授予日期
二OO 年五月
南京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摘 要: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的发展进步很大程度上受教师对其期望高低的影响。教师期望主要分为高期望和低期望,其中,合理的高期望会成为学生发展的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各方面的发展,但是,期望过高或者过低,则会对学生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在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期望值,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把期望信息传递给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教师期望,期望值,学生
Abstract: Real life, the teacher's expectation to student's development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Student'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to a large extent by the size of the teacher give expectations.The teacher's expectation mainly divided into high expectations and low expectations, including reasonable expectations benefit students all aspects of development efforts to become students of power, but low expectations or expect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will favor the student has the side effect, all ability the enhancement.Therefore, the teacher should objectively evaluate students in all aspects, and on the basis of reasonable expectations, while in thought and behavior standard, and finally reach the target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Keywords: teachers, students' expectations, and expectations
南京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目
录 前言…………………………………………………………………………3 2 教师适当的高期望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3 2.1 合理的期望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4 2.2 不合理的期望对学生发展的消极作用…………………………………5 3 教师应合理利用教师期望促进学生发展…………………………………6 3.1 重视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6 3.2 用全面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确定合理的期望值……………………7 3.3 通过合适的教育教学行为传递希望……………………………………7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南京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当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时,他们所持有的期望和态度是不同的。基于不同的期望,教师会对每个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从而影响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期望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在过去就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在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受到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启发、并通过实验而提出的皮哥马利翁效应就是典型的例子,它的重点是强化学生自我激励的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以及潜力以促进其发展。教师对学生的发自内心的热爱、期望和奖励则会激活学生的积极动机,产生行为内驱力,以便促进其发展,最终会成为教师所要求的人才[1]。
那么,教师期望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是怎样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呢?首先,教师通过自身对每个学生的观察、了解,分析整理他们的有关情况,从而掌握学生的各种信息,然后经过教师的个性倾向、认知特点等的作用,形成一种优差分组的主观印象和针对不同学生的相关期望并反作用与学生。教师在这个最初的过程中获得了全部学生的各项情况,以便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同的期望,并且这些期望是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的。然后,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感受到了教师对自己的信任,确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他们的动机被最大程度的激发,于是通过与教师的相处和对自己的行为分析形成了一种明确的期望,以推动自己向着这个方向发展,调节自己的行为,即集中注意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明确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接着,看到学生良好的表现,教师对学生的最初期望从学生的身上得到了实现,于是该期望被不断的强化,教师越来越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也相应的确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定能达到教师和自己的目标,然后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注意和更大的期望,鼓舞了学生,更鼓舞了自己,学生在教师的殷切期望中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最后,学生沿着教师更高的期望不断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班级活动中,不断增强自己的信心并表现出相应的行为,这些行为又会引起教师的关注。由此,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各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
一、教师适当的高期望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
人们经常用“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这样的话语来形象的说明教师期望效应影响。因此期望有高有低。我们这里所说的“高期望”,是从长期的、整体的和人本的角度来谈对每位学生的高期望的;也是在充分估计学生发展的主观和客观的调教或潜能的基础上,适当高于学生个体的现有的水平和实际情况的期望。而“低期望”则是不论是否符合学生的现实情况对学生发展的消极的预测[2]。在日常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应当积极使用适合学生的期望,避免低期望,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进步。
南京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期望对于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要想使一个人发展得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因此,很多人就认为,教师期望越高,学生发展得就越快越好。该观点当然是片面的,适当的高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过高的期望或者过低的期望则会对学生个体以及全体学生的发展进步起到阻碍作用。
(一)合理的期望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1、对学生行为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对其学业成绩的作用
高期望会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通过课堂实验证明,教师对学生高期望有助于促进师生心理活动的相容,反映到外部相处上,心理气氛和谐,心理倾向性强,教师更信任学生。在彼此的交往中不仅给予更多的语言鼓励,而且会用态度、表情、体贴关怀与行动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赖老师。此时教师更容易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并在回答问题等方面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学生经过教师的教育会产生积极的反馈,最后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教师的希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首先,促进学生的自我观念、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的形成[3]。教师对人各不同的行为和成就的期待,传达给每个学生,进而影响学生的自我观念、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学生自我效能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期望,这时候教师的看法更重要。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高期望就会使自己信心大增,增强他们对自身的认知水平,激励他们为将来奋斗。现代教育观念是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开拓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要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自我发展的主人,教师就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尊重他们的自主性,相信他们的能力。
其次,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调控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品德的形成需要持久的努力,顽强的学习和反复地实践,而推动和维持这种学习和实践的心理素质就是具有极大自主性、能动性的自尊、自信、自律和自我激励的心理素质。这些自主性心理素质一般是潜藏在个体内部的,教师的期望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使这些潜在的因素转化为现实的学习实践的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对每个学生给予高期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要创造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既要对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要照顾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提出相应不同的要求。
南京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再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真挚的师生情感去形成期望信息传递的行为倾向,让学生从融洽的师生情感中获取教师期望。这时,师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行为上协调一致,以便于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掌握与人合作的常识、建立人际关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就会朝着教师希望的目标努力,班集体就会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正确的舆论导向。班级里的学生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班主任提出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共同前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不合理的期望对学生发展的消极作用
我们这里所说的不合理期望主要分为教师对学生的过高期望和低期望。它们会不同程度地对学生的行为和心里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1、对学生行为的阻碍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学习进步以及同学交往的阻碍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过高期望会导致学生压力过大,学习负担过重。教师的期望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之一,很多学生认为教师对自己的高期望是对自己的信任和肯定,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成绩才是对教师最好的回报。但是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过高,就会变成学生难以承受的压力,无形地压在学生身上,这种过度的压力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过高期望也容易使他们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变得看不起其他同学,在班级中容易陷于孤立,不利于学生处理好与其他同学的关系,最终也会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而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同样会阻碍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低,会导致师生心理活动之间有较多的排斥,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倾向于消极对待学生,更容易忽视这些学生,对他们提出的学习要求也会过低。教师对低期望学生的失误在反应上也过于模糊笼统,如对他们做错的作业只在作业本上打一个错号。对于他们的细微进步往往反应平淡,错过许多教育和鼓励学生的关键机会。课堂上,教师很少选择这些学生来回答问题,也不愿耐心启发、引导他们正确回答问题;如果回答错误,教师倾向于做较多的批评,而回答正确时,所给予的表扬鼓励也较少,很少为他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在低期望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人际交往上,他们也会认为自己是不被重视的,与他人相处会小心翼翼,渐渐变得自卑,行为孤僻。有些不被教师看好的学生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表现出与教育要求相反的行为,如不遵守课堂纪律、故意挑起同学之间的矛盾等,试图借此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
南京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2、对学生心理发展的阻碍作用
过高期望会致使学生自我效能感变低。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对结果和效能的期待。教师给予他们过高的期望,学生就会朝着这高不可攀的目标不断努力。但是,由于目标过高,学生最终没有完成,对自己的能力和所付出的努力持否定态度,认为自己没有天赋,进而丧失信心,不对自己的失败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自我效能感越来越低,从而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失败者”。某些本来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被寄予过高期望,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优越感,认为这是教师对自己的特殊对待,变得骄傲,看不起其他同学;而同样被给予过高期望的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可能完成这么高的目标,会辜负教师和家长的期望,本来的自卑心里会进一步增强,同样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应的,教师对学生的消极态度或较低的期望则会直接抑制学生心理发展的积极性。首先,低期望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渴望被肯定,尤其是教师的肯定。特别是小学阶段,小学生视教师的话为权威,他们更容易受教师暗示的影响。教师持续对学生保持低期望,会让学生感到自身能力不如别人,不利于他们确立正确地人生目标和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另外,较低的期望会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不利于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形成。如果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低期望,就会愈加对自己失去信心。教师基于对学生的低期望所表现出来的负面的语言,诸如不断地批评、指责,甚至挖苦讽刺都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3、对全体学生的不利影响
教师对部分学生的过高期望有害于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班级凝聚力是一个班级进步的基础,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共同进步。教师给予个别学生的过高期望,会使他们的优越感上升,久而久之,他们会排斥其他学生,容易与其他同学产生心理隔阂,导致同学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正确地集体舆论的形成和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二、教师应合理利用期望效应以促进学生发展
在学校教育工作者中,教师常处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学生的一线,与学生接触最多,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常通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语言和行为自觉或不自觉地传递给学生,进而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影响。那么,教师该如何来利用期望效应来促进学生发展呢?
(一)重视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关于教师期望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除了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所做的实验研究,苏联教
南京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育家马卡连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也科学地阐明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信任与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才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另外,苏霍姆林斯基等人所阐明的成功教育思想(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及和谐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学习知识与自我表现能力发展之间的和谐)对教师科学地利用期望效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随着教育的发展,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教师只有关注和学习相关的研究成果,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研究充分消化这些成果,把相关理论和自己实践经验中的合理因素转化为自己的个性和信仰,才能通过自己的行为自然地作用于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确定合理的期望值
第一,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不要因为学生某一方面的暂时落后就从根本上否定学生,要相信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他的长处。同时,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承认他们人格发展中的幼稚和不成熟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允许他们的反复。应当善于从学生哪怕一丁点进步的火花中发现积极的倾向并及时给予肯定,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学生,相信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获得发展。第二,制定合理的期望值。期望值是指人们对预期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大小判断。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认为存在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并且实现这个目标比较重要时,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动机。那么,教师应该对学生抱有什么样的期望才能对他们产生最大的激励作用呢? 首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远近不同的期望目标。对学生的期待,要适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如果期望值过高,当学生没有达到教师预期的高度时,不仅影响教师的情绪,甚至由此波及学生,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其次,调整自己的期望,使之与学生的自我期望整合一致[4]。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的提高,学生总是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理想等来形成自我期望。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等,并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及时调节自己的期望,使之适应学生的自我期望。
(三)通过合适的教育教学行为传递希望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只有通过教师合理的教育教学行为传递给学生才能产生良好的效应。因此教师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教育教学行为来传递自己的期望。
首先,恰当运用表扬,肯定学生的进步。表扬作为一种鼓励手段,被广泛的应用在 8
南京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各种教学中。但是,表扬运用不当,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反而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的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语言对学生的进步进行简单而事实求是的评价要优于对学生经常性的物质奖励(哪怕是象征性的物质奖励);应避免对学生“拔高式”的表扬;教师对学生在教学中不断表现出来的细微进步常用满意的微笑、简单而自然地手势来加以肯定,这比常用语言的评价和物质的奖励更有效。其次,不断地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并督促学生达到要求,以克服学生的骄傲自满情绪,使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对学生提出要求是教师对学生期望的体现,同时,对学生提出要求也说明教师尊重信任学生。而督促学生达到要求也是教师期望实现的基本途径。另外,学生在取得成绩时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向学生提出要求并督促其达到要求学生认识到自己已取得的学生成绩与自己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自己所要认识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之间的差距,有助于学生克服骄傲自满情绪。第三,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要求,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教师的期望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而教师期望的实现、学生发展水平的提高最终还是要依靠学生的主观努力,所以,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引导学生不断对自己提出要求,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引导他们学会自我克制、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第四,教师不仅应在教学活动中寄予学生合理的期望,而且要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了解教师对孩子的期望,同时虚心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和孩子发展方面的意见,帮助家长家长确立对孩子发展的信心,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协调一致,形成最大的合力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南京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结
论
综上所述,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每个学生的长处,以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来鼓励学生,以发扬学生的长处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通过合理的期望和要求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南京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参 考 文 献
[1]丁蕙,屠国元.教师期望效应的理论解析及其应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55-157.[2]陈平文.教师期望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99-101.[3]李乐.教师的期望效应对课程改革新理念的影响[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22-123.[4]左金娣.“教师期望效应”的理论和应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4):82-84.[5]王蕾.教师期望效应最优化的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4):12-16.南京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致 谢
感谢指导教师在我的论文完成过程中对我的悉心指导﹗
第五篇:高中课程对学生智能发展影响
采取问卷的方法,通过对高中生的高考成绩与其9种智能的关系进行分析,了解现行高中课程对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高中课程与学生各智能倾向之间的相关系数不高。现行高中课程对学生的基本学习智能、数理逻辑 智能有积极促进作用,对语言智能、空间判断智能、形态知觉智能、艺术创作智能、自省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的发展与开发是忽视的,对身体运动智能的发展起压抑作用。其中,课程对语言智能忽视的结论与以往传统课程只重视数理逻辑和语言智能的发展的观点不一致。
一,问题的提出
发展学生智能,开发学生潜能一直是教育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之一。课程在开发学生智力潜能中的重要作用也一直倍受重视,课程的实施(教学)过程一直被看成是开发学生智力的主渠道。因此,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 价也多围绕如何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而展开。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个体用以解决或生产出为一种或多种文化或环境所珍视的问题和产品的能力”,其基本性质是多元的。在国内,多元智力理论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接受并被运用于分析我国的教育问题,指导课程改革。然而,我国现行的高中课程对学生的各种智能发展究竟产生什么影响?具体说来,对哪种智能发展起促进作用?忽视了哪些智能?对于这些涉及到我国目前课程改革的问题的研究,目前还多为定性分析,实证研究比较少见。一般意义上;学生的高考成绩是其高中课程学习、掌握情况的集中体现,本研究假设以学生的高考成绩代表其课程学习,采取问卷的方法,通过对学生高考成绩与其各种智能倾向之间的相关分析,了解高中课程学习对学生各种智能发展的影响力。
二、研究方法
1.对象
从北京市56所中学2001年参加潜能测试的高考 生中随机抽出800人,其中男生302人,占总样本的37.8%,女生498人,占总样本的62.2%;理科考生606人,占总样本的75.7%,文科考生194人,占总样本的24.3%。由于本次抽样男女生比例和文理科考生人数比例与实际考生的比例不同,故作了加权处理。
2.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是北京教科院潜能研究中心编制的《IMAp潜能测试量表》中的一个分测验。该量表整体的 Gronbacha信度系数为0.912,其中智能分测验是依据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中对智能倾向的划分,结合我国中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包含90个问题的问卷,涉及到基本学习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判 断智能、形态知觉智能、自省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艺术创作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9种智能。每一个问题都密切结合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来提问,以保证回答的真 实性(比如:“与其它学科相比,数学更容易”、“注意到多数人所忽视的细节”等)。
3.测试
由北京教科院潜能研究中心测试员担任主试,统一指导语,以班为单位团体测试,时间约为25分钟。采用七级量表法记分,用“1、2、3、4、5、6、7”数字表示,分数越 高,表示越符合实际情况,分数越低表示越不符合。
4.数据处理
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一审核,按预先设计进行编码、录入。有效样本的高考成绩分数通过电话调查得到。全部数据用spssl0.0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高考总分与能力倾向之间的相关关系
一般情况下,在高考中取得高分,意味着对课程内容学习掌握得比较好;反之,高考成绩差,意味着对课程内容掌握得较差。为了研究高考课程的学习对智能发展的影响,我们首先分析高考总分与各种智能倾向之间的相关关系。
表1显示,总体而言,各种智能与高考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不高,(最高为0.370,未达到中等相关程度)。相对而言,理科生的高考成绩与基本学习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艺术创造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的相关系数较大。与基本学习智能、数学逻辑智能和空间判断智能呈正相关,与语言智能、形态知觉智能、自省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艺术创作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呈负相关。文科生的高考成绩与基本学习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相关系数较大,与基本学习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自省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呈正相关,与空间判断智能、形态知觉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艺术创造智能呈负相关。
2.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智能倾向的差异
高低分划分的标准是,大于平均成绩一个标准差为高分组,小于平均成绩一个标准差为低分组。在本次研究抽取的800人的样本中,选取高分考生132人,低分考生127人,分别了解理科和文科高低分考生在智能倾向上的差异,进一步分析课程的学习掌握对智能发展的影响。
如表2所示,理科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的智能优势经平均值差异性检验发现,在基本学习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艺术创作智能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而在其它五个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即理科高分考生在基本学习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两方面明显强于低分考生,而理科低分考生在身体运动和艺术创作方面明显强于高分考生,其它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如表3所示,文科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的智能优势经平均值差异性检验,发现在基本学习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而其它六个方面的智能没有明显差异。即文科高分考生在基本学习智能、数学逻辑智能方面明显强于低分考生,而文科低分考生在身体运动智能方面明显强于高分考生。
四,讨论
1.课程对学生各种智能倾向发展的影响
(1)高考总分与各智能倾向间的相关关系
各种智能与高考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不高,说明了课程学习对学生智能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大,现行课程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开发学生智能的主渠道作用。相对而言,高考总分与基本学习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艺术创作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的相关系数较大,达到显著水平(p<0.05)。课程的学习对理科学生的基本学习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和空间判断智能,尤其是基本学习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其语言智能;形态知觉智能、自省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艺术创作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尤其是对艺术创作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起排斥或压抑作用。
高中课程学习对文科学生的基本学习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的相关系数较大,达到显著水平。对其基本学习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自省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尤其是基本学习智能、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其空间判断智能、形态知觉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特别是对身体运动智能起排斥或压抑作用。
(2)高分和低分学生智能优势的差异
一般说来,能在高考中取得高分意味着平时课程掌握得好;反之,意味着课程学习得差。就理科学生而言,高分考生在数理逻辑智能、基本学习智能方面明显比低分考生强,身体运动智能显著低于低分考生,差异极其显著,与上述结果一致。这说明课程掌握得好的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其基本学习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同时其身体运动智能由于课程学习受到压抑;而低分考生在身体运动智能、艺术创作智能方面明显比高分考生强,说明低分考生由于课程学习较差,其基本学习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没有像成绩好的学生那样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得到相应的发展,其身体运动智能和艺术创作智能也因为课程学习较差而没有或较少遭到压抑。
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在语言智能、空间判断智能、形态知觉智能、自省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说明课程学习对以上5种智能倾向的开发和发展没有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理科课程对上述5种智能的开发与发展是忽视的。
文科高低分考生智能倾向上的差异与理科生的情况大体相似。只是在艺术创作智能方面,高低分考生之间的差异没有理科生那么明显。说明文科课程不象理科课程那样对学生的艺术创作智能起明显的压抑作用,而是忽视的。
本研究结果与大多数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看法相类似,即我们的现行课程仅仅强调了少数智能倾向的培养和考察,而对于其它同等重要的智能倾向重视不够,甚至压抑了学生某些智能的发展。基本学习智能提高的原因是,为了应试,在教学方法上多采取传递——接受式的方法,因此以接受、理解、记忆为主要特征的基本学习能力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提高。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现行.学校课程教学对空间判断智能、形态知觉智能、自省智能发展的忽视和对艺术创作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特别是对身体运动智能的排斥或压抑。暴露了我国现行高中课程 模式单
一、教学方式单
一、评价标准、方法单一等问题,要 求我们的课程必须朝着选择性、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改革,以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
2.课程对语言智能的忽视
本研究发现,高考总分与文科考生的语言智能的相关系数仅为0.161,而理科为—0.008,无论文科还是理科,高分或低分考生在语言智能方面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差异。语言智能对于文科考生的高考成绩影响不显著。这一结果与以往的研究认为传统的学校课程只重视数理逻辑和语言两种智能倾向的观点有差别。这可能与我国中小学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直接的关系。由于现行的高考过分强调答案的标准化,至使语文教学严重脱离丰富灵活的日常生活语言环境,语文课的学习与语言智能的发展无关或相关微乎其微,语文考试成绩反映不出语言智能水平。这一结果再次反映出语文教学存在的严重问题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3.高中课程对身体运动智能的压抑
研究结果表明,高中课程对身体运动智能的严重压抑,其严重程度是我们以前估计不足的。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中国学生会考试,这是世界公认的,国内的教育模式是对会考试的人有利,而不利于动手而不会考试的人。在研究方面,中国学生就显得吃力,创造力不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原因是明显的,学习的场所多在教室内,活动课程、实验课程、课外活动所占比例小且没有数量和质量保证。高考除体育和艺术等特殊专业外,基本是笔试,不考体育运动、动手操作方面的知识技能。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传递——接受式的,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下,听讲还是作业,都是被动接受老师的观点,死记硬背概念,学生极少有积极参与、动手操作、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去探索、经历、体会、发现、创造的机会,身体运动智能自然得不到发展。而且越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于课程的适应程度越高,在学习方法上就越与高考的要求相适应,与老师的要求相一致,并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正强化,他们的基本学习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在课程学习中高度发展的同时,其身体运动智能受到的压抑也越严重。
五,结论
1.现行高中课程对学生智能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够,课程没有充分发挥其开发学生智能的主渠道作用。
2.现行高中课程对学生的基本学习智能、数理逻辑智 能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对空间判断智能、形态知觉智能、艺术创作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省智能和语言智能的发展和开发是忽视的;对身体运动智能的发展是压抑的。
3.高中课程对语言智能的忽视与以往认为传统课程重视数理逻辑和语言两种智能的发展与评价的观点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