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一堂电影赏析课说起
从一堂电影赏析课说起
-----浅谈英语教学的多重功能
近几年,随着英语教学的发展,随着高职的不断扩招,随着大学新生入学英语水平的不断下降,面向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足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智能化手机的大量使用正在与课堂争夺学生,学生缺乏互动式交流学习的动力。那么在大学公共英语课堂上,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提供启发式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给学生创造出一个学习语言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度,让学生从死记硬背的阶段过渡到实际交流。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加师生互动机会,为学生创设逼真的英语学习环境?将英文电影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
一、传统大学英语教学途径与效果
长期以来,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采用的是以语言教学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授课手段。尽管在课堂上,教师实行的是全英文教学,但学生们听的是单纯的语音材料或教师的陈述、讲解,说的是对课文内容的讨论或与之相关的有限制性的话题。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刻板,忽视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教学内容和形式又比较单一,学生的听说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久而久之,容易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产生焦虑情绪。
二、电影赏析课的教学途径
电影是以形象为主,将人、景、物、声、光、色相结合的艺术体,在其百余年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有力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和生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学课堂上的普及,英文电影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通过电影可以使学生直接了解到国外当今以及历史上的语言的发展,历史、文化、建筑等多方面的社会状况,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全面真实的情况提供一个直观的场景,拉近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电影艺术的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场面感染着英语学习者,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学习形式。电影赏析课在教学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同时展示文字、图表、声音、动画音像和其他信息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电影赏析课兼具多种功能
(一)、语言功能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语言也在学习一种文化,英语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英文电影以视、听、说为媒介,充满了大量鲜活的语言,是西方英美国家文化生活的最直接体现。同时,电影中呈现的具有文化特征的真实场景常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教学效果绝对不是学生在传统课堂上进行讨论或对话可以媲美的。例如,在看了好莱坞电影中人们打招呼时说的最多的“Hi”或“Hello”之后,学生心中不免打了大大的问号,为什么不是他们最初学的“How do you do”?相信他们一定有兴趣去了解这和美国人民的日常用语习惯和他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平等、自由的观念是密不可分的。
借助电影这一形式,给学生创造更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与愿汁原味的英语成为朋友,促使学生练就地道的口语。
(二)、文化功能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语言也在学习一种文化,英语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英语文化的
了解。英文电影以视、听、说为媒介,充满了大量鲜活的语言,是西方英美国家文化生活的最直接体现。同时,电影中呈现的具有文化特征的真实场景常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教学效果绝对不是学生在传统课堂上进行讨论或对话可以媲美的。例如,在看了好莱坞电影中人们打招呼时说的最多的“Hi”或“Hello”之后,学生心中不免打了大大的问号,为什么不是他们最初学的“How do you do”?相信他们一定有兴趣去了解这和美国人民的日常用语习惯和他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平等、自由的观念是密不可分的。
(三)、道德功能
课程目标:
1.2.让学生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表达个人的观点和评论的习惯。3.借助电影这一形象,生动的形式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英美文化。课程特色:
此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意义,健康,政治导向好。影片人物的语言地道,非常贴近生活,影片长短适中,内容广泛并适合分解。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能够很好的了解背景知识(影片的创作背景,故事梗概,获奖情况,演员简介和影片类型等)。学生有侧重的进行欣赏,并就所观看的片段给出学生思考的问题。学生通过分析难懂的句子,总结段落大意,就各自印象深刻的片段和最喜爱的剧中人发表评论并阐述理由等环节可以大大的提高英语水平,为形成英美文化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英文名著电影赏析》选修课总结
龙泉一中 聂荣 通过这学期的选修课教学,让我对英语教学有了新的教学理念:针对目前高中课改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展开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学生情况总结
班上共有67个学生,他们都是对英语名著电影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其中部分学生只是喜欢电影但对英语不太感兴趣。
二、上课内容形式概括和总结
对于每节课的英文影视作品我都要进行精心的选择,以确保大多数学生都感兴趣。每节课我们都会重点鉴赏一名作者的成功经典作品,在欣赏作品片段的同时,了解作品的创作背
景,作品的故事内容。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拓宽了英文的知识面,而且还能学到很多英语的有用表达。由于电影和文学的诸多相似性,使得大量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这也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通过电影可以使学生直接了解到国外当今以及历史上的语言的发展,历史、文化、建筑等多方面的社会状况,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全面真实的情况提供一个直观的场景,拉近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电影艺术的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场面感染着英语学习者,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学习形式。在英美文学欣赏课的教学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文学欣赏课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更自然而友好的人机界面技术,利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提供文字、图表、声音、动画音像和其他信息。比如,在教学中,我制作了作者的照片,介绍作者生平的动画片,还配上声音等,这就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提高了教学效果。新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但永远不可能替代教师的作用。为此教师要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正确处理和运用现代化手段,使之服务于教学的需要,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三、学生学习成果总结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很多学生不仅对经典的英语名著电影,著名的作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心得体会经验总结
欣赏类课程的开设关键在教师。新时期的教学改革关键仍然在教师。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但不能削弱,而且应该进一步加强。这就要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化培训。首先,应该利用各类师范类院校的资源优势,分期分批对教师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工作。培训应该系统化、制度化,为中学教师开设欣赏类课程创造条件。其次,应该积极制作有关欣赏类课程开设必需的教学软件,提供课程所需要的物质条件。第三要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制作欣赏类课程所必需的教学材料,也为促进个性化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四,英语欣赏类课程的开设要建立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上,应防止开设课程的盲目性,对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以及学习英语并无兴趣的学生不应一概要求选修。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为依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既要有新内容、新发展,又不能超出学生可接受的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开设成应试的复习课或必修课的补习课,也不能简单照搬大学层面的选修课。因此,要针对一部分英语基础较好且对英语学习有较浓厚兴趣的学生的需要,适当选修欣赏类课程才能达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英语欣赏类课程的开设是实行素质教育的需要,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它是世界英语学习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开好欣赏类课程必将会加快我国英语教学的改革步伐,真正实现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浅谈英文电影赏析课中的西方文化教学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背景知识都蕴含在自己的语言之中。对于广大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了解,所以英语教学应该将语言教学与文化认知有机地结合起来。而英文电影是对西方国家
文化生活的生动再现,因此作为大学英语辅助课程之一的英文电影赏析课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语言学习环境中了解西方文化知识、跨越文化障碍、培养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文电影;英文电影赏析;西方文化
电影是以形象为主,将人、景、物、声、光、色相结合的艺术体,在其百余年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有力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和生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学课堂上的普及,英文电影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但人们对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多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或练习听力等方面,而影片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现象,特别是东、西方文化的特点和差异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美国语言学家Sapir(1921)曾提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另一位美国语言学家Kramsch(1993)则认为: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不仅代表文化、体现文化,而且语言是文化的象征。因此,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不应只局限于教授语言知识的层面,还应包括介绍西方文化知识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事实上,大量的实践证明,英文电影赏析课程作为大学英语教学辅助课程之一,不仅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跨越文化障碍、提高文化修养以及对电影的鉴赏能力。
一、传统大学英语教学途径与效果
长期以来,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采用的是以语言教学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授课手段。尽管在课堂上,教师实行的是全英文教学,但学生们听的是单纯的语音材料或教师的陈述、讲解,说的是对课文内容的讨论或与之相关的有限制性的话题。即使教师偶尔会播放一些经典英文电影片段,也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或提高听力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刻板,忽视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教学内容和形式又比较单一,学生的听说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久而久之,容易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产生焦虑情绪。
二、英文电影运用于文化教学的可行性
首先,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学设备不断更新,电脑、幻灯片、投影仪等已广泛用于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使大学教学彻底告别了传统的“一块黑板,一只粉笔”的模式,也使大学英语教学突破了教学场地和设施的限制。
其次,一直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育为辅。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使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英文电影赏析课程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从而提高语言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英文电影是对西方国家文化生活的生动再现,影片中的人物对白、行为、风俗等无一不是真实生活中的精华。英文电影集声、光、形于一体,内容翔实,节奏紧凑,语境真实生动,这使得学生们在欣赏原声电影的同时能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深刻认识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跨越文化障碍、牢记语言知识。
三、英文电影运用于文化教学的优势
相对于以语言知识讲授为主,文化教育为辅的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集多种信息资源于一身的英文电影赏析课无疑能更全面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知识,提高语言教学效果。
(一)提供直观真实的语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语言也在学习一种文化,英语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英文电影以视、听、说为媒介,充满了大量鲜活的语言,是西方英美国家文化生活的最直接体现。同时,电影中呈现的具有文化特征的真实场景常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教学效果绝对不是学生在传统课堂上进行讨论或对话可以媲美的。例如,在看了好莱坞电影中人们打招呼时说的最多的“Hi”或“Hello”之后,学生心中不免打了大大的问号,为什么不是他们最初学的“How do you do”?相信他们一定有兴趣去了解这和美国人民的日常用语习惯和他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平等、自由的观念是密不可分的。(二)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以语言学习为主,文化教育比较少。在反复的机械记忆中,学生难免会因为枯燥、单调的学习而产生压力。加上外部环境的生活压力、升学压力、求职压力等,学生感到不堪重负。英文电影综合了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其美妙动人的音乐、丰富多彩的画面、扣人心弦的情节为学习者创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极大地缓解学生因繁重的学习所产生的压力。大量事实证明,英文电影赏析课不仅能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还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单纯的语言学习又比较枯燥,久而久之,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英文电影作为一种视频材料,画面真实,内容生动,语言丰富且贴近生活,能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同时获得感官上的享受。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四)帮助学生牢记所学的语言文化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当中,靠听觉记忆的占15%,靠视觉记忆的占25%。但若同时使用这两种手段,学生能记忆的知识可达到65%!电影融合了文本、字幕、声音、音乐、图像等各种素材,把视、听、说糅合到了一起,可拓宽知识传播渠道,同时能充分地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去接受信息,使其全方位地感受语言信号的刺激,从而很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大量实践证明,学生从电影当中获得的知识,往往比从书籍上获得的既深刻又牢固。
四、通过英文电影赏析课进行西方文化教学
在英文电影赏析课上,广大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认识到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一)人物对白
在英文电影的人物对白中有很多富含文化信息的谚语、俚语等,对于学生理解语言、提高口语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经典爱情影片《泰坦尼克号》中,有这样两段对白: 1.Rose:Paris?You took it around for poor……well,a per-SOn of limited greens……
Jack:A poor guy,you call say 2.Jack:Let me try t0 get this out.You,you’re amazing,I’m not an idiot,I know h
ow the world works,I’ve got ten bucksinmy pocket,I have nothing to offer you,andI knowthat,But(原作者:邵琳娜 刘寅齐)I’m too involved now,You jump,I jump,remember? 其中“greens”“bucks”都是美国人生活中常说的表示“钞票、现金、美元”的俚语,而学生们在书本上了解的最多的则是“dollar”“change”和“money”。生活中一些人们熟知的事物在俚语中也常常会有多种说法,这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阿甘正传》中,阿甘在描述自己的好友珍妮时曾说:“Jenney and I ate like peas and carrots”在美国,豌豆和胡萝卜总是被做菜的厨师一起放在主菜上作点缀,因此被人们用来比喻两个人关系好。这就有点像汉语的“焦不离孟,孟不离焦”,都是用来描述朋友关系亲密。(二)人物行为
电影中的人物的行为同样也能反映出西方文化。例如在美国人看来,人生来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的观念已深入渗透到人们的思想、生活中去。大量的英文电影中,父母与儿女直呼其名,勾肩搭背,嬉戏玩乐,完全是好朋友的模样,根本没有东方文化中长辈和晚辈之间的等级界限。《老友记》中,钱德的母亲在一次脱口秀中甚至语出惊人,说儿子的第一个安全套是她买的。《刮痧》中许大同打自己的儿子以示对外国老板的尊重,却没人领情。如果学生了解了西方文化对于独立平等的注重之后,就不难理解东西方在子女教育上的巨大差异了。(三)风俗礼仪
英文电影中时常穿插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礼仪等。例如在《阿甘正传》中,有一幕珍妮和伙伴在街头唱歌,路人给了钱的镜头。其实在西方的大城市中,有很多的街头艺术家或音乐家,他们与中国大城市中随处可见的乞讨者是完全不同的。这些人有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在街头卖唱或卖艺与其说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不如说是他们的一种创作方式。这一点在很多英文电影当中都能看到。而通过观看《公主日记》,人们则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了解许多西方传统礼仪。(四)历史事件
历史是文化的关键所在,所以具有一定历史背景的英文电影因其含有文化信息的特点往往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反映13世纪末、14世纪初苏格兰民族独立运动的《勇敢的心》和展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的社会现实的《乱世佳人》。而有些电影本身就是历史事件的真实或浪漫再现,比如《刺杀肯尼迪》《珍珠港》等。而其中涉及历史事件最多的影片就是《阿甘正传》。这部奥斯卡获奖电影汇集了60~80年代美国几乎所有重要的社会历史事件,包括性解放、黑人民权斗争、越战、肯尼迪被刺、乒乓外交、水门事件等。如果想要理解影片的主题思想,就一定要了解这些历史事件和牵涉的人物。(五)社会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文化教学中较深层次的内容。例如美国文化强调自由、平等、诚实、守信。《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是诚实、守信、勇敢等美德的化身,他反映了美国人敢于追求梦想、实现个人价值的精神。这个深受美国人认同和喜爱的形象的塑造正是该影片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而水门事件中因窃听丑闻下台的尼可松总统正是因为一开始就掩盖真相,并欺骗他的顾问、公众、国会甚至自己的家庭而导致众叛亲
离,不得不中途下台。在《老友记》中,朋友之间的坦诚相待、直言不讳也充分反映了他们的诚实守信的价值观。
五、结语
英语电影内容丰富、情景真实、贴近生活,是难能可贵的语言学习资料。英语电影赏析课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使学生去充分了解西方国家的风俗文化,从而提高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大量实践证明,英语电影赏析课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浅谈如何上好一堂诗歌赏析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诗歌赏析课 ——以《诗经二首》为例
(朱奇 金鸡山小学 邮政编码:437018)
【摘要】关于诗歌赏析一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如何上好一堂诗歌赏析课更是现在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潮流下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诗经二首》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下面我从以下这些方面来展开这一堂我自认为生动有趣的诗歌赏析课。【关键词】 诗经 关雎 蒹葭 赏析 一 简单了解一下诗经
《诗经》(The Book Of Songs)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编辑成书的年代约在春秋后期,据说孔子曾经删定过〈诗经〉。到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齐国辕固所传《诗》叫《齐诗》,鲁国申培所传的《诗》叫《鲁诗》,燕国韩婴所传的《诗》叫《韩诗》,鲁国毛亨所传的《诗》叫《毛诗》。东汉时,《毛诗》得到了官方和学者们的认同,逐渐盛行,齐、鲁、韩三家《诗》逐渐衰落以至亡佚。现在我们见到的《诗经》,就是毛亨传下来的。
就像法国诗人亚瑟·兰波说的所有的古诗都归于希腊诗歌,和谐的生命;我觉得所有的东方古诗都归于诗经,和谐的生命。很显然,我们能从上面获得很多信息,比如“诗经的传承发展和盛行”比如“和谐的生命”比如······由于我现在在授课,那些信息与我讲课内容没多大关系,所以不多赘述。
二 简单了解一下二首《关雎》《蒹葭》
国风·周南·关雎
国风: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
周南:泛指洛阳以南到汉江流域一带。国风·秦风·蒹葭
秦风:东汉郑玄笺云,秦处周之旧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秦襄公新为诸侯,未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
唐孔颖达疏云:蒹葭三章章八句至国焉。正义曰:作蒹葭诗者,刺襄公也。人们对《关雎》诗义历来有多种理解。《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是赞美“后妃之德”,以为女子只有忠贞贤淑,含蓄克制,才能够配得上王侯。这首诗放在《诗经》之首,以明教化。鲁诗,韩诗都认为《关雎》讽刺国君内倾于色。
《蒹葭》诗义遭受了同样的待遇,作蒹葭诗者,讽刺襄公未习周之礼法。
我觉得,把诗歌与政治教化扯上关系,是十分短视和愚蠢的做法。当然,这只是我这样觉得。也许,他们是对的,这些诗歌本来就是讽喻诗。但是,我不在乎,我还是觉得那种做法没多大意思。不管《关雎》是不是写君子之志为何?还是在于对美好品德和教化天下的追求。不管《蒹葭》是不是真正的“刺襄公”?这些在这里不重要。它们和我今天讲的内容没关系。因为我暂且是把两首诗当做情诗来看待和解读的。也许,我是错的,但是大家要知道,我是在以这两首诗作为情诗的基础上,才展开下文的。也就是说,我错了也会一错到底。不然,就不会有我下面即将要讲的内容了。三 爱情故事(Love Story)
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可求而不可得 可望而不可即”的故事,大概这是世间所有的所谓爱情诗的真谛。这个爱情故事可能稍微有点长。
我是一只情意专一的水鸟,我的名字叫雎鸠。在一片绿洲上,我在不停地鸣叫,发出关关的声音,瞧,我的声音悦耳动听吧。那是我在呼喊我心上人的名字呢。娴静美好的姑娘,哦,那正是我的好配偶。
为了追寻我的好配偶,我飞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河畔芦苇长得茂盛,晶莹露珠凝结成霜。原来是清晨哪!我所爱的人啊,你在哪呢?哦,是她吗?我隐约望到她在河的那一边。于是,我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是真有够险阻漫长的,我又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我顺着水势随手捞取一些船两侧的水草上来。善良美好的姑娘啊,我醒着想追求你,睡着也想追求你。纵使我如何思念慕求,也得不到你的心。好吧,我只好日日夜夜继续思念着你了。不然,我还能怎么样呢?悠悠思念的情意你能明白吗?反正我是无数个夜晚翻来覆去都难以入眠。
为了追寻我的好配偶,我又飞到了上次那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心爱的人啊,她知道吗?河畔芦苇还是像以前一样茂盛一片,清晨露水还尚未晒干嘞。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我好像望到她就在河对岸呢!那是她吗?我逆流而上去追寻,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觅,她仿佛在水中小沙洲上。
这次,我用力采摘了一些船两边的水草上来。我心爱的人呀,我也会偶尔发发小脾气的。快乐美好的姑娘啊,我怎样才能让你心情欢乐舒畅呢!我还是弹琴鼓瑟来亲近你好了。尽管我知道你还是会无动于衷的。
好吧,这次我是真的生气了。我连根拔起长短不齐的水草。可是,我无邪美好的姑娘啊,你让我的暴力情绪顿时化为乌有。我只好敲击钟鼓换来你的笑颜了。
我那苦苦思念的人啊!我还是来到了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那里一切都没变。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依旧流连。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沙洲上。
我心爱的姑娘啊!为什么你总是那么虚幻,那么飘渺不定。哦,我知道了,原来我在做梦。
四《关雎》《蒹葭》艺术赏析
以下是兰波关于诗歌未来的散文:-----从古希腊到浪漫主义运动,——中世纪,——由许多文人,诗匠。全都是韵文,一种游戏,一代又一代的傻瓜引以为荣的陈词滥调:拉辛是纯洁,有力而伟大的。——若不是有人鼓吹他的韵脚,搅浑他的诗律,这位“神圣的傻瓜”恐怕还像原初的第一位作者一样鲜为人知。批评家!浪漫派?他们很好地证明了歌谣难以变成作品,也就是说成为歌者能够理解并歌唱的思想。因为“我”是另一个。我拉一下琴弓:交响乐在内心颤抖,或从舞台上跃出。
1.《关雎》韵律结构
《关雎》是一首意思很单纯的诗。大概它第一好在音乐,此有孔子的评论为证,《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乱,便是音乐结束时候的合奏。
全诗朗朗上口,韵律和谐悦耳。其中有双声(如雎鸠,参差等),有叠韵(如窈窕,辗转等)有“之”字脚的富韵,加上对后世七律、七绝影响最大的首句韵式,使得本篇堪称中国古代韵律诗的开山之作。
附:《关雎》的上古音韵律研究
魏文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zhou。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qiu。
参差荇菜,左右流liu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qiu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bi(非fu)。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zhi(非ce)。
参差荇菜,左右采cai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yi(非you)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a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yao之。
2《蒹葭》韵律结构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这首诗三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读起来有一种韵律的悠扬与和谐美。
简析一下词语多变丰富性。下面的黑点表示·····
很显然,韵律并没成为《诗经》里面每一篇章的累赘。诗句与韵律之间浑然天成。两首诗歌都有韵律,但又从不拘泥于韵律。《诗经》很好地证明了歌谣可以变成作品,并且很容易就变成了作品。
兰波说过,在希腊,诗歌与竖琴是使行动赋于节奏。而此后,音乐和韵律变成了游戏和娱乐。《诗经》二首,毫不费力就使行动赋于节奏,使生命赋予灵动。3《关雎》《蒹葭》内容述评
《论语》记孔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我一直认为这种平衡度的把握实属不易。关雎写出日常情感生活中实在的谐美和欣欣之生意,却是那风雅最深厚的根源。那时候,《诗经》不是装饰,不是点缀,不是只为修补生活中的残缺,而真正是“人生的日用品”。《关雎》好像是人生与艺术合一的一个宣示,栩栩然翩翩然出现在文学史的黎明。
《蒹葭》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我们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嵌,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作爱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五《诗经》影响
所有的西方古诗都归于希腊诗歌,和谐的生命;我觉得所有的东方古诗都归于诗经,和谐的生命。《诗经》不是任何流派任何其他诗歌的朋友,它是它们的父亲。这就是诗经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他的影响。六:结语
想当诗人,首先需要研究关于他自身的全部知识;寻找其灵魂,并加以审视、体察、探究。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灵魂,就应去耕耘它。我们上诗歌赏析课的目的并非奢求我们每个人都一定能成为大诗人,而是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我们能成为诗人的可能性。参考文献:
【1】【兰波散文诗全集】 王道乾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05-01 【2】【诗经别裁】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扬之水,2000 【3】【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程俊英,2001
姓名:朱奇 性别:男 年龄:24 职务:班主任,教师 工作单位:咸宁市咸安区大幕乡金鸡山小学
邮政编码:437018 电话:*** 电子邮箱:2439622904@qq.com
第三篇:电影赏析课作业
电影赏析课影评之《花样年华》
城市建设学院
工程管理1001
辛浩
0512100125
相爱的两个人,因自己的怯懦与羁绊而无奈地错过。张曼玉身着旗袍的柔美身姿,在狭小的弄堂中,摇曳着暧昧的姿态。而梁朝伟,只能将自己的秘密。说给孤独的树洞。如果可以不那么拘谨,不那么怯懦。你们,还会错过吗?王家卫的风格,充斥暧昧的滋味。那些昏黄的光景,诉说的,永远是繁华之下的落寞。
看完花样年华,我一直在想,他们各自的另一半都已经走到了一起,他们彼此又相爱,为什么最终没在一起,为什么他们要走到一起那么难。后来上网时查到对花样年华的一句话评述---无法抗拒又绮丽无比的东方之美。这首先与文化有关,他们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尽管自己的另一半已经出了轨,但他们坚持着说“我们不会和他们一样的”。他们害怕别人的眼光,本来没什么的两个人,因为畏惧别人的闲言闲语困在房间里不敢出门,其实感情是两个人的事,为什么要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呢。这也过渡到另一个原因,他们无疑是软弱的,明摆着的事实了,苏丽珍还是下不了重手打老公,周暮云也没有当机立断叫回妻子,教训一番。他们走到一起,假想着出轨者走到一起时的情景,想探究他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电影里有很多周暮云和苏丽珍排演的“情节”,非常巧妙而创意得把他们不敢直面现实的懦弱表现出来。他们害怕别人,更畏惧自己的情感,两人的在共面现实的时候终于擦出爱的火花,但在社会基本道德观念的限制下,他们畏惧这段情感,周暮云选择了远走新加坡。他们在预演着离别,结果苏丽珍难过得大哭了,这时他们才了解到对彼此的爱已经很深。他想带她走,即使如此,他问得那么含蓄,那种王家卫式的对白-----假如我有多一张船票,你会跟我一起走吗?感情无分对错,却往往伤人最深。这电影让我联想到燃情岁月,催斯汀爱上了自己非常疼爱的弟弟的爱人,但他从来不懂压抑自己的感情,自由奔放,挑战自己,挑战社会,似乎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虽然他对自己的弟弟抱有很强的负罪感。东方的婚外恋影像,含蓄压抑;秋日传奇则表现的奔放热情,会不由自主的拥抱激吻。谈王家卫的电影,不得不提那唯美的画面,即使琐碎的生活细节,他也能拍出那么美的意境,比如张曼玉提着饭盒去买个面,也能让人看得津津有味,镜头随着人物的走动缓缓移动,很慢很慢,拍一条很昏暗的小巷子,一个很妩媚的女人走过,就是这样的情节,但却从苏丽珍的动作和神情中表现出她的气质,个性特征,她就在那里等着,发着呆,擦了擦汗,漠然的神情看得出她有些忧郁。就这样的镜头,加上电影的背景音乐,很有节奏地扣动着我们的心弦,一下一下,带着我们走近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情感的挣扎。可以说背景音乐的配合使得电影不致枯燥,背景音乐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它在电影里不时的出现,充满力度的吟咏,每一个音符都触动我的心。音乐与唯美的影像无疑产生了化学作用,轻轻带着我们走进这个故事。音乐给出故事的节奏,怀旧美丽的影像给出了视觉盛宴,我们就跟着这种节奏听这个故事,看着他们哀伤无奈。我在想,即使不看电影只听这部电影的音乐,我也能欣赏一个半钟;即使只是看电影里几个美丽的画面,我也能对着他很满足的看很久。电影那么多的慢镜,有时镜头要在主角的脸上,手背影上停留那么久,这么慢的节奏,全长只有一个半钟的电影内容却很丰富,讲故事有条不紊,这不由得让我对王家卫拜服。好的电影即使在细节上都做得那么出彩,当苏丽珍听说周暮云病了,几下快速的剪切配合她急促的脚步,紧张的神情,其实她对他的在意已经不必多说什么去证明了。如此快速的剪切,在整部电影中缓缓讲述,镜头慢慢推移的慢节奏下,很容易就凸显出来。街灯,夜雨----暧昧的准备。电影不止一次给巷子里昏暗的灯光一个特写,甚至有几秒,镜头就停在了那里,有时灯与雨配合着一起出现,一男一女,因为夜雨困在了同一个屋檐下,街灯洒下昏暗的灯光,就这样谁也走不开了,站在那里,暧昧的气氛缓缓涌动,他们都想逃避对对方的情感,这样的空间里,他们只有去面对。有篇文章说----婚外情是种病。我在想,专一在这个世界上是不是存在的,或许人的情感根本不可能专一,但对情感的责任却可以,有了自己的另一半的男人,看到另一个动人的异性,内心产生微妙的变化,但责任感会让他停止对她的目光与想念,不致让情感深陷,也许没有专一,只有深与浅的区别。这是对人性的探讨。“ 你知不知道,从前的人,要是心里有了秘密,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会跑到山上找棵树,挖个洞,把秘密全部讲进去,在用泥巴封住,这个秘密就会永远留在这棵树里,没人知道。”后来周暮云走到遥远的他乡,在寂静的古建筑里,对着石柱的一个洞,讲着他的秘密,音乐随之而起,我不由得沉醉在电影的浪漫情怀中,他能对谁说呢,说自己曾经的这段情感,现在又是怎样的感情?只有那个洞知道,也许导演想说,“我有段特殊的回忆,不想和谁分享,但我想倾述。”这个故事,以及以后的故事有了开始。我们都在走向花样的年华,有一朝,当花样的年华我们回首方得一见,那样的记忆是惆怅的还是像过脸的清风一样,轻轻,不留痕迹。
《花样年华》被称为一部怀旧经典。就影片所讲述的故事本身而言,古老而又普通,没有什么新意,无非就是一个讲述婚外恋的爱情故事;就影片的情节来说,既不曲折也不扣人心弦,可以说简单而又平淡。那么,为什么这样一部故事普通、情节简单的影片能被人们称之为经典?关键就在于导演王家卫在影片中所使用的巧妙而别致的表现手法,通过这些艺术手法为这个普通的故事赋予了一个内蕴深广、新颖脱俗的主题,使这部电影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第四篇:从读书说起
泥土如是说之一: 从“读书”说起
同学们
作为一个快退休的老师,我有很多话想对你们说,我很想把我对这个世界的一些认识和经验更多的告诉你们,如果能对你们的学习或今后的人生有那么一点帮助,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那我们就从“读书”说起吧。
“读书”,是我们接触最多使用最频繁的词语之一,可有多少人认真思考或玩味过这个词语呢?比如“读书”到底有哪些含义,可以从哪些方面去理解,与我们的生活或人生有些什么关系,与我们人类或文明有些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大家思考过没有?这是大的方面。小的方面,读什么书,怎么读,读来有什么用,这些直接关系我们当前生活的问题,大家去认真琢磨过没有?我们很小就被大人送到学校去读书,直到今天,有人问你在做什么,你也可能说我在读书,(我还没工作),那么泥土老师我呢,我已经苍颜白发快退休了,有人问我这段时间在做什么,我也可能会回答我在读书,同样说“读书”,可它们的意思一致吗?这些问题也值得玩味。
当然,读书也不是个多艰深多玄奥的话题,更不是个陌生的话题。有关它的格言警句名人典故我想各位只需眉头一皱就会背出一大串,你看我们教室、走廊,哪里没有林林种种关于读书的箴言?这里我就不想再浪费时间去说那些正确的废话了。我想说的是我认为能引起大家更具体更深入思考的东西,或一些似是而非容易让人犯糊涂的问题。
读书到底有没有用?还用问?怎么会没用呢?这简直不应该是一个问题,可是,在我这短短的几十年中,就实实在在经历了或见证了3次读书无用的思潮。
第一次是在上世纪70年代,那是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空前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时代,社会上弥漫着读书无用的情绪。在人们的言谈中,经常可以听到“读书用啥用?越读越倒霉”这样的话语。所谓思潮,就是说不是少数人而是很多人这样想;不光是这样想,而是真真实实的这样认同。任何现象都有产生它的原因。当时的社会的的确确有大量的事实明摆着,你不得不那样想。在一般情况下,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不说大的远的,就在我生活的周遭,凡是称得上“读书人”的,几乎都活得狼狈,而且其狼狈的程度几乎都与读书的程度成正比。那时候活得最风光最荣耀的是“工、农、兵”,在农村,自然就是贫下中农,“知识分子”已经近乎一个蔑称,人们用它的时候习惯性的要在前面加上一个“臭”字。那时最遭歧视的有五类人,叫“地富反坏右”,本来在“地富反坏”中就包含了很多“读书人”,而“右”中就全是读书人了,或者是真正的读书人了。这些人随时可能被传唤,随时可能被五花大绑拉上台去挨批斗,喊站起不敢坐下,生老病死听天由命。那时最吃香的一是屠夫,一是车夫,提刀的和握盘子的,这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可你想想,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所谓计划经济时代,人们普遍的缺衣少食,人际间会发生什么关系,考考你们的想象力。吃香的其次是“机关干部”,也叫“国家干部”,包括食品站,粮站,百货店,乃至理发店的“工作人员”,这个概念的外延很大,不要与今天的“公务员”相混淆。他们为什么也吃香呢,因为他们属于“非农业人口”,几十年前,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差异之大,也考考你们的想象力,想象不出的,回去问问你们的爷爷奶奶或者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当然,教师也基本属于机关干部,他们的生活比号称国家主人的广大贫下中农要优越些,这是事实。但他们中,一般情况下,谁学问最深,谁就最可能遭受打击。我们学校的研究员级别的数学陈老师,实验中学的特级数学何老师(均已退休),他俩都是文革前华东师大的毕业生,上海人,当年他们都被分配到我们这里来工作,今天看来,他们是多么宝贵的人才呀,可你们知道他们在那时来干什么?一个在农具厂打铁,一个在涪陵中学(涪高中)饲养场喂猪。
这些是我的亲眼所见。把眼睛抬高一点,视野放宽一点,那就更让人触目惊心了。老舍是怎么死的,傅雷夫妇是怎么死的,翦伯赞夫妇是怎么死的,顾准是怎么死的,那时钱钟书夫妇在做什么,沈从文在做什么,聂绀弩在做什么,高尔泰在做什么,整个中国大陆文化知识界的精英们形形色色的遭遇,无不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读书多么可怕,做学问多么可怕,做知识分子多么可悲,读书岂止无用,简直是引祸速罪啊!
一是读书无用,一是你即使想读书也没有书读。那时允许读的只有一种,红宝书——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当然,还有马克思列宁等人的书,可是太高深,很难读懂。还可以读鲁迅,但由于没有其他的书参照,只读鲁迅的也难真正读懂。而大多数的书被宣布为“大毒草”,“封资修”的东西,说这些书会越读越坏,甚至宣称“知识越多越反动”,对一般人来说,避之唯恐不及,谁还敢去读?
这是我所亲历的最严重的一次读书无用论思潮。当然,文革嘛,中华乃至人类历史上最荒唐的10年,这种现象并不奇怪,不然何以称为“浩劫”呢?
第二次读书无用思潮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11届3中全会已经召开,文革被正式宣告结束,改革开放思路正在形成,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指导下的中国经济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我们的祖国百废俱兴,处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种形势下,忽然知识有用了,知识分子宝贵了,大量挺过来的读书人从牢房、农场和作坊里被解放或解救了出来,成了“非农业人口”,成了“工人阶级”即领导阶级的一部分,非但不臭,倒成了世俗眼中的“香馍馍”。大量读过一点书的人能够公平地坐在考场上接受国家的挑选,得以迈进各级各类学校去读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多么令人激动和温暖的话语啊!我本人就是侥幸借此春风骄阳得以拉着时代的尾巴进入了学校读到了书从而改变了个人命运的。那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年代啊!按理说,在这种形势下,读书是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多么明智的选择,可是怎么还会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潮呢?这就要从当时的具体情况说起。体制的转型有一个过程,在我国这个过程特别漫长,今天也还远未完成,不像俄罗斯,他们用的是“休克疗法”,而我们叫“摸着石头过河”,强调的是“特色”。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自由贸易,这就出现了私营经济,出现了“个体户”,为了尽快挽救文革造成的经济危机(灾难),国家不但认可私营经济的合法,还从政策上予以扶持。这些个体户自主抉择,自负盈亏,不但没给国家造成负担,反而带来巨大的利润,使社会产生出巨大的活力,当然,绝大多数个体户也似乎一夜之间就暴发了,所以当时就有了个新名词叫“暴发户”。而相当多循规蹈矩的知识分子还在体制之内,他们战战兢兢的还在余悸中呢,还在为自己终于回到了体制中,终于端上了铁饭碗,终于得到了尊重而沾沾自喜谢主隆恩呢,哪晓得抬头一看,别人早赚得盆盆罐罐都溢出来了!再仔细看,他们读过多少书?有什么学问?有什么技术?不过是“胆大妄为”而已,于是心里不平衡了。那时社会上流传这样的话: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读书还有什么用?于是不少人从学校、医院、研究所和党政机关跳出来,主动放弃铁饭碗,一头扎进市场,名之曰“下海”。这些人少数取得了成功,成了今天的富翁,多数人被碰得头破血流后又回到了体制内,这是后话。
第三次读书无用思潮就发生在当下,我们大家正在经历着,如果你关心时事并比较敏感的话,你就能清楚的感受到。不知道同学们听说过“教育产业化”这个词没有,这个词有很多高深的解释或理论,但若用一句大白话来解释,就是把教育当成生意来做。这个概念大概在世纪之交提出的,当时当局有高官提出,学术界和民间也热烈讨论过,后来不大提了,当局也回避或否认,但事实上在搞。它的实际结果就是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增多了,就业压力加大,矛盾凸出,相关的问题是家长的钱袋掏空了,一些贫困家庭为供子女读书而倾家荡产,个别家长甚至为此而轻生;年轻人中生出了两个新族类,一个叫飘族,一个叫啃老族。在这种情形下,新的读书无用论悄然而来就不足为怪。这次读书无用思潮产生的原因似乎有点特别,表面看来,好像是读书人太多,读书贬值,人才过剩!而真实的情况是我们仍然是太缺人才了,常说的人才奇缺这种现状根本就没有得到改变。这里面的问题才真是有点复杂,难得理清。比如说大学生数量增多了,但质量呢?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如何?我们的社会能不能给这些大学生们提供较多的创业机会或出路?如果同学们爱思考,在你们“读书”之余去认真琢磨琢磨,想通了,或许会对你的人生选择大有裨益的。
纵观这三次读书无用思潮,我们会发现,它们都是对某种制度或政策的社会反应。反应有正有负,读书怎么会无用?这不合常识常理,可见它是一种负面反应,结果是人才的浪费,是一个国家智力资源的浪费。它不但危害了个人的福祉,糟蹋了人的生命,而且扼制了社会的进步,你们想想,是不是?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读书到底有不有用,我们先不要简单下结论。历史的价值就在于为我们提供教训,以便我们在当下抉择中尽量减少或杜绝失误。显然,片面的被歪曲的所谓历史必定会让人得出错误的认识,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抹杀和歪曲历史简直罪大恶极,轻视和无视历史也可以说是愚不可救。扯远了,言归正题。读书有不有用,让我来告诉你们这段历史的另一些事实或另一个剖面。
进入新世纪的10年来我觉得自己与过去相比活得最好,最幸福,真的,我时常暗自庆幸:终于没有枉来这世上一遭!这个幸福不是指所谓的日子过得好,什么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不是的,如果那样看,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时不但物价低,又比较稳定,更重要的是安全,吃的放心喝的放心呼吸的放心,不像现在,哪样能让你放心?随时都可能遭遇不测,你得有这个思想准备。我说的幸福,是说我自己终于有所醒悟,活得有几分明白了!你被注射了麻醉药,或者你成了植物人,就算天天有人喂你养你而且喂养得很不错,你是不是很幸福?我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苛,温饱足矣。我更看重精神生活,我不愿像猪那样活着。今天主张价值多元,这是对的,各人有各人的诉求,不该强求一律。有人就公然宣称他就喜欢像猪那样活着,那是他的事,可我不愿。又扯远了。我之所以能得到幸福,是缘于我遭遇到网络,得以读到了我认为真正的好书,是这些书唤醒了我的精神生命,使我不至于老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而终至沉沦。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也”,那份因幸福而激动的感言,我终于真切感受到了,而且我知道,好多好多人他们压根儿就不能享受到,因为他们不读书。
但是我内心也有较沉的伤悲和悔恨,而这伤悲悔恨也是因了读书。这是一种特有的感伤,是因读书而产生的。我读托尔斯泰和雨果,没有这种感伤,那是因为他们是世界级的大文豪;我读康德和卢梭,没有这种感伤,那是因为他们是世界级的大思想家;我读钱钟书和袁伟时,也没有这种感伤,因为他们比我老,是前辈。可当我读到秦晖和朱学勤,(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像刘小枫王小波吴思陈丹青这些人)这种感伤就产生了!因为我发现,他们竟是我同时代出生的人,他们中有的人还稍稍小于我,都属于50后,都经历了同样的折腾和磨难,问题是他们为什么那么富有学问富有思想,那么卓有成效,他们的人生为什么那么精彩,生命那么富有质量!相比之下,我却是如此的愚昧无知,如此的贫瘠萎靡!对他们这些人的进一步关注和研究,我知道了,他们从来就没有放松过读书。在那我说的第一次读书无用论泛滥的时候,他们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他们或因了家庭,因了朋友,因了和当时的某位“坏人”偶然相遇,当然也因了他们自身的警觉和聪慧,他们得到了或拿起了“禁书”“毒草”,在别人兴高采烈唱红歌跳红舞竭斯底里呼口号搞运动的时候,他们却躲到僻静之处静静的读书,默默的思考,殷殷的营建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当冬去春来,恢复高考的时候,他们顺理成章的一步就迈进了北大清华复旦南开,成了新时期最早或较早的学士、硕士或博士;而像我,则只能因为勉强的初中学力考上个中等师范。你们说,差距是怎么产生的?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如果……,可惜,逝去的生命没有“如果”啊!
当然,我也有我暗自庆幸的。那就是在我的周遭,在我的同学或伙伴中,自己觉得又是幸运者了。别的不说,就说能读到上面我所列举的这些人的书,能与他们直接的或间接的对话,那我就是我同学或伙伴中唯一的一个了。不是可以的问题,而是能够的问题,只有我才能够。至于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我自认为比他们优越多了。我回家乡,见着几十年前的同学或伙伴,自然产生的就是鲁迅《故乡》中的迅哥儿见到中年闰土的那种感情。这种差别,我认为主要就缘于我的读书。常言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看来还真是那个理。
我的小学刚好于文革开始的时候完成,幸运的是此时我已经完成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阅读了解。文革中,由于小学的阅读激起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尽管这样不许读那样不许读,但我还是偷偷的千方百计觅书来读,管他毒草不毒草,管他完整不完整,只要是书就行,所读到的书大多没有了封面,很多只有半本小半本,有的简直就是所说的烂油渣,上坡(上工干活)时就别在背后的腰带上,一有机会就拿出来读。这样竟读了四五十本小说,遗憾的是很少接触到真正的名著,多是《红岩》《红日》《红旗谱》之类(就这些本来是宣传品的东西当时都属于大毒草,是不准读的)。有人说教育往往是一次次偶然的相遇,我赞同。是的,真正对我的灵魂、智慧和趣味有所触动的就是一些偶然的相遇。记得我读农中时,遇到一个“右派分子”来给我们代几天课,很多同学都嫌弃他,但我们几个却喜欢和他聊天。一天,我突然听到他说了句“其实我们出生后就一直奔向死亡的”,我轰然一懔,这到是从来没听过的话,我当时只知道我们正奔向灿烂辉煌的明天呢,但仔细一想又觉得不无道理,于是就觉得这老师不简单,下课或放学后就爱和他厮混,就这样我在他那里得到最早的哲学启蒙,开始不满足读小说了,试着啃一些哲学和经济学书籍,像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薛暮桥的《政治经济学》,后来还硬着头皮啃马克思和列宁的一些书,我想,在我成长的关键时刻,能得到些许思维的逻辑的习染,那么这次偶然不能不暗自庆幸。我还有一位前辈也是右派,他给我的影响就是读唐诗。他有一本《唐诗三百首》,有机会见面则能听他吟诵和讲解。记得一年的中秋节晚上,在他那小茅屋的小坝子上,他一面吟诵李白的《月下独酌》,一面手舞足蹈表演,还不时的解释玩味,什么叫“无情游”,“邈”字什么意思,他耐心的讲给我听,他说话结巴。看他吃力的样子,口里老是流着涎水,我是又好笑又感动,彼景彼情,至今历历在目。他家离我家百里外,去他那里坐车坐船外还要走一两个小时荒山小路,但我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去拜访他,为的是能和他吹一晚上的牛。后来他把诗集送给了我,我竟然独立地读懂了好多首。须知那时可没有什么详释、鉴赏之类工具书,连字典都没有。记得我独立读懂了张九龄的《感遇》、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和王维的《渭川田家》(现在看来其实并没真正读懂),到他家去讲给他听并得到首肯后,心里那个高兴得意啊!他还给我吹陶渊明,讲“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没有书,可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叫教育?那才是教育哦!(今天的你们我知道可以背出很多诗歌,但你们心灵里到底有没有诗啊?有没有让你融身其境反复吟哦的古诗啊?你们自己可以扪心自检一下。一个人如果只是口中有诗而心中无诗,那是很可悲的。你们慢慢去体会我这句话。)但他不懂哲学(当时我这样认为),不关心我学哲学,还泼冷水,还讨厌我给他吹的那种哲学。他就喜欢文学。
我想我与我儿时伙伴的命运不同,人生轨迹不同,就在于相同时代中,我们却有着不同的个人选择和际遇;而我和刘小枫朱学勤他们相比,看起来大家都读了书,但书的档次不同,思考的起点不同,读书的自觉程度不同,结果相差就那么悬殊。那么你们想想,归根结柢读书有没有用?
琢磨一下人们在使用“读书”这个词语交流的时候,实际的含义是大相径庭的。通常所说的读书,指的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即就业前的准备阶段,也叫受教育阶段(学生时代),你们现正好就在这阶段。人,要社会化,要获取谋生的基本知识、能力和技能,要懂得遵守社会的基本秩序或规范,还要能传承人类文明并能有所创造,这些都离不了读书。这个意义上,读书对一个现代人来说,就是其基本任务或者义务,是应该也必须完成的。但是这种读书又容易给人感觉是一种外在的要求或者压力,往往成为被动的事情,这就容易与人的志趣、爱好等发生冲突,读书成了苦差事,尤其如果不幸遭遇不好的教育的话,读书竟让人苦不堪言,或者徒劳无益。不仅如此,不当的教育甚至会让读书来扼杀人的天生兴趣(比如越读越不爱读书,厌恶读书),扭曲人性,扭曲价值,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读书的意义。读书也可能毁人,不能不慎。
上面所说的读书说白了就是谋生的一块敲门砖,门开了,砖就会随手丢掉。可惜呀,多数人就是这样理解和处理读书的,读书和他的人生就发生这么一点点关系。但是,如果你遇上好的教育,你的读书走上了好的路子,你会发觉读书是件很令人快乐的事儿。读书会让你发现自然是那么美丽,宇宙是那么奇妙,其间的人类是那么独特——形体,智慧,情感,劳动与运动着的世界,真善美与假恶丑,创造与毁灭……而你自己是人类的一员:生命的意义,理想与现实,幸福与悲惨,灵魂与肉体,生与死,自我期许与路径选择……随着读书,这些东西就会在你的脑海里出现,展开,就会铺就出一条柳暗花明的精神旅途,让你在跋涉中唏嘘感叹,激动不已。于是,读书的神奇作用发生了:读书再不是苦差事,而是享受,是幸福,是权利;再不是外来的要求,而是内在的需要;再不是敲门砖,而是生活方式,是心之路,将伴随你整个生命的完成。
什么是生命的完成呢?得先谈谈对生命的理解。就人来说,一颗完整的生命应该含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而本质应该在精神上,因为精神生命才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而人与人之间的千差万别,根本上还是精神上的差别。考诸实际,我们会遗憾的看到,很多很多的人他们的精神生命是干瘪的,萎缩的,他们还没有发育健全可物质生命就已经到尽头了!所以世间多有虚度一生的喟叹。那么,生命的完成就是使自己的生命的两个方面都能得以健康的发展,就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和品位。
如果生命是上帝给予的,那么他给你这颗生命应该与给予别人的大致同等吧,因为他应该是公平的,不然何以称为上帝呢?那么后来的生命的形形色色千差万别还是应该由生命的拥有者自己负责。一般人与所谓的贤人圣人的不同,就在于一般人自己的精神生命中很多优秀的潜质没有得到开发或激活,如此而已。人由于自身固有的局限,他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只能看到(感受到)他能够看到的东西,要想克服这个局限就只能靠读书。读书就是与高贵的灵魂对话交流,从而唤醒和激活自身同样高贵的潜质,使其健康、完整而富有活力,甚至使其不朽——精神生命得以万世传承。从这个高度上认识读书,恐怕才到位啊!
有人可能会嘀咕,你说得多有诗意啊,可是我首先要吃饭,像几十年去前人们常说的“一切都是假的,肚子饿了才是真的”。是啊,在人处于绝对贫困的时候,这简直就是绝对真理。贫穷让我们低俗、愚昧、野蛮、贪婪、急功近利……穷出来的见识!但是,在正常的社会,绝大多数人不会遭致这样的,还莫说现代,就是古代也不会,如果今天的人们还整天战战兢兢于自己的饭碗,那还有什么人的尊严?还配“人”这个称谓么?问题在于,如果实实在在真实情况就是这样呢?我们总不能自己欺骗自己呀?那么请你相信,在你真正的如上所述诗意地对待读书的话,你必然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你的饭碗问题也自然会得到解决的,你的物质生活会让你满意的。我所说的一系列的变化,是说随着读书,你的观念的变化,视野的变化,个人世界的变化,人格的变化,人生格局的变化,人生轨迹(身份、地位和境界)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必然的,只是时空或具体的方式不同而已。要证明还是靠读书,不信你们去读读一些真实人物的传记,如像托尔斯泰、爱因斯坦、英-甘地、赫尔岑等人的传记或回忆录。
读书是一个大话题啊,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管中窥豹罢了!那么关于读书,同学们你们有哪些经验,哪些困惑,哪些思考,可以挖掘出哪些话题呢?大家放开拘束,大胆思考,交流,相互砥砺,这是我非常希望看到的场面。
读书吧,读书会改变你的命运!(留下个问题:怎样读书?)2010/9/14 下讲预告:说“你”
第五篇:电影赏析课的心得体会
选修课作业
专业资料是百度来的新时期电影文化与赏析
——镜头使用和影片感悟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新时期电影文化与赏析这门课程,在这一学期的上课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电影的知识。老师带着我们观看并赏析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导演的的电影,从电影本身,我学到了许多镜头的使用和画面的拍摄技巧。而透过电影,我则能了解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形形色色的故事和人们的悲欢离合。新时期电影文化与赏析这门课使我了解了许多不同时代的导演的拍摄风格,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思考。
在课程中,我学到了许多镜头的使用方法。镜头,从摄影角度讲,是摄像机每拍摄一次所摄取的一段连续画面。长镜头,在影视艺术中,也被称为段落镜头,它是指摄影机在不停机的比较长的时间运动后所拍摄的连续镜头,认为镜头和景深镜头的运动可以避免严格限定观众的知觉过程,注重事物的真实,常态和完整的动作,保证时间的进行受到尊重,让观众看到显示空间的全貌和事物的实际联系。其意义不但 可以大大减少蒙太奇组接的次数,而且对于开拓、研究镜头内部蒙太奇的艺术潜力,也产生重大的作用。特别对于需要连续表现的情绪,动作需要连贯,一气呵成的镜头以及要连续介绍辽阔空间的镜头,都有其特殊的艺术效果。电影《小武》中,第21个镜头是小武到小勇问他为什么不告诉他结婚的事,导演用了长镜头,基本上固定的,来表现二人之间的尴尬和情义的逝去,镜头中一个把玩着打火机一个敷衍的左顾右盼,打火机里演奏的是《致爱丽斯》的音乐,暗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个长镜头表现的是两个人之间的情谊,从另一个角度让两个人本质力量的感性得以顺利显现。我们伴随着摄像机镜头,对两人发展的真实过程进 行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的观察和思考,并通过画面、同期声多方面的深层次理解,使导演想要表现的全部内容能在连续不断的时间里,在几个空间平面上延伸发展,形成多平面、多元素相互映衬、对比的结构方式。而在《霸王别姬》中,由于影片中人物经常处于歇斯底里式的情绪状态,摄影师实在太有理由大用特用夸张的、变形的短焦距镜头了,但顾长卫却从用色入手来烘托画面情绪,可谓自成一家。比如花满楼“相亲”一场,铺天盖地的大红色调,几乎能把银幕点燃;而程蝶衣和袁四爷扮装调戏的场面则用清冷阴郁的调子,加上淡淡的放烟效果。影片里多处可见表现主义的大反差布光,以及模拟舞台效果的分光、追光,反映出顾长卫深厚的影像掌控能力和丰富的影像创造经验。尤为难得的是,他还是一位既能把握导演意图又心思细腻敏锐的优秀摄影师。顾长卫恰好能予以弥补和润色,在本片多处利用光色的细部微调,衬托人物的微妙心理变化,给观者几多回味之处。
《秋菊打官司》故事一开头的妹子和秋菊推着板车去乡上的诊所的全景,三个人完全置于画面之中,也有来来往往的行人出画入画,这是一个流动的镜头,它恰如其分的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直接参与了影片的客观叙事,还交待了相对的环境。村落的大远景空镜头,不仅仅在起着描写景物,交待环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具有一种明确的心理暗示内容:如此封闭的大山村落事实上不是封闭的,人们在朴直的同时也有思想觉悟的提高,秋菊可以为了自尊走上漫漫的上诉之路,最后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仰拍镜头,可以生成某种优越感,表示一种赞颂和胜利。秋菊在还给村长二百元钱时,较之村长当时的横气,她是渺小的,但是一个有思想觉悟的女性,在维护自身尊严的时刻,她又是高大的,在这里,仰拍镜头的使用正好印证着片子中当时需要的诉求。俯拍镜头是自上而下的拍摄,可以使人显得更渺小,较之仰拍有一种相对的视觉效果。但整个影片中,俯仰角度的使用不多但也是恰到好处的。
还有很多镜头都给了我深刻的印象。《红高粱》中别逼出嫁的九儿脸部打侧光,表现了她内心的矛盾;《集结号》中赵二斗踩中地雷后,谷子地牺牲自己,按住地雷,最后完成炮击任务时,脸部的特写镜头,谷子地那种欣慰的沧桑表情使人心房颤动。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电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堂课激发了我对电影的浓厚兴趣,我将继续学习各种镜头的使用和其他拍摄电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