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
关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
通过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研究的课程学习,深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严峻性与必要性。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在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始终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放在重要位置,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就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应吸取的经验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的政党制度同西方政党制度产生的历史过程存在巨大差异。西方国家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先建立了议会制度,后来由于政治发展的需要在议会活动基础上产生了政党。因此,西方的政党要想获得组建政府的机会,必须遵守议会规则,通过竞争获得执政资格。而中国则情况完全不同。在中国,是先有了一个按照科学理论组织起来的先进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武装斗争赢得政权,进而在新中国的人民政权中成为执政党。因此,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地位是有着历史合法性的。同时,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在这样一个历史漫长悠久、现实情况错综复杂的国度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一个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善于总揽全局、有效协调各方的政治核心作为社会生活的中坚力量,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不断进步是不可能的。维护中国共产党这个政治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生活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对于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推动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政体和政党制度。作为我国政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便利的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展民主,就必须坚持这些基本政治制度,不能简单照抄照搬西方的政体模式。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政治”是他们的历史、文化和国情的产物,与中国国情有着区别。如果简单地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实行立法、行政、司法平行设置,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政体就会改变,人民权力高于一切的现实就会发生变化。所以,在中国发展民主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体和政党制度。
第三,寻找适合自己国情的民主发展目标模式和实现道路。中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实现高度发展,受此影响,文化建设还不可能十分发达。因此,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不很发达的国度发展民主,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确定目标模式和实现道路。在当代中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和经济结构不完善的制约,民主的发展进程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成熟直接影响民主的发展。人类民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表明,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民主的成长。现阶段市场经济的不发达和不完善,影响着社会成员民主意识的增强和民主机制的健全。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只能从国情出发,在实际中探索中国民主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制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目标模式,从实际出发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开拓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道路。
第四,实事求是地吸收西方民主的合理作法。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民主作为一种与封建专制相对立的政治制度,具有一些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共同具有的。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一般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发达阶段,同在经济上应当学习资本主义某些合理经验一样,在政治上我们也应当学习资本主义民主中某些具有全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从政体的层面看,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在性质、内容上有很大不同,但它们都是代议制,因而,代议制中的某些作法,譬如选举制度中某些行之有效的作法,权力设置和权力监督中的某些有益成果,就是可以互相借鉴的。
第五,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基础,始终注意维护政治稳定。我国新时期的改革实践昭示,要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全面改革,必须遵循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规律,先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有大的突破,再不失时机地展开政治体制改革;在进行各项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必须继续加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并使之与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创造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发展民主过程中应当注意维护稳定。一般地说,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民主最终有利于社会稳定。但是,民主作为政治上层建筑,它总是涉及一些敏感的问题。如果在推进民主的过程中操作不慎,就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这是因为政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政治参与的扩大,而政治参与扩大的不适当也会引发不稳定因素。譬如,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和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形式作补充的分配制度相联系的经济多样化必然产生政治上的多元要求。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还没有高度发展,政治组织系统和政治沟通渠道还不可能十分完善情况下,人们多元化的利益要求不可能都得到实现,这就容易使我们陷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不稳定”的两难境地。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既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又要实事求是,谨慎从事,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进行。
第二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3年2月26日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讲话的第一部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它们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十分重大。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十六大把这方面的内容写入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十六大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十六大还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保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委都要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高度,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人大和政协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和政协的作用,不断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大家普遍反映,十六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提得好,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按照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来推进各方面的工作,党和国家的事业一定能够更好地向前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如何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切实推向前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深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问题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我们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并为之进行了长期奋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就是要推翻人压迫人的社会政治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为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创造政治前提。1949年6月15日,毛泽东同志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讲话时强调,必须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才能使我们伟大的祖国脱离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命运,走上独立、自由、和平、统一和强盛的道路。这段话集中阐述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目的,也表明了我们党追求人民民主的一贯主张。我们党领导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建立的三三制政权,解放战争时期在各解放区建立的人民政权,都实行了人民民主的原则。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在革命胜利后建
立人民民主的全国政权积累了重要经验。大家都知道,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在访问延安同毛泽东同志谈话时说到,希望将来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政权能够跳出旧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进行了广泛的民主实践,实现了几千年来中国政治由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由于经验不够和制度不健全,在十年内乱期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受到严重破坏,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了重大损失,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摆到了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成败的高度。邓小平同志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他还提出,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同志的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十二大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十三大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法制,是我们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之一,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民主的旗帜。他还强调,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21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十四大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的同时,提出要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发展。十五大明确提出,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些年来,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果,充分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党和国家的活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
我之所以要作这样一个历史回顾,就是要说明,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对自己一贯坚持和实行的发展人民民主的方针的新总结、新概括。全党同志都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纵观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任何一种类型的政治文明都有鲜明的阶级性。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牢牢把握这一点极为重要。如果这一点把握不好、把握不牢,走偏了方向,不仅政治文明建设很难搞好,而且会给党和
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害,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影响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地推动政治文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坚持政治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们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削弱党的领导,脱离党的领导,放弃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不可能建设好。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使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走上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那种议会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削弱和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二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十六大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这是一句含义十分深刻的话,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我们党和人民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而开辟出来的,是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政治发展道路,也是一条充分体现全国各族人民根本意愿和根本利益的政治发展道路,我们要始终不渝地走下去。三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大力推进法治,既能够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使政治生活充满活力,又能够保持全国的集中统一,提高工作效率,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盲目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这方面的教训我们一定要引为警戒。
第三,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的长期努力。政治文明建设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全面加以推进。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坚持用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武装党员、教育人民,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引和思想保证。要大力加强政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各项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推行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
正,提高执法水平,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为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总之,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完善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各项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扎扎实实地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第三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具体讲,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两个层面的内容。从现代意义上理解政治文明,可有以下三个角度:一是政治文明意味着一种得以产生并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政治形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有资本主义的政治文明,也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和人类共同的政治文明。二是政治文明意味着社会政治领域的进步。三是政治文明更意味着政治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民主制度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2.法制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依法执政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4.决策机制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二、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四篇:制度建设与政治文明
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的新思路。
(一)把党的制度建设提到统领全局的关键地位,是胜利回应党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考验的内在要求。
经过长期发展,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个具有根本意义的新变化,给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迫切要求全党以对全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着重从制度层面切实解决好能否执政、如何执政的重大课题。
首先是世界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挑战和考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愈益凸现,政治多极化不可逆转,文化多元化方兴未艾,现代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在如此丰富多彩而又错综复杂的世界格局大变化中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要求我们党必须改革那些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在相对封闭状态中所形成的某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尤其是体制和制度,真正按照现代化大生产规律和经济全球化趋势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要适应各国文明的多样性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提升我国社会主义进程的现代文明内涵,以真正地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显然,这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面临的一个时代性课题。
其次是经济市场化深刻变革迅猛发展的挑战和考验。经济市场化的伟大变革,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正在全方位地加快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然而这仅仅是走了第一步。究竟如何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创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崭新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形态?究竟如何运用现代市场经济规则搞活国有企业,增强公有制的生机和活力?究竟如何把现代市场机制追求经济效率的优势与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社会公平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既有高效率又有真公平的社会主义真正优势?如此等等,都是摆在我的党面前的,既关系到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又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大局的历史性课题。
第三是经济社会多样化的挑战和考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条件下,党怎样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思想文化多样化、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条件下,党怎样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利益结构和利益分配多样化、甚至某种利益矛盾剧化的条件下,党怎样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社会稳定,领导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等等。如何适应这种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
以上三大挑战和考验,都涉及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以高超的能力和水平执政兴国。而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关键,不仅取决于我们党以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和作风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发展变化着的世界、对待发展变化着的实际,而且取决于我们党以什么样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以及一系列运作体制和工作机制来适应形势,承负起时代的考验和历史赋予的重任。
(二)把党的制度建设提到统领全局的关键地位,是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鞭辟入里地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解决不了。这一精辟论断,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当前党内存在的种种突出问题,尤其作风问题,都可以从制度层面找到原因;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虽然直接地是解决党的作风问题,然而无论是哪一个方面,都离不开积极完善的制度建设作为基础和保障。要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在全党蔚然成风,除了要切实加强全党同志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提高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外,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就是必须在党的各个层面建立和完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各项工作制度,由此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注重实践、与时俱进者获得制度保障和张扬,使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照抄照搬、本本主义者受到制度制约和谴责。否则,某些制度中的堕性,某些体制中的漏洞,就有可能形成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强大滞障力量。江泽民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这三大创新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理论创新是前提,关键因素又在于制度创新。不从那些不合时宜的体制和制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切实地推进党的各项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就很难有大的突破,甚至有可能因某些制度的阻碍而扼杀创新理论的生命。这是历史与现实所反复证明了的。要使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真正成为各级领导干部自觉遵循的原则,除了要在党内经常进行党的宗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懂得手中的权力从何而来、为谁而用、归谁所有等基本问题外,关键是在于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利于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有利于保持清正廉洁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尤其是权力运行制度。否则,权力运作制度不严谨、不规范,甚至存在严重漏洞,则有可能直接诱导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这也是历史与现实所反复证明了的。党的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发展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和纪律,更直接地包含着制度建设方面因素,更需要从制度层面改进和加强。只有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从制度体系上保证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执行,才能在党内形成又有民主又有集中、又有自由又有纪律的生动活泼局面,有效地抑制和防止独断专行、软弱涣散、自由主义、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的滋生。这样一种规律,同样是历史与现实所反复证明了的。总之,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内在地包含着制度建设因素,亟需把制度建设提到关键位置。党风建设的实质是制度建设。
从当前在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种种突出问题看,也必须十分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作风建设始终。因为许多作风方面的问题,是与某些制度、体制中的弊端有着密切联系的。比如,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一些领导干部不是把功夫下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上,而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照抄照搬、得过且过,这固然与这些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精神状态有关,但是归根到底,是由于在领导干部选拔、评价、考核体系中,民主、竞争机制还不到位,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对那些思想平庸者和懒惰缺乏应有制约力。再比如,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这些都与现行的某些干部选任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还比如,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现象蔓延,甚至出现领导干部集体腐败的严重现象,这就需要我们从制度和体制方面深入思考、寻找原因。以上种种,归结到一点,无不是“官本位”的体制弊端。“官本位”即是一个意识问题,又是一个体制和制度问题;既是一种历史积淀,又是一种现实弊端;“官本位”意识归根到底来自于“官本位”的体制和制度。以上分析深刻警示我们,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归根到底是制度和体制的问题。党风建设的要害是制度建设。
(三)把党的制度建设提到统领全局的关键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实选择
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在多处场合强调政治文明问题。在“5·31”重要讲话中,他又一次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的明确提出与实际推进,表明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品格和追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征途上,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不仅是因为,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政治文明,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封建政治残余的深重影响,由于民主政治实践还较短,我们在政治领域还存在着不少漏洞和弊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还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历史与现实反复警示我们,不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就会遇到来自政治领域的障碍而难以顺利进行,甚至会延缓现代化的步伐。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是高度民主政治,实现政治资源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地合理配置。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是实现政治运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由于工人阶级执政党在整个国家政治运行中的特殊地位,因而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实现制度文明,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最关键部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表现为从理论原则上确认人民群众在民主政治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表现为以健全的政治运行机制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这就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规范运行原则包括:(1)社会原则。即党和国家的各项政治运行必须同社会发展保持一致,为社会发展服务。(2)民主原则。即按照民主程序实现大多数公民对一小部分专门从事政治管理的公民的选择,并施之以严格的监督。(3)公开原则。即增强政治运行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严格防止公共权力被少数人滥用而产生的专制政治和“暗箱操作”行为。(4)程序原则。即遵循选举、协商、讨论、监督、罢免的程序,使政治运行进入程序化状态。(5)法制原则。即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上述原则的实际贯彻,也就是党和国家制度建设的实际推进,其结果必将有力地提高党和国家政治文明的程度,从根本上保证和促进党的优良作风的形成和发展。
在党的制度建设体系中,关键是实现和发展党内民主。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面对严峻复杂的挑战和考验,面对执政兴国的伟大使命,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党内民主意识和制度建设意识,不断提高以体制改革和体制建设促进党的建设的自觉性。所谓党内民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和发展党内民主生活,确保广大党员民主意愿和民主权利的实现;二是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管理。这两个层面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没有党内民主生活的形成和巩固,也就很难有国家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发展;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发展党内民主,归根到底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高度统一性。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党内民主建设,才能有力地促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适应人民当家作主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自觉地始终如一地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的强大动力。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多处强调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和改进党的制度建设。在“5·31”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是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根本意义和全局意义的方面。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出发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需要从多层面着手,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深入推进三个方面的改革和建设:一是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完善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实际原则的干部选任制度。这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最重要环节。通过制度和体制改革,真正把人民的意愿贯彻到一切干部选任过程中去,逐步扩大“民选”的广度和深度,以健全的制度体系实现“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二是深化组织领导制度改革,完善以党员民主权力为基础的民主集中制制度。这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最重要保证。通过制度和体制改革,消除权力高度集中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切实发展党内民主,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从根本制度上反对和防止独断专行、软弱涣散、自由主义、任人唯亲现象。三是深化权力运作制度改革,完善以权力监督和制约为根本内容的权力运作制度。这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最重要任务。通过制度和体制改革,使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志在权力运行中真正发挥作用,把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置于严格的有效监督之下,以健全的制度和体制时刻警示和促进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执政为民,防止和消除以权谋私腐败现象的滋生。实践已经表明,只要我们既积极稳妥而又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致力于党内制度的规范和完善,致力于党内民主的实现和提升,党的作风建设就一定能得到彻底改善,在健全完善的制度基础上,我们党就一定能出色地完成时代赋予的两大历史性课题,经受住严峻挑战和考验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篇:时政精华(二)政治文明建设
目录:
第一专题:政府执政方向—“幸福感” 第二专题:网络问政 第三专题:服务型政府 第四专题:转变工作作风 第五专题:反浪费 第六专题:中国梦
第七专题:行政改革与职能转变
第一专题:政府执政方向--“幸福感”
热点一:“幸福感”新政
一.背景介绍:
1.各地比“GDP”到比“幸福感”,打破唯GDP的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协调发展。按照这一要求,各地根据发展的基础、条件及资源禀赋差异,推出省辖市新考核体系。用分类考核代替单纯的GDP考核,突出发展转型和资源保护。
2.从比“GDP”到比“幸福感”,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大信号,凸显出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深化。
3.没有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通过探索考核办法的科学性、针对性、区别性和导向性,可以促使领导方式转变,推动政府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换,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二.现象表现: 1.政绩考核是一个动态过程,考核体系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的变化而调整。今后的政绩考核体系将会更加注重把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有利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增进百姓福利和幸福感的指标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范畴。
2.(1)评估主体单一,现在多以上级对下级的评估为主,缺乏群众评估、政府自身评估、同行评估、专业机构评估、新闻媒体评估。(2)操作程序不规范,随意性较强,评估过程缺乏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3)国家层面,现在还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对政绩考核进行规范。
对策措施:
1.在事关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应继续增加财政支出,不断加大对于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优先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和改善民生水平。
2.将百姓“幸福指数”纳入官员政绩考核。根据各地发展的基础、条件及资源禀赋差异,推出省辖市新考核体系。用分类考核代替单纯的GDP考核,突出发展转型和资源保护。
热点二:幸福成本
一.背景介绍:
1.网友们普遍认为,幸福的成本包括财富基础、社会保障、情感归属等,其中住房、医疗、教育和养老更成为了网友心目中与幸福感最直接相关的“关键词”。
2.不管是住房、医疗、教育还是养老,说到底都是民生问题,都是和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话题。当千万网友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把自己的幸福和这些关键词联系起来,并且把其看作是一种“幸福成本”,那么对于政府而言,这个“幸福成本”,就是一份“民生指南”。政府在制定大政方针、出台政策措施的时候,就应该以这份“民生指南”为基础和方向,来为百姓谋幸福之道。
3.百姓的“幸福成本”,是政府的“民生指南”。它明白无误地告诉政府,今后应该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今后的用力方向又在哪里,百姓希望政府为他们做些什么。如果脱离了这份“民生指南”,政府也许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了很多工作,但最终却未必会得到百姓的肯定和理解。4.要获得幸福,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努力,而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说,他们也愿意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而付出汗水,付出智慧,付出劳动,但仅有个体的努力,而没有政府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没有政府在公民权利保障,法治环境养成以及对民生领域政策上的重视和倾斜,则个体的努力要么事倍功半,要么徒劳无功。
热点三:幸福感的体现—公平与正义
一.核心提示:
1.幸福,源于个人感受,更系于国家发展。
2.“幸福”的字样写入多省“十二五”规划,百余城市提出建设“幸福城市”的目标,“人民”在十八大报告中出现145次。将幸福概念和人本思想注入执政理念,愈发凸显了发展中人的分量。
3.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只有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使百姓更温暖、更幸福。
4.发展是人民幸福的保障,政府工作的根本归依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第二专题:网络问政
热点一:微博新政
一. 背景介绍
1.自从微博在互联网领域兴起以来,政务微博逐渐成为一股力量。网络问政让下情得以上传,上情得以下达,可以说,办微博成为各级政府部门与民众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窗口,2011年也因此成为中国政务微博的一个高峰。“微博问政”在政府官员倾听民意、推动政府工作、进行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正在经历着深刻的转变: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改变,由单一的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治理型转变,由手工作业向电子政务转变。而政务微博正是对这种转变的有力推动。
3.截至2012年10月底,在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账号总数突破6万个,同比增长高达231%。在中央部委纷纷设立微博的同时,基层政务微博的影响力和活跃度也日趋增大,“微博问政”正在不断深化和扩大。在不同职能领域,政务机构微博逐渐进化为“扁平化”结构,进一步向基层延伸,为促进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服务基层群众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4.在北京“7·21”特大暴雨事故中,政务微博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北京市积极通过微博平台了解灾情、公布灾情,网友也纷纷“@”北京市各政府职能部门开设的微博,报告各处险情,请求救援。北京市微博发布厅通过微博与市民互动,听取网民诉求和意见,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合网民之力共同抗击暴雨灾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政务微博在破除谣言方面也展现出巨大力量。如深圳警方以高度负责的诚恳态度和耐心,积极处理“5·26”飙车案,提升了当地警方形象。湖北和武汉市政务微博群辟谣大雾事件、北京房山区微博辟谣养老院200老人暴雨中遇难谣言、@沈阳发布回应商铺关门等,都成为经典案例。在这些事件中,政务微博成为政府回应社会关切、处置舆情事件的得力助手。
二. 政务微博短板尚存
1.政务微博普遍存在“形式化、空心化、名利化”三大短板。
2.微博时代,信息交流更加便捷,政务微博也风生水起。用键盘和鼠标表达意见、反映问题,既省事又快捷。然而,和微博上的“热闹”比起来,现实中一些部门和地方的政务微博“线上热、线下冷”,甚至线上线下都比较冷的现象,也常为人诟病。
3.微博可以说情况、摆问题、表态度,但不具备“线上”办理政务的能力。微博呈现的言论和现象,并不代表整个社会的真实情况;使用微博的群体,也不能代表全部的民意。对于网上反映的情况和表达的诉求,要进行现场走访、调查研究,寻找症结,真正解决问题还是在线下。都需要干部们动脑子,动双脚,动感情。
三. 政务微博路在何方
1.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需要民意的支撑,需要寻找与民心的结合点。微博问政恰恰为官员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提供了一种便利。
2.微博里面有民生,政务微博应该放下身段,拜民众为师、问情于民,特别是有雅量倾听骂声。并通过互动寻找不足,从点滴火花中修正自己,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误解,增进社会共识。
3.“政务微博”最重要的是转变话语表达方式,官员微博发言必须摒弃陈旧的话语体系,在牢牢把握公职身份的基础上,更多地学会个性化表达、人性化表达。4.着力制定政务微博相关管理措施,将微博问政纳为政绩考核机制。
5.要在政务微博和职能部门之间,建立起一套高效、畅通的联动机制,包括调查讨论决策机制、线上线下统筹协调机制等等。
6.政务微博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政务反馈渠道,可以是政务管理的一部分,但绝不是政务工作的全部。将“线上”反映的问题,拿到“线下”第一时间去核查去解决,这才是新时期政务工作的正确路径,这才是对政务微博的正确认识和科学运用。如此,才能真正确立政务微博的公信力,才能真正拉近政务工作和百姓之间的距离。
精彩评论:
1.这些高人气的政务微博或以亲民、务实的姿态与群众侃侃而谈,或以生活化、职能化的姿态为群众提供服务,在网民中塑造出一个个鲜活且具服务精神的政府机构和公务人员形象。2.政务微博,就是一种社会管理的机制创新。“它体现了公开为先、服务当头、群众路线、良性互动”。3.形容政务微博:“微言大义,舆通政和”
4.政务微博为实现“全能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赢得了经验,从技术和现实需求上满足了人民群众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和参与权的实现,极大地提升了党和政府的公共形象与公信力。
5.2012年从“微笑局长”、“表哥”、“表叔”,到“房叔”,“网络反腐”成为舆论焦点。四川眉山@东坡区纪委回应网友“雪狼”举报镇卫生院救护车“公车私用”问题、连发多条微博回应和查处“派出所长打人”事件等,不仅显示了基层反腐倡廉的决心,赢得了媒体和网民的肯定,还有利于引导网络监督走向“制度化反腐”的科学方向。
编者按:政务微博自2011年快速发展以来,已成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回应社会关切、与民沟通互动的重要平台,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政务信息公开、创新社会管理、加强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政务微博未来的发展该有怎样的演变,能否为自己找到正确的位置,以走得更稳、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热点二:政务微博转文风
编者按:随着政务微博数量的不断增加,微博问政受到社会各方重视。然而,“空壳微博”、使用微博语言不当、官民互动不充分等问题的存在,使微博问政水平进一步提高面临困难。在微博上写什么,用怎样的文风与网民交流,如何才能掌握舆论的主动权,打通官民舆论场,被认为是政务微博“转文风”的重要课题。
1.政务微博转文风,首要问题是切忌有名无实。“空壳微博”的负面影响应当引起重视。某些部门将微博单纯视为“负面舆情的集散地”避之不及,某些部门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和具有新媒体素养的管理团队,都可能导致“空壳微博”出现。
2.政务微博转文风,应学会使用微博语言说话。用微博语言并不等于过度卖萌,或者是堆砌空话、大话、套话。借助政务微博,解决群众问题,忌讳刻板的文件语言、程式化的会议讲话,避免网民对管理者心生抗拒、敌意和戒备。只有掌握网民喜闻乐见的“微语言”,才能真正了解民意,使政务微博发挥更大作用。
3.政务微博“转文风”,力求官民互动水平提高。微博问政是官民沟通的一种新方式,它要求政府工作方式实现重大转变,从等事情向主动找事情、解决事情转变,从说官话向说百姓爱听的话转变。政务微博转变文风,就要求管理者对网络民意学会接纳和引导,让不同的声音充分表达和自由讨论,培育互联网上的言论生态平衡,用科学管理的素养善待这个真实表达个性的信息平台。
第三专题:服务型政府
热点一:下放行政审批权
一. 背景介绍:
1.广东旨在通过“向下放权”和“购买服务”两种手段加大向市场和社会简政放权,进一步向服务型政府迈进。
2.广东的改革思路就是通过放权和服务,来实现关口前移就近管理便民服务和政府向社会转移职能这两大目标。
3.广东省政府正积极主动向下级政府放权,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能定位,按照社会服务管理职能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的原则,下放权力、明晰责任。
4.广东还将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增强下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对下级政府不用省财政资金承担的项目,在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况下由下级政府直接审批。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具体承办机构的可操作空间小了,会压缩寻租和腐败空间。
5.广东将逐步把行业管理、社会生活服务管理等职能转移给有资质条件的社会组织。按照自愿承接和竞争择优等原则有序向社会组织转移。这些举措正契合了广东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即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加快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的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以项目为导向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机制。
第四专题:转变工作作风
一.背景介绍:
1.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让全国广大党员干部深受触动,赢得各界群众热烈回应。作风关乎人心向背,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
2.对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十八大有明确部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强调“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
二.精彩评论:
1.八项举措,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实”。调研须扎实、活动要踏实,会议求实效、文件讲实际。
2.作风的改进,最终体现在实干上。如果下基层蜻蜓点水,搞调研走马观花,抓不到真问题、摸不清真情况,怎么领导科学发展?开会讲话写文章,空话套话连篇,除了制造文山会海,谈何求真务实?
3.一切问题要在实干中才能解决,一切发展要在实干中才能推进。
4.去掉华而不实的“虚”,扫除弄虚作假的“浮”,以良好的党风带动政风民风,才能不负群众信任,不负历史期待。实干兴邦,从改进作风起。5.作风关乎人心向背,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
第五专题:反浪费
一.精彩评论:
1.“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习近平同志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体现了中央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的新要求,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呼声和愿望,表明了我们党狠刹不良歪风、倡导文明新风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3.铺张浪费绝非小事,不仅因为它脱离我国基本国情、背离优良传统文化,还在于它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目前,我国各种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其中,公款浪费更是危害巨大、影响恶劣。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更需要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跟着一级学。
4.浪费也是腐败,节约也是政绩。各地区各部门要清醒地认识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任由铺张浪费等不良之风蔓延,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要从严治党、取信于民,必须把“反浪费”当成一项政治任务,作为改进作风的突破口,作为坚持党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抓手,作为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有效途径。从而以党风促政风,以政风带民风,有效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培育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
5.把“反浪费”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既要让人们看到立见成效的变化,更要研究长期有效的机制。一方面,作为转作风重要内容,“反浪费”等不得慢不得,必须从现在抓起、从两会和春节抓起,让人民群众看到新气象新风尚。另一方面,也要避免一阵风一呼隆,制定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的约束和惩戒措施,把根治公款浪费“顽疾”作为衡量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
6.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让我们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坚决反对任何浪费行为,从每一个时间节点抓起,从每一个具体事务抓起,狠抓批示精神的贯彻落实,以良好的党风政风,聚合崇俭抑奢的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好环境。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8.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首先要从整治公款吃喝开始。要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将各项节约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举措,加强监督检查,下大力气管好公款消费。管住公款消费,不用公款大吃大喝,既是对群众呼声的回应,也是所有公务人员理应恪守的职业道德。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也需要全社会每个成员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尽管生活条件好了,尽管花的是自己的钱,那也不应该铺张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敬惜物力,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要把这种传统美德延续下去、传扬下去。
第六专题:“中国梦”
第一角度:“中国梦”的坚实基础
1.实现中国梦,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重要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要求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2.实现中国梦,要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稿。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将把职能转变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3.实现中国梦,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提高科学化工作水平。打铁还需自身硬,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容得下尖锐批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以一系列崭新论述和实际行动赢得海内外高度肯定,凝聚了党心民心。
第二角度:中国梦的强大动力——改革
1.继续激发中国经济活力要靠改革。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不断遭遇“弹簧门”和“玻璃门”,一些行业和领域的行政垄断抑制了市场竞争,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市场信心。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深化改革。2.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靠改革。在人口红利消减、劳动力成本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出现变化,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了向东南亚等成本更低国家和地区转移的势头,中国经济传统竞争力受到冲击。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能否变挑战为机遇,就看改革是否到位。
3.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靠改革。填饱肚子、越过越好之后,今天的人们更重视社会公平正义,对新的发展成果分配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原有的收入分配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系、城乡二元结构等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改革能否在调整利益关系、解决利益失衡上取得重要进展,将牵动和影响发展、稳定大局。
4.建设“美丽中国”要靠改革。近期全国多地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再次引起人们对生态保护的强烈呼吁。保护生态,光靠政府强制命令远远不够,关键是通过改革建立一整套体制机制。
展望未来,用改革的红利释放发展的潜力,路径日益清晰: ——瞄准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进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不仅是取消行政审批项目,精简合并机构,要从根本上解决一些政府部门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扭曲,把可以由市场办的交给市场,把可以由社会组织办的交给社会组织,把应该由政府办的办好。
——瞄准释放城镇化的巨大潜力推进改革。现阶段中国发展最大的潜力在城镇化,而城镇化潜力发挥最大的阻力在城乡二元结构。今后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结合政府公共服务体系、财政体制、社会管理职能、土地管理制度等多方面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瞄准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改革。进一步推动资源价格、税费和环境税改革,以经济杠杆撬动企业和地方节能减排的积极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由企业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现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
——瞄准民生改善推进改革。民生永远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通过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建立公平的起点和基本的安全保障网。要通过居民自治、村民自治、社会自律组织的发展,舒缓社会转型期的种种矛盾,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要通过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培养社会稳定力量。
第七专题:行政改革与职能转变
“事权你管我管谁也不管,财权你争我争谁也不让。”这句话生动而深刻地形容了我国当前政府职能形式繁琐、“叠床架屋”之现状。在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结构、推进依法行政、创新管理方式等方面仍显滞后,具体表现为政府职能交叉、权责不明、权力过分集中得不到制约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行政运行机制、政府管理方式等各项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政府职能越位、缺位是当前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是正确定位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大课题,也是对政府行政能力的一大考验。过去5年中,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政府运用 “看得见的手”比较多,这是必要的,我们积极而有力地应对了风险,有效提高了经济抗风险能力,但政府确实也管了一些不该管的事情,一些该管的事情却没管好,特别是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不足、社会管理比较薄弱。各级政府还集中了过多的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权力部门化、利益化的问题仍然存在甚至强化。这些存在的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产生很大危害,久而久之政府便会失信于民。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而让人民满意,政府就要具备革自己命的勇气。行政体制改革毕竟是政府的自觉革命、自我革命,涉及到中央和地方各个层级,涉及到部门、地方利益,涉及到统筹协调,不能只靠各地区、各部门的自觉、自动。
一是公共治理的模式转变与政府结构的优化;二是公权力的运行和控制;三是官员选拔过程中党员和公众发挥作用的制度性提升。
第一要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第二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第三个要强化行政问责,建立责任政府;第四要坚持依法行政,建立法制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