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效管理情绪的观后心得
有效管理情绪的观后心得
8号上午9点,在思贤楼三层报告厅听了梁晓燕(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关于当代研究生情绪管理的讲座,颇有感触。不仅仅是因为梁教授学识渊博,阅历丰富,演讲生动,更是因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很多惨剧都是由于情绪来不及宣泄而造成的,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毁了几个家庭。为了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我们应该学会合理的控制情绪,发泄情绪。
产生原因:
1、学业压力。包括各种科目、课程的学习,期末的考试,评奖的标准与学习成绩挂钩,往往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有人会因压力产生动力,成为学霸,学习标兵的能人,有人会因为平时学习的散漫,导致挂科,作弊,犯下错误。
2、生活压力。学生在学校要生活,自然受到经历压力、文化压力、交往的压力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大多数贫困学生,会产生更多的自卑、压抑等不良情绪,或者不愿意与人交流,不参加活动,失去一些需要在资金投入的机会。但是,经历过疏导与鼓励,贫困学生反而会产生更大的动力,成为优秀的学生。文化压力,自然是来自于各种地域、带有各自文化习俗与生活习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往往会产生一个适应过渡的阶段,来抵消彼此之间带来的心理压力。交往的压力主要源自于个人性格差异,导致的人际关系敏感。
3、就业压力。顾名思义,影响到我们步入社会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越往毕业季,压力越大,越是找好工作,压力也越大,压力与就业动机成正比。
4、情感压力。我们虽然属于成年人,拥有追求爱情与幸福的权利,但是有些时候由于心智的不成熟,往往会出现恋爱的蜜月期与失恋的低落期这种鲜明强烈的落差感,从情绪高昂到低落,走入感情的危险期,带来情感上的压力。
解决办法:我们应该学会正确的释放压力。压力释放原则讲究及时性、无害性、有效性。遇到压力时可以出去散散心,跑跑步,与亲密的朋友进行交流与沟通,与专业人士进行求助,找到合理方式去调节心态,放松自己,改变心中不合理的信念。压力释放的技术,主要包括:
1、改变认知:转变观念;
2、调节情绪:抑负扬正;
3、锻炼意志:心理弹性;
4、改变行为:塑造新的行为方式。常用的压力释放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社会比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平常心态去释放压力。
2、前瞻回望,看过去,展未来,在穿梭中给自己信心与信念。
3、进行交往;
4、体育锻炼;
5、亲近自然;
6、直接宣泄:听音乐、跑步、阅读、唱歌、写字、购物等。方法很多,总有一种适合自己。
我们需要觉察自己和他人真正的情绪,并学会适当的表达、有效调控自己的情绪,提高自身的情绪智力,同时,我们要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清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烦恼,对自我进行恰当的评价,确立健康的人生态度。
第二篇:有效管理情绪心得
《有效管理情绪》讲座的心得体会
梁晓燕教授今天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意义非凡的讲座,讲座的内容是关于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对大学生心理状况、身心健康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也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加强对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和调节,确保大学生保持稳定的情绪,应该成为公众及相关工作人员重点关切的课题。
老师指出对当代大学生自己而言,情绪的管理和控制极为重要,不仅关系到自身心理 状态的稳定,与平时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大学生要对自我情绪加强管理、控制和调节,通过多重途径来塑造良好的情绪,提升自己的积极情绪与正能量。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情绪能够激励大学生全身心地投人到日常学习、社会实践与人际交往中去,能 够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大学生不断进步;反之,消极、懈怠甚至负面的情绪一旦左右了大学生,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受到影响,平时的正常学习、生活、实践活动、人际交往等必然出现不良的反应。所以,大学生一方面要认识到自我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另一 方面要学会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正面的情绪,确保自己的情绪处于可控的范围内。
老师介绍了当今许多人都曾经感受到生活、工作,甚至人际关系的压力,压力处理得宜,会变成一种动力,产生生命的活力。可是,如果这个压力持续存在,没有办法得到纾解,压力如果一直持续增加,会使得肾上腺、荷尔蒙出现很大的问题,引发免疫系统方面的疾病,问题就非常严重了。
我们的我们青年人应该常思己过,识过改过,神清气爽,心平气和。时常注意不要妨碍他人,情愿自己吃一点亏,受一点委屈,把方便给他人。这是做人的根本,更是修行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美德,源远流长。更是高效释放大脑压力,卸下心灵重负,清洗、净化不良信息和污染,调节平衡好自己精神情绪,想方设法获取、培育、生发浩然正气和能量的方式方法。
老师给予了我们很多消除负面情绪的方法,我觉得十分受用。例如当自己情绪低迷、懈怠甚至消极的时候,可以选择参加各类社会交往活动、集体实践活动等方式来进行转移,转化消极的情绪与心理状态。可以通过参与集体的体育活动让自己大汗淋漓,可以消除心理与情绪的负面因素;也可以通过聆听音乐会和观看校园晚会等活动来解放自己的思维,从而冲散负面的情绪;此外,大学生也可以与同学、朋友之间的交流、沟通的方法来宣泄不良况,从而更快的走出负面情绪的阴霾。总之,当大学生自己出现了负面、消极情绪的时候,切忌沉默的“忍受”,而是要积极的自我调节,进行情绪的转移、宣泄和爆发,让消极、不良清绪尽快消散。
通过这次讲座,我让开阔了思维,学会了减压的方法,十分感谢梁晓燕教授的讲座,使我们懂得了心理健康对于当代大学生有多么重要,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力争做一个快乐向上,能和别人分享快乐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
第三篇:有效管理情绪观后感
有效管理情绪观后感
13号上午9点,在思贤楼三层报告厅听了梁晓燕(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关于当代研究生情绪管理的讲座,颇有感触。
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以至于我们经常带着情绪去工作,带着情绪去生活,这样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都是很不利的。这次听了吴娟喻老师收获颇多。生活中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久而久之,会产生负面情绪链,这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我们应当找寻方法切断这样的负面情绪链,让心情好转,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我们通常面临的压力主要有
1.学业压力。包括各种科目、课程的学习,期末的考试,评奖的标准与学习成绩挂钩,往往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有人会因压力产生动力,成为学霸,学习标兵的能人,有人会因为平时学习的散漫,导致挂科,作弊,犯下错误。
2.生活压力。学生在学校要生活,自然受到经历压力、文化压力、交往的压力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大多数贫困学生,会产生更多的自卑、压抑等不良情绪,或者不愿意与人交流,不参加活动,失去一些需要在资金投入的机会。但是,经历过疏导与鼓励,贫困学生反而会产生更大的动力,成为优秀的学生。
3.文化压力。自然是来自于各种地域、带有各自文化习俗与生活习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往往会产生一个适应过渡的阶段,来抵消彼此之间带来的心理压力。交往的压力主要源自于个人性格差异,导致的人际关系敏感。
4.就业压力。顾名思义,影响到我们步入社会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越往毕业季,压力越大,越是找好工作,压力也越大,压力与就业动机成正比。
5.情感压力。我们虽然属于成年人,拥有追求爱情与幸福的权利,但是有些时候由于心智的不成熟,往往会出现恋爱的蜜月期与失恋的低落期这种鲜明强烈的落差感,从情绪高昂到低落,走入感情的危险期,带来情感上的压力。讲座上梁老师提出四点有效管理情绪的方法:
一是测测自我、认识自我。通过简单的测试,使在场学生充分了解自我情绪,学会初步管理; 二是情绪与情绪管理。人有七情,要善于掌握自我,以乐观的态度、幽默的情趣及时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使情绪起伏在可控范围内;
三是完善情绪管理、保持阳光心态。她引用实际案例,号召大学生不仅要找准目标、学会管理压力,也应掌握消除心理压力的三大策略――直面问题、转换观念和自我训练;
四是原来快乐这么简单。她希望在座学生能丰富生活、保持阳光心态,在生活中乐于助人、与人愉快相处,学会倾听和分享喜悦,从而收获心理健康
只有有能力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才有能力去助人,自己才能通才助人不断成长,从而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当自己拥有了情绪管理的能力,就能释放自己的压力,创造出圆满的人生。
第四篇:情绪管理心得
听心理讲座后感
在听了邵导师的心理讲座之后,我不禁在想,如果所有父母都可以这样理解孩子的行为,关注孩子的情绪,都可以去倾听孩子的心声,我想,应该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孩子拥有受了伤的心灵了吧。
每个人都有正常的可控的情绪,情绪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学习中拥有不同的情绪,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表达情绪和释放情绪的方式,有的人是外向的表达,比如主动找人诉说,或者通过大声呐喊。有的人是内向的表达,比如藏在心里,或者写在日记,也可能会自己偷偷的哭。但是导师告诉我们,在这个我们的情绪变化多端的青春期,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健康的释放情绪的方式,我们可以用直接的正确的表达让他人感受到自己的情绪。
学会控制住自己不可控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自己有了不可控的情绪之后,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情绪伤害到他人。
比如愤怒,谁都会有这样的情绪,当愤怒到达一个点,可能自己就控制不了自己了。班主任有跟我们讲过一部分心理学,其中有一点叫做恋爱心理学,说是,热恋中的男女身上都有光晕效应,会把对方身上的优点放大而去忽略缺点。我觉得,愤怒也是一样的,当你很愤怒很愤怒的时候,你的眼睛也会有放大效果,这时候,看什么东西都不顺眼,一点点小事都让你更生气,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并没有,只会对自己的身体不好,对身边的人也不好,我还记得邵导师对我们说,所有的情绪都不会在心里存在超过四分钟,所以我们需要学会控制住那些不可控制的情绪。放松自己,释放压力,换位思考。
听了这次讲座,我觉得收获很大,表达情绪是为了让他人感受到自己的想法,是为了让他人跟了解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成长经历,生活方式,接受的教育方式,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影响都是不同的,所以有了不同的情绪,以及不同的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
我们要学会不让情绪操控自己,学会爱自己,关注自己,把克服不好的情绪变成我们成长的一部分。
我们要变成更好的自己,变成更阳光的自己!
第五篇:《有效管理情绪》教学设计
《有效管理情绪》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针对现如今学生的情绪表达与控制的不足开展情绪有效控制的专题教育。
学情分析:
感情上:独生子女下的孩子往往性格张扬、爱表达却不善于表达,二胎政策后的孩子面临着疑似“家庭地位的丧失”,想表达却不能正确地表达。家庭的情绪会带到学校,影响更多的人。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突出问题制订如下三维目标:
1.意识到合理表达情绪的重要性,学会得当地表达。2.掌握不良情绪调节的方法,学会适当地宣泄与放松。
3.能合理表达自己的感受,能为他人的不良情绪提供合理的帮助。
4.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情绪调节的必要性,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难点:
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合理地宣泄与放松。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师:PPT、音频、视频资料、情绪花、情绪树。生:彩铅、白纸、情绪相关的故事等。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由钉钉子的视频导入,引起思考:你从中有什么感受?
2、引出课题:有效管理情绪。
二、学习新知
(一)环节一——认识情绪调节的必要性
1、图示,请同学读后思考二人的对错,从而引出情绪调节的必要性。
2、从“踢猫效应”认识情绪失调的严重性,调节情绪的必要性。
(二)环节二——绽放的情绪花
1、由师出示自己的情绪花,并对每一花瓣做出说明,引导生画出属于自己的情绪花。
2、出示画情绪花的要求。
3、请生展示自己的情绪花。
(三)环节三——情绪调节的方法
1、老奶奶及两个女儿的故事引出:我们的多种不良情绪足可以控制。
2、思考:有哪些方法?
3、小组讨论,生汇报。
4、师总结。
5、强调情绪调节,合理宣泄,需把握好度。
三、新知操练
放松训练,尝试放空,调节好自己的心情。
四、情感升华 情绪树:
请生写出本节课带给你的感受,有序张贴在情绪树上。
五、作业布置(任选一项)
1、选取过去一件情绪失控的事,思考现在学了这节课后,你有什么更恰当的处理方式?
2、假如你身边的人面临某一种情绪难以调控的难题,你准备如何帮助他?
板书设计:
有效管理情绪
做情绪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不同与文化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课堂内容与普通文化课多有不同,形式也更不相同。课堂中,我采取以学生为主的学习形式,将教师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将课堂的主导大大交还与学生。从自主观看视频谈感受,到在老师的引领下画出自己的情绪花,合理表达出自我近期的情绪状态,认识到自己情绪的平衡与失衡点。再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自我尝试总结情绪调节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我随即引导合理的情绪宣泄方法,让孩子们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拓展升华环节,能真实合理地表达出自己情绪的感受,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以致用,当然,这也是本节课中作业设置的侧重点——将课堂知识应用到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