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研讨会

时间:2019-05-12 07:5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年高考研讨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年高考研讨会》。

第一篇:2015年高考研讨会

2015年庆阳市高考研讨会历史学科培训心得体会

在市教育局和市教研室的组织下,庆阳市2015年高考研讨会2014年10月12日在西峰召开。我校九名高三任课教师参加了此次高考研讨会,我在庆阳七中参加了高考历史科目研讨会。有幸聆听了江苏省高考历史学科命题人,江苏省镇江中学历史学科骨干教师马巧高老师的讲座,马老师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以及命题经验,给我们做了题为《高考试题研究及复习策略》报告,使我受益匪浅,感慨颇多。这次培训会开阔了自己思路,提高了自己业务素质,对高考复习有了明确的方向。

马老师结合当日的天气,以“十分冻人”开始了报告会。以《高考试题研究及复习策略》为题,以一名高考历史教师的身份和高考命题人的身份,着重阐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考什么?——高考试题特点与变化趋势

二、教什么?——教学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

一、考什么?——高考试题特点与变化趋势

(一)高考基本要求:

史料信息释读应用;史实的理解与应用;史学研究方法规律;解题技能等。

(二)全国卷的特点: 从命题思路来看:

强化研究历史,淡化识记历史;强化历史学习能力,淡化历史史实。

(史实深入理解和灵活迁移能力,信息释读、概括、运用能力,解题能力)(历史:客观历史本身;有关过去的记录与研究,主体化历史;学科或专业。)从基本特点与趋势来看: 第一、考查历史内容角度:

1、历史知识:主干化与丰富化:教材知识与学科知识并举。主干知识点的理解、迁移、应用;

2、生活化。生活史、民众百态历史研究。

3、热点内容深度化:

抗战;人伦纲常;国学;电影艺术等。

4、必修适当靠近教材;选修远离教材(考查基本能力:人物、改革)例:学科知识与教材知识的并举:

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美国独立战争、内战;刘晏;三三制;古代朝代沿革;法国大革命;古代农业;宋应星。

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例:主干知识:重要概念内涵、事件影响。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出自宋朝理学家之手,是理学思想的普及读物。性本善属于天理,应当加以保存;习相远正是邪恶的人欲造成的,因此应当灭人欲。

例:社会生活史:突出其变化的表征作用。也可延展到影响、特征、成因等。(服饰功能、心理变化、)例:靠近与远离教材

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从试卷的格局看:

“两头轻,中间重”(选择题难度降低,25分题目难度提高,时空跨度大);选修题目逐渐靠近教材;12分题目不断创新;重视对教材内容的应用;纯粹提取材料信息的题目逐渐减少;单纯从教材知识来说,有1—2道选择题“超纲”。从试题形式与内涵角度看:

1、情境化。以史料创设情境,切入历史。

2、主题化。主题统整、生动灵活、深刻简约。(移民、信号灯、世博会、海洋 2 开发、包公等)

3、创新化。题型传承与创新。(大跨度、从对比到论证到阐释说明等)(题型变化是表象,考查的实质要求不变:四个要素)

4、能力化。注重理解、比较、概括、分析、论证等。

材料信息提炼:对显性信息的敏感认知;对隐性信息的深度挖掘和适当延展、引申;对无效信息(背景信息)的准确排除。不是对材料信息的简单识读、摘抄、罗列。

概括:对信息的整理、抽象、提炼、完善。

“概括” :抓关键词、属概念(上位概念)、本质;迁移所学主要是概要性的知识(结论性、一级条目内容)。

运用:与题目情境的匹配、问题解决的素材。两种情况:答案仅出自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深度认识与灵活迁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认识水平:对材料信息、史实和结论的认识(而不是复述);对历史认识的认识;要求深刻、客观。从史学研究角度看:

1、多元化。印证、质疑、突破传统、学术争鸣。

2、过程化。从解决现成问题到自主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更加开放,突出研究意识、能力。

3、史观实用化。用史观来分析问题、渗透、统领、比对。

二、教什么?——教学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

(一)教学存在问题

1、对教材:

知识点处理肤浅、教条;

重复史实、多轮复习中的目标盲目与内容重复;拘泥教材观点;唯教材论,记忆的内容越多越好;对知识点的迁移转换能力弱。

缺乏史学研究的教学意识与教学过程:从史实到史实;信息的概括、提炼、延展和利用不够;讲多练少„„

2、对学生:

需求不了解,如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是知识点的理解、还是史料研读、还是解题技能欠缺,是哪一种题型技能匮乏等;

3、对训练:

唯题目论,做的题目越多越好;

试题没有针对性、训练目标缺失,导致训练的低效化;(如针对学生比较能力的欠缺,却提供的是论证型题目;针对材料信息概括中存在的问题,却提供史实应用型应用题目等;)

试题训练中缺乏预见性与针对性,指导答题方法时,缺少规律性与灵活性; 练习讲评重答案、轻方法点拨与解题过程。解题规范性不够。

4、对高考:

缺乏了解与探究,使得教学内容针对性弱; 过分地迷信考试信息、押题与赌徒式心理。

(二)应对策略

第一、课堂结构合理调整:(可制定预学案、课堂检测案、学生自行梳理中发现问题、提交问题等)第二、了解学生、有效反思

第三、研究高考、讲评有效(如何讲评试卷?)

研究高考试题,特别是全国I、II卷,适当了解各省的高考试题,关注其题型、考查要点,把握其变化趋势,增强应对性与自信心。(试题猜不到,但答案能猜到;或者答案猜不到,但寻找答案的方法知道;学生对考题的适应性与熟悉性;增强师生的自信心。)

(举例:大跨度型:全国I卷、上海卷、四川卷等)

第四、深化解题技能。思维的缜密性;审题的技巧性;作答的规范性。(各种题型的归类)

第五、科学处理教学内容:教学史料化;知识点体系化;练习训练实效性;知识点理解深入化、拓展补充、质疑颠覆(多方观点的展示研读、史学研究动态)

马老师也对教学复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正!

1、从“教”、“学”与“卷”三个维度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深度分析。不能仅停留在通报“答案细则”和各题得分情况,而是着重分析试卷的信度和效度、双项细目中能力层级与知识载体及问题情境之间的吻合情况、各题目预期难度系数的达成程度、预设的答题“陷阱”的收获状况等等。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根源:

(1)试卷命制科学性和针对性、依据是什么?如何处理呢?

将该题目进行改造,以适合学生使用的“面目”呈现给他们重新做一遍,学生的自信树立。不可跟学生说该题目“严重超纲”、“没有水平”、“不适合你们做”等等的话语,以免影响学生对平时考试的重视程度。

(2)前一阶段的教学不得法吗?该题目的考查意图是什么?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是否关注了对这些素质的培养呢?如果是关注了,为什么这些素质没有培养出来呢?是否应该改变培养策略及怎样改变呢?

2、针对学生的典型错误进行重点轰炸,向外延展和类化、变式训练。

讲评试卷切忌“狂轰滥炸”、“就事论事”和“蜻蜓点水”式地“面面俱到”。“三讲”“三不讲”,对于那些绝大多数学生都已做对的题目不讲,绝大多数都没有做对的题目也不直接讲,讲了也不会的题目更不要讲。

重点讲评的是学生应该做对而没有做对的题目,进行变通以后能够做对的题目(体现课标和高考要求,又是学生错误比较集中的问题),具有对外延展性能的题目(学科课程的核心知识和思想方法等)。进行知识和思维方法的延展、迁移、类化,衍生出新的知识和能力。

3、发挥学生在试卷讲评中的主体性地位,切忌教师“一言堂”。

前将学生答卷中的典型错误进行复印或打印,让学生们对此答案进行评阅、分析、讨论、反思,教师要适时引导、追问“该答案的错误、出现该错误的原因、是对知识点的理解、解题的过程、表述的方式不够规范、严谨、启示”等。站在学生的立场而不是“标准答案”和教师的立场上;让学生帮助“纠正”同伴的答案,有利于防范该类错误在自身的重演。

4、集中讲评与单独讲评结合。给学生提出切合实际的最近发展目标及达成路径等。

5、科学反思。反思是学习主体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 5 断提高自身学习效能的过程。教师指导下的反思、同伴互助下的反思和自主反思。

报告从早上八点一直持续到中午十二点,马老师不畏北方的寒冷,充满激情,并结合多年的高考历史题,给我们分析了历年高考试题的特点,进一步明确了高考的趋势。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指出了我们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同时也结合高考试题给予我们学法方面的指导。本次研讨虽然小雪纷飞、天气寒冷,我们早上六点半出发,一路匆匆,早饭都没有来得及吃,但是收获确实颇多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将按照马老师的指导,结合实际,搞好高三历史复习备考工作,力争2015年高考历史学科有所突破!

第二篇:2017高考研讨会语文材料

涿鹿县高考教研资料

社 评 文 审 题 与 写 作

今年高考作文,看似漫画作文,实则还是社评文。即摆出一个社会现象,让学生来谈自己的看法。从媒体透露的17年的考纲变化情况和所谓的专家解读来看,明年社评文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不是有人提出了“时事语文”的口号吗?要求学生关注时事,关心国事,是高考的要求,更是时代对一个有责任感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人的起码要求。

所以,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平时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热点,并能站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高度给予合理的评价。

作文毕竟是一个技术活,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支持与指导。

以下是我选取奥运材料,在审题,行文中做一点尝试。并写几个下水文,以此就教于同仁。

先说审题

1、对材料一定要做整体把握,不可盲人摸象,只看一点,不及其余。

2、看主要矛盾,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定要抓住事件所反映出社会问题。

3、占位要高,练就一双慧眼,学生的眼光就是社会的眼光,学生的关注就是社会的关注。

再说立意

材料中的问题不是你要立的“意”,意是你对问题的看法,是你解决问题办法。

再说行文

我们老师说审题,说立意,而很少说行文。根据高考应试的特点,用“起”“承”“转”“合”传统应试思路不失一个办法。

所谓“起”,即概括事件,提出观点。所谓“承”解释观点,展开论述。所谓“转”,即进一步深入论证。所谓“合”,归纳照应主题。

1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中,中国杭州姑娘傅园慧获得小组第三,以半决赛第三的成绩晋级决赛。赛后记者问她对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她说对自己的成绩非常满意,已“使出洪荒之力”,还做出了一系列丰富的搞怪表情包,没想到这个“洪荒少女”很快爆红全球,几天之内拥有无数粉丝,成为网络顶级红人。最近中国奥运代表队访问港澳,这位“喜感女神”问了观众一个深刻的问题:“我想知道大家为什么喜欢我,是因为我的表情,我的成绩,还是因为我这个人?”当被问及她追求的目标时,她说:“也许我永远得不了奥运冠军(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铜牌,打破亚洲纪录),也许这已经是我最好的成绩了。我只是希望每天都有一点进步。”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结合自己针对现实的思考,自选角度作文。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诗歌除外。

知足知不足

(起)中国游泳动员傅园慧,在里约奥运会上一夜暴红,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推崇,其现象耐人寻味。在傅园慧的身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看到的是努力拼搏的奥林匹克精神,是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概括为五个字就是:“知足知不足。”

(承)所谓知足,即相对于结果,接受自己的成绩,专注于体育比赛本身,享受比赛带来的快乐;所谓不知足,相对于训练过程,不遗余力,精益求精,相对于比赛过程,用尽洪荒之力。傅园慧是最懂得因果关系的一个人。因为过程中没有遗憾,所以能坦然接受结果,即使没有夺冠,也可有夺冠的心情。

看傅园慧,不能用一个知足常乐、心胸豁达之类的的词语来简单概括。因为这样可能会误读了傅园慧。傅园慧绝不是一个随遇而安,轻意服输,心有苟且,降格以求的人。相反的是,在其骨子里偏偏充盈着一种不服输,不苟且的硬气。平时训练敢于挑战极限,每次练完,用她自己的话来说“都有一种要死的感觉”,在比赛时还要用尽洪荒之力。竞技体育要讲名次,要获得好的成绩,必须要超越别人,而比超越别人更难更有意义的却是超越自己。而傅园慧正是把自己看成最大的对手,她说“但求每天都要进步一点点”。唯能如此,傅园慧方才是世上最能不被结果所困人,即使不是冠军,却已尽夺冠军的光彩。

(转)人们喜爱傅园慧,正是看到了食不果傅园慧身上所表现的人类自强不息的勇气,健康向上的朝气。

一个辛勤劳作不遗余力的农民,经历了春种、夏耘、秋收之后,不管收成如何,都有理由愉快的用新收的粮食烘烤一个香喷喷的面包来犒赏一下自己。

一个用尽全力攀登的登山者,也绝不会因为在尚未登顶时却因用尽体力而遗憾地折返就被视为失败者。在登山者看来,比翻越眼前的山更重要的更需翻越的山正是登山者自己。能翻越过自己这座山,世上就就没有了翻越不过的山。

听听一个伟大的哲人王安石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告诫吧:“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奋斗前行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扪心自问,“尽吾志”而“无悔矣”,你做到了吗?

(合)知足知不足,傅园慧身上所表现出人生信念,不独体育运动员应该拥有,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应当秉持。(875字)

读懂傅园慧这本书

(起)在里约奥运会一夜暴红的傅园慧,是一本别样的书。这本书并不厚重,而且文字浅易,但意蕴深远。这本书,有那么多的人喜欢,但并非人人都能读得明白,见仁见智是可以的,但就怕有的人会误读了这本书。浅尝辄止或过分解读都是要不得的,连傅园自己不是也在问大家吗:“我想知道大家为什么喜欢我,是因为我的表情,我的成绩,还是因为我这个人?”

(承)是的,这本书很独特。没有书名,你就自己给起一个吧。没有现成的主题,那得你自己提炼。一千个读者可能会有一千个傅园慧,好吧,我给这本书起个名字,叫“奋斗并快乐着”;我给这本书提炼一个主题,叫“做最好的自己”。

这是一本故事书。但故事情节却非常的简单,简单的没有什么所谓的波澜起伏,没有什么悬念,爱看热闹的人甚至会觉得她泛味。而这个故事的魅力恰恰就在于她的简单,简单到了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情节一:地点,游泳池旁;人物,傅园慧;事件,训练,训练,训练。情节二:地点,奥运赛场;人物,傅园慧;故事,获得季军。你也许会惊诧地瞪大了眼睛:这有什么了不起啊。

请你不要忽略了这个故事的最为精彩的地方,在情节一中,还有一句说明性的文字你没有看到,即,每天训练完都有要死的感觉。我的解读是: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在情节二中,还有一句说明性的文字,即,“用尽洪荒之力”。这两 句说明性的文字概括成两个字就叫“奋斗”。

所以这是一部关于青春与奋斗的书,写的是一个奥运女孩如何用青春书写奋斗的故事。在奋斗中,体现青春的价值,在奋斗塑造自己,近而体现本书的主题,即,“做最好的自己”。

(转)这又是一部哲理书。书中阐述的是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傅园慧说:“也许我永远得不了奥运冠军,也许这已经是我最好的成绩了。我只是希望每天都有一点进步。”套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冠军的运动员不是好运动员。傅园傅并非不渴望登上冠军领奖台,傅园慧更深深地懂得,用尽洪荒之力后,什么样的成绩都要坦然接受,愉快地接受。竞技体育,冠军的快乐,并非人人能享,而战胜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却是人人都可体会的。不要只看到傅园慧的奋斗之苦,更要看到傅园慧的成功之乐。读懂了这点,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快乐人生。

(合)我奋斗,我快乐,在奋斗中快乐地做最好的自己。傅园慧的青春之书,不知你读懂了多少?(926字)

向傅园慧学习些什么

(起)在里约奥运会上,一夜走红的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就是一面镜子,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在这面镜子前好好地照一下自己。正如创造了大唐辉煌的唐太宗所言“夫以铜为镜„„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如果你真能从傅园慧这面镜子里看到的是个人的得失,那么你将是生活中的智者。(起)

(承)(转)用傅园慧这面镜子照一照你对工作对事业或对学业的热度。孔子说的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游泳项目,傅园慧是一个“乐之者”。因为有着无比的爱,所以她能在训练时全身心地投入,能在看到听到比赛结果后乐不可支奉献给大家真情流露的表情包。她从自己从事的事业中得到的是无比的幸福与享受。

你看生活中有多少人,视工作如劳役,整天唉声叹气,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工作没有热情,没有全身心的投入,也没有什么成果,自然也不会从自己从事的工作中得到乐趣和幸福感。

比照傅园慧,不妨扪心自问,你热爱你的工作吗?

用傅园慧这面镜子,照一照你的意志力。傅园慧平时训练时,每次都要训练到“有死的感觉”,比赛时用尽“洪荒之力”。表现出了超强的意志力,和无与伦比的拼搏精神。相比之下,那些在工作学习中浅尝辄止极尽敷衍之能事的人们,能不汗颜吗?

比照傅园慧,不妨扪心自问,为工作为事业为学业拼尽全力的精神你有吗? 用傅园慧这面镜子,还可照一照你的胸怀的宽度与深度。在本次奥运会上,傅园慧的名次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季军。可她却能尽享成功者的喜悦,全然没有技不如人的不快与失意。因为她最懂得王安石的“尽吾志也,可以无悔矣”的至理名言。做最好的自己,把自己做到极致,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健康向上的心,得到了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共同的认可。而有些人,平时骄傲自大,目空一切,失败时却有怀疑自己,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相比之下,傅园慧表现出才叫大胸怀!

比照傅园慧,不妨扪心自问,这样的胸襟气度,你有没有?

是的,傅园慧是一面镜子,但要看你有没有“择善而从”的气度和“日参省乎己”的自觉意识。(809字)

近三年语文高考诗歌阅读浅析及备考应对

杨远清 一、三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展示

(一)、(2014年)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答: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答: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二)、(2015)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5分)

答: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描写是凭听闻所得。(答出描写出于想象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2分。)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第一问(3分):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3分):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于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三)、(20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答:(1)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2)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主旨。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1)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统一天下,开创盛世伟业的歌颂;(2)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也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觉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二、从三年高考看试题特点:

1、选材特点、作家特点:选材仍是唐诗宋词,本着一流作家二流作品,二流作家一流作品的原则选料。

2、对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考查年年不拉。2014年考查最后两句,2015年考查尾联,2016年考查运用典故表达的思想感情。看来读懂是关键。

3、对诗中的景物描写的考查十分重视。这是抓住古代诗歌的重要特征——景语皆情语来命题的。2014年考查上半阕景物描写的作用,2015年考查景物描写的角度,2016年考查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4、所选试题或多或少能在课本中找到一些影子。如2014年《阮郎归》在层层深入写愁上能从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和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找到影子,2015年本身就是课内外的比较阅读,2016年《金陵望汉江》的篇章布局很像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开始气魄宏大,结尾暗示自己仕途的不遇。

三、备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重视课本古诗词的复读和迁移。完全丢开复习课外也许不是上策。

2、要熟悉一些重要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特点。如李白的好多抒情诗一开始大气磅礴,结尾处流露出人生的失意或者是诗歌的前半部分写人生的艰难,后半部分诗情振起,如《将进酒》《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金陵望汉江》等。

3、训练学生感悟诗歌语言的能力。诗歌语言特殊,即所谓的“诗家语”,能感悟古诗的语言,这是读懂诗歌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诗歌语言具有跳跃组合、错位组合、超常组合、省略压缩组合等形式,梳理好它们,读诗就轻松多了。

4、注意敏感意象的积累。如2014年高考诗中出现的“落花”半卷的“帘”和“双燕”,这样的意象很容易和年轻女子叹息“大好年华谁与共”的孤独寂寞联系起来。

5、梳理好答题模式。如答“艺术手法”之类题的“三部曲”,答练字炼意题的释义、情景再现、艺术手法、效果等步骤都是踩分的关键。如2014年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2016年考前四句景象描写的作用,如果作为独立的题考查,都需要把景物的特点概况出来,然后把画面再现出来,接着再考虑景物描写对全诗感情基调的作用和对全诗思想感情的表达效果。多考虑一些还是得分率多一些。

6、增强学生考场答题意识,看清题,看准题。

7、诗歌阅读要反复训练,一轮复习后还要不时地拾捡,训练时间不要间隔太长。

8、密切关注“新考纲”的变化,研究新的对策,即时调整复习思路。

四、备考中的困惑

1、古代诗歌毕竟是一种高度凝练浓缩的文体,快速读懂并非易事,有时理解与原诗出入很大,很伤积极性。

2、诗歌不讲不行,讲了也不行,到底怎么做才行?

3、诗歌复习多做题好不好?

第三篇:高考研讨会交流材料

高考研讨会交流材料

高考研讨会交流材料:

2015年政治高考一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本人有幸参加了本次高考研讨会,受益匪浅,现将会上强调的主要内容结合自己的体会简单整理如下:

1.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方向

对于《考试说明》,不能只是简单地翻翻而已,应用脑、用心审慎地琢磨与深究。要吃透《考试说明》,必须把握以下三点基本要求:

首先,把握考试目标与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表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种能力,12层级要求)。

其次,熟悉考试范围(以2014年为例:经济生活78个考点,政治生活51个考点,文化生活42个考点,生活与哲学77个考点。共计248个考点)。

最后,解读题型示例(含附录中典型试题难度系数的表述),注意题型的变化(探索的方向),揣摩其中透露的信息(命题者最想说的话主要在此表达了,选材、呈现方式、设问角度;立意、知识、目标、解题方法)。

示例是考试说明中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及要求的具体化,是这些抽象规定的外显。2014年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占考试说明篇幅的一大半,对考试说明中典型题的解读有利于我们更直接和感性的把握考试说明,提高对高考命题预测的准确性。在题型与示例中选择的22个选择题和9个非选择题中,都是各省试题中的精华,代表着高考命题方向。其中有一些特别引人注目的题目,无论是在立意、选材、目标考查以及技巧等方面,堪称“经典”,值得仔细琢磨、反复研究。

2.“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没有对基础知识准确全面的把握,谈不上能力培养。但知识本身并不就是能力,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是能力,对知识的辨别分析是能力,对知识的灵活(综合)运用是能力。

高考研讨会交流材料

教学中第一轮复习要加强基础知识,即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理解、记忆与运用。第二轮复习侧重于构建主干知识,特别高频率考点的理解与运用。

平时教学特别是最后冲刺复习(市二模以后)应侧重于经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

3.高考试题主要考查主干知识、高考也考非主干知识。

一轮复习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既不要想当然删减知识点,又不要平均用力。注意“两抓”:“抓未知放已知”,“抓学生的困惑、理解偏差和认识误区”。

一轮复习必须做到“全面、细致、准确、实在”。“全面”是指复习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要对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点不加遗漏地复习记忆,不能随意的窄化知识点的内涵,盲目地确定高考命题重点,冲淡对知识的全面复习,造成一轮复习出现薄弱环节。

4.一轮复习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选取社会素材,整合知识结构,拓宽答题思路,澄清模糊认识。要让学生真正明白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我记忆、我思考、我练习、我创新、我反思、我快乐。

教师在一轮复习讲什么?讲疑点、讲结构、讲思路。在课堂上讲在关键处,易混处,不在于教师讲多少,关键是学生掌握落实多少。

在讲评中注意知识的迁移、拓展;同类考题的转换;不要就题论题,适当发散,启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注重知识的跨度和整合。

练习要精选,给学生练习的题目,教师必须先做一遍。要考虑学生的负担和承受能力。在选题上,一是注意选易错点和易混点;二是选凸显重点核心考点的题;三是选能教给学生答题思路的典型启发的题;四是有时政和现实时代特色的新颖题;五是试题的难度把握要准,既不能偏难,也不能过易。

5.抓好课外阅读,学生听广播、看报纸,都是在学习政治。要注意平时对时政知识的积累,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和手段获取大量的信息。

6.规范答题的基本要求是:要点意识,观点意识,分析意识,术语意识,综合意识,拓展意识。

第四篇: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高考政治学科培训心得体会

学科:政治 姓名: 文树军

2013年10月27日,在教育局和学校相关科室的组织下,学校一行十人参加2013年高考研讨会,我参加了高考政治科目研讨会。有幸聆听了湖北省政治特级教师武汉市第二中学熊显红老师的讲座和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仲奇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感慨很多。开阔了自己思路,提高了自己业务素质,对高考复习有了明确的方向。

熊老师谈到依《标》处《明》,用材育能,教师要全面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处理好“标”与“明”的关系,浅显易懂,从宏观微观全面阐释讲解。讲座额结束后我对正在进行的第一轮复习和接下来的第二轮复习有了一定的想法。

第一轮复习阶段

知识:突出准确性、系统性理解,突破多角度、多层次思考;

能力:突出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

巩固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原则:夯实知识基础,强化学科基本能力

坚持全面复习与突出重点相统一

坚持微观知识与宏观结构相统一

坚持理论与实际的具体历史统一 第二轮复习阶段

知识:突出重点,突破与时政、材料信息的有机结合 能力:巩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突出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原则:突出针对性、实效性,突破多角度、多层次思考

突出基础性、强化习惯性、狠抓规范性

李老师就高中必修版块中几个部分别进行了逻辑性的梳理,以及一些考点,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加以分析说明。重点放在了《经济与生活》部分,用了一个小时时间来谈这个版块的知识。对《政治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相关内容,我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我们一线老师学习。

1、查漏补缺,夯实学科知识。

高考前必须狠抓基础的落实,把注意的重点转移到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知识点复习的要求:一要准。准确理解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科学含义及其规定性,如:《政治与生活》中的一些概念,必须要准确把握;更为重要的是把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知识点放在整体结构中去把握。二要全。全面掌握,不能挑挑拣拣,不要留下知识“死角”,不能只满足于知识点的掌握,而要认识每一个知识点在学科中的位置,与其他知识是怎样的关系;心中要有主干知识,要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三要活。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和转换,学会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认识一些具体问题。

2、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强化学科能力。

政治学科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应用历史的、辨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等,认识事物 的本质。”这一能力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加以培养、训练和巩固。如何进一步的提高,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要重视进入高三以来的每一次考试,特别是各地的模拟试题,凡是做过的都要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做错的题目。错题所涉及的考点暴露了学生复习的盲区,抓住这些错题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复习中要收集错误、积累错误、整理错误、分析错误、纠正错误,确保不再重犯错误。复习中学生还要学会选题、学会改题、学会编题,实践证明,这是提高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3、关注热点,重视理论的运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高考考查考生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重大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增强责任感。高考政治命题有很强的时政性,积极反映国内外形势中的热点、重点、焦点问题,体现时代性和思想性。学生在领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要经常关心党和国家在做什么、是怎样做的、有什么意义。

必要的训练是提高复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经过对基础知识、重点热点、技能技巧的学习和培训,然后,集中进行模拟训练,巩固和提高复习效果,做到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训练分成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学科内综合、学科间综合。

4、试题的答案要“准”、要“精”。

近些年来,高考政治试题的材料具有较强的时政性,不回避热点、重点,各地高考题分别涉及到了涉及经济、科技、社会民生等各个方

面,考生审材料时要做到快、精、准。快,就是要求考生快速浏览材料全貌,切忌纠缠于个别生字僻词而止步不前,延误答题时间;精,就是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取伪存真”的鉴别和筛选。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开阔了自己的专业视野,提升了自己多渠道获取信息资源的意识,促使自己增强问题分析与多角度思维的能力。而对于学科备考教学,更是受益直接,获益颇多。

第五篇:高考研讨会汇报材料

山西省2014年新课程高考备考 分析评价讨论会汇报材料

2013年10月14日,受学校委派,我有幸参加了山西省2014年新课程高考备考分析评价讨论会。在这里我聆听了来自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阎建平、晋阳老师及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编审的宋景堂的精彩讲座,受益匪浅。现将主要内容作以简要说明,汇报如下:

一、闫建平主要讲“看实考、明实情、析实因、找实策” 首先,近年高考政治命题的实际趋势:强调学科知识,呈现“材料生活性、立意能力性、设问思辨性、答案开放性”灯四大特点,重视“读、联、释、论”四种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突出考察学生对在理解掌握学科知识基础上是实际应用能力。其次,山西省高中政治教学的现实状况。学生方面问题突出。

1、费钱费时又费力,负担沉重效率低。家庭教育投资多,学生学习负担重,学生考试成绩低。2005--2013年山西省高考平均失分率统计文科状元平均失分率14.80%,一本最低分失分率27.55%(四分之一多),二本最低分失分率32.83%(近三分之一)。未达线考试失分率更高。学生答卷问题多,基本概念不清楚、基本观点不准确、知识体系部系统、缺乏能力不会用、解题能力不过关。再次,高中政治教学问题的真实原因。学生学习的问题根源在我们的教室中、在我们的老师的教学上。课堂教学方面:用三句话总结课堂教学,一支粉笔一张嘴,45分钟灌到底,即满堂灌;一只鼠标一块布,上课就是看屏幕,即满堂看;一间房子三块板,教室变成展览馆,即满堂说。具体到教学上存在6多6少现象“教学目标:灌输理论知识多,管理学生行为少;教学内容:传授政治观点多,指导思想方法少;教学资源:联系社会实际多,分析学生生活少;教学方式:安排学生活动多,老师精心点拨少;教学过程:解释社会现象多,解决学生问题少;教学评价:记忆书本知识多,培养学科能力少。”备课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学目标还很盲、案例资源还很粗、问题设计还很死,老师点拨还很少(学生未成为“主体”却又丢了老师“主导”),课堂练习还很多,教学理论还很缺(许多教学“模式”实质上都只是教学步骤)。最后,创新政治教学模式的实用方略。把握知识体系,高效教学的基本前提;优化教学方式,高效教学的关键环节;按照规律教学,高效教学的根本方略;实施四轮复习,高效复习的有效途径(第一轮抓好课本复习,第二轮剖析经典试题,第三轮探究热点案例,第四轮检测复习得失)。

二、晋阳老师把试题题型分为“是什么”型,“为什么”型,“怎么办”型,“怎么样”型。是什么”型,设问特点:

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问题等。

2、材料说明、体现了哪些道理。

3、某道理在材料是如何体现的。解题方法:

1、答案来自材料;(图表题)

2、答案来自材料和教材知识的结合;归纳和演绎两种。

4、从本质上把握哲学原理与材料的关系。“为什么”型,设问特点:

1、分析原因。

2、分析某事物意义或影响、作用。

3、分析A对B的作用。解题方法:

1、原因分能因和要因。(影响作用要一分为二)

2、复杂事物要分解起作用。“怎么办”型,设问特点:

1、提出措施

2、提出建议。解题方法:

1、主体行为的归纳和演绎

2、明确问题找对策,按规律办事。“怎么样”型,设问特点:

1、谈谈对某件事情的认识,赞同与否、评析等

2、对某一观点的分析评价。解题方法:

1、此类题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来作答。

2、观点类要先用知识解读观点的构成要素,再论证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否成立。

三、宋景堂博士主张生活教育,教育基于生活,所以有“味”;高于生活,所以有“道”;回归生活,所以有“用”。联系生活、关注热点是政治高考的一大特点,把生活——教材——考纲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出 问题来,以问题为中心的反思性学习,问题是促使学习者讲学习活动推向学习的引擎。作为教师要有眼见、意识、学识、心态、胸怀、头脑、思想;教师要高于教材、驾驭教材、用教材教、创造性的用教材;教学案例要生活性、开放性、中介性、丰富性、情景性;课堂教学要做到五化:课堂生活化、学习探究化、评价多元化、学生教师化、教师刘邦化。

总之,这次太原之行,受益匪浅。在以后的高三教学工作中,我会让这次的学习心得贯穿在教学实中。以上就是本次研讨会的心得体会,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下载2015年高考研讨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年高考研讨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研讨会学习心得

    浅谈语篇在高考英语复习中的重要性 摘要:参加完刚刚结束的高考研讨会,使得我们青年教师受益匪浅,来自山东淄博市教研室的陈勇老师和西北师大附中的王颖老师分别以近三年的高考......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四月初,我有幸代表高三生物组参加了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的2016年高考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由呼市二中特级教师国瑞兵对高考进行精彩点评以及深层次的研......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蓝田县洩湖中学 陈治国 2015年9月28日,我在西安市26中参加了2016年高考研讨会。研讨会分为两个部分,上午是由湖北教科所的许晓林老师从高考试卷的设计原理......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大全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7年9月我们参加了山东省现代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2018高考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陈庆军、韩校、孙双武专家为我们传递了高考信息,分析了近几年高考命......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3-9-27 21:33:44 阅读: 3月11日,在石嘴山三中召开了二年一度的宁夏地理学会年会,同时也进行了全区高考研讨会。我应教研室......

    高考研讨会心得

    参加“甘肃省高考研讨会”学习心得 定西市安定区福台中学 郭文军 2015年3月29日上午,“甘肃省高考研讨会”在兰州市各中学举行,我校高二级各科教师共计9人在学校教研室副主任......

    高考研讨会发言稿

    2017年高考总结及2018年高考备考 临洮县文峰中学赵书平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仁: 大家早上好! 回顾2017年高考备考工作,感觉亚历山大,本校学生基础差,尤其没有尖子生,中考......

    高考研讨会总结

    高考研讨会总结2010年3月14日, 山东省2010年高考研讨会在济南召开,作为高三的一名年轻的物理教师我很荣幸能够参加了这次研讨会议,会议由山师附中刘世国老师主持,刘老师是一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