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宏观及微观角度看预算会计改革的总体思路
:
从宏观及微观角度看预算会计改革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预算会计 宏观原因 微观原因 预算管理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会计论文发表:《从宏观及微观角度看预算会计改革的总体思路》
摘 要: 在分析预算会计改革必要的前提下,从公共财政改革、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变化、政府负债风险控制、政府审计和社会监督的加强等宏观原因,以及会计基础、会计主体、财务报告三个微观原因,针对性提出了预算会计改革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预算会计;宏观原因;微观原因;预算管理
一、引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预算管理改革措施相继推出并逐步实施,对现有预算会计核算和管理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对政府的会计核算提出了新要求。这在客观上要求对我国现行的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预算会计进行改革。
二、宏观层面的原因 1.公共财政改革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类型。公共财政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界定财政收支的范围,讲求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这就是说,公共财政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集中必要的社会产品,满足政府履行职能实现社会共同利益的需要,以达到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实现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目的。目前,为构建新公共财政体系,我国主要进行了三项支出改革,即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预算编制改革,对我国现行预算会计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和新要求。
2.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变化(1)关于预算外收支并账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编制的政府预算有两套,一套是预算内收支预算,另一套是预算外收支计划。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预算外收支合并并纳入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较彻底地解决了“两张皮”的问题。
(2)关于社会保险基金纳入总预算会计核算问题
社保基金一般是纳入单独的社保基金财政专户(设在社保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在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和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体系中,建立相对独立的社保基金预算体制,形成与政府收支预算并列的社保基金预算,单独提供社会保障资金活动的全面、清晰的会计信息。社保基金核算应体现配比的原则。
(3)关于工资统发、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等核算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衔接问题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财政支出领域进行了政府采购、工资统发、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新的支出分类和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将财政直接支付的项目与内容,实行独立核算同时,按新的支出分类做好预算的编制、执行、决算等报表的衔接工作。
3.政府负债风险控制
(1)政府负债风险控制对政府财务报告的影响
政府财务报告是政府向信息使用者传递政府会计信息的载体,是信息使用者利用会计信息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政府财务报告目标是应以决策有用性为主,兼顾受托责任。而从政府负债风险控制的角度看,政府财务报告提供的政府负债信息也应以满足其使用者决策需要为最主要目标。
(2)政府负债风险控制对政府会计基础的影响 政府负债风险控制对政府财务报告提出了要求,而政府财务报告能否满足这些要求还取决于政府会计确认基础的选择。政府负债风险控制对收付实现制的挑战。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在现金已经收到或支付时确认交易或事项的一种会计基础。
4.政府审计和社会监督的加强 众所周知,政府与行政事业单位在其行使管理职能或开展业务活动的同时,对社会公众负有广泛的受托责任,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福利的和精神文明的等。人民代表大会审核并批准由政府提交的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是社会公众考核政府经济受托责任发行情况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人大对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离不开预算会计的参与。这是因为,预算会计人员是执行政府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重要专业人员,政府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具体由预算会计编制,因此,预算会计对政府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中的内容最为了解,要正确考核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离不开预算会计对政府预算执行内容的了解。预算会计在年底实施政府的财政或财务政策、执行政府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过程中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预算会计信息真空与否,会影响到社会公众、广大纳税人、政府债券投资者等的经济利益,影响到社会福利和文明水平的提高,甚至会影响到政府的声誉和国家政局的稳定。
三、微观层面的原因 1.会计基础方面
(1)政府会计信息不完整
从政府预算会计反映政府资产来看,资产不真实。主要表现在一是缺少对政府固定资产的核算和反映。二是没有对国有股权和有价证券的政府资产进行会计确认和核算。(2)从政府预算会计反映政府负债来看,负债不全面 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政府发行的国债和借入的外债,一直没有完整地纳入财政部预算会计核算,也没有在政府预算决算报告中完整地反映出来。二是我国部分地区,地方政府欠发职工工资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这些应付未付的工资,也没有在预算会计中反映出来。三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企业提供担保等事项时有发生,这些或有事项形成的或有负债也没有充分披露。四是没有全面反映保险基金。
2.会计主体方面 当前,我国的政府职能转变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打造有限政府的理念已经渐趋成熟,依法治国方略和依法理财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这些新变化都对我国现行政府预算会计的主体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进而对构建我国新的政府会计主体理论提出了迫切要求。有鉴于此,我们认为适应我国公共管理体制不断创新的客观要求,并借鉴当代西方国家政府会计“双主体”模式的有益经验,我国在构建政府会计主体理论时可以考虑双元模式既要科学界定“政府主体”的范围,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公共财政体制和有限政府的建立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划分“基金主体”的类型,可以进一步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和依法理财观念,强化政府的受托责任,节约对政府的社会监督成本。
3.财务报告方面
一般来说,财务报告是指通用财务报告,向政府单位内外部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全面,除了与会计基础有关外,还与财务报告的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体系等有关。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现行政府财务报告目标过于重视政府对资源的受托履行情况,没有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不利于评价政府制定的政策是否合适,是否值得继续推行。在财务报告体系方面,政府会计财务报告不完整、不科学。
四、预算会计改革的总体思路 目前,我国的预算会计体系从广义上讲,由四个部分组成即财政总预算会计、事业单位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参与预算执行的国库会计、收入征解会计包括税务会计、农业税征解会计和关税会计和基本建设拨款会计等。由前述分析知,这种体系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对它进行重新划分。通过分析国外政府会计和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经验后,得到很多启示,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要重塑我国政府会计体系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从非营利组织类型入手,构建我国政府会计体系
我国非营利组织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各级政府,二是事业单位公立非营利组织,三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一般观点是私立以及不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不纳入政府会计体系,而纳入企业会计体系,公立且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不纳入政府会计体系,而纳入企业会计体系,公立且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会计应与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合在一起构成新的政府会计体系。这种观点认为,一是有利于政府财政部门编制“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汇总表”,有利于目前在中国制定出《预算会计基本准则》及其相应的会计制度。二是由于私立以及不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与财政脱钩,如果将其收入与支出的数据并入政府财政部门编制的行政带来单位收入支出表,汇总的收入与支出数据缺乏意义。三是由于私立以及不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会计原则更接近于企业而不是行政单位,因此,如果将私立及不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会计纳入政府会计体系,则政府会计体系就难以完善。
2.从会计模式入手,构建我国的政府会计体系
一般来说,会计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会计准则模式,二是会计准则加会计制度模式,三是会计制度模式。在会计模式的类型方面,现阶段我国的政府会计应使用会计准则加会计制度模式为宜,这是由现在我国财务人员素质和企业会计在运用这一模式成功经验所决定的。从将来来说,我国政府会计应采用会计准则模式。
在会计模式内容方面,当前,在我国加入背景下和新的公共财政框架建立,我国政府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部使用者大量增加。因此,我国政府需要向外部提供公开、透明的财务信息,这就要求我政府会计模式内容要重新构建,以便于外部使用者评价政府的绩效和受托责任。
五、结论
中国现行预算会计存在不少问题,预算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其产生有原因复杂多样,既有宏观层面的原因又有微观层面的原因。因此,要对现行预算会计进行改革,体现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以及由此带动财政日益公共化。而政府预算制度改革又会给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以重大影响,这一过程反过来也会对政府预算改革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陆正飞:“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若干问题”《会计研究》 1999年3月
[2]刘用铨.公共财政管理与政府会计的改进.财会月刊.2007(05).[3] 陈 胜 群 , 陈 工 孟 , 高 宁.政 府 会 计 基 础 比 较 研 究.会 计 研究.2002(5):34-40.[4]刘光忠.改进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思考.会计研究.2002(1):25-31.[5] 丛 树 海.重 塑 我国 政 府 会计体制的若干 探 讨.预 算 管 理与会计.2002(3):23-24.[6]舒惠好,王鹏 学习国外成功经验,推进中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会计研究.2002(5):53-55.[7]温佐望,刘长青.预算会计改革若干问题探讨.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3).[8] 楼 继 伟.政 府 预 算 与 会 计 的 未 来.北 京 : 中 国 财 政 经 济 出 版社.2002:285-293.[9]张为国.美国的政府会计规范及其借鉴.会计研究.2001(4):36-42.[10]JonathanE.Ingersoll,Jr.,TheoryofFinancialDecisionMaking.Rowman &LittlefieldPublishers,1987 《商场现代化》20005年9月(下)总第444期321
一、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比较分析
目前,财务与会计的概念不能正确界定的现象仍旧存在,因而对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许多课程都与会计学专业几乎一致,忽视了 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所以,有必要对财务与会计作一比较。首先,在对象方面,财务管理的对象涉及到筹资、投资和资产管 理三个领域:而会计的对象则侧重于资金运动所产生的原始信息,涉 及到整个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其次,从定义上来看,美国会计学会在 《基本会计理论公告》中将会计定义为“为信息利用者进行有根据的 判断和决策而进行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过程”;对财务管理,美国权威教材《财务管理基础》将之定义为:“在一定目标下,关于 资产的购置、融资和管理”。第三,在职能方面,会计的职能主要是 对资金运动反映和控制;而财务管理的职能则主要是对资金运动的计 划、控制和对财务关系的协调。可见,对资金运动的管理应该是由财 务管理部门和会计管理部门共同完成的,财务管理学研究资金直接管 理的规律的学科,具体研究如何对资金运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监督,已引导和调节资金运动的流向和流量:而会计学则是研 究企业资金间接管理的学科,研究如何对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分析和 预测,以准确和及时地提供资金运动的历史和未来信息。第四,在目 标方面,财务管理的直接目标是在考虑风险和报酬两个重要因素的基 础上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会计直接目标是“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会 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
二、财务管理与金融专业比较分析
首先,培养目标的比较。仅从两专业培养目标的含义比较,彼此 的差异主要也体现为两个方面:(1)知识和能力结构差异。前者要求 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和零散,后者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则相对比较集中于金融方面。亦即,相对来说,前者更要求知识和能力 的“广度”,而后者更要求知识和能力的“深度”。(2)学生就业方向 差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具体服务方向是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 部门的“财务与金融管理”,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具体服务方向则主要是 各类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与金融管理”。
其次,从专业发展来看,财务管理与金融学专业形成交叉互补,融合统一态势。从财务管理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有很大一部分是与 金融市场及投资、融资问题有关,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金融市场的日益繁荣,使得市场环境变得非常 复杂,投资风险急剧增加,企业必须更加注重投资效益,才能规避投 资风险,立于不败之地。这就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 和“财务”结合在一个词里,反映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财务是融 资主体(即公司)的行为,金融则是公司以外的融资对象的行为。独 立的公司融资体制和完善的金融市场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 的。
三、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计
理顺财务管理与会计、金融专业的关系,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黄虹上海师范大学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财务管理与会计、金融专业的关系,对合理设置财务管理课程体系提出看法。
[关键词]财务管理 会计 金融 专业 课程体系 1.美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设计介绍
从资料调查情况上看,美国各高校大学生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 一般均有十分严密的前导课程安排,以保证学生在修学高级课程之前 已经掌握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前导知识。具体分析,美国各学校为财务 管理专业或金融专业本科一到四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总计为30~45 门左(如果计算学分,一般在125学分左右),它们由一般基础课、财 务管理或金融专业主干课程和相关课程组成。所有这些课程,无论是 一般基础课,还是主干课程和相关课程,均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并且选修课占有一定的比重,即使是必修专业课,也有较大的灵活性, 学生可以从学校认可的课目表中选修有关课程。为避免学生对其选修 内容是否达到学校的基本要求不清楚,各学校均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向学生提供课程选择方面的建议,如美国不少大学专门设立“在校本 科生指导处”,当学生学完大学三年级的课程后,他们就必须向指导 处的指导老师请教如何选择专业课程,以确保他们达到了教学计划的 基本要求,并正式确定其所修专业为“财务管理专业”或“金融学专 业”,为进一步学习发展提供方向和基础。2.我国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探讨
考虑到与国际接轨和尊重财务管理学科的发展规律,笔者认为,财务管理与金融专业的融合就尊重了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此外,在经费允许的前提下,实际部门专业人士与各专业教师之 间应进行交叉互补。例如,由各专业课的老师在《金融市场与金融衍 生工具》课程中分别讲解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资产的定价、金融投资、套利等内容,发挥他们各自的研究专长,提高课程的讲授效果。第三,在选修课设置上,可以体现方向性,更好地发挥各学校财 务管理专业办学特色,形成有一定影响的社会品牌,比如,可以在师 资研究力量或办学条件上有优势的方面,设置相应的专业方向,如可 以设置资产评估方向、投资学方向、计算机处理方向等。本文受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财务管理》精品课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卢晓中著:《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上海教 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2]JonathanE.Ingersoll,Jr.,TheoryofFinancialDecisionMaking.Rowman &LittlefieldPublishers,1987 [3]F.L.Garcia,GlennG.MunnEncyclopediaofBankingandFinance,eighth edition.BankersPublishingCompany,1983 [4]obertF.Reilly&RobertP.Schweihs,ValuingAccountingPractices.John Wiley&Sons,Inc.,1997 [5]陆正飞:“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若干问题”《会计研究》 1999年3月
[6]赵自强韩绘萍“:对金融学与财务管理专业交叉互补问题的 探讨”《经济师》2003(5)
第二篇:从不同角度看供给侧改革
从“质量管理专业”角度看供给侧改革
从中国政府改革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可谓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时间里最深刻的一次政府功能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多方面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供给约束,使产业、企业的自然活力非受限于作为公共政策供给方的政府约束,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破垄断经营,其核心是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扭曲。(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质量管理研究所整理)。
从企业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去除无效和中低端产品过剩产能的包袱,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提质量、补短板”。其中包括处置僵尸企业、去除过剩产能、化解房地产库存、防控金融风险、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补充供给短板和化解结构矛盾等具体方面。企业依靠创新(包括政策制度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附加值含量更高的、质量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获得更好的国际竞争力。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六个方面入手:一是推动资本市场规模发展;二是推动资本市场的制度改革,首先要进行发行制度改革;三是推动上市公司标准的调整;四是进一步完善退市机制;五是交易制度要做相应调整,实行熔断机制;六是有效推进并购重组。
从产业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导致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占比下降、新兴产业占比上升。
而从收入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引发经济蛋糕的重新分配,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激发经济发展的动力,强化发展后劲。
从“质量管理专业”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就是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的质量,增加品牌的附加值。
第三篇:从公共财政角度看地方事业单位改革
从公共财政角度看地方事业单位改革
税收调研文章
内容摘要:事业单位改革已经全面启动,但一些核心问题仍众说纷纭。本课题通过大量的调研,把这些难点问题归纳为认识观念转变的困难、人事制度改革的困难、职能体制改革的困难、分配制度改革的困难等等。通过借鉴各地的改革经验,按照政府与市场分工标准、据公共财政原则等,对现行的事业单位进行了分类和定位,认为事业单位将向政府机构、政府公立机构、非营利机构和企业这四种组织进行转型,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上述这些难点问题,并提出了管理体制创新、产权制度创新、人事制度创新和分配制度创新的具体思路。特别是在人事制度创新和分配制度创新上,提出了可操作性较强的改革方案。
把某种经济组织命名为“事业单位”,把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统称为行政事业单位,这是中国的特色,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痕迹。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承办了所有的社会经济发展事项,所有的投资,都由政府承担,因此,根据投资项目不同,把社会存在的各种组织分为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也就无可厚非。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从政府的一部车间变成了独立的经济法人,使我国的经济走上了快速稳定发展的道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把原来捆绑在政府怀抱里的事业单位也独立出来,将会使我国的社会走向可持续的繁荣。新世纪初,中央决定开展事业单位改革,正是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通过对科技系统以及全国部分地区试点情况的总结,中央下发了不少文件,这对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但我国拥有130多万个事业单位,近3000万的从业人员,情况十分复杂,特别是地方的事业单位,更面临着种种困难。本课题试图从公共财政角度,就地方事业单位改革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一、事业单位的分类及定位
(一)事业单位的分类
对事业单位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是进行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事业单位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公共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根据公共财政的原则,对之进行明确分类后,才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明确的定位。本文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分工为标准,对事业单位作如下划分:
1、提供纯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
根据公共产品原理,提供纯公共产品事业单位有如下几大类:
(1)行政执法型事业单位。近几年,国家多次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对行政单位、行政编制进行严格控制。但为了确保社会事业的发展,各地先后建起了一批带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有些单位则转制为“按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在一些地区,被称为“行政执法型事业单位”,实际上履行着行政单位的职能,因此,它提供的服务属于完全意义上的纯公共产品。
(2)基础教育单位。我国的宪法规定,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应该向社会提供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一纯公共产品,并由财政承担其全部费用。因此,因九年制义务教育而建立起来的公立中小学,以及为义务教育培养教师人才的师范学院也属于提供纯公共产品的范围。
(3)基础研究单位。如地方上的一些针对当地重点行业发展而设置的基础性研究机构,这些机构提供的研究成果是为了当地社会的发展、公众的需要,因此其服务也属于纯公共产品。
2、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
准公共产品,既可以由政府来提供,也可以通过市场提供。根据我国各地实际,按照准公共产品的公共程度,可以把这一类的事业单位分为如下几种:
(4)公益性事业单位。为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设施中,有的是由行政部门负责进行管理的,如城市公路就由属于行政单位的公用事业局来管理;有的则是由事业单位来进行管理的,如:中心血库、疾病控制中心等基础医疗机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戏剧院等基础文化设施;环境监测、生态环境治理机构等等。
(5)慈善型事业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以慈善为宗旨的各类机构,包括各种从原来行政单位分离出来的机构,如民政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的下属机构;各种公益基金会,如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会、希望工程、教育基金会等;带有宗教色彩、在传教的同时又向教民提供慈善服务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组织等等。
(6)社会中介型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一部分是从原来政府部门分离出来,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中介单位,包括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中介机构,政府各部门下属的服务机构,政府职能的衍生产品(如质量检验所、药品检验所等),因市场经济发展而新生的第三产业(如拍卖行、婚姻事务所、产权交易中心等)。
(7)专业人才培养机构。这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指从事不属于义务教育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如高
中、职业中学、中专、大专、大学、成教学校、专业培训中心等等。
(8)技术服务型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指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为企业提供各种应用性服务的事业单位。如:各种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各种学术性、行业性的群体团体,科技交易市场等。在广大农村,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农机维修网络,也属于
技术服务型的事业单位。
(9)城市经营性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以管理、经营城市资源为手段,以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为目的,既重社会效益,更重经济效益,也属于事业单位的范围。根据城市经营的产业链,这些单位可按序分为:从事土地、空间等城市资源一级交易的土地储备中心、土地交易中心,产权拍卖中心等;从事城市资源初级开发(城市项目建设)工程的项目指挥部、项目公司;从事已建成的城市资源管理和维修的各类事业单位,如尚未市场化的煤、气、路、水等管理单位;从事城市资源二级交易的房地产交易中心等。
3、提供私人产品的事业单位
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分工,私人产品应全部由市场来供给。但由于我国的事业单位,是从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加之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决定了一些尽管属于私人产品、但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还需要国家来经营,因此,存在相应的事业单位。按所从事的业务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可将这类事业单位分为以下几类:
(10)仍需要政府扶持的事业单位。以向广大人民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为经营目标、以市场化的动作为主要手段的事业单位,其经营绩效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还需要国家扶持,包括:医疗机构,“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公交部门、城市地铁、水上渡船码头,城市设计院、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院等。
(11)可以市场化但尚未市场化的事业单位。包括:可以市场化的应用研究部门;各类行政、事业单位附属的“三产”单位,如各种“四技”事业,各种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车队、劳动服务公司等;一些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基金会、协会、中心等等。
(12)已经市场化的事业单位。以事业单位名义存在、经营机制已市场化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如广播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系统等。
(二)事业单位的定位
按照公共财政的理论,把事业单位划分为上述的三大类十二小类,根据分析可知,我国的事业单位是提供各种公共性程度完全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的社会经济组织的统称。事业单位改革,就是要根据政府与市场的分工,把这些事业单位归位到与其公共性相适应的经济组织类型之中。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与国际接轨,参照国际经验,我们把整个社会经济组织分为五大类:政府机构、政府公立机构、非营利组织、企业和家庭。同时借鉴这种分类方法,明确现行各类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定位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就是从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转化为当前国际通行的社会经济组织的过程。
关于政府机构、政府公立机构、非营利组织、企业及家庭等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游戏规则,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在此不作详细讨论。本文的重点,放在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
事业单位从目前这种状态向规范的四种经济组织形式归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制度创新,进行内部改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涉及到事业单位以及与之相关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资源配置格局,因此,改革的难度极大。特别是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对资源配置影响较大的地区,很多利益集团,都是通过事业单位这一形式,来分财政的一杯羹。因此,要使他们脱离政府的扶持,直接在市场中自求生存,阻力很大。
从调查情况看,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认识观念转变的困难
事业单位改革,是市场化向纵深推进的必然过程,是政府部门的一场“自我革命”,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正确认识,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成败。调查发现,我国各地开展事业单位改革中,对事业单位改革认识上的差距,已经成为影响事业单位改革的头号因素。我们可以把这些模糊认识罗列为如下几种:
一是消极观念,认为事业单位改革可以通过形式主义等做法很好地完成改革任务,又可以通过改革,实际上扩大事业单位的阵容。
二是任务观念,认为事业单位改革是上级的任务,只要遵循上级的精神即可,一方面使得改革不考虑当地的实际,一味照搬中央部委的文件,另一方面改革陷入等待状态。
三是保护观念,认为事业单位改革中,以保护一些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为前提,才能保证事业单位改革的成功,如保护事业单位职工的既得利益、保护改革者的利益等。而事业单位改革与以前任何一次政府内部改革不同,是一次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它必然要打破既得利益。因此,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地方的事业单位改革难以很好地推进。
四是畏难情绪,改革可能引起下岗,使得改革中出现一批观望者,甚至出现阻挠改革的领导干部。
五是被动情绪,被改革者对前途不明,无法谋定而后动,只能等待政府改革方案对他们命运的安排,这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主体——广大事业单位职工中很流行的想法。
这五种认识观念上的模糊,由于目前没有一套较有说明力的宣传资料,连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都无法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纠正。
2、人事制度改革的困难
人事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难中之难。这些困难可以归纳为:
一是人员安置分流的困难。这是事业单位改革中最困难的问题。事业单位职能的转换带来的职工下岗问题,在就业机会本就不多的地区,如何安置下岗职工以及如何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与公平待遇的矛盾问题等都是改革的难点。
二是事业单位及其人员的政治、技术待遇问题。一方面,行政级别的取消,在一些“官本位”意识较浓的地区,无疑是十分困难的;另一方面,原来属于某些事业单位的员工,可能失去评聘特定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这同样会阻碍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
三是领导干部的任免问题。在目前“党管干部”的体制下,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一般都是在组织部门考察的基础上,由当地的党委或政府任免的。改制后,事业单位要按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开展业务活动,其领导干部的任免工作就不可能全部归党或政府,必须区别情况,分别对待。
四是一般职工的任免管理问题。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打破事业单位终身制的用工制度,形成一种有进有出、进出有序的人才流动体制,这要求逐步规范目前混乱的人事管理制度,一部分人的利益将受到影响,他们很可能成为改革的巨大阻力。
3、职能体制改革的困难
首先,是每个事业单位的定位困难。尽管我们在第一部分对事业单位作了12类的分类,但具体到某一个部门的定位,各地的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很多困难。如一些属于城市经营的事业单位,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早就成为企业,而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差的地区,甚至还有全额拨款的。
其次,是每个单位内部的职能改革问题。即使在一个单位内部,每个部门所履行的职能的公共性差别很大,如果职能划分不清,就可能影响改革的方向。
4、分配制度的困难。分配制度,是各利益关系调整的集中反映,也是事业单位改革中,矛盾最集中的问题。在分配制度问题上,存在着如下几方面的困难。
一是事业单位分配的基本原则问题。事业单位改制后如何体现“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的分配原则,是事业单位改革在分配制度上面临的首要问题。一方面,事业单位原来采取的是一种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事业单位的工资,一般按员工的工作能力来确定的。改制后,单纯的按劳分配势必很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必须辅之以其他分配方式,但这些分配方式的基础却很难界定。另一方面,在事业单位内部,只存在着二种分配基础:一是属于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力,二是属于国家的各种国有资产。在事业单位,也存在着诸如产权、专利权等其他可以作为分配依据的生产要素,但在改制前,这些生产要素都是国有的。除非有私人产品参与事业单位改革,否则,事业单位的改革,在分配制度上就可能变成国家与个人的分配关系调整,而个人间的分配关系,仍难以得到很好的调整。
二是事业单位分配权问题。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各地制定了一些地方性规定,给予事业单位一定的分配自主权,但仍没有摆脱上级决定分配权的本质,与事业单位改革的最终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是事业单位个人分配制度的建立问题。在事业单位改革后,要建立起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人分配制度,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改变原来个人收入来源单一的格局,实现收入的多元化,调动积极性并避免收入的不合理差距,因此探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还有待研究。
四是事业单位个人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减震器”,在打破用工的终身制后,事业单位的员工就必须面临着社会保障问题,但事业单位在很多领域还没有和社会保障制度接轨,解决事业单位员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分配制度的建立,还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
三、制度创新:对事业单位改革若干难点的政策建议
上述四大类困难中,最突出的是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困难。解决好这两大制度的创新,对事业单位的改革,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根据各地事业单位改革的实践经验,本文认为,地方的事业单位改革,关键在于建立起如下几种制度:
(一)管理体制创新
通过体制创新,解决政、事、企的分离问题,确保事业单位向国际通行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归位。
1、建立规范的法人确认制度。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政府公立机构、非营利组织、企业,从组织学的角度来讲,他们都是不同性质的法人组织。根据经营目的的不同,法人可以分为公法人、私法人、社团法人等多种形式,这种法人之间的区别,实际上就是明确了各种机构性质的差异。因此,建立规范的法人确认制度,可以使各类事业单位归属到与其公共性相适应的各类社会经济组织之中。为了确保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系统地甄别各类事业单位的性质,建议由政府职能部门在整理现行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等要求,对各种社会经济组织的认定标准进行重新的确认,建立标准化的法人确认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目前各地都基本已经成立的政府办事大厅(便民服务中心等),一个窗口对外,对事业单位进行重新的认证、登记,从而避免因部门职能交叉而导致的确认工作混乱。
2、取消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改革后,事业单位要机构独立设置,编制独立核定,编制独立,财务独立,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主体。基于此,应全面取消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各事业单位应根据业务的需要,与政府各职能部门建立起相应的关系。
3、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联动机制。目前,各地都存在一批行政、事业混编混岗的单位。在这次事业单位改革中,要建立起规范的分设制度,进行清理。产生行政、事业单位混编混岗的根源,在于行政机构改革中,由于编制的控制,一部分行政单位把一些行政职能转到了事业单位,并向下属的事业单位无偿借用干部。在行政机构编制不能变的情况下,解决这一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建立起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联动制度,才能真正推进事业单位的深入改革。
(二)产权制度创新
1、国有产权多种实现形式的制度创新
正如党的十六大所讲,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在事业单位改革中,事业单位拥有的各类国有资产,将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在保证其保值增值的前提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将国有资产转化为如下几种形式:
(1)国有财产。即原来由事业单位使用,经过国有资产登记后,变成一种公共消费产品。这类国有资产,不再是一种资产的概念,而是一种单纯的消费财产,它不可能创造新的价值,因此,是一种消耗性的国有资产。
(2)国有资金。通过对国有产权的改制,把一部分原事业单位拥有的国有资产转化为国有资金,由政府收回,投资到其他公共领域,实现国有资产从某些事业单位的退出。这是事业单位改革中国有产权改革的最主要的形式之一。
(3)国有股权。在事业单位改制的过程中,股份制改革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原事业单位占有的国有资产,在改制过程中作为一种国有股权,参与到改制后事业单位的具体经营中。
(4)国有债权。除了事业单位拥有的国有资产转化为国有股权外,基于事业单位改革的特殊性,一些国有资产也可以转化为国有债权,国家作为债权人,改制后的事业单位经营者作为债务人,建立起债权债务关系。
(5)其他形式。事业单位拥有很多国家所有的知识产权,在改制过程中,这些知识产权或者量化为国有股权的一部分,或者保持原来的形式,继续成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地方的事业单位中,还存在一种特殊性质的事业单位,这些事业单位,政府没有资金投入,只给予一个编制或者机构名称,如某某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经济协作中心等。这类单位在改制过程中,很容易被认为是一种集体性质的社会经济组织,不存在国有资产问题,但根据我国的有关法律,这类单位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这一政府命名的单位名称所包含的无形资产。因此,在事业单位的改革中,如何强化国有无形资产的管理,将是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2、多元化的投资制度
改革后,除国家政策规定必须由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外,其它各类事业单位都可以由社会力量兴办。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鼓励多元化投资的制度体系,促进事业单位的改革。
从公共财政角度看地方事业单位改革来自:免费论文网
(1)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事业单位的经营,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一定的标准,势必会影响地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市场准入制度,来保证事业单位经营者的质量,在鼓励多元化投资的宗旨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标准,不能有所有制歧视,区域歧视,更不能有特许的规定。事业单位涉及的领域很多,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准入标准,在事业单位的准入制度上,建立一套与行业许可相适应的许可证制度,与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
(2)畅通的投资制度。私人部门获准参与事业单位经营之后,还必须要有一个畅通的投资渠道,包括了售、股、托、租、包等多种形式。
(三)人事制度创新
1、取消事业单位身份制度和劳动关系制度
进行事业单位改革,首先必须取消原有的身份制度和劳动关系制度,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清理改革障碍。例如深圳市统一把事业单位的员工统称为“职员”,有些地方则以岗位管理代替身份管理,这些办法,都为取消身份制度与劳动关系制度提供了参考。
2、建立规范的人员聘用制度
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员工聘用制度,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
一是单位的自主用人制度。单位可以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自主确定用人标准,用人额度,并到人才市场进行招聘。
二是员工与单位建立合同化的劳动制度。单位按照岗位要求聘用员工,与员工建立合同制的劳动关系,确定单位和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单位和个人的义务和权利。
三是员工的自主择业制度。员工可以通过规范的手段,自主选择职业。
四是竞争上岗的内部用人制度。改变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用人制度,通过竞争上岗的办法,确定每个员工在单位内的位置,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建立新型的领导干部任免制度
以竞争上岗的方式代替组织部门干部考核中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竞争,使每个干部都能有机会取得领导职位,并在竞争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干部管理部门根据竞争上岗中竞争者的表现,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一定程序,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特点,采取直接聘任、招标聘任、推选聘任、委任等多种任用形式,来任免领导干部。
4、建立岗位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岗位设置的科学合理,每个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明确,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关系明确,是确保事业单位运行顺畅的组织保证。岗位管理制度就是把明确的岗位设置与人事管理结合起来,使每个人适得其所,保证事业运行的高效率。
岗位不同,管理制度也不一样。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确保工作人员完成岗位所要求的权责利的制度。如对领导岗位,可以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对管理岗位,可以建立体现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资格经历、岗位需要的等级序列,推行职员制度;对工勤岗位,可参考技工考核的办法,建立岗位等级规范;对专业技术岗位,可以逐步实现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与岗位聘用相统一的办法,一些责任重大、社会通用性强、事关公共利益、具备一定专业技术才能胜任的岗位,还可以参考国际惯例,逐步建立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
5、建立柔性用人制度
柔性用人机制,即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改变现有单一的固定用人方式,从制度上保证各事业单位较好地利用“外脑”,来发展各项事业。
6、建立解聘辞聘制度
劳动关系的合同化,为建立事业单位的解聘、辞聘提供了制度保障。根据聘用合同,单位可以解聘职工,职工也可以按合同辞聘。这一制度,可以疏通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渠道,增加用人制度的灵活性,解决人员能进能出的问题。
7、建立聘用人员考核制度
解聘辞聘制度能否实现,关键是聘用制度中对工作人员考核的办法制定。在聘用人员考核制度中,如果明确了聘用者在聘用期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续聘、解聘、增资、晋级、奖惩等的条件,而且这些条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那么,这一制度才能真正实施起来,反之,这一制度就很容易形同虚设,终身制就很难打破。
8、建立未聘人员安置制度
事业单位改革必然带来一批下岗人员。如何处理这些未聘人员,是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难点。为此,可以参考国有企业下岗工人的安置办法和行政机构改革中未聘人员的安置办法,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制度设计:
一是以行业或系统为单位,建立人员的内部调剂制度。在本单位自行消化的基础上,通过行业或系统内部消化,在整个系统内统一评聘,打乱原来的格局,让所有的员工在系统内公平竞争、自由择业。通过行业内的竞争,争取让一部分人员安置下来,这是减少未聘人员的一条重要措施。
二是建立人才后备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较高,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政策敏感性,那些未聘人员仍然是重要的人才力量,在今后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采取建立人才后备制度的办法,把一部分素质较高、符合当地远期人才发展战略的未聘人员,纳入这一制度进行管理,从而安置一批人员。这可以参考行政机关安置下岗人员的做法,建立若干个人才培训计划,把这些人员纳入这些计划之中,参与培训、攻读学位、考取专业技术职务。
三是建立人才托管制度,对一些未聘人才进行管理。如可以建立人才流动服务中心的办法,由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为之寻找新的工作岗位。为了鼓励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为这些未聘人员服务,政府可以在事业单位的改革费中列支一次介绍费等进行鼓励。
四是建立就业指导制度,引导未聘人员的再就业。
五是通过盘活国有资产,兴办新兴产业。事业单位改革中,国有资产部门将收回一批事业单位使用的国有资产,充分利用这些国有资产,在政策的允许范围内,鼓励未聘人员组建新的企业单位,是各地在事业单位改革中的成功经验。
六是利用国有资产,养活一批未安置人员。对由于年龄、身体等原因而下岗的未聘人员,可以通过提前退离休等办法,或利用改制单位的部分国有资产,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
七是利用政策鼓励未聘人员在新的领域发挥作用。通过政策鼓励、引导未聘人员到基层、农村、企业等领域工作,发挥作用。
八是利用政策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创办或进入企业。对各地的优惠政策进行规范化的基础上,在不违背公平竞争原则的前提下,制定事业单位人员创办或进入企业的制度,鼓励事业单位在岗人员和未聘人员,发挥个人特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9、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事业单位改革顺利成功的稳定器,同时,更是安置未聘人员、促进人才流动、加快单位转型的重要推进器。在事业单位全面推广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既可解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转岗的后顾之忧,也可以降低事业单位改革的成本。目前,我国各地在事业单位开展社会保障制度的进度不一致,有的已经实施了很长时间,有的甚至刚刚起步。因此,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社会保障这一重大问题,对于改革中没有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当地财政部门可能要承担起这部分的费用。
(四)分配制度创新
1、建立健全适应于事业单位发展的分配政策体系。
目前,对事业单位分配制度进行改革的前提,就是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重新组成一个和国际接轨的、符合事业单位发展要求的分配政策体系。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以《财务通则》、《会计准则》为基础的企业内部核算体系;同时,也通过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形式,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了新的改革,建立健全了行政单位的内部核算制度。能否通过这次事业单位改革,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非营利组织的核算体系,是这次改革成败的关键。
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核算问题,可以重新作为一个专题开展研究。本文强调的是,非营利组织内部核算制度的建设中,要特别注意的两个问题。
(1)非营利组织,在具体经营中,同样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它与企业的唯一区别,就是非营利组织所创造的利润不是分配给投资者,而是用于该组织所从事的社会事业发展。非营利组织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它的内部核算制度,必须以企业核算制度为基础,并根据非营利组织的特点,进行制度创新。
(2)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另一个区别在于,它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集劳动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一体的组织。非营利组织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主要生产要素,不是资本,而是掌握专有技术的劳动力。因此,企业内部核算的中心是资本以及资本盈利率的核算,而非营利组织核算的中心则是劳动力以及劳动力收益的核算。因此,对劳动力的核算,特别是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核算,将成为非营利组织内部核算的核心。
在建立了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核算体系后,它就和行政单位的内部核算体系、企业的内部核算体系组成一个系统,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其公共性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改制方案和改制方案中所使用的内部核算制度。
2、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自主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是内部核算制度的核心,特别是在非营利组织中,对劳动力成本收益核算,具有更重要的地位。根据行政单位核算制度、非营利单位的核算制度和企业内部核算制度,不同的事业单位要建立不同的内部分配制度。转化为行政机构或政府公立机构的事业单位,在内部分配制度上,将按照或比较公务员制度进行分配;转化为企业的事业单位,将根据企业的分配制度进行分配;而广大转化为非营利组织的事业单位,则需要根据其公共性的不同及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特点,确立不同的分配依据和分配原则。如:对于一些公共性较强的事业单位,在确定分配原则中,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要素分配为次的原则;而在一些公共性较低的事业单位,则需要在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并重的原则下建立不同的分配制度。
3、积极探索内部分配制度的创新
除转制为行政单位、政府公立机构和企业的事业单位外,转化为非营利机构的事业单位,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配方式的制度创新:
一是参考国有企业改制的经验,在事业单位中推行工资总额包干制度。对于转化为非营利组织的事业单位,国家财政的拨款中,只规定其人员经费的总额,对这部分人员经费内部分配权,全部下放给单位,由单位根据实际建立其内部分配制度(对一些公共性较强的事业单位,单位的内部分配制度需要报财政部门备案)。事业单位在实行工资总额包干管理后,可以在国家工资制度和分配政策基础上,核定单位工资总额,实行增人不增工资总额,减人不减工资总额,节余留用,超支抵扣。上年工资总额节余可转下一使用。工资总额包干基数每年核定一次。一经核定,包干内,除遇国家工资政策调整以外,一般不予改变。
二是参考国有企业改制的经验,在事业单位中推行工效挂钩制度。工效挂钩制度的基本原理和绩效预算是一致的,它是通过对单位内部每个员工对单位业绩的贡献程度,来确定其报酬的一种制度。因此,无论是转化为行政单位、政府公立机构、非营利组织,还是企业化的事业单位,都可以推行工效挂钩的办法。即通过考核事业单位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事业发展指标及复合考核指标,确定该单位所享受的工资总额(这一工资总额可能全部来自国家财政拨款,也可能全部来自单位内部创造的效益,更有可能是根据单位的情况,由单位与财政商定一个比例,实现财政拨款与单位自筹并盘解决)。在这一工资总额内,单位内部可以根据各岗位对单位绩效的贡献度,建立内部的工效挂钩制度,使这一制度具体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三是参考集团公司的管理办法,在事业单位内部推行二级核算制。我国存在着很多纵向设置的事业单位,如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在各地都设有分支机构,同时,一些部门也拥有很多个下级的事业单位。如教育系统,拥有一批中小学。这些事业单位,上下级之间业务范围相同,经营方式相似,因此,在分配机制上,完全可以参考集团企业的管理办法,以一级核算单位作为一级法人,与财政部门发生业务关系,而下属的二级核算单位为二级法人,采取两种方式进行管理。一是采取统一核算的办法,把一、二级事业单位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主体,进行统一管理。如对类似于中华慈善总会等全国性的机构、某些地区区域性的事业单位,如某某地区的行业协会,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集团法人进行管理。二是采取二级核算制度,由一级法人单位,通过内部制度创新,采用二次工效挂钩、全额承包、定额上缴、超额提成、结余分成、自负盈亏等办法,从而提高二级核算单位的竞争机制,提高各二级单位的积极性。
4、积极探索个人分配方式的制度创新,实现个人收入的多元化
进行个人分配方式的制度创新,打破以工资为主体的单一性收入制度,实行各种和员工绩效直接挂钩的多种分配方式,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根据非营利组织的特点,本文认为,对于转化为非营利组织的事业单位,可以形成如下几个层次的个人分配制度:
一是基本工资。这是每个员工的最基本收入。除一般的基本工资管理外,还可以通过基本工资的差别管理,进行政策引导,例如在基本工资基础上加一定系数的优惠政策,鼓励事业单位的员工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特殊岗位工作。
二是岗位工资。对非营利组织内部的工作人员,建立类似公务员、技工的分类管理制度,对不同的岗位确定不同的类别和层次,如一级打字员、二级打字员等,并据此确定不同的岗位工资。
三是职务工资。对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并被单位聘用者,或者担任某领导职务的,给予一定的职务工资。
三是效益工资。根据单位全年创收的情况,在创收部分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工效挂钩或工资总额包干的增量,按照岗位津贴的比例,形成效益工资,分摊给每个员工。
四是绩效工资。岗位工资是员工在每个岗位上取得的基本收入,根据岗位考核目标,每个员工超额完成考核任务,即可以增发相应的绩效工资,从而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
五是计件工资,对于一些可以量化的工作任务,可以直接以计件的办法,进行具体的核算。如车队、打字室的人员,可以在基本工资的基础上,附之以计件工资进行具体的考核。
六是股权分红。在产权制度改革中,事业单位内部的员工,以及有志于参与某项事业发展的私人部门,都可以以资金、资产(如设备等生产资料)、知识产权(技术、专利、成果)、管理或销售网络等参股,并参与单位的利益分成。
七是提成收入。对一些可以进行独立核算的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可以以总承办人为主体,按照总额包干的办法,对于超过包干收入或低于包干经费部分,可以在一定比例内作为总承办人的提成收入,由总承办人根据贡献的大小,分配给相关的工作人员。
八是分成收入。科研成果转让到事业单位,除采取一次性买断、作价入股等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利润分成的形式,进行分配。如有些地方规定,以技术转让方式提供职务科技成果的,可从技术转让所得的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20的比例一次性奖励给有功人员;自行实施转化或与他人合作实施转化的,单位在项目成功投产后,连续五年从实施该科技成果的年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5的比例奖励成果完成者,或参照此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以股份合作形式实施转化的,可用于不低于科技成果入股时作价金额20的股份给予奖励,该持股人依据其所持股份分享收益。若成果研究和转化是由多人完成的,对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所得奖励份额应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
九是奖励收入。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在提高单位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中有突出贡献者,按照贡献的大小,给予一定的奖励。
十是兼职收入。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保证单位利益和知识产权不受侵害的前提下,可以到其他单位兼职;同时,本单位也可以通过柔性工作制,吸引一些其他单位的人员为本单位服务。对本单位人员在外兼职的,其兼职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全额由兼职人员所得,也可以由事业单位和兼职人员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成,也可以通过合同的办法进行管理。
当然,事业单位改革中,需要制度创新的内容很多,如政府对事业单位管理方式、财政对事业单位拨款方式、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制度等,都需要重新进行调整。在各地开展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这些制度创新,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科学总结经验,全面借鉴国际惯例,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事业单位改革的制度体系,推进我国的事业单位向国际通行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转型,使我国的市场化进程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从改革的角度看改革开放30年
从改革的角度看,这30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召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强调整个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立了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有市场”的概念。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主要以“破”为主的阶段: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第二个阶段是党的十四大之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这是一个“立”的阶段。
这两个阶段改革的推进,在理论上伴随着大的争论。第一次争论是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这个争论,实际上要解决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到底什么叫社会主义?到底我们国家应该怎么发展?当时有两个最突出的状况:一是经过十年**国民经济到了快要崩溃的边缘,二是整个社会出现了很严重的信仰危机。首先需要解决思想问题、认识问题。所以就有了关于真理标准和思想解放大讨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很明确,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停止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先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使计划经济逐渐松动,乡镇企业起来了,外资进来了,农民实行承包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了三年,农村的面貌就有了一个根本的改变。联产承包解决了温饱之后,农民就开始搞商品生产,开始想着致富,就开始搞乡镇企业,并带动了农村的工业化发展。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日益活跃,在1991年就开始了第二场大讨论:中国要不要搞市场经济。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在政治上做了一个结论。他说,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可以有市场,计划和市场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哪个手段好,我们就用哪个。党的十四大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基本上形成一个共识:要全力以赴地推进市场经济建设,各种市场化的改革加速进行。
市场经济在调动人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两个日益突出的问题:第一,搞市场经济,私有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出现了众多富翁。第二,市场经济竞争非常激烈,强调优胜劣汰,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私有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国有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迅速拉大,这两条过去都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表现。于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中国又发生了第三场大争论,还是关于姓社姓资的争论。党的十七大报告专门讲了对改革开放的评价,强调改革开放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关键环节。
现在总结改革的经验、成果,至少有三个方面是改变不了的。一是重新回到计划经济体制是不可能的,只能使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完善。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不能改变的,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这一点是不可能改变的。三是中国的法制化是不能改变的。
贯穿改革始终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我们归结起来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虽然改革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弊端,但改革中确立的一些基本制度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制度可以决定中国今后几十年的基本走向。当然,完善这些制度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发展的角度看改革开放30年
从发展的角度看,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全民工业化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城市化加速的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让全中国的老百姓都卷入工业化之中,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原来只靠政府去推动的一件事变成了十多亿人一起去推动的一件事,结果就大不一样了。因此,中国的工业化突然有了一个爆炸式的增长,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突然有了一个巨大的提高。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随着中国工业化的长足进步,中国进入了加速城市化的阶段,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城市大规模开发。城市化急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比如说流动人口增加,社会治安问题增多,整个社会管理难度增加,不稳定性的因素增加等。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我们现在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五大挑战。
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衡量标准,一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二要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要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在这三个方面都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
首先,从经济增长来讲,从1978年到2006年,中国GDP年均增长是9.67%,而同时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是3.3%。像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复杂的国情,连续30年经济高速增长,这在世界历史上是没有的。如果改革开放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符合人民的利益要求,就不可能带来这样的结果。
第二,人均收入。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人均收入翻了好几番,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具体来讲,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是340多元,2006年是11760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1978年是134元,2006年是3587元。财政收入,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只有1100多亿人民币,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了将近4万亿人民币,2007年达到5万亿人民币。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的外汇储备,按照中央银行的统计是16000多亿美元,从3月份到现在,平均每个月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都达到六七百亿。所以,无论从人民收入来讲,还是从国家国力来讲,都有了巨大的提高。
再看我国产业的发展水平。我国现在有50多种产品占据了世界第一位,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以往推进工业化,我们主要解决了一个“从无到有”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的是“从有到优”的问题。一方面我国的产业规模上去了,做大了;另一方面还要提升素质,加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影响力、控制力,还要做强。其中最重要的是加速提升人的素质。
从变化的角度看改革开放30年
这30年发生的变化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谈。
一是经济建设。首先,综合国力有了巨大的提高,这是第一个非常直接的变化。唐山地震和今年汶川大地震,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综合国力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民众财富的增加,这次很多私人、私企捐助的数额很大,过去唐山地震时就不可能有这样规模的社会捐助。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藏富于民,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实力也在增加,所以才能够拿出来这么多钱来支援国家建设,帮助国家渡过难关。其次,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再次,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既和西方国家不一样,又和传统社会主义不一样,从经济的角度来讲中国特色的话,这是中国最大的一个特色。还有,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进展。现在我国在利用两个资源、两种市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标志性事件就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对中国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中国从过去完全拒绝利用世界市场到利用世界市场,从利用世界市场到能够对世界市场施加影响、发挥作用,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这就使得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是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早期限于精神文明建设,现在的文化建设是要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最近国学很热,这实际上就是重新塑造新的民族文化的过程。现在中央强调提高对宗教、民俗、传统节日的认识。文化上的这些变化最终会逐步形成崭新的生活方式,在新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最终会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文化。这种新的中国文化符合中国的发展需要,继承了中国的优秀传统,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文明,同时又对世界有说服力。
三是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最突出的就是民主法制建设。相对来讲,尤其是法制建设,在我们国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法制建设最核心的就是对人民权利的保护和认可。党的十五大就强调财产权利不可侵犯。党的十六大强调财产收入的合法性,强调要素分配的合法性。党的十七大强调了两条:一是积极鼓励和保护人们的财产性收入,二是鼓励大家去创业。因此,在中国来讲,法制在经济领域最大的一个进步就在于它强调充分保护人们的权利,而这些权利中最核心的就是财产权。
四是社会建设。社会建设最核心的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过改革开放30年,我们国家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单一的社会变成了多元的社会,利益关系多元化了,人的身份多元化了,社会矛盾多元化了。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利益协调和秩序维护问题,处理这些问题、矛盾,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统筹兼顾。现在,我们党正在努力推进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逐步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
五是党的建设。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渐地完成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讲到我们党历史上的两大思想飞跃。这两个飞跃跟党的转型密切相关。第一个飞跃时,党是一个革命党,领导人民干革命。第二个飞跃时,党是一个执政党,领导人民搞现代化建设。作为一个革命党和作为一个执政党是不一样的,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至少有三点不同:一是不能再特别强调阶级立场,二是突出了对执政能力的要求,三是执政党制度建设。
总体上讲,这30年来的变化是非常大的,而且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变化,而是一种性质上的变化。这种质变的核心就是,我们现在开始真正塑造一个现代化的社会。
支撑改革开放30年的关键
改革开放30年,支撑我们取得成就的关键是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两个,一是理论建设,二是制度建设。
第一,理论建设。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有了一个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实际、更符合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认识,所以有了这样一套理论。从一开始讲思想解放、真理标准讨论,到后来探讨中国要不要搞市场经济,一直到后来中国要不要搞股份制等,这一系列理论建设的核心就是解决一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我认为这个过程主要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思想路线上、认识方法上的理论建设。现在有三句话: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就是一切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就是要不断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路线已经得到全党的认同,也得到了老百姓、全社会的认同。
第二个层次,是具体改革开放路线方针上的理论建设。比如说市场经济理论、对外开放的理论、民主法制建设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都有很多崭新的成果。
第三个层次,是具体操作层面上的理论和知识建设。比如说管理知识、对外开放的一些理论知识、WTO的理论知识、发展产业的理论知识等。我们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比如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里面很多的理论知识从以往的经典作家那里找不到,从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那里也找不到。这样的一套理论知识就要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形成。
第二,制度建设。一是经济体制,二是政治体制。这里主要强调经济体制建设。
我国最大的经济制度建设,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在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下面,有一系列小的制度建设,股份制就是其中的一个。股份制是今后经济发展中一种主要的企业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是自由流动的,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对经济发展来讲,它要求的不是人治而是一种制度的治理,需要给企业发展提供一个长久的制度保障。在政治建设上有一个从人治到法治的问题,在经济建设上也有一个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问题。这种转变,就是股份制,股份制是一个比较好的法律框架。
改革开放30年来从经济制度建设来说,比较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市场经济体制,二是股份制。市场经济解决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体制问题,股份制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微观机制问题。邓小平同志就特别强调,要把改革开放的成果用制度的方式巩固下来,坚持下去,并不断完善
第五篇: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供给侧改革
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供给侧改革
2015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同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 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又一次提到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此,供给侧正式提上我国深化改革的日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侧重点将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偏移。这一重大转向有望迎来中国经济实质性突破和转折。本文将从中国经济现状、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学原理、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及措施等方面分析我国的供给侧改革。
一、经济发展原有动力已逐步失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问题。
回顾改革开放30年,促使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计划经济体制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转化带来的制度红利;廉价劳动力、高消耗低产出等粗放式生产形成的成本优势;加入全球化(WTO)带来的国际分工与外部市场;后发优势带来低成本学习与模仿的技术进步。然而这些动力已逐步失效,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陷入疲软,全球需求断崖式下跌,国内经济发展的成本系统性上升,劳动力供给萎缩,工资持续上涨;环境污染严重,治污成本迅速上升;金融体系结构性缺陷导致的民营企业融资难,这些问题都在不断加重要素成本负担。2015年以来,央行已5次降息降准,采取了大量的货币政策,发改委新批基建项目超过2万亿,但经济颓势难改。
1、有些行业产品出现了供给侧结构性矛盾问题,即供过于求,价格机制失灵。如钢材、煤炭、建材等,出现了价格持续下降和产能过剩现象。首先是工业品价格连续45个月下降。据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显示,2015年7月初,煤炭价格下降到140元每吨,仅7分钱一斤; 钢材价格降到2000元每吨,8月份继续降到1800元每吨,每斤钢材仅0.9元。有的媒体评论“钢材卖出了白菜价”。其次是产能过剩现象严重。房地产业、钢材和煤炭等行业出现了许多库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国际经济低迷,出口受阻的因素;也有国内需求不足因素。
2、服务业产品存在供给侧不足问题。虽然总体上消费、物流、医疗、健康等服务行业的比重在增长,然而出国旅游热和购物热现象也在持续升温。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出境游人数和购买力已连续3年居世界第一,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游人次预计将实现16%的增长,首次突破1.2亿,出境消费将达1.1万亿元,其中购物仍是出境游最大消费,最热门出境目的地包括日本、韩国、泰国、香港、台湾、美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意大利等,半数以上都是著名的“购物胜地”。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天猫国际一些国外知名卖场开场一两个小时就突破1000万元。在德国、日本、西班牙等地的品牌实体店、免税店,挤满了来自中国的“国际扫客”,名牌手表、名牌衣服等很多热门商品被抢断货,很多商家不得不对中国游客限购。近两年美国、日本、英国、泰国等多国纷纷对华放宽签证政策,出境旅游和消费越来越热,每年实现两位数增幅。百姓手中有钱,为了提高生活品质,出国旅游是极为正常的现象。然而,出国狂购是不正常现象,折射出消费者对国内同类产品的供给水平和供给质量的信心不足。这种供需错配,内需外流的现象体现了仅仅依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国内的经济形势。
二、供给侧的经济学原理
供给经济学,诞生于19世纪初,代表人物有萨伊、罗伯特•孟德尔、阿瑟•拉弗、万尼斯基、诺尔曼•图尔和保罗•罗伯茨。重要理论包括萨伊定律、巴萨效应(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和拉弗曲线。供给学派相信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机制,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供给管理,反对凯恩斯主义刺激总需求的政策。供给学派的学者相信,减税可以激发人们更加勤奋地工作和刺激企业多投资,增加有效供给,从而可以增加就业量,促进经济增长。虽然税率降低,但政府税收因税基扩大反而可能增加。为保证减税效果,供给学派在货币政策上主张稳定币值,极力反对通货膨胀。(1)萨伊定律
诞生于19世纪初的“萨依定律”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认为经济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因为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只要市场是有效的,企业家是理性的,就不会创造“无效供给”(产能过剩)。萨伊的逻辑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生产的目的是与其他生产者进行交换,以获得自己需要的产品来消费,要想换回自己需要的产品,就要使自己生产的产品满足别人的需求,只要市场上有供给,就自动存在一种相应的需求。因此,处在社会分工体系的各个生产者,都既是供给者,同时也是需求者。定律强调市场能够自动出清,生产只是手段,消费才是目的。(2)巴萨效应
1964年被首次提出的巴萨效应(即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是指,在经济增长率越高的国家,工资实际增长率也越高,实际汇率的上升也越快的现象。当贸易产品部门(制造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时,该部门的工资增长率也会提高。国内无论哪个产业,工资水平都有平均化的趋势,所以尽管非贸易部门(服务业)生产效率提高并不大,但是其他行业工资也会以大致相同的比例上涨。(3)拉弗曲线 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拉弗曲线”描绘了政府的税收收入与税率之间的关系。该曲线表明,政府税收额随着税率的升高呈倒 U型变化,当税率为0时,政
府税收额为0,随着税率的升高,政府税收额一开始是增加的,但当税率升高到一定值时,高税率削弱人们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从而削弱税基,导致税收额下降.当税率为100%时,生产活动停止,政府税收额为0。
其基本含义是,税收并不是随着税率的增高在增高,当税率高过一定点后,税收的总额不仅不会增加,反而还会下降。决定税收的因素,不仅要看税率的高低,也要看征税的基础即经济主体收入的大小。过高的税率会削弱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积极性,当税收达到100%时,企业只有微利甚至无利,就会造成无人愿意投资和工作,政府税收也将降为零。
供给学派的学者相信,减税可以激发人们更加勤奋地工作和刺激企业多投资,增加有效供给,从而可以增加就业量,促进经济增长。虽然税率降低,但政府税收因税基扩大反而可能增加。为保证减税效果,供给学派在货币政策上主张稳定币值,极力反对通货膨胀。
三、供给侧改革的提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论述的最先提出,可以追溯到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习近平同时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改革,就是按照市场导向的要求来规范政府的权力,意在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供给侧改革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具体的说,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不是扩张经济总量,而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就是从生产端着手,通过解放生产力,合理配置劳动力、土地、资本的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实现产业的创新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水平。
四、我国供给侧改革措施及意义
针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可以有三大举措:
1、“去库存、补短板”: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升级将成为消化过剩产能,保障原材料产业稳步发展的投资亮点。经过多年来的刚性投资和建设,我国大中城市及城市群的基础设施系统建设基本饱和,近两年进入了转型期,因此出现了煤炭、钢材和房地产等行业的产能过剩现象。然而,与城市相比,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因为城乡差异的存在,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据统计,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5%,伴随城市化扩大出现了诸多城市病,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交通、环境、治安等方面的管理压力不断增大。因此按照“十三五”期间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的构想,大力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的交通网络、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村镇规划等,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互联互通,将有可能成为“十三五”开局之年和今后五年国家调控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的亮点。广大农村地区在三农惠农政策和新农村建设政策实施期间,已经得到诸多实惠,基本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农村小型超市网络基本形成。但是与城市便捷的基础设施相比,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系统显得非常脆弱和滞后,急需升级换代。各级政府有序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更新升级的好处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各种工程建设将很快消化掉现在煤炭、钢材等原料工业的大量库存,并盘活和带动这些产业的稳定发展。第二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发展将逐步实现城乡互联互通和互补发展效应,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扩大乡村旅游的发展。第三为各种产业群的布局提供更多选择,为房地产业的合理开发布局提供新的空间,为人口合理流向城郊和适宜居住的乡村提供了基础,缓解城市压力。第四通过融资模式,2、“降成本、补短板”:逐步打造中国的质量意识,挽回流失消费者群体
最近10多年来,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从而带动了国外旅游热,人们走出国门后发现了境外成熟的购物体系,奢侈品消费随之开始,从而形成境外购物热。现代网络技术和物流体系的发展更加剧了国外购物热的趋势,从而导致国内潜在消费者的流失。
有效防止消费者流失的途径就是,引进诸如美国的“奥特莱斯”等欧美日直销连锁企业落户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或者旅游地区,确保这类企业的进货渠道、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与母公司一致,仅仅是把连锁店的地点设置在中国,相当于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在中国开设的连锁店一样,从而变国外购物热为国内购物热,推动服务业继续向前发展。在国外购物,由于审美观等原因,国人所购买的高档消费品中,相当一部分国外品牌商品是中国工厂加工生产的,等于消费者买了很多出口转内销的“中国制造”商品。如果类似的购物商业城就设在国内,一是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从而达到价格的优势;二是出国旅游者可以专注于欣赏当地的自然风景和特色文化,无需花钱花时间大包小包从千万里之外运回来;三是各级政府的税收将实现新的来源;四是这些企业的引入将新增就业机会,解决就业压力;五是把“狼”引进来,产生鲶鱼效应,倒逼国内销售业学习国外销售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和销售理念,提高国内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六是促进国内企业学习如何构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诚信体系。
3、“去产能、补短板”: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环境治理,支持环保产业。多年来的粗放式发展,导致了我国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重大举措之一,要在部分产能过剩的条件下,按照市场规律和环保法律法规,继续淘汰部分落后的、不适应市场发展的产业,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其次,要培育和支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加快环境的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多元投融资模式,鼓励和扶持一批专业环境治理的研究机构和环保公司。这类环保企业的作用一是可以提高污染治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促进环境服务业有效发展,还国人一个空气清新、青山绿水的自然生态环境;二是变过去的环境破坏性GDP为今后的建设性绿色GDP,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税收点;四是盘活社会闲散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染治理,使其投入国家和社会的实体建设,而不是陷入虚拟经济的炒作中。
四、持续扩大减税力度,并辅之以相应规模的国债发行来弥补财政收支的缺口 税收作为收入分配的一种方式,是由政府在国民收入中征收相应部分,再由政府决定其使用方式。合理的税负是保证政府正常运转、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民生基础设施的必要手段。但如果税负过高,就造成了各生产要素报酬过度偏离其贡献,严重抑制了各要素的投入积极性。目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高度复杂,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传统的投资、出口、消费的三驾马车调控手段的边际效能已经很低,处于供给老化阶段的行业越来越多,新供给形成虽已初现端倪,但是距离能够支撑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还有相当距离,高税负的供给约束作用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复苏进程。在这种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放松供给约束,让财富源泉充分涌流,促进新供给尽快形成规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合理扩大减税规模,大力解除供给约束,充分释放生产要素的供给热情,这是推动中国经济走出低谷的必然选择。应当考虑在未来数年内持续扩大减税力度,并辅之以相应规模的国债发行来弥补财政收支的缺口。
今后在减税政策的制定中,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不仅仅在一些小税种上减税,还可以考虑从企业负担最重的所得税、增值税等大税种入手,实施全面、普遍、大力度的减税措施,不仅对企业减税,而且要对居民减税,才能真正降低企业成本,启动居民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