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121 从外语学习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的改革4000
从外语学习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的改革
摘要:《大学英语》是我国高校开设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在培养大学生英语听说写能力等方面起到了较大作用。然而,作为一门外语,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考试模式已经不能较好适应新时代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模式迫切面临一场新的改革。本文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大学英语教学经验,从外语学习的角度谈谈改革的相关内容。Abstract: “university English” is an important course in the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e curriculum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nd writing ability has played a great role.However, as a foreign language,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mode and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examination is not well adapted to the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the new era demand,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mode of urgent facing a new reform.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ombines the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experience in recent years, relevant content from the angle of the talk about the reform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关键词:外语学习;大学英语教学;考试改革
现阶段,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大大提高,高等教育也逐渐走向大众化。在高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深刻地意识到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的模式已经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相适应,两者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如果不及时化解这些矛盾,大学英语教育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必须对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现代教育。
一、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实行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都知道,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改革活动,这充分说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大学英语亦是如此。随着英语教育的普及,我国所培养出的英语人才也越来越多,然而不难发现,仍然有部分学生虽然通过了英语学习并不能将之运用于实际工作或生活中去,这不得不引起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反思,英语教育的目的并非让学生拿到三级证书就万事大吉,而是应当真正让学生具备应用英语的能力。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实行改革是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在实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立足学生的就业定位,高瞻远瞩,切实把握好英语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使大学英语教育在新时期得到顺利的过渡。
二、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一)过于注重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英语的实际应用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热衷于对英语教材的讲解和英语单词的教读,而忽视了对英语口语的训练。有相关数据表明,当今高校的大学生口语能力普遍较弱,达到较高口语水平的大学生所占比例还不到百分之一,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并没有掌握实质的应用能力,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表明当前的大学英语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更无法将英语英语于未来的实际生活与工作当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学英语教师没有深刻地意识到英语学习的根本目标,把英语教学当做一种任务来完成,在教学中不敢于也不善于创新,导致学生从上课听到下课,肚子里没有半点墨水,这无疑是没有实际价值的一种教学形式;另一方面,除了英语专业的学生外,其他大学生都对大学英语没有特别高的兴趣,对于英语的学习无非就是应付期末考试或者三级,所以他们在英语课堂上的表现也不容乐观,自然也无心在课余时间练习英语口语,这也使得大学生的
英语应用能力偏低。总的来说,当前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学生急于应付英语三级,倾向于应试能力的训练
众所周知,我国的大学英语三级是一种带有水平考试特征的超大规模标准化外语考试,在我国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这种专门针对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国家级考试在大学生心中就是必过之证,否则可能面临无法毕业的巨大风险。面临这样的压力,很多大学生从大一开始便致力于英语三级的训练,很多学生都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三级的应付工作中。无可厚非,这样的三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反馈出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而且三级的合格证书也已经被我国的多数用人单位所接纳和认可,但是长期以来, 这个考试就存在诸多弊病,比如考试试题陈旧,与现实应用联系不大,缺乏考试意义;又如三级过于模式化,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只是抱着过关的念头去学习,而没有真正用心地去理解和体会英语这门外语的魅力所在,可以说英语三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极深的。
三、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是当前大学英语改革的两个重要内容,一切改革的策略必须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开展。最近几年来,很多改革提倡者和教育研究工作者虽然做出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但是依然认为大学英语的改革问题很难,即使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也很难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在于很多人并未切实找到问题的症结,仅仅采取了“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加以改良,显然无法达到改革的效果。笔者认为,在对大学英语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从外语学习的视角去审视,应当从外语学习的普遍规律中寻找适合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方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对英语这门外语学科的全面掌握,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一)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应沿着精英教育的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且长足的发展,英语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加深,全社会懂英语的人越来越多,这实际上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然而,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各行各业的分工日益细化,英语专业的人才趋于饱和,英语教育不得不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此外,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中根本用不上英语,也就是说英语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没有实际价值。因此,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应当向精英教育回归,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在行业外语范围内,要着力培养科技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以及翻译等专业性强,口径宽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优秀英语人才,转以往的宽度为深度,从纵向上提高精英人才的英语水平,使他们更好地满足社会不同行业的需求,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出实践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二)大学英语考试方面的改革应与就业和国际化挂钩
对于大学英语三级的改革前几年炒得沸沸扬扬,于是自2013年12月考次起,全国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委员会对三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作出了局部调整。然而有专家却表示,此次英语三级考试改革的最大特点就是完型不考、翻译加重、难度明显加大。并且据相关网站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八成的大学生认为试题变难了,自己很可能会“栽倒”在翻译题上。也有教师认为,这次考试调整其实就是“变脸”,大有向雅思、托福等考试方式看齐的趋势。笔者认为,全国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委员会对三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作出的局部调整是英语考试改革的第一个尝试,先不评价其好坏,贵在其已经得到了第一步的落实,当然,后续的改革配套措施也应当快速出台。在进行英语考试改革的过程中,笔者认为需注意三点:一是要把英语的考试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结合起来,对于部分本来就热爱英语、准备出国留学或立志要从事与英语密切相关的职业的大学生而言,高校应当给予高度的支持,创造条件让他们拥有较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和锻炼机会;二是在英语考试方面要放宽视野,实现与国际接轨,多多借鉴其他国家的外语考试经验,比如可以以雅思和托福为参照标准开展
我国英语三级考试的改革,把英语考试完全从教学中独立出来,实现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作用,为社会各行各业特别是为外资企业、跨国集团输入更多优秀人才;三是当前我们还应大力推进以计算机考试为主的英语考试模式,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听说等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另外,我们的高校还应更加重视对英语考试的公平公正监督,确保该考试能够真正高效地检验出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使其获得更高的可信度。
(三)以改革为契机加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与英语教学和考试的改革密切相关,作为大学英语教育的一大主体,英语教师当仁不让地应当成为改革的领头人物,因此必须抓紧大学英语改革的契机,进一步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具体来说,要从教师人才引进的源头抓起,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高层次高学历英语人才的比例;要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探索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要制定师资队伍的培养规划,建立与一流大学知名教师的长期合作关系;要注重培养英语教师的创新能力,把教学创新作为师资培养的重要工作来抓;要努力建立一个有利于吸引优秀英语教育人才的人才集聚机制,让他们在大学英语改革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改革任重而道远。作为高校要坚持从外语学习的角度去审视这场改革,要使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沿着精英教育的方向发展,使大学英语考试的改革与就业和国际化挂钩,以改革为契机加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唯有如此,才可能助推大学英语改革走向成功。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蔓延,国内外英语人才的需求量必将大大增加,高校在英语人才的培养方面应当高度重视国际化、职业化和专业化,彻底改变以往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大学英语考试的各项制度,始终以就业和国际化为导向,建立更加完善、更加可靠、更加权威的英语教育体系,使之更好地促进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会,参考文献
[1]王初明.从外语学习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的改革[J].外语界,2010,01:17-22.[2]多守明.新教改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的改革[J].才智,2013,34:95.[3]杜晖.从外语学习的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改革[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4,03:44-46.[4]李凤荣,刘勃含.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遵循外语学习规律[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03:103-105.
第二篇:从不同角度看供给侧改革
从“质量管理专业”角度看供给侧改革
从中国政府改革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可谓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时间里最深刻的一次政府功能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多方面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供给约束,使产业、企业的自然活力非受限于作为公共政策供给方的政府约束,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破垄断经营,其核心是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扭曲。(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质量管理研究所整理)。
从企业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去除无效和中低端产品过剩产能的包袱,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提质量、补短板”。其中包括处置僵尸企业、去除过剩产能、化解房地产库存、防控金融风险、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补充供给短板和化解结构矛盾等具体方面。企业依靠创新(包括政策制度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附加值含量更高的、质量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获得更好的国际竞争力。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六个方面入手:一是推动资本市场规模发展;二是推动资本市场的制度改革,首先要进行发行制度改革;三是推动上市公司标准的调整;四是进一步完善退市机制;五是交易制度要做相应调整,实行熔断机制;六是有效推进并购重组。
从产业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导致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占比下降、新兴产业占比上升。
而从收入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引发经济蛋糕的重新分配,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激发经济发展的动力,强化发展后劲。
从“质量管理专业”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就是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的质量,增加品牌的附加值。
第三篇:从公共财政角度看地方事业单位改革
从公共财政角度看地方事业单位改革
税收调研文章
内容摘要:事业单位改革已经全面启动,但一些核心问题仍众说纷纭。本课题通过大量的调研,把这些难点问题归纳为认识观念转变的困难、人事制度改革的困难、职能体制改革的困难、分配制度改革的困难等等。通过借鉴各地的改革经验,按照政府与市场分工标准、据公共财政原则等,对现行的事业单位进行了分类和定位,认为事业单位将向政府机构、政府公立机构、非营利机构和企业这四种组织进行转型,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上述这些难点问题,并提出了管理体制创新、产权制度创新、人事制度创新和分配制度创新的具体思路。特别是在人事制度创新和分配制度创新上,提出了可操作性较强的改革方案。
把某种经济组织命名为“事业单位”,把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统称为行政事业单位,这是中国的特色,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痕迹。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承办了所有的社会经济发展事项,所有的投资,都由政府承担,因此,根据投资项目不同,把社会存在的各种组织分为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也就无可厚非。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从政府的一部车间变成了独立的经济法人,使我国的经济走上了快速稳定发展的道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把原来捆绑在政府怀抱里的事业单位也独立出来,将会使我国的社会走向可持续的繁荣。新世纪初,中央决定开展事业单位改革,正是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通过对科技系统以及全国部分地区试点情况的总结,中央下发了不少文件,这对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但我国拥有130多万个事业单位,近3000万的从业人员,情况十分复杂,特别是地方的事业单位,更面临着种种困难。本课题试图从公共财政角度,就地方事业单位改革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一、事业单位的分类及定位
(一)事业单位的分类
对事业单位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是进行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事业单位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公共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根据公共财政的原则,对之进行明确分类后,才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明确的定位。本文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分工为标准,对事业单位作如下划分:
1、提供纯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
根据公共产品原理,提供纯公共产品事业单位有如下几大类:
(1)行政执法型事业单位。近几年,国家多次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对行政单位、行政编制进行严格控制。但为了确保社会事业的发展,各地先后建起了一批带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有些单位则转制为“按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在一些地区,被称为“行政执法型事业单位”,实际上履行着行政单位的职能,因此,它提供的服务属于完全意义上的纯公共产品。
(2)基础教育单位。我国的宪法规定,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应该向社会提供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一纯公共产品,并由财政承担其全部费用。因此,因九年制义务教育而建立起来的公立中小学,以及为义务教育培养教师人才的师范学院也属于提供纯公共产品的范围。
(3)基础研究单位。如地方上的一些针对当地重点行业发展而设置的基础性研究机构,这些机构提供的研究成果是为了当地社会的发展、公众的需要,因此其服务也属于纯公共产品。
2、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
准公共产品,既可以由政府来提供,也可以通过市场提供。根据我国各地实际,按照准公共产品的公共程度,可以把这一类的事业单位分为如下几种:
(4)公益性事业单位。为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设施中,有的是由行政部门负责进行管理的,如城市公路就由属于行政单位的公用事业局来管理;有的则是由事业单位来进行管理的,如:中心血库、疾病控制中心等基础医疗机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戏剧院等基础文化设施;环境监测、生态环境治理机构等等。
(5)慈善型事业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以慈善为宗旨的各类机构,包括各种从原来行政单位分离出来的机构,如民政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的下属机构;各种公益基金会,如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会、希望工程、教育基金会等;带有宗教色彩、在传教的同时又向教民提供慈善服务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组织等等。
(6)社会中介型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一部分是从原来政府部门分离出来,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中介单位,包括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中介机构,政府各部门下属的服务机构,政府职能的衍生产品(如质量检验所、药品检验所等),因市场经济发展而新生的第三产业(如拍卖行、婚姻事务所、产权交易中心等)。
(7)专业人才培养机构。这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指从事不属于义务教育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如高
中、职业中学、中专、大专、大学、成教学校、专业培训中心等等。
(8)技术服务型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指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为企业提供各种应用性服务的事业单位。如:各种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各种学术性、行业性的群体团体,科技交易市场等。在广大农村,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农机维修网络,也属于
技术服务型的事业单位。
(9)城市经营性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以管理、经营城市资源为手段,以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为目的,既重社会效益,更重经济效益,也属于事业单位的范围。根据城市经营的产业链,这些单位可按序分为:从事土地、空间等城市资源一级交易的土地储备中心、土地交易中心,产权拍卖中心等;从事城市资源初级开发(城市项目建设)工程的项目指挥部、项目公司;从事已建成的城市资源管理和维修的各类事业单位,如尚未市场化的煤、气、路、水等管理单位;从事城市资源二级交易的房地产交易中心等。
3、提供私人产品的事业单位
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分工,私人产品应全部由市场来供给。但由于我国的事业单位,是从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加之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决定了一些尽管属于私人产品、但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还需要国家来经营,因此,存在相应的事业单位。按所从事的业务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可将这类事业单位分为以下几类:
(10)仍需要政府扶持的事业单位。以向广大人民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为经营目标、以市场化的动作为主要手段的事业单位,其经营绩效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还需要国家扶持,包括:医疗机构,“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公交部门、城市地铁、水上渡船码头,城市设计院、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院等。
(11)可以市场化但尚未市场化的事业单位。包括:可以市场化的应用研究部门;各类行政、事业单位附属的“三产”单位,如各种“四技”事业,各种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车队、劳动服务公司等;一些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基金会、协会、中心等等。
(12)已经市场化的事业单位。以事业单位名义存在、经营机制已市场化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如广播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系统等。
(二)事业单位的定位
按照公共财政的理论,把事业单位划分为上述的三大类十二小类,根据分析可知,我国的事业单位是提供各种公共性程度完全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的社会经济组织的统称。事业单位改革,就是要根据政府与市场的分工,把这些事业单位归位到与其公共性相适应的经济组织类型之中。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与国际接轨,参照国际经验,我们把整个社会经济组织分为五大类:政府机构、政府公立机构、非营利组织、企业和家庭。同时借鉴这种分类方法,明确现行各类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定位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就是从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转化为当前国际通行的社会经济组织的过程。
关于政府机构、政府公立机构、非营利组织、企业及家庭等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游戏规则,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在此不作详细讨论。本文的重点,放在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
事业单位从目前这种状态向规范的四种经济组织形式归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制度创新,进行内部改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涉及到事业单位以及与之相关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资源配置格局,因此,改革的难度极大。特别是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对资源配置影响较大的地区,很多利益集团,都是通过事业单位这一形式,来分财政的一杯羹。因此,要使他们脱离政府的扶持,直接在市场中自求生存,阻力很大。
从调查情况看,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认识观念转变的困难
事业单位改革,是市场化向纵深推进的必然过程,是政府部门的一场“自我革命”,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正确认识,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成败。调查发现,我国各地开展事业单位改革中,对事业单位改革认识上的差距,已经成为影响事业单位改革的头号因素。我们可以把这些模糊认识罗列为如下几种:
一是消极观念,认为事业单位改革可以通过形式主义等做法很好地完成改革任务,又可以通过改革,实际上扩大事业单位的阵容。
二是任务观念,认为事业单位改革是上级的任务,只要遵循上级的精神即可,一方面使得改革不考虑当地的实际,一味照搬中央部委的文件,另一方面改革陷入等待状态。
三是保护观念,认为事业单位改革中,以保护一些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为前提,才能保证事业单位改革的成功,如保护事业单位职工的既得利益、保护改革者的利益等。而事业单位改革与以前任何一次政府内部改革不同,是一次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它必然要打破既得利益。因此,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地方的事业单位改革难以很好地推进。
四是畏难情绪,改革可能引起下岗,使得改革中出现一批观望者,甚至出现阻挠改革的领导干部。
五是被动情绪,被改革者对前途不明,无法谋定而后动,只能等待政府改革方案对他们命运的安排,这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主体——广大事业单位职工中很流行的想法。
这五种认识观念上的模糊,由于目前没有一套较有说明力的宣传资料,连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都无法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纠正。
2、人事制度改革的困难
人事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难中之难。这些困难可以归纳为:
一是人员安置分流的困难。这是事业单位改革中最困难的问题。事业单位职能的转换带来的职工下岗问题,在就业机会本就不多的地区,如何安置下岗职工以及如何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与公平待遇的矛盾问题等都是改革的难点。
二是事业单位及其人员的政治、技术待遇问题。一方面,行政级别的取消,在一些“官本位”意识较浓的地区,无疑是十分困难的;另一方面,原来属于某些事业单位的员工,可能失去评聘特定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这同样会阻碍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
三是领导干部的任免问题。在目前“党管干部”的体制下,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一般都是在组织部门考察的基础上,由当地的党委或政府任免的。改制后,事业单位要按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开展业务活动,其领导干部的任免工作就不可能全部归党或政府,必须区别情况,分别对待。
四是一般职工的任免管理问题。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打破事业单位终身制的用工制度,形成一种有进有出、进出有序的人才流动体制,这要求逐步规范目前混乱的人事管理制度,一部分人的利益将受到影响,他们很可能成为改革的巨大阻力。
3、职能体制改革的困难
首先,是每个事业单位的定位困难。尽管我们在第一部分对事业单位作了12类的分类,但具体到某一个部门的定位,各地的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很多困难。如一些属于城市经营的事业单位,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早就成为企业,而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差的地区,甚至还有全额拨款的。
其次,是每个单位内部的职能改革问题。即使在一个单位内部,每个部门所履行的职能的公共性差别很大,如果职能划分不清,就可能影响改革的方向。
4、分配制度的困难。分配制度,是各利益关系调整的集中反映,也是事业单位改革中,矛盾最集中的问题。在分配制度问题上,存在着如下几方面的困难。
一是事业单位分配的基本原则问题。事业单位改制后如何体现“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的分配原则,是事业单位改革在分配制度上面临的首要问题。一方面,事业单位原来采取的是一种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事业单位的工资,一般按员工的工作能力来确定的。改制后,单纯的按劳分配势必很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必须辅之以其他分配方式,但这些分配方式的基础却很难界定。另一方面,在事业单位内部,只存在着二种分配基础:一是属于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力,二是属于国家的各种国有资产。在事业单位,也存在着诸如产权、专利权等其他可以作为分配依据的生产要素,但在改制前,这些生产要素都是国有的。除非有私人产品参与事业单位改革,否则,事业单位的改革,在分配制度上就可能变成国家与个人的分配关系调整,而个人间的分配关系,仍难以得到很好的调整。
二是事业单位分配权问题。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各地制定了一些地方性规定,给予事业单位一定的分配自主权,但仍没有摆脱上级决定分配权的本质,与事业单位改革的最终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是事业单位个人分配制度的建立问题。在事业单位改革后,要建立起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人分配制度,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改变原来个人收入来源单一的格局,实现收入的多元化,调动积极性并避免收入的不合理差距,因此探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还有待研究。
四是事业单位个人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减震器”,在打破用工的终身制后,事业单位的员工就必须面临着社会保障问题,但事业单位在很多领域还没有和社会保障制度接轨,解决事业单位员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分配制度的建立,还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
三、制度创新:对事业单位改革若干难点的政策建议
上述四大类困难中,最突出的是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困难。解决好这两大制度的创新,对事业单位的改革,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根据各地事业单位改革的实践经验,本文认为,地方的事业单位改革,关键在于建立起如下几种制度:
(一)管理体制创新
通过体制创新,解决政、事、企的分离问题,确保事业单位向国际通行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归位。
1、建立规范的法人确认制度。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政府公立机构、非营利组织、企业,从组织学的角度来讲,他们都是不同性质的法人组织。根据经营目的的不同,法人可以分为公法人、私法人、社团法人等多种形式,这种法人之间的区别,实际上就是明确了各种机构性质的差异。因此,建立规范的法人确认制度,可以使各类事业单位归属到与其公共性相适应的各类社会经济组织之中。为了确保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系统地甄别各类事业单位的性质,建议由政府职能部门在整理现行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等要求,对各种社会经济组织的认定标准进行重新的确认,建立标准化的法人确认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目前各地都基本已经成立的政府办事大厅(便民服务中心等),一个窗口对外,对事业单位进行重新的认证、登记,从而避免因部门职能交叉而导致的确认工作混乱。
2、取消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改革后,事业单位要机构独立设置,编制独立核定,编制独立,财务独立,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主体。基于此,应全面取消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各事业单位应根据业务的需要,与政府各职能部门建立起相应的关系。
3、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联动机制。目前,各地都存在一批行政、事业混编混岗的单位。在这次事业单位改革中,要建立起规范的分设制度,进行清理。产生行政、事业单位混编混岗的根源,在于行政机构改革中,由于编制的控制,一部分行政单位把一些行政职能转到了事业单位,并向下属的事业单位无偿借用干部。在行政机构编制不能变的情况下,解决这一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建立起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联动制度,才能真正推进事业单位的深入改革。
(二)产权制度创新
1、国有产权多种实现形式的制度创新
正如党的十六大所讲,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在事业单位改革中,事业单位拥有的各类国有资产,将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在保证其保值增值的前提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将国有资产转化为如下几种形式:
(1)国有财产。即原来由事业单位使用,经过国有资产登记后,变成一种公共消费产品。这类国有资产,不再是一种资产的概念,而是一种单纯的消费财产,它不可能创造新的价值,因此,是一种消耗性的国有资产。
(2)国有资金。通过对国有产权的改制,把一部分原事业单位拥有的国有资产转化为国有资金,由政府收回,投资到其他公共领域,实现国有资产从某些事业单位的退出。这是事业单位改革中国有产权改革的最主要的形式之一。
(3)国有股权。在事业单位改制的过程中,股份制改革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原事业单位占有的国有资产,在改制过程中作为一种国有股权,参与到改制后事业单位的具体经营中。
(4)国有债权。除了事业单位拥有的国有资产转化为国有股权外,基于事业单位改革的特殊性,一些国有资产也可以转化为国有债权,国家作为债权人,改制后的事业单位经营者作为债务人,建立起债权债务关系。
(5)其他形式。事业单位拥有很多国家所有的知识产权,在改制过程中,这些知识产权或者量化为国有股权的一部分,或者保持原来的形式,继续成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地方的事业单位中,还存在一种特殊性质的事业单位,这些事业单位,政府没有资金投入,只给予一个编制或者机构名称,如某某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经济协作中心等。这类单位在改制过程中,很容易被认为是一种集体性质的社会经济组织,不存在国有资产问题,但根据我国的有关法律,这类单位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这一政府命名的单位名称所包含的无形资产。因此,在事业单位的改革中,如何强化国有无形资产的管理,将是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2、多元化的投资制度
改革后,除国家政策规定必须由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外,其它各类事业单位都可以由社会力量兴办。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鼓励多元化投资的制度体系,促进事业单位的改革。
从公共财政角度看地方事业单位改革来自:免费论文网
(1)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事业单位的经营,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一定的标准,势必会影响地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市场准入制度,来保证事业单位经营者的质量,在鼓励多元化投资的宗旨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标准,不能有所有制歧视,区域歧视,更不能有特许的规定。事业单位涉及的领域很多,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准入标准,在事业单位的准入制度上,建立一套与行业许可相适应的许可证制度,与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
(2)畅通的投资制度。私人部门获准参与事业单位经营之后,还必须要有一个畅通的投资渠道,包括了售、股、托、租、包等多种形式。
(三)人事制度创新
1、取消事业单位身份制度和劳动关系制度
进行事业单位改革,首先必须取消原有的身份制度和劳动关系制度,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清理改革障碍。例如深圳市统一把事业单位的员工统称为“职员”,有些地方则以岗位管理代替身份管理,这些办法,都为取消身份制度与劳动关系制度提供了参考。
2、建立规范的人员聘用制度
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员工聘用制度,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
一是单位的自主用人制度。单位可以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自主确定用人标准,用人额度,并到人才市场进行招聘。
二是员工与单位建立合同化的劳动制度。单位按照岗位要求聘用员工,与员工建立合同制的劳动关系,确定单位和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单位和个人的义务和权利。
三是员工的自主择业制度。员工可以通过规范的手段,自主选择职业。
四是竞争上岗的内部用人制度。改变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用人制度,通过竞争上岗的办法,确定每个员工在单位内的位置,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建立新型的领导干部任免制度
以竞争上岗的方式代替组织部门干部考核中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竞争,使每个干部都能有机会取得领导职位,并在竞争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干部管理部门根据竞争上岗中竞争者的表现,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一定程序,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特点,采取直接聘任、招标聘任、推选聘任、委任等多种任用形式,来任免领导干部。
4、建立岗位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岗位设置的科学合理,每个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明确,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关系明确,是确保事业单位运行顺畅的组织保证。岗位管理制度就是把明确的岗位设置与人事管理结合起来,使每个人适得其所,保证事业运行的高效率。
岗位不同,管理制度也不一样。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确保工作人员完成岗位所要求的权责利的制度。如对领导岗位,可以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对管理岗位,可以建立体现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资格经历、岗位需要的等级序列,推行职员制度;对工勤岗位,可参考技工考核的办法,建立岗位等级规范;对专业技术岗位,可以逐步实现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与岗位聘用相统一的办法,一些责任重大、社会通用性强、事关公共利益、具备一定专业技术才能胜任的岗位,还可以参考国际惯例,逐步建立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
5、建立柔性用人制度
柔性用人机制,即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改变现有单一的固定用人方式,从制度上保证各事业单位较好地利用“外脑”,来发展各项事业。
6、建立解聘辞聘制度
劳动关系的合同化,为建立事业单位的解聘、辞聘提供了制度保障。根据聘用合同,单位可以解聘职工,职工也可以按合同辞聘。这一制度,可以疏通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渠道,增加用人制度的灵活性,解决人员能进能出的问题。
7、建立聘用人员考核制度
解聘辞聘制度能否实现,关键是聘用制度中对工作人员考核的办法制定。在聘用人员考核制度中,如果明确了聘用者在聘用期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续聘、解聘、增资、晋级、奖惩等的条件,而且这些条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那么,这一制度才能真正实施起来,反之,这一制度就很容易形同虚设,终身制就很难打破。
8、建立未聘人员安置制度
事业单位改革必然带来一批下岗人员。如何处理这些未聘人员,是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难点。为此,可以参考国有企业下岗工人的安置办法和行政机构改革中未聘人员的安置办法,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制度设计:
一是以行业或系统为单位,建立人员的内部调剂制度。在本单位自行消化的基础上,通过行业或系统内部消化,在整个系统内统一评聘,打乱原来的格局,让所有的员工在系统内公平竞争、自由择业。通过行业内的竞争,争取让一部分人员安置下来,这是减少未聘人员的一条重要措施。
二是建立人才后备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较高,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政策敏感性,那些未聘人员仍然是重要的人才力量,在今后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采取建立人才后备制度的办法,把一部分素质较高、符合当地远期人才发展战略的未聘人员,纳入这一制度进行管理,从而安置一批人员。这可以参考行政机关安置下岗人员的做法,建立若干个人才培训计划,把这些人员纳入这些计划之中,参与培训、攻读学位、考取专业技术职务。
三是建立人才托管制度,对一些未聘人才进行管理。如可以建立人才流动服务中心的办法,由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为之寻找新的工作岗位。为了鼓励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为这些未聘人员服务,政府可以在事业单位的改革费中列支一次介绍费等进行鼓励。
四是建立就业指导制度,引导未聘人员的再就业。
五是通过盘活国有资产,兴办新兴产业。事业单位改革中,国有资产部门将收回一批事业单位使用的国有资产,充分利用这些国有资产,在政策的允许范围内,鼓励未聘人员组建新的企业单位,是各地在事业单位改革中的成功经验。
六是利用国有资产,养活一批未安置人员。对由于年龄、身体等原因而下岗的未聘人员,可以通过提前退离休等办法,或利用改制单位的部分国有资产,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
七是利用政策鼓励未聘人员在新的领域发挥作用。通过政策鼓励、引导未聘人员到基层、农村、企业等领域工作,发挥作用。
八是利用政策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创办或进入企业。对各地的优惠政策进行规范化的基础上,在不违背公平竞争原则的前提下,制定事业单位人员创办或进入企业的制度,鼓励事业单位在岗人员和未聘人员,发挥个人特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9、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事业单位改革顺利成功的稳定器,同时,更是安置未聘人员、促进人才流动、加快单位转型的重要推进器。在事业单位全面推广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既可解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转岗的后顾之忧,也可以降低事业单位改革的成本。目前,我国各地在事业单位开展社会保障制度的进度不一致,有的已经实施了很长时间,有的甚至刚刚起步。因此,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社会保障这一重大问题,对于改革中没有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当地财政部门可能要承担起这部分的费用。
(四)分配制度创新
1、建立健全适应于事业单位发展的分配政策体系。
目前,对事业单位分配制度进行改革的前提,就是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重新组成一个和国际接轨的、符合事业单位发展要求的分配政策体系。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以《财务通则》、《会计准则》为基础的企业内部核算体系;同时,也通过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形式,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了新的改革,建立健全了行政单位的内部核算制度。能否通过这次事业单位改革,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非营利组织的核算体系,是这次改革成败的关键。
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核算问题,可以重新作为一个专题开展研究。本文强调的是,非营利组织内部核算制度的建设中,要特别注意的两个问题。
(1)非营利组织,在具体经营中,同样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它与企业的唯一区别,就是非营利组织所创造的利润不是分配给投资者,而是用于该组织所从事的社会事业发展。非营利组织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它的内部核算制度,必须以企业核算制度为基础,并根据非营利组织的特点,进行制度创新。
(2)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另一个区别在于,它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集劳动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一体的组织。非营利组织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主要生产要素,不是资本,而是掌握专有技术的劳动力。因此,企业内部核算的中心是资本以及资本盈利率的核算,而非营利组织核算的中心则是劳动力以及劳动力收益的核算。因此,对劳动力的核算,特别是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核算,将成为非营利组织内部核算的核心。
在建立了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核算体系后,它就和行政单位的内部核算体系、企业的内部核算体系组成一个系统,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其公共性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改制方案和改制方案中所使用的内部核算制度。
2、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自主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是内部核算制度的核心,特别是在非营利组织中,对劳动力成本收益核算,具有更重要的地位。根据行政单位核算制度、非营利单位的核算制度和企业内部核算制度,不同的事业单位要建立不同的内部分配制度。转化为行政机构或政府公立机构的事业单位,在内部分配制度上,将按照或比较公务员制度进行分配;转化为企业的事业单位,将根据企业的分配制度进行分配;而广大转化为非营利组织的事业单位,则需要根据其公共性的不同及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特点,确立不同的分配依据和分配原则。如:对于一些公共性较强的事业单位,在确定分配原则中,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要素分配为次的原则;而在一些公共性较低的事业单位,则需要在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并重的原则下建立不同的分配制度。
3、积极探索内部分配制度的创新
除转制为行政单位、政府公立机构和企业的事业单位外,转化为非营利机构的事业单位,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配方式的制度创新:
一是参考国有企业改制的经验,在事业单位中推行工资总额包干制度。对于转化为非营利组织的事业单位,国家财政的拨款中,只规定其人员经费的总额,对这部分人员经费内部分配权,全部下放给单位,由单位根据实际建立其内部分配制度(对一些公共性较强的事业单位,单位的内部分配制度需要报财政部门备案)。事业单位在实行工资总额包干管理后,可以在国家工资制度和分配政策基础上,核定单位工资总额,实行增人不增工资总额,减人不减工资总额,节余留用,超支抵扣。上年工资总额节余可转下一使用。工资总额包干基数每年核定一次。一经核定,包干内,除遇国家工资政策调整以外,一般不予改变。
二是参考国有企业改制的经验,在事业单位中推行工效挂钩制度。工效挂钩制度的基本原理和绩效预算是一致的,它是通过对单位内部每个员工对单位业绩的贡献程度,来确定其报酬的一种制度。因此,无论是转化为行政单位、政府公立机构、非营利组织,还是企业化的事业单位,都可以推行工效挂钩的办法。即通过考核事业单位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事业发展指标及复合考核指标,确定该单位所享受的工资总额(这一工资总额可能全部来自国家财政拨款,也可能全部来自单位内部创造的效益,更有可能是根据单位的情况,由单位与财政商定一个比例,实现财政拨款与单位自筹并盘解决)。在这一工资总额内,单位内部可以根据各岗位对单位绩效的贡献度,建立内部的工效挂钩制度,使这一制度具体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三是参考集团公司的管理办法,在事业单位内部推行二级核算制。我国存在着很多纵向设置的事业单位,如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在各地都设有分支机构,同时,一些部门也拥有很多个下级的事业单位。如教育系统,拥有一批中小学。这些事业单位,上下级之间业务范围相同,经营方式相似,因此,在分配机制上,完全可以参考集团企业的管理办法,以一级核算单位作为一级法人,与财政部门发生业务关系,而下属的二级核算单位为二级法人,采取两种方式进行管理。一是采取统一核算的办法,把一、二级事业单位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主体,进行统一管理。如对类似于中华慈善总会等全国性的机构、某些地区区域性的事业单位,如某某地区的行业协会,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集团法人进行管理。二是采取二级核算制度,由一级法人单位,通过内部制度创新,采用二次工效挂钩、全额承包、定额上缴、超额提成、结余分成、自负盈亏等办法,从而提高二级核算单位的竞争机制,提高各二级单位的积极性。
4、积极探索个人分配方式的制度创新,实现个人收入的多元化
进行个人分配方式的制度创新,打破以工资为主体的单一性收入制度,实行各种和员工绩效直接挂钩的多种分配方式,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根据非营利组织的特点,本文认为,对于转化为非营利组织的事业单位,可以形成如下几个层次的个人分配制度:
一是基本工资。这是每个员工的最基本收入。除一般的基本工资管理外,还可以通过基本工资的差别管理,进行政策引导,例如在基本工资基础上加一定系数的优惠政策,鼓励事业单位的员工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特殊岗位工作。
二是岗位工资。对非营利组织内部的工作人员,建立类似公务员、技工的分类管理制度,对不同的岗位确定不同的类别和层次,如一级打字员、二级打字员等,并据此确定不同的岗位工资。
三是职务工资。对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并被单位聘用者,或者担任某领导职务的,给予一定的职务工资。
三是效益工资。根据单位全年创收的情况,在创收部分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工效挂钩或工资总额包干的增量,按照岗位津贴的比例,形成效益工资,分摊给每个员工。
四是绩效工资。岗位工资是员工在每个岗位上取得的基本收入,根据岗位考核目标,每个员工超额完成考核任务,即可以增发相应的绩效工资,从而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
五是计件工资,对于一些可以量化的工作任务,可以直接以计件的办法,进行具体的核算。如车队、打字室的人员,可以在基本工资的基础上,附之以计件工资进行具体的考核。
六是股权分红。在产权制度改革中,事业单位内部的员工,以及有志于参与某项事业发展的私人部门,都可以以资金、资产(如设备等生产资料)、知识产权(技术、专利、成果)、管理或销售网络等参股,并参与单位的利益分成。
七是提成收入。对一些可以进行独立核算的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可以以总承办人为主体,按照总额包干的办法,对于超过包干收入或低于包干经费部分,可以在一定比例内作为总承办人的提成收入,由总承办人根据贡献的大小,分配给相关的工作人员。
八是分成收入。科研成果转让到事业单位,除采取一次性买断、作价入股等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利润分成的形式,进行分配。如有些地方规定,以技术转让方式提供职务科技成果的,可从技术转让所得的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20的比例一次性奖励给有功人员;自行实施转化或与他人合作实施转化的,单位在项目成功投产后,连续五年从实施该科技成果的年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5的比例奖励成果完成者,或参照此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以股份合作形式实施转化的,可用于不低于科技成果入股时作价金额20的股份给予奖励,该持股人依据其所持股份分享收益。若成果研究和转化是由多人完成的,对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所得奖励份额应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
九是奖励收入。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在提高单位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中有突出贡献者,按照贡献的大小,给予一定的奖励。
十是兼职收入。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保证单位利益和知识产权不受侵害的前提下,可以到其他单位兼职;同时,本单位也可以通过柔性工作制,吸引一些其他单位的人员为本单位服务。对本单位人员在外兼职的,其兼职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全额由兼职人员所得,也可以由事业单位和兼职人员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成,也可以通过合同的办法进行管理。
当然,事业单位改革中,需要制度创新的内容很多,如政府对事业单位管理方式、财政对事业单位拨款方式、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制度等,都需要重新进行调整。在各地开展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这些制度创新,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科学总结经验,全面借鉴国际惯例,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事业单位改革的制度体系,推进我国的事业单位向国际通行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转型,使我国的市场化进程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从改革的角度看改革开放30年
从改革的角度看,这30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召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强调整个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立了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有市场”的概念。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主要以“破”为主的阶段: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第二个阶段是党的十四大之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这是一个“立”的阶段。
这两个阶段改革的推进,在理论上伴随着大的争论。第一次争论是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这个争论,实际上要解决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到底什么叫社会主义?到底我们国家应该怎么发展?当时有两个最突出的状况:一是经过十年**国民经济到了快要崩溃的边缘,二是整个社会出现了很严重的信仰危机。首先需要解决思想问题、认识问题。所以就有了关于真理标准和思想解放大讨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很明确,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停止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先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使计划经济逐渐松动,乡镇企业起来了,外资进来了,农民实行承包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了三年,农村的面貌就有了一个根本的改变。联产承包解决了温饱之后,农民就开始搞商品生产,开始想着致富,就开始搞乡镇企业,并带动了农村的工业化发展。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日益活跃,在1991年就开始了第二场大讨论:中国要不要搞市场经济。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在政治上做了一个结论。他说,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可以有市场,计划和市场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哪个手段好,我们就用哪个。党的十四大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基本上形成一个共识:要全力以赴地推进市场经济建设,各种市场化的改革加速进行。
市场经济在调动人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两个日益突出的问题:第一,搞市场经济,私有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出现了众多富翁。第二,市场经济竞争非常激烈,强调优胜劣汰,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私有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国有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迅速拉大,这两条过去都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表现。于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中国又发生了第三场大争论,还是关于姓社姓资的争论。党的十七大报告专门讲了对改革开放的评价,强调改革开放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关键环节。
现在总结改革的经验、成果,至少有三个方面是改变不了的。一是重新回到计划经济体制是不可能的,只能使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完善。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不能改变的,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这一点是不可能改变的。三是中国的法制化是不能改变的。
贯穿改革始终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我们归结起来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虽然改革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弊端,但改革中确立的一些基本制度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制度可以决定中国今后几十年的基本走向。当然,完善这些制度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发展的角度看改革开放30年
从发展的角度看,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全民工业化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城市化加速的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让全中国的老百姓都卷入工业化之中,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原来只靠政府去推动的一件事变成了十多亿人一起去推动的一件事,结果就大不一样了。因此,中国的工业化突然有了一个爆炸式的增长,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突然有了一个巨大的提高。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随着中国工业化的长足进步,中国进入了加速城市化的阶段,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城市大规模开发。城市化急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比如说流动人口增加,社会治安问题增多,整个社会管理难度增加,不稳定性的因素增加等。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我们现在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五大挑战。
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衡量标准,一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二要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要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在这三个方面都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
首先,从经济增长来讲,从1978年到2006年,中国GDP年均增长是9.67%,而同时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是3.3%。像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复杂的国情,连续30年经济高速增长,这在世界历史上是没有的。如果改革开放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符合人民的利益要求,就不可能带来这样的结果。
第二,人均收入。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人均收入翻了好几番,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具体来讲,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是340多元,2006年是11760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1978年是134元,2006年是3587元。财政收入,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只有1100多亿人民币,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了将近4万亿人民币,2007年达到5万亿人民币。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的外汇储备,按照中央银行的统计是16000多亿美元,从3月份到现在,平均每个月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都达到六七百亿。所以,无论从人民收入来讲,还是从国家国力来讲,都有了巨大的提高。
再看我国产业的发展水平。我国现在有50多种产品占据了世界第一位,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以往推进工业化,我们主要解决了一个“从无到有”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的是“从有到优”的问题。一方面我国的产业规模上去了,做大了;另一方面还要提升素质,加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影响力、控制力,还要做强。其中最重要的是加速提升人的素质。
从变化的角度看改革开放30年
这30年发生的变化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谈。
一是经济建设。首先,综合国力有了巨大的提高,这是第一个非常直接的变化。唐山地震和今年汶川大地震,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综合国力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民众财富的增加,这次很多私人、私企捐助的数额很大,过去唐山地震时就不可能有这样规模的社会捐助。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藏富于民,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实力也在增加,所以才能够拿出来这么多钱来支援国家建设,帮助国家渡过难关。其次,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再次,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既和西方国家不一样,又和传统社会主义不一样,从经济的角度来讲中国特色的话,这是中国最大的一个特色。还有,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进展。现在我国在利用两个资源、两种市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标志性事件就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对中国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中国从过去完全拒绝利用世界市场到利用世界市场,从利用世界市场到能够对世界市场施加影响、发挥作用,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这就使得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是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早期限于精神文明建设,现在的文化建设是要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最近国学很热,这实际上就是重新塑造新的民族文化的过程。现在中央强调提高对宗教、民俗、传统节日的认识。文化上的这些变化最终会逐步形成崭新的生活方式,在新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最终会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文化。这种新的中国文化符合中国的发展需要,继承了中国的优秀传统,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文明,同时又对世界有说服力。
三是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最突出的就是民主法制建设。相对来讲,尤其是法制建设,在我们国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法制建设最核心的就是对人民权利的保护和认可。党的十五大就强调财产权利不可侵犯。党的十六大强调财产收入的合法性,强调要素分配的合法性。党的十七大强调了两条:一是积极鼓励和保护人们的财产性收入,二是鼓励大家去创业。因此,在中国来讲,法制在经济领域最大的一个进步就在于它强调充分保护人们的权利,而这些权利中最核心的就是财产权。
四是社会建设。社会建设最核心的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过改革开放30年,我们国家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单一的社会变成了多元的社会,利益关系多元化了,人的身份多元化了,社会矛盾多元化了。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利益协调和秩序维护问题,处理这些问题、矛盾,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统筹兼顾。现在,我们党正在努力推进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逐步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
五是党的建设。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渐地完成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讲到我们党历史上的两大思想飞跃。这两个飞跃跟党的转型密切相关。第一个飞跃时,党是一个革命党,领导人民干革命。第二个飞跃时,党是一个执政党,领导人民搞现代化建设。作为一个革命党和作为一个执政党是不一样的,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至少有三点不同:一是不能再特别强调阶级立场,二是突出了对执政能力的要求,三是执政党制度建设。
总体上讲,这30年来的变化是非常大的,而且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变化,而是一种性质上的变化。这种质变的核心就是,我们现在开始真正塑造一个现代化的社会。
支撑改革开放30年的关键
改革开放30年,支撑我们取得成就的关键是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两个,一是理论建设,二是制度建设。
第一,理论建设。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有了一个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实际、更符合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认识,所以有了这样一套理论。从一开始讲思想解放、真理标准讨论,到后来探讨中国要不要搞市场经济,一直到后来中国要不要搞股份制等,这一系列理论建设的核心就是解决一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我认为这个过程主要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思想路线上、认识方法上的理论建设。现在有三句话: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就是一切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就是要不断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路线已经得到全党的认同,也得到了老百姓、全社会的认同。
第二个层次,是具体改革开放路线方针上的理论建设。比如说市场经济理论、对外开放的理论、民主法制建设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都有很多崭新的成果。
第三个层次,是具体操作层面上的理论和知识建设。比如说管理知识、对外开放的一些理论知识、WTO的理论知识、发展产业的理论知识等。我们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比如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里面很多的理论知识从以往的经典作家那里找不到,从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那里也找不到。这样的一套理论知识就要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形成。
第二,制度建设。一是经济体制,二是政治体制。这里主要强调经济体制建设。
我国最大的经济制度建设,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在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下面,有一系列小的制度建设,股份制就是其中的一个。股份制是今后经济发展中一种主要的企业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是自由流动的,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对经济发展来讲,它要求的不是人治而是一种制度的治理,需要给企业发展提供一个长久的制度保障。在政治建设上有一个从人治到法治的问题,在经济建设上也有一个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问题。这种转变,就是股份制,股份制是一个比较好的法律框架。
改革开放30年来从经济制度建设来说,比较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市场经济体制,二是股份制。市场经济解决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体制问题,股份制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微观机制问题。邓小平同志就特别强调,要把改革开放的成果用制度的方式巩固下来,坚持下去,并不断完善
第五篇:从物流行业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
从物流行业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
近期,“供给侧改革”作为一个热词频繁出现在各行各业的高层对话中。什么是供给侧改革?物流技术装备行业的从业人员该如何积极的投身到供给侧改革的大潮中去,并为之做出贡献?“LT”联席演讲与领袖对话为大家解答。
原国内贸易部党组成员总经济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 丁俊发
供给侧改革到底是哪几个方面来发力?
主要是三个方面发力,第一个方面是工业;第二个方面是服务业;第三个方面是政府。我们讲到供给的时候,一定要讲产品供给,一定要讲服务供给,一定要讲政府的制度和公共产品的供给,是公共资源的供给,现在中国这三个方面都有问题。比如说,产品,目前来讲是供大于求,产生了产能过剩,当然了,这个产能过剩,现在重点讲煤炭、水泥、玻璃,前段时间在机械工业联合会参加他们的专家委员会开会,整个机械联合会监测的400多种零件,60%多都是产能过剩。所以我们讲的产能过剩并不是说光是钢铁产能过剩,我们整个中国的很多工业,不管是重工业也好、还是轻工产品也好,因为大量的金属和贸易,由于整个世界经济的下行压力很大,所以我们进出口贸易受到了很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管是重工业产品也好、轻工业产品也好,过剩成为一种常态。
另外一种是供不应求,我们现在中国,比如说中国好多人都出国旅游,一年要消费到一万亿人民币,大量的东西是购买国外的商品,也就是说,中国很多东西自己不生产,老百姓需要,但中国没有。还有供而不求,有供给,老百姓不消费,为什么?假冒伪劣,好多东西价格太贵了,老百姓感到没有幸福感,没有获得感。在这里来讲,涉及到我们物流的技术和物流的装备,也同样有这个问题,我们在座好多搞物流技术装备的,也有好多产能过剩。所以我们在供给侧改革中间,要改变我们的结构,要改变我们的产品,要提升我们的产品质量,包括我们的服务要跟上,可能我们今后发展趋势里面,我们不是制造产品,实际上买产品在我们销售额里面占50%,我们和其他的一些互联网企业,和一些物流业的结合等等。
第二个是服务的供给,最近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讲的,美容是韩国的第二大产业,我们大量的人都到韩国去整容,那是因为中国没这种服务。包括我们的健康产业、文化产业,还有街道社区的家政服务等等很多都跟不上,我们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服务也都跟不上。我们的物流也是,好多企业家特别是搞制造业的,物流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但我们物流成本高,国家真正能够提供供应链方案的企业太少,大家都挤在仓储里面恶性竞争。
第三个是政府制度和公共资源的供给,我只讲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土地是政府控制的,我们的银行,现在是民间的银行发展的还很少,速度也很慢,资金也是国家控制。我们一年的货币超过130万亿人民币,但是我们的运转不了,67万亿的GDP,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资金的流动性差,融资成本太高。经工信部调查,我国66%的企业反映资金紧张,融资成本太高,第二位的是税费太高,占了54%,我们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和统计局发布的PM指数里,第一位就是反映企业融资困难的,占到43%。我们现在要使整个经济系统流动性改善,使整个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包括三农企业,真正能够保证他们的融资的需要,这都是供给方面的问题。
北京伍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军琪: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提供客户满意的、消费得起的物流产品和服务
供给侧改革简单来说或者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给用户提供一个合格的、满意的产品。从它的定义来讲,还要降库存、降成本,降成本什么意思?要让消费者消费得起的产品,不能价格太高,消费者消费不起,房价太高他买不起,这是供给侧改革重点的内容。从物流装备这边还是这样,要提供客户满意的、消费得起的物流产品和服务,这是我们供给侧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
针对现在中国的现状来讲,我们要提倡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或者世界顶级的技术,但这不是全部,从目前中国的国情来看,我们提供满足客户当前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是非常重要的。从我个人的体会也是这样,我们无论到现在的工厂去看还是到我们现在的物流中心去看,我们很多的系统是不合格的,我们很多的产品也是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如何提供一个稳定的、优良的产品,就是我们现在要改革的或者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改革方向和目标都是非常清楚的。
德马泰克 王悦:打通需求端到供给方的“通道”
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国家的想法是打开两侧,从需求端到供给方都要打开。要做的工作是疏通中间,把中间疏通了,其实两侧自然这种供求就平衡了,整个社会就会稳定。如果消费者或者用户买什么什么都贵的要死,厂商做什么也都不挣钱,重要的还是要把供应链给它打通。
像我们这样的系统集成商和物流设备制造商,要使用户端和供给端都能够共享一个共同的平台,做到透明化、标准化。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们供给侧的变化,国家提倡的这些大的指标去库存、去杠杆等等自然就实现了。
上海力卡塑料托盘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文龙:供给侧实际上是产品优化
就我而言,我现在有300多款的塑料托盘,太多了。我们也不是说现在标准化托盘用了以后,个性化的托盘全部不用。现在不管日本还是欧美,他们标准化的托盘用得很多,我们跟他们比差得太远。所以实际上我们要把这个标准化打通,从周转箱到托盘,到流水线,到货架,整个集成,包括集装箱,所有的东西全部搞起来,优化产品。我们现在讲的供给侧实际上是一个优化产品的过程,日本租赁公司讲减少时间、减少浪费等等,实际上就是提高它的效率。我们公司这几年,实际上就是练内功,我现在有三个中心,一个是研发中心,大量的投入,我现在开模具都是自己开,第二个,我所有现在生产体系,就像机械手、流水线、机器人从这方面靠,还有我现在一个检测中心,今年达成以后,我要在国内还算做成一个比较领先的检测中心。所以不管怎么样,就我而言,就是要“做好托盘,把质量做好”,我认为根本就是要有一种勤勤恳恳、老老实实、做精做强的思想把产品做好,否则根本不行。
昆船物流副总经理 姜宋奇:供给侧改革不仅仅是产能过剩的问题
大家说的话题更多的偏重于产能过剩要怎么解决,但我认为供给侧的改革有两方面的核心:一方面是随着我们整个企业发展社会的转变,有一些是产能大了,要去产能,怎么调整这个东西,降低产量,来提升多品种、多规格满足市场要求的需要。还有一个是供给侧改革,我们一些新行业、新产业的发展还不是去产能的问题,而是要扩大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的问题。我认为供给侧改革是两方面的东西,一方面是压低库存,压低生产量,另外一个是不断的扩大能力,扩大生产,满足社会的一些要求和需求,尤其是后者是对于新兴行业,特别需要。我得第二个观点:我们作为自动化物流装备的集成商或者服务商,我们这个行业,说到底我们还是一个终端客户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的,在服务过程中,有一些供给侧改革物流装备智能化工业4.0智能制造,在我们国家各个企业和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发展是不一样的,也有人说,我们的“智能制造202”5或者“工业4.0”,在我们国家有些行业的水平已经发展得比较高了,可能接近于3.5或者3,也有一些可能只有在2.0和1.0的水平。所以我们在给客户提供方案的时候,一定要给客户共同研究,找出他在升级改造过程中最痛点和难点,提供好的适合他目前发展阶段总体规划方案,同时提出来与之相同的智能装备满足行业的需要。
各行各业发展的不平衡,例子很明显。我们国内的烟草工业,在目前范围内它的水平是最高的,包括国外提供最高速的卷烟包技术,都是在中国采用试用的,中国烟草也面临瓶颈,产能是过大的,但是烟草行业需求又是千差万别的,不同时期烟的销售品牌不一样、档次不一样,还有包装形式不一样,现在大家就可以看到从去年、前年来看,有些是软包的烟好卖,有段时间硬包烟好卖,烟草工作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智能化改造的水平,希望原来的大批量流水线怎么搞成柔性化的生产,根据市场销售情况,终端销售的情况再来做不同规格的烟,这是烟草工业智能生产的情况,我们现在正在跟烟草行业的专家协商、商量整体的解决方案,满足我们国家烟草工业信息化水平的需要,这是我对整个智能制造和供给侧改革的一些理解。
德马集团总裁 卓序
我觉得供给侧改革最重要的是倒逼机制,中国虽然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也生产了这么多产品,也产生了这么庞大的制造业,但是为什么要供给侧改革?就是需求方还对现在的供给不满意,因为不满意倒逼供给方需要来改善、需要来提高。
总结:给供给侧改革物流领域的建议
首先,大批量、低成本定制是关键的举措。要做到大批量、低成本定制,把产品做到国际化水平,超过国际化水平,使得自己公司在做工作的时候没有落后,没有拖供给侧改革的后腿。第二,做好方案,一定要了解客户需求,让我们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需求,能够给客户提供物流上面的核心价值、核心竞争力。
第三,做好服务,要能够理解、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能够把客户服务到位。
物流技术装备业是物流管理环节的核心部位,这个核心部位,我们不仅搞好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还要心里头装着行业、社会,强调标准化,行业共用,为整个行业的物流成本做贡献。
本文是物流搜索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