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老人沟通

时间:2019-05-12 07:2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与老人沟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与老人沟通》。

第一篇:如何与老人沟通

“我是一名义工,我今天可能会面对很多不认识的老人,他们可能不一定需要帮助,但他们有权利得到关怀,我怎样才能让老人更快更好的接纳我,成为我的朋友。加油,自己!”我带着微笑走进了房间,走进了沟通!这是一位陌生的老人,我先采用了沟通领域最简单也最直接的礼貌沟通,我个人称之为“三分钟一般性沟通。”这一层次的沟通是我与老人双方信任程度和双方参与程度最低的沟通,我面带微笑用柔和的目光看着老人,言轻语缓的对老人说:奶奶,您好!我来看您来了,虽然今天天气有些冷,可您老气色看起来不错!我和老人开始了“三分钟一般性沟通”。这个时候我与老人双方只使用了最表面的肤浅的社会应酬性话题:问候老人、谈论天气,这时我们还不涉及个人问题。我短时间的使用“三分钟一般性通”目的很简单:一是迅速消除我与老人初次见面的拘束和尴尬,二是使老人通过我的言语、目光、手势体会到我与老人交流的安全性,这里强调一点,有许多老人都有这样那样的老年性疾病,例如失聪、视弱、言语功能障碍等,我们确实要做到始终保持面带微笑、言轻语缓。在短暂使用一般性沟通后,我开始向更深层次意义的沟通方向转移:奶奶,您好!我是XXX,今年XX岁,我是来陪护您度过愉快周末的“小小勤务兵”。我陈述事实的沟通是一种义工工作性质的沟通,这种陈述事实的沟通对于我和老人进入融洽性更深层次的沟通非常关键和重要。这里我向奶奶介绍了我与医疗机构和护工角色的区别,我用“小小勤务兵”一词幽默的增进了老人对我的兴趣和好感,因为很多老人由于种种原因在心理上多多少少对医疗机构对护工存有一些排斥的因素,我给老人传递了一个快乐的信息:我是义工,是来关怀照顾您老的,是来给您老送快乐来的(备注:义工群里面的美女居多,都是天使和花朵,在和老人们刚开始交谈时,千万不要有畏难情绪和害怕因素,因为许多老人特别是临终关怀对象,由于衰老、疾病等因素,使得老人外观上有所改变,这时我们千万不要让老人看到我们因内心的震憾表现在外观的流露,这会让老人感到悲伤难过,谁都不愿意接近他,这样再想融洽沟通就比较困难了)。“您老昨晚睡好了吗”“早餐吃好了吗”“想不想出去走走”,“睡得好”“吃了一点”“不想出去走”“我有些不舒服”“哪儿不舒服啊”就这样我和老人很快的进入了情感交流,接下来我对老人所说的分类一一记在心里,做了一名认真的倾听对象。这里对老人所说的我这样进行归类:

1、属于老人性格、心理、身理上的我表示理解、同情和安慰。

2、属于医疗机构的默听,非必要情况下不建议与护工医疗机构沟通反映。

3、希望我们提供帮助的老人,我们应在神情上表示关注,做听众不做演讲者,然后快速用大脑想想我该回避问题还是该回答。

我们义工扮演的是老年人关怀护理体系中社会工作者这一角色,主要是给老人和老人家属提供心理安慰和精神支持,我们得牢牢地把握这一原则,不然好事就有可能变成麻烦事、坏事!

通过分享情感的沟通,不用十分钟我和老人就已十分熟烙,在老人天真又慈悲的笑容里我知道我被老人所接纳,成了她的“亲人”!

针对不同的老人,我还灵活的采用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相结合方法,采用语言性沟通时我时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始终面带微笑。

2、选择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词语。

3、运用合适的语速。语速的快慢,停顿在交流中很重要,快速时有时用于尴尬的场面或者岔开话题,分散老人注意力,缓慢时可以用来思考,但千万要让老人知道和相信你是在关注他的。

4、选择合适的语调和声调。老人像孩子,您得哄着、顺着:“您老好多了”“您老真棒”一些赞美柔和的语言和声调会让老人感觉很舒服,没办法,为了老人的健康,我情愿当个“马屁精”。

5、说话简洁清晰。

6、适当的还幽“黑”一下,学声犬叫,这很有用的,它能帮助我更好的与老人增进信任和沟通。

非语言性沟通在临终关怀对象中比较普遍,石景山21号房2床老人在重症监护期虽有护工看护,但仍显的很无助,思想意识虽然不太清晰,但烦燥和害怕特征表现在精神和眉头上,身体大量出汗,并且伴有轻微颤抖,这时我轻微的握紧老人的手,让老人感觉他并不孤独,我温柔的用目光与这位老人对视,我要让他知道我在他身边关心着他,让他减轻思想包袱,较为轻松的去面对死亡,我还通过擦试老人身体的汗液和指触老人的眉目来让老人全身轻松,有尊严、干净的去迎接死亡,我不知道这位老人还能活多少分钟,但我通过非语言性沟通传递给老人,安详和轻松。以上是自己的一点对老年人护理沟通经验。

一、如何与老人沟通

与老人良性沟通,必须把握“八大原则”,这些原则会涉及到态度,言语技巧及许多必须注意的小细节.1.多倾听,老人多喜欢表达,所以最重要的是帮他畅所欲言,给他时间,让他慢慢讲,多听他说.2.多留意老人的面部表情,发自内心,诚恳的表情最重要,而非应付了事,多微笑很重要.3.为对方而听,不是为了回答他的话而听,而是为了了解他而听,试着了解他说话的动机.4.给予充足的时间反应,随着年长,身体机能退化,不能走路或者行动不方便,说话缓慢是常见的事,有时候需要给对方足够的反应时间,直到对方全反应完再给予补充.5.避免争执,这是一个杀伤力很大的问题,与老人沟通的时候,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好的,但在与老人的观点产生矛盾的时候,要先退一步去考虑对方的感觉,再慢慢沟通比较适当.6.不妄下断语.多倾听,多理解对方,再去回应其感受,不要急着批评对方或其生活事件.站在对方的角度,态度一定要中肯.7.不要介意与老人接触,聊天时,多握老人的手,让其有安全感,这是一种鼓励,他也会在心理上感觉和你亲近,比如,点点头,轻拍肩膀,都是良性的鼓励接触.8.善用物品帮助表达,这不是只是帮助我们表达,也可上老人试着这样做.对于听力有障碍,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往往比较有效,试着让他指东西,或者我们指着问他:“你是指这个吗?”再点点头回应,都是不错的方法.下次,跟老人接触,记得八大原则.尝试沟通看看,多倾听,少批评,反应慢一点,理解多一点,与老人相处不再是难题.一开始或许会遇到一些挫折,时间久了,老人还是会感觉到我们的用心的.事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要求.当人的饮食温饱等生理需求得到了解决之后,人类最难忍受的大概就是孤独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有与接近他人、避免孤独的倾向。几乎是没有人是愿意独自一人,与外界不相往来的。即使象鲁宾逊那样漂流孤岛,无法与人交往,也要养几只动物,以慰心理的寂寞.确实,每个人的生活离不开其他人,离不开个中社会组织,个人的衣、食、住、行也都离不开社会,与他人的交往、交流是势在必行的。作为耄耋之年的老人家,更不愿意孤独终老,更渴望得到关爱……

老年人最大的一个认知特点是:往事历历在目,近景一片模糊。几十年岁月的痕迹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心里,过往的苦难与欢乐,让他们沉浸在遥远的回忆中,是支撑他们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精神支柱。而眼前的人和事,他们却绝大部分都记不住多少。由于长期独居,加上过往的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可能给老人留下了心理阴影,大多数的老人性格孤僻、古怪。这就需要我们有加倍的热情和耐心,去融化老人的心,取得老人的信任……

三、那么,如何与老人家交谈?

1、态度: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脸上常带微笑,让老人能感受到你的亲切感;

2、位置:不要让老人抬起头或远距离跟你说话,那样老人会感觉你高高在上和难以亲近的,应该近距离弯下腰去与老人交谈,老人才会觉得与你平等和觉得你重视他;

3、用心交流:你的眼睛要注视对方眼睛,你的视线不要游走不定,让老人觉得你不关注他,同性间可以摸着对方的手交谈;

4、语言:说话的速度要相对慢些,语调要适中,有些老人撞聋(弱听),则须大声点,但还要看对方表情和反应,去判断对方需要;

5、了解情况:要了解老人的脾气、喜好,可以事先打听或在日后的相互接触中进一步慢慢了解;

6、话题选择:要选择老人喜爱的话题,如家乡、亲人、年青时的事、电视节目等,避免提及老人不喜欢的话题,也可以先多说一下自己,让老人信任你后再展开别的话题;

7、真诚的赞赏:人都渴望自己被肯定,老人家就象小朋友一样,喜欢表扬、夸奖,所以,你要真诚、慷慨地多赞美他,他就高兴,那谈话的气氛就会活跃很多;

8、应变能力:万一有事谈得不如意或老人情绪有变时,尽量不要劝说,先用手轻拍对方的手或肩膀作安慰,稳定情绪,然后尽快扯开话题;

9、有耐心:老人家一般都比较唠叨,一点点事可以说很久,你不要表现出任何的不耐烦,要耐心地去倾听老人的话……

四、我们与老人接触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1、安全:永远要摆在第一位!要小心地滑,扶好老人,掌握正确扶法;轮椅,老人坐上去时,一定不要让轮椅动而导致坐空,推轮椅动作要缓慢,老人的叫要放好,双手一定要放在大腿上,不要离开扶手的范围!

2、老人记性行多数不好,避免问:“你还记得我吗?”,老人家不愿别人说他记性差,改说:“我又来看你啦!”,老人家觉得被重视了,会高兴很多。

3、尊重老人的习惯:不要动老人房里的摆设和其它物品,如老人院扶婆婆就爱把剪刀、药油摆在床上,提醒她注意安全就行啦,有一个婆婆爱把钱夹在报纸里等等。

4、不要随便给老人吃你带去的东西:如糖尿病人要低糖,肾病和高学压患者要控制盐等。

5、在老人院搞活动的离房前前准备:让老人上厕所;给老人多准备几张纸巾;在空调环境下和冬天,要给老人多带一件外套,坐轮椅的带条小毛巾被。

6、时刻留意老人变化,如冷、热、咳、渴、方便等,以便能及时作出理。

7、不要嫌弃老人,要把老人看成是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关怀备至。

8、义工之间的相互配合也是相当重要的。

当然了,有很多工作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变通的,希望大家的应变能力能强一点,也希望大家在日后的实际活动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有更多更好的心得体会与我们分享!

五、模拟问题

1、老人不吃药——要先找出老人不吃药的原因:是因为苦呢?因为难下咽呢?因为缺少了吃完药要吃的口果呢?因为长期吃药吃厌烦了呢还是别的原因呢?找到原因后,再慢慢耐心哄老人吃药。记住了,是哄!

2、老人说头晕——也是要先了解老人的病患史,如看有没有神经性头疼,或是偏头疼等病史,如果是休息不好或是感冒引起的头晕可以用风油精和清凉油替老人搽抹“太阳穴”、“人中穴”,并用大拇指按压老人手腕内侧的“内关穴”;如果是低血糖引致的头晕,就马上冲杯葡萄糖水给老人喝,再让老人慢慢近食一点别的易消化食物;如果是房子或天气闷热所致的头晕,就要先通风再搽药油……

3、老人趺倒——千万不能马上把老人扶起!要问一下老人跌到哪里?检查过确实没有跌骨折后再小心把老人扶起,一般的表皮外伤用淡盐水或酒精消毒后抹点万花油或龙胆紫药水,不要抹红汞!有骨折就不要搬动老人,如果你对固定骨折部位的手法不娴熟的话,还是先尽快打电话求救……

4、老人哭了——同样要先找原因,要知道老人为何事伤心,然后再慢慢耐心开导……

5、老人不吃饭——还是要找原因,是因为胃口不好呢?因为饭菜不合口味呢?还是因为有什么心事呢?然后再让老人慢慢吃,不要强求老人吃完一顿饭,能吃几口是几口……

6、心理障碍或自闭的,那就要了解老人的“心结”和“死穴”,花很多的时间和耐心、爱心、关心去融化老人的心,直到有一天老人开口……

7、真情投入,真心相待,老人们会懂你们、会喜欢你们、会同样爱你们的——只是可能她们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浅议社区护士在老年人家庭访视中的交流技巧

发表时间:2010-2-8 17:07:12 来源:创新医学网推荐

作者:施俭,李惠玲,包苏雨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江苏 苏州 215006 【摘要】 阐述社区护士在家庭访视中与老年人的交流技巧,即需注重语言交流的畅通有效,注意非语言交流的运用,根据老年人不同生理、心理、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

【关键词】 老年人;护士;家庭访视;信息交流

当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导致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与老年人口的增长,这给疾病的结构、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重视老年人的社会医疗保健和健康教育是我们医护工作者日益面临的重大任务[1]。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院于2003年3月成立“温馨天使”社区护理服务队,对离休老干部进行家庭访视、健康咨询、健康宣教活动。体会到在与社区老人的交谈中,需重视交流技巧的应用,以提高访视效果。

1注重语言交流的畅通有效

①通俗易懂,表达清楚。使用简洁、含义明确的语言,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不使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意思隐晦的词语,或者不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而让对方猜测。②切题。在交流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事先准备好,交流要有针对性,避免抓不住中心,漫无边际,话题始终围绕讨论的主体,不要离题太远,又不影响对方的情绪。如我们在为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干部建立健康档案时,当提到年轻时的事情,他便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讲起战争年代的事情,我们微笑着用手轻轻拍打了一下老人的肩膀,说:“您谈的内容非常有意义,只是今天时间有限,改天我们延长访视时间再来听您讲,现在请继续我们的话题好吗?”老干部愉快地接受了。③有分寸。尊重老干部的权利、隐私以及选择,清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老干部的病情对谁说,说多少,说到什么程度,要避免任何使对方感到难堪、丢面子的事情。④直言坦诚。讲实话,但实情要明智、通情达理地传递给对方,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注意尊重他人。⑤注意声音及语调的运用。要掌握声音的大小和语调,说话清晰、语调柔和、声音和谐,抑扬顿挫,使人听后感到温馨悦耳,声情并茂。2灵活运用非语言交流技巧

①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非语言交流中最丰富的源泉。家庭访视护士亲切自然的表情特别是微笑服务,它虽无声但可体现尊重、友好的情感,使老干部得到信赖的感觉,产生愉悦、安全感,迅速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为以后的访视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反之,则会感到疏远、不信任,即使有心理或生理上的问题,也不愿透露,不利于访视工作的开展。②目光。在交流时访视护士的目光亲切自然,平视对方两眼与嘴之间,时刻保持眼神的交流,时时流露出关爱的眼神,使老干部感觉到尊重和关怀。③姿态。身体的姿势往往是更真实的流露,访视护士应保持放松舒适的姿态,不卑不亢,谦恭专注。若左顾右盼,抓耳挠腮,心不在焉,会给人带来不安全感。④手势。交流的过程中,手势运用准确,能增进语言表达的效果,促进双方的感情交流共鸣,配合得当。⑤仪表。庄重大方,衣服得体、整洁,给人以文明礼貌、可亲可敬、信赖的感觉,展示家庭访视护士的整体素质和美感。仪表在人际吸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能否有下一次的交往、访视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⑥空间距离。适当的距离才会产生美感。交谈时与对方保持1 m左右的距离,两者间的距离太近,讲话时容易有唾液飞溅到对方的脸上,产生不愉快。两者间的距离太远,说话的内容可能听不清楚,可导致交流失败。

3根据老年人特点进行交流

3.1高龄、高级别、高职务、高层次的老年人

①重视称呼对方。称呼是满足老干部对尊重的需求,老干部在离休前曾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具有高级别、高职务的特点。离休后,由于疾病的困扰及离休带来的负面影响,产生了失落感、怀旧感、忧郁感、孤独感。因此,与老干部第1次接触时,称呼要得体,使对方得到心理上的满足,重新体现自身的价值。②注意把握提问的技巧。全神贯注地耐心倾听、适当的移情、非语言的沟通。采用开放式的提问进行会谈;提问的问题简单、明了、容易回答;问完问题后允许对方有足够的时间考虑和回答;尽量不用对方不熟悉的医学术语与词语;也不用说教式的语气来进行交流,如你不应该起床活动。在交流中,始终耐心地、全神贯注地倾听,与老干部之间保持1 m左右的距离,经常保持眼神的交流,表达对老干部的尊敬和关心。为了表示在认真地听讲,经常用点头或“嗯”、“噢”等表示已经接受对方的内容,理解对方的意思,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并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姿势和体语,以发现线索来了解对方的感受。站在对方的立场、角度上,设身处地的为其着想。结束前可征询对本次交流的看法,就对方在交流中的表现,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并加以肯定,为下次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3.2爱唠叨,听力、视力障碍的老年人

①对唠叨、爱说的老年人。采用触摸式的打断或反复给予帮助(如饮水),使对方接不上原谈话的内容而达到打断的目的,不在面部流露出任何不耐烦的神情,以免伤害对方的感情。②对听力障碍者。应凑在老人的耳边,大声地说话,并辅以手势、点头、微笑等动作。如举起大拇指表示很好,点头表示同意,皱眉、摇头表示不同意。③对视力障碍者。在交谈中,适时地握住对方的手并抚摩来表达对其关心和体贴,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3.3性格内向、情绪抑郁、沉默寡言的老年人

以亲切的语言,不厌其烦地诱导、鼓励老年人说话,可以先从对方的日常生活爱好/兴趣入手,然后引入正题,达到访视目的。如有一位喜欢种植花卉盆景的老干部,沉默寡言,问一句答一句,谈话比较僵持,很难深入下去。于是我们先赞美其栽培的花及盆景,称赞其高超的种植技术,并希望在以后的访视中,能给我们多讲一些有关栽培盆景方面的知识。老干部听后兴致很高,很快主动地与我们交谈,从盆景的知识渐渐转入正题。正因为迎合了他的心理,我们之间的交流变得非常愉快,为访视提供了许多资料,并积极支持访视工作。

3.4拒绝访视的老年人

首先礼貌地称呼对方,用热情坦诚的态度,温和的语言与其交谈,向老干部及其家属说明此次访视的目的是提供直接的护理、提供教育和指导、提供信息和资源、提供协调性服务、咨询。顺便把访视所需的时间,要收集哪方面的资料告诉他们,希望能得到其帮助和合作,让其明白我们的工作性质,认识到我们是其健康的支持者、保护者,使其感受到我们是真正想帮助他而产生信赖感。对家属不管年龄多大,态度如何,始终尊重其人格,表情上让其感到我们的真诚。若以上不能奏效,我们就暂且放弃,留下电话号码为以后的交往留下线索。

在新的医学模式中,护理工作者的任务和职责不断扩大,社区护理是未来护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家庭访视是整体护理在社区、家庭中的具体表现,是对住院病人出院后的一个连续的整体护理过程。家庭访视是一项范围广、所需知识面较宽的工作,其服务内容不同于临床护理。我们访视的对象是离休老干部,老干部无论在心理、生理上都有其独特性,因此,如何更好地做好离休干部的家庭访视工作,是我们今后要不断去探索、研究的方向。

第二篇:与老人沟通需注意问题

调研组: 老人沟通注意问题

如何照顾老年人(老年类服务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的心理转变

1.个人方面

·退休、年老使老人在权力与角色方面有所改变,由照顾者变为被照顾的人。

·在经济方面,由主动付出变为被动接受.加上生理的退化,使老人的活动能力降低,如不善用时光,终日无所事事,生活空虚,更带来无助及无奈的感觉。

·老化过程也为老人带来体态的萎缩,自我形象降低,造成自卑感或缺乏自信。2.与家人的关系

·家人外出工作或上学,不免为老人带来一份孤寂的感觉,如遇上配偶死亡,老人更加孤单及缺乏安全感。

·有时这些感受会导致行为的表现是刻意挑剔家人或凡事噜噜苏苏,藉以引人注目,减低被人遗忘的感觉。

·家人的关怀,对老人的情绪及健康至为重要。3.与朋辈的关系

·老人了累积数十年的人生经验和个人习惯,有时候较难接受别人所持不同的意见,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老人在人际关系方面,也需要很大的适应。·如能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老人们又能成为对方的良伴。

4、社会方面

·社会对老人的一些刻板及负面印象,也影响老人的自我形象。

·现代社会对传统不重视,经济占主导地位,对老人的照顾不足,都令老人产生无助感,觉得自己对社会已是没有用,对家人更是一个包袱。·社会人士的关心,对老人的情绪及健康起重要作用。

二、老年人的需要

1、健康的身体

·长寿而不健康,对老人而言,除了是自己负担也是家人的负担。·老人需要协助面对疾病,也需要认识及预防疾病。

2、经济独立

·金钱除了维持基本的生活质素,也是参与社交活动的其中一个重要元素。·此外,金钱对老人而言也是仍然拥有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3、扩阔社交圈子

·老人需要与社会保持接触,需要别人的关怀和认同,肯定自己的存在价值。

三、在沟通上的守则

1.保持尊重、友善和诚恳的态度。

2.要有耐性,有充足的时间,避免作仓促的解释。

3.在分析老人话语时宜小心谨慎,在老人未完成表达时不能胡乱下判语。4.避免与老人争辩,因为此举会促使对方沉默不言及趋向自卫。5.尽量选择较少受干扰的地点与老人交谈。

四、与老人谈话的艺术

1.如何展开话题?

-在这里的生活习惯吗?平时有什么活动?近来身体如何? 2.如何引导出老人的感受?

-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觉得如何? 你为何这样想? 你是否觉得……? 3.如何打破老人的沉默?

-当老人讲完时,答以“唔唔”,然后等待老人继续下去。

-重复老人最后讲的话或其中几个字,然后等老人继续下去。

五、与老人沟通技巧

1.谈话要简短,多听少发言,做一定的笔记。

2.在谈话的同时,留意老人说话的语气、表情及非语言上的讯息,为了解老人而听。3.当你不明白老人在说什么,应该坦白询问。4.运用非语言的方法与老人沟通.例如:拍拍老人的肩膀.点头表示认同、握住老人的手等等。5.给老人适当的欣赏及鼓励。

6.当老人说话时,不要东张西望,宜目注老人并表现出你是乐于聆听他们所讲的事物。7.在谈话结束后,应就老人所谈的内容作适当的整理,以便在下次谈话时能采取主动并吸取老人所谈的经验。

六、令老人反感的语句

1.命令式 “你不要哭”、“再努力些”……会令老人抗拒、逃避、自卫,因为老人们在过去是惯于做主的。

2.说教式 “你应该这样”……会令老人羞耻、内疚及不满。

3.争辩式 “事实是这样”、“你这样不对”…….会令老人自卫、反驳及不敢坦言心曲。4.批评式 “你自己破坏了”…….会令老人自卑及反抗。

5.分析式 “你都是因为怕媳妇才会这样做”……会令老人愤怒.不安及自卫。6.逃避式 “我们不要说这些了”……..会令老人感到被拒绝而不敢坦言。7.责问式 “你为何不这样做”……会令老人觉得你对他或她不信任、不尊重。

七、自愿工作者在探访老人前的准备

1.清楚了解此次探访的目的、内容及对象资料。

2.探访前保持身体健康,心境开朗,维持稳定情绪,并作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应付探访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若探访前有任何事件导致服务者情绪不安或身体不适,应与组织者联络商讨。

3.探访前如遇到暴雨警告或恶劣天气,请先于组织者联络,确保是否如期进行探访。4.保持仪表整洁。

八、注意事项

1.老人因神经细胞数目减少,所以应变能力较差,对冷热刺激反应变慢、怕冷,应注意避免烧.烫伤,应安排舒适安静的睡觉环境。

2.老年人较不容易入睡,且容易醒过来,应安排舒适安静的睡觉环境。

3.因消化道功能的改变、牙齿脱落、口水分泌减少、影响老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食物要选择容易消化且采少量多餐(或是两餐之间给予准备点心),避免油炸、粗糙刺激性食物,同时要多喝水,以免引起泌尿道结石。

4.由于血液循环变慢,易造成起立性低血压,所以老人改变姿势时要慢慢的。5.老人骨质逐渐流失,除补充钙质外,行动宜小心,预防跌倒造成骨折。

6.因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老人洗澡水温度要适宜,少用肥皂,以免皮肤因抓痒引起发炎,沐浴后可以使用润肤乳液擦拭皮肤。

九、对老年人视、听觉的退化,生活照顾宜注意下列事项:

1.面对着老人说话,速度放慢并以手势协助老人了解。

2.在语调方面,勿以高音喊叫,老人不易接收,必要时请教医师使用助听器。

3.在走廊转角必须安装灯光,两边应有扶手以协助老人行走,夜间应保持适合的照明。4.楼梯每一阶梯应有不同色带,以免老人因视力不佳,分不清楚阶梯而摔倒。5.盥洗室内应注意地面不可太滑,马桶亦以坐式的为佳,而且周围要有扶手。

6.老人视力减退,所以室内光线要充足,常用物品放于固定位置,配戴适当的眼镜,看书报选择较大字体或使用放大镜,弥补视力之不足。

第三篇:与老人沟通需注意问题

老人沟通注意问题

一、老年人的心理转变

1.个人方面

·退休、年老使老人在权力与角色方面有所改变,由照顾者变为被照顾的人。

·在经济方面,由主动付出变为被动接受.加上生理的退化,使老人的活动能力降低,如不善用时光,终日无所事事,生活空虚,更带来无助及无奈的感觉。

·老化过程也为老人带来体态的萎缩,自我形象降低,造成自卑感或缺乏自信。2.与家人的关系

·家人外出工作或上学,不免为老人带来一份孤寂的感觉,如遇上配偶死亡,老人更加孤单及缺乏安全感。

·有时这些感受会导致行为的表现是刻意挑剔家人或凡事噜噜苏苏,藉以引人注目,减低被人遗忘的感觉。

·家人的关怀,对老人的情绪及健康至为重要。3.与朋辈的关系

·老人了累积数十年的人生经验和个人习惯,有时候较难接受别人所持不同的意见,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老人在人际关系方面,也需要很大的适应。· 如能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老人们又能成为对方的良伴。

4、社会方面

·社会对老人的一些刻板及负面印象,也影响老人的自我形象。

·现代社会对传统不重视,经济占主导地位,对老人的照顾不足,都令老人产生无助感,觉得自己对社会已是没有用,对家人更是一个包袱。·社会人士的关心,对老人的情绪及健康起重要作用。

二、老年人的需要

1、健康的身体

·长寿而不健康,对老人而言,除了是自己负担也是家人的负担。·老人需要协助面对疾病,也需要认识及预防疾病。

2、经济独立

·金钱除了维持基本的生活质素,也是参与社交活动的其中一个重要元素。·此外,金钱对老人而言也是仍然拥有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3、扩阔社交圈子

·老人需要与社会保持接触,需要别人的关怀和认同,肯定自己的存在价值。

三、在沟通上的守则

1.保持尊重、友善和诚恳的态度。

2.要有耐性,有充足的时间,避免作仓促的解释。

3.在分析老人话语时宜小心谨慎,在老人未完成表达时不能胡乱下判语。4.避免与老人争辩,因为此举会促使对方沉默不言及趋向自卫。5.尽量选择较少受干扰的地点与老人交谈。

四、与老人谈话的艺术

1.如何展开话题?-在这里的生活习惯吗?平时有什么活动?近来身体如何? 2.如何引导出老人的感受?

-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觉得如何? 你为何这样想? 你是否觉得……? 3.如何打破老人的沉默?

-当老人讲完时,答以“唔唔”,然后等待老人继续下去。

-重复老人最后讲的话或其中几个字,然后等老人继续下去。

五、与老人沟通技巧

1.谈话要简短,多听少发言,做一定的笔记。

2.在谈话的同时,留意老人说话的语气、表情及非语言上的讯息,为了解老人而听。3.当你不明白老人在说什么,应该坦白询问。

4.运用非语言的方法与老人沟通.例如:拍拍老人的肩膀.点头表示认同、握住老人的手等等。5.给老人适当的欣赏及鼓励。

6.当老人说话时,不要东张西望,宜目注老人并表现出你是乐于聆听他们所讲的事物。7.在谈话结束后,应就老人所谈的内容作适当的整理,以便在下次谈话时能采取主动并吸取老人所谈的经验。

六、令老人反感的语句

1.命令式 “你不要哭”、“再努力些”…… 会令老人抗拒、逃避、自卫,因为老人们在过去是惯于做主的。

2.说教式 “你应该这样”…… 会令老人羞耻、内疚及不满。

3.争辩式 “事实是这样”、“你这样不对”…….会令老人自卫、反驳及不敢坦言心曲。4.批评式 “你自己破坏了”…….会令老人自卑及反抗。

5.分析式 “你都是因为怕媳妇才会这样做”…… 会令老人愤怒.不安及自卫。6.逃避式 “我们不要说这些了”……..会令老人感到被拒绝而不敢坦言。

7.责问式 “你为何不这样做”…… 会令老人觉得你对他或她不信任、不尊重。

七、自愿工作者在探访老人前的准备

1.清楚了解此次探访的目的、内容及对象资料。

2.探访前保持身体健康,心境开朗,维持稳定情绪,并作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应付探访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若探访前有任何事件导致服务者情绪不安或身体不适,应与组织者联络商讨。

3.探访前如遇到暴雨警告或恶劣天气,请先于组织者联络,确保是否如期进行探访。4.保持仪表整洁。

八、注意事项

1.老人因神经细胞数目减少,所以应变能力较差,对冷热刺激反应变慢、怕冷,应注意避免烧.烫伤,应安排舒适安静的睡觉环境。

2.老年人较不容易入睡,且容易醒过来,应安排舒适安静的睡觉环境。

3.因消化道功能的改变、牙齿脱落、口水分泌减少、影响老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食物要选择容易消化且采少量多餐(或是两餐之间给予准备点心),避免油炸、粗糙刺激性食物,同时要多喝水,以免引起泌尿道结石。

4.由于血液循环变慢,易造成起立性低血压,所以老人改变姿势时要慢慢的。5.老人骨质逐渐流失,除补充钙质外,行动宜小心,预防跌倒造成骨折。6.因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老人洗澡水温度要适宜,少用肥皂,以免皮肤因抓痒引起发炎,沐浴后可以使用润肤乳液擦拭皮肤。

九、对老年人视、听觉的退化,生活照顾宜注意下列事项:

1.面对着老人说话,速度放慢并以手势协助老人了解。

2.在语调方面,勿以高音喊叫,老人不易接收,必要时请教医师使用助听器。

3.在走廊转角必须安装灯光,两边应有扶手以协助老人行走,夜间应保持适合的照明。4.楼梯每一阶梯应有不同色带,以免老人因视力不佳,分不清楚阶梯而摔倒。5.盥洗室内应注意地面不可太滑,马桶亦以坐式的为佳,而且周围要有扶手。

6.老人视力减退,所以室内光线要充足,常用物品放于固定位置,配戴适当的眼镜,看书报选择较大字体或使用放大镜,弥补视力之不足。

第四篇:社工与老人沟通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技巧

社工与老人沟通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技巧

1、老人生理特征:老人主要的改变来自生理,即身体机能上的衰退,使长者在生活上起了变化,老人需小心照顾,减慢其衰退之速度。形态变化:身高、体重、脂肪、牙齿、皮肤、骨骼。功能变化:适应力减弱、储蓄能力下降、反应性降低。器官系统变化: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2、老人常见疾病:糖尿病、关节炎、眼疾(白内障、青光眼、老花眼)、失禁、冠心病、脑血管病(中风)、老人痴呆症、帕金逊症)

3、老人退休后的情况:角色经济变化生活圈子改变与家人关系转变生活目标转移

4、老人心理特征及性格:失落感孤独感无能感焦虑感缺乏安全感

5、与老人沟通的态度与技巧:沟通的定义:沟通是一个过程,可使两个人互相了解,透过传达及接收资料讯息,给予及接受对方的指示,互相教导,互相学习,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沟通不局限于利用语言,还有手势、动作,来表达出事实、感觉和意念。同感---设身处地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去看和感受事物,并且正确地传达自己的了解予对方,使其觉得被了解和接受,这是给服务对象最大的支持力量。真挚---用坦诚的态度与对方交往,使他们感受到一种真挚的关心。接纳---服务对象大部分缺乏安全感,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怀及接纳,故需以爱心及体谅去接纳他们。尊重---服务对象常感无用,容易产生自卑,给予明显尊重、支持,增强其自爱和自尊心,提升其自我形象。主动---服务对象大多是被动,自信心低,对人有戒心,因此要积极主动去接触他们,使他们感到关心。耐心---服务对象多有一些不愉快的生活经验,需要耐心地聆听和处理。个人化、独特性---每一服务对象都应视为独立之个体,有不同之特质与需要,除基本态度与技巧外,仍要顺应情况,作出合宜之行动和表示,才是有意义地建立良好关系,及大致所期望之效果。

6、沟通的障碍:心理因素:缺乏自信心,不敢与人沟通,对人缺乏信心,或抱敌意态度,心存偏见与误解,自视过高,轻视别人,过分保护自己,或自我中心.情绪障碍:伤心、喜乐、悲痛等.环境因素:不理想的环境:如嘈杂、人来人往不适合的时间:如不便讨论私隐时.身体因素:视力、听觉...衰退,说话能力不足,未能掌握对方的认知能力.媒介因素:不懂得用合适的语言和态度去表达,言语不通,缺乏技巧.8、探访前的预备工作:形式:家访、医院探访.准备工作:认识探访对象,基本资料,居住情况等。知识上的准备:了解服务对象的心理、生理特征等。技巧上的准备:掌握沟通、扶抱技巧等,准备谈话内容、所需资料、用具及时间分配等。印象:衣着、服饰等。

9、与老人沟通的原则亲切胜于亲热,态度胜于技术,多听胜于多说,了解胜于判断,同理胜于同情,理喻胜于教训,启发胜于代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要求.当人的饮食温饱等生理需求得到了解决之后,人类最难忍受的大概就是孤独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有与接近他人、避免孤独的倾向。几乎是没有人是愿意独自一人,与外界不相往来的。即使象鲁宾逊那样漂流孤岛,无法与人交往,也要养几只动物,以慰心理的寂寞.确实,每个人的生活离不开其他人,离不开个中社会组织,个人的衣、食、住、行也都离不开社会,与他人的交往、交流是势在必行的。作为耄耋之年的老人家,更不愿意孤独终老,更渴望得到关爱……老年人最大的一个认知特点是:往事历历在目,近景一片模糊。几十年岁月的痕迹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心里,过往的苦难与欢乐,让他们沉浸在遥远的回忆中,是支撑他们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精神支柱。而眼前的人和事,他们却绝大部分都记不住多少。由于长期独居,加上过往的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可能给老人留下了心理阴影,大多数的老人性格孤僻、古怪。这就需要我们有加倍的热情和耐心,去融化老人的心,取得老人的信任……

那么,如何与老人家交谈? www.xiexiebang.com跌骨折后再小心把老人扶起,一般的表皮外伤用淡盐水或酒精消毒后抹点万花油或龙胆紫药水,不要抹红汞!有骨折就不要搬动老人,如果你对固定骨折部位的手法不娴熟的话,还是先尽快打电话求救……

4、老人哭了——同样要先找原因,要知道老人为何事伤心,然后再慢慢耐心开导……

来源:考试大

5、老人不吃饭——还是要找原因,是因为胃口不好呢?因为饭菜不合口味呢?还是因为有什么心事呢?然后再让老人慢慢吃,不要强求老人吃完一顿饭,能吃几口是几口……

6、心理障碍或自闭的,那就要了解老人的“心结”和“死穴”,花很多的时间和耐心、爱心、关心去融化老人的心,直到有一天老人开口……

7、真情投入,真心相待,老人们会懂你们、会喜欢你们、会同样爱你们的——只是可能她们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我曾遇到一个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上门案例:天热,家门敞开着,见有两位阿姨在门口张望,我便主动询问:“请问有什么事情?”两位阿姨上下打量一番,却不接话,而是捧出一个小册子,食指在册子上滑溜起来。于是我再追问一句:“你们是社区居委会的吗?”结果两位马上抬起头来,骄傲地回答:“我们是管你们的!”听罢几乎令人昏厥。

以上案例实属极端,但左右问问,却也并非罕见。事后方知,这两位是新上任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正串门熟悉情况呢!不过,以此种方式走入千家万户恐怕要吃闭门羹了。社工首次找服务对象经常会去敲人家门,如何上门不仅考验社工的基本素质,更是考验细节、体现专业的重要关口,正所谓细节体现专业。而从这一环节开始,社工给服务对象的第一印象已然深入人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门此种小事也不可等闲视之。

上门只在几分钟之间,但准备一下还是必须的,主要环节可分为事先约定、事前准备和上门注意等几个方面。事先的约定是首先要做的,除非无法联系,否则是不适宜贸然上门的。事先约定一般可以书面告知或电话联系,甚至可以先书面再电话。

除了事先的约定,上门前还要做做功课,做一些准备。这些准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针对服务对象的,包括服务对象个人和家庭的基本情况、背景资料、在家时间等。二是针对社工自己的,包括社工的上门计划、内容和时间安排、穿着打扮等。社工要针对服务对象进行一些配套打扮,但更应该保持自身形象的职业性和专业性。三是要准备一些可以提供给服务对象的资料,如社工机构或社区的资料、社工的名片以及与上门有关的事宜等。

上门可以关注这么几个细节:到达时间、按门铃或敲门、称呼对方、自我介绍、进门。一般认为,提前到达5分钟左右较为适宜,提前两三分钟到10分钟为合理区间,这样既不迟到也不会太早地打扰对方。按门铃以连续的一短一长较为适宜,长时间按门铃显得不礼貌,太短又显得局促和非正式;敲门的话一般是均匀的连续三声,太重是砸门,太轻听不见。

称呼对方要视对方的情况而定,较社工年长者可以冠以姓氏再尊称大爷大妈、叔叔阿姨,年轻者可以直呼其名,但切记不要读错。如果对方还有什么雅号、绰号可以使用也要当心,总的原则是污辱性的不可以用,如果确信可以用雅号,用了雅号后还可以连用其本名,得当的称呼是亲近服务对象的一大关键。自我介绍则正规点比较好,说明白自己的机构、姓名,表示自己是和对方约好现在上门会面,但是自报家门时发音要清晰,如果人家反问了两遍以上就有点头疼了。

进门也有些细节讲究。一般城市人家都要换鞋,干净卫生是最基本的,扑鼻的脚臭、露趾的袜子是大大有损社工形象的;直接踩进去也是使不得的,就算对方许可,最好也要换上主人家的拖鞋或者直接自备鞋套。遇到下雨下雪,社工当然需要在进门前就先整理一番,自己的形象不可狼狈,滴水的雨伞也是万万不能一路直接滴进去的,最好自备一个密封的袋子将雨伞收好。

如此一番,社工就进了服务对象的家门。社工实务能力的提高靠的是针对实际、细心琢磨。工作人人做,方法万万千,一家之言,姑妄言之。

第五篇:隔代教育中怎样和老人沟通

隔代教育中怎样和老人沟通?

让老人帮着带孩子,当然要比把孩子交给保姆放心。可是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老人往往在带孩子这件事上颇为自负,所以当你们之间出现无论是喂养、护理还是教育的矛盾时,你的意见,甚至是你的抗议,他都像没听见一样,依然我行我素。

在隔代育儿中,怎么说,老人才会听?这可是不少421大家庭中难解的题。下面的一些方法我们可以借鉴一下:

1、甜蜜地说

我们小区里有位婆婆,在和我们聊天时说到,自己和儿媳妇在育儿观念上有大差别,但她总会选择什么都听孩子妈的。

为什么她能如此听儿媳妇的话?我慢慢地盘问出了原因:她认为自己的儿媳妇很不错,对自己既尊重又体贴,每次要跟她说什么之前,都会先开口把“妈”叫得甜蜜又亲切,有时候还会在送给她很喜欢的礼物之后再轻描淡写地说些关于养育孩子的意见,以至于这位婆婆每次都不太好意思反驳,觉得这些小事儿和儿媳妇的孝顺、甜蜜比起来,并不算什么,是很容易接受和改善的。

2、有重点地说

有一次,我有个同事一上班就和我抱怨,说女儿病了,她放在了自己的妈妈家,嘱咐得周到详细,结果晚上回家一看,老人还是给孩子吃错了药,而且果汁也喝得不够量,磨牙饼干也没给吃。她又担心又生气,可今天又不得不把女儿再放在姥姥家。

我问她,你是怎么嘱咐老人的?她说,我说得别提多详细了:早上8点吃早点,9点吃第一次药,吃半片,10点喝果汁、吃饼干,12点吃午饭,12点半吃第二次药,也吃半片„„她还没说完,我就打断她,让她赶紧给自己的妈妈再打个电话,只说两句:“今天每4小时给翘翘吃一次药,每次半片。别多吃啊,医生说吃多了会抽筋的。”她半信半疑地看着我照办了,果然这天老人没给孩子弄错药,也把孩子照顾得很好。

这也是很多妈妈爱犯的毛病,跟老人说话没重点。老人觉得很繁琐,没记住不说,要是遇到挑剔的老人,还会因为觉得自己不被信任而气愤或郁闷。其实,在很多情况下,给孩子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几点吃的都不重要,只要叮嘱老人最重要的事就可以了,比如吃药的事。有重点地说,老人就会听,说得太多,老人反而什么都没听见。

3、让别人说

如果老人怎么也不肯接受我们这些年轻父母的意见,可以试着让他们认为是“权威”的人物帮着说。

如果你觉得婆婆经常无意识地说些脏话,或者有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对孩子的影响非常不好。那么你可以让老公私下去跟婆婆说,告诉她如果孩子模仿她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以后上幼儿园或者上学就会被人笑话。通常出于疼爱孩子和对儿子的尊重,婆婆会“听”这样的话。

另外,如果你的某种育儿观念婆婆不能接受,你也可以想办法让周围人影响她。比如我主张从孩子一出生就经常给他洗澡,但是从农村来的婆婆就非常反对。

某次,一个在幼儿园当老师的朋友来家里玩,我介绍了她的身份,婆婆立刻把她当成了医生一样的权威专家问长问短。这时,我有意无意地和她聊起了孩子洗澡的事情,她发表了和我相同的看法。当时我婆婆并没有表态,但在此后就不反对我经常给孩子洗澡了。

同样,相似的事我也经常通过其他孩子的家长来说,当婆婆知道,身边大多数孩子都是这样的养育方式时,她会乐于接受这一事实的。

4、在适当场合说

我的小姑子今年生了宝宝,有一次我们去看她,她当着我们的面说起了她婆婆给宝宝冲奶粉时用的水总是太热,想让我帮她一起说服她婆婆。我看得出来老人的脸色当时就变了,我赶紧把话题岔开,但是后来还是听说她婆婆闹着要回老家去,不肯帮她带孩子了。所以,有什么意见想跟老人说的话,最好别当着孩子的面,别当着家人的面,别当着邻居的面,甚至是别当着医生的面„„要知道,老人很要面子,这么被你当众一说,会觉得很下不来台,不但不会改,还会更加固执。

老人特别高兴的时候也不适合说,否则很让人扫兴。所以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场合还真是需要等待时机,细细琢磨。散步的时候、睡前看电视的时候,尤其是看到电视里有相关的场面或生活中碰到合适的事情时,成功说服老人的几率会比较高。

5、有技巧地让孩子说

有时老人坚持的某些事,一时无法反驳的话,不妨先顺着她的意思,等“谋划”一番后,让孩子来说。

我有个朋友,孩子快上幼儿园了,朋友非常希望儿子能独立地尝试自己吃饭、穿衣等等。但孩子的外婆总说孩子太小,自己吃饭会吃不饱,自己穿衣服没必要等等。

老人这么说时,她从不反驳。但是等到周末她经常会约上我们带着几个孩子一起出去玩。吃饭时她就鼓励儿子自己吃,并且告诉他这样吃饭很有乐趣,像个大孩子。我们的孩子自己吃饭也成了她给儿子树立的榜样。于是孩子回家后就会跟外婆“抗议”,坚决要自己吃饭。老人拗不过孩子,只好“从”了。

再比如说我婆婆,不愿意给孩子吃蔬菜,怕孩子嚼不碎噎着。我就把晚间的故事时间都给了“蔬菜”,讲小白兔啃萝卜所以跑得特别快,小山羊吃嫩青草所以爬山爬得特别高,大力水手吃菠菜特别有力气„„这样不露声色地“策反”之后,孩子总是主动要求奶奶给他吃“菜菜”。孩子一要求,奶奶就“投降”了,我想说的话她也就算是“听”了。

6、用自己的缺点说

当和老人在某些育儿观念上发生冲突时,不妨反着说,即告诉老人如果不怎样做,孩子就会变成她不希望看到的那样。对婆婆,可以用自己当反面教材;对自己的妈妈,可以“牺牲”老公。

比如可以和婆婆说:“您看,我妈妈当时就是老让我吃糖,我的牙现在多难看啊!”或者对妈妈说:“你看圆圆爸,就是我婆婆小时候给惯的,一点儿自立能力也没有,连碗都洗不干净。”通常,老人对于自己孩子配偶的缺点都很不喜欢,绝不愿意让自己的孙辈重蹈覆辙。但切忌反过来说,否则会伤害到老人,因为这如同指责她在教育自己子女上的失败。

我自己遭遇过一次重大的“危机”,我婆婆坚决要把我儿子带回老家,我强烈地反对了几次她也不听,还把我的阻止看成是不信任和不知好歹。

最后我跟她谈了次心,很诚恳地告诉她我不是不信任她,而是我自己小时候就是在奶奶家长大的,很大才回到自己的父母身边,所以性格乖张,脾气一直不好,没有安全感等等。我婆婆此后再也不提及此事了。

也许你用了N招儿之后,老人还是不听,那么就干脆想一想,他为何会如此坚持?也许他的观念并不是全无道理!这个时候,说服自己也许是最佳选择。毕竟,在爱孩子这一点上,你们是完全一致的。

下载如何与老人沟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与老人沟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海鸥与老人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山西省太原市后小河小学 韩 芳 执教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课文内容见附件)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七组教材的首......

    老人与桥

    老人与桥 无名,不是没有名字,那是位默默无闻却又可歌可泣的摆渡老人。——题记 村里,只有一座小石桥,没有名字的,就如那位故事中的老人。 无名野花开放的渡口,曾坐着一位摆渡老人,......

    老人与山

    人物:老神头,老板A,杨树林,老板B,关头强,两个跟班。 道具:大山,铁锁,关头强的安全帽背心,杨树林正装,合同×3,笔×3。 第一幕 (倒数三声音效)画外音:现在插播一则最新消息,据传,有一身患绝症危在......

    老人与苹果树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自主识字,认识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老人的美好心灵。 3、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能用重点词......

    沟通与协调

    沟通与协调 案例1 有理也让人 市糖果糕点公司下属兴荣食品厂,这几天围绕着职工付金厚与秘书梁牧,谁的合理化建议在前而争论不休。付金厚四处说,梁秘书利用职权侵害了他的利益,非......

    沟通与服务

    沟通是做好服务的基本条件,通过沟通能够更好的了解客户需求,从而更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服务,更能达到客户的满意度,客户满意后,能存进沟通深度,进一步了解客户深层次的需求,从而加大服......

    与领导沟通

    在岗一个月以上的同事,向上级请示的事情,请提供足以供上级做决策的信息。条理清楚,逻辑清楚。 请示有以下几种:A我的建议是这样,是否可以?——须提供足够判断的依据,或方案B 遇到问......

    沟通与亲密关系

    “沟通与亲密关系”  人类是群居动物,也是一种需要归属感的动物,所以人类需要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有些事天生就有的,如与父母和亲戚的密切联系,有的则是后天建立起来的,如同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