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几何图形在园林设计中的情感体验

时间:2019-05-12 07:1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几何图形在园林设计中的情感体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几何图形在园林设计中的情感体验》。

第一篇:浅析几何图形在园林设计中的情感体验

浅析几何图形在园林设计中的情感体验

高泠 张新宇 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摘要:几何图形是点、线、面等抽象的集合形构成的图案纹样,在园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体现。园林设计要注重人的情感体验,去经营山石、湖路、花树、建筑等点、线、面在平面上的位置,立体中的构成,空间内的组合,使它们在虚实气势上达到平衡,在疏密大小上恰当好处,使观赏者得到美的体验。关键词:园林设计,几何图形,设计心理,情感体验 1 几何图形的含义及来源

几何图形是运用点、线、面的排列组合而构成具有形式美感的图案形式,属于抽象图案的范畴。几何形图形的来源有两种:一是有现实中动物等具像物逐渐演变、简化而成的几何形图案,如我国半坡陶器上的鱼纹,就是尚处在石器时代人类对自然事物的提炼。二是受了编织和纺织的影响。历经阶段包括新石器时代、商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并逐步走向成熟。2 设计心理学中的情感体验

情感是指人对周围和自身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主体对外界刺激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求的态度和体验。体验的概念在心理学中是当作情绪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提出并研究的,体验与人们的常识非常接近,并且对于个体都是刻骨铭心的,尤其是情绪或体验是促进记忆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体验是非常复杂的,对于同一个事件,有人体验到兴奋,有人体验到担忧,也有人体验到无动于衷①。

设计具有情感性,但它有别于纯艺术的绘画的情感,它主要诉诸大众内在的心理感应。审美心理学认为,人们对待事物的情绪分为两个层次:内在的心理感应和外在的心理感应。内在的心理感应具有公共性。在这个层次上,大众对待同一事物的感受基本上是一致的,大部分人可以非常确切地将事物所具有不同情感意义辨别出来。因为设计具有情感性,所以我们在园林设计需要培养情感;而这种情感又不是随意的、盲目的和无节制的,它需要将一种个性情感充分表现在共性情感上面,从而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

① 3 几何图形在园林设计中的情感体验

色彩能够表现情感,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例如,红色有热烈、刺激、兴奋、火辣、灼热等感觉;黑色有阴沉、沉重、冷漠、恐怖、恐惧、痛苦等感觉。几何图形状也有类似的表现情感的功能,例如,圆形有光滑、滚动、活泼、跳跃、美妙等感觉;方形有正直、整齐、平衡、实在、真诚的感觉;三角形有尖锐、锋芒毕露、发散、方向、痛苦等感觉。

几何图形在造型艺术中,任何形式的形都是由点、线、面的运动、变化组合而成的。点、线、面的区分取决于一定视野或它们的相互对比关系,习惯于直观性的判断。点,以其位置为主;线,则以线的形态、长度和方向为主;而面,则以其形态及面积为主。在造型艺术中,它们各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作用。因此,园林艺术中的树石、亭塔、条凳、汀步、石矶等有一定位置的均可以视为点,有相对长度和方向的园路、长廊、围墙、栏杆、溪流、驳岸、曲桥等等均为线。那么湖面、广场、草坪、树木、建筑群等有一定面积的形自然是面了。面与点和线共同构成合理的具有现代艺术感的园林整体,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和情感体验。3.1 点的情感体验

点,在几何学中仅表示位置,不具备面积大小和方向,而在形态构成中,点作为造型要素之一则可大可小,它的面积没有绝对的数值限制。康定斯基认为:“几何学上的点是沉默与发言的最高而且惟一的结合。”点的移动或排列,具有时间性、方向性、进深感,还可成为具有节奏或韵律的线,点的集合可组成面,在线的两端、线的折曲点、交叉点、等分点等处,都能感到点的存在。点具有构成重点、焦点的作用和聚积的特性。

点在园林设计中合理利用使之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点由于位置、大小等原因,给人造成某种倾向性的情感。陈绎曾《翰林要诀》中说:“点之变化无穷,有偃、仰、向、背、飞、伏、立等势”。例如:点在中心,有静的安定感,注目性高;点在下方,且左右空间对称,安定感强;点在左下方,有向左下方移动感,动感强等等。大小不同或者相同的几个点的构成也会给人有三角形、方形、距离远近等感觉。

(1)点的聚积性及其焦点特性

② 点具有高度聚积的特性,且很容易形成视觉的焦点和中心。群山绿丛中的一座空亭,朱红柱琉璃瓦,格外醒目。苏东坡《涵虚亭》诗云:“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然”就是此意。园林建筑中的塔、楼、阁等都具有高耸的造型,它们通常被安置在最显眼的位置上。如山崖绝顶、广场中心、路的尽端或转弯处,杭州的六和塔、苏州的虎丘塔、镇江的吞江楼,都以高耸入云为特征,既是极重要的观赏点,同时又是名胜之地的中心和主景。一个点构成了核心,成为游人视线的焦点。

(2)点的排列组合及其秩序美

点的运动、点的分散与密集,可以构成线和面。五线谱上的音符,疏密相间,高低起伏,排列有序,作为视觉去欣赏,也具有明显的节奏韵律感。在园林中将点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同样会构成有规律有节奏的造型,表示出特定的意义和意境。排列整齐间隔相等的行道树,将人们所期望的秩序井然的心态统一起来了,这是一种秩序美。形状颜色各异的卵石小径里的石块犹如乐谱里的音符,欢快翩翩,穿插在各度空间之中,好似一首优美的乐曲,将游人引入诗一般的境界。当游人一步步跳过水面的汀步时,又似在弹奏一首清脆悦耳的钢琴曲。这里的行道树、卵石块、汀步等,就是特定的“点”。他们的排列组合产生了节奏和韵律,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心情,美的情感体验。3.2 线的情感体验

线,是点移动之轨迹,点与点之间的联结,面的交界交叉及边沿都能看到或暗示着线。在几何学里,线无粗细,但在造型设计中,线同样具有粗细宽窄和长度,长度是线的主要特征,只要点移动量的值远远大于点,即可称其为线。线分直线、曲线,还有具有节奏韵律的线,整齐有序的线。线跟点一样有着丰富的形式和情感(图1《线条情绪表象练习》)。

园林设计中常用线性有:水平横线、竖直直线、斜直线、C曲线、S曲线、涡线,不同的线姿赋予了线不同的性格,例如垂直线代表尊严、永恒、权力、给人以岿然不动、严肃、上升、端庄的感觉;水平线表示大海的平静,常常给人以平衡、稳定、静止感;斜线有动势、不安定感,意味着危险、运动、崩溃,无法控制的感情和运动;放射线使人联想到光芒,给人以扩张、舒展的感觉;圆形的 ③

③ 和隆起的曲线象征着大海的波涛,象征着优雅、成长和丰产;折线介入动静之间;粗线有强壮、坚实感;细线有纤弱之感;左上抛物线有流动的速度感;左下的圆周弧线饱满完美;自由曲线彰显奔放个性等。在园林设计中,线的表现最充分也最丰富,线的应用决定着园林的“生命”。

(1)直线

直线在造型活动中常以三种形式出现,即水平线、垂直线、倾斜线。直线在园林设计中常用于规则式园林、道路绿化带及自由式园林的局部。城市园林中的绿化带以水平直线的形式分布于全城,直线在这里联系和统一着全城的“点”和“面”,使街道市容美观整洁、不但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同时在组织交通,保证 交通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使人们有一种秩序感和安全感。垂直线给人以庄重、严肃、坚固、挺拔向上的感觉,园林艺术中,常用垂直线的有序排列造成节奏、律动美,或加强垂直线以取得形体的挺拔有力、高大庄重的艺术效果。斜线动感较强,具有奔放、上升等特性,运用不当也会有不安定和散漫之感,园林中的雕塑造型常常用到斜线,另外也常用于打破呆板沉闷而形成变化,达到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意境。

(2)曲线

水纹是曲线,花朵是曲线,人体是曲线······规则曲线具有古典的特征,任意曲线具有浪漫、现代、自由地特征。曲线在园林设计中运用最广泛,园林中的桥、廊、墙,以及驳岸、建筑、花坛等,处处都有曲线的存在。我们常说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峰回路转,廊引人随”等,这些惬意的感受,均来源于空间与时间的有机溶合,而这些又都是“曲线”奇妙的魅力所造成的。曲线具有动感,给人以轻松、含蓄、优雅、流畅、华丽等美的启示。

“山无曲折而不致灵,室无高下而不致精”“一树一峰入画意,几弯几曲远尘心”,都说明了“曲线”在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在园林设计中合理利用线的流动感,可以让人为造景,更加充满生命,靠近自然。设计时要在线条的起、承、转、合中表现出线的气韵、线的旋律、线的动态等,要顺其自然曲折有度,灵活应用,才能引人入胜,览景生情。3.3 面的情感体验

面是线的封闭状态,不同形状的线,可以构成不同性质的面。在几何学中,面是线移动的轨迹,点的扩大,线的宽度增加等也会产生面。在面的情感表现中,几何形的面具有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体验;自然形的面给人以厚实,更为生动的体验;有机形的面给人以柔和、自然、抽象的体验;偶然形的面给人以自由、活泼、富有哲理的体验。面由于体积大,形式变换多,较之点、线更能体现出情感特性(图2面的情感体验)。

(1)几何形平面

几何形平面分对称规则型和不对称型两种,主要应用于规则式园林。对称规则型平面,大都应用于纪念性质的园林广场。如天安门广场,南京中山陵广场等,由于直线形的组合造成一种肃穆、秩序、宽广的庄严气氛,使人油然地升起一股敬慕感和肃穆感,实现了广场的政治功能与集散功能。(2)自由曲线形平面

与几何曲线一样,自由曲线平面在园林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自由曲线形平面,自由、流畅、优雅、浪漫,园林中波光粼粼的水面、翠绿如茵的草坪、茂密的树林、传统或现代风格的建筑群,在园林布局设计中,都是面。

水面是“自由曲线”的池岸闭合而成,池岸随势随形,水面或动或静,波光粼粼,勾勒出曲折窈窕的水面轮廓,形成园林中开朗明净的空间,周围山石垂柳倒映成趣,一叶扁舟穿行于拱桥的倒影之中。

园林中的草坪,是园林中重要的一“面”,如同一床博大的绿色地毯,它使游人豁然开朗,心旷神怡,游人可在此野餐、打球、散步、日光浴,同时,在草地上可以尽情地欣赏风光。

园林中成片的树林,也是园林设计中特殊的面。在园林设计方面成片的树林又与草坪、水面或建筑等形成受光与背光的明暗对比,垂直与水平的方向对比,绿色与补色的色彩对比。不仅丰富了园林景观,还增加了园林“古木参天”“草木掩篱”之野趣及“崇山茂林”之幽境。4 结论

几何图案来源于自然形象,随着人类对自然和美的理解不断加深,对几何图案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中国的园林要有所突破、创新,就应该结合现代设计心理学,充分考虑人的情感体验,去经营山石、湖路、花树、建 ④

④ 筑等点、线、面在平面上的位置,立体中的构成,空间内的组合,使他们在虚实气势上达到平衡,在疏密大小上恰到好处,真正意义上的为观赏者、使用者“造园”。当然,丰富的古典园林宝库,有取之不尽的传统精华,这是我们的根基。人类进入了现代文明的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冲击着我们的思潮,因此,园林艺术不仅应在传统的“根”上雕琢,还应随着时代的进步,绽出新枝,发出新芽,结出新果。

参考文献

[1]赵江洪.设计心理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42.[2]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藤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57.[3]刘显波.意向素描[M].上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4]孙晶.从常态到非常态2[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33.[5]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6]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二篇:让写作在情感体验中升华

让写作在情感体验中升华

长阳县都镇湾镇中心学校李红群(邮编 443509)

随着中考语文作文分值的增加,写作越来越受重视。加大练笔力度,进行全方位的作文技巧指导,学生却越来越感棘手,越写越无味。这是为什么呢?缺乏生活,缺乏情感体验,这才是作文水平欠缺的根本原因,治标还得治本。

一、文以情为贵,真情重于泰山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写作方面的要求为当前的作文教学解了围,其中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余秋雨先生也认为作文是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的训练。的确,真正上了境界的文章不是靠技巧取胜的,文章要有真性情,它是要靠真性情打动人的,缺少真情实感,讲究再好的作文“外包装”,读来也味同嚼蜡,索然无味。所以情感体验是写作必不可少的。

有许多大文豪并非科班出身,甚至有的没有上过学,根本没有受到过所谓的练笔训练和技巧培训,但是他们把旷世佳作留存人间。如鲁迅、郭沫若、高尔基、马克·吐温等。他们的作品都是诞生于真实的情感,出自于体验之中,是灵魂深处的最真表白。

再者,文人向来是多愁善感的群体。苏东坡饮酒赏月,触发了思念亲人之情,写出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徐志摩比常人多情,他的《再别康桥》一诗为许多人视为佳品;杜甫一生都非常关心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他的许多反映百姓疾苦的诗篇至今广为流传;现在的毕淑敏温情、质朴的散文,都缘于他们心中的最原始的情,包括学生写作出的优秀习作也都是有感而发,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光靠写作技巧是无法企及的。再说一个对于任何事物、任何情景都无动于衷、熟视无睹的人,即使学到了不少写作技巧,也难于获得写作灵感,写出感人之作。有时一味强调写作技巧,就是给学生写作戴上了“镣铐”。学生写作起来会举步维坚。

二、情生于体验,体验出灵感。

情生于何处?生于实实在在的生活。所以,作文先要让学生学做人。首先就要培养学生自己一颗敏感、纯净的心,要让学生自己的心充满爱。这就是说要具有良好的情感素质。生活中的一个细小的事件,一个微小的物品,一个平凡的举动都能激发自己的情感,当见到别人的不幸,以及别人在不幸中表现出应有的品格时能产生应有的感动;看到一个人的善意举动或一个善意的眼神时心灵能涌起一股感激;看到动人的文章或影视剧时,心理能引起一些震动,与作者产生共鸣等。具备了这样的情感素质,就有了写好作文的基础。这种情感需要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充分体验

感受,寻觅那一份真情,一份真感动。我曾在九年级进行了一次尝试,让学生放假回家仔细阅读父母的脸和手,观察他们忙碌的身影,聆听他们朴实的话语。返校后让学生以“感动”为话题作文,许多饱含浓浓亲情的真心话语倾囊而出,全班五十五人,五十五篇佳作,让学生感动,让我看到五十五颗真心。这次写作的成功得力于情感的体验。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各个场合去体验,获得最真切的情感。如秋天来了,让学生走进大自然采撷秋韵,触景生情,陶冶情操;中秋之夜,让学生吃月饼赏月、话月,品味月夜之韵,再来写作,学生笔下生花,文章酣畅淋漓。

其次,就是让同学们多读好书,这是开发情感的另一途径。如何读书也有讲究。读书,词汇的积累是基础,但不是读书的主要目的。读书主要是看作者如何寻找情感与描写事物、事件的契合点,如何抒写自己的感情,读别人的作品,就是要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自己,看见自己。这种阅读,才是智者的阅读。

三、文无定法,让写作随情而去

文无定法,写作应是不受固定模式束缚的。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选材?怎样创新等等,学生无所适从。与其这样,不如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记自己愿记的事,抒自己最真的情。一位名师说过:“作文,就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就是心灵自由自在的飞翔!让作文多一些童趣、童心、童真,少一些虚假的庄严和崇高!”只要学生自己具备了细腻和敏锐的情感,而且习惯于用笔来抒写性情,将情诉诸于笔端,那么诸如谋篇布局、详略处理等写作技巧就会成为随时抒写性情的桥梁,而不会成为学生作文的拦路虎了。

写日记和随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好方法,这样能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平时积淀的感情体验,充分再现心中所想,让学生在日记和随笔中自由发挥,破除虚假作文的面具。(日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随笔)。许多学生在随笔中写出了自己的事,抒发了真挚的情,一学生在《家在哭泣》中写下了母亲去世后的家境,语言质朴,催人泪下;一学生在《姐,你一路走好》中流露出对姐的歉意;一学生在《父亲》一文中写道:“跟父亲坐在一起,闻到的是父亲身上的汗味,这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味儿,是洗不掉,掩盖不住的。”„„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文章从此诞生了。

有人说,话题作文就不同于随笔了,其实不然,只要有了平时感情的积淀,同样能过话题作文这一关。因为话题作文是相当开放的,只要学生能将平时积累的情感调动起来,从心里掏出真实所想,写尽平常所能写,就能做到以平常心、真感情来写话题作文了。

文贵有情,没有真情的假泣不能感染人心,无病呻吟,更会让人恶心。文章是情感的产物,就应用笔去“表露灵魂的深处”。这样,文字便成了情感的载体,写作也就是随心所欲,随情而去。

第三篇:在美术教学欣赏中体验情感

在美术教学欣赏中体验情感

摘 要:美术欣赏教育是培育学生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学生从作品中领悟艺术真谛,学生的欣赏水平起点高了,眼界就开阔了,对美的直觉和选择也就更敏感了。在美术欣赏教育中不断摸索、不断实践,注重学习背景与界定、学习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成为欣赏的主体,体验欣赏的重要和有趣。通过美术教学欣赏中体验式策略的研究,创设让学生有所感受的心灵、情感有所震撼的学习情景,知识与情感一同成长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美术欣赏;体验情感;审美教育

一、“体验式学习”的研究背景

客观地说,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的误区主要有二:一是以美术的介绍代替美术作品的欣赏,二是以“文学性解释”代替对美术作品欣赏。近年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扑面而来,虽然绝大多数教师已承认教学过程要开放学习材料、要突出学生主体、要突出学习的过程、要突出学习方法与策略的体验,可一到具体实践时,确实难度重重、问题多多,有意无意或迫于无奈之下走回老路,这些问题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尤其突出。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目前站在教学讲台上的美术教师都是在传统文化和教育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那些艺术作品的标准诠释,是一代一代的传承,很多教师只懂得传承,还未能找到启发的教学方法。另外,在课程改革的大浪潮中,缺乏权威性的引领、指点与启迪,许多一线教师都是在独自摸索。②艺术作品强调情感的交流,无论抽象还是具象,本身存在着人与作品互动的一种主观情感的流动,对一幅艺术作品的理解,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在一幅艺术作品面前出现一千个哈姆雷特时,教师不知该如何收场。

二、“体验式学习”的界定

所谓体验式学习,是强调知识与学习主体互动联系的学习,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注重学习者全过程深入地参与,突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双向交流沟通,不强求划一认识,而尊重个体差异,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富有个性的知识意义。它突出的不是对知识体系的原封不动的储存,而是强调自我的敢问与发现,是一种变书本化为人本化的学习。

在艺术作品接受过程中,体验既是最高级的阶段,也是最能与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和本质特征相吻合的接受方式。也就是说,在体验中作品内容完全转化为意味的形式;作品形式也无不闪烁着作品意味的光辉。在主体方面,日常生活中的主体,自我被在作品中体验到的主体与自我所取代。正是在体验中,艺术作品与接受者达到了亲密无间、相互融合的统一。就像里普斯所说的那样:“我感到活动并不是对着对象而是就在对象里面,我感到欣赏,也不是对着我的活动,而是就在我的活动里面”。这意味着,在体验中,接受者是在艺术作品中感受到的自我,艺术作品的整体意外也是在体验中被给予和被确定的。

三、“体验式学习”的欣赏方式多样化

在美术欣赏的活动中,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美感,激起审美情感,陶冶其情操,教师采用多样化指导方式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多样化活动方式。方法多样,我采取以下几点教学体验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增强欣赏的趣味性,使学生体验到欣赏的快乐。

(一)对话欣赏法

对话欣赏法是学生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指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学生与艺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如欣赏《清明上河图》时,我们把视觉定格在即将通过虹桥的那艘大船上。

请学生欣赏后就如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①大船的行驶方向为什么发生改变?②试猜船头的那两个人在说什么?③船舱上有两个人仰头向上,他们在干什么,又在说什么?④为什么有人在放下桅杆?⑤甲板上有人在奔跑,他想干什么?⑥如果你是船长,你会怎么做?紧张而生动的场景让学生如临其境,大家畅所欲言,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清明上河图》中最吸引人、最令人过目不忘的场景牢牢地记在学生的心间。……在教师有意识的提问下,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清晰感受,让一些直接感受的东西也夹杂了理性和逻辑。对话欣赏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师生与艺术作品之间建立了一种平等的双向交流关系,增强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二)综合欣赏法

综合欣赏法是选一些与美术作品有关或能加强其感染力的歌曲、诗歌、故事,配合作品一起欣赏,从而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由歌曲、诗歌、故事联想美术作品,由美术作品联想歌曲、诗歌、故事等。如欣赏丰子恺的《办家家》时,配上学生喜欢的歌曲《办家家》,让学生由歌曲联想作品,从歌曲的内容中理解大师作品所意蕴的真实含义。活动结束,让学生开展办家家的游戏,巩固欣赏的知识,增加活动的生动性。欣赏作品《拔萝卜》,可以从故事《拔萝卜》导入;欣赏时,请学生用语言、用肢体动作、用面部表情表达作品的内容;欣赏后,请学生唱唱歌曲《拔萝卜》,并进行游戏《拔萝卜》。这种综合欣赏,帮助学生建立起美术欣赏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情感、知识、技能各方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三)搜集欣赏法

新课程鼓励学生调查研究、收集和分析资料,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从中学会分类和整理,提高相应的能力。教师通常的做法是:根据教学内容,预先布置学生收集与之相关的资料,学生通过调查、收集,获得经历知识的过程,逐步形成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参与意识,对教学的拓展很有帮助。但在具体的实施中,这样的做法过于理想化,学生常常以应付的心态完成任务,对教学的帮助很小,自然也就谈不上提高学生的能力了。

如何安排学生“课前经历”的学习策略?我的做法是:“收集”以一种自主选择的形式体现,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有一定范围的选择自主权。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中,我提出了两个课前思考题:

1.达?芬奇仅仅是画家吗?

2.你认为蒙娜丽莎是否美?美,美在何处?不美,又表现在何处?

像这样的学习任务,主要以思考的形式体现,两个思考题学生任选一个完成。学生完成的途径主要有3种:①信息收集(网络);②资料查询(图书);③自主思考分析、亲友帮助。这样课前经历的体验设计,本身题目充满了趣味性,学生完成任务的途径也不再是单一的资料收集,都能有话说。

例如问题②,学生的回答有三种:美、丑和一般,其中丑和一般占绝大多数。课堂教学中,我问:蒙娜丽莎丑在哪,同学主要提到这3点:①没有眉毛;②身材肥胖;③衣着灰暗,像老太婆。例如:没有眉毛:15~16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地区的妇女流行拔掉自己的眉毛,以此作为一种时尚和美。身体肥胖:当时妇女以胖为美,这源于原始社会对妇女的生殖崇拜,我国唐代也是以胖为美。

教学中,我有意避开了简单的说教,对于蒙娜丽莎的美,学生经过课前资料的收集、思考、质疑、判断,课堂中争论、引导、解释、理解,学生开始从历史、文化、地域等角度去思索,学生的观念甚至不再局限于对蒙娜丽莎容貌的理解,很多同学开始去体会她的内在特质,这是非常令人惊讶的。在课前收集的过程中,学生得到自由学习、思考、体验的空间,经过课堂教学中的讨论与分析,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美术欣赏的目的并不是增长学生的美术知识,而是通过艺术作品的赏析加强学生的审美感受,释放学生的审美想象,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我们应积极开展美术欣赏教育,注重学习情境、知识的界定、方式多样性,加强学生对美的视觉感受,培养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悟性,引导学生对美的向往,让美术欣赏教育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第四篇:浅谈体育运动中的情感体验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体育运动中的情感体验

苏庆婵

【论文关键词】鲜明强烈

复杂

多样

情感体验 体育教学 运动

【论文摘要】本文从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的情感出发。来谈运动中学生的体验。情感是被人所认识的该事物对人的意义和价值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意志就是支配人的行为如何接近和逃避该事物的心理状态。学生有认识水平,动机水平和自我要求,因此,在教学训练中,要注意和加强目的性教育,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选用丰富,生动多样的教学与训练方法,以激起学生的积极,深刻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文中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阐述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多种表现,以及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所起的重要作用,为构建快乐体乐做贡献。

体育运动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是鲜明强烈的,复杂,多样和易变的。那就要求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从而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情感教育应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对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情感的形成及学习效果的提高有着直接影响。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教学的认知功能,忽略对学生情感活动的关注,知情脱离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说道理、讲规律”的教学定势,形成“沉默的学生,说教的课堂”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痛苦的情绪体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抑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有效利用情感因素,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学生在课堂上有多种多样的情感体验,如何理解他们 ?

(一)鲜明强烈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身心紧张的状态超过其他实践活动。这种紧张的状态在运动竞赛中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在体育比赛成败的 关键时刻,情绪的适度紧张能使神经中枢不断的积蓄力量,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以取得最佳的体育运动效果。鲜明,强烈的情感体验,决定于运动对人的意义,学生有认识水平,动机水平和自我要求。因此,在教学训练中,要注意和加强目的性的教育,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选用丰富生动多样的教学与训练方法,以深刻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同时学生学习的环境需要建立,学习的情感需要教师的调动和感染,教师有活力,学生才有活力;教师有精神,学生才有精神;教师讲得生动,学生才能产生求知欲望。学生学习的情感,靠教师用情感来带动,创造一个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著名学者波利亚认为,教师的首要金科玉律是“对自己的课程有兴趣”,作为教师,他应做到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所教的学科、爱自己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自己学科的教师,他的学生也充满热爱知识、科学、书籍的感情。”要有效地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教师只有通过自己内在的精神力量去感染学生。在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将自己对学科执着追求的精神、热忱和感受带给他们,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主动。但是,情感体验过分强烈,在体育教学中又会引起大脑皮层有关区域的抑制,使动作失调,妨碍运动的顺利进行。因此,要善于控

制激情,因此应当帮助学生掌握活动的必要知识,技能,做好活动的充分准备,避免体育活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动中发生过分强烈的情感体验。

(二)复杂,多样的情感体验

从情感的表现形态和内容来看,情感是极为复杂,多变的主观反映。因此,在运动活动的过程中,机体的工作能力

发生改变时,情感体验也随之发生明显,复杂的变化。例如:当运动量没有超过机体工作最大负担量而有取胜的可能

时,学生会信心百倍,精神抖擞的体验到积极地増力性的喜悦情感。反之,当运动量超过人的肌体最大负荷量而导致

了失败的可能时,人的心理会产生忧虑,困惑,沮丧等许多消极,减力性的情感,直接影响到学生运动时的兴趣。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从而对所学内容发生兴趣。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非常熟悉的,学生往往熟视无睹,不愿思考;完全陌生的,又容易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只有那些难易适度,学生似曾相识却又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才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我所教四年级学生班风活跃,荣誉感强,学生守纪乐学,但是有四分之一左右学生力量素质较差,这样对学习前滚翻教学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求教师正面积极引导。四年级学生运动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女生文静,男生好动,一些带有表演性、模仿性的练习,男学生有很大的兴趣,部分女生往往会表现出怕羞的一面。而男生则会无所故忌的发挥自己的想象。他们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模仿能力强而且好奇心强。针对这些情况怎么办呢?我首先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另外,还采用了示范法,以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激发学生,让学生能明白原来这动作这么漂亮。从而使学生产生“我要学习"的情感。

可见,情感是随主观条件发生复杂变化的主观态度的体验。也是影响动作练习质量,运动成绩的重要心理因素。所以,我们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训练工作中,除了要注意从提感的趋向性,深度,稳定性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以提 高运动者的运动实践效果之外,教师和教练员应该善于利用情感的动力因素,在运动教学的实践中陪养学生的情感

第五篇:浅谈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浅谈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内容摘要:音乐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音乐与人的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音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欣赏的过程是一种美的体验。我从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感性与理性两方面的基础上来进行阐述,认识到这两个方面的重要性,从而得出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中感性与理性体验的过程!

Content abstract:Music coming from life and higher than life, music and people's life tightly linked together, the role of music is very important, and music appreciation process is a kind of beautiful experience.My music appreciation emotional experience from two aspects of perception and reason based up is expounded,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two aspects, concluded that music appreciation process is emotional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sensibility and reason!

关键字:

音乐、欣赏、感性、理性、情感、体验

论题:情感体验中感性与理性认识是音乐欣赏的关键

论点:1,情感体验中感性认识

a,感性认识的内涵。

b,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2,情感体验中理性认识。

a,理性认识的内涵。

b,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c,肖邦的《夜曲》;古琴曲《流水》;聂耳的《金蛇狂舞》;合唱曲《天路》

3,音乐欣赏中感性与理性认识的相辅相称 正文:音乐现在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是一种人生道路上美的体验。对于欣赏音乐而言,更多的是在于人类心灵上的沟通,音乐就是人心灵的语言,她表达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一些可表达的或不可诉说的东西。在欣赏的过程中,不断地陶冶着人们的的情操,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无尽的乐趣。音乐的产生是随着人的情感的表达而产生的,正如我国古典论著《乐记》上所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①凡是音乐的产生都与人的内心活动有关,人的内心情感的变化与好坏都与所经历过的事情或所接触的事物有关。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其内在的情感,所以可以说音乐是情感的化身,她为我们的情感生活增添了新的乐趣,使得我们的情感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对于音乐欣赏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情感上的体验。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己发出声音,引起自身的注意,从中感到满足。”②音乐是情感的流露,更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助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情感体验的核心世界,使灵魂免于压抑和痛苦。情感体验是一种人内心的活动过程。所谓情感体验就是指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欣赏者能够较准确的把握作品本身的思想内涵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切身将自己的情感与作品本身的情感尽可能的融为一体,来尽可能的体会作品本身的情感过程,将作品较生动的表达出来。情感体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感性上的情感体验,二是理性上的情感体验。

感性上的情感体验是一种初步的对乐曲的感受过程,是人们通过对乐曲的聆听后的一种直观的感受,通过乐曲本身的音响效果带给人的内在的美的感受。感性上的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的必经过程,每首曲子给每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可能会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而有所不同,比如,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有所不同,每个人的阅历也就不同了,从而导致各个方面的想法的不同,因此,在感性方面的认识上也就有所不同,她会由于人的不同而产生出不同的效果。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所说,“我们的实践证明,感受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的感受它”。③感受到了的东西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接感觉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音乐作品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层次的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的感情体验上要有一定的基本的的理性的东西,简称理性的情感体验,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情感的内在含义,只有对乐曲情感方面所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后,才能更准确的领会到音乐的感情。由此,可以看出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中理性认识的重要性。但是情感体验中的感性认识是音乐欣赏的基础之最,是最基本的一种过程。如果没有感性的直观感受,是不可能进行音乐欣赏的。所以情感体验中的感性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理性上的情感体验,所谓理性,指的就是欣赏者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基本上把握住乐曲内在的本质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指在欣赏乐曲时,欣赏者对乐曲本身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欣赏的时候能够从各个角度来深层次的体悟乐曲。理性的情感体验中包含了很多的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有:作曲家的简介,作曲家的写作背景,标题的意义,乐曲的体裁及结构,乐器的运用,作曲手法的巧妙运用等等。

音乐包含了很多的因素而构成,对于每一个学音乐的人来说都应该知道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主要包括旋律,节奏,音色,速度,和声,曲式。而对于欣赏者而言,只有在了解这一系列的基本的知识时才能更好的的做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因为只有在了解了构成音乐的要素时才能够在欣赏曲子的时候对这些要素有一个鲜明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够从这些要素下手就行有目的性的,明确的欣赏。再者说,一般在欣赏曲子前,先分析一下其作曲的背景和作曲家的生活经历。这样的话,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作者,了解作品,让我们更深切的感受到作品的内涵。由此可以看出理性认识对于音乐欣赏的重要性。

例1:肖邦的《夜曲》

在欣赏这首曲子前先了解下肖邦的简历与创作背景。

肖邦是一位伟大的波兰音乐家,也是一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夜曲》为肖邦的早期作品之一,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风格平易优美、饱含诗意,乐曲的构成为回旋曲式。左手是节奏相同的节奏型,而右手则恰然相反,始终在装饰音中保持着华丽的演奏。这种相对的映衬更加突出了夜曲的意境。静静地夜晚,一切是那么的平静,那么的安详,独自一人在皎洁的月光下回忆着,往事随风飘荡,一切去的那么的快,来的那么的急,停下脚步,为后面的路规划着美好的未来,相信它始终会来的。

例2:古琴曲《流水》

在欣赏时,先了解古琴的音色、形制特点、演奏形式等琴论知识。

故事背景: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不复鼓琴以为是无足复为鼓琴者。

通过对古琴和故事背景的了解有助于人们的欣赏能力。琴是中华人文精神的化身,可以超越声音表象,与天地相通,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例3:聂耳的《金蛇狂舞》

聂耳(1912—1935)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奠基者。他的作品赋有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的感召力,被誉为“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其中《义勇军进行曲》解放后被定中国国歌。1935年聂耳于日本腾泽市鹄沼海中游泳时意外身亡。《金蛇狂舞》是1934年聂耳根据江南丝竹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的民乐合奏曲。明快而有力的旋律给人以强烈奔放的印象,而配以激越的锣鼓节奏,更渲染出了热烈欢腾的气氛。乐曲以《金蛇狂舞》命名,既表示了中华民族对未来的坚强信念,也体现出一种革命乐观精神。它现已成为我国民乐演出中最受观众欢迎与熟悉的保留曲目之一。乐曲是三段体结构,旋律始终具有鲜明的节奏特点。第一段,乐曲一开始,就以明亮上扬的音调不断地呈现出欢乐、昂扬、奔放的情绪,让人耳目一新。第二段,由两小节打击乐器音响引出的更加热情昂扬而且流畅明快的旋律,令人感到充满生机而富有生命之活力。第三段。作者巧妙地借鉴了民间锣鼓点中“螺丝结顶”的结构形式。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速度逐渐加快,加之锣、鼓、钹、木鱼等打击乐器的节奏烘托,使情绪逐层高涨,直至欢腾红火的顶点,生动地再现了民间喜庆时巨龙舞动、锣鼓喧天的欢乐场面,洋溢出鲜明的民族性格特色和生活气息。

例4,合唱曲《天路》

合唱曲《天路》是由陈国权改编而成的,开始的独唱曲《天路》是由于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印青和另外一名词作家屈塬来到青藏铁路施工现场采风,在火热的工地上,在藏族同胞的家里,两位词曲作家在对铁路工人、藏族群众采访中发现:只要一谈起青藏铁路,人们都非常激动,他们把青藏铁路形象地称为“天路”,而不叫铁路,一位叫拉姆的藏族老阿妈激动地对两位词曲作家说:“青藏铁路是共产党为我们藏族人民修的天路!多少年来,我们西藏人民就一直渴望能有一条通往远方的路,这条路可以带我们走出贫穷,走出落后,走向富裕,老阿妈的一席话,让两位词曲作家心情非常激动。几天之后,经过几十次反复修改,一首专门歌颂青藏铁路的歌曲《天路》很快就创作出来了。而后来,《天路》一下有了名,基本上成为了一首人人都会唱的歌曲。而通过对合唱曲《天路》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中运用了不少的作曲手法和很多的织体和和声。所以我们在欣赏类似此类型的曲子时,就应该明白其中所包含的一些理性方面的内容,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学会欣赏。由此可见,理性体验的重要性。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④好的音乐能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想象。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透人的心灵,使人的精神等方面受到熏陶渗透。从而达到很高的境界。音乐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他给了我们很多的内在美的感受。使得人们在音乐的宇宙中不断地升华着自我。布克曾说过“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他还说除非你重新抓住了激动过贝多芬写这一作品的同样感觉,或是认为你也有这种感觉,你才有权说你欣赏她。”⑤再一次的说明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只有让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换句话说,就是在音乐欣赏中,感性和理性方面的过程的充分体验。在初步的感性情感体验上进行理性的情感体验,让两个方面的情感过程得到充分的发展,相辅相成。在聆听的时候将会使得聆听者更进一步的体会到音乐的内涵,更进一步的体会到作曲家的情感和思想,有助于开创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意境,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音乐的美—心灵世界的美好。

注释:

①见《乐记》中的《乐本篇》。

②引自《李斯特论柏辽兹与舒曼》第 26 页

③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四卷本,第263页。

④出自冼星海曾说过的一句名言

⑤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中译本,第107页。主要参考文献:⑴《乐记》

⑵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M].104-107.⑶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实践论》[C].263

下载浅析几何图形在园林设计中的情感体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几何图形在园林设计中的情感体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奢侈品营销,在情感体验中演绎传奇!

    奢侈品营销,在情感体验中演绎传奇! 奢侈品品牌营销,应该是当今过剩经济时代最具诱惑力的词语了。 众多企业浸润期间,但成功的凤毛麟角,大多数折戟沉沙。为什么,没有真正理解营销深......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体验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体验教育 摘要:“人人学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基本出......

    情感体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尝试

    情感体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尝试 惠州一中 张小梅 【关键词】情感体验 角色扮演 课本历史剧 群体角色体验 到目前为止,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在广东已经开展六年多了。在这六年里,......

    音乐情感的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郭店一中 冉庆丽 摘要: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是音乐欣赏中......

    在几何图形认识的教学中

    在几何图形认识的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南溪镇莲花小学 邓尚瑜 几何学科逻辑性强,概念严密,历来是教学的难点,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和......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在感悟中体验情感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在感悟中体验情感 作者:王晓敏 来源:《软件·教育现代化》2012年第11期 [摘要]小语教材中具有典型意境的文章很多,或明朗,或朦胧,或......

    情感体验教学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论文(精选合集)

    摘要:音乐不仅是听觉艺术,还是情感艺术,因为在众多艺术形式当中,音乐在情感表现方面最为直接和丰富。特别在声乐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习声乐......

    风水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1整体系统 风水学充分注意到环境的整体性。《黄帝宅经》主张“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肤,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