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管理系2010年工作思路(新)
公共管理系2010年工作思路
2010年是我系教育教学质量年,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完成,我系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教学工作: 1.教师队伍建设。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1)教师学历的提高.2010年我系将加大对教师学历提高的支持力度,重视教师业务培训、进修学习,为老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进修机会,鼓励70后的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并思考各专业分别引进全日制硕士、博士,切实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和学历结构。
(2)教师职称结构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目前我系教师职称结构不大合理,特别是专业教师的职称偏低,教师申报转评职称积极性不高。为此,我系准备一方面加大对教师参评职称的支持,加大高职称教师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将启动教师分配制度的改革,试行系内二次分配,考虑试行高职低聘、低职高聘,评聘结合。
(3)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为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我系将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技能比武,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各项比赛、论文评比、课题申报,为配合系内二次分配我系2010年将全面启动教师教学水平评估,评估结果将与课时津贴、教师考核、教师评聘直接挂钩。
2.专业与学科建设(1)酒店、旅游专业建设
我系酒店专业早于2006年成为第一批院级精品专业,2010年将完成学院精品专业验收工作,力争《餐饮服务与管理》、《形体》课申报院级、省级精品课程。(2)电算会计化专业建设
2010年我系拟增电算会计专业,我系将在中职电算会计化专业基础上,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3)思政课建设
我院思政课建设已走在前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已成为院级精品课程,2010年将启动《概论》课申报院级精品课程,并成立《基础》课教研组、《概论》教研组、《就业指导课》教研组,力争有一门课程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4)体育课建设
2010年将全面规范我院体育课教学,全面启动体育课教学改革,将在09级开展体育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爱好选修,扎实做好大学生身体素质测验工作,迎接省高校学生体育评估。
二、教育工作
1.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1)按照中央16号文件和省8号温江的精神,结合职业教育特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2)以班会课、两课、讲座、主题活动等方式为平台,力求使思想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形式生动活泼,务求实效。2.切实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1)创新机制,盘活人力资源,尽可能选拔一些有热情、有能力和乐于参加学生管理的教师,充实到班主任、辅导员的队伍中。
(2)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工作吸引力和学工人员的成就感。
(3)结合学院的中心任务-----教学工作来开展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特别重视在实践中训练和提升。
(4)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水平,创造条件加强对外交流,在交流中长见识,促提高。
3.以就业教育为中心推进教育工作
2010年是顶岗实习学生最多的一年,就业压力也是最大的一年,我系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夯实基础。,拓宽就业渠道,开辟新的校外实习基地,加快校企合作的步伐,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广阔的舞台,完成2010年学生就业和顶岗实习工作。
4.日常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 重细节、抓落实,指导学生不断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水平,做好优秀大学生的推荐入党和推荐就业工作,采取切实措施关注特困生、心理问题学生和“双差生”。把安全问题与稳定问题作为教育工作的原则和底线。
三、其他工作
学生档案、各类教学过程原始资料的整理、收集、归纳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尤其是各教研室内部各类管理和教学文件等原始资料的管理、收集、归档工作要规范化。
二00九年十一月
第二篇:《新公共管理》读书笔记
读《新公共管理》笔记
赵成根老师的理论:公共治理模式=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官僚行政体制
一、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
二十世纪后二十年成为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年代。从英美发端的这场改革,很快扩展到澳洲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欧洲的法国、德国、荷兰、挪威、瑞典等国。
英国的政府改革
1979年英国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在尼斯坎南新保守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启动了英国的行政改革。主要做法是以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为核心的民营化改革,包括:国有企业私有化;签约外包的运用;鼓励私人投资行动。1979年开始启动的以管理绩效评审为核心的“雷纳评审”;1983年开始推动指在树立成本意识提高公共部门的经济和效率水平,从而降低公共开支的“财政管理模式创新方案”;1988年开始实施“下一步行动”改革,运用一整套商业管理模式,重塑了英国政府管理结构和模式。尤其是对政府决策功能和管理、服务功能科学划分的基础上,在管理和服务部门引入执行局制(agency),对于现代官僚行政体制和改革具有革命性的创新价值。
1991年约翰·梅杰上台后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公民宪章运动”,通过在四十多个具体的公共服务行业推动顾客导向的服务承诺制,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公民满意度。1997年托尼·布莱尔以新工党的政治形象结束了长达18年的保守党的执政格局。他一方面继续推进保守党执政期间推行的改革(私有化改革);另一方面,针对保守党执政时期过分强调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的竞争,忽视了公共治理主体之间的有效合作和协调,从而带来碎片化的制度结构的弊端,提出了构建协同式政府的新的改革构想。布莱尔政府认为,传统的做官制模式和保守党的市场化模式都各有局限,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各自的优势,通过多方面的合作共同为社会和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布莱尔政府的协同式政府改革,改变了传统的保守党政府强调政府退却的理念,而是努力让政府有所作为。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从目标设定到具体操作从组织结构到文化整合,从政府内部到政府外部无所不包。即不是依靠传统官僚制的命令服从关系,也不是依靠新公共管理的合同制而是建立在观念共识、目标分享和组织整合基础上的相互信任的诚信关系。
美国的政府改革
同英国一样,1981年共和党里根政府上台执政后,运用新自由主义的改革理论启动了美国的新公共管理改革。主要形式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签约外包。另外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放松政府管制。同时,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也是里根政府、克林顿的美国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通过贯彻顾客导向、绩效导向、战略导向和结果控制等原则,通过精简机构、裁减政府雇员、放松政府管制、引入竞争机制和推行绩效管理等具体的改革措施力求创造一个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经济型政府。
英国、美国、新西兰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改革的主流,但各国因政治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差异等不同,改革模式呈现越异性发展。英国著名公共管理理论家、改革分析家波利特将各国的改革分成了四种模式:
一是维持现状派。这些国家主要通过松绑、精简机构、收缩预算等措施,“减轻”现存的官僚制度,使现行结构和模式更好地运作,尽可能地维持现状。德国和欧盟所采用的就是这样的改革战略。
二是现代化派。这些国家的改革,一般包括结果导向和业绩导向的预算改革。强化绩效评估,适度放松僵硬的人事制度,权力下放,强调战略计划的功能等,主要属于政府管理结构和模式自身的调整和变迁。此类包括加拿大、芬兰、法国、荷兰和瑞典等。
三是市场化派。主张在公共部门内部引进更多的竞争和市场类型机制。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属于此类。
四是小政府派。主张把任何可能私有化的东西全部实现私有化,从而回归守夜人式的国家,政府只承担一些私人部门不能或不愿承担的核心职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部分时间属于此类型。
美国的改革既有很强的现代化因素,也有很强的市场化趋势,难于归类。
政府管制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基本方式。20世纪政府管制的发展,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稳定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但到20世纪70年代,过度的政府管制限制了市场自由和活力,政府管制机构膨胀,开支过大,管制成本过高,以及管制过程中的腐败现象等弊端,已经严重制约了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和经济发展。
二、什么是新公共管理
学者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范围的公共管理改革概括为:公共管理主义、市场导向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企业家型政府、苗条政府、善治、新公共管理等。
英国著名公共管理学家胡德在《行政管理》杂志发表了《一种普适的公共管理模式》一文,提出“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概念,概括了公共管理的精髓,也反映了各种理论家的主要看法:(1)在公共部门引入精细的专业化管理;(2)明确的绩效规范和绩效评估,科学界定组织目标和组织部门、各单位的目标;(3)实行绩效导向的资源配置和报酬管理制度,废除传统的高度集权的官僚制人事制度;(4)实行公共部门组织单位的分散化转型,实现供应者和生产者的相对分离,充分利用合同制和特许经营等制度安排的效率优势;(5)在公共部门中引入更多的竞争;(6)运用私人部门管理实践中成功的管理模式;(7)在使用资源过程中,更多地强调纪律和节约,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英国著名公共管理专业费利耶在《行动中的公共管理》一书,对新公共管理进行了四种分类:(1)效率驱动模式:这种改革模式以追求效率为核心目标,试图用商业管理的技术和方法来改造公共部门的运行模式。(2)组织规模缩减和分权模式:从科层管理向合同管理转型,强调组织间的战略联盟,从标准化的服务向灵活多样的服务系统转型。(3)追求卓越模式:强调组织文化重要性的人际关系管理学派对公共部门的管理影响。(4)公共服务取向模式:强调在公共服务过程中实现公民参与和维护公共责任。
历史上任何一次重大变迁都是危机推动的结果。
公共管理的革命性转型
第一次转型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变革,从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转型。第一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普选制;二是,现代官僚制行政组织体制的发展,层级化、专业化、制度化的官僚制组织系统迅速发展起来;三是现代政府的扩展。这一百年是政府职能扩展的一百年,政府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消极无为的守夜人转变为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管、无所不能的积极的大政府。四是现代国家的权力结构转型。行政职能扩张,行政机构和人员规模膨胀,国家不再称为政治国家,而是一个行政国家。
第二次转型
20世纪70年代末,以英国撒切尔夫人和美国里根政府改革为启动标志,国家公共治理模式向新公共管理模式转型。这次重大转型恰是国家的退却,是校正20世纪 2 以来政府过度扩张、民主过度发展基础上国家的政治行政结构、政府的公共政策结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模式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弊端。其核心目标是降低公共治理成本,提高公共治理效率,提升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塑造经济型政府。(1)重塑行政组织结构,构建分权的、专业化的行政管理组织;(2)财政管理体制改革;(3)文官制度改革;(4)内部市场和准市场机构的运用;(5)实行绩效管理;(6)强化质量管理;(7)加强组织间的合作和协调;(8)顾客导向的公共服务承诺制。
不断塑造新的平衡
不同历史时期,公共治理模式的差异只是相互冲突的原则和治理工具之间平衡点的不断位移,因而构成不同的平衡结构而已。世界在不断寻找平衡点:包括自由和平等之间的平衡;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平衡;民主和权威的平衡;管理和行政之间的平衡;社会精英和普通民众之间利益关系的平衡。
从来就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管理模式,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而存在、运转和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公共治理中的各种平衡关系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总是在两个极点之间像钟摆一样不断地摆动。
政府的经济人假设
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石。斯密为第一位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国富论》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分析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逻辑。斯密对人的自利动机的分析,则是设计市场经济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关于经济人假设的一段经典描述:“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已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人类对自我利益的追求,成为交易型经济机制——市场机制的逻辑起点和基础。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认为:人的自然的本能就是趋利避害。这种自利动机是人的行为的根本动力。个人由自利动机所驱动的谋利行为,自由地追求利润、财富,增进自我利益,客观上也对大多数人有利,增进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赫伯特·A·西蒙最早将有限理性引入经济学理论,他提出:在人的选择行为有限理性的前提下,人的选择模式不可能是最优选择模式。人的选择行为受到信息不周全、知识不完备、决策成本限制等一系列主客观条件限制,根本达不到理性程度。
行动经济学认为:人关不是完全自私的,如父母会愿意为孩子奉献自己的大部分财产,会为慈善基金捐款等。人的行为也不总是理性的,如炒股、赌博的时候。正确理解经济人假设:
斯密自利经济人假设的“自利”绝不简单地等同于“自私”,不否认为人的各种良好动机的存在,也绝不否认人的动机结构的复杂性。斯密的“自利”从根本上说,不过是对社会个体“自我”的理解、承认和尊重。
斯密的理性,主要是人在动机意义上的理性。其基本模式概括为:主观动机模式——环境——客观社会行为模式。在人进行主观选择的过程中,大量的、综合性的环境因素都会影响他的选择行为。人是客观环境的塑造物。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对斯密经济人假设的完整理解,必须把它放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下,尤其是一定的制度条件下来加以考察。因此,为重塑人的行为模式,必须首先重塑环境。不合理的制度系统必须导致劣质的行为淘汰优质 3 的行为,一整套具有良好品质的制度是构建一个良好社会的关键。唯有良好的制度系统,才会同时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和谐这两个相互冲突的目标。斯密对人类制度设计理论巨大的贡献在于,好的制度必须是充分尊重人的自由选择、自主选择的自由和权利,激发他最原始的、最基本的动力。不是靠强制、欺骗,而唯有依靠自然的制度系统,才能激发社会最强大、强烈的一个能量、能量源,那就是“人对自我利益的关系和不懈追求”。在私利的追求和公益的实现这两个相互冲突的目标实现和谐的过程中,制度发挥了关键性的调节使用。
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设
詹姆斯·M·布坎南运用经济的研究方法来分析社会公共治理问题,提出了公共选择理论这一“政治的经济理论”。他认为个人在公共选择过程中就像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一样,同样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布坎南认为,经济学的本质就是一门交换的科学,把这一观点应用到政治领域,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学也是一门交换的科学。是一种有组织的市场交换。公共财政学派认为“政治是复杂的交换”,“政府是公共交换的补偿过程”。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的看法,所谓政治市场是指政治家、官僚和选民等政治主体围绕公共物品和服务供给所形成的关系结构。
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在其名著《利维坦》中表述,导致人类冲突的本质是利益的冲突。在人类开性中,我们发觉有三种主要争执的原因。第一为竞争,第二为猜忌,第三为荣耀。第一种原因,使人类为利益而侵略;第二种原因,使人类为安全而侵略;第三种原因,则使人类为名誉而侵略。
个人主义是近代自由主义政治学和自由主义经济学共同的思想起点和思想精髓。
第二章
公共物品理论
1651年,英国著名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指出,国家的本质“用一个定义来说,就是一大群人互相订立信约,每个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能够按其有利于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这句话指明了国家或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其为个人提供公共服务。“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是我们看到的最早的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总是与某种组织相联系的,公共物品总是某个组织的公共物品。
1740年,英国著名政治哲学思想家大卫·休谟在《人性论》最指出“政府存在的理由就是促进某些共同的目的或动机。
亚当·斯密首先注意到了公共支出的必要性与市场失灵的存在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推进在物品提供方面政府对市场的替代功能。他在《国富论》中指出:“君主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保护社会不受其他社会侵犯;第二,建立严正的司法机关,保护个人不受他人伤害;第三,建设并维护公共设施。”斯密所指的公共工程主要是国防工程、行政司法方面的公共设施,还包括方便商业、促进教育的工程和设施这些对全社会有益的工程,由于所需费用太大,并且其收益难以弥补成本,因而不能指望由私人来提供。因此,公共物品的提供就成为政府的一项职能。
19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一书中通过路灯、港口、灯塔、堤坝等工程建设的案例,证明诸如此类的公共服务应该由政府提供。因为“公共服务的提供是重要的,但没有人感兴趣,因为这些服务的提供并不必然自然地获得适应的报酬。”“个人不具备任何手段去截留那些利益,而避免其流向他人,也难以收取费用补偿其创造者。”
维克塞尔在1896年出版的《财政理论考察兼论瑞典的税收制度》中指出,公共物品所给 4 予个人的边际正效用,应与个人纳税所损失的财富的边际负效用相等,这就是著名的“利益财税原则”。
历史上最早关注公共物品的政治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是A·R·林达尔。他在1919年《公平税收》中提出“公共物品”这一概念,并指出公共物品是国家对人民的一般给付,个人或集团通过赋税的形式购买公共物品,并由此建立了林达尔模型。
1949年,戴维·布坎南在《政府财政的纯理论:一个建议的途径》中指出,关于公共物品的提供,“在政府与个人之间一定存在着类似市场的联系”。这个“准市场”就是民主社会的投票决策机制,由此构成了布坎南解决公共物品供给的主要思路。“准市场”为公共物品私人提供模式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公共物品、私人物品
经济生活中许多过去由政府公共部门提供的物品,现在可以在政府的科学管制下由公私企业提供,如城市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产业。
影响公共物品形成的技术包括两项:一是排他性技术,即阻止搭便车行为的技术能力,如果有足够的成本低廉的排他性技术,就不会导致物品或服务的公共部门垄断。公路隧道借助非接触式电子收费设备实现了私有化运营。二是公共物品本身的生产技术水平,如现代复杂的自动灭火系统使一些消防工作变得更加“私人化”,新的演播技术使世界上的娱乐变得更为公共化。技术往往是影响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相互转化的重要因素。
公共物品的属性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的严格科学的定义是由萨缪尔森于1954年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给出的。即,公共物品是这样一种物品,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某种物品的社会消费总量等于每个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消费量,不仅每个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消费量相等,而且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量与社会对该物品的总消费量相等。斯蒂格里茨在《政府经济学》中写到:“要排斥任何人的使用是不合理的,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消费的数量,这就是说,多供给一个人物品的边际成本等于零。”布坎南《公共财政》一书中强调了公共物品的联合消费特性。
公共物品区别与私人物品的两个本质属性:消费的非对抗性(非竞争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
斯蒂格里茨在其后来的《经济学》中还发现有些公共物品在消费时会产生拥挤性。
公共物品的分类:纯公共物品、俱乐部物品(准公共物品)、公共资源性物品(公共池塘资源)。
纯公共物品:严格满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条件。纯公共物品听提供方式是非市场的。如,国防、外交、法律等。
俱乐部物品: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公共的范围是有限的,如收费公路、有线电视。第一,当俱乐部成员数目超过其容纳的固定规模后就会产生拥挤,从而破坏消费的非竞争性,所以限制俱乐部的“消费”数目是必要的。第二,由于俱乐部物品具有排他性,应采取收费这样的办法来限制消费者数目,以排斥非俱乐部成员享用该物品。拥挤性是准公共物品有别于纯公共物品听一个重要特征。
公共资源性物品:同时具备消费的竞争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特征的物品。如公共渔场、公共牧场、空气、河水、海洋资源、矿藏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却无法有效地做到排他。也就是说,无法通过收费的方式将拒绝付费者排除在消费者的行列之外,搭便车成为一种基本的现象。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种类物品听属性是动态变化着的,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相对的。从时间上看,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技术、新方面、新工艺的不断推出和广泛应用,物品的属性也随之不断地变化着。比如,电视节目曾被认为是纯公共物品,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有线电视网可以通过收费来实现排他的准公共物品。与之相反的是,互联网产生之前,信息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交换和享用,在网络时代,信息可以全球范围内共享。
从空间上看,随着人类组织化的程度的提供和组织结构模式的变迁,公共物品的属性同样发生了重要变化。
再次,产权的引入对公共物品属的影响。产权的界定会引起物品属性及类别的变化,如作为公共资源性物品的一条河流,产权的界定使其转化为具有排他性的物品。
最后,需求强度的变化对公共物品属性和分类的影响。供小于求的状况、拥挤的到来,排他也就产生,收费方式就有可能使公共物品向私人物品转化。
外部效应分析
资源配置职能是公共财政的三大职能之一,而政府公共财政之所以具有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因为外部效应、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
布坎南和斯塔布尔宾给“外部效应”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只要某一个人的效用函数(或某一厂商的生产函数)所包含的变量在另一个人(或厂商)的控制之下,即存在外部效应。消费的负外部效应(消费的负外部性),指消费者个体的消费行为给社会带来了损失。从外部效应的概念和分类看,外部效应会使收效或成本外部化,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约瑟失·斯蒂格里茨说:“只要存在外部效应,资源配置就不是有效的。”外部效应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
外部效应的成因主要存在两种争论:一种看法认为,外部效应的存在源于市场机制自身(经济人假设)。另一种看法认为,外部效应的存在源于产权的不明晰(公地悲剧)。
外部效应的纠治:1。征税或罚款;2。补贴;3。政府管制;4。法律道德措施;3。产权界定;6。组织设计。
公共物品的多元化供给机制: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社会供给。
第三章 民主危机
各种具有共同利益偏好的社会群体都建立了自己的利益组织,并通过一定的渠道影响政府的政策运行。
民主政府的公共政策成为“千百种集团利益的混合物”。政策过程中政府和社会的互动和交换主要由有组织的利益集团来进行,这种互动的特质决定了政策过程的特点和政策的绩效。公共政策便成为各种利益集团竞争所造成的均衡物。利益集团影响下的政策均衡,一般地说是公正、合理的。
利益集团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组织成员的多少、财富的多寡、组织能力的强弱、领导能力的高低、与决策者关系的远近,以及集团内部的凝聚力等。杜鲁门指出,在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的政治体制中,政府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建立利益集团竞争的规则,安排妥协与平衡利益,制定政策以规定妥协的方式,执行妥协的结果以解决集团间的冲突。
多元社会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并塑造平衡格局。压力集团之间的冲突是改革和进步的媒介。
福利其本质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福利国家是工人阶段争取政治经济权利的斗争成果。
第四章 科层官僚制组织的危机
科层制的特征:层级化、专业化、制度化
莱宾斯坦提出了X效率理论:
个人的行为具有惰性特征,通常在惰性区域工作,只要有可能,个人就会偷懒,这是由经济人的机会主义特征决定的。
个人的努力水平不是机械决定的常量,而一个随机决定的变量。
莱宾斯坦的X效率理论表明,企业组织成员的努力程度,企业组织降低成本、追求创新的可能性,与他们的运行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创造一定的压力,形成比较强的压力环境,才能推动员工最大限度地努力工作,推动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寻求创新。
第三篇: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分析
● 李洋 柴中达
新公共管理的出现被称为行政管理范式的转换。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它涉及到以往的公共行政领域所未涉及的大量专题,如公共物品、外部性、公共服务供给、理性人、交换范式、制度选择、政府失败、自给型公共组织等,成为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主导理论。
第一,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通过“政府公共政策化”将政府从管理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从根本上解决机构臃肿、预算超支、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与腐败盛行的顽症。“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策组织与规制组织的职能是负责“掌舵”,而服务提供组织与服从型组织的职能是“划桨”。这样做可以自然而然地达到消肿减肥的目的,减少开支、提高效率。
第二,将企业化的管理方式引入公共部门。“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服务理念都可以为公共部门所用。应该打破政府部门的垄断,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将公共服务承包出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管理;对产出和结果高度重视,而不是只管投入,不重产出;人事管理上实现灵活的合同雇佣机制和绩效工资制,而不是终身任职。
第三,营造“顾客导向”的行政文化。“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政府服务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只有顾客驱动的政府才能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并促进政府服务质量的提高。于是,“新公共管理”理论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负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其“顾客”。
第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以授权、分权的办法来对外界变化迅速做出反应。与集权的机构相比,授权或分权的机构有更多优点,比集权的机构有多得多的灵活性;对于新情况和顾客需求的变化能迅速作出反应;比集权的机构更有效率;比集权的机构更具创新精神;能够比集权的机构产生更强的责任感、更高的生产率。
第五,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与之签定绩效合同,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这是组织由过去的“规则驱动型”向“任务驱动型”转变。
第六,考虑外部性问题。“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由于公共产品消费的非排他性,政府可以将一些公共产品实行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实行公共产品消费低收费制,从而减少人们对公共产品消费,增加私人产品消费,同时也改变公共服务者激励机制,减少公共产品带来外部性。
第七,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了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管理环节上的灵活性,如以短期合同制替代常任制,实行不以固定职位而以工作实绩为依据的绩效工资制等。
“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进行公共管理信息化改革,主要目标是建立电子化政府。随着知识爆炸性的增长,政府原有的管理模式和运转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为改革这种状况,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和实现社会信息化,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西方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首先,自20世纪70年代由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衰弱、西方各国高额的财政赤字、福利国家的不堪负重以及一系列新的政治、经济问题的浮出水面,成为引发政府改革的直接原因;其次,经济全球化对政府的公共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是西方政府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再次,自二战以后,由于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张,政府规模的无限膨胀,使得西方各国政府普遍臃肿,效率低下;最后,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要求西方各国对政府组织作出适应信息时代的变革与调整。这些因素共同促成西方各国公共行政管理的改革浪潮,西方国家普遍进入新公共管理时代。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
第四篇:2013征管工作思路(新)[模版]
征管科2013年工作要点
2013年全市征管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促进税法遵从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管税为依托,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积极稳妥实施改革,不断夯实征管基础,切实提高征管质效,力促全市征管工作再上新台阶。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征管改革
(一)全市征管改革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作为,勇于尝试,分步实施,持续改进,力争走在全省地税的前列。
1.时间安排:2013年完成方案出台、改革动员,年内在市局层面和5个县级局试点工作; 2014年逐步扩大征管改革试点范围; 2015年全市各县(市、区)局全面推行。
2.主要内容:立足“三个把准”即把准征管改革方向、把准基层一线征管需求、把准机构间职责分工关系。做优征收服务,做强风险监控,做实基础管理。
(1)努力完善文本体系。一要理顺税收征纳关系,明晰双方权利和义务;二要科学划分税源类别,优化资源配置;三要明确专业化管理机构职能职责;四要优化各级各部门岗责体系和业务流程;五要完善征、评、管、查之间的互动机制;六要规范信息资料传递,工作流转节点和办理时限要求 等。
(2)全面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着力构建市、县二级联动的风险识别与风险应对管理体系,统筹做好风险分析识别、等级排序、任务下达、绩效考评工作。将2013年定为我市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启动年”,在改革试点单位启动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将2014—2016年定为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规范年”,全面规范、总结提升税收风险管理工作。
(3)切实优化纳税服务。树立“柔性征管”和“全方位服务”理念。引入辅导、提示、约谈等平和的前置性征管方式,及时解决日常管理中的问题。定期向纳税人宣传税收政策,重点讲解涉税的具体事项和时限,提前告知违法责任,组织开展对纳税人的辅导咨询,加强对热点问题事项的正面引导。将税法遵从管理作为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一环采取积极的税收宣传策略和有效的沟通技巧,与纳税人特别是重点或大型企业纳税人保持良性互动,发挥他们遵从管理的示范效应,对总局定点联系企业要开展针对性服务和管理工作,积极引导大企业合理控制税务风险,防范税务违法行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避免企业因没有遵循税法遭受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
二、夯实征管基础
(二)规范基础资料管理。一是进一步规范征管业务,统一流程、细化指标、减少环节,便于操作;二是进一步规 范基础资料管理,统一标准,实时采集,分户与分类相结合,力求准确完整。
(三)加强税务登记管理。一是实行普遍登记原则,对于已开业但未登记的共管户,地税系统可单独办理税务登记。二是坚持巡查巡管,加强与国税、工商部门的户籍信息比对,防止漏征、漏管户的发生,三是加强对纳税人登记管理数据信息的管理,确保纳税人基本信息全面、真实,税种鉴定和税款核定要及时准确。四是加强对失踪户和非正常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转非正常户和非正常户注销,有欠税和未缴销发票的失踪户和非正常户占当期失踪户和非正常户的比例应严格控制在每季度5%以下。
(四)强化申报征收管理。一是加强催报催缴工作,对未申报和申报未按期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应责令限期整改。确保每月的申报率和按期入库率不低于95%;二是对未按期缴纳税款的纳税户应严格按照规定加收滞纳金。按季滞纳金加收率应达到100%。三是严格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的登记和征收管理,避免出现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已征收未鉴定或鉴定数和征收数不符的现象,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的登记率要高于95%。
(五)优化征管业务流程。坚持法治、简约和稳定的原则,结合征管改革工作,以满足纳税人需求和优化征管流程为导向,简化和优化税收征管业务流程,切实提高纳税人办 税效率和税务部门工作质效。
三、加强税源管理
(六)实施税收风险管理
1.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各地要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贯穿于税收征管全过程,待省局统一批复我市征管改革实施方案后,正式完成风险监控机构组建和人员调配。各地征管部门要认真吃透各项征管考核指标口径要求,认真开展税收风险监控分析,通过分析抓住易出问题的工作薄弱环节,对存在的风险状况要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办法,管理员要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税源监控、风险分析识别能力,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认真总结提高,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出现,切实提高税源管理水平和征管工作质效。
2.开展税收风险监控分析。各地要结合第三方信息,采取计算机自动分析与人工手动分析的方式,按季对省局数据质量考核指标及按期申报率、入库率、滞纳金加收率、房产土地登记完整率、外经证核销率、未达起征点户认定准确率、纳税人税种鉴定和税负核定、纳税人财务报表等数据指标开展税收风险监控分析,查找可能存在的涉税风险隐患,并提出具体的应对防范措施,对不同税收风险的纳税人实施风险管理策略,有效防范和避免税收流失,降低税收征收成本。
3.强化监控分析结果应用。各地要将风险监控分析结果有效用于税源管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等各项 工作中。结合实际,将本地区的情况与全市平均水平,同类地区、同行业水平和历史同期情况进行比较,对监控分析结果明显偏离全市、同行业平均水平的,要重点分析,及时查找原因,有针对性地加强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及时堵塞征管漏洞。要结合本地征管实际自定义监控分析指标,不断充实分析内容,积极探索建立涵盖税收政策执行状况、大企业税收及重点税源分析监控、税收经济分析、行业税负分析等方面的较为完整的税收、经济分析指标体系,通过开展税收风险监控分析,进一步完善适应征管改革要求的征管质量绩效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一套以“两提高、两降低”为主要内容的、可量化的征管质量绩效评价体系,促进征管质量和效能的进一步提升。
(七)加强纳税评估工作。一是加强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建设。各地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点,重点选择一到两个行业建立纳税评估模型,逐步建立健全纳税评估模型,不断完善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纳税评估强化对本地重点税源的监控管理,促进行业税收管理,帮助纳税人主动化解税收风险,提高税法遵从度。二是使用纳税评估软件进行评估,提高选案的科学性,提升纳税评估工作效率。纳税评估软件使用率不低于评估总户数的30%。三是瑞昌市、德安县、九江县、湖口县、星子县等5个试点单位除了按照上述两点要求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外,还要实行新的征管程序。即:申报纳税、税收评定、税务稽查、强制征收、法律救济。在税收评定程 序前半部分,为风险分析识别推送;后半部分采用纳税评估进行风险应对,具体来说就是抓好案头审核、实地核查、后续处理。四是开展纳税评估复查,按照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对已评估的案例进行复查,切实提高评估工作质量。复查面不低于评估总户数的5%。
(八)实行“三级查询,一级评比”制度。每月由税管员查询管户的各项征管指标完成情况,形成自查报告;分局长要复查把关,审核无误后签字上报;各县(市、区)局征管部门通过征管业务系统进行复检,并将考核结果按月通报。各地征管部门要明确专人通过征管业务系统和绩效管理考核相关平台实时查询不规范数据,及时提醒基层人员实时整改,做到数据录入规范化,数据整改日常化,强化业务软件的预警,建立提醒机制,防止形成问题积累,造成工作被动。
四、推进信息管税
(九)提高征管数据质量。一是明确各岗位数据采集、录入、校验、维护的职责和责任;二是将征管数据清理工作常规化,各地征管部门要和信息中心加强协作,按月对税收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清理检查,及时对错误、不完整、不符合逻辑数据进行修改完善;三是强化信息采集,加强对纳税人申报信息的审核、提高财务报表信息录入率,确保涉税数据信息全面、准确、真实。
(十)拓宽第三方信息渠道。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协作。建立第三方信息的共享机制,完善综合治税、协税护税的体制、机制,规范、发挥税务代理机构在税源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十一)加强网上办税工作。在纳税人自主选择申报方式的前提下,各地要加大宣传和纳税辅导力度,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网上办税比例,督促指导办理网报纳税人及时从网上传送财务报表,要保证财务报表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积极引导纳税人通过网报系统、POS机和税库银批扣等方式缴纳税款,其中省、市、县局重点监控税源单位的税款和单笔大额税款的缴纳必须通过财税库银系统。全年单位纳税人电子缴库率不低于80%,个体户电子缴库率不低于90%。网上报送财务信息率不低于60%,其中总局定点联系企业和省、市、县三级认定的重点税源企业必须全部通过网报系统上报财务报表。
(十二)巩固税控推广成果。在去年税控机具推广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行机打发票,提高实际装机率。切实为税控机具用户解决问题,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探索网络开票,充分发挥发票强化税源监控、规范经济秩序的作用。
五、提升队伍素质
(十三)加大培训教育力度。随着全市进一步深化征管改革工作的逐步展开,对地税干部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 求。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风险管理和信息管税诸工作的性质特点,对地税人员能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今年,市局将加大培训力度,强调培训实效。一是强化分类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讲求实效,把培训内容与工作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二是加大对业务骨干的培训力度,发挥其带动效应。把中层骨干的培训作为分类培训的重点部位,加强中层骨干的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其“带动效应”。
(十四)开展“能手”竞赛活动。为在省局“征管业务技能及操作竞赛”绩效考核指标中取的好成绩,市局将择期在全市开展“征管能手业务技能及操作竞赛”。竞赛分选拔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选拔赛由各县(市、区)局在六月份前自行组织,通过选拔赛产生各单位的“征管能手”。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能手竞赛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按照省市、局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采取按月岗位练兵,按季业务考试的常态化模式,弘扬“比、学、赶、帮、超”学习风气,营造重学习、重业务的氛围,树立荣誉意识,争创最佳竞赛成绩。要通过征管能手竞赛活动,选拔一批品质优、业务硬的税收征管能手,树立一批业务典型,建立一支爱岗敬业、敬业、创业的税务征管业务骨干队伍,为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水平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努力推进我市税收征管工作迈上新台阶。
六、强化绩效管理
(十五)2013征管绩效管理考核以日常考核为主,以征管业务系统中的各类相关数据作为考核依据。各地应结合省、市局2013年征管考核的要求,超前抓早,合理安排部署各项征管工作。市局按季对各地征管数据进行预警通报,按月考核。各地要按月对考核指标跟踪问效,责任到人,对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应对,积极整改。要确保各项考核指标达到或超过省、市局绩效管理考核要求。对因主观因素工作失误导致市局被扣分的,市局将对责任单位加倍扣分。
七、开展征管工作创新
(十六)面对新一轮征管改革及组织收入压力,各单位要将创新提效作为工作的永恒主题。2013年,各地在税收征管工作机制运行、行业税收征管、重点税源控管分析、一般税源及零散税收征管、信息管税、涉税数据质量管理、征管资料管理、电子申报缴税、集中核算单位税收管理、纳税评估质效、征管查协调机制等方面积极创新,展现税收征管新亮点。
第五篇: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论文才参考题目
一,绩效考核与管理(丰俊功)
1,政丄府绩效管理
平衡记分卡在地方政丄府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平衡记分卡在XX市政丄府XX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平衡记分卡在党政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平衡记分卡在XX市政丄府XX部门党政管理部门中的应用研究 2,公务员绩效考核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研究
XX市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
XX市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研究
XX部门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
XX部门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研究
XX市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
XX部门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
XX部门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研究
XX市XX部门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XX市 XX部门公务员量化绩效考核研究
XX市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XX市公务员量化绩效考核研究
XX市公务员分类分等绩效考核研究
XX市XX部门公务员分类分等绩效考核研究
XX市公务员分类分等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XX市XX部门公务员分类分等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XX市政丄府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综合管理类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
中国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
中国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
3,市政学
XX市户籍制度改革研究(选取有户籍制度改革有特色的城市)XX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研究
4, 电子政务
XX市政丄府网站绩效考核研究
电子政务在XX市XX部门中的应用研究
政丄府采购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研究
二,行政与政策(于海艳)
1,危机管理
突发公共事件的政丄府预警机制研究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政丄府应急管理机制
2,户籍制度改革
3, 行政垄断
4,行政机构改革
地方政丄府与市场化改革
当代中国地方政丄府改革
第三部门发展与政丄府改革
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变革
地方政丄府制度创新行为研究
5,行政职能转变
中国入世与中国政丄府职能转变
服务型政丄府
乡镇政丄府经济职能探讨
全球化背景下的政丄府职能研究
6,公共政策执行研究
7,当代中国公民参政研究
互联网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
8,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共政策选择
三,政治,制度,社区,非政丄府(韩丽雯)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
中国公共服务型政丄府的建设问题
服务型政丄府的监督机制问题
中国政丄府职能转变问题
中国政丄府的危机管理
当代中国的党政关系
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探讨
当代中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
当代中国“条条”与“块块”的关系问题
当代中国政丄府的大部体制的问题
当前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政治民丄主建设问题
当前中国的政治文化建设问题
非政丄府组织的法规建设探讨
非政丄府组织存在的理论基础探讨
非政丄府组织的社会功能探讨
非政丄府组织的内部管理探讨
非政丄府组织对中国政治权力结构的影响
城市社区管理的理论基础
城市社区管理的模式探讨
城市社区管理的法律保障问题
非政丄府组织与社区发展问题
建立和完善我国NGO组织监督机制(以汶川地震为例)
简析非政丄府组织(NGO)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作用
四,社会学,社保,社会调查,社会工作(王静)
1,社会保障类:
理论类---公平还是效率: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性选择与思考 中国古代社会福利制度研究
农村类---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
当代中国的农村养老问题
农民工社会保险(养老,工伤,医疗等)问题研究
我国农村与城市社区社会保障政策的反差分析
农民工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建设(可运用社会排斥理论)
农民工就业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研究
(0)
回复
1楼2010-06-11 11:58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
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一生帮你画眉
贡士6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我国农村“五保”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研究
农村扶贫问题研究
城市类-当代中国城市贫困问题与社会救助政策研究
当前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析
完善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问题研究
城镇人口结构性失业的突出矛盾及治理体系
我国城市“低保”制度建设的实证分析
就业失业类-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社会保障促进研究
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障的制度选择
非全日制就业(或灵活就业,自谋职业)的社会保险政策建议
国外失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社会治理失业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我国失业预警系统与就业对策研究
转型时期结构性失业的救济及职业培训政策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对我国就业形势的影响 其他--银色浪潮的冲击下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养老保险的制度转制成本及其化解
对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架构的思考
我国军人的社会保险制度建设
灾害救助研究(以汶川地震为例)
商业保险消费心理研究
商业保险需求群体的实证分析
2,社会现象类:
基于网络社会下的青少年“文化反哺”现象研究
探析和谐社会理念下的社会流动机制建设
网络民意与公共治理模式的转型
论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现代生长
3,社区类:
社区矫正中的政丄府角色与社会力量
社区矫正在矫正青少年罪犯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社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落实及有关对策
从建设市民社会的载体看社区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中社区的角色地位
4,应用实务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当前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证研究;
民办高校学生多元评价体系的实施;
民办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状况调查
民办高校贫困生救助体系状况调查
广告对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观的影响;
大学生宿舍文化(或流行文化)现象调查;
人力资本与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研究
大学生就业中的歧视(性别,地区,学校等)及其应对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养老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
我国社会志愿者制度的现状分析
某社会问题的现状,原因,对策分析
某城市社会中介组织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政丄府对民间组织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城中村:农村城市化的困境与出路
转型期城市社区自治:理念,问题及建议
试论和谐社区理念下政丄府与社区关系的重构
中国社会分层研究
中国社会流动问题研究
中国社会控制问题研究
5, 社会理论研究
当代中国城乡二元化结构分析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形成和分化
当代中国弱势群体分析
社会舆论与社会风向对当代中国社会政策选择的影响
传统孝文化与家庭代际和谐
五,(多俊岗)
六,(刘亮,黄春梅,陈国杰,蔡敏)
1,行政伦理
2, 行政文化
3,社会信用研究(包括信用理论,信用机制,信用制度,信用评价内容)七,行政法,公务员(胡海春)
论我国公务员的考试选拔机制
公务员监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家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论我国公务员保险制度发展的方向
对完善公务员廉政制度建设的思考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
公务员聘用制度研究
中国公务员职务晋升制度的不足和对策
公务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西方文官制度研究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研究
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公务员制度与行政效率
论国家公务员收入的规范化
建立健全公务员培训机制
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的意义
论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论中国公务员的退出机制
论公务员回避制度研究
完善我国公务员的选任制度
健全国家公务员的监督制度
中西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
试比较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与近代公务员制度之异同.公务员管理研究
浅析公务员的高薪养廉问题
行政法制
依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