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与中医文化(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07:08: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聊斋志异》与中医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聊斋志异》与中医文化》。

第一篇:《聊斋志异》与中医文化

《聊斋志异》与中医基本文化

从文学发展的角度而言,每一种文体的发展都有自身的规律。诗歌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其发展的趋势正如叶燮在《原诗》中所提及的一样,“但就一时而论,有盛必有衰;综千古而论,则盛而必至于衰,又必自衰而复盛„„”小说,虽然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中,长期居于末流,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则把小说列为末等,但是小说的发展演变依然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发展也有着自身的规律。

在小说的整个发展演变史中,直到元明清时期,小说才逐渐为文人们所重视,并积极地投入小说的创作中。从古至今,文言文体在各种体裁中都占有绝对优势,但是小说则不然,由于小说繁盛期较晚,并且产生了白话小说系统和文言文小说系统,而白话小说系统是占有明显优势的,如《金瓶梅》、《红楼梦》等作品的诞生,直接把当时小说的创作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虽然此时文言文小说系统的发展成果不如白话小说系统,但是就是在人们注重白话小说系统的发展时,文言文小说系统所产生的阶段性成果——《聊斋志异》,还是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况且,自古以来,文言文创作在整个文学中是居于主流的。《聊斋志异》诞生的意义及其产生的影响是不亚于任何一部小说的。在《聊斋志异》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的琐事、当时的社会风貌、科举考试等各方面的事情,因而称《聊斋志异》为“社会百科全书”,我想这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在社会生活中,生老病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说不尽道不完,并且带有一种沉痛感。早在《古诗十九首》中,就有人发出了“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人生感慨。而与生老病死联系最为紧密的领域恐怕得数医药知识,作为“社会百科全书”的《聊斋志异》,医药知识则是书中所描写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聊斋志异》中,除去目录、前言和自序,共有89篇文章提及到“药”,而“药”这一字的出现次数为156次,“病”字出现的次数高达333次。在现代社会,关于中国古代的医药文化知识被统称为中医文化。本文着重在于讨论《聊斋志异》与中医文化这一话题,而对于这一话题的讨论,则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地去了解《聊斋志异》,和更加全面地去把握这部“社会百科全书”。

一、“望、闻、问、切”及整体治疗

中医文化所包括的知识是非常广泛的,而其理论体系的两个基本特点则是辨证论治和整体治疗,这也体现了中医文化的精髓。所谓辨证论治,就是指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而辩证论治中的“证”,其实就是生命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而这些关系的体现,可以统称为生命体疾病时所反映出来的现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又是本质的反映,因而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而在辩证论治时,其最基础的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望、闻、问、切,这四步法。“望、闻、问、切”作为最基本的中医文化知识,在关于中医的古代小说中,或多或少的会出现相关的描写。这样的描写在《聊斋志异》中也不少见,如在《莲香》一文中写道:次夜莲香果至,笑语甚洽。及寝,大骇曰:“殆矣!十日不见,何益惫损?保无有他遇否?”生询其故。曰:“妾以神气验之,脉拆拆如乱丝,鬼症也。”莲香先是望见桑生,惊叹其“何益惫损”,接着便是以神气验之,并且为桑生诊脉,从而才断定其“鬼症也”。另外,在《董生》一文中也写道:董喜,解衣共寝,意殊自得。月余渐羸瘦,家人怪问,辄言不自知。久之,面目益支离,乃惧,复造善脉者诊之。医曰:“此妖脉也。前日之死征验矣,疾不可为也。”董生先是“面目益支离”,便怀着忐忑的心情去看医师,而医师为其诊脉后,才断定“此妖脉也”。通过对《莲香》和《董生》的分析,我们亦可以知道“望、闻、问、切”在中医治病中的作用了。“望、闻、问”就是收集病人的资料、症状和体征,然后再通过“切”,进一步来分析、综合,从而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为概括、判断生命体患有何种疾病提供前提条件。通过“望、闻、问、切”把握了病情之后,才根据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手段,这就是“论治”阶段。正如《莲香》中所提及到莲香知道桑生的病情后,想好了治疗的措施。“莲曰:‘固知君不忘情,然不忍视君死。明日当携药饵,为君以除阴毒。幸病蒂尤浅,十日恙当已。请同榻以视痊可。’次夜果出刀圭药啖生。顷刻,洞下三两行,觉脏腑清虚,精神顿爽。”从莲香为桑生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她的治疗方法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在知道对方的病情之后,采取适当的治疗方式,并且注重生命体各个组织之间的联系,莲香打算“明日当携药饵,为君以除阴毒”,但是她却“出刀圭药啖生。顷刻,洞下三两行,觉脏腑清虚,精神顿爽。”不仅仅治疗病患处,而且注重脏腑的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在中医理论中就称为“整体治疗”。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并且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生命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和器官组成的。每个脏腑、组织或器官都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生命体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也就决定了生命体内部的统一性。而对于这统一性的体现,在中医中恐怕要数针灸的运用,主要指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从而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哪一类型,并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针灸在于针法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生命体的组织,注重各个生命体组织的有机联系,打通经脉,调节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之术,在《聊斋志异》中也屡屡提及,如《二班》中刻画到:又闻榻上呻吟,细审,则一老妪僵卧,似有所苦。问:“何恙?”牙曰:“以此故,敬求先生。”乃束火照榻,请客逼视。见鼻下口角有两赘瘤,皆大如碗,且云:“痛不可触,妨碍饮食。”殷曰:“易耳。”出艾团之,为灸数十壮,曰:“隔夜愈矣。”再如《董生》中“董大哭不去,医不得已,为之针手灸脐,而赠以药。”可见在当时,针灸之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得到较广泛的运用。

二、“思病”

上述中医基本理论知识,支撑着整个中医理论体系。运用其基本知识,医师能够对很多病理说出个所以然来,并且应对不同的病状,实施不同的治疗手段。但是有一种病,很多医师虽然能够详细的描述病因及其病状,并且能够说出治疗的方法,可是每当真正遇到这病的时候,医师们往往束手无策,因为这种病是无法用医师的药物达到治理病情的效果。在《聊斋志异》一书中,就有很多地方提及到了这一病情,如《阿宝》一篇,孙子楚清明出游时,看见阿宝在树下休息片刻走后,“及众他适,回视生犹痴立故所,呼之不应。群曳之曰:‘魂随阿宝去耶?’亦不答。众以其素讷,故不为怪,或推之,或挽之以归。至家直上床卧,终日不起,冥如醉,唤之不醒。家人疑其失魂,招于旷野,莫能效。强拍问之,则朦胧应云:‘我在阿宝家。’”可见此时孙子楚的“魂”已经被阿宝勾去了。而后来虽然苏醒过来,但是此时却一心在思念阿宝,“生既离床寝,坐立凝思,忽忽若忘。每伺察阿宝,希幸一再进之。浴佛节,闻将降香水月寺,遂早旦往候道左,目眩睛劳。日涉午,女始至,自车中窥见生,以掺手搴帘,凝睇不转。女忽命青衣来诘姓字。生殷勤自展,魂益摇。车去始归。归复病,冥然绝食,梦中辄呼宝名,每自恨魂不复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孙子楚对阿宝的“痴情”终于换来了一个完美的答案。

对于孙子楚的行为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中医解释为是一种“相思病”,和其他的病一样,都有一定的病因,“相思病”的病因就是为爱受伤,而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结合,治疗这种病状,最好的办法就是“心病还须心药医”,只能靠心灵的解救来治疗“相思病”,因为往往患“相思病”的人,其身体其他情况基本属于正常,但是长久的“相思病”是不利于身体的,正如孙子楚一般“归复病,冥然绝食,梦中辄呼宝名,每自恨魂不复灵”。也如《婴宁》中的王子服一样,见到婴宁回家后“生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怏怏遂返。至家,藏花枕底,垂头而睡,不语亦不食。母忧之,醮禳益剧,肌革锐减。医师诊视,投剂发表,忽忽若迷。母抚问所由,默然不答”。通过对孙子楚和王子服的分析,他们的症状属于“相思病”中的一种——单相思。也正如《红楼梦》中描写的一样,尤三姐,当贾琏逼她出嫁时,她才说出了她爱的人是柳湘莲,可是由于她从没有向对方表白过,对方也没有机会接近她、了解她。最后矛盾重重,柳湘莲仅根据“贾府除了门前的两只石狮子干净罢了!”的传言毅然拒绝了她纯洁的爱情,逼得她自刎以明志,柳湘莲则因自责而出家远行。由此可见,一个人一旦陷入单相思,便像吃了迷魂药一般,整日恍忧惚惚,行为不再受理性思维的支配,而受制于潜意识中的幻想。而这种幻想又往往与现实相混淆,当梦想破灭的时候,接着便是悲剧性的结局,这也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相思病”除了“单相思”之外,还有“双相思”。治疗“相思病”虽然是心病还须心药医,但是对于“双相思“而言,这种相思如果染上偏执的色彩,同样会对双方造成伤害,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则就属于这一种。梁祝二人相互爱恋,但是却遭到了祝英台父母的反对,梁山伯因为得不到爱情患上了心身疾病,最后郁郁而终,祝英台最后也殉情自尽。

虽然中医文化已经对这种病状有所分析,但是在西医领域中却不是很承认“相思病”这种病,“相思病”只是被大众用来描述一种精神状态,并不属于医学领域。媒体在报道时,也多用引号括起来,临床医生在登记病例的时候,更不会写上“相思病”这几个字来表示患者所患的病。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并且理解了孙子楚和王子服所患的这种病。据法新社报道,英国心理学家弗兰克·托里斯博士在《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在过去,由于爱情挫折造成的癫狂、抑郁和迷茫经常被渲染上罗曼蒂克的色彩,很少有人将其视为医学问题严肃对待”。托里斯博士警告说:“严重的相思病往往是致命的。现在是拿出时间,继承古代医学前辈的理论,认真研究相思病治疗方法的时候了。”

历史地发展已经证明中医理论具有其科学性,在西医占据主流的时代,我们更不应该丢弃我们的中医文化,而应该去潜心研究它,并使之发扬光大,最终有利于人类的健康。

第二篇:端午习俗与中医文化

端午节习俗暗藏中医养生精髓

本周四就是端午节了,在这个节日里,传统习俗有吃粽子、悬艾草、吃咸鸭蛋、挂香囊、戴五彩线……几乎每个习俗都可以找到健康的根源。“古人在这个节日寄托了卫生健身、祛病避邪的民俗。”古人真的很睿智,他们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传统习俗。

在习俗中,农历五月是恶月,民间又称“毒月”。用现代观点来解释,此时气温迅速升高,天气暑热,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毒瘴滋生,人最容易生病。为了安度暑日,民间在端午这天,除了采集一些草药悬挂、佩戴、净身、服用之外,还择食一些药用价值较高的食物,借以避毒祛邪,防病健身。

糯米粽子为养胃清火而来

无论南北方,端午节被大众广为继承的习俗一定是吃粽子,为什么要吃粽子呢?“端午时节,气候特点是潮热难耐,人们普遍食欲不佳。在这个节气里吃粽子,不仅健脾养胃,还清浮火。”传统的粽子主料是糯米加大枣,粽叶一般都用苇叶。在中医里,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粽子里的糯米一般都煮得很软,适量食用对健脾养胃有很好的功效。而苇叶等材料都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苇叶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经过长时间的蒸煮,粽叶内的有效成分可与内馅部分的营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增强粽子的补益作用。大枣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如果在粽子里加些莲子,可以健脾除湿;加些小豆,可以消肿。

艾草、香囊是为抵抗疾病而挂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艾蒿有着特殊的清香,是一味常用中药材。我国最早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等作用。至今还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新鲜艾叶做成的艾叶糕对祛除暑热、健脾利湿非常有好处。端午时节空气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民间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

挂摆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中医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佩香囊:小孩多将香囊佩带于胸前,而成人多系于腰间。传统香囊常用配方是:苍术、川芎、香白芷、菖蒲、山奈、甘松、灵香草、冰片等。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苍术等中药的挥发性成分能有效杀灭空气中悬浮的病原微生物,香囊中的药物散发出来的芳香气味能够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提高,它具有较强的杀死病毒的能力,小孩鼻黏膜上此蛋白含量较低,因此最适合佩挂。对流行性感冒、白喉、水痘等传染病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咸鸭蛋为滋阴清肺而生

端午节也是咸鸭蛋热卖的节日,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小时候端午节氛围浓厚,一大清早闻着粽香起床,而在煮粽子的锅里,一定会一起煮上咸鸭蛋、鸡蛋,伴着粽叶的香味,这些蛋似乎也格外增添了香气。除了吃粽子,端午节为何要吃蛋呢?这也是顺应节气的饮食。在中医里,鸡蛋黄是一味滋阴的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而鸭蛋本性偏凉,味入心,具有滋阴清肺的作用,在阳气旺盛的时节,可以帮助祛除体内的湿热。

蒜炒苋菜是预防肠道疾病

大蒜炒苋菜是许多家庭在端午节喜欢食用的一道蔬菜。大蒜素有“天然抗菌素”之誉,在食物中杀菌解毒作用十分显著。苋菜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之功,适宜于暑天赤白下痢、里急后重者食用。大蒜与苋菜同炒,优势互补,是防治痢疾等夏季肠道疾病不可多得的良药佳蔬。

赛龙舟是为了气血通畅

端午节习俗还有与运动有关的,就是赛龙舟这样的项目。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闷热,人容易烦躁忧郁。夏季养生,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划龙舟能使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运动时还可以分散注意力、忘掉不快,我们可以用这些“快乐因子”让身体更健康!

雄黄酒为驱邪解毒、祈盼风调雨顺之意

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古代人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端午节这天,人们把极少量雄黄倒入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

喝雄黄。酒医史渊源《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我国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认为辰属龙,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在端午节早晨摆雄黄酒宴,是百姓企盼出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特别说明: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硫化砷。雄黄加热经氧化还原反应会转变为三氧化二砷,也就是剧毒品砒霜。由此可见,饮用加热的雄黄酒实际上是在服毒。酒可以扩张血管,加速砷在消化道和皮肤的吸收,时间短者十几分钟、长者4一5小时即会中毒,轻者表现为脑骨后疼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大便呈“米泔样”,重者至死亡。但由于雄黄难溶于水,可溶于稀硝酸的特性,绝大部分雄黄并不能被吸收,且硫化砷毒性不及三氧化二砷,所以未加热的雄黄酒可以极少量饮用。

端午节养生花草茶

端午节里,气候比较容易让人烦躁不安,易动肝火,吃传统粽子的同时不妨再来一杯花草茶。花草茶,取之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或皮,多为自然风干所得,这与现代人崇尚自然、崇尚健康的理念相契合,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花草茶都适合自己,因此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花草茶就要了解各种花草茶的功效。

菊花: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的作用,是对人体有益无害的花,还具有减肥的功效;与枸杞同用有养阴清热、益肾明目的作用。

玫瑰花:可改善内分泌失调,进而促进肌肤光滑而有弹性。另外,玫瑰花也可预防便秘,减缓痛经或月经不调等。

洋甘菊:气味清香,具有镇静作用,能帮助睡眠,稳定情绪,还能润泽肌肤,可为头发的滋养剂。

薄荷叶:具有镇静、助消化的作用,还能缓解偏头痛、胃部不适或喉咙不舒服,是提振精神激发活力的良品。

薰衣草:可以净化心绪,解除紧张焦虑,舒解压力,松弛神经,帮助入眠:也可治疗初期感冒咳嗽,安定消化系统,是治疗偏头痛的理想花草茶。

迷迭香:治疗头痛的最好花草茶,不仅能增强记忆力,还对痛经有很好的疗效。

金盏花:对消化系统溃疡及淋巴结炎有极佳的效果,并保护消化系统,增强肝脏功能,还可缓解痛经,建议女性不妨多饮。

端午助消茶

粽子好吃,可吃多了就会引起各种肠胃疾病,那么有什么可以帮助它消化呢?下面这些助消茶可以作为食用粽子之后的养生饮料,帮人们减轻肠胃负担。陈皮二钱、麦芽二钱、佛手柑三钱、山楂三钱、乌梅一钱、甘草一钱半,这样一帖的药量,可以煮约一公升的开水,当养生茶饮用。

陈皮具有促进食欲的效能,对中焦气滞、食欲不振等症具有很好的功效。它可以免除吃过多粽子所产生的胸闷、中满、食欲不振等副作用。其实陈皮就是橘子皮,以存放的时间长、陈久者为好,所以叫陈皮。广州产的橘子皮较好,故又名广陈皮。

佛手柑又称佛手,味辛苦酸,性温。主要功用是理气和中,舒肝解郁。本品适用于肝胃不和、气滞胃痛、胸闷肋胀、食欲不振、呕吐等症。它又可以治疗肝气郁结而致的胃脘痛,当然也可以以其挥发油的功效,来促进消化。

麦芽是常用的养生茶来源,很多人会在夏天煮“麦茶”来喝。麦芽味甘,性微温。有消食开胃的作用,能化一切米面果实积滞;能助胃气上行而滋脾健运,使浊气下降而除胀宽肠。要注意的是,麦芽以炒焦使用,对消食化积的作用最大。

山楂酸而破泄,消积散瘀,善于消肉积、症块,并能行气活血。焦麦芽、焦山楂合用,能互相增加其消食导滞的能力,常用来作为促进消化、消减脂肪的药物。有研究指出,山楂能够减少血中三酸甘油酯的含量,且有扩张冠状动脉的效果,对于消脂与预防心绞痛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乌梅、山楂皆有酸味,但乌梅酸而收涩,敛肺涩肠,本身的酸味更可以促进津液产生,减少腹胀饱食感。

第三篇:中医文化箴言

中医文化箴言

编者按:成都市中医管理局在社区宣传栏粘贴中医文化箴言,彰显中医文化的精髓,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时参考。本版自今日起陆续选用。

1.夫人只知养形,不知养神;不知爱神,只知爱身。不知形者载身之车也,神去则人死,车败则马奔,自然之至理也。

2.我命在我,不在于天,但愚人不能知此道为生命之要,所以致百病。

3.人生而命有长短者,非自然也,皆由将身不谨,饮食过差,淫泆无度,忤逆阴阳,魂神不守,精竭命衰,百病萌生,故不终其寿。

4.百病横夭,多由饮食。

5.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

6.养寿之法,但莫伤之而已。

7.食谷者,智慧聪明。

8.三关者,口为天关,足为地关,手为人关。三关调,则五脏安,五脏安,则举身无病。

9.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精散此五难也。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养生古训

喜怒哀乐,宁不伤人。故心不扰则神不疲,神不疲则气不乱,气不乱则身泰延寿矣。———嵇康

神气淡则气血和,嗜欲盛则疾疹作。———孙思邈

药石可以治病而不可以养生。———苏轼

痛欲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李时珍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欧阳修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以其动也。———华佗

作者:王家喻

古往今来有不少吟咏养生之道的名联佳对,它不但赋予读者艺术享受和丰富的文化营养,而且也是养生和益寿的良方。

清代名士张仲甫撰写过一副脍炙人口的养生联:“贪嗔痴,即君子三戒;定戒慧,通圣五经言。”此联把儒教的入世和佛经的出世兼收并蓄地合为一体,意思是说,佛教上讲的贪婪、嗔怒、愚痴和《论语》上讲的“君子有三戒”是一样的,只有务必戒除,才能益寿延年;而佛家所讲的则是坚持恪守,才能健康长寿。细细品味联语,颇具科学哲理,令人击掌称绝。

清代两江总督张之洞也撰写过一副养生名联:“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却病方”。此联与《尊生格言》中的“节食以去病;寡欲可延年”的养生经有异曲同工之妙,实为养生联中佳品。

清代名人翟公栾曾自撰一副养生联:“静亦静动亦动,五脏克消失欲火;荣也忍辱也忍,生平不履于危机”。此联讲的是动静相宜,宠辱不惊的养生之道。对那些经常搅心伤神,容易动肝火之人,真可谓是一剂妙药良方。

著名作家冰心94岁时写了一副养生妙联:“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此联阐述了“知足”、“无求”亦能养生的道理,也是她94年高寿的经验总结,其寓意深远,值得品味。

著名书法家费新我自题养生联云:“勤劳艰忍,积极乐观,为身心自强要道;美景天籁,阳光清气,乃造化所赐补方”。上联于朴实言词中透出勃勃生机,下联从幽雅意境里显现了造化神功,实为难得的一副养生佳对。

第四篇:中医文化详解

将中医文化纳入“健康中国”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将在北京开幕,接下来是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为中医做了啥“代言”?从本期开始,我们邀请部分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说说他们的中医提案。

中医文化的生活就是养生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之际,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与国医大师座谈时明确提出:“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挖掘利用好中医药资源,具有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 健康是一个大的系统,它不纯粹指机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健康、行为健康等。健康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人的内心,包括心理、心态、心灵、心智。内心决定行为,而行为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度占到60%。

行为方式是受内心思维方式决定的,人的思维方式、理念观念都属于文化的范畴。中医文化里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生命哲理,倡导将人放入自然系统中考量,饮食、运动是人为,也是自然,更是人的生活本身。中医文化主张凝练内气,形神俱养,发明了诸如吐纳打坐、导引练气、太极拳等“运动方式”(或称之为“生活方式”),可以通过调节自身能量平衡以利于身体有序化,从而避免慢病发生。所以说,中医文化的生活就是养生。

文化入髓更基础也更困难 基于上述几点,笔者建议:

1.将中医文化融入所有政策,使中医文化成为多部门参与和协调的国家战略行为。相比较而言,国内对中医药医疗技术比较重视,但对中医文化的“软实力”却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实际上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后者既是前者进入人心的润滑剂,也是前者深入人心的固化剂,理应受到重视。

2.将中医文化纳入“健康中国”的顶层设计中,助推和谐医疗、和谐社会。中医文化中原本就有关于医患关系的引导教育,一方面以“大医精诚”教育医者恪守医德,另一方面以“治未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扶正祛邪”等理念引导患者将健康后果的责任归于自身。

3.将中医文化纳入“健康中国”中医药硬实力发展,助推塑立行业精神。比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五大理念的具体落实中,“创新发展”可以鼓励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科技等新技术与传统中医服务“简、便、廉、验”的本质结合,快捷抵达终端,服务民众;“绿色发展”可以鼓励使用中草药(去工业化),因为植物药炮制、使用有环境友好的优势,而且植物药种植还有一定促进环境改善的作用;“共享发展”则可以大力发展中医文化旅游养生项目,在顺应气候变化、个体身心健康条件的前提下,能动性地选择适宜自身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共享健康资源等。

4.将中医文化纳入“健康中国”的社区建设、个体生活方式建设,助推个体健康。伴随着“治未病”国家战略、《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的推进及落实,基层和社区将存在常态中医文化宣教,其中应以中医文化的普世内核、卫生观念、健康理念等内容,倡导养生文化、养老寿亲文化,充分发挥中医文化宣教的功能;充分发挥中医文化能为个体生活设计衣、食、住、行的具体健康路径的能力,整合中医文化的生命哲理、长寿之乡的生活智慧,使健康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5.将中医文化纳入“健康中国”相关国家级科研规划,深入研究中医文化的价值。中医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当代的、未来的;既有很强的国家、民族辨识度,又有极大的普世价值。伴随着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中医药科技侧的知晓度、认可度提升很多,但对中医文化侧、人文侧的内容却认识不足。笔者认为,“健康中国”国家级科研规划中应该深入研究中医文化的价值,如健康促进、健康公平研究,促进社会健康、道德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研究,中医文化展现形式、传播语言、适宜媒介的研究,中医文化海外交流、传播研究等。

总之,将中医文化纳入“健康中国”需要重点考虑。因为社会、道德、心理的健康和健康公平,比健康促进的“一招一式”要基础得多,也困难得多。

关于中医 有话想对“两会”说

2016年全国两会即将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汇聚北京,将在10余天时间内共话改革发展,共商国是。

近段时间,中医界喜事连连。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考察江中药谷发表重要讲话;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医药法(草案)》并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重要文件;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中医药,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么多利好消息、有利因素和条件是前所未有的,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将是中医药大发展、大繁荣的一年。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无论您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医药从业者,还是热心于中医的圈外人士,我们都期待听到您的建议和意见。如果您有想咨询的问题,我们将会梳理后把“您的话儿”捎给代表委员,让权威人士为您解答。

突出中医药发展规律

中医药立法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日益进步,西医的精细化手段发展日趋繁茂,但依然难以应对各类疾病的不断演化。当代中医药的式微在很大程度上受西医西药发展思维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的独特性与现代社会发展理念相冲突也不无关系。

西医西药是以人体解剖科学等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为基础的现代唯物科学,而中医药学则主要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如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早在1913年,毛泽东就在《讲堂录》笔记中写道:“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求专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中医药法(草案)》中第三章第二十一、二十二条分别有述: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传统中成药;支持以中药制剂为基础研制中药新药。这两条的出发点是积极进步的,却少了研究和遵从中药用药原理与特性的限定,容易引导以西药研制思维来开发中药。

在中医传承与人才培养过程中,传统的师徒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也有其局限性。历史上中医师带徒有技术传承、光大门派之意,但徒弟学成出师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这与当代经济社会的效率为重理念有着很大的冲突。政府在中医人才培养上不仅应鼓励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更应采取适当措施激励传承活动。如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工艺是中药发挥作用的关键,但其处于相对不显著地位,诸如此类的现象都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传承 三大模式都值得肯定

传承是中医药学术进步的前提。因此,中医药学传承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核心工程。如何抓好中医学的传承?首先需要厘清传承的内涵与外延。

中医药学传承的内涵主要是:医德、医理、医术。

医德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体现“大医精诚”的医德,坚定中医药学的文化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生命至贵,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做到以“诚”执业、以“净”执业、以“严”执业、以“精”执业,树立“普救含灵”的医风。

医理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勤求博采”的治学方式,坚定中医药学的理论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精研经典,博极医源”的治学原则,做到“上通灵素,下悉百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中医药学的理论。

医术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中医思维方式,坚定中医药学的方法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燮理阴阳、调之使平”,采用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进行临床医疗保健,也就是如何从病征认知病证的本质、如何掌握病情缓急和病机变化而立法组方、如何方证对应而运用或化裁经方、如何临证用药、施术等具体方法。

中医药学传承的外延可以有:志向、言行、文化。

志向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为国为民”的思想,坚定职业自信。通过传承,培养学术继承人的大视野、大胸襟。

言行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诚信谦恭”的大医风范,坚定道德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言和身正”的律己原则,培养学术继承人的正确言行。

文化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博通古今”的兴致,坚定文化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兴趣与志向,涉猎儒、释、道各家之言,通识书法、镌刻、音律、民俗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做到以医通文、以文育医。

根据中医成才规律,有效的中医传承的最佳方式是名老中医口传心授的传承。历史及近现代、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中医学传承模式主要有三:一是传统家传与拜师模式;二是现代师承教育模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在全国主导了五批师承教育,此外还包括北京中医药大学及各院校的岐黄班、卓越班、“三强”班等);三是研究型师承模式(包括第一、二、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模式及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等)。

笔者结合自身师承、带教经历以及长期的观察与实践,认为近年来创造的“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是传承的不二法门,上述三种模式都值得肯定,既不可、也没必要统一师承模式。根据当今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重申并建议采用下列路径与方法传承中医药学。

一是正本清源式传承:通过古籍整理、事迹搜集、理论研究,廓清中医药学术的概念与内涵,包括生命理论、正邪观念、疾病认知、求衡思想、医德修养、医学理念、医疗行为、方药技术、养生方式、膳食宜忌等,从中医通史、中医通典、中药通考三个角度立项,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为首,联合各大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力量开展专业、专题研究,正本清源,使中医药学传承有所遵循。

二是师承授受式传承:通过多种模式开展师承教育,着重于中医看病的六大程序,即一方面重视辨证元素的提取,另一方面重视传承辨证施治的程序:从四诊审证、审证求因、求因明机到明机立法、立法组方、组方用药,然后再确认、继承、研究当代每一位名老中医在哪一道程序中确有自己独到、有用、有效的见解和技术,使中医药学传承适用临床、重在临床、指导临床。

三是文化科普式传承:通过博物馆、陈列室、工作室、巡讲团、大讲堂以及电视、网络等平台,组织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第二轮活动“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使中医药学传承通过文化科普的方式进一步走进家庭、走进农村、走进基层、走上“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提升中医文化建设别“瞎点兵”

提升中医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应成为各级各类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如何进一步凸显中医文化建设的成果,提升实效性,增强中医文化建设的现场感,增加受众的感受度,营造浓郁的中医健康文化环境呢?笔者认为,除了必要的场景布置外,应该从历史与今天的联系、理念与项目结合以及体悟和实用的融合“三项对策”上再下工夫。

追溯历史,形成共鸣

中医历史浩渺,文献如潮,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并流传至今。如何把历史和今天的中医服务建立一根有血有肉的红线,把今天的适宜技术与先辈的经验总结形成和声共鸣,需要梳理。各地中医院的中医药发展陈列馆是一种区域性的中医历史展示,从中不但可以看出中医院主流业务的源流脉络,还可以看出该院名老中医的学术传承。

此外,更有将针灸科列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传人的方式宣示深受群众欢迎的独门特技在业界难以被替代的权威性。追昔抚今,虔诚梳理出的和声共鸣不仅是提升中医文化建设实效性的有效之举,更是中医对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的一种安慰。

中医服务,理念先导

中医的服务理念和我们经常强调的医学人文观很接近,文化气息浓重,所以突出宣传中医理念最好的办法是把理念和服务项目结合起来,起到“以文教化”的目的。把体现中医理念的经典妙语布置在走廊、诊室,与服务项目空间距离最近,既是对病人的渗透性宣传,也是对医务人员的警示和提醒。没有医务人员的参与,中医理念缺少展现的机会;没有具体服务项目的支撑,中医理念就成了空洞的说教。所以,真正把理念和服务项目联系起来的是在诊疗过程中的中医人,中医人就是中医理念的诠释者和实践者。文化作为“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集中描述”,中医人要主动展现、善于展现。当然这还不在于有“可看性”,而是释放一种特殊场景中的感受。中医馆不仅装修上要古色古香,还得有相关的影像、书籍、实物,更需要热爱中医、以中医为骄傲的人。

中医体悟,融合技术

中医文化既有教行迁善之妙,又具融于具体物质之实。各地的中医针推科有许多已被列为地方甚至国家级重点学科,其多数技术都可以看、可以试。如各地膏方节、冬病夏治活动的广泛举办,中医体质辨识,送香囊、解暑汤,在院内种植本地中药等,都能增加群众体验感悟中医药魅力的机会。其实这方面的开发余地还很大,如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和演示,免费的社区中医药讲座,中药辨识咨询。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帮助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认识中医,教会他们实用的中医技术,这是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的实招。要把中医文化建设的阵地从中医科延伸至院内的其他科室,从中医院扩大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并扩散到社区。当然,还得在直面的推广和感受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技术,将中医文化渗透和引导渠道变为“线下”、“线上”齐头并进。(李水根整理)

我将继续边学边想,边学边悟,勇取真经。为此,我愿意并期望着经历王国维所描述的三个境界:“望断天涯路”,苦苦寻觅,深刻领悟;“衣带渐宽终不悔”,坚持特色,不为利诱;“蓦然回首”,领略中医美境,体味美好人生。

第五篇: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目录

自序

序——高珩 序——唐梦 正文 考城隍耳中人尸变

瞳人语画壁

山魈丐仙

咬鬼

捉狐鬼哭荞中怪宅妖

王六郎偷桃义鼠

种梨

僧孽卷蛇癖

陕右某庙鬼

地震

猪婆龙

好快刀江中鬼一 戏术

公蛰龙

小髻

金永年夏雪

美人首车夫

杨疤眼 鼠戏

斫蟒

犬奸

雹神

崂山道士长清僧蛇人卷妖术

狐嫁女娇娜叶生野狗

三生

狐入瓶真定女焦螟王兰

四十千二 成仙新郎

灵官

王成梦别

李公⑷ 鄱阳神

骂鸭柳氏子

画皮

青凤

贾儿

董生龁石

陆判头滚

婴宁聂小倩倩

张老相卷海公子丁前溪

水莽草造畜

侯静山钱流

公三 龙肉魁星

潞令

山神

风阳士人耿十八珠儿卷莲香

小官人胡四姐祝翁遵化署

张诚

侠女酒友

铁布衫吴门画

跳神 阿宝

九山王四 豢蛇

狐化男

汾州狐巧娘

吴令

口技氏胡丐僧

狐联

潍水狐红玉

林四娘

胡卷鲁公女道士

(姓)

伏狐

苏仙

李伯言黄九郎五

金陵女子汤公

阎罗

厍将军雷公

戏缢 负尸老饕

死僧

赤字 梓橦令 鬼津

禄数

鬼令

禽侠

连城卷连琐单道士白于玉夜叉国西僧

霍生山市赌符六 汪士秀鸲鹆商三官于江

小二犬灯翩翩某乙促织

庚娘

宫梦弼泥鬼狐妾余德 刘海石渝鬼

番僧

雷曹卷阿霞

罗刹海李司鉴毛狐

黑兽

青梅七

紫花和尚鞠乐如盗户

诸城某

库官

公孙九田七郎保住

柳秀才水灾

娘卷鄷都御史 狐谐

妾杖击秀才驱姊妹易

雨钱

续黄粱小猎犬八

辛十四棋鬼

男生子

土地夫卷白莲教双灯

蹇偿债鬼作筵胡相公 念秧

泥书生

人九

寒月芙酒狂

阳五侯 赵城武技

小人

秦生鸦头蕖

虎封三娘狐梦布客

章阿端

农人

花姑武孝西湖驱狐 子

孝子阎王卷土偶十

采薇翁郭生卷河间生十一 辽阳军张不量卷杜翁十二 萧七

荷花长治

伍秋莲花绿衣

义犬

黎氏 三娘女子

公主

子鹿衔

蒋太

小棺

李生

澄俗

史金生

马介妙音彭海秋堪舆

窦氏

绛妃色

经跋

云翠大力将

木偶邵士邵临颜氏

狂生仙

淄张贡

孙必振元宝 龙

砚石

武夷大鼠士

王司牧竖

富翁

马小谢

胡大

狼三刘亮

林氏

细侯

蕙芳秋容 姑

采乱离

考弊

董公

菱角

饿鬼

大人

向杲二则

子周三牛飞鸽异 聂政

江城

冷生

孙生

药僧

皂隶

罗祖

红毛

抽肠

刘姓卷狐惩淫山市

八大

邵九

金姑十三 巩仙 二商

沂水秀才

梅女

梁彦

郭秀才阿英

橘树

牛成章

青娥

镜听

牛皇

卷十仙人岛四 安期岛 阎罗薨

颠道人

胡四

僧术

柳生

冤狱农妇沅俗蛤 宦娘

陵县狐

彭二

金和

甄后卷十

阿绣

小翠

役鬼

细柳画马局诈三条 五 某甲卷十钟生

医术

鸿象

周克王货昌

罢龙

冯木匠衢州三怪褚生

拆楼人大蝎

司札

嫦娥

霍女

司文

丑狐

吕无钱卜病

姚安六 崔猛喷水鬼 邢子仪

鹰虎神

金世

成诗谳 卷陆押官顾生

陈锡于去

凤仙佟客单父于中十爱奴七 黑鬼张鸿渐卷十杨大洪八 鬼隶卷真生十九 素秋卷胭脂二十 又卷恒娘邑人

岳神

小梅

绩女司训宰

丞土化

金陵太医

王子安刁姓

郭安

折狱义犬

乙查牙云萝公

刘夫公孙

鸟语天宫 乔女山洞

夏果报

席方布商

何仙

神女

湘裙

三生

长亭

平贾奉

上仙

仇大曹操龙飞阿纤

瑞云

珊瑚五通

相公申氏 龙

葛巾

黄英书痴齐天青蛙又

任秀廿一 晚霞蛙曲卷陈云栖廿二 汪可受韦公子卷毛大福廿三 薛慰娘周生卷廿锦瑟四

龙戏蛛

大圣

神白秋

外国

李象

王者蝎客鸟使狮子练

张氏于子织成竹青段氏 狐女男妾

游王大

乐仲

香玉

三仙王十 大男

石清

嘉平

杜小

曾友于

二班

乩仙

苗生虚

公子

老龙青城

元少雹神

李八缸

鸮鸟

古瓶

船户

先生

王桂庵田子

子寄生酒虫

成附 褚遂

刘全

姬生 韩方

纫针

桓侯粉蝶良太原

房文

浙东博兴一员

新郑讼 秦桧狱

官 阎罗放蝶火三朝

五羖

鬼妻

梦狼

人妖宴

元老

大夫

下载《聊斋志异》与中医文化(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聊斋志异》与中医文化(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勿懒,宜急勿缓;迟之一日,悔之已晚!---《聊斋志异·王成》 性痴则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聊斋志异·阿宝》 官宰悠悠,竖人毛发,刀......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读后感 -------- 女权意识《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读后感。有传奇、志怪、轶事等,诸体兼备,为中国文言小说集大成之作。内......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读后感 高二(6)班张 裕 彤 “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聊斋志异》是有“中国短篇小说之王”之称的蒲松龄的代表作。他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一生热衷......

    聊斋志异

    艺术的创新性 总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女性是没有什么地位的,需要遵守许多的礼节规条。有钱人家的千金就三步不出闺门,下层人的女儿就不用说了。但在《聊斋志异》里蒲松龄所描写的......

    《聊斋志异》

    中国古典小说里边,我最喜欢的不是四大名著,而是《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素秋》读后感。我个人认为它的文学水平在中国有史以来所有小说里边排名是第一的。怎么好法我就不......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读后感 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聊斋志异》是一部经典小说,是非常值得阅读与欣赏的,它是明末清初著名作家蒲松龄的代表作。 《聊斋志异》是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

    《聊斋志异》

    第一章《聊斋志异》第一节蒲松龄的生平 一、蒲松龄长期仕途失意,生活贫困,社会地位比较低下,故能接触到某些社会下层的百姓和统治阶级中的下层人物,对社会黑暗现实有所认识。......

    中医文化箴言格言精选(大全)

    中医文化箴言 夫人只知养形,不知养神;不知爱神,只知爱身。不知形者载身之车也,神去则人死,车败则马奔,自然之至理也。---明代医学家高濂在《遵生八笺》 我命在我,不在于天,但愚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