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第二季度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及反馈
2016年第二季度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及反馈
一、第二季度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9例,其中内科3例、外客例、手术室3例
内
科:
1、输液泵链接后未启动,致液体未滴入
2、采血条码与患者信息不符,导致采血错误
3、输液泵链接按启动键后未观察滴入情况,启动失败导致液体未滴入
外
科:
1、患者未及时处置,致患者不满意
2、未执行三查七对,致遗落医嘱
3、因宣教不到位致未间断夹闭导尿管
手术室:
1、因术前准备不完善导致手术室温度未达标延迟手术30分钟
2、术前准备不完善导致手术延迟
3、术前准备不充分,清点物品不认真致器械包内用品不足,造成物品浪费
二、原因分析:
1、新护士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熟练,马虎造成操作失误
2、未执行三查七对
3、护士责任心不强,工作应付了事
4、护士长未自检自查
5、新护士监管力度不强
三、整改及防范措施:
1、及时总结经验,对常犯同类错误护士护士长查找原因,科内讨论同类错误常犯原因,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2、护士长及时自检自查,护士经常巡视病房,责任护士提高自身素质,巡视不流于形式
3、每班护士互相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4、经常性学习核心制度,实施常规工作流程,预防为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5、完善沟通机制,正确执行医嘱,电脑医嘱常刷新
6、特殊时段(节假日、周日等),护士长合理排班,保证人员充足
四、指导意见:护士长严格要求新护士,通过一二季度上报发现新护士不良事件发上率明显高于资深护士,新上岗护士虚心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护士长提高风险意识,加强细节,环节管理意识,护士提高主动学习意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手术室护士做到每台术后认真清点器械,做好物品用物提前检查,使物品处于备用状态,以备应急。
第二篇:2016年第二季度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及反馈
2018年第二季度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及反馈
一、第二季度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9例,其中跌倒3例,给药差错2,例针刺伤3例,操作不当1例。
二、原因分析:
1、新护士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熟练,马虎造成操作失误
2、未执行三查八对
3、护士责任心不强,工作应付了事
4、护士长未自检自查
5、新护士监管力度不强
三、整改及防范措施:
1、及时总结经验,对常犯同类错误护士护士长查找原因,科内讨论同类错误常犯原因,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2、护士长及时自检自查,护士经常巡视病房,责任护士提高自身素质,巡视不流于形式
3、每班护士互相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4、经常性学习核心制度,实施常规工作流程,预防为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5、完善沟通机制,正确执行医嘱,电脑医嘱常刷新
6、特殊时段(节假日、周日等),护士长合理排班,保证人员充足
四、指导意见:护士长严格要求新护士,通过一二季度上报发现新护士不良事件发上率明显高于资深护士,新上岗护士虚心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护士长提高风险意识,加强细节,环节管理意识,护士提高主动学习意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做好物品用物提前检查,使物品处于备用状态,以备应急。
第三篇:第二季度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分析及反馈意见
2013年第二季度护理不良事件
总结分析与预防措施
地点:五楼护理部
时间:2013年7月4日
参加人员:护理部主任:张玉荣 各科护士长及质控人员:韩晓霞、孙萍、付冬梅、韦江莉、师锦锦、龚秋玲
一、内容:第二季度科室存在护理不安全事件:
内一科:患者杨兰香,4月12日入院,诊断脑梗塞,入院第8天,家属喊换水,护士田秋凤没听清楚,将临床患者刘玉芝的水拿进病房后发现错误,不注意沟通技巧,与家属发生纠纷。
内一科:护士卢一荣在为病人刘东奇拔罐时,没遵守操作规程,导致留罐部位全部起泡。
内一科:护士闻晓冰在为病人拔罐时,没遵守操作规程,导致留罐部位全部起泡。
内一科:护士张君在为病人王本友拔罐时,没遵守操作规程,导致留罐部位全部烫伤。
内二科:护士韩勤勤为病人摆药时将二患者药液摆错,发现及时,未造成不良后果。
内二科:护士马梅香一患者药液没输完,将针头拔除 外科;同上(2例)
二、针对以上护理不安全事件,护士长进行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孙萍:对与内二科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做为该科护士长从原因分析,也有一定责任,当班护士没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将病人药液换错,事情发生后及时上报并根据护理部反馈意见,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讨论,制定改进措施,上交护理部。
师锦锦:护士在工作期间不管在什么条件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韦江莉:我科出现多起拔罐引起的不良事件,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没遵守操作规程,缺乏工作责任心,再加上经验不足,护士长也有一定的责任,通过此事,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今后的工作中责任护士在遇到类似病人,及时上报护士长,及时了解病人情况与科室护理人员共同制订护理预防措施,有效的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获得病人的信任和理解,避免事件的发生。
韩晓霞: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会有类似事件的发生,怎样有效的与病人家属沟通,取得病人信任和理解,关键我们护理人员从病人角度去考虑,耐心的解释,让病人理解,病人才能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安全环环相扣,护理安全人人有责,每个护士都是关键,认真落实核心制度,护理不良事件可以预防。
护理部张玉荣主任:护本次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会,主要是护士工作期间责任心要加强,护士长监管到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鉴定组成员认真分析讨论学习,提出了预防措施,对今后的护理工作提出好的建议,结合日常护理工作,存在的隐患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记录:韦江莉 2013年7月6日
第四篇:2016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及反馈
2016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及反馈
一、第一季度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0例,其中内科4例、外科
31、例、手术室3例。
内科:
1、新护士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了解,导致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
2、输液泵出现故障,护士未及时发现,未及时巡视致输液时间延迟30分钟。
3、第一次未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导致给药错误,再次核对发现有误,及时更换,未造成事故。
4、左氧氟沙星与其它药物用同一个输液器静滴,巡视病房时另一名护士及时发现,未造成不良后果。
外科:
1、术前口服25%甘露醇250毫升发现标签不清,及时给与更换,未发生不良后果。
2、患者调床后护士未及时更换床头卡,责护扫床时发现及时调换,未发生给药等错误。
3、剖宫产术后患者因宣教不到位及未做风险评估,患者下床活动时突然感觉全身无力,休息后好转。
手术室:
1、电刀负极板连接不当,导致使用时负极板无效。
2、输入引流液输尽护士玩手机未发现经他人提醒更换。
3、因未及时清点器械,遗落掉入抽屉止血钳,打包时发现查找。
二、对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
1、新护士业务不熟练,基本知识掌握不足,责任心不强
2、对各种仪器设备护士长未建立维修登记本。
3、核心制度学习不到位
4、护士责任心不强
5、护士长监管力度不严
6、护士工作松懈,不认真
三、整改及防范措施:
1、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利用晨会等时间传达整改措施,及时防范。
2、护士长养成自检自查习惯。
3、及时巡视病房,不能流于形式,互相巡视(你的病房我巡视,我的病房你巡视)
4、加强科室自行学习核心制度,尤其是交接班制度、三查七对制度,各班护士加强责任心
5、建立器械维修登记本。
6、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1.新上岗护士虚心学习,认真查对,核实各项工作。
第一季度发生不良事件10例,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予以高度重视。只有通过对发生护理
不良事件进行不断的总结、分析、讨论、整改,护士的安全意识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主动学习的意识才能增强,工作责任心也会加强,差错才能逐渐减少。在管理上,安全和质量同样重要,加强安全管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第五篇:2012第二季度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议
2012第二季度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议
时间:2012年06月29日
15:00 地点:外三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张艳丽主任、徐英副主任、各科护士长、护理代表 主持人:张艳丽主任 内容:
张艳丽主任:按照计划,我们进行第二季度的护理不良事件讨论,希望通过本次护理事件讨论会,走出对护理不良事件认识的误区,使护理工作更加严谨、科学、规范。请徐英副主任介绍第二季度护理不良事件情况。
徐英副主任:本季度上报护理不良事件31例,其中记录4例,查对14例,交接班3例,治疗5例,护理3例,带教1例,有4例典型护理不良事件。
案例一:当事人上夜班,测病人血压200/110mmHg,未及时报告值班医生,也未给病人进行复测。
案例二:当事人测得病人血压为休克血压,未及时报告值班医生,未给病人进行监测。
原因分析:
1、当事人缺乏专业基础、专业知识;
2、当事人缺乏危急值的警示;
3、当事人缺乏护理安全意识。
整改措施:
1、各科护士长要加强护士基础知识培训力度;
2、各科护士长加强危急值的学习;
3、各科护士长加强护士安全意识的培养。案例三:药品混放,把高锰酸钾与口服药混放在一起。原因分析:
1、当事人缺乏专业知识;
2、科室对毒、麻、限、剧类药物管理不到位.整改措施:
1、各科室对本科毒、麻、限、剧类药品再次进行整改,做到四定;
2、科室加强相关知识学习培训、考核。
案例四:患者于6月10日在局麻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于6月12日16时进行交接时发现引流管接错。
原因分析:
1、当事人缺乏专科知识;
2、交接班不到位;
3、值班护士观察病情不严谨、缺乏责任心。整改措施:
1、护士长进行专科知识的培训;
2、严格进行床头交接班,并有记录说明;
3、加强全科护士的工作责任心。
张艳丽主任:
1、对年轻护士、转科护士进行专科培训,强化各种全意识;
2、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
3、避免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病情的延误。
张艳丽主任:下个月,护理部将安排一次护理不良事件的专题学习,由徐英副主任主讲,以提高对护理不良时间的认识,走进护理不良事件认识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