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名师风采 体会教学真谛

时间:2019-05-12 07:21: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领略名师风采 体会教学真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领略名师风采 体会教学真谛》。

第一篇:领略名师风采 体会教学真谛

踏着名师肩膀,在管理征途远航 参加“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学习体会

凤庆县习谦中心校教师 赵洪州

我有幸参加了“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学习,认真学习聆听了12位专家、名师的专题讲座,通过学习培训,思想得到了解放,理念得到了更新,开拓了教育视野,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体会到了教学的真谛,领悟到了人生的哲理;使自己受益匪浅,自身素质又一次得到了充电。培训虽然时间只是一个多月,但对我自身发展,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对学校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培训是一个新起点,通过培训我可以 踏着名师肩膀,在管理征途远航。

一、观念得到更新

当前,面对新课程的实施,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没有观念更新是难以实现的。只有理念的转变才能有行动的转变,首先,应该将“教师教”为主转变为“学生学”为主。在备课、上课的各个环节都要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核心。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其次,为了让学生适应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网络的优质资源,让学生的学习贴近生动与实际,明白学习知识的必要性,真正体会知识的巨大力量。为培养出未来社会的栋梁,教师必须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不断接受新事物的思想意识。

二、领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次培训聆听了12位专家的专题讲座,可谓:“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学了之后确实受益匪浅。特别是《有效课堂哪儿来?——兼论怎样上好一节课》专题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有效课堂的概念——科学地理解;二是有效课堂的前提——专业的教师;三是有效课堂的条件——精心的备课;四是有效课堂的实施——有效地讲课;五是有效课堂的评价——全面地评课等。钱志亮教授授课方式很独特,言语风趣幽默,形式活泼开放,思想睿智深邃,态度真诚动人。他的报告主题内容清晰,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体系完整,他擅长把晦涩的东西讲得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特别是与学员具体有效课堂教学行为途径与方法的思考交流等专题,永远是教育最关注的内容,也是教师最值得寻觅探求的地方,更是教师一生追求的所在。这个专题我非常感兴趣,反复学习了几遍。专家指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怎样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要做到几个有效:有效“备课”、有效“指导”、有效“激励”、有效的“作业设计”等。

1、有效“备课” 首先,要精选教学内容:吃透教材,感悟文本;合理舍弃,突出重点;创造性使用教材。其次,要找准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进行难度适宜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会更高效。最后,要研究实施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是动态的、发展的。要学会根据“学情”不断丰富、调整、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加强预设性设计,为教学中的互动生成做好充分准备。备课时注意体现“三个痕迹”:书上有备课的痕迹; 教案上有修改的痕迹; 教完后有反思的痕迹。

2、有效“指导” 包括有效“讲授”;有效“提问与倾听”;有效“练习与反馈”;有效“预设与生成”。

3、有效“激励” 指教师在教学中的热情和教师的期望、可信任感。新课程改革倡导“做教学”,在“做”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体验感悟教学的思想方法,并学会运用教学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感受到教学的神奇魅力与应用价值,即是“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整合、整体落实,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4、有效的“作业设计”。长期以来,我们教师一般都承担两个班的教学,而且班级人数众多,工作量大,大多数时间和精力用于基本的教学任务,用于研究的时间少,再加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大多数教师都处在摸索阶段,经验不足。因此,依靠现成的试卷和各种各样的辅导材料基本上是不加取舍的搬来就用,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承受能力考虑较少,师生共同浸泡在题海中难以自拔,导致学生累、家长累、老师累,可教学效果却不明显,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是最理想的。墨江通过去年教育综合改革,提倡学校“轻负担、高质量”的有效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认真的备课、上课,仔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作业,让学生在相对少的时间内得到更有效的训练。我校提出了有效作业设计“三度”:即精度、坡度、自由度。(1)精度。对作业“质与量”统一要求,给予学生练习的必要性,在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练要练在点子上,要到位但不要越位。教师精选习题,使设计的作业更具有目的性、针对性,首要是对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的把握,因为教学材料既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2)坡度。针对某一知识点设计合适坡度、递进式的练习。教师首先要关注教学材料,必要时进行加工,如:对高难度教材作铺垫性加工,对抽象性教材作形象性加工等,才能使其成为符合教学对象实际状况的,才能在教学中被学生顺利掌握、消化吸收并转化为内在学习能量的学习材料。同时,教师在作业设计必须以学生的学习规律为依据,从已知到未知,从形象到抽象等,都是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的无效或低效劳动,都是教师有意无意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所造成的。(3)自由度。对作业“共同要求”与“因人而异”统一要求。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学习是有差异达到,既体现在思维的灵活度上,也体现在知识的掌握上。因此,教师既要照顾“吃不饱”的学生,又要顾及“吃不了”的学生,对练习进行弹性处理,在练习要求、完成速度和练习数量等方面不要一刀切,齐步走,而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和发展的空间,更能体现学生完成作业的主体性与选择性。

三、收获

1、通过学习,了解了中小学教育发展趋势及今后所面临的教育问题;

2、通过学习,明确了校长及中层干部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发展性;

3、使自己感受到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挑战。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认识,开阔视野,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而努力;

4、通过培训,让我懂得了远教资源的应用不仅服务于教学,而且服务于自身,有利于自身进步,学校发展。

四、今后思考

1、如何带领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发展学校,办出人民满意的学校。

2、通过培训学习,我有了思考:想解决我校实际问题,关键是师资培训。我将加强教师培训制度建设,以管理促应用。带领教师们用好现代远程教育优质资源,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学校加强领导,把教师培训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中,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让专人管理、专人负责;

二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在全校范围内认真开展校本培训,不等不靠,不观望,引导教师们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同伴互助,培养良好的校园教研氛围; 三是争取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完善远程教育设备及校园信息网络建设,把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学习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是处理好不敢用、舍不得用、不会用的问题,激励教师用好设备,接收优质资源、制作课件,建立资源库,供教师使用服务教学。总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教好学生,必须研究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到:尊重孩子独特的个性;接纳孩子优劣的全部;宽容孩子成长的缺陷。爱是教育的别名,学会爱学生的艺术。给学生创设自由发展平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突显其个性发展,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作好铺垫,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这也是培训学习给我的启示。这次的学习让我如沐春雨,使我明白了许多:学生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有动力的、有效的学习,应该是会学、会用的学习,总体来讲应该是真正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把握、驾驭课堂的能力,离不开民主、开放的管理能力,离不开探索、研究的精神;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自身成长就要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以爱为动力,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不然就会走偏,难以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我认真聆听着专家在讲座中的每一句话,思考着每一个观点。从学习中使我深刻的领悟到了: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堂预设与生成等等之间的关系。此次的培训学习中,我还感受到与班级同仁交流、评论,在交流、评论中我们共同探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大家的观点说得很直接、朴素、真实。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得到快乐。我的意志品质得到了一次很好的历练,使我在人生的学习中获得了一笔精神财富!不仅如此,通过培训学习,让我转变了观念,增长了知识,对以后工作有了更新的思考,不断追求、探索自己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走出一条新路子而努力。

近日,我有幸参加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坐在办公桌前接受远程教育教育校长培训,感到十分荣幸,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还节约不少经费。原教育部长周济、教育专家魏书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钱志亮教授等讲座我观看后,受益颇丰。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方向,理清了思路,思想认识也有了很大提高,进一步坚定了今后改革的决心。下面就我的近期培训和认识谈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1、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转变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

作为一名校长,认真学习新课程有关理论的学习,正确把握课改的基本目标、基本方向,正确领悟新课程体现的新理念、新思想。要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新教法。要认真学习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的有关文件和文章,积极吸取外地的先进经验。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正确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学生观、教育观、评价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打造高效课堂,一是有效课堂的概念——科学地理解;二是有效课堂的前提——专业的教师;三是有效课堂的条件——精心的备课;四是有效课堂的实施——有效地讲课;五是有效课堂的评价——全面地评课等。

3、积极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方式和途径。

要认真组织学习新课程理念和标准,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努力更新教学观念。认真研究新课程与原有课程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对新课程、新教材的驾驭能力,把握好新课程与原有课程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把握好传统经验与有效做法的承接和贯穿关系。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加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的研究,构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以校为本、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积极组织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的省课题研究项目。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和教育教学水平检测体系。改革校内评价方法,推进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对新课程实验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4、积极实践,勇于创新

在国家、省新课程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根据焦作地区和本校的实际情况,要大胆地尝试,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积累新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真正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引路人、带头人。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积极推进课程创新和发展。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作为一校之长,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本着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探索、总结和反思,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干别人不想干的事,吃别人不想吃的苦,守住心灵的一片净土,乐在其中,挖掘学生的潜能,当好未来人才的奠基石,让我的工作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在课程管理、课程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展示、校本课程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改革,要求师生互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原有学校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创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特色学校。

学校内涵发展与校长领导力 郑金洲 上海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博导、教授

主为什么要将内涵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主要方式?郑金洲教授认为原因有四点:

一、基础教育发展的外部条件极大改善,需要将发展的注意力逐渐转向学校内部;

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需要将注意的焦点转向学校内部;

三、学校规模发展已基本告一段落,需要将质量发展作为当今学校改革的重要取向;

四、改进学校管理方式,提高学校管理水平,需要将内涵发展放在突出位置。

什么是学校的内涵发展?郑金洲教授提出四个“相对于”,即“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具体而言,“追求质量发展”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就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把注意力集中在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上,使得规模与质量、效益达到有机的协调统一;“精细型发展”是秉承“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原则,将学校中教学、德育、师生互动等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注重点,在事关学校发展的每项工作上都力求精雕细琢;“特色发展”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树立起特色立校的基本理念,将办学特色放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突出地位,在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培育中使学校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创新发展”要求学校正确地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与务实的关系,积极挖掘、利用、整合学校资源,将学校导入一种新的发展境地。郑金洲教授强调重视学校内涵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反映方式,只有软硬兼备、外力与内源并重、传统与变革并举、做大与做强并行,学校才能真正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要素中,学校发展愿景是内涵发展的方向和核心价值,课堂、课程、教师、学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良性运行机制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保障,学校教育科研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和谐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人际生态环境。

领导力是领导者在领导实践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它主要来源于领导者个人的经历与经验,是支配力与影响力的统一,职务权威与自然权威的统一,知识、态度与能力的统一,主要由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建设能力、执行能力构成。因此校长领导力的开发就包括校长决策能力的开发、沟通能力的开发、团队建设能力的开发和执行能力的开发。在讲座中郑金洲教授非常详细地阐述了这四种能力开发的具体内容。

郑金洲教授讲课的风格,可以用“大道相通”这个词来评价。在本讲座中,郑金洲多次以非教育的视角和例子来解析学校内涵发展和校长领导力开发问题,来自历史、政治、经济、科技、企业等方面的实例能随手拈来力证他的观点和看法,很有新意。

构造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

主讲人: 李烈 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兼党委书记

主讲人简介

李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教育干部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首届首都楷模、香港柏宁顿孺子牛金球奖中“杰出奖”等荣誉称号。

在1997年,担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提出了“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思路,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四个实施途径:“以爱育爱”、“以学论教”、“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以达到“成为最好的自我”的理念。她带领全体师生打造“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家长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党员文化”、“校园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等九个学校文化;构建了一个超越制度的管理模式,为教师成长搭建了“美丽、智慧、快乐”的良好环境氛围,这样先进的办学理念为中国教育改革开辟了一条新路。

2005年,出版教育部“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教育部“中国特级教师文库”《我教小学数学》等三本个人专著,并有“双主体育人思路探索与实践”等多篇论文发表与获奖。课程简介

学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所学校的教师质量,没有教师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教育质量的提高,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他/她的精力应该主要放在教师队伍的成长上。李烈校长阐述自己的思想定位是“不要‘管’教师,而是要为教师成长服务,要帮助每一位教师找到工作的快乐”。

总结自己的办学思想,李烈校长提出“双主体育人”,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题”,两个主体通过自育、互育,协调互动,共同发展。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最终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2000年李烈校长开始提出建设学习型组织,并在实验二小推广实施。学习型组织最核心理念,她认为是强调“学习加激励”,培养教师“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教师实现个人价值,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能力。

学习型组织建设有七点内容:

一、建立民主、开放、和谐的团队氛围,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基本前提;

二、将校长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共识,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要条件 ;

三、指导团队学习,构建学习网络,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

四、构建发展性学习机制,鼓励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核心目标;

五、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追求;

六、转变管理者的角色与行为,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保障;

七、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然结果。

李烈校长的“双主体育人”、“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等办学思想与当代著名教育家李希贵“学生第二”教育思想遥相呼应,都是强调把教师放在重要的位置,依靠教师,发动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在成就教师的同时也就成就了学生,成就了学校,成就了校长,这就是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意义所在。

整个报告,李烈校长把自己十年成功的校长管理经验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爱传递给大家,非常值得聆听。录制时间

2009年04月07日 课程时长 178分钟 提纲 视频一

个人成长经历介绍(0'5'')学校管理思想定位(09'34'')办学思想“双主体育人”(21'40'')

学习型组织的构建(28'50'')

一、建立民主、开放、和谐的团队氛围,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基本前提(40'09'')1.与管理者之间:鼓励平等对话,强调积极参与(41'28'')视频二

2.与同事之间:强调团队意识,在合作与互助中倡导教师的自主发展(0'44'')

二、将校长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共识,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要条件(07'01'')1.通过各种学习、研讨,鼓励教师尽可能把校长提出的理念转变为自己的认识(08'25'')2.以行动研究的方法,引导教师将学校的各种理念转化并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等工作实践中(11'55'')3.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学校办学理念提出修改意见,并转化成为行动计划, 在创造性的实践和共同参与的智慧中获得生长发展(13'25'')

三、指导团队学习,构建学习网络,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36'40'')1.结合实际问题,指导团队学习(40'10'')2.构建学习网络,发挥“核心”作用(43'05'')视频三

四、构建发展性学习机制,鼓励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核心目标(0'33'')

1.校本理念(01'18'')2.校本科研(02'07'')3.校本管理(03'14'')4.校本教材(12'54'')5.校本活动(24'09'')

五、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追求(26'54'')1.快乐生命学说(31'09'')2.适合学说(34'35'')视频四

六、转变管理者的角色与行为,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保障(06'44 '')1.管理者转变为领导者(07'26'')

2.单一的管理者角色为多重角色(13'01'')3.校长的个人修炼(21'21'')

七、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然结果(38'30)

同类课程与参考资料

学习型组织建设与校本研究

[田荣俊]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的“福利投入” 2010-10-25 [诸平]  

视频课件 参考资料

更多>>

第二篇:领略名师风采

领略名师风采 品味经典课堂

在这秋高气爽的10月,我与同事来到了六朝古都南京,心情自是无比的激动与渴盼。因为第21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就在这里举行。

会场里座无虚席,台上,大师们展示着自己深厚的语文基本功和各具风格的教学技巧,台下,我竖起耳朵、目光逡巡,手不停笔,生怕错过了一句话,一个课堂细节。

两天的学习让我如沐春风,精神舒畅,目彻心明。感慨之余,赶快记下我的听课心得,以便吸取宝贵经验,有助自我提升。

这些年,教改如日中天,先进的教学理念翻转课堂。专家们的课也在不断创新。例如褚向阳老师执教的《微课程.梅花三弄》,以我国古典诗词为载体,以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做引,引领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从本词的小序“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入手,自然而然地引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在学生的反复情感诵读中分别抓住一“笑”、一“愁”,结合当时各自写作背景,来体会这两首词不同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借物言志”的表达手法。然后,诸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微课程《梅花三弄》,分别为:梅花一弄——自然之梅、梅花二弄——友情之梅、梅花三弄——人格之梅三个模块,带领学生一起深情地、忘我地吟诵这些流传千古美词佳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了解我国古典诗词文化;让看似会晦涩难懂的古诗词变得灵动亲切。在潜移默化中将古典诗词文化嵌入了孩子们的心中。储老师的课如行云流水,教学的魅力妙不可言。储老师还为我们做了讲座,鼓励我们要有课程意识,要敢于尝试从课文走向课程。

还有张祖庆老师带来的习作教学《微电影.微辩论.创意写作》更是让我耳目一新。习作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是却是很少有人愿意去上一节观摩课的。张老师却另辟蹊径,没有选材于课本,没有选材于小说,没有选材于游戏,而是选材于“电影”,课伊始,他让学生们观看一部电影里一段画面,是关于两个父亲怎样对待争执,看后让学生就两个父亲的表现进行正反方辩论,然后写出观点及原因。他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方法,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台湾小学语文教育学会秘书长赖玉莲的研究课《陪伴—温暖与需要》,给我带来了一个新的教学策略——群文阅读。二年级学生在一课时中学习了八篇短小精悍的童话,赖老师并没有拘泥于字词的学习,故事情节的理解,人物动作、语言的描写,她只是俯下身子,和孩子们一起感受故事中浓浓的亲情,温暖,朴实无华却扣人心弦。从她的报告里,我明白了群文阅读教学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简单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在群文阅读中,我们要摒弃按部就班的学习、面面俱到的学习、思想感情至上的学习,我们要真语文,真阅读。一组文章,就抓住那一个切入点学习。

国学经典吟诵也是如今阅读教学的热点。吟诵专家邓锦芸给我们带来一堂全新的国学经典吟诵课,她把文言文,古诗当做歌来诵读,吟唱,一节课不仅把所教的文言文《马说》传授给了学生,让学生会读、会意,甚至会背,而且还带着学生了解了韩愈的生平和文章,感谢这位“草根”又富有博学的邓老师。

孙双金、赵志祥、管建刚等老师的课毋庸置疑是经典课堂了,他们在自己的教学风格上又有突破,对于我来说同样是受益匪浅,望尘莫及的。孙双金老师执教的《春联》,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春联的特点,还通过讲故事对对联,让孩子畅所欲言,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爱上了春联这一种语言形式。孙老师轻松幽默的课堂,真实展现了孩子的智慧力无穷,当然正是因为孙老师的文化底蕴丰厚,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

管老师的《黄山奇松》是节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他使学生在学课文的同时感知作者的写作方法及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准与巧妙,从而给以写作典范。我觉得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引领学生从课文中习得写作方法。

赵志祥执教的是《赵州桥》一课,初观摩,觉得跟我们平时教学无异,一般的流程。但是我们越听越上瘾,他的课是由浅入深,平淡中见高潮。他的第一大高招是听写。小小的听写居然让学生喜爱上听写,当然他的听写可不是一般的听写,而是老师讲述这个词语的意思,学生要根据意思写出这个词语。老师描述词语的意思并不简单地解释这个词语的本义,而是结合课文的内容来解释。这样做的好处是,老师在解释这些词语的时候就相当于把课文的内容讲解了一遍。这个讲解学生还真得认真听,因为他们要听清楚了然后写出这个词语。“设置悬念”是赵老师教授课文的第二大高招。比如让学生猜猜老师最喜欢课文中的哪句话,于是,赵老师就水到渠成地跟学生讲了“中心句”和“过渡句”的知识。通过欣赏各种美丽而雄伟的现代大桥,对比古老朴素的赵州桥,及时出示一些名家对赵州桥的赞美之言辞。赵老师带着学生尽情地诵读这些诗文,甚至背诵。赵老师顺势把话题一转:“为什么,你们都不喜欢的赵州桥,作家赞它,诗人诵它,为什么呢?”学生很快地找到了答案:因为赵州桥历史悠久,因为赵州桥坚固美观,因为赵州桥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最后,赵老师带给我们课后分享,他说:“我就这样,简简单单教语文。对课文的处理我更主张要有课程观而不是课文观,语文教学是用教材教语文。语文就该姓‘小’,比如要坚持积累字词,„„”

南京之行给我留下的收获不是笔墨就能表达得完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的脑海中还在回荡着会场上播放的歌曲“我要飞得更高„„”我希冀自己尽可能克服一切惰性,坚忍在我的岗位,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开出自己的一片“小语”乐园。

第三篇:领略专家风采 感悟教育真谛

领略专家风采

感悟教育真谛

——华东师大学习之旅

府东街小学 李晋玲

带着对人师圣地的一种仰慕和渴望,带着对新课改的诸多迷茫,11月上旬我们一行数人走进了华东师大,走进了中国教育的最高殿堂。在短短的十天时间里,我们领略到了数位专家大师的精湛理论和人格魅力,实践考察了3所基础教育改革先进学校,我们收获着、快乐着、成长着。感谢这次的教师研修培训为我们创造了条件,搭建了一个与大师近距离交流的平台。无论是李政涛教授、李伟胜教授,还是郅庭瑾等教授,他们渊博的学识,科学的精神,风趣的讲座,都让我们在不同层面、多元化明晰了教育的真谛。他们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授课内容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传统教学到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从教师成长到新型评价、从学校管理的诊断到学校改进的策略,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案例,使我们眼界大开;多角度、前瞻性的讲座,使我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相关知识结构得到完善,我们享受着心灵碰撞带来的震撼与兴奋,享受着精神洗礼带来的幸福和愉悦。

一、本次学习的几点感悟

感悟之一: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华东师大李政涛教授详细阐述了开展有效教学,培养充满生长气息的课堂。他指出:有效教学必须抓住五个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教师在教时要遵循:学生已经会的或懂的不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能读懂的不教;教师教了学生也学不会听不懂的不教;要教就教那些教师不教学生就不会的东西;学生认为需要的是重点要教,学生没发现但老师认为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教。在听课时要带着自己的“钉子”和“钩子”。评价一节课的好与坏,不是看课堂活跃不活跃,热闹不热闹。要看学生变了没有、发展了没有,学生走出课堂和走进课堂相比有没有差异?李教授这些精辟的见解,使我明白了只有认真解读课标、教材、学生,才能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感悟之二:重建课堂文化,为思维而教。

华师大郅庭瑾教授列举了中国教育与外国教育的文化差异,就中小学校开展思维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为思维而教的课堂文化、思维教学的学科视界、思维教学的课程资源开发及追求道德文化、培养学生思维人格等。它给了我莫大的启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创造者。作为教育群体中的一员,我感到“为思维而教”是现今教育迫切要做的事情,并且也是教育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感悟之三:改变教学观念,整合课前课后。

李伟胜教授谈到了以1节课为单位,整合课前课后的学习活动。主要通过加强预习指导,改进课堂学习,完善课后作业。他精彩的讲座,让我茅塞顿开,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有效指导,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课前课后的整合。

感悟之四:课堂教学要重视教学转化。

吴亚萍教授通过数学课例对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具体诊断,分析得出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割裂了知识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割裂了知识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不开放现象、“替代思维”等,都在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课堂效率要重视教学转化即:重视知识的整体关联,重视教学的互动生成,重视学生的过程经历。

感悟之五:理清课堂教学的“前因后果”。周彬教授从戏说公开课与家常课入手,详细阐述了课堂教学的“前因后果。他的整堂报告充满了欢声笑语。讲座处处闪耀着思辩的火花,语言幽默、事例生动,不仅引发了教师的共鸣,更激发出教师对日常教育有意识的反思,重新审视课堂中教师的角色与任务,构建有质量的高效课堂。对课堂改革的“前因”部分,周教授从课堂教学是教师的“脸面”这一独特的视角,引发出教师需具备的素质素养:口才、逻辑、知识面和对待学生宽容的态度。学在课堂改革的“后果”部分,周教授结合具体事例充分论证提出了:学习成绩=兴趣*方法*智商。依次从与学生家长相关的智商、与学生相关的学习方法和与学科教师相关的兴趣,分析三者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整个讲座视角独特,还穿插着不少周氏“典故”,用心谛听,妙趣横生。

二、本次学习的几点思考

1、我们需要什么?我们处在一个竞争激烈、快速发展的时代,如果你总是停留在初始阶段不去学习,教书三十年,教龄只三年,其余二十七年都是重复三年的故事,那么你必将被社会所淘汰。李政涛教授说:“华东师大的教授个个都是精英,学识渊博,但是他们从不敢懈怠,必须不断学习。”作为一名基础教育的教师,同样需要坚持终生学习。

2、我们从事的是教育吗?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是否明白我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呢?培训还是教育?答案当然是后者。可在我们当前的教育中,往往存在着急功近利,学生只有技能,智慧的启迪和人格的塑造却被忽视掉。

3、我们是合格的教师吗?作为一名教师,将全部时间用来工作只是敬业的表现,但没有给自己的学习与反思留出时间,只能是让自己一直在探索之中,而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做研究型教师不做教书匠,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课堂。

4、我们的课堂有效吗?新课改之风在基础教育中蔚然兴起,但反思我们的课堂是否真的有效?我们看到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依然没有养成?学生依然不能轻松愉悦的学习等,我们的课堂改革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三、自我发展工作规划

短暂的研修学习结束了,但每位大师的精湛理论和精辟的见解,依然耳熟能详,将激励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自我加压、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改革浪潮中。特制定今后三年发展规划:

1、继续高举新课程改革大旗,探索愉悦高效的课堂教学。课改之旅已经起航,但经过此次上海之行的精神洗礼,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依然是改之皮毛。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大师们的精髓移植课堂,抓好分管数学、科学、音体美等学科的课改工作,与广大教师一起实践研究,打造愉悦高效的课堂。

2、抓好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训工作。青年教师是我校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经过几年的历练,他们已经逐步成长起来,但还需要继续磨练提升,我将继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与他们一起备课、研讨,诊断课堂教学,使他们尽快成长为我校课改的主力军。,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更多的青年教师成长为孝义名师、教学能手等。

3、争做一名学者型、研究型教师。参加工作以来,我就坚持学习,研究教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通过此次近距离的与大师接触,给我震撼之大,影响之深远,与大师相比自己远远做的不够。我将以广大大师为榜样,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刻苦钻研各种教学理论,主动承担新课改的研究,每学年至少撰写二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并力争发表或获奖,努力做一名学者型、研究型教师。

十天的培训是短暂的,而我的记忆与思考却是永恒的。这次培训,将使我终生受益,假如我们参加培训的老师是舵手,那么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便是引航人,是培训让我们补足了元气,增添了灵气,焕发了生气,使我真正感到了“教育做什么?——是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润泽。我真诚地感谢华东师大给与我们创设的共同交流学习的平台。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抱着一颗感恩的心继续学习,抱着感恩的心以更饱满的激情把自己获取的新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中去,为不断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走进“千课万人”领略名师风采

走 进“千 课 万 人”领 略 名 师 风 采 ——“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有感

江西省南康市第一小学陈春英

2010年11月5~8日,在赖校长的带领下,我校一行8人来到美丽的西子湖畔,参加了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逸夫体育馆举行的“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秉承“千课万人”对教育教学价值理念的前沿追求,进一步深化“千课万人”活动的“生本课堂”主题,本次观摩研讨活动提出了“构筑生态,关爱生命”的研讨主题。本次活动阵容强大,名师云集,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吴正宪、华应龙、斯苗儿、刘坚、黄爱华、张天孝、吕玉英、柏继明、徐斌、朱乐平等。40多位专家、名师,演绎了30多堂精彩的示范课,做了10多场丰富的专题报告,并设立了6个互动评点环节,让所有参会的一线教师真正享受到了一次有营养的教育盛宴!真正是“千课荟萃,万人共享”。

本次活动安排十分紧凑,从11月5日~8日4天时间,每天上午、下午各有5节课或专题报告,晚上有4场报告或互动点评,中间还会穿插一些听课老师的现场短信点评。我们为了能有一个好的听课座位,早上6:30就起床,7点准时出发,在路边摊买包子和豆浆,带到会场吃。从8点上课,一直到12点下课,一坐就是4个小时,下午、晚上也一样,中间休息时间也可能只是课与之间的5分钟。可以说,一天下来,全身腰酸背疼。中午没有休息时间,匆匆吃完中饭就要准备1:30准时听课。每晚10点左右才能回到宾馆。尽管如此,我们的内心还是很满足,真的累,却快乐着。

短短4天的学习,让我们与大师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走近名师,让我的心灵震憾着,感动着„„每一位名师特色各异,或儒雅、或风趣、或睿智、或沉稳,给了我不同的启示和引导,让我从中受益良多。每一位名师,都是一面旗帜!

首先出场的是著名特级教师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吴正宪老师。她做了《有效教学设计的思考》专题报告,引用了她教育团队的教师的教学实践,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有效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建议老师们“直面学生现实,用心读懂学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关注教学动态生成”。吴老师语言亲切、列举生动、观点鲜明等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30多节观摩课,如果一一回想,也许已经记不清老师的模样了,但是,那些精心的设计,那些经典的话语,却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的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执教《退中数学》时,引导学生猜想:把一张纸撕成4片,照这样撕下去,能撕出2009片吗?2010片呢?2011片呢?学生当然很茫然,徐老师适时引出数学家华罗庚的话:知难而“退”。继而引导学生在遇到难题时: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也就是说遇到困难时大踏步地退,退到不失事物的本质时,再进进进,小步子的进,回头看,找规律。这样富有哲理的数学思想方法,值得我们仔细品味。这其中传达的不仅是一种数学的思想方法,还是一种可贵的数学学习品质,更是教给学生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同学们利用这个解题法宝,顺利解决了“100000004边形的内角和”这个令很多成人也咋舌的难题。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是不是也应该以这种“润物无声”的渗透启迪孩子的智慧呢?

随着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北京教育学院著名特级教师刘德武教授上场,全场立刻安静下来。他教学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有趣的兔子问题:假设一对刚出生的小兔一个月后就能长成大兔,再过一个月便能生下一对小兔,并且以后每个月都生一对小兔,一年内没有死亡,那么由一对刚出生的兔子开始,12个月后会有多少对兔子呢?面对这样的题目,刘老师采用了“个体探究,群体交流”的基本教学方式,渗透老子“天下难事做于易,天下大事做于细”的辨证思想,引导学生在分析、思考、探索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刘老师语言亲切、娓娓道来,结合生活中斐波那契数列现象,大屏幕出示了海螺壳上的螺旋线,各种花朵的花瓣数量,一些树枝的枝桠数量,松果的排列规律等等,使大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刘老师的课,更像是一部电影,经典,让人回味无穷。

也许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有“玩中学”的教学设计,可是,如果一整节课都围绕这个游戏进行快乐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得不亦乐乎,是不是需要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呢?听了深圳福田区教育研究中心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比较数的大小》一课,我感到由衷的佩服。黄老师在设计多位数大小比较时,将学习的内容设计成“抽数字组成四位数”的游戏活动,在开放的游戏活动中,黄老师精心设计游戏规则,同样的游戏形式,却有着不同的层次与目的:第一次游戏重在让学生体会,比较两个四位数的大小,千位上的数大的四位数大;第二次游戏修改了规则,即帮助学生巩固了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还引发了学生的选择与思考:将抽取的数字放在哪个数位上呢?让学生具有初步的策略意识。在黄老师的课堂里,教师与学生平等、民主、和谐,课堂上不时传出非常自然的笑声、掌声、欢呼声。这正是黄老师所追求的“课堂有三声”。同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精彩演绎,让我们记住了这个响亮的名字——黄爱华。

在现场听课的老师们一定不会忘记那个被善意的尊称为“姥姥”级的来自北京的著名特级教师柏继明。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她的课了,却总被她饱含的激情和童心、和蔼亲切的笑容和朴实生动的语言而感动。柏老师这次执教的是一年级的《统计》,她精心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在菠菜、西红杮、茄子、花菜这四种菜中,你最喜欢吃什么菜?怎么让在座的老师知道喜欢吃哪种菜的人最多或最少?你有什么办法?同学们很快想出用站队的方法统计。让学生充分经历统计的过程,明确统计的步骤:分类、数数、填表。此外,柏老师不露痕迹的课堂调控(如:站队时“快、静、齐”的提醒,从坐姿能知道“缺不缺微量元素”等的暗示),保证了课堂教学在轻松活泼中不失纪律和秩序,很好地实现了教学民主与学生自律的和谐统一,更让我们领略了一位长期从事低年级教学的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

„„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名师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我所表达的,也只是我个人肤浅的感受吧!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构筑生态,关爱生命”,会场里也悬挂着“远离‘灌输’、回归原生态”、“亲近‘生本’,关注大课堂”的条幅。什么才是“生态课堂”?名师、大家们这样说:

生态课堂是师生的差异发展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是快乐的课堂;是生成的课堂;是互动的课堂。(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张梅玲)

来自厦门的李鹏认为:生态课堂要关注学生学习成长的自然规律;要关注知识的建构过程;要关注师生的和谐交流;要关注课堂的生命源泉。

生态课堂应该表现为“教师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充分显现”,“师生间的互动和谐共振”三位一体的圆融统一。(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许卫兵)

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来自北京的刘劲苓说:所谓生态课堂,就是积极开展互动教学,改变“填鸭”模式,由“要我学”为“我要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课堂。

来自湖北的著名特级教师王海清这样说:生态课堂是珍爱生命,充满情趣,真情互动的智慧课堂;是“知”“情”交融、“知”“ 智”相通,全面发展的有效课堂;是求真务实,民主平等,尊重欣赏的和谐课堂。

„„

而名师们带给我们的展示课,正与这些观点不谋而合。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同学们在宽松、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思考、探究、合作、交流„„老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孩子们被欣赏、被关爱、被认同,在真实、朴实、实效的课堂教学中,促进了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短短四天的学习,收获颇多,很有“听君几节课,胜读十年书”之感。回来之后,细细反思:我们应该向名师学什么?怎么做?如何把自己的感受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呢?“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名师们成功光环的背后,一定是付出了常人无法想像的艰辛。

我想首要学习的应该是大师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的精神,大师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既然站在了这个三尺讲台,就有责任让每一个孩子学得更好!

其次,要像这些名师一样:学习、学习,再学习。多读书,读好书,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用最初的心(一颗热爱孩子的心),做永远的事(一个平凡的教师工作)。

——刘凌芳

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善于举例、善于提问、善于优化。

——郑毓信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达到有差异的发展。

——张梅玲

育人比方法重要,方法比知识重要。

——吴正宪

我们工作很忙,没有时间思考。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时间思考,所以工作很忙。

——华应龙

一节好的数学课,一定是兼顾了生动与深刻。

——斯苗儿

走自己的路,写自己的书,做最好的自己。

——张梅玲

课已尽,意犹存!我深切地感受到“生态课堂”是名师的境界,也是我们的追求。我将以名师为榜样,带着一份执着、一份信念、一种精神,在教育之路演绎自己的精彩!

第五篇:领略名师教学风采 感受小数课堂魅力

合肥听课汇报

领略名师教学风采 感受小数课堂魅力

2015年4月11日、12日,小学数学名师高效教学“同课异构”观摩研讨会在美丽的翡翠湖畔合肥工业大学 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学爱好者齐聚一堂,一睹数学大师们的风采。

4月11日上午,以名师强震球老师的《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拉开了活动帷幕,强老师的饱满激情不仅打动了学生,更是引起了在场的所有听课老师的共鸣,他的课堂注重渗透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数学大师华应龙给各位听课老师奉献了一场文化大餐:课堂教学《找次品》设计精巧,前后呼应;他的知识讲座《从一分为二到一分为三》更是精彩纷呈,“一分为三”的思想激起了很多老师的探索欲望。11日下午,数学名师贲友林老师和合肥经开区小学数学名师 邓威老师同课异构《年、月、日》。贲老师的课真实、自然,看似平淡却精彩不断;邓老师的课把生活中的素材引入课堂,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月12日,活动达到了高潮,名师的经典优课再现:夏永立老师的《万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黄爱华老师的《较复杂的平均数问题》;从黄爱华师的课上,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 “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 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意识、一个个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过程中研究探索数学问题,体验分享探索成果。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潜能的开发、个性和主体性的彰显。12日下午是更有别样的同课异构:经开区小数名师工作室成员方程老师与“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共上《圆的认识》。张齐华 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学功底、洒脱自如的教学风格不仅征服了学生,也感染、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位听课老师。

名师讲座更是激动人心,引起广大听课教师与专家的零距离研讨,在他们精彩的讲座中运用大量的、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为老师们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的许多问题,阐述了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略。其幽默的话语,丰富的内容,精彩的分析,会场内不时传来老师们的赞许和阵阵掌声„„聆听名师的讲座真是一种享受,让我确实感到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观摩会 虽然结束了,但名师们的睿智课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我们听课老师的心中激起了千层浪:我们的数学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数学教育的“未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都是我们每位数学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下载领略名师风采 体会教学真谛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领略名师风采 体会教学真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领略名师风采 聚焦幸福课堂学习体会

    领略名师风采 聚焦幸福课堂 ——新生代语文名师风采展示暨幸福课堂观摩研讨会的学习体会 李景翠 为进一步推动全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语文教师教学水平,更好地......

    领略名师课堂

    领略名师课堂,领悟语文风采 王晓爽 上周教研活动时间听了高老师和刘老师去杭州听课回来的感受,让我也受益匪浅。 她们听了薛法根老师执教的《寓言两则》,说薛老师,一个开心的孩......

    领略名师风范大全

    领略名师风范 成就教育梦想 ——“名师大篷车”心得体会 党蕊娟 乘着十九大胜利召开的东风,借着“名师大篷车”润泽教育的涓流,11月21日,在教研室的组织下,第三小学全体数学教师......

    领略名师风采聚焦幸福课堂会议通知[精选]

    沾化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函件沾教研函[2012]4号关于举办全县小学语文“领略名师风采 聚焦幸福课堂”观摩研讨会的通知各乡镇(街道)教委、县属小学:为进一步推动全县小学语文课堂教......

    领略名师教学风采 感受小学数学课堂魅力(精选五篇)

    领略名师教学风采 感受小学数学课堂魅力 2014年5月7日,在开平市西郊小学阶梯教室,我有幸参加了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丁玉华老师的名师讲堂,并听了丁老师的《三角形的内......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领略首师风采感悟教育真谛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领略首师风采感悟教育真谛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领略首师风采 感悟教育真谛 深秋的北京,最迷人的季节,在XX市教育局精心组织......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领略首师风采 感悟教育真谛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领略首师风采 感悟教育真谛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领略首师风采感悟教育真谛 深秋的北京,最迷人的季节,在XX市教育局精心组织下,我们带着学校的期望,怀揣着......

    在走访中领略名师风采 在访谈中感悟名师精神

    在走访中领略名师风采 在访谈中感悟名师精神 为了使我们师范生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促成其更快地成长与成才,我们学校在2010年暑假举行了青年教师“走访名师”活动,鼓励我们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