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匮要略》对“水气病”的辨证思路及研究
《金匮要略》对“水气病”的辨证思路及研究
摘要:《金匮要略》既是一门基础医学学又是一门临床学科,其“水气病”理疗至今仍指导着肾脏病的临床实践。文章分析了张仲景对于“水气痛”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6点(1)对于水肿的病因病机的论述内容丰富,(2)辨证证型与临床特点紧密联系,(3)注重临床病变的轻重缓急,(4)治则治法临床疗效显著,(5)具体证冶分析详尽,(6)预后分析详细。中国论文网 http://
《金匮要略》对于“水气病”的认识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之中的有关条文。仲景在《伤寒论》中并没有直接阐述“水气”一词的涵义。考之原文,对水气的证治的论述即有明确指出心下有水气的小青龙汤方证,也有虽未明言,水气而实为水气为病的真武汤方证。《金匮要略》中所述之“水邪”之所以称为“水气”,而不是以“水饮”代之,是仲景用来强调水气的产生与气机受阻或气不化水有关。一方面,水在体内的运行输布,有赖于肾阳的气化,脾气的转输,肺气的宣降以及三焦的道调气化,另一方面,水可以化为气,气亦可化为水,水与气之间关系密切,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水气”是一种病理产物,研读《金匮要略》相关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其中对于水气来源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误治后损伤脾胃阳气,致中阳虚而水气内停,如茯苓甘草汤证,汗出过多,伤及心肾阳气,如伤及少阴肾之阳气,气不化水,水不化津而泛滥的禀武汤证。下焦素有水饮,发汗过多伤及心阳,心火衰不能下制肾永则肾水上泛,如茯桂棱甘草大枣扬证,邪入三焦,决滨失职,邪入少阳,影响三焦调畅可致水结火郁,如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失治而致外邪入里,膀胱气化不行,水道失调,水蓄予内,如五苓散证,素有水饮内停,感邪后引动水饮,致饮与邪互结为病,如十枣汤证。从水气病的相关条文论述以及治疗方法和药物应用来说,在《金匮要略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之中的内容属于现代中医“水肿”的范畴。结合原文和笔者体会,仲景对于“水气病”的相关论述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对于水肿病因病机的内容丰富
感受外邪,水为风激。正如原文中论述“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水相搏,风强则为,此为黄汗。”(2)(注按照书中《金匮要略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章节条文号码,下同),此条文论述了风水的发病机理以及风水与黄汗的鉴别。
肺失通调与肾虚水犯。正如原文中论述“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小便即难。”(9)本条以脉论病,强调肺肾两脏与水气病的关系。
脾肾阳虚。正如原文中论述“问曰:病下利后,渴饮水,心便不利,自当愈。”(12)本条论述下利后由于脾肾虚弱导致的水肿及阳气通利则病愈的内容。
肺脾肾和三焦功能失司。正如原文中论述“师曰寸口脉砬冗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名曰:血分。”(19)本条以脉论病,强调肺脾肾和三焦与水气病之间的关系以及血病及水的病机。辨证证型与临床特点
论述“水气病”的临床分型。“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1)说明本病主要包括以上5个方面内容。
论述每个证型病变的临床辨证分型的要点及临床表现。“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久不愈,必致臃肿。”
阐述某些病证的鉴别诊断,如风水病虽然发病与感受外邪有关,而且表现出与太阳经病变相类似的临床表现,但是由于同时具有脉浮而紧、恶风、骨节疼痛等表现,两者临床上的鉴别诊断相对容易。
论述脏腑与“水气病”的关系。学习相关条文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仲景对于水肿病变的认识具有相当深度,他在总结前人关于本病的论述后提出脏腑水气病变的临床特点,使我们看到水肿既可以表现于外的肢体肿胀,同时也可以停蓄于内影响脏腑功能,而且临床症状差异较大。“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燥,其人阴肿。”(13)“肝水者,其腹大大,不能自转侧,胁下疼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14)“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15)“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渡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16)“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17)从上述内容可以对于五脏水肿病变有清晰地认识。注重临床病变的轻重缓急
病变的轻重缓急直接影响方药的选择和应用,临床对于病变的治疗即使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也要考虑不同的治疗方法,这种思想正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内容之一。《金匮要略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关于病变在气分、水分还是血分的论述正是这种辨证论治学术思想最好的体现。正如条文所述。“问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去水,其经自下。”(20)“师曰:寸口脉迟而涩,名曰气分。”水气病变不论哪个证型,均表现为气分病浅易治,血分病深难治。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血病及水,水病及血。仲景在此通过妇人的病变进行说明,但在疾病的具体治疗上不限于妇人,治疗是否正确会出现不同的转归。并且指出气分的治疗原则是温阳散寒和温通阳气。冶则治法临床疗效显著
通过学习《黄帝内经》和《难经》等著作结合临床实践仲景在治疗上总结前贤经验,提出影响后世医家的两个重要的治疗原则指导临床治疗;发汗、利小便。“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18)攻下逐水。“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有水,当下之。”(11)我们可以看到仲景对此论述十分详尽,与病变在气分、水分还是血分相互呼应。疾病不同病位和阶段,临床辨证选择不同的冶疗方法。具体证治分析详尽
对于风水、皮水、黄汗以及水在气分等证候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不同的证型其本证、兼证和合病均有相应的方药进行对证治疗。例如风水表虚证“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已黄芪汤主之。腹痛加芍药。”(22)而风水夹热“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揭,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23)对于风水与正水的汗法并治“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26)仲景对于本病认识深刻,在本篇的(5、24、25、27、28、29、31、32)条文中分别详尽的论述了各种不同证型的治疗、方药及临症加减。对后世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判断病变的预后
疾病发展和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规律,经过长期观察总结简明扼要的预后判断。“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10)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仲景在《金匮要略》对于水气病论述内容丰富,其辨证论治思想体现在从疾病病因病机、临床分型、证候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疾病与脏腑之间的关系以及病变在不同阶段的辨证分析、对于每个具体证型的治疗方药和兼夹症、并发症的治疗,几乎包括疾病发生发展的每个环节,是历史上第一次对于本病的总结。论述详尽,用药精当,充分体现了其独特的辨证特色。提出影响后世对于水肿的重要治疗原则“急则治标,发汗、利小便,攻逐之法因势选用,缓则治本,温肾利水、健脾化水。随证施治,攻逐适当,不忘护正”,至今仍然作为重要治疗原则应用于临床。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可谓守常达变,充分体现辨证论治和三因制宜的中医特色,用药精炼,配方严谨。其中,在利水剂中配伍使用行气或益气的药物,确为发前人所未发,形成其独特的治水必治气的治疗理论,为后世治疗水气病奠定了基础。
纵观《金匮要略》成书至今,我们可以看到其在中医学乃至整个医学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得到充分认识和肯定。但其脏脏、经络等基本理论、学术思想、辨证论治方法、手段、方药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金匮要略》既为中医学基础学科,又因其有很强的实用性而兼具临床学科的性质。今后,我们应从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两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并促进其发展。对于《金匮要略》的研究方向,理论上应重在研究其独特的脏腑经络诊疗体系、辨病与辨证结合的方法的研究,以丰富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随着疾病谱发生的变化,临床研究仍应针对多发病、疑难病证的防治,发掘《金匮要略》之证治规律和有效方药,以期有所突破。《金匮要略》今后的研究方法应采用文献、临床、实验研究三者相结合的方法,重视采用现代科学发展产生的新成果、新技术,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开拓新思路,引入新方法,使《金匮要略》研究有所创新。尤其要十分重视临床研究,因为《金匮要略》本身就是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临床研究既是探索《金匮要略》理论实质的手段之一,又是检验《金匮要略》研究成果的必要环节。它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应用于临床,提高疗效,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经方临证苑微信公共号:jflz0509杨兆林老师微信号:yzl721122
第二篇:《金匮要略》治疗杂病
《金匮要略》治疗杂病的最大特点是注意扶助机体正气,而扶正之中,又首重调理脾胃。预防法
《金匮要略》在疾病的预防中强调脾胃的作用,指出“四季脾旺不受邪”,认为脾气健旺是人体抗病的基础。其一,未病须防损伤。脾主运化水谷,其损伤多由饮食不当所致,如食之过多,停于胃肠,宿食停滞,导致脾转输无权;五味应当调和,“服食节其生冷苦酸辛甘”,偏食则伐胃;有毒之物则更易操作脾胃,故专设“禽兽鱼虫禁忌”、“果实菜谷禁忌”等篇以警之。惟食饮调摄,善于“养慎”,“不令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反之,食味“不闲调摄,疾疹竟起”,说明食饮的调摄是保持脾旺的重要措施。其二,既病宜防传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已病防变的预防措施,强调在疾病可能传变的途径中调补脾胃的重要性,指出肝虚在“补用酸,助用焦苦”之时,须“益以甘味之药以调之”。甘味益脾,土旺能御木侮,肝病便不能传之于脾。又因脾旺则气血渐充,正气来复,有利于肝病的向愈,一举而兼收两功。后世张从正“养生当论食补”,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论,都是强调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密切相关,与其一脉相承。
补益健脾法
《金匮要略》体现了在虚证中强调补脾胃的观点,无论因脾胃虚弱而致生他病,或病后脾胃功能不复使病程缠绵不愈,总以脾胃功能不足为主。补益脾胃,因证型不同,又有建中、温脾及脾与他脏并调等法。
建中
若脾气虚弱,气血化源不足,便会变生各种证候,如虚劳、虚黄等,即以建中为法治之。如虚劳,因阴阳不相维系,或见“里急、腹中痛、四肢酸痛”之阳虚阴寒独盛证,或见“悸衄、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梦失精”之阴虚虚阳上亢证,系阴阳俱不足之候。但非阴阳自虚,是由于气血不足,而致阴阳乘戾,非直补阴阳所能奏效,故以甘温建中、补益脾气法以调和营卫,复建中阳,使中气立,脾胃传输有权,气血渐生,则阴阳可期平复,方处小建中汤或黄芪建中汤类,尤在泾“欲求阴阳之和者,必求之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之论,可谓深得仲景之旨。虚黄为气血不荣于外,脾色外现而发黄,非湿热内蕴所致,故不宜以清利退黄,而须从气血的化生图治,亦用建中之法治之。《金匮要略》以建立中气为治的观点,对后世医学影响颇大,著名的脾胃专家李东垣的脾胃论中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升阳举陷汤莫不是建中法的推广运用。温脾
水谷的转输,气血的化生,全赖脾阳主之,脾阳虚则水谷消化、气血化生即发生障碍,呈现中寒之象,见症多有脘腹胀满、腹痛喜按、肢冷便溏,纳谷不佳等,常以温中之法治之。如温中止痛、温中除满、温中消痞、温脾生血、温脾摄血、温胃止呕等,于寒疝、腹满、胸痹、下血、呕血及产后诸疾常用之。
寒疝腹痛出现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或腹痛出现有头足不可触近。属脾阳衰微、中焦寒盛之证,此时寒凝中焦,非温不去,故用附子粳米汤、大建中汤等温中散寒止痛。脾阳不足,阴寒内生,“脏寒生满病”,可见“腹满时减,复如故”,仲景虽未出方,但明言“当与温药”,《医宗金鉴》认为应予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亦属方证切合,临床验之,其温中除满实有确效。中阳不足,寒邪上乘阳位而致之胸痹,用人参汤温运脾阳、开发中气。产后血虚,或血虚寒疝,见虚羸少气,腹中
痛,为血虚有寒,经脉不荣,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或内补归建中汤以温脾生血。中焦虚寒,脾不统血,见“下血、先便后血”之远血,用黄土汤温脾摄血。脾胃虚寒,气机升降失司,胃气上逆而呕吐,轻者“干呕、吐逆、吐涎沫”以半夏干姜散温胃止呕;重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用大半夏汤温中补虚止呕。
脾与他脏并调
五脏之间,生理上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病理上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他脏有病鲜有不累及脾
脏者,而脾胃有病更常患及他脏。故《金匮要略》强调补益脾胃常与他脏协调并治。
肝脾之间,木有疏土之用,土有培木之德而相互协调,一旦失常,则肝病每常累及于脾,形成“木横乘土”之候,如“妇人怀妊,腹中
痛”,用当归芍药散肝脾并调,使木达土疏;“干呕,吐涎沫,头痛者”,以吴茱萸汤温散肝经寒邪、健脾益气兼施。脾肺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输布,若胃虚土燥,脾不能输津上布于肺,肺津不瞳,便可形成肺痿之候,宜培土以生金;胃阳虚乏,见“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以甘草干姜汤振奋胃阳,以复肺气;若属虚热、“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便用麦门冬汤养肺胃之阴。肾为先天之本,赖脾胃以养之,脾为后天之本,需肾阳以温煦,脾阳虚衰可影响及肾,肾阳亏损每有脾阳不足,故常温脾暖肾并治。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治寒湿着肾的肾着证,“燠土以胜水”,便是温脾以暖肾;温经汤温经暖宫,疗冲任虚寒夹瘀的崩漏证。肾气丸治脾肾阳虚之虚劳腰痛及水饮证,四逆汤治阳衰阴盛的虚寒下利证,又可见温肾暖脾之一斑。脾生血,血养心,脾虚血少,心失所养则心神不安,又宜心脾同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之证,乃血不养心,如《五脏风寒积聚篇》所云:“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故以甘麦大枣汤甘温益脾之品,系补脾生血养心之法。现多用本方合归脾汤治疗癔病等,即广此方之意而加强健脾养心之功。
祛邪理脾法
脾胃气机被病邪阻滞之际,若徒以健脾,则不惟脾运不复,反有助邪之虑,当以祛邪为主,使邪去正安。《金匮要略》中祛邪理脾法可见祛湿、化饮、清热、攻下诸途,常用于痹证、湿病、痰饮、呕吐、下利、腹满、水气、黄疸等证。
祛湿 脾喜燥而恶湿,又主运化水湿,故水湿停聚极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虚因于湿阻者,《金匮要略》以祛湿为主,少佐健脾,以收攻邪安脾之功。如“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治疗“但当利其小便”以祛湿,如防已黄芪汤的利湿健脾;湿为阴邪,非温不化,又常温化水湿以健脾,如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皆是;湿邪为患,多内外合邪,如尤在泾云:“中湿者,必先有内湿而后感外湿,故其人平时土德不及而湿动于中,由于气化不速而湿侵于外”,故又宜兼行表里这湿,如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越婢加术汤等方。
化饮 饮为阴邪,易遏阳气,非温不化,《金匮要略》以“温药和之”为***,以苓桂术甘汤为温脾化饮之代表方。若饮停于胃,见“呕吐心下痞,眩悸者”,用小半夏或小半夏加茯苓和胃化饮;饮留胸膈,“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等胸膈窒闷无可名状者,用生姜半夏散辛散水气;水饮迫肺,喘咳身肿,用泽漆汤逐饮通阳,培土制水;若饮停下焦,脐下悸动,欲发为奔豚者,又宜苓桂甘枣汤温胃化饮。如是,饮蠲阳回,清升浊降,脾胃气机不被阻滞,便无复水饮停聚之患。
清热 邪热内干,或消灼津液,或影响升降,或与湿相合,或与寒错杂,致使胃肠功能紊乱,《金匮要略》用清热法为主以恢复脾胃功能。如胃热消渴见“渴欲饮水,口干舌燥”,用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生津,胃热呕吐见“食已即吐”,用大黄甘草汤清泄胃热;挟热下利者,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清热止利;少阳邪热迫胃,呕与发热并见,用小柴胡汤和解泻热;寒热错杂于胃,见呕而肠鸣,或干呕而利,用三泻心汤辛开苦降以和胃;湿热蕴蒸,见“心中懊 或热痛”者用栀子柏皮汤清热利湿。热退里和、胃肠得安,则脾胃功能鲜有不复者。
攻下 里有结实,阻滞肠道,势必影响脾胃气机,或热实内结、或宿食停滞、或寒实结聚,非攻逐不去者,《金匮要略》又立攻下逐邪诸法以安脾。如腑有热结,见“腹满不减,减不足言”,用大承气汤攻下通便;饮食不化,宿食滞积于胃肠,见“下利不欲食”,尤在泾谓“谷多不能益脾,而反伤脾,宜速去其停谷”,亦宜大承气汤涤腑导滞;里实气滞;见“痛而闭者”用厚朴三物汤理气导滞;寒实内结之“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者,用大黄附子汤温下逐寒;胃强脾弱,肠燥津亏,津液偏渗膀胱,见“大便坚而小便数”,用麻子仁丸润肠通便。其他如大柴胡汤之和解攻下
兼施,厚朴七物汤之解肌泻下合用,大黄硫石汤泻热退黄并行,虽各具特色,但无不是导滞以复升降,通腑以畅胃肠,以攻下的途径来恢复脾胃功能。
顾护胃气法
脾胃之气的盛衰存亡,对于疾病的预后转归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故《金匮要略》在各种不同的治法中,都极注意保存胃气。或饮糜粥以鼓舞胃气,或于祛邪剂中参以和胃之品,或干峻烈剂或有毒方中伍以护胃之药,种种不一,意在刻刻注意顾护脾胃之气,使病退而脾胃不伤。
鼓舞胃气 脾胃为气血之源,正气之本,在疾病过程中,若正气不足以驱邪,则需鼓舞之,《金匮要略》常施以饮糜粥之法。如桂枝汤本为辛温解表,其以和营解肌见长,发汗之力较逊,故于服药后须“啜热稀粥一升”,以鼓舞胃气,宣行药力,开发腠理,方能微微汗出,而驱邪外达;枳实芍药散主产后气滞血瘀腹痛证,因产妇胃气多虚,故以“麦粥以下”,既可防行气之品耗伤胃气,又可鼓舞胃气以行药力。
一般祛邪剂应用中护胃法 致病邪气非祛不除,然祛邪不当,多有伤胃之弊,故祛邪之际常宜兼扶胃气。《金匮要略》常处理得恰到好处,如白虎汤中知母、石膏系寒凉之品,用于里热自然无过,而于胃气则有碍,故方中佐粳米、甘草以防石膏等寒凉伤胃;大黄甘草汤专泻胃热,以甘草防大黄之苦寒碍胃;麻黄附子汤、甘草麻黄汤均疗水气,恐麻黄附子辛燥损胃,故以甘草护之。
峻烈剂、毒剂应用中护胃法 药性峻烈,或具有一定毒性之剂,逐邪之力虽峻,而伤胃之虑亦深,故《金匮要略》常以和药缓毒之品监制毒性,预防胃气。如大乌头煎、乌头汤、乌头桂枝汤、赤丸等辛温有毒,常以白蜜煎服,则可以制其毒性,防其伤胃;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十枣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均为逐水峻剂,而脾胃不堪遂、戟、芫、苈之峻猛攻逐,故或以白蜜其烈性,或以姜枣顾护胃气,或药后饮糜粥调助脾胃;祛痰猛剂之皂荚丸,因其性剽悍;故既以蜜丸,又佐枣膏等,足见仲景于逐邪之中步步注意护胃之匠心。
第三篇:金匮要略情志病及评语
读 金匮 体会情志病的相关治疗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压力日益增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疾病,不仅仅包括一些精神性疾病,还包括了一些现代医学无法解释、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功能性疾病。回顾大学时学的百合病呀妇人呀,想想古人对此早有论述,趁着跟师要求读经典,于是乎再翻出金匮要略琢磨了番。
首先是疏肝解郁法,疏肝解郁法是治疗情志相关性疾病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其气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故而许多情志相关性疾病与肝气郁结有关。《伤寒论》中的四逆散开创了疏肝解郁法的先河,后世由此化生出了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一系列方剂。但值得注意的是,《金匮要略》中半夏厚朴汤亦包含了疏肝解郁法。如“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有“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其病机便是七情郁结,痰滞气阻,上逆于咽喉,治疗从疏理气机人手,方中虽无直接疏理肝气之品,但厚朴、苏叶均能宣肺降气,肺气得降,肝气得疏,气机升降有常;生姜、茯苓健脾和胃;半夏降气化痰,诸药同用,共奏理气化痰之功。我们还加上绿梅花、合欢皮等疏理肝气之品,治疗由精神因素引起的慢性咽喉炎。
其次是甘润缓急法: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阐述了妇人脏躁的临床表现及治法,“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医宗金鉴》指出:“脏,心脏也,心静则神藏。若为七情所伤,则心不得静,而神躁扰不宁也”。认为七情所伤导致心神不宁,这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十分吻合,甘麦大枣汤中小麦清虚热而安心神,甘草补益心脾,大枣养血安神,诸药同用,起到甘润缓急之效。
还有调和阴阳法《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调和阴阳是中医辨证疗疾的基本方法之一。《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云:“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中,桂枝汤有调气血、和阴阳之功,龙骨、牡蛎有敛阴潜阳、收纳固摄之效,故全方调阴阳而安心神。目前,许多男科疾病中,因精神因素所致的疾病占有较大的比例,故《金匮要略》这一调和阴阳法为治疗这些疾病提供了思路。在“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中有“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指出了由于治疗不当而致心阳被伤,表现出卧起不安、惊狂、心悸等一系列精神症状,其治则也是调和阴阳、安神定惊,后世医家则将此法扩大到由心阳不足引起的情志相关性疾病的治疗中,亦取得满意疗效。
至于养心润肺法《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中论述了百合病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概括起来即为由心肺阴虚而致的一系列精神症状,如“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 身形如和”等,症状虽然纷繁叠出,但病人却“身形如和”,往往“诸药不能治”。而“诸药不能治”的原因是由于医家局限于患者纷繁的主诉,而不能抓住其“心肺阴虚”的病机,因而仲景提出了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栝蒌牡蛎散、百合滑石散等一系列调养心肺之阴的方剂,通过养肺阴、益心营而使肺阴得养、心营得复,而达到诸症皆消的目的。
评语:现代社会的进步,导致疾病谱的新变化,很多人将之归于环境污染,饮食因素等外在客观条件,但从《金匮要略》等古代经典来看,我们也不能忽视精神因素,所谓七情太过不及皆可致病,现代人的情绪污染已经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了。《金匮要略》作为内科杂病治疗的规范,其所提的诸如脏燥,百合病,梅核气等情志所致的疾病能在临床上见到,而对这些病证,现代医学确少有效的治疗方法。而《金匮》中提出的半夏厚朴汤,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等不但能够被广泛使用,而且其疗效也是相当明显的。
第四篇:研究思路
研究思路
近年来社会环境变化很快,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不得不思考:在信息化背景下,德工作该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利用网络的有利因素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本课题从我校德育工作现状分析入手,调研学校网络德育工作对策。
研究的理论依据
1、根据《关于进一
1、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我们必
须承担起社会义务和教育责任。强化《公民道德实施纲要》、《青未成年人思想少年文明上网公约》、《青少年上网守则》文明规范条例的学习和实施。以上法规、条例已成为我们实施网络德育的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2、根据“德育教育新课程设置,借鉴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关于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也课程改
革”的教学理念,以为我们的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非常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及相关德育教课程设置,借鉴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关于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也学内容的为我们的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非常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1、研究内容:重点内容是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难点内容是在班级管理、文化、德育教育建设中的作用;网络德育教育的班会的实践与研究等内容。
2、研究的方法:(1)调查法:调查内容涉及上网方式、上网动机、网上交友、网上文明等,还有综合分析法,为调研工作,为制定改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资料依据。(2)观察法:在实施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注意仔细观察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状况、态度、表现行为,在互动、讨论中查找存在的问题观察法:在实施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注意仔细观察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状况、态度、表现行为,在互动、讨论中查找存在的问题.
第五篇:浅谈《金匮要略》中的治未病思想
浅谈《金匮要略》之治未病
“治未病”学说,是中医学独特的预防医学理论。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之中,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学说。“上工治未病,何也”。《金匮要略》开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仲景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对发病、预防、病因、病机、诊断、护理等均作了原则性提示,为全篇杂病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而提出的“治未病”思想也就此统领其后篇章,并贯穿始终。
首先,开篇条文(1)从脏腑整体观出发论述治未病。言五脏六腑虽各有其功能,彼此间应于五行,存在生克乘侮关系,故一脏有病,传其所克。肝病实而疏泄太过,易传于脾,“实脾”以防肝病相传;肝病虚而疏泄不及,则用“甘味药调之”等,阐明脏腑疾病传变规律,强调治未病,论述已病防变、整体调节、虚实异治等原则。
条文(2、7)从天人整体观出发论述治未病,论述了未病前的养慎防病措施以及病后的早期治疗。并将天人比拟水舟,用“水能浮舟,亦能覆舟”阐明“养慎”的道理,以防客气邪风中人而发病。此后,条文(3)、(4)、(5)、(6)分别从四诊法论述治未病理论,如:“鼻头色青,腹中痛”,为肝病传脾;“鼻头色微黑”,为肾水侮脾;鼻头“色黄者”,为心阳虚而寒,病及其子,肺阳虚而寒,累及其母(3条)等。条文(8)从自然整体观提示顺应自然气候。以上都强调了未病先防的思想。
而条文(11、12)从内外整体观(脉证参合以推测预后)进行论述,说明脏属阴、腑属阳;口近乎内,四肢属外。故脏病深重难治,即“入脏即死”;腑病浅轻易治,故“入腑即愈”等,均强调了已病防变的思想。
综上条文,《金匮要略》开篇已将仲景治未病的思想题为纲领。
而其后篇,进一步阐述治未病理论及其重要性。概言之,包括误治与失治等方面,强调了正确治疗、及时治疗及调摄的重要性,对治未病的思想做进一步的阐发。
阴阳毒病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百合病言“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历节病言“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并且指出在饮食上,过食酸咸容易导致致历节病;衄家“不可汗“,汗出则“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亡血者“不可发其表,汗出即寒慄而振”等,均强调了对疾病传变的预防要点。“太阳病,发汗太多”及、风病,下之”、“疮病虽身疼痛,不可发汗”致痉病;“若下之早则哕”、“湿家下之”见“汗出,微喘,小便利”为湿病误下病变;“发汗则致心烦、口躁,误攻下则致呕吐、呃逆,误涌吐则致虚烦不安等为百合病汗、下、吐法误治病变。以上则强调疾病误治易导致疾病变生他病。“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为湿病失治则外湿传内;百合病失治可见口渴发热;血痹病轻证失治可变重证;虚劳病失治可致“风气百疾”等。由此阐述了各病失治所产生的变证,从而也强调了正确治疗的重要性。
再者,而从方药看,亦可窥见仲景治未病的思想。试举例,如防肝病传脾,用当归芍药散。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随气上逆发为奔豚,故用选方用平肝泻火、平冲降逆、泻肝的同时又调理脾胃,即为防肝木乘脾导致脾胃升降失常之故。同时,从“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若五脏元贞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适中经络,未传于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合九窍闭塞”等诸多条文中,均可见仲景对于养生调摄的重视,进一步可见其对防病思想的重视。
综上,根据对原文浅做分析,对《金匮要略》仲景治未病的思想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