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山理论
破立实践两山的转化通道。
生态是黄岩的战略资源和最大优势,黄岩经济要实现赶超,农民收入要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必须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通道,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抓住人们对“好山、好水、好空气、好食品”的生态消费个性需求,通过独具匠心的经营,将“生态+”文章做到极致,将生态价值发挥到最大。做好“山货”文章。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精品化、品牌化、电商化”发张,将农产品打造成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扩大影响力,让更多的“山货”走出“山门”。
做好“山景”文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抓住差异化特点,厚植乡土文化,深挖独特魅力,发展农家体验型、农俗互动型、高山避暑型等乡村旅游业态,让黄岩生态的 “山景” 成为全省、全国人民向往的“风景”,并让美丽风景带来美好“钱”景。
做好“山居”文章。将民宿产业和养老产业作为黄岩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三省融合”的田园山居生活平移、复制和集成到民宿及养老养生的个性产品中,满足现代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消费需求,使黄岩成为香格里拉式的“生态净土”、丽江式的“寻梦热天”、巴拿马式的“养生圣地”。
破解实践两山的要素制约。
这是对省委“找短板、补短板”专项活动的落实深化。在此过程中,我们要认真思索并积极破解阻碍我市发展的要素制约,不断强化“两山”有效转化的保障。
强化交通保障。黄岩对于交通的制约有“切肤之痛”对于交通便捷更是“求之若渴”。要打开“两山”转化通道,首当其冲是打开对外的空间通道。我们将加快推进一批项目建设,打造美丽经济交通走廊,让更多的外地游客探究“浙江绿谷”、消费“中国好空气”的梦想近在咫尺。
强化人才保障。发展生态经济需要更多专业的人才,我们将加大“育才、引才、留才”工作力度,出台更多管用的办法和政策,为人才创业创新打造良好环境。
强化效率保障。高举“政府提速”旗帜,优化审批流程,深入实施“四张清单一张网”制度,致力将黄岩打造成为“最佳投资环境之市”,以服务环境的优化助推“两山“的有效转化,助推“三美”黄岩的顺利实现。
第二篇:学习“两山”理论专题讲课发言稿
学习“ 两山 ” 理论 专题 讲课发言稿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绿色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以及国际性组织关注和研究的热门话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各行业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重要战略议题,逐步成为研究讨论创新扶贫开发方式的关注点。
生态经济协同发展,“ 两山 ” 理论应运而生 一直以来,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焦点。在 2005 年 8 月 24 日《之江新语》栏目中,他写道:“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多地的考察中,也不断以“两山”理论定主基调,明确各地区绿色发展方向。201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在回答学生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时代,以 GDP 增速为尺子衡量各项工作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经历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阶段之后,环境破坏也开始反过来影响经济增长质量、人民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现
在,已经逐渐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看待经济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上更加客观、更加理性,在处理两者关系上更加倾向于探寻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一,“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强调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生态资源的保护,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缺一不可。兼顾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突破了以往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标尺的单维度发展思路,开始正视生态维度对于整体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其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甚至要高于经济增长。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如果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导致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受到破坏,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那么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就与发展经济的初衷背道而驰。
第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因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但是在很大程度上,绿水青山的重要性甚至要高于金山银山,如果两者不能兼顾,理性选择是“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绿水青山并不能当饭吃,如果让人民群众守着绿水青山饿肚子,这也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因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从而兼顾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
脱贫攻坚硬战场
“ 两山 ” 理论见实效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两山”理论的指导为贫困地区带来新的发展视角。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2015 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专程了解洱海湿地生态保护情况时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2016 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用“眼睛”和“生命”为喻,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两山”理论使贫困地区在脱贫攻坚问题上真正破题。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存在显著的两极分化现象,要么开垦过度、条件恶劣,要么地处偏远、生态原始。然而,无论何种境遇,都应与“两山”理论的发展宗旨相吻合。在中国,有一大部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条件差,这也是其陷入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地贫困人口面临“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窘境。而同时,生态资源的超负荷付出对其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可逆的影响,贫困地区面临恶性循环式的贫困
陷阱。“两山”理论通过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理念,扭转了贫困地区“越穷越开垦”的消极做法,这为后期脱贫摆正了发展方向。对于另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生态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当地老百姓守着“绿水青山”而看不到“金山银山”,“两山”理论为其如何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提供了可行性办法。
“两山”理论最大的特点是从发展本质上提出一条生态资源价值与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的内部转化通道,通过多元化的市场途径带动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最终摆脱贫困。在实践中,各地通过借助自身生态资源优势,从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途径开辟了兼顾生态与经济的长效发展模式,践行“两山”理论下的脱贫行动。
易地扶贫搬迁保守式发展。易地扶贫搬迁是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新实践。对居住在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差地区的贫困户来说,脱贫离不开产业发展,但产业发展很容易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实施保护型减贫策略,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因地制宜确定安置方式,改善贫困人口的客观生存环境,可有效缓解扶贫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特色产业发展。在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是“两山”理论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各地依托当地资源环境友好的产业扶贫,探索和开展了切合当地生态环境条件的、具有较高经济回报的产业和产品,如林下种养业、特色
种养、经济林种植等,成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收入来源,也为生态环境保护留下了空间。
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村发展的主要形式,也是贫困地区生态资源得以有效利用的完美体现。乡村生态旅游借助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结合乡村文化、历史资源、风俗习惯等特点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将生态资源通过旅游渠道转化成经济价值,同时也让乡村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承,还让生态资源因为经济利益得到保护重视。
电商扶贫创新实践。电商扶贫是我国扶贫脱贫的一种新形式,让“待在深闺无人识”的偏远山区农产品得到了市场展示和外销的机会,也降低了对环境保护的影响。2012 年以来,农产品电商的规模快速扩大,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开始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探索电商扶贫的可能和路径。甘肃成县、吉林通榆、黑龙江明水、甘肃陇南等一批电商扶贫的县域先行者逐渐涌现出来,为县域电商扶贫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截至 2019 年 6 月,全国共有 4310个淘宝村、1118 个淘宝镇,淘宝村已经广泛分布于 25 个省。
“ 两山 ” 理论的可持续性体现 一是理念先行,强化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两山”理论统一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形成一种新型减贫理念,强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要尊重自然、保护资源。为此,在减贫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理念引导、体制机制创新、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等方式,使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
二是创新思路,兼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这两者之间实际上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绝对冲突关系,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要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低效益、低品质的粗放式发展路径。一方面,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科技创新,促使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投入到科技创新转变,可以实现产业的绿色化。另一方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实际上是一种可以转化出经济效益的优质资源,如发展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产业,或者通过生态补偿等机制实现多方共赢。因此,破坏了绿水青山的金山银山,宁可不要;以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宁可不要;损害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根基的产业,宁可不要。
三是关注公平,倡导机会平等的包容性发展。贫困地区是我国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而贫困地区人口的脱贫不仅体现在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升上,贫困地区人口的脱贫更体现在各种机会的公平上,包括受教育的机会、接受各种公共服务的机会等,为贫困人口提供创造或提升其能力的方式。只有保障机会公平,贫困人口才能真正分享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因此,贫困人口能否脱贫,关键在于能否将绿色发展与包容性减贫相结合,走包容
性绿色发展的脱贫之路。只有使绿色发展成果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共享,才能进一步坚定贫困地区绿色发展的道路。
四是创造条件,激发扶贫脱贫的内生性。“两山”理论的一个核心机制在于其内生性,在保护生态环境过程中,创新思路,将绿色青山视为优质的经济发展资源,通过保护建设和适度开发,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和良性循环。要想从以往的经济增长观念转变过来,需要政府创造一些良好的外部条件,包括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相应的体制机制,以有利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还需要积极宣传引导和典型示范,让贫困户从成功案例中找到方向,激发动力。
第三篇:学习“两山”重要思想理论的心得体会
学习“两山”重要思想理论的心得体会
“两山”重要思想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指导各地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遵循。2006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丽水调研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在新的发展征程中,丽水对“两山”重要思想知之愈明、志之愈坚、行之愈笃,对“尤为如此”的特殊要求深为感怀、深刻牢记、深入践行。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省委对丽水提出的“护好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具体要求,着力筑牢生态底色、凸显发展特色、强化民生本色,真正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打造“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实现“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
破除实践“两山”的思想藩篱
“两山”重要思想是一种新的认识观和发展观,阐明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深化“两山”的战略举措和实践探索,前提是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观念,破除思想藩篱。
从“矛盾论”转变到“统一论”。“两座山”是不矛盾的,拥有金山银山不必然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我们追求的是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诚如夏宝龙书记所说的,“两山”在分
析矛盾中看到了统一之法,在解决利弊中找到了转化之机,在超越“两难”困境中找到了“双赢”之道。
从“物本”转变到“人本”。过去一段时间的发展过于重视外在的、物化的东西,存在着唯GDP论、“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等现象,我们要切实转变到“以人为本”,确保经济发展的目的和成果就是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从“短平快”转变到“可持续”。总书记说过,“立竿见影的发展是政绩,打基础作铺垫的也是政绩……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结合”。我们要摒弃“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树立“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理念和意识、“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和情怀,既注重短平快的“显绩”,更注重可持续的“潜绩”,让发展更有后劲和生命力。
破立实践“两山”的转化通道
生态是丽水的战略资源和最大优势。丽水经济要实现赶超,农民收入要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必须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通道,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抓住人们对“好山、好水、好空气、好食品”的生态消费个性需求,通过独具匠心的经营,将“生态+”文章做到极致,将生态价值发挥到最大。
做好“山货”文章。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精品化、品牌化、电商化”发展,将农产品打造成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延长
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扩大影响力,让更多“山货”走出“山门”。
做好“山景”文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抓住差异化特点,厚植乡土文化,深挖独特魅力,发展农家体验型、民俗互动型、高山避暑型等乡村旅游业态,让丽水原生态的“山景”成为全省、全国人民向往的“风景”,并让美丽风景带来美好“钱”景。
做好“山居”文章。将民宿产业和养老养生产业作为丽水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三生融合”的田园山居生活平移、复制和集成到民宿及养老养生的个性产品中,满足现代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消费需求,使丽水成为香格里拉式的“生态净土”、丽江式的“寻梦热土”、巴马式的“养生圣土”。
破解实践“两山”的要素制约
近期,我市开展了“归零翻篇开新局”主题活动,这是对省委“找短板、补短板”专项活动的落实深化。在此过程中,我们在认真思索并积极破解阻碍我市发展的要素制约,不断强化“两山”有效转化的保障。
强化交通保障。丽水对于交通制约有“切肤之痛”,对于交通便捷更是“求之若渴”。要打开“两山”转化通道,首当其冲是打开对外的空间通道。我们将加快推进龙浦高速、衢丽铁路、丽水机场等一批项目建设,打造美丽经济交通廊道,让更多外地游客探究“浙江绿谷”、消费“中国好空气”的梦想“近在咫尺”。
强化人才保障。发展生态经济需要更多专业的人才,我们将加大“育才、引才、留才”工作力度,出台更多管用的办法和政策,为人才创业创新打造良好环境。
强化效率保障。高举“政府提速”旗帜,优化审批流程,深入实施“四张清单一张网”制度,致力于将丽水打造成为“最佳投资环境之市”,以服务环境的优化助推“两山”的有效转化,助推“三美”丽水的顺利实现。
第四篇:两学一做理论文章
基础在学 关键在做
——一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总书记指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广大党员要坚持学做结合、以学促做,“学”得深入,“做”得扎实。
基础在学,就是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信奉党的政治主张,不履行党员义务,不遵守党规党纪,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学好党章党规、学好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这次学习教育的重要任务。广大党员要认真学习党章党规,牢记党员身份,增强党员意识,把握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要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结合岗位实际,认真研读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等方面的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理解掌握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对党忠诚、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作为。学习要有目的,也要讲方法。要带着信念、带着感情、带着使命、带着问题学,把学习党章党规与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统一起来,在学系列重要讲话中加深对党章党规的理解,在学党章党规中深刻领悟系列重要讲话的基本精神和实践要求,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
关键在做,就是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党员合格的标准,是具体的、历史的。每当我们党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都要提出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问题。这次学习教育,明确提出共产党员要做到“四讲四有”。讲政治、有信念,就要保持共产党人的信仰,不忘初心,对党忠诚,挺起理想信念的主心骨。讲规矩、有纪律,就要增强组织观念,服从组织决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讲道德、有品行,就要传承党的优良作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趣健康,道德高尚。讲奉献、有作为,就要牢记宗旨,干事创业,时时处处体现先进性。“四讲四有”是着眼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对党员提出的新要求,集中体现了党章党规、系列重要讲话的基本精神,广大党员要自觉践行,立足岗位、发挥作用,“做”出党员样子,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
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观点。“学”是“做”的基础,“做”是“学”的目的。广大党员要把学和做统一起来,贯穿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全过程,统一于尊崇党章、遵守党规和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胜利作出积极贡献。
第五篇:赴“两山”培训感悟
高效课堂建设“八要八不要”
—赴“两山”学习考察感悟点滴
安定区景家泉初级中学
张林春
2012年5月8日至18日,我参加了由安定区教体局组织的赴山西省太谷县的几所学校和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学习培训,亲身经历了这些学校的课堂教学,再结合我学校高效课堂实施以来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在管理层面有以下看法提出来和大家讨论,以便共同提高,谈得不妥的地方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要转变观念,不要墨守成规
不同的观念产生不同的效果。看看我们身边的农民,他们的种地的观念在变,他们劳作的工具也在相应的发生着变化(举例),那么我们还有何种理由不转变课堂教学的观念呢?高效课堂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和不确定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首先应当解放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和推导,体验探究过程。传统的教学由于过分预设和封闭,使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学生在课堂上倦怠应付,课堂缺乏生机和乐趣。传统的课堂其实就像农民种旱地庄稼一样,只是负责把种子洒在地里,至于收成如何,那只能是听天由命,其实往往是广种薄收,而高效课堂则主要关注种子的发芽率、出土率、植株的抽穗率和结实率,也就是说不
但关注结果,更关注成长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更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教师的作用在于“导”,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教学结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要强力打“假”,不要弄虚作假
1、“假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地知识构建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构建高效课堂之前,大多教师的教案是形同虚设,写给领导检查看或为应付学校考核所有的,课堂上很少真正用得着教案,确实有些劳民伤财。构建高效课堂以来,我又有一种新的担心,导学案尽管从形式和内容上看与原来的教案有所不同,但如果我们学校实施不好或引导不力的话,担心导学案又会成为继教案之后的又一个观赏品,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不能真正的用来指导学生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前必须要花比原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课,弄清楚所授知识的网络结构和知识层次,根据课型、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对应的导学案,使导学案能够真正地发挥“导学‟的功能。这个“假”如果我们不打,那就根本谈不上高效课堂。
2、“假问题”。编制导学案就是要将教材知识问题化,将问题习题化,学习具体化。那么所设计的问题就应该是导学案的关键,问题一定要讲究质量,必须是在充分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提出来,所设计问题的排序要有梯度,问题的呈现要有层次性。这样设计的问题才既适合教材内容的要求,也适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要求,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设计问题的来龙去脉上来,这样的问题才值得学生去动脑,从而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如果我们老师在课前不能很好的研究教材和学生,而是随意的信手拈来几个问题,表面上看,课堂流程、学生活动很正常,但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不能从根本上掌握教学内容的实质。那么这样的问题就是“假问题”,这个“假”如果不下大力气打的话,我们的课堂就会流于形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假参与”。小组内的讨论交流、兵练兵搞得不实,有的小组发言展示的学生根本不代表小组的意见,把小组的展示搞成个人秀,忽略了组内的其他成员,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由于小组建设不够科学,小组评价未能及时跟上所致。小组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原则,编组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优劣势学科相结合、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男女性别等要素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并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可根
据实际情况做合理微调。小组评价体系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年龄阶段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且和班级管理、评优选贤挂钩,而且我们老师要坚持好、总结好。这样才能真正地调动每位学生和每个小组的积极性,学生才能真正地参与到我们设计好的课堂流程中来,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要做好组长培训,并让组长培训好组员,尽量让每位学生课堂上都有展示的机会。同时,老师还应当特别关注一下基础较差的学生,多给他们机会,在评价手段上向他们倾斜,鼓励他们大胆的参与。这样才能变“假参与”为发自内心的“真参与”。
三要从基础抓起,不要建空中楼阁
通过课堂观察,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发生着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在不同程度的发生变化,课堂的组织形式也在变。但由于我们的高效课堂建设才刚刚起步,所以要达到高效课堂建设的更高水平,首先必须要通过各种途径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举例),特别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循序渐进地、采取各种办法引导每位学生敢于开口发言、会说话、能说话。说实在的,我们原来的传统课堂真的由于教师的包办,好多善于说话的学生由于课堂上没有说话的机会,说话的功能慢慢退化了(举例,“用进废退”学说)。有好多老师都反映班上的学生根本不举手、不发言,烦死了,问题在哪里?我认为问题就在老师自己,是老师没给学生说
话的权利和机会。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说过“教师教学最大的悲哀是包办,学生学习最大的天敌是依赖”。我们的学生对我们的依赖性太强了,因为课堂上的事都让老师给包办了,那么他们还能干什么。就像老虎教虎仔觅食、学会生存一样,我们老师要善于把学生推出去,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学习,遇到困难确实解决不了时再找老师,这时候就是我们老师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老师再去帮忙,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大胆、自信的去展示呢?下面是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展示歌,供大家参考:我自信,我最棒,聚焦点处来亮相;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嘴里说,心中想,脱稿不再看师长;吐字清,声洪亮,嗯啊口语别带上;一握拳,一挥掌,肢体语言来帮忙;展示完,忙退让,褒贬评价记心房。提出来,供大家参考。当然学生的说话和展示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跟上的,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可以根据本校实际,通过各类活动搭建能够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平台,慢慢地学生就动起来了。
四要不拘一格,不要死套模式
太谷县确定的课堂教学模式是 “二十四字模式”(自学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分层训练、拓展延伸)。杜郎口中学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沉淀,逐渐提炼升华出一套具有鲜明杜郎口特色的教改体系,可称之为“杜郎口模式”,或称为“三三六”模式。“三三六”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我们安定区教体局在借鉴其它学校好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和研究我区教育教学的实际,提出了“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推进过程中,由于学科的性质不同,课型不同,各班学生的学情不尽不同,教师的教学技能也或多或少存在差异等各方面的因素,所以我们在学习模式和套用模式的过程中,不能像工人生产产品那样,固定的套用产品模型,要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和课型以及自己的教技特长,灵活多变地设计教学流程,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宗旨不会变,从而不断地找到适合本学科性质、课型和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当然,任何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应用,都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有了这种“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使我们在高效课堂建设方面不需要再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摸索,它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和路子,使我们有了一定的模式可循,但模式是死的,我们教育者的思维是活的,只有适合我们的教情和学情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这样的课堂也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新时代最需要的课堂。
五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要一叶障目
对于学生的最终教育目标不是全部都考上重点大学,当然也不可能都考上大学,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不能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高效课堂能够训练和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合作交流和团结协作的能力。由于合作学习小组建设和捆绑式评价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团结互助热情,实现了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的良好局面。这样学生便会自然而然的将课堂上的合作延伸到课外,将学习方面的合作拓展到其他各个方面,从而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2、语言交际能力。组内交流、组外展示、课堂主持、对其他同学的评价和纠错等都要求每位学生要有一口精准的语言,这样久而久之就无意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3、社会适应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
5、弥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6、使学生更加的诚实守信。六要持之以恒,不要一曝十寒
“成功意味着什么,坚持就是一切”。借用杜郎口中学
崔校长的一句话,我们教师要做到“守住,守住,再守住;坚持,坚持,再坚持。”如果我们把所定的制度和要求都落实好了,而且这样坚持去做了,就肯定能够成功。(举例)这种坚持不是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一个月两个月,而是经常性的,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持之以恒。如果我们这么坚持去规范和督促了,那么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纪律习惯、安全习惯等各种习惯都会自然而然的养成。
七要教会学生接受批评,不要一味夸奖
杜郎口中学副校长张代英说,“凡事心甘情愿,一切都那么简单”,学生应当这样,老师更应当如此(举例)。
夸奖的话听一万句也不嫌烦,批评的话听一个字就刺耳,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会把反对的声音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要教育学生敢于当众揭示自己的不足,自己的不足自己当众说了,那别人就无话可说了,那么别人对你的只能是同情和帮助。所以面对不足,不能虚伪的掩饰,要让它暴露出来,这样才能进步。批评是最好的福利,严格是最大的关爱,要给学生贯穿“谁批评我们最厉害,谁就最爱我们,疼我们最深。”(举例)要让学生口袋里始终装上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了一把尺子量自己的短处,这样越量自己心里越平衡、越量你就会越虚心,虚心了进步也就越快了。我们做老师的也应该这样,不要认为什么都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保持良好的心态,否则,你就永远不会进步。
八要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多想办法,不要怨天尤人
“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似乎听起来有些绝对,但也不无道理。()我建议大家:问题少一点,办法多一点;牢骚少一点,理解多一点;抱怨少一点,微笑多一点。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换位思考,其实我们也换位思考一下,那些学习基础很差的学生,他们确实不容易,每天那么痛苦的熬了45分钟又一个45分钟,还要看老师和同学们那种异样的眼神,每次考试和检测后面对来自父母亲的责骂,尽管顶着这么大的压力,他们还是每天坚持来上学。这样的学生如果我们让他哪怕是帮你倒一次垃圾、提一壶水,他也会感到无比的荣幸,所以我们老师不要吝啬我们的鼓励,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做老师的确应当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多想想办法了。
总之,建设高效课堂行动才是最好的选择,衷心地希望我们教师用文化的、宽容的、开放的心态接纳课堂教学新模式,既不要用放大镜无限夸大高效课堂建设的成绩,也不要用显微镜断章取义地进行刻薄挑剔,而应该用科学的、专业的、清醒的、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坚信有了我们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引、有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高效课堂建设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