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弟子规》孝道篇有感(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2 08:21: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弟子规》孝道篇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弟子规》孝道篇有感》。

第一篇:学习《弟子规》孝道篇有感

学习《弟子规》孝道篇有感

吴桥县计生局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借此机会讲一讲我学习《弟子规》孝道篇后的感想。各位在孝敬父母方面都比我做得好,我自觉没有资格给大家讲这方面的内容。我今天只是把我的感受和大家讲一讲,也是作为对自己的鞭策。

记得我小时候,奶奶和我们住在一起,当时是八十年代初,物质条件比较匮乏,但是父母却对奶奶非常孝敬。有什么好吃的,首先想到的是奶奶,都要留给奶奶吃。平时吃粗茶淡饭,都要为奶奶加一两个鸡蛋。父母的这种做法,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幼小的心灵深深地感觉到奶奶是我们家至高无上的人。只有奶奶健康、开心,我们全家才会快乐、幸福。这就是“孝道”在我童年最初的萌芽。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上了初中,上了中专,步入了社会,有了许多同学、同事、朋友甚至是好哥们。离开了以前的家庭,远离了父母,渐渐地淡忘了父母之情。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家庭,天天为了自己的生活奔波劳碌。更是忽略了自己的父母。忽视了孝道。

2014年,在计生局这个大家庭里,我参加了传统文化的学习。特别是学习了《弟子规》孝道篇,我对孝道有了更广范、更深刻的认识,产生了更进一步的感触。“孝”这个古老而淳朴的词语,在我内心深处涤荡翻滚,迸发出了深远而暖人的火花。我觉得,要很好地践行孝道,必须从“知恩、念恩、报恩”三方面做起。

首先,我讲一下知恩。知恩,就是我们要能认识到、体会到父母的恩德。人类社会,生老病死,代代相传。今日我们为人子女,明日我们也会成为孩子的父母。这代代相传,不但是血脉的延续传承,也是“知恩、念恩、报恩”的永续循环。父母于我们的大爱,是对我们永世的恩德。因此,我们必须做到知恩。我给大家讲一讲“母乳化血”的故事。有一位五十多岁的教授,在女儿出生的时候给她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打算在孩子结婚的时候送给她。女儿要结婚了,爸爸拿出了这个特别的礼物,是一小瓶子的血,爸爸告诉女儿,这是你妈妈喂你的初乳,多年以后它就变成了血色。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用身体的精华哺育我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这就是今生的父母。因为他们的爱护、养育、帮助,才使得我们衣食无忧,健康快乐的成长,可以说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所以我们一定要知恩,懂得父母养育之恩。

下面讲一下念恩。什么是念恩呢?念恩,就是要时时感念父母的亲情关爱,时刻铭记、终身不忘,永远怀念之!不管我们怎样对待父母,父母都一如既往地疼爱、怜惜我们。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是父母;当我们取得成功时,会为我们衷心庆祝,分享喜悦的是父母。而现在,我们离开老家,在这个小县城工作,依然牵挂我们的还是父母。我们应该暂时放下世间的繁杂,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亏欠了父母什么?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父母给予我们的不是一滴水,而是大海。所以,我们要时时感念父母之恩。最后讲一讲报恩。报恩,是将对恩德的认识、感念和感谢落实到行动上,以实际行为去报答父母。有一个小故事叫做《深海中的鱼》。传说在广阔的深海里有一种鱼,雌鱼产仔后,眼睛会失明,不能再去寻找食物。在这期间如果没有食物,雌鱼就会饿死。为了母亲不致饿死,那些刚出生的小鱼,就成群结队地游到母亲的嘴里,心甘情愿地让母亲吃掉自己。其实,它们何尝不知道是用生命在奉养自己的母亲?可是,它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做下去。一个月后,母亲终于复明了。是的,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报恩其实很简单,你只要心中时刻装着孝心、孝顺,并且多去关心父母的生活起居、情感动态、心理需求,常回家看看,多抽点时间陪陪他们,在外做事注意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不让父母为你操心,就足够了。人的一生可以错过很多东西,但万万不能错过回报父母恩情的机会,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当我们真心实意地对年迈甚至体弱多病、残疾的父母表达自己孝心时,没有什么比这种爱的付出更为让人骄傲和满足。

总之,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孝顺父母、孝敬长辈一直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孝道是一种善的诠释,而善则是一种心灵的修行,它能让心灵逐渐变得丰盈美好,而善离我们又是那么近,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什么职业,拥有多少物质财富,有着怎样的社会地位,甚至任何时刻、任何地方,都可以做到。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常回家陪伴父母,对周围的人多一些关怀和理解,对陌生人怀着一份善意和尊重,学会宽容和谅解,懂得感恩和惜福,多一些微笑、多一些诚意、多一些厚道、多一些勇敢,这就是善,也是孝的升华。

我就讲这些,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导和帮助。谢谢大家!

第二篇:弟子规-孝道演讲稿

弟子规读后感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演讲的是读弟子规给我们留下的感悟,学终身知识。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最近我又通读了弟子规,这次使我自身真正的得到了升华,感悟了《弟子规》的真正价值和内涵,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入则孝》百事孝为先,一个不懂得孝顺父母的人,谁还相信他会认真干好自己的事业,一个不懂得孝顺父母的人,那老总还敢要他忠诚于自己。一个不懂得孝顺人,那个公司单位还敢奢望他到来的发展。

我也一直不理解自己的父母,总以为她为我付出的是应该的,谁叫她生下我呢?当我去年第一次远走故乡来学校时,母亲送我到车站我看到了母亲的泪在眼里着转,我拉住她的手安慰她时才发现她的双手青经裸露,骨瘦如柴,脸上的皱纹一丝丝显露。虽一直在母亲身边却不曾想起母亲生活的愁苦、艰辛。然而前次暑假回去看到父母的身影更小了,年不过五十的她也有了几缕花白的头发。我就想难道我要离开她许久才能发现她得变化吗?父母为了我们可以放弃安逸的生活;为了我们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为了我们放弃了青春年少的追求。然而更多的是换来责备,换来抱怨。想想我们都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父 母的? 以前总觉得自己还小,孝顺父母是将来的事,将来会给父母多少多少,现在长大了我们又做了多少?弟子规中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算是给父母亲少了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因此我们要和我们的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才使父母感到高兴,当看到兄弟姐妹和睦之时何尝不是给父母的一份孝?我们父母需要的不是我们给他们多少钱,给他们多少安逸,将来向我们索取多少?他们只需要我们给他们一点细微的温馨,每天能陪他们几分钟,能和他们说说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对于父母的孝顺其实我 们都知道,但我们都真正做到了吗?当有一天我们回头一看发现自己 在炎热的夏天从未给父母沏过一杯茶,在寒冷的冬天从未给父母披过

一件衣,在劳累的工作后从未给父母问一声。那我们就是太失败了,是我们终身的可悲。父母为我们操劳了这么多,含辛茹苦的养育我们,他们图啥呢?都是为了我们将来能够有点成就,不再像他们一样再过

苦日子,而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弟子规中所说的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说父母呼唤时,要一听 到就立刻回答,不能慢吞吞的答应。

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

动,不要拖延或推辞偷懒。想想我们是怎么做的,自己的事随时要父

母叫,为了多玩一分钟的游戏,跟父母吵得面红耳赤;为了多睡一分 钟的觉闹得跟父母几天都不说话; 为了父母的一小点错怪,就和父母 闹着离家出走。

物质条件只能满足人们更大的欲望,不能使一个人真正成 熟、进步、懂事。“家贫出孝子”,比尔.盖茨说过这样一句话: “给孩

子留下能够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但不能给他留下无法生存的包袱”,还有林则徐这样说过: 孩子有本事,给他留下财富有何用?孩子没有 本事,给他留下财富又有何用?物质财富总会有用尽的一天,常言到: 富不过三辈。

能让自己的孩子自食其力才是最大的财富。儿孙自有儿

孙福,随他们自己去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如果能把这

些问题想清楚,对每个人来说也是一种释怀。

不管你的父母是高官还是平民,不管你的父母富有还是贫穷,不管你的父母在别人眼里高贵还是卑微。在我们心理永远只有自己的 父母,我们要永远爱着他们,在他们活着之时大声的对他们说我爱你!

谢谢

第三篇:百善孝为先——学习《弟子规》有感

百善孝为先——学习《弟子规》有感

百善孝为先——学习《弟子规》有感1

《弟子规》,它是一本能使我们进步,教会我们如何做人,提高自身修养的诗歌,它十分押韵而且简洁,深受人们的喜爱。

“冬则温夏则酰吭蚴。柙蚨ǎ霰馗妫幢孛妗!这句话是在叫我们要对父母体贴。“冬则温,夏则酢!闭饩浠盎褂懈鲂」适隆

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后句意思是: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父母把我们带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上,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让我们吃穿不愁,在窗明几净的学校里学习知识,难道我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吗?我们不应该为他们分担一些家务吗?那么从现在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吧!

我从《弟子规》中学到了许多,尤其是做人,孝敬父母。大家一齐来和我学习吧!

百善孝为先——学习《弟子规》有感2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是我从小就喜欢背的一本书,名叫《弟子规》。以前我很小,不知道书里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现在,我已经能领会其中深意了。它告诉我们的是如何做人的道理。

我记得最深刻的两句话是“父母命,行勿懒”和“出必告,反必面”。记得二年级时的一天,妈妈说了很多遍让我把垃圾倒掉,可是因为家住六楼,所以我不想去。妈妈很生气,她说:“知道‘父母命,行勿懒’是什么意思吗?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应该帮妈妈做点什么?”就这样,我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乖乖地倒了垃圾,倒完之后妈妈还表扬了我。渐渐地,我会主动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了,妈妈觉得我真的长大了。

记得还有一次,那是去年暑假,我刚做完作业,想出去玩又担心妈妈不同意,于是偷偷地跑了出去,中午也没有回家吃饭,直到下午肚子饿的时候才回家,到家后被妈妈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妈妈说:“出门时一定要告诉父母什么时候回来,你这样做对吗?害得妈妈在家担心了一天。”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也明白了“出必告,反必面”的意思。

现在,我不管做什么事都会先想一想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而这也是《弟子规》教会我的。

百善孝为先——学习《弟子规》有感3

说到 《弟子规》 我想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几句,可谁能把 《弟子规》 用到生活中去呢?我想没有几个人能。(包括我在内)但是,在这个暑假,我到 《弟子规》 生活营以后,我发现我自己改变了不少,就说几件最简单的事情吧!

事件一:我要做一个听爸妈话的好孩子。

《弟子规 》 入则孝中讲了这样一组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以前,我坐在电脑跟前,妈妈叫我去吃饭,我每次都会说:“等一会儿,马上就好。” 结果呢,不是马上1个小时,就是半个小时,每一次都得让爸妈等着我。

而现在,妈妈一叫我吃饭,我就会立马丢下手中的活,不管是在看电视,还是在玩电脑我都会按长辈说的去做。

事件二:我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凡是人,皆须爱。”

动物也是有父母的,他们也是有感情的,人类为了让桌子上的肉更多,就给鸡呀,猪呀,鸭子呀等等动物打激素,原本要张7年的鸡仅仅只用短短的6个星期就可以上市。

百善孝为先——学习《弟子规》有感4

今年暑假,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在妈妈的指导下,读完了《弟子规》这本书。

《弟子规》的主要内容是,它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首先,我们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爱护兄弟姐妹。其次,做事情要谦虚谨慎,信守诚诺,讲求信用。然后,对大众要平等博爱,亲近那些品德高尚的人。最后还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迪,它启迪了我如何做人。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首先我一定要做一个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的人。

爸爸为了让我和弟弟生活得更好,为了让我和弟弟以后能上更好的学校。他孤身一人远离家乡去了外地辛苦工作。妈妈为了能更好地照顾我和弟弟,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梦想,天天围着我和弟弟转,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呵护。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

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教给我们文化,教给我们礼仪。他们无私地奉献出他们的全部,包括他们美丽的青春。所以,我们应该尊敬他们,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珍惜老师们的劳动成果。以后学有所成,一定不忘师恩,常去看望我们的老师们。

我觉得《弟子规》是一本好书,同学们一定要去读一读、学一学。

百善孝为先——学习《弟子规》有感5

最近,学校倡导同学们诵读《弟子规》这本好书。这不,每天中午都可以看到同学们捧着一本《弟子规》读得津津有味。

《弟子规》虽然是古人写的,但也很适合学生们阅读,这是一本教人们学习、做人、处世、礼节、孝敬长辈的书。书中用词字很精炼,三个字为一句,简单易懂,而且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

书中讲述的都是一些使人终生受益的大道理。其中我印象深刻的一句是: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在。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是人,就是同类,不分族群、人种、宗教和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帮互助。是呀,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同踏一方热土,只要心存善念,善待每一个人,与人和平相处,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

《弟子规》中每个章节后都有一些古人的小故事,每个故事都耐人寻味。

仔细研读这本书,把《弟子规》里的内容装在你的脑子里,把从《弟子规》里学到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吧!

百善孝为先——学习《弟子规》有感6

读了《弟子规》第五页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提出了两个问题:

一:这是什么意思?

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继续往下看,我看见了注释:“父母叫你,就应该赶快答应,父母有什么事要你做,不要拖拖拉拉,懒懒散散。”这样第一个问题就解决了。但是关键在于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

突然,我猛然醒悟:因为爸爸妈妈是生我养我的人呀!我的血管里,流的不仅是父母的血,更是父母的爱!换句话说,父母就是我,我就是父母,只是我们生活在不同的身体里罢了。既然父母就是我,那么我自己让自己做的事,我还会偷懒吗?所以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于是,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如果人人都把自己的父母当作自己去看待,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将充满爱,充满孝。

百善孝为先——学习《弟子规》有感7

在我的童年的时候,原以为儿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得听从我的指挥,听从我的命令任我摆布。自从我学了《弟子规》,我知道了父母对我的爱,容忍了我的放肆和傲慢。有好多次,我一回到家,马上坐在椅子上,从不过问父母的感受,还大声的叫:“给我来一杯水”,晚上要吃饭的时候,我大声叫了一句:“把饭端来”,妈妈把饭端来时,我没有及时接应,只是说:“放在这,我先看电视,等一下再吃”。可自从我学了《弟子规》中的“出则悌”之后,我不再要耍小孩子脾气了,听从父母教诲,顺从父母,可是,人的毛病很多,坏习惯更多,一时改不了,比如吃晚饭时,爸爸妈妈还没坐下,我就先坐下开吃了,这样是不好的。有道是:“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之古老文化来指点迷津,这就是圣人的教海,然而,我深深感受到了。

我以前直呼大人的名字,这也是我的大毛病,有事没事就直叫他们名字。可学了《弟子规》里有一句:“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从此以后,我会有事无事的叫一句“哥哥”或“姐姐”,使他们非常欣慰,他们还都说我乖了呢,这都是《弟子规》的功劳呀!

百善孝为先——学习《弟子规》有感8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学习《弟子规》,特别是“入则孝”篇,感受颇深。

“入则孝”,单单这个“孝”字就包含了做人的根本,短短几个字阐述着许多的道理,让每个人都受益匪浅。“入则孝”中主要围绕着“孝”字在转,内容从听父母话、照顾父母、对待父母……教育我们每一个人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们要好好的照顾父母,这些都是做人最根本的。能这样用心去做,就能体现出自己是否做到孝。“入则孝”里从平常小事,引出我们所要做的,它时时刻刻的告诉着人们学着去做,才能真正做到“善”。

学习了这则“入则孝”我的感触很大。现在的社会比较复杂,许多少年的思想和心理受到各种打击与挫折,正是这样,他们对自己的父母不仅没有善待,还过分的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要求。学习了“入则孝”,我真替他们感到可悲,一个人连最根本的孝顺都做不到,他将无法成为社会上真正的人,他在社会上只能成为一个失败的人。父母给予我们一切,难道我们不能孝顺来回报他们的付出?

“入则孝”让我更进一步的明白孝顺着父母是做人的根本,我沉思着自己还要从哪些方面做才能更完美,现在我明白了,“爸爸妈妈,原谅我的过去吧,我长大了”。

百善孝为先——学习《弟子规》有感9

如果我是小精灵,我会为人类做好多好多的事情,为人类造福。这时,有一个戴着礼帽的小男孩拍着手叫好,我随手摘下他的帽子,放在雪人头上。有一次我用纸盒作了一把小椅子,然后把她放在上面,看她那神气的样子,真像一个活生生的公主?

《弟子规》这本书,是我在博克图上幼儿园时学的。当时只会背,却不知道背的到底是什么。到海拉尔上了小学后,学校还让背,老师也讲,妈妈也说,渐渐的我有点懂了。以前,我对爸爸妈妈的批评总是学习大熊猫,左耳朵听,右耳朵冒。在明白了“父母呼

须顺承”后,我有了很大转变。记得有一次,我做数学作业,把“7*8=56”,误写成“7*8=54”,妈妈发现后,狠狠地批评了我,说我做作业心不在焉,太马虎了,并罚我再做十道数学题。看妈妈发那么大的火,我有点委屈,可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上面那句话的意思,该听妈妈的话,按妈妈要求的去做。于是我没有象以前一样,跟妈妈顶嘴,而是很快地完成了加罚的十道题。当我捧着题给妈妈看时,妈妈流着泪笑了。今后,我要像《弟子规》里说的那样,听长辈和老师的话,更加爱他们,做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

百善孝为先——学习《弟子规》有感10

只是板着脸孔跟爸爸妈妈讲道理!当我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因为我时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跟妹妹争吵,爸爸妈妈来劝我们不要为了这点小事去争吵,要和兄弟姐妹好好地相处,姐姐就应该让妹妹,而我却认为爸爸妈妈偏心妹妹,常常让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而操心!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惭愧极了。

当我读到”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它可能会在你聊”QQ"的时候,偷偷地从键盘上流走了,可能会在你看电视的时候,乘机从遥控器上溜走了;也可能在你们尽情玩耍的笑声中悄悄地滑走了。《弟子规》给我带来的实在太多了,它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在生活中的缺点,也使我下定了决心,指明了我追求的方向!

我终于知道了学校让我们读《弟子规》的用意了一一学会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团结兄妹、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习的人!

百善孝为先——学习《弟子规》有感11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如果这些事做好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典籍,以获取对自己有益的学问,使自己变得充实。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冬则温,夏则清,晨则醒,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无常,业无变”这一段,它的意思是说: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向父母问好,下午到家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并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放心。外出离家时,必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自己回来了,让父母放心。

平日起居作息,要做到有规律,做事也要有规矩,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担忧。读到这,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安逸幸福了,每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出去玩从来不和父母禀报,等玩累了,天都黑了才不情愿的回家,回家后父母如果唠叨几句就会觉得烦躁,觉得他们管的太多,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啊。父母这么做都是为我们好,而我们却没有做到子女的本分。但至少现在改变还为迟不晚,我以后一定要多读国学启蒙,要尊重父母,对人有礼貌,不能出言不逊,要懂得体贴关心别人,真正从国学中受到人生的启蒙。

百善孝为先——学习《弟子规》有感12

寒假的那一天,我和好朋友廖在沛一起去了了丽景学校参加语文老师让我们去的冬令营。

我们如期地来到了丽景学校。

这的老师素质非常高,有的还是北京大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与大学生呢。他们都是北京大学儒行社的,所以他们教我们的也都是与儒家有关联的东西了。他们可个个才华横溢,学富五车呀!

在这里的课程大多都是有关《弟子规》的。也有与历史有关的东西。

最让我感到深刻的便是《弟子规》中的兄道友,{我的妈妈作文100字},弟道恭。因为我在没有学习《弟子规》之前我对弟弟十分不友好,经常对他凶巴巴的,这也因为他太讨厌了,{笑死人的中考零分作文},但是我学了《弟子规》之后,明白了对待兄弟就要恭敬,这样他也会对你好,就因为学了《弟子规》所以我和弟弟已经三个月都没有发生争吵了。

在丽景学校的这7天中,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尤其是《弟子规》给我的指引最大。是它让我懂得了如此多的知识。我以后一定要多多看看古代的文学经典!他还让我懂得了古人的智慧一点都不小,而是非常地高!

百善孝为先——学习《弟子规》有感13

妈妈和爸爸都说,我们小孩子要多读点国学,多向古人学习,学习他们做人的道理。前段时间,妈妈带我去买书,给我挑了两本书,是《弟子规·千字文》,这本书是《弟子规》和《千字文》的合订本。

看了《弟子规》内容,里面的很多道理都是妈妈平时在生活中教导过我的。比如我们要尊敬长辈,不能对他们不礼貌;我们应该爱护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弟子规》里面还讲到了重要的一条,那就是要有孝心,当今有很多人都做不到。有一个故事我看了很感动:黄香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所以对爸爸很有孝心。夏天,他就先把爸爸的枕席先扇凉,再让爸爸睡;冬天,他就先用自己的体温把爸爸的被褥焐热,我敢肯定,当今社会能这样孝顺的,屈指可数!

又过了几天,我把后面的《千字文》也看完了,这也是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对待生活。学习上,我们要勤奋努力,不能半途而废;生活上,不追求奢侈,只求快乐知足,简单纯朴;做人应该坦坦荡荡,无愧于人生。很多古人都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这样才能成为有用之人!

百善孝为先——学习《弟子规》有感14

一本好书,就像我们的启蒙老师,教我们掌握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这部经典作品,它让我们懂得了一些应该如何孝敬父母和做人的道理。比如:“父母呼,应勿缓”,当父母叫我们时,我们应立刻回答。“父母教,须敬听”,意思是:当父母教育我们时,我们应该认真听。“德有伤,贻亲羞”,意思是:当我们的品德不好时,父母会觉得很丢脸……

当我读了《弟子规》后,我觉得有些事情我还没有做到,比如,有时候当父母叫我时,我没有答应,觉得不答应也没什么;当爸爸妈妈批评教育我时,我很不耐烦,觉得父母太啰嗦,就不认真听了;有时爸爸妈妈指出我的缺点和犯的错误,我就跟他们顶嘴,不想让他们说我不好……

通过诵读《弟子规》,学习先贤和圣人的做法,我知道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后我一定要做到:父母叫我时要立即答应;父母教育我时,要耐心认真地听;当父母批评我的缺点时,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跟爸爸妈妈顶嘴了。

让我们多读一些经典作品吧!书是你最好的老师,是你最好的朋友,它会让你收获很多知识,让你明白许多道理。

百善孝为先——学习《弟子规》有感15

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背读《弟子规》了,直到现在,爸爸妈妈都以《弟子规》严格要求我,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而作为一名刚刚上小学的我,就更应该好好读读《弟子规》,让它成为我们生活学习的好朋友!

《弟子规》这本书是每个人遵守的生活规范,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感恩父母,懂得尊重父母。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辛辛苦苦地工作忙碌着,而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并时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来报答他们。

又一句“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是指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这样才能更加深入的研究学问。

《弟子规》让我真正的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让我也渐渐养成了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它也一定会使我努力成为一个对班级、对学校、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四篇:学习弟子规有感(模版)

人心向善,重在践行

——学习《弟子规》有感

最近,集团公司掀起了学习《弟子规》的热潮。我是怀着一份懵懂来学习的,通过学习豁然开朗,懂得了《弟子规》就是一部行为典范,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善良道义、品质高尚的人。

“入则孝,出则悌”,这该是为人最基本的品性、品行,特别是孝,“百善孝为先”,每个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该是人一辈子都在践行和回报的,是天经地义的。无孝,人字便失去了一瞥的支撑。同时,“孝”也是最好的教育。我想起了那则公益广告“妈妈洗脚”,正是被妈妈的真实行动所感召,小男孩才欢快自觉地给妈妈端来了洗脚水„„孝心,是孩子成人和成才的阳光雨露。

身教胜于言教,这引发了我更深的感触,那就是“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任何的礼仪和智慧精华,不只是用来学,更是用来做的,做给自己,做给孩子,做给周遭,文明和谐的生活空间人人向往,但更需要的是每一个成员的共同培育和身体力行。

推而广之,便可回归到我们日常的修身处世上,“将加人、先问己、已不欲、即速已”,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我一直信奉的原则。凡是学会了为别人设身处地着想,这样生活工作就会少了不必要的烦恼。同时还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老师的教诲、感恩领导的栽培、感恩同事的关爱、感恩朋友的厚待;感恩我们拥有和面对的。也感恩《弟子规》的学习,给我上了一堂深刻的思想品德课。

细想,其实很惭愧,因为这些礼仪规范在古代是用作启蒙教育的,但是我们现在“全民”皆学,只能说这是因为当前一些道德在走失,善良在沦丧。不过,《弟子规》的学习,也正说明人心向善人心思善,人人都渴望修行完善自我,不断创造世界的美好。事实也正是如此,《弟子规》的礼仪规范,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色,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当然,凡事重在践行!

大隆矿工会刘淑玲

第五篇:学习弟子规有感

《学习弟子规有感》 建设小学

六年三班

陈妍

很多人说《弟子规》里的道理很简单,早就知晓,我很羡慕,因为很多道理我是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懂的。

《弟子规》启蒙了我的智慧,震撼着我的心灵,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早点知道这些道理,也许我的人生机遇会大有不同,我学习《弟子规》有四点体会:

1、做人要懂得感恩;

2、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

3、为人要谦虚;

4、要找准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培养增长人的品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想从《弟子规》学到做人的智慧。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所以大可不必去羡慕别人取得的成就,获得多少财富,过多么奢侈的生活,而是要把“努力学习,积蓄力量,勤奋工作,贡献社会”作为人生目标。

有人说过:“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父母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亲难免有过错的时候,这时我们应该小心劝导改过向善。

学习了《弟子规》我懂得了如何对待父母亲,如何去做一个孝顺的子女。

下载学习《弟子规》孝道篇有感(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弟子规》孝道篇有感(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弟子规》有感

    学习《弟子规》有感 寒假里,我在家学习了《弟子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

    学习《弟子规》有感

    学习《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的瑰宝,凝聚着儒家千年处世哲学与生存智慧。它是一面无形的镜子,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错误。 《弟子规》所提到的:“亲爱我,孝......

    学习《弟子规》有感

    学习《弟子规》有感近期,通过县局组织的《弟子规》学习,观看《弟子规》学习光盘,使我感触很深,每看一次都会流泪,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洗礼,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

    学习弟子规有感(最终定稿)

    学习弟子规有感怀着一份平静而激动的心情,于三月十日下午,踏进了我渴望已久的溧阳苏园。当我刚从车上走下的那一刻,我就看到一个用墨书写的大大儒字,在白色墙壁的映衬下,显得那么......

    学习弟子规有感

    听刘冰先生弟子规有感 五班李美珍 初见刘冰先生就感受到先生的博学、慈爱、谦虚以及宽阔的胸怀。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做妈妈要教育孩子,更要用实际行动带孩子。他们身上的欠......

    学习《弟子规》有感

    学习《弟子规》有感 2014-6-26高雅 《弟子规》,作为启蒙教育的经典书籍,在孩童时期就已接触,但是因为年少无知,无法学其精髓。近月,公司组织集体学习这本书,使得刚入职场的我感受......

    弟子规学习有感

    《弟子规》学习有感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感悟到中国 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难怪在世界各地都有中国文化的传承,孔子学院遍布全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学习弟子规,实在是一件......

    学习弟子规有感

    学习《弟子规》有感 说实话刚开始领导带着我们学习《弟子规》的时候,首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弟子规》就是一本儿童读本,我们都是大人了还有必要学吗?可是学了一段时间之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