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加拿大的见闻与感受

时间:2019-05-12 08:2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游加拿大的见闻与感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游加拿大的见闻与感受》。

第一篇:重游加拿大的见闻与感受

重游加拿大的见闻与感受

刘 军

11月有机会去加拿大短期访学,这是我在那里留学回国16年后的旧地重游。从东部的多伦多到中部的里贾纳、萨斯卡通,再到西部的温哥华,我用二十多天时间横穿加拿大,见到了旧日的师友,发现了很多值得回味的现象和研究课题,感受颇多。

一、环境依旧 人非昔比

加拿大没变,山还是那些山,河还是那些河,甚至当年电视里的女主播也风采依然。我走在熟悉的街道上,站在我住过的公寓前,很难想象时间已然过了16年!然而,的确是16年!变化的是人,当年指导我的三位教授,两位已经退休,另一位下个月也要退休了。

更大变化的是当年那些中国同学们,他们绝大部分已经离开了萨斯卡彻温大学,有的成为其他大学的终身教授,有的成为当地银行的负责人。在萨大访学期间,我住在B同学家,他是农学院副院长,该院下面有五个系(植物学系、动物家禽系、土壤学系、食品科学和生物产品系、生物资源经济学系),70多位教授。萨省是加拿大农业重镇,号称“世界粮仓”,该院在加拿大许多农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他有不少研究生,常回国内交流,被一些单位聘为专家。他每天早晨8点多就到校,天刚蒙蒙亮。他的博士指导老师,每天竟比他还早。我能感到,那里的研究氛围很浓厚。B同学太太的变化更大,她是一家钾肥公司的销售主管,英语说得跟当地人一样,很难设想:一个十几年前还要去英文补习学校的国内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是如何走到这个岗位的?她现在常驻美国,经常奔波于南美各国,只是周末回家。毫不夸张地说,她每周坐飞机(包括其公司专机)的次数比我在北京坐公共汽车还多。

Z同学更有传奇色彩,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靠集资买了一片土地的钾矿开采权,又凭那里的矿储量价值成为了上市公司。萨省的钾矿储量占世界钾矿储量的%,在别人的钾矿附近买地,下面肯定有钾矿,只是储量和钾含量还需要确认。最初她在中国同学中集资时,一股一角多都没人买,几年前上市时原始股也就两加元多,但一年多以前随着钾肥价格猛涨,她公司的股价冲上10元。经济危机 最严重时,她的股价跌到九角钱,现在又反弹至六加元多。她在帐面上依然是千万富翁。我惊奇的是,那个矿到现在并没投产,股价竟起伏了十几倍;而且,尽管一袋钾矿石也没挖出来,身为董事长的Z同学仍可以给自己开一份不亚于教授的工资。我问,为什么还不挖呢?有人计算过,实际投产需要28亿加元,包括勘探、开采、修路、运输,而公司股票的市值目前只有两亿多加元,只能继续融资或等着被别的公司收购。

16年前,全萨大只有3-4位华裔教师,几乎都不是国内大陆去的;现在大约有四十多位华裔教授,各系差不多都有;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国内改革开放后去的。我还记得,第一次去老师家做客,走进私人别墅时,觉得那是另一个世界,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生活环境。现在再看同学家,几乎家家都是那个样子。我们笑谈当年开着几百加元的车去考驾照,一次,有个同学的车实在太破了,考官不敢坐他的车,让他回去换一辆再来。今天他们开的可都是高档名车。我由衷地为这些同学感到高兴和自豪,他们只是加拿大华裔移民地位提高的一个缩影。他们在中外学术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扩大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在加的学者们与国内同行相比,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特别优越处,提起他们在国内的同学们,无论是国内成长的,还是“海归”的,他们也不无羡慕。毕竟国内外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差距已经大为缩小。我还记得当年有一位留加已7-8年的同学曾很认真地问我,国内一般家庭是不是真的有冰箱和洗衣机了。还有一个当时不打算回国的同学说,他已习惯了每天睡觉前洗一个热水澡,出门自己开车。当时国内大城市绝大多数家庭还做不到这些。我曾问B同学,在他熟悉的领域,国内与加拿大研究水平的差距如何?他说,差距不大,而且差距缩小的速度很快。国内同行并不闭塞,有的学术带头人本身就是国外回去的。我觉得,他们选择在国内外发展时,纯物质的考虑更少了。一位南开大学出去的经济学教授对我说,“我的孩子在哪里上学,我就在哪里的大学找工作”。他现在同时任教于美国和加拿大大学,每周都要跨越美加边境,他确实有这个本事。

我还能感到同学们对国内的政治态度也在发生变化,我留学时是1991-1993年,当时大家对国内的发展前景感到困惑,“民运”势力还有一定的影响。现在他们都说,国内这些年的变化太大了,真是没有想到。与当年留学生大多通过写 2 信与家里联系,为省钱几年才回家一次不同,他们与国内的联系很密切,这里可以看到十几个中文(包括国内的)电视台节目,所以他们对国内的情况很了解。与国内一些同行谈到国内存在的腐败、浮夸和贫困问题时的义愤填膺不同,一个同学说,他们知道国内有这些问题,但认为发展趋势是好的、是主流,这对他们就足够了,而且他们相信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我很欣赏他们这种淡定的心态,如同欣赏一幅巨幅油画,有时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二、华人生活更为方便和舒适

我的另一个明显的感受是,加拿大的东西不那么贵了。当年商店里没有什么东西比国内绝对的便宜,一般我们用一加元乘七来与国内比较,凡低于七倍的就是相对便宜的。但现在加拿大一些商品比国内绝对便宜了。像牛奶、乳酪、面包这些一直便宜的除外,一些猪肉和排骨也比国内便宜,带鱼段2加元一磅,熟猪肉火腿2.88加元一磅。当时不敢问津的活海蟹不过5加元(一加元约合6.5元人民币)一磅,鲜三文鱼段1.37加元100克。一些水果按质量而言并不比国内贵,如一般的苹果、梨4加元6磅,只是蔬菜仍比国内贵些,如大白菜0.5加元一磅,西红柿一加元一磅。我没有时间去超市以外的其他商店,但听说某些家电、服装、鞋类也比国内便宜。

房子也如此,当年学校附近的旧别墅仅4-5万加元,新一些的要十几万,河边最好房子最多也就二十多万。近几年加拿大的房价也涨了2-3倍,但比起国内的房子涨价还是差多了。北京四环内一套百平米的公寓在加拿大绝大多数城市都可以买一栋独立别墅。中加两国物价差距的缩小,一方面说明国内经济发展很快,民众可支配财产的增加;另方面也表明,国内物价尤其是房价增长太快,尤其相对居民收入而言。

华人移民饮食生活更方便和舒适了。过去提供华人特殊食品的中国店规模很小,品种少,价钱贵。现在由于华人人数增加,购买力提高,这些中国店也扩大为中国食品超市,进货量大,价钱就便宜了。当年我们周末在一起用啤酒瓶擀皮包饺子,那里的面粉质量好、弹性大,饺子皮刚擀开,又缩回去,要很早就把面和好。吃饺子不容易,豆浆油条更是奢望。现在超市里卖饺子皮、速冻和刚包好的水饺,还可以当场煮食。豆浆和牛奶并列卖,油条、烧卖、包子、豆包等应有尽有。我在多伦多和温哥华华人超市里的感觉与北京几乎没什么区别。

三、受美国经济危机影响小

加拿大与美国的经济关系密切,加拿大80%左右的外贸都是与美国进行的。因此人们认为美国经济打个“喷嚏”,加拿大经济就会“感冒”,但加拿大经济在这次美国经济危机中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首先,在美国一百多家银行倒闭风潮中,加拿大没有一家银行倒闭。这被认为是加拿大经济表现不俗的主要原因。加拿大银行对贷款比较慎重,相比美国购房零首付贷款,加拿大房贷最低也要5%首付,但只有高收入者才能得到这种最优待遇。所以加拿大银行资产比较健康,保证了金融系统的稳定。实际上加拿大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当置后,多伦多股市在今年3月才出现约为7600的最低点,相比去年6月最高时的15000点,跌幅约50%(我国股市的最大跌幅70%多),现在回升至11700点左右。房市也一直相对平稳,如温哥华地区的房子最多也就跌了10%,现已基本回到危机前的价位。

受影响最大的是制造业,尤其是汽车业,这在安大略省比较突出,10月份失业率高达9.3%。相较9月份,整体而言,加拿大失业率仍在攀升。失业率最高的纽芬兰省为17%。估计到年底失业率达到高峰后,明年初会逐渐下降。失业率最低的是萨省,5.3%,因为那里主要是农业和能源矿业。

四、理财观念很难改变

高校员工虽无失业之忧,但退休金损失不小。原来高校每月按一定比例将员工工资的一部分划入退休金帐户,同时注入相应的配额,共同作为员工的退休金。这笔钱员工本人不能动用,直到退休时才可以用作退休后的生活费用。但从不知何时起,政府容许员工自己或委托相应机构用退休金帐户内的钱从事投资理财。因为加拿大人可以进行全球金融市场的投资,尤其一些人不满足加拿大市场的平静,投资美国股市。结果是激进者损失50-60%,保守者也损失了20-30%。按说这是养老钱,加拿大人该接受教训吧?可他们很多人不这样想。他们认为,长期看基金的走势必然是上升的,危机是暂时的,只是退休前五年时,投资才需谨慎。他们说,等退休时,别人的帐户比你多几倍,你是不是也会后悔?一对经济学家夫妇还开玩笑说,即使退休金都赔光了,还可以领养老金呢。养老金是退休后收入低于一定水平的人的福利。目前可见社会制度与人们的消费理财观念有很密切的关系。是啊!既然有政府保底,谁不想搏一搏呢?谁又愿意在消费上“委屈” 4 自己呢?

加拿大人少有储蓄习惯,不仅一般性日常消费不加节制,刷信用卡旅游的也不在少数。这在经济危机时不仅会增加社保系统负担,还容易形成个人或家庭的心理压力。政府为鼓励民众存款,从今年1月起规定每个人可以另立一个免利息税的帐户,每年最高可存入5000元。

当然,加拿大不是一个鼓励人滥花钱、领福利的国家,尽管个人所得税很高,但高工资纳税后还是高收入。有一个朋友曾在银行和移民福利部门工作过,她告诉我,按她目前57岁的年龄和财产状况,最好把积蓄都花掉,以便在退休时领养老金。但从良心上她不能这么做,实际上她参加了联邦政府文化遗产部门雇员的考试,在等待录取通知。

五、经济刺激与节能环保挂钩

加拿大人说,他们的经济刺激计划比起中国政府基础建设的大手笔来,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但我觉得两者不能以简单的数量相比,加拿大已不需要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它的经济困难程度也不需要更强的刺激,但它的一些刺激措施的思路还是很有启发的。比如,家庭节能维修补助项目,加拿大很多老房子年久失修,门窗不严会造成能源浪费。如果房主找有关部门评估后搞家庭节能装修,凭装修发票,政府会提供一定的补助。类似的还有换锅炉、换马桶补助项目。加拿大的独立住房都有自己的供暖系统,锅炉使用一定年限后,供暖效能就会降低。如果经有关部门检验属于低效锅炉,房主更换就可享受政府补贴。马桶节水计划也是如此。我遇见一位开装修公司的个体户,生意好极了。

六、“三权”不分立与”一党执政" 我参观了萨斯卡彻温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简称BC)两省的议会大厦,在BC省议会内还旁听了一场会议。会议定于上午10点开始,差5分10点,才开始有人进场。10点5分,到场议员只有十几位,而全体议员应为85人。10点10分,议长宣布会议开始时才有二十多位议员。议长威严地坐在会场前方,通常他的右侧是执政党,左侧是反对党,由于执政党议员过多,有几位也坐到了坐侧。那天是一次情况通报会,议员们各自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每人大约有5-6分钟的时间,超过时间,议长就会说,谢谢某某先生或女士,并介绍下一位发言人。发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如何利用冬奥会的机遇、组织志愿者、准备工作还有哪些 5 不足、提高每小时最低工资等。发言之间并没有提问或辩论,有时一人发言后,一侧的人鼓掌,而另一侧的人则无动于衷地看着。我拿起一份议员座位图看着,对照着发言者姓名和党派。这是该省的39届议会,执政的BC自由党占有49席,反对党是新民主党,占35席,另有一席是独立人士。我从议员名单上看到,从省长到各部部长全部在册,而且全部是BC自由党的。

这不是“一党执政”,而且是行政权和立法权合一了吗?我有些诧异,翻出从萨省议会拿到的小册子,那上面用示意图显示:在皇室下有三条线,分别连着行政、立法和司法,下面分别是省长、议长和首席法官,再下面是省内阁、省议员和省法官,这三者之间并没有横线联系。我又上网查了萨省议员名单,同BC省议会一样,省内阁成员全部是执政党员。区别仅在于:那里执政的是萨斯卡彻温党(38席),新民主党议员依然坐在左侧(20席)。我问省议会工作人员,为什么内阁成员都是BC自由党呢,难道就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吗?他说,这是由议员席位决定的,因为BC自由党取得了一定多数的席位,它就可以这么安排,如果没有足够的席位,它就必须安排反对党阁员。既然可以安排自己的人入阁,那么安排本党议员入阁更为有利,这样可以在议会更好地贯彻党的纲领。看来,加拿大的“三权分立”并不是绝对的,而且只要选票允许,也可以搞“一党执政”。当然,“一党执政”不是一党政治,更不是一党独裁。加拿大和美国的宪制从传统上都来自英国,而且美加又都是联邦制,没想到它们的差别如此之大。这使我对西方民主的多元性有了新的认识和兴趣。

从疫苗**看社会公平

H1N1流感在北美蔓延后,因加拿大的疫苗和接种点一时满足不了所有人的需要,各省政府确定最先接种的群体。如阿尔伯塔省规定:6个月以下儿童的父母、幼儿看护、怀孕妇女、儿童及有慢性病的成人。一般加拿大人起初并没有打疫苗的热情,但一位13岁少年冰球运动员染病死亡后,民众的接种意愿一下从40%上升为75-80%。这时媒体爆出阿尔伯塔省卫生官员将疫苗发给卡尔加里市火焰冰球队员及其家属接种的新闻,一时舆论大哗。火焰队这些大牌体育明星没有别的选择,立即就违规接种事公开道歉。阿尔伯塔省卫生局随即将两位批准超范围接种的“资深官员”解聘。同时,卫生局还透露,埃德蒙顿市警察局曾给他们写信要求为警察接种,理由是警员们也在防疫一线,但卫生局并没有理睬。记者 6 调查了阿尔伯塔省17位部长和三个主要政党的负责人,他们无一接种。各地媒体纷纷检查是否还有类似的现象。有人揭露多伦多一家医院在为医护人员接种的同时,也为董事会成员接种了。医院立即解释,董事会成员在医院的时间很长,经常要接触病人。对蒙特利尔一家医院为其主要捐助者接种的报道,该省卫生局长马上表态,在疫苗接种上的插队现象是不可接受的,在该省不能有特权。还有家疫苗厂商被批评为自己的雇员及家属接种,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行为也受到谴责。这些事件反映出加拿大社会的透明度和社会的公平度。

重游加拿大是愉快而短暂的,但它带给我的回忆与思考却是长久的。

第二篇:见闻感受

见闻感受

——拒绝施舍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忽然打了个寒颤,因为心得的沉重,我知道很偏激,只不过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

走过繁华的商业街,触目惊心的是衣不遮体的、残疾的、面部脏兮兮的乞丐的人群,这其中孩子又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人大多数有组织或规模,或软求或硬讨,给一个城市抹黑的同时,也渐渐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这一条街上有多少乞讨者?一个城市又有多少?其他的城市呢?哪里来的如此庞大的群体?

乞丐,词典里释为“生活没有着落,靠乞讨过活的人”,可是时代在变迁,很多词汇的释意已经不准确了,陈旧了落伍了。现在的乞丐,绝大多数不是什么“生活没有着落的人”,而是一种职业,一种出卖尊严,嘲弄善良人的善良的职业!让这个世界失去了温情,逐渐冷漠的丑陋的职业。

如果你心中存有疑惑的话,那不妨去试试,你双手端一碗米饭给一个乞讨者,看看会不会遭到拒绝甚至是辱骂?!因为他们根本漠视你递过去的温情,眼中有的只是金钱!曾经有个笑话:某人走到乞讨者面前,摸摸口袋发现没有零钱,收了声抱歉要离开,乞讨者开口问:“你是多大票的?我可以给你找零的。”多可笑,一个足以让施舍者大哭一场的笑话!

君不见,多少乞讨者,几年光景回到家乡盖起洋楼?君不见,农闲时节,多少村落不见了人烟,整个村子的人涌进城市,把乞讨当做第二职业?

最可悲的,还是那些孩子!各自的境遇并不相同,由父母离婚遭遗弃的,有自己离家出走的,又遭坏人拐骗的„„这些孩子的最终下场,往往是归于某个乞丐黑老大的旗下,每天工作一样沿街乞讨,需上交多少比例的财务,才能换的每日的温饱,否则棍棒伺候,皮肉难免受苦。那些乞丐黑老大,住的是宾馆,下的是酒店,洗的是桑拿,泡的是酒吧,善良的依靠工资生活的人们,可曾想过,那些令人咂舌的消费中,有多少是来自你善良的口袋?

世界上还有一种人,或者根本不应该称一个“人”字,因为无知因为愚昧因为对金钱的贪婪,居然可以“出租”自己的骨肉,只要付给他一笔钱,你可以把他的孩子领走当做乞丐的工具!也许他根本不知道,他的贫穷就因为他的无知,为了金钱,他又让他的孩子走上了无知而且无耻的路!为什么乞丐乐此不疲?甚至为此拐骗、雇佣、伤残一些孩子?因为无本万利,因为钱来的太容易,因为这世界有着太多善良的人!善良的人们啊,你可知因你的善良,这是上才会多了一种无耻?!才会有人才丧尽天良?!请对乞讨者说声“不!”,哪怕他真的无辜!拒绝施舍!净化这社会,我们的孩子,应该远离人性的侮辱!

第三篇:重游厦门,体会不一样的感受

重游厦门,体味不一样的感受

张槎中心小学 谭润杉

2013年12月5日天还没亮,我们一行18人,在学校3位校长的带领下踏上去厦门的旅程。一路激动,有向往,还有想象。这次是我第三次到厦门了,第一次是在刚出来工作的时候,第二次是在而立之年,这次是在不惑之年去的。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出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在这里我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在里与大家分享厦门参观学习的感悟,一、感受一:浪漫之旅

厦门坐落在福建省,毗邻大海,那里是离台湾最近的地方。这里有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首”——鼓浪屿。有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厦门大学。下面请老师们欣赏我们这次外出学习的照片,感受厦门的美丽和浪漫。(幻灯片播放我们外出学习的照片精选)

二、感受二:文化之旅

在参观学习之余我们还到当地有名的地点去游玩,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我想教育肯定是跟当地的人文风情有关的,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独自一人在鼓浪屿上徘徊,与我心中的“他”有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和交流,这就是著名的学者——林语堂先生(出现林语堂故居的照片)。

林语堂在著作《生活的艺术》表达过 这样的观点中:

“现实”减“梦想”等于“禽兽”

“现实”加“梦想”等于“心痛”

(普通叫做“理想主义”)

“现实”加“幽默”等于“现实主义”(普通叫做“保守主义”)

“梦想”减“幽默”等于“热狂”

“梦想”加“幽默”等于“幻想”

“现实”加“梦想”加“幽默”等于“智慧”

走在鼓浪屿小径上(配上照片),细细体会这位智者的话语:人们常说,一个人要脚踏大地,头顶天空,就可以去实现理想了。但是,我们恰恰忽略了一个重要元素——幽默。

如果我们顶天立地,生命将不失崇高,但是它轻盈灵巧吗?

如果我们忍辱负重,人生将有所沉淀,但是能举重若轻吗?

我们能否多一点幽默,以化解苦难?

我们能否多一些悲悯,融化僵硬的心灵?

缺少这些元素,无论如何都称不上是智慧。(配上我在鼓浪屿沿途拍的照片)这是对我们人生、教育都是有启迪作用。

三、感受三:教育之旅

这次厦门的参观学习重点是两间有名的小学(海沧区育才小学和延奎小学)和厦门大学。

(一)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传统,是培育人才的“沃土肥园”。

这次考察的两所小学,我们都感受到一种高品位的文化享受,小校园,“大文化”。这些学校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的不仅是现代化校舍和教育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独特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和办学传统使这些学校处处都有教育功能,时时都有教育机会,这一方面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反映出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教育工作的层次性、科学性和长效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充满人文化神和科学色彩的校园文化,为培育高素质人才提供了“肥沃土壤”,展示了当地校园建设特有的风采,学校文化和教育传统是一所学校多年的积淀,是从学校内部不断培植的,需要一点一滴的经营和积累。校长要成为学校文化的倡导者,要有超前的教育理念,有恒心、耐心和信心,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做一个读书人,文化人;要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参与建设,通过制定规划,机构改革,人才流动,考核评价等管理手段来促进和体现学校文化;学校应打造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出名师,育名生,办名校。

请老师看我们这次参观小学的照片,细细品味:

一进大门,我们就被校园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所包围,举手投足之间,看到的全是精心设计的标语:(配上照片)

标语具体、亲切、实在,是暗示、是激励、是安慰,更是信任。学校从行为习惯、文明用语、德育教育,从点滴做起,使学生一走进校门接受教育。

每个教室里面的墙壁上都贴满各种奖状和评价表,配合他们学校对学生教育和评价。

(配上照片)

(二)改进评价体系,让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

我们学校提出“适合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自从转教数学后,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我适合用哪种方式去教学数学,学生适合用哪种方式去学习。带着这个问题我去考察这两间名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四篇:重游革命故里 感受红色文化

重游革命故里 感受红色文化

廖宽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战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重游革命故里 感受红色文化》。

许多人都有过红色景点的旅游经历,面对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都会生发出对往事的无限感慨,“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忘记历史的人没有魂”,而今天我的报告就与一段历史有关。以我与我爷爷对话的形式向大家汇报。

我小时候时常听参加当地的游击队爷爷讲他当年的峥嵘岁月,但对这些感触不深。进入军校后,与爷爷同是军人的我,有了着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崇敬,有对家乡红色底蕴的寻根情怀。于是在寒假,我决定陪伴我的爷爷,重走一回革命老路,追寻老一辈的英雄事迹,感受他们坚定的信念。

这是我的故乡,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奇石乡。

2月7日,在家人陪同下,我和爷爷来到故乡的中秋起义策源地纪念园。刚下车,爷爷的情绪就激动了起来,顺着石阶,仰望碑坊,感慨地对我说:“我再给你讲一遍中秋起义,闹革命那天是1947年是中秋节···”这话爷爷讲了好多次,但每次都是激动不已。我了解到,政府兴建该园,是为了纪念广西人民武装反抗反动派这一壮举。起义的部队有力配合了南下的解放军,解放了广西大部分县城和乡镇。爷爷边走边对我说:“纪念碑是大家节约的钱集资兴建,不容易哦。”我了解到,村民的煮饭烧的还是柴火,外出打工的人家才建得起小平房,然而,父老乡亲爽快地捐出几百甚至上千元,连靠种地为生的老人都不含糊。宝贵的红色精神以文化的形式得以流传,并发扬开来。纪念碑的建立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烙印,一种强烈的寻根情怀油然而生,和红色传统的认同感,归属感

走上台阶,看到一个高约20米的纪念碑,上刻有百余个先烈的名字。爷爷一边找寻着当年的战友,一边向我诉着战火纷飞的往事。“那是在1947年11月的车田村第三次反围剿战斗中。300多名敌人围困村子,我方留守村中的游击队员加上妇女老人在内只有21人,坚持战斗了十多天后,弹尽粮绝。最后的突围中,我是3名尖兵队队员之一,,那场战斗我才17岁,并获得了一块特殊的奖章。”说着说着,爷爷的眼眶湿润了,这里请看视频。“当时手雷在我身旁爆炸,膝盖被弹片击中,耳朵也震得嗡嗡响,整个人快要晕倒了。”就在这次战斗中,爷爷听力受损,现在我和爷爷交流都是借助纸和笔。

视频中我小心翼翼的把爷爷的裤脚卷起,想看看那枚嵌入爷爷左腿的金属弹片。因为那才是他最珍贵的军功章,永远在身上却又含而不露的军功章。我问爷爷:“ 当时3个突击队员2名牺牲,受伤的你依然活了下来,是因为你那坚定的信念吗?”

爷爷神情凝重地望着那半身像,感叹道:“是的,是我的司令员给了我必胜的信念,一定能活着看到全国解放的信念。”

这半身像便是爷爷的司令员

一向沉稳的爷爷竟然有些哽咽:“老司令呀,他过我的命的战友。当年敌人冲到村子里来,他和我躲在窗子后面不敢出声。狡猾的敌人就拿着枪捅入窗户进行扫射。当时那个枪管离我的头只有不到十公分!幸好他反应快呀,就一把抓住了枪头,狠狠拽了过来,而后对着外面就是一枪”爷爷指着廖联原司令的生平,细细向我描述着。我们看到的图片,是爷爷在村中的亲戚带着我去。60年前的战场已经是荒草萋萋,一个个枪眼儿仍在默默诉说着那段英雄的往事,烈士的遗像永垂不朽。我想象着当年战斗的激烈场景,心中顿生无限崇敬之情。

我感叹并写道:“爷爷,你跟着他闹革命就像在玩命,随时可能牺牲,你为什么还一心跟随他呢?是因为他救过你命吗? ”

爷爷收起伤感,指着那堵色彩鲜红的墙,说:“你看那红旗墙,党旗在指引。共产党领导我们解放中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而司令员是经过严格考验优秀党员,所以我跟着他,跟着他就是跟着党。军队听党话,为人民服务,我就信这个。”

爷爷教育我:“如今社会主义这么好,都是共产党带来的,没有经历战乱的你难以体会到天下太平是一件多美好的事。多少人盼着当兵报效国家,你考上了军校更应该倍加珍惜,好好学习,以后报效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

爷爷仿佛他将满心的希冀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我坚定地回答到:“是!”举起手向爷爷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第二天我到纪念馆里参观,并到一些人家中走访,了解到和爷爷一起闹革命的老一辈人许多都不在世了,能找到的只是相片。

时间,消磨着村落里战火留下的痕迹。但消不去乡亲们努力保留下来的红色文化资源,也因此。我再次感受到党领导我们从苦难走向辉煌。欢迎大家抽空到广西游览。谢谢大家,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五篇:运动会见闻感受

伴着秋日艳丽的阳光,和着凉爽的秋风,我们学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一大早,全校师生就来到了运动场,他们有的安排场地,有的整理服装,忙得不亦乐乎,原本寂静的赛场一下子热闹起来。

随着宣布运动会正式开始,各班队伍依次入场。此时进行曲骤然响起,一个又一个班级排着整齐的队形,大踏步向主席台走来。他们个个衣着鲜艳,面带笑容,昂首阔步,展示出青年特有的朝气与活力。

当大会宣布运动比赛正式开始,整个赛场顿时沸腾起来,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你看那径赛场上的运动员,一个个如利剑般飞离起点,冲向终点,捍卫班级的荣耀,引得在场的观众兴奋不已。不论选手是否获得第一,他们都会得到观众的赞美和鼓励。因为在观众的心中,这些运动员都发挥出了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他们是运动场上的英雄,是我们的骄傲。

长跑是考验选手体力的项目。在比赛中,选手要面临的不仅是身体上的考验,更是心理上的考验。参加这个项目的运动员真正体现了努力拼搏,永不服输的运动精神,它给我们的感受远比成绩要丰富的多。

再看那田赛场上的运动员,也个个摩拳擦掌,毫不示弱。跳高跳远的运动员为了得到更好的成绩,拼尽全力,即使失败也毫不放弃。他们面对目标跨出坚定的步伐,跳了又跳。这种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是个人的巨大财富,更是将来能够走得更高更远的稳固基石。参加铅球比赛的选手互相竞争,成绩越投越远。他们手中的铅球仿佛变成了一个个充满希望的许愿球,不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运动会是展示学生青春风采的舞台,它锻炼的是体力,激活的是生命,弘扬的是个性和青春活力,收获的是笑脸和精神风貌。我虽只是看台上的一名观众,但我也学到了很多珍珠般宝贵的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下载重游加拿大的见闻与感受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游加拿大的见闻与感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感受加拿大(合集5篇)

    感 受 加 拿 大 (草 稿) 我今年六十三岁,是在中国“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在中国生活了六十多年,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的各种风风雨雨,至今仍依稀记得三反五反......

    加拿大UBC暑假游学见闻与感想(合集五篇)

    交换学习感想(国际交流合作处供稿) 加拿大UBC暑假游学见闻与感想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章丹 交流学校: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现在回想起当初报名暑假去加拿大学习,是一时兴起的决......

    西安旅行见闻及感受

    西安旅行见闻及感受 云南省广南县篆角乡初级中学 陈福光2012年7月19日至26日,我校初三年级组教师组团前往西安、延安、华山等地参观旅游。团队一行20人,在此期间参观了西安古......

    春节回乡见闻感受

    春节回乡见闻感受 又值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本人利用春节回乡探亲时机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到群众中去,切身实地的感受到了农村的大变化和农村农民精神风貌的大改观,了解社情民意,体验......

    五一节的见闻和感受

    五一节的见闻和感受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间2004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已经到来,下面我就说一说我在“五一”节里的所见所闻. “五一”节里最能吸引你的眼球的就是琳琅满......

    假期见闻感受作文5篇

    假期见闻感受作文4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

    关于假期见闻感受作文(5篇材料)

    关于假期见闻感受作文10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

    五一节的见闻和感受(合集5篇)

    在“五一”长假里,获益最多的就是旅游团、出租车司机,他们组织之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东奔西跑、南游北转,从中的益处可谓“获益匪浅”……当然,旅游者的安全也是个问题,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