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千阳县蚕农科技培训的经验与做法
千阳县蚕农科技培训的经验与做法
千阳县蚕桑工作站 作者:胡小军
近年来,千阳县蚕农科技培训工作按照“围绕蚕桑产业、培训新型蚕农、发展一村一品,促进蚕农增收”的要求,依托蚕桑基地资源,大力开展科技蚕农培训。蚕农科技培训实施三年来,全县确定小寨村、新西村、新中村、英明村、冉家沟村、王家庄村、曹家塬村等10个蚕农培训村,开展培训156场次,培训蚕农12680人次,培养蚕农土专家100名,有力地提升了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和蚕桑产业发展水平。
新西村成为全县乃至全省的蚕桑标准化生产示范村,亩养蚕达到2.5张,亩产值达到2000元以上,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该村蚕农张让让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多用途省力化蚕架,申请了国家专利,在全县周边县区已推广5000套,仅制作成本节约费用41万元,实现了设施养蚕技术重大突破。水沟镇新中村蚕农开展桑树配方施肥,建设优质桑园示范方200亩,亩产叶量达到2000公斤,亩养蚕达到2.5张以上,全村养蚕张数由2006年前的120张提高到今年的260张,蚕农直接增加经济收入11万元。柿沟乡英明村蚕农不尽掌握了植桑养蚕实用技术,而且学会了良桑苗繁育技术,利用当地水利条件积极开展桑苗繁育,仅去年繁育良桑苗一项就为蚕农格外增加收入80万元,开辟了蚕农增收新渠道。蚕农科技培训工作实施以来,10个蚕桑生产示范村蚕农栽桑养蚕水平明显提高,新优技术全面推广,蚕农经济效益显著增加,新优技术转化率达到95%以上,直接为蚕农增加收入350多万元。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突出抓了以下五个方面:
1、健全机制,形成合力抓培训。蚕农科技培训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促进蚕桑“一村一品”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蚕业的一项基础工程。为促进项目顺利实施,站上及时成立了蚕农科技培训领导小组,由县蚕桑工作站站长任组长,各有关乡镇蚕技站站长为成员,下设办公室(蚕桑站),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协调和日常工作,下发了《关于蚕农科技培训规划》,将项目实施纳入蚕技站岗位责任制考核,并于每年年初在实施村召开项目实施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各项培训工作,与蚕技站、培训村分别签订了项目实施合同,真正将培训任务落到了实处。各有关村组都把项目实施做为实现蚕桑提质增效的一件大事,落实了包抓人员,加强项目村指导和管理,积极搭建专门班子,由村主任全面负责,认真细致地做好培训蚕农落实、人员组织、培训教室准备、建档立卡和资料整理等工作,做到了培训教员、学员、培训教室三落实。乡镇蚕技站也按照项目实施合同,抓紧遴选培训人员,编写培训教材,下到项目村,高质量、多形式搞好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完善培训资料,在全县形成了实施蚕农科技培训的良好氛围。
2、精心组织,整合资源抓培训。为了保证蚕农科技培训取得实效,我们立足全县蚕桑生产实际,积极整合技术培训资源,丰富完善培训内容,全力投入蚕农科技培训。一是组建培训队伍。乡镇蚕技站结合项目村蚕桑生产实际,在蚕技人员中优中选优,精心挑选技术能力过硬,工作认真负责、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培训教师,具体负责示范村的技术培训工作,并遴选有一定科技素质的村组干部和示范大户担任培训班班主任、班长。项目共遴选培训老师10名、班干部21名,有效地保证了项目实施质量。二是编印培训教材。按照“通俗易懂、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选聘技术专家编写了《桑苗繁育技术》《小蚕共育技术》《大蚕饲养技术》《蚕病综合防治技术》《设施养蚕技术》系列科技扶贫蚕农培训资料统一印制2000余册,并通过市农事直通车节目制作技术光碟150张,编辑科技扶贫蚕农培训光碟100张,配套免费发放到蚕农手中,确保每个基本学员人手一套培训教材。三是制定严格要求。在项目实施中,对培训老师和班干部严格要求,每班开展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0天,每名培训老师根据农时季节现场指导不得少于10次,以确保培训效果。
3、突出重点,围绕环节抓培训。在实施蚕农科技培训中,我们始终以一村一品示范工程统揽蚕农科技培训,立足各村不同生产实际,确定不同的培训形式和内容,全力提高培训效果。全县7个科技扶贫蚕农培训村,依据桑园面积、养蚕张数、设施建设、户均养蚕、张产茧量等基本情况,从桑苗繁育、桑园管理、小蚕共育、设施推广、蚕病防治等各个环节分村组分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着力解决蚕农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一是围绕水沟镇新中村大棚养蚕示范点,组织培训技术人员,聘请宝鸡市蚕桑果树工作站高级农艺师郭延虎等专家,开展大棚养蚕、方格蔟使用等技术培训。止9月底累计开展奶畜培训24场次,培训农民160人次。二是围绕柿沟冉家沟、英明桑苗繁育示范点,依托宝鸡市蚕桑专家大院柿沟蚕桑院技术力量,积极开展新桑品种繁育试验推广、新桑品种的繁育技术培训。冉家沟村二组冉拴科,在蚕技人员的精心培训下,积极投身桑苗繁育,开展标准化繁育技术,去年育苗收入上万元。在他的宣传带动下,全村繁育桑苗20亩以上,亩均育苗收入达到了3000多元。三是围绕文家坡曹家塬蚕桑标准化生产示范村,组织培训人员“结对子、联农户”,聘请省园艺蚕桑站牛虹和省蚕研所苏超等蚕桑专家,引进示范桑、蚕新品种,开展桑园管理、大棚养蚕、省力化蚕台、改良簇具、蚕病防治等技术培训,止9月底累计开展蚕桑科技培训82场次,培训蚕农6680人次。蚕农科技培训在南寨镇小寨村开展后,四组蚕农李勤太积极参与,认真学习规范化桑园管理和标准化养蚕技术,植桑养蚕水平迅速提升,去年养春蚕1张,产茧达52公斤,实现产值1040元,成为全县新的高产典型户。四是围绕张家塬镇王家庄村高产桑园建设,大力开展桑园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高产桑园管理技术培训,王家庄村二组蚕农王积功,从事蚕桑生产时间较长,但由于文化程度限制,技术水平提高较慢,参加科技扶贫蚕农培训后,他很快掌握了高产桑园管理技术,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生产难题,植桑养蚕积极性高涨,更新栽植桑园5亩,使桑园亩产叶量达到3000公斤,2008年养蚕10张以上,年收入达1.2万多元,他家的桑园成为了北方高产第一园。
4、多措并举,创新形式抓培训。在搞好集中培训的同时,我们积极开拓创新,多途径出击,多形式并举,全力提升培训效果。一是结合“科技之春”、“三下乡”活动,积极组织培训人员,采取跟集赶会等形式,深入乡村开展蚕桑科普宣传,下到田间地头对蚕农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迅速提高蚕农生产技能。年开展科技扶贫蚕农培训科普宣传70场次,接待群众咨询达431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00余份,开展现场指导210场次。二是与绿色证书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相结合,遴选组织农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蚕桑生产科技大户和村组干部,积极参与培训,深化培训内容,扩大培训范围,为农村培养一批“带不走”的蚕桑生产高级人才,先后培训蚕农土专家、田秀才近百名。三是与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紧密衔接,按照“1带20”工作模式,以加强科技示范户带动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科技培训为关键,大力开展“增产增收竞赛、示范户现身说法、科技入户调研、蚕技人员技能提升”四大活动,在项目实施7个村培育科技示范户140户,辐射带动农户达1340户,推广主推技术10项,引导发展家乐、兴达蚕桑专业合作社2个。四是结合实际,在项目区7个蚕桑示范村,深入扩展落实蚕技人员与蚕农“手把手教、人对人帮、户联户带;专家指导、利益诱导、蚕农互动”百千万培训工程,蚕桑专家大院培训蚕农土专家,土专家培训高级蚕农,高级蚕农帮助带动养蚕能手,全县培育蚕农土专家100名、高级蚕农1000名、养蚕大户10000户。通过蚕农科技培训实施,真正把“好地务好桑、好桑养好蚕、好蚕结好茧、好茧卖好价”技术要诀真正传授给广大蚕农,极大地提高了广大蚕农的作务水平。
5、严格标准,强化管理抓培训。为了确保蚕农科技培训每个环节标准要求,我们严格程序,强化管理,努力建设高质量项目。一是抓建章立制。结合我县实际,及时制订了培训班管理制度、检查验收制度和月季报制度三项制度,明确落实了班主任职责、培训教师职责、班长职责三项职责,统一制作印制,做到了制度上墙、职责到手;并设计制做了培训蚕农花名册,培训卡,培训台账和项目村基本情况登记表、蚕农登记表、培训班考勤表、培训月报表,统一规格印制,发放到各培训村和培训人员手中。二是完善培训档案。各乡镇蚕技站积极与示范村联系,制定出了详细的培训方案,制作培训课表;由办公室下发统一规格,对培训蚕农认真登记,发放培训卡,详细记录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每次培训结束后,认真填写培训台账,由培训教师、村负责人和学员代表三方签字,一式两份留档。同时,结合培训工作,积极收集培训照片、影像资料和典型事例,及时反映培训进展情况。三是加强监督检查。为确保项目实施效果,我们公布项目目标内容和管理办法等,定期跟踪发布实施情况,同时,各乡镇蚕技站定期下到培训村,检查了解情况,监督培训人员工作,积极查漏补缺。县项目办不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各项目村,采取实地考察、走访农民等方式,进行全面检查,核实培训开展情况,了解蚕农的满意程度,全力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在蚕农科技培训工作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组织的要求和广大蚕农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开展科技培训方式不够丰富;二是科技培训的硬件设备比较缺少,配套设施相当滞后;三是随着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留守劳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增添措施,切实把蚕农科技培训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第二篇:科技做法及经验
西菜园街道办事处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及经验“三网合一”是一种新型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三网”是指天网、地网、人网。天网即北京农林科学院提供的卫星远程教育系统;地网即以“村委会联盟网”为依托,由村委会网站、合作社网站、涉农企业网站等网站所组成的互联网络;人网是村委会的信息员、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协会、经纪人组成的信息技术合作社。其主要服务功能一是科技培训。通过卫星远程接收站点,村民每周可以下载一次科技培训课件,每次7—10个新课件,提高农牧民科学种田水平;二是成果转化。每户农牧民平均掌握1-2项实用科技成果,增加农民致富途径;三是网上交易。通过综合信息服务拉动农牧民上网交易;四是门户网站。每个行政村拥有1个村门户网站,促进对外交流,推动文化建设,实现农业增效。在呼市科技局及区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三网合一”科技服务示范模式已经在全乡8个行政村建立了3个试点。目前各试点已经开展了面向农村包括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资讯发布、农民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基层党员干部教育、产品交易等内容的农村综合科技信息服务,并在逐步形成全市行政村联盟、专业合作组织联盟、行业协会联盟及细分市场的综合服务平台,有效地为农牧业产业化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三网合一”新型农民科技服务模式的运行,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稳定发展。科技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实施后,在每个村委会配备1-2名信息员,可直接带动劳动力就业人数1000多人;受益农牧民达6万人,项目服务可覆盖全乡农村人口和全区涉农企业。农业实现合作,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三篇:经验与做法(精选)
高行校区教师服务流程管理经验与做法
落实执行力,解决现实问题
学校的各项制度是一系列工作规范实施的保障实施细则和检查考核细则,在制度执行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可以让全体教职员工明白做什么,怎么做,从而促使员工在工作中严格按制度执行。
落实课程标准
科学规范学生的作业,注重作业实效性及批改的及时性,加强教学流程监控,增强反馈的及时性,做好教学效果的过程评估和反馈。
教师的管理
充满激情,迎接挑战,自由平等,以德服人,自我批评,追求卓越,责任至上,善始善终。
宏观管理
登记来我校报名的辅导学生姓名及辅导课时
细化管理
在学员档案记录表中完善记录学生的阶段性辅导计划,辅导授课案,回访记录,阶段性测试试卷,阶段性测试分析,家长会记录以及成长记录册。
辅导讲义让教师概括知识框架,典型例题,方法总结与易错点分析,之后针对性地练习。
认真做好学员辅导的考情工作,要求到课的学员认真填写《辅导课签到表》管理教师要及时登记学生到课情况。
对照开放教育管理要求和相关职责,查漏补缺并做好总结工作。
把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进度等有关教学管理的各项要求下发给学员,同时把新学员的通讯方式,课程安排,学员电子信箱等信息提供给任课老师。
第四篇:特色学校经验与做法
××小学学校特色教育经验和做法
工作汇报
一、校园文化建设彰显特色
校园文化总体设计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以中华文化中的诗书画印等元素为依托,以清新明丽为主题色彩,显示了宁静,沉稳的色彩心理倾向。
1、在校园文化布局上设计为四位一体文化。学校西墙上形成以校花—梅花为主题,以国画为背景,显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展示梅花的象征精神,自强不息,清新、高雅;紧接着以《弟子规》中的传统文化 “仁、义、礼、智、信”作为主题,五个字以中国各种书体进行浓墨重彩的书写,配以相应的文化元素,彰显了传统道德的力量,同时也体现了书法的魅力。仁者表现了做人要讲仁义道德;义者表现了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礼者就是要尊重和关爱他人;智者就是做人要有智慧,能分辨是非善恶;信者就是做人要讲诚信,说道做到。学校东墙上的共产主义文化表现了具有国际共产主义精神的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的雷锋,革命先烈赵祚传,大姚一中创办者李一平。紧接着以身穿盛装,载歌载舞的彝族青年男女的欢乐场面,体现出56个民族是一家的精神。
2、朝阳楼正面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波,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几个字,对师生进行励志。一楼走廊主要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中小学生礼仪常规为主,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二楼、三楼、四楼走廊主要以名人名言为主,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的教育。左边楼道主要是以××的来历、仓街三月会、妙峰德云寺、大姚白塔山、新街龙山石林寺、石羊孔庙、昙华插花节、桂花赛装节、湾碧窝巴节这些本地风景名胜区来熏陶师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右边楼道主要是以12种不同颜色的精品梅花来打造我校的梅花文化。
3、校园正中靠山一侧支砌着一个红色的升旗台和一个校风校训台,装饰着粗壮的围栏和旗杆,显得庄严、大气。
二、绿色文化建设彰显美色
1、绿色文化整体设计着力突出立体感。靠山一侧高层花台里以8种颜色的精品梅花为主,打造我校的梅花文化。树下栽种一串红、叶叶红。下层的花台里,栽种上叶叶红。这样的规划,象征我校的建设红红火火。
2、综合楼右边的四个小花园里,周围栽种了麦菊,里面栽种了黄色和粉白色的龙爪菊,平坦的路,艳丽的花,清新的空气,引来了蜜蜂、引来了彩蝶,在花丛中边歌边舞,给课间休息的师生们指明了好去处,真是好花看不尽,好景赏不停。
3、以校园正中的一棵百年梅树为依托,打造我校的梅花文化。梅花,虽不及月季之美,也不比牡丹之傲气,却成为古今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为什么呢?是梅花艳丽多彩吗?不!是梅花的精神!冬天到来,寒风呼啸,万里冰封,唯梅花不畏严寒,傲视群芳,越是风吹雪压,花开的越精神、越秀气;不仅如此,梅花还具有超凡脱俗,不与百花争春斗艳的本质。如此一来,梅花岂能不成为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 我们中华儿女和梅花有一样的硬骨气。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对我们施以惨无人道的暴行,不但没有吓倒我们的热血儿女,还更加激发了我们反抗的斗志,无数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奋起反抗,将日军打得狼狈不堪、抱头鼠窜,为后人写下了一首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梅花本质,我们学习,梅花骨气,我们继承,梅花精神,我们发扬。岁月沧桑而漫长,梅老精神在,傲寒斗雪,不知不觉中,老梅树悄悄地走过了清朝后期,中华民国,进入新中国。经历了多少个春夏秋冬,感知了多少次风霜雪雨,面临了多少次地震的考验,老梅树依然挺立在大院中,茁壮成长,树枝展叶,眉开眼笑,跟着党和人民迈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中国。这棵白梅树虽不高,但长势非常茂盛,千条交错,万叶拥挤,像一把巨大的绿伞,挺立在院中,遮住了半个院子,留下了大片绿荫。炎炎夏日,师生们在老梅树的绿荫下避暑;凉凉秋日,师生们在老梅树的绿荫下畅谈;冷冷冬日,师生们在老梅树的绿荫下跳脚;暖暖春日,师生们在老梅树的绿荫下欢歌。
三、乡土文化建设彰显本色
由于年代久远,昔日的××大木桥瓦木腐蚀严重,变形,即将倒塌。为了纪念五显××郭务云,当地人民自发集资,按原样重新修建。瓦木大桥变成了钢筋混泥土亭阁,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瓦檐下的横梁上,雕龙画凤,描花彩绘,画有八仙过海图,每幅图上都有字。为了保护好××大木桥这座亭阁,也为了激励后人刻苦学习,也为了××地区的兴旺发达,在征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在征得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同意的情况下,将这座亭阁围在学校里的大门口,让随时过往的行人都能看见××大木桥的历史变迁。
随着国家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党的富民政策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党对尊师重教的政策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基础建设越来越好。
直到现在,××小学就更加壮观了。随着××小学的巨变,校园扩大,800平米综合教学大楼的投入使用,学校的教育正迈出新的步伐,我们相信这里的古银杏树、古梅树、古橘树一定会在师生们的精心呵护下,更加茁壮成长,更加勃勃生机,更加富有活力。大木桥也将焕发新姿,展望未来。
四、教学常规检查彰显落实
本学期我们提出的“事事有人做,事事抓落实”的总体工作思路,着重推进教学常规检查及时反馈制度,用有效检查指导教师业务。继续推进精细化管理,重点通过领导班子的细致分工,理顺学校工作关系,建设带动好学校班子,加强学校团队建设,统筹安排好学校各项工作,让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让每一项工作都扎实开展。在教学业务检查上,学校积极推广《常规检查记录反馈单》,将检查内容、检查记录、整改意见集中在一张反馈单上,记录详实,整改意见明了,检查结束后复印发给每位教师,将检查结果与每位教师及时见面,将检查出的问题做到学校领导心中有数,被检查教师个人有数,整改及时有效,让检查真正落在实处,让问题得到及时整改。我校结合学校的校本培训,采用集中培训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以及青年教师和老年教师结对子的方式,努力做到让每位教师都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来上课,扎实开展集中培训。我们先后培训了教师微机基础知识,课件基础知识、文档基础知识、多媒体设备使用规范。通过培训老师们能够在课堂上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
今后我们不断总结培训经验,计划今年重点培训教师的网络办公能力,重点开展网页搜索与浏览、文档下载与修改、邮箱使用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对信息的整合能力,从而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五、课外活动建设彰显活力
1、加强古诗歌吟的训练提高,深入学习古诗文化。我们在平日的教学管理中十分重视古诗文化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坚持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形式,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2、组建音乐兴趣小组,不断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创建葫芦丝演奏示范活动后,我校最大的变化就是学校投入一定的资金,在学生自愿购买的基础上,由赵雪红老师组建了一个葫芦丝演奏队。
3、组建舞蹈兴趣小组,不断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我校充分利用大活动课,使用多媒体设备积极开展歌舞培训。让学生在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后,充分感受到音乐和舞蹈带来的欢乐。
届时,书法、跳绳、呼啦圈、口琴、象棋、乒乓球、短跑同时开展。以上是我校在完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的一些特色教育经验和做法,努力实现“一生一特长、一师一特技、一校一特色”目标,今后我们将继续抓好学校特色建设,让学生张扬个性,让学校发展更有特色。
大姚县金碧镇××小学
2016年09月25日
第五篇:经验和做法(整理)
做法和经验
1、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行高透明度政务公开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行高透明度政务公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建设公开型、服务型、高效廉洁政府的有效途径。
如济源市的政府网站建设。目前济源市各乡镇市直单位都开通了网站,网站已成为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政务公开主要是领导信息、政务动态、部门概况和规划计划等政务。信息上网和信息更新及时。在线办事做到了全面、公开。住房公积金网、济源质监网、经济信息网、济源无线电、济源工商网等政府部门网站对面向社会公众,做到了全面、公开。全市各部门网站在页面布局、栏目规划、信息检索、规范域名和ICP备案等方面整体做得好。济源市政府网站建设,顺应了我国政府改革发展趋势,充分保障了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于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如新安县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新安县电子政务建设采用分层次的系统模型,由县电子政务信息中心、远程教育中心和广电视频点播中心组成网络的骨干层,三个中心之间由千兆路由器进行环型互联,远程教育中心和广电有线电视点中心可对安全级别较高的电子政务信息中心进行系统备份和支持。把当前的广电光纤和远程教育光纤相互连接起来被三个中心共用,并共租网通的互联网出口,实现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今后将要建设的所有应用系统均可利用当前统一的网络资源。全县所有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通过互联的广电和教育系统的光纤和电子政务信息中心相连,全县所有学校和远程教育中心相连,全县所有的有线电视用户可与广电有线电视系统相联。电子政务用户在接入方式上,各乡镇和党政机关均利用广电或教育光纤就近实现光纤接入;人数和业务量比较小、离教育广电光纤比较远、经济财力不足的单位可用宽带或有线电视网络接入。
新安县电子政务建设采用“急用先上”和“投资收益率高先上”的方法,逐步扩大应用,着力建好政府门户网站群系统、党委政府自动化办公系统、以搞好农民培训为主建设视频点播系统、完善远程教育系统、邮件系统等。
新安县电子政务建设促进了政府工作模式的转变,塑造出开放、公正、透明、廉洁、高效、服务、节约型政府的良好形象,具有节约建设经费和后期运营成本较低的特点,促进了电子政务、教育和广电业务的拓展,实现了合作共赢,三网合一的网络架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资源整合的要求,并能够满足电子政务长远发展的需求,具有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易管理性。
2、转变观念创新意识大力发展广电宣传事业。
3、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准确定位(栾川旅游)
4、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发展(西峡县)
5、重视文物保护提升文化底蕴
经验:
(一)统一思想。由于电子政务技术含量较高、有些领导还不太了解,这是推动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问题。今年我县是省电子政务建设试点县,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一定要加强宣传,让全县上下做到思想统一,认识一致,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促进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共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二)加强领导。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今年县委、县政府已把它作为建设服务型和公开型政府的重要举措,纳入了今年的主要工作,目前正在全面调研,科学规划。并准备成立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充实县政府办公室信息中心,强力推进此项工作。希望各单位抽调本单位熟悉电子政务业务的人员,积极和县政府信息中心联系,促进电子政务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做好本单位的光纤接入、布线和业务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
(三)落实建设资金。电子政务建设网络、开发应用系统、培养人才都需要雄厚的资金作支撑。今年我县在财政资金紧张情况下,安排600万专项资金,用于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和各项网络应用的开展。各单位也要安排相应的资金,做好本单位的光纤或宽带接入、布线、终端设备配置、单位业务应用软件开发等工作,保证和县电子政务平台同步建设,确保电子政务工程能按期投入使用。
(四)做好统筹规划,防止重复建设。我县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始终坚持“统筹规划、分布实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各部门原则上不得单独建设部门网络,上下级之间和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一律由全县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避免分散建设、重复投资,以利于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考察后设想
工业支撑,突出特色
科学规划,全面发展
政务公开,构建和谐
发展工业强支撑
建设城镇重科学
繁荣文化显特色
社会事业高标准
发展旅游深挖掘
发展工业强化支撑 建设城镇科学规划 繁荣文化提升品位 政务公开构建和谐 发展旅游实现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