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中心学校关于开展生态文明
进校园的德育品牌建设方案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施“耕读立身,慈孝养德”教育,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弘扬生态文化,营造人人参与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更好的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结合我校教育实际,经研究,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围绕建设美丽庆元奋斗目标,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要加强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地理地貌,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活动,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涵养其精神、培养其素质、引导其行动,使之成长为具有生态文明精神品格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二、活动主题
践行绿色生活,共创生态文明
三、活动内容
(一)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在全校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行动,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进家庭活动。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育和教师培训。结合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知识讲座,提升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意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校本化培训,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把生态文明教育落实内化为教师自觉自愿的行动。
(二)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教育活动
把生态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全校中小学师生进行宣传教育,让全校师生了解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在开学第一课、班队会、社会实践、毕业仪式中有机融入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教育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感悟。结合学生认知特点,举办法治征文、法治绘画、法治演讲等法治教育活动。利用世界环境日等,集中开展相关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
(三)开展“俭以养德,从小做起”主题教育
着力倡导“节约一滴水”,教育引导师生了解我县“五水共治”的实际,强化爱水、节水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习惯;倡导“节约一粒粮”,教育引导师生了解我县农田耕地的实际,强化爱粮、惜粮意识,养成节约粮食、科学饮食的习惯;倡导“节约一分钱”,教育引导师生摒弃讲排场、比阔气的面子心理,强化理性消费、节俭办事意识,养成长远计划、精打细算的习惯;倡导“节约一度电”,教育引导师生了解我县资源要素的实际,强化绿色生活意识,养成人走灯关、人离电断的习惯;倡导“节约一张纸”,教育引导师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强化保护环境意识,养成无纸化办公、循环用纸的习惯,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学校蔚然成风;倡导“节约一元钱”,教育引导师生养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促进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树立勤俭的良好品德。
(四)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利用学校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和学校实验室、实践基地等教育阵地,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和全国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等时间节点,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内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设一批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同时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依托,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
(五)开展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为顺利推进我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工作,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工作,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和校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的管理体系。到
2020
年底,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要达到
100%。学校落实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纳入年度教育工作安排,广泛动员师生,自觉主动参与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行动和宣传教育活动中来,营造积极学习分类知识、参与垃圾分类行动、落实垃圾分类条例的氛围。通过“小手拉大手”、“大手牵小手”,促进学校所在社区垃圾强制分类工作的有效推进。
四、活动措施
(一)强化课堂教学主渠道。
学校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要求,德育课程设置科学,《小公民》《浙江人》《浙江
潮》和《人·自然·社会》等地方德育课程落实到位。学校有较完整的校本德育课程体系,各校通过组织骨干教学力量,研究制定各个学科、各个学段渗透勤俭节约教育的指导意见。拟定各年级和各学科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方案。立足本地实际,着力开发、深入发掘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资源,为学科渗透提供支持。
(二)组织开展主题教育。
学校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党史励志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主线,根据中小学德育体系建设相关要求,根据不同学段、年级学生特点,设计形式新颖、学生喜欢的各种专题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文明礼貌月、弘扬和培育传统文化月和开展生态文明专题调研和社会服务实践等活动,培育“守土有责”的家国情怀和主人翁意识。因地制宜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和自然,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等第二课堂实地学习体验,组织学生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着力培育学生知行合一精神,从日常生活开始、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文明校园”建设并发挥其辐射作用,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
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
(三)开展校园净化、美化活动
校园整体环境布置体现学校历史发展特色,道路、景观、楼房、墙面等设施的设计、命名蕴含
文化意义,学校形象标志统一美观;强化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学校安全制度健全,注重安全教育,安全设施完好,有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是教室、办公室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室内布置文化氛围浓郁;二是食堂做到窗明桌净,室内整洁,生活用品摆放整齐,有关于文明用餐、爱惜粮食、健康饮食、“光盘”行动等宣传标牌。三是校园内有富有教育意义的挂图、画像、景观、设施等。四是校园内有互观学校特色,展现师生精神风貌的宣传栏、校报校刊、校园网和广播站、少先队室等教育实践阵地。五是校园是无烟校园。六是通过创建特色寝室、举办寝室文化节、寝室文化品牌评选等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氛围。七是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
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有条件的学校要开展校园种植。八是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尝试开展无土栽
培,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有条件的学校可适当开展养殖。
(四)加强学校美育工作
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学校要建立学生课外艺术兴趣活动和社团,并要贴近校园生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创造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美育活动形式。要以戏曲、民乐、书法、篆刻、剪纸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重点,形成本地本校的特色和传统。中小学校应以班级为基础,开展合唱、经典诵读、儿童歌舞剧等群体性活动。形成“一校一品”、“一校一艺”。
四、工作保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我校要把庆元“4·7”生态日和“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作为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精心谋划、认真开展各项宣传活动,确保生态文明教育活动高效、有序开展。为确保活动正常开展,特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练飞鹏校长任组长,相关学校处室分工到位。
(二)广泛动员,积极参与。
学校要积极动员广大师生主动参与到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中,要充分结合“乡风文明”“垃圾分类”等重点工作,带头示范,践行绿色承诺,营造生态环保宣传声势,不断提高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