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的量》 说课稿
化学《物质的量》 说课稿1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选自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xx物质的量》的第一课时。物质的量是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由它可导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这些物理量不但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阶段,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因此,物质的量概念的教学历来被认为是重点和难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xx摩尔。
(2)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物质的量概念的建构,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培养与人合作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
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xx摩尔,为以后学习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一系列概念打基础,因此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概念的建构定为教学的重点。
难点:“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概念,因此,构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xx“摩尔”概念的同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定为教学的难点。
学情学法分析
本节课学习合作伙伴是我校高一学生,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高中自主学习方法的应用、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很大的欠缺。在本节课的概念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建构自己对知识的正确理解。
教法分析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因此,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力求让学生自主构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联系的,因此,创设一定的课堂教学情景,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建构。引入这节课时,用动画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曹冲称象”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呢?将巨大的不可直接称重的大象“分解”成一块块可以称重的石头。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可以采用“分解”的方法,将大的分解成小的,整体分解成部分。日常生活中,我们买米、买面,如何购买?家里盖房子,建筑高楼大厦,如何买石子、沙子呢?学生很自然地会回答论斤买米,论袋买面,石子、沙子等用吨计。为什么不买一粒米、一颗石子呢?学生很自然会说米粒质量太小,不易称量,只有大量的米粒,才方便称量。这些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可以采用“集合”的方法,将小的不可直接称量的米粒集合成大量的可以称量的一袋米;即将小的集合成大的,将部分集合成整体。这样,由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教学情景,为学生建构微观粒子的集合作铺垫,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概念的导出
利用教材中的“联想·质疑”栏目,向学生展示一滴水中所含有的水分子数。显然,我们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数,那怎么办呢?学生很容易就会联想起采用“集合”的观点,把大量的微观粒子看成一个整体,一个集合,数起来就会方便。老师趁机追问“选择数微观粒子集合的标准是什么?也就是说,选择多少个微观粒子作为一个集合合适呢?”学生此时的学习兴趣已被调动上来,他们很想知道这一个集合到底是多大。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走进教室之前,并不是白纸一张,而是带着原来的知识经验来学习的。学习的新知识如果同他们原有的旧知识经验相联系,则新知识最容易被同化,被理解和接受。因此,这时老师提供了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化学方程式C+O2=CO2,这个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学生非常清楚。
C+O2=CO2
从微观粒子角度一个碳原子一个氧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从宏观质量角度12克碳32克氧气44克二氧化碳
同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相同,因此,微观粒子和宏观质量之间存在着联系。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老师提供一组数据,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mc=1.993×10-23克,一个氧分子的质量mO2=5.316×10-23克。通过计算12克碳、32克氧气中含有的微粒数发现,二者含有的微粒数相同,该数值大约为6.02×1023。是不是其他物质也含有相同的微粒数呢?接着给出一组不同微粒数的质量,来计算其所含有的微粒数目。
值约为6.02×1023。接着引入阿伏加德罗常数。继续设问,你如果去“数”微观粒子,你会选择多大的集合标准,理由是什么?学生大多会选择6.02×1023为标准,因为这个标准能将物质的质量、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应用非常方便。这时顺理成章地引入了物质的量的概念。
比学习,进一步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特别强调国际上是以12克12C所含的原子数目作为标准的。巩固应用
学生已对物质的量有了基本的了解,接着返回大家熟悉的方程式
C+O2=CO2
从微观粒子角度一个碳原子一个氧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扩大6.02×1023倍6.02×1023个碳原子6.02×1023个氧分子6.02×1023个二氧化碳分子从物质的量角度1mol碳原子1mol氧分子1mol二氧化碳分子
从宏观质量角度12克碳32克氧气44克二氧化碳
通过这个比较,把引入物质的量的意义很清晰地表达出来。接着,我趁热打铁设计了一组猜猜看它是真还是假的正误判断题,意在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总结物质的量的含义及应用要点,熟悉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转化关系,达到概念升华的目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丰富。
猜猜看,它是真还是假?
物质的量既表示一定物质的质量,又表示一定微粒的数量。
1mol的苹果的说法是真的吗?
1mol氧中一定含有6.02×1023个O2分子。
1mol氧气中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0.5molNH3中含有1.5mol氢原子。
1.204×1023H2中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
通过以上练习,学生在应用物质的量时,可能遇到的误区,例如:摩尔可不可以用来表示宏观物体,1摩尔氧表示氧原子还是氧分子等得以纠正,更加深化了对物质的量的及摩尔的理解。
拓展提高
此时,我回归课本,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迁移·应用”栏目,并交流探讨所填图的含义。经过交流探讨,学生对物质的量又有了更深的认识,物质的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定量认识物质组成的方式。例如,看到CO2这一化学式,就可以认识到:1molCO2含有1molC和2molO。这时,我又进一步拓展升华,物质的量也为我们提供了定量认识化学反应的视角。例如C+O2=CO2,我们可以认识到1molC和1molO2反应生成1molCO2,从而进一步深化了物质的量的应用。
复习小结
这时,我提出学习概念时常用的“3W”
Why(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
What(物质的量是什么)?
How(物质的量如何应用)?
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师生共同完成了对物质的量这个概念的小结。整个过程,学生自己用脑子去想,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他们交流彼此的看法,相互解答困惑,在合作中讨论了完成了对物质的量的建构。
埋下伏笔
为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目标,并为下节课摩尔质量做铺垫,我又精心设计了以下课后思考题:
智力快车,谁能最快到达
1、1.204×1023个H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xxmol?质量是xx克?
2、1molO2的质量是xx克?
3、49克硫酸的物质的量是xxmol,含有xxmolH,S原子的数目是xx。
结束语:
这节课在整个教学设计中,精心创设教学情景,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喻,以学生的已有知
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将抽象概念和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在发现中理解概念,在应用中巩固概念,学生最终实现了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化学《物质的量》 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鞠躬),我是来应聘高中化学的5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题目是《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板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来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物质的量浓度》是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在介绍“物质的量”基础上引入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节课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探究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扩充学生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通过以上对教材地位的分析来制定我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并加以运用,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感受宏观与微观的联系。
根据教材内容剖析,确定本节课重难点,本节课重点:理解并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本节课难点:如何构建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学会用推理归纳等学习方法以及自主学习。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知识经验来说,通过初中化学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但是对溶液体积和溶剂体积存在一定混淆;从认知发展水平说,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些都是我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本节课,我将主要探究式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应用科学方法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主要方法。本节课中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尝试进行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获得计算方法,并经过类比初中学习的物质的质量分数,感受物质的量浓度表达溶液浓度中的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开始说课的重要环节说教学过程,我将从情景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小结、布置作业来展开。
环节一:情境导入
首先课前事先让学生准备生活中常见溶液的标签如:眼药水、消毒液、矿泉水、酒等,老师准备实验室常见的酸碱溶液的标签,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v/v;m/m; m/v; n/v,从而引出课题—物质的量浓度。通过创设情境导入,使同学感受化学来源于生活,并锻炼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环节二:得出概念
下面探究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感受概念,请同学叙述所理解的物质的量浓度概念(板书)师生共同总结并写出表达式。利用多媒体展示3个实例运用概念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板书),
1、1mol NaOH固体溶于水,配置体积1L的溶液;
2、1g NaOH固体溶于水,配置体积1L的溶液;
3、1mol NaOH固体溶于1L水配置的溶液,将同学前后分6个小组,讨论交流,派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补充和修改。第一个练习,让同学体验简单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初步理解概念;第二个问题,巩固前一节学习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之间的换算,使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第三个练习,强调单位体积溶液与单位体积溶剂的区别,同时回顾质量的加和性与体积的非加和性,通过小组交流自主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找出所缺的条件—溶液的密度,再次进行计算,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环节三:建立知识联系
探究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用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那么,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呢(板书)?同学之间讨论交流自行设计表格,引导同学从溶质单位、溶液单位、表达式进行对比,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完善表格。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环节四:巩固练习
为巩固知识,设计概念性题,判断1L 1mol/L H2SO4 溶液,氢离子浓度是否为1mol/L;判断1L 1mol/L NaOH 溶液是否含NaOH分子1mol,解释学生存在的误区。设计意图通过三个实例层层递进,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构建教学环节,突破重难点,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
环节五:全课小结
在课堂小结中,我会让同学来发表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进而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在课后,让大家讨论在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五、说板书设计
下面来说下我的板书设计,提纲式板书设计,简单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板书设计:
物质的量浓度
一、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符号:cB 单位:mol/L 表达式:cB = nB /V
二、物质的量浓度简单计算
三、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区别
化学《物质的量》 说课稿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专题一第一单元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中第2课时物质的量。我将从教材、教法及教学过程三大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想法。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作为联系物质宏观数量和微观粒子数量的桥梁,本节教材编排在“物质的分类和转化”之后,为学生定量认识物质组成和化学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是属于“工具性”概念,是学生掌握化学的必备知识,是化学学习中最重要的概念,贯穿在高中化学所有学习的内容中。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是的基本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2)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2)通过物质的量这一联系微观粒子与宏观质量的物理量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化学的眼光、从微观的角度地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认识到宏观和微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物质的量及摩尔质量的涵义;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微粒之间运算关系。
2、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二、教学策略
针对本节内容拟采用:故事导入----启发----分析---归纳---应用教学方法。本节内容概念比较多,理论性比较强,而且比较抽象,因此要想办法采用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因此在本节教学中主要采具体应用、对比、类比、逻辑推理、形象化的启发式教学,锻炼他们逻辑思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和思考结合,逐步训练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本节课概念多,理解难度大,学生认知水平又比较低,所以教师应采用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加强直观性教学。所以,创设情景,非常重要。
情景1:走进生活中的计量。 一双筷子
一打铅笔
一箱啤酒
接着引出对于外观越小的物质比如说大米和大头针,我们就很少说买多少粒大米,我们一般说买多少斤大米,再比如我们很少说买一个大头针,我们一般都说买一盒大头针。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学生会很自然地总结出外观越小的物质,用集团来计量较方便。为学生建构微观粒子的集合作铺垫。
情景2: 逐步抽象,揭示本质。越小的物质,小到极致,就是我们的微观粒子。设问一滴水中到底有多少个水分子呢?给出学生一个数据并生动的描述它的大小。
设计意图:水大家很熟悉,这一情景的创设与原有的旧知识经验相联系,这样新知识最容易被同化,理解和接受。学生自然会感觉到描述微观粒子采用集团计量,势在必行,问题继续推进:多少个作为一个集团合适呢?一个集团又应该称为什么呢?继续推进, 我们必须引入一个能够代表微粒“集团”的物理量,引入今天的课题,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概念的讲解:这是重点也是难点,它包括物质的量概念的由来,七种基本物理量放在一起类比,物质的量的含义及其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新引进的物理量与所熟悉的物理量时间、长度、质量及其单位放在一起产生类比,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降低了心理难度。
(2)摩尔作为物质的量单位的讲解:包括简称,符号,由来。通过对质量单位---千克的标准是国际千克原器,来引出摩尔的标准。1mol粒子的数目是0.012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老师给出一个c原子的质量学生自己计算出1mol粒子大约含有的个数。在使用摩尔为单位时所注意的事项。
设计意图:
(1)自己计算出问0.012kg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规定和数据的印象。
(2)让学生感觉到:其实每一个物理量或数据的出现,都是为了方便,人为规定的。
(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讲解:由来,符号,单位,近似值,总结其与1mol粒子的粒子数 与0.012Kg12C中所含原子数的关系。自然地感受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大小。
(6)教学意图:讲述阿伏加德罗这位学者的生平和成就,让学生了解化学史,激发他们潜在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4)最后来一组简单的计算探究题,学生做完后,自己推出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 ,粒子数N之间的运算关系。
教学意图:让学生自己推导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 ,粒子数N之间的运算关系,增加学生学的成就感和信心。
(二)深入引导,总结提高
小结采取学生先小结,老师后总结的方式(本节课介绍了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物质的量、概念及相互关系。知道了物质的量是把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宏观物质联系起来的基本物理量。对本节内容作一个简要回顾。重温一下三个名词,一个公式,并认识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使知识条理清晰。)
化学《物质的量》 说课稿4
一、指导思想
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长期以来都陷入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困境。既无生动有趣的实验,又无形象具体的研究对象,如何让概念学习的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此我进行了大量探索,选取了“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教学作为尝试。
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我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2.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教改的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能力方法:
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
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三、学情、学法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初中接触的“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依据主体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
按照主体探究式学习,我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主体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堂。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课前探究收集生活中各种溶液的标签,很快他们带来了自己家中的诸如复方甘草口服液、84消毒液、眼药水、枝江大曲、矿泉水等,实验室诸如硫酸、NaOH溶液等标签。在课堂上我将请他们相互展示,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方法:v/v、m/v、n/v、m/m,从而教师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物质的量浓度。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又得到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自主探究
探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主体探究式学习认为: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新知识。
采用主体探究式学习,学生不再把“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从课本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等基础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协作来获取新的概念。
学生首先自主阅读课本感受概念,然后在三个具体实例的练习中运用概念。
(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1mol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2.1克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3.1molNaOH固体溶于1L水配制的溶液。)
第一个练习直接运用概念的表达式;第二个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间的换算”。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是渴望成功的,学生更是如此。两个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个练习看似简单,实则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学生们将在各自不同的评判与反思中,激烈的争论,我将这个“舞台”让给学生,他们尽情发挥、表演,相互解答困惑,自主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对此练习可能会有下列见解: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溶液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是不相同的;此题尚须补充、添加已知条件;必须知道NaOH固体的密度,则可计算NaOH固体的体积,然后与水的体积相加就可求出溶液的体积;体积是不可以相加的,必须知道NaOH溶液的密度,通过溶液的质量求出溶液的体积。
整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仅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彼此的心灵去相互碰撞。直到他们达成共识,共享成功后,我再给出练习所缺条件—溶液的密度,同学们再次进行计算,他们就不仅仅领悟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还掌握了溶液体积的计算方法。思想汇报专题乘胜追击的几个判断题的设计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启发学生总结溶液稀释和体积分割时对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及溶液中溶质的微粒种类,即为后面的“当堂反馈”作好铺垫,又达到了升华概念的目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为丰富。
化学《物质的量》 说课稿5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同时为电解质溶液、中和滴定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分析
《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陈述了化学新课程的目标理念,即“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依据课改的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a、初步理解和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和换算。
c、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收集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课堂探究,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a、在相互交流中培养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感受化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初步理解和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在课堂探究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课标》指出:“从教学方式与实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发展目标的关系来看,探究式教学应成为化学新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教学方式应体现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因为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学生构建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的过程,理解了过程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方法,从而自主地获取科学知识。”也就是说教师要处理好“鱼”和“渔”的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的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
学法: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溶剂体积”与“溶液体积”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解决教学的难点问题。
三、教学程序:
新课改倡导以主动学习、探究学习、意义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基本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不断改进自己已有认识和经验的过程。本节课依据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堂。
1、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提前布置学生在课前收集生活中各种溶液的标签,课堂上他们带来了自己收集的诸如止咳糖浆、饮料、眼药水、矿泉水、四特酒等,实验室诸如盐酸、碳酸钠等溶液的标签。在课堂上我将请他们出示自己收集的标签,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进而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 ——物质的量浓度。
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收集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又得到了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同时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自主探究
探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探究式学习认为: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新知识。
采用探究式学习,学生不再把“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从课本搬到记忆中,而是在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的基础上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协作来建构新的概念。
学生首先自学课本感受概念,然后通过以下具体实例练习来巩固、运用概念:
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 1molNaCl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2. 5.85克NaCl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3. 1molNaCl固体溶于1L水配制的溶液。
第一个练习是对概念的直接运用;
第二个练习巩固已学知识“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的换算”。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是渴望成功的,学生更是如此。两个不同层次的练习,体现了分层次教学的教学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个练习看似简单,却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学生们将在各自的思考与判断中,进行探讨和争论,我将这个“舞台”让给学生,让他们尽情发挥,相互解答疑问,自主进行合作探究。
整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仅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引起彼此的心灵的相互碰撞。直到他们达成共识,共享成功后,我再给出练习所缺条件—溶液的密度,同学们再次进行计算,他们就不仅仅领悟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突破了教学的重点;还掌握了溶液体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
在他们享受成功喜悦之际,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我给出了“跳一跳”能解决的问题:
探究二、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与换算: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
《课标》中强调:在学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请同学们自行设计表格将两个物理量进行对比,然后计算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他们不难从两者的“溶质的单位、溶液的单位、计算公式”作出比较。但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对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两个物理量间转换存在着较大困难。于是我为学生准备了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当他们经过具体化、形象化的转换,再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将所有的数据换成字母进行推导,从而得出抽象的转换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解决了教学的难点。
巩固提高:学生小组讨论,如何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250mL1.84mol/L的稀硫酸溶液。
3、开拓眼界
在成功的激励下,课本知识此时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升华。本次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在多个方面都显现出STS教育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因此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为学生提供物质的量浓度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环境监测和科学实验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从中体验化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4、课堂评价
精心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堂评价练习,巩固知识、技能目标。
1. 下列溶液中NO3-的浓度与100mL1 mol/L硝酸铁溶液中的NO3-的浓度相等的是:( )
A.200mL1.5mol/L硝酸镁溶液 B.200mL1.5 mol/L硝酸钾溶液
C.50mL3 mol/L硝酸钾溶液 D.300mL1 mol/L硝酸溶液
2. 一种NaOH溶液的浓度为cmol/L, 密度为ρg/cm3,则这种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 B.
C. D.
5、作业:
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很多种,他们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我请同学们利用自己课前收集的各种溶液的标签,相互命题,将其它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换算成物质的量浓度。
四、教学反思:
这样的作业,同学们由学生身份转变为教师身份,他们定会兴趣盎然,相互命题相互解答的过程,既能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充实感,又能提升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灵活运用程度。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没有过分强调对知识本身的掌握,而侧重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的学习方法。我相信,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将使他们受益无穷。
“物质的量”说课设计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专题一第一单元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中第2课时物质的量。我将从教材、教法及教学过程三大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想法。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作为联系物质宏观数量和微观粒子数量的桥梁,本节教材编排在“物质的分类和转化”之后,为学生定量认识物质组成和化学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是属于“工具性”概念,是学生掌握化学的必备知识,是化学学习中最重要的概念,贯穿在高中化学所有学习的内容中。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是的基本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2)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2)通过物质的量这一联系微观粒子与宏观质量的物理量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化学的眼光、从微观的角度地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认识到宏观和微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物质的量及摩尔质量的涵义;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微粒之间运算关系。
2、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二、教学策略
针对本节内容拟采用:故事导入----启发----分析---归纳---应用教学方法。本节内容概念比较多,理论性比较强,而且比较抽象,因此要想办法采用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因此在本节教学中主要采具体应用、对比、类比、逻辑推理、形象化的启发式教学,锻炼他们逻辑思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和思考结合,逐步训练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本节课概念多,理解难度大,学生认知水平又比较低,所以教师应采用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加强直观性教学。所以,创设情景,非常重要。情景1:走进生活中的计量。一双筷子
一打铅笔
一箱啤酒
接着引出对于外观越小的物质比如说大米和大头针,我们就很少说买多少粒大米,我们一般说买多少斤大米,再比如我们很少说买一个大头针,我们一般都说买一盒大头针。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学生会很自然地总结出外观越小的物质,用集团来计量较方便。为学生建构微观粒子的集合作铺垫。
情景2: 逐步抽象,揭示本质。越小的物质,小到极致,就是我们的微观粒子。设问一滴水中到底有多少个水分子呢?给出学生一个数据并生动的描述它的大小。
设计意图:水大家很熟悉,这一情景的创设与原有的旧知识经验相联系,这样新知识最容易被同化,理解和接受。学生自然会感觉到描述微观粒子采用集团计量,势在必行,问题继续推进:多少个作为一个集团合适呢?一个集团又应该称为什么呢?继续推进, 我们必须引入一个能够代表微粒“集团”的物理量,引入今天的课题,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概念的讲解:这是重点也是难点,它包括物质的量概念的由来,七种基本物理量放在一起类比,物质的量的含义及其注意事项(10)
设计意图: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新引进的物理量与所熟悉的物理量时间、长度、质量及其单位放在一起产生类比,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降低了心理难度。
(2)摩尔作为物质的量单位的讲解:包括简称,符号,由来。通过对质量单位---千克的标准是国际千克原器,来引出摩尔的标准。1mol粒子的数目是0.012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老师给出一个c原子的质量学生自己计算出1mol粒子大约含有的个数。在使用摩尔为单位时所注意的事项。(7)
设计意图:
(1)自己计算出问0.012kg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规定和数据的印象。
(2)让学生感觉到:其实每一个物理量或数据的出现,都是为了方便,人为规定的。(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讲解:由来,符号,单位,近似值,总结其与1mol粒子的粒子数 与0.012Kg12C中所含原子数的关系。自然地感受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大小。(6)
教学意图:讲述阿伏加德罗这位学者的生平和成就,让学生了解化学史,激发他们潜在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4)最后来一组简单的计算探究题,学生做完后,自己推出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 ,粒子数N之间的运算关系。
教学意图:让学生自己推导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 ,粒子数N之间的运算关系,增加学生学的成就感和信心。
(二)深入引导,总结提高
小结采取学生先小结,老师后总结的方式(本节课介绍了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物质的量、概念及相互关系。知道了物质的量是把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宏观物质联系起来的基本物理量。对本节内容作一个简要回顾。重温一下三个名词,一个公式,并认识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使知识条理清晰。)
【设计意图】
1、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
2、实施以主动建构为基础的精简教学策略,以图表的方式直观让学生清楚本节的内容要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巩固练习,及时反馈(4)基本概念的构建基本完成。趁热打铁,来几组针对性的课堂练习。练习的难度要控制得简单、直接、明了。题目中所涉及到对重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对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和计算公式都有所考察。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按照概念的学习过程来完成的。通过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发现。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以前研究物质量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重新构建以物质的量为中心来讨论化学变化中的量变关系的知识网络。
四、板书设计
力求清晰、完整,突出重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第三节.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
1.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符号为 n 2.注意:是一个物理量,专用名词,不能增减 二.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简称 摩,符号
mol 1.1mol粒子的数目是0.012Kg 12C(原子核里含 6个质子和 6个中子)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2.注意点:(1)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来说明宏观物质
1mol小米(错)
(2)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粒子的名称或化学式
1mol氢(错)
三: 阿伏伽德罗常数: 0.012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 符号: NA;单位是:mol-1;近似值:6.02×1023
四:物质的量——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N/NA
物质的量是表示微粒的集体,可以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质量(宏观)
物质的量
粒子数(微观)
0.012Kg12C
约为6.02×1023个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