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及其相关概念小结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及其相关概念小结
“物质的量”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其含义。对初学者来说,大多数人认为计算容易理解难。本人执教多年,下面谈一下我对“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解,十分粗浅,或许可供初学者参考,请大家指正。
通常,用“数字+ 摩尔(或mol)+ 粒子(通常用化学式表示”的形式来表示一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数字可以是正数或零,粒子只能是微观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者它们的组合(如离子化合物、结晶水合物等)。如1 mol H2O,0.1 mol Na,0.2 mol NaCl,2 mol CuSO4·5H2O。
第一、1 mol任何物质所含的粒子数目都相等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相等的粒子数,这个数是一个定值,被命名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为了纪念曾经提出分子学说的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而命名的。
第二、“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是国际上规定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n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物理量,如长度、时间、体积、速度、力等。“物质的量”是根据需要,又引入的一个新的物理量。并且与己知的长度、时间、质量、电流和未学的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等一起,在国际上被命名为七个基本物理量。
第三、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每一个物理量都有单位,如长度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质量单位是千克,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第四、物质的量是用来衡量物质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第五、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定值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定值,用NA表示,单位是mol-1。
科学上规定,阿伏加德罗常数与0.012 Kg12C所含原子数相等。一个12C的质量是1.993×10-26 Kg, 阿伏加德罗常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计算出来:
NA= 0.012 Kg÷1.993×10-26 Kg·mol-1≈6.02×1023 mol-1
阿伏加德罗常数很大很大, 通常取近似值6.02×1023mol-1,因此1 mol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目都约为6.02×1023个。因此,可以这样说,若一种宏观物质所含的粒子数目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那么这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就是1 mol。1 mol物质的实质是1 mol该物质的粒子。
物质可能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通过一定的作用力相互结合,聚集而成的。宏观物质都是由巨大数目的微观粒子构成的粒子集体。一个微观的粒子如12C很小很小,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更不能放在天平上称量;然而,1 mol12C这个由NA个12C构成的粒子集体就是既可以看得见,也可以摸得着宏观物质了,还可以放在天平上称量。由此可见,“物质的量”与“质量”相似,也是来表示物质的多少的物理量,只是用“物质的量”表示物质多少的方式与质量不同。比如,物质的量不等的任何物质,所含该物质的粒子数目一定不等,其中物质的量较大的所含的粒子较多;物质的量相同的任何物质,所含的该物质的粒子数目一定相同;如2 mol H2比1 mol H2含H2多,2 mol H2O所含的H2O数和2 mol H2SO4所含的H2SO4分子数一样多,2 mol Na所含的原子数比1 mol O所含的原子数多。
综上所述,物质的量是将微观的粒子和宏观的物质联系起来的一个物理量,它以含有NA个粒子的粒子集体作为标准,记作1 mol(粒子),以此来衡量物质多少。
第二篇:高中化学概念
元 素
同 位 素
同 素 异 形 体 物 原 子
质 组 成
分 子
离 子
原 子 团
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特点: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这一点与原子不同。具有相同质子数,电荷数、化合价、性质可以不同。存在:元素若以单质形式存在,则是游离态;元素若生成化合物,则是化合态。显正价或负价。含量: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四位的依次为 O、Si、A1、Fe。概念: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特点:中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所以质量数不同,但同价态的元素性质几乎相同。表示: ZA X X:元素符号;Z:质子数;A:质量数;N:中子数=(A-Z)性质异同: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必然相同,核外电子排布也相同,所以各种同位素 原子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但由于中子数不同,质量数不同,同位素的物理性质不同。概括:①一种元素往往有多种同位素,故同位素的种数要多于元素种数。②同种元素的各稳定同位素,无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其原子个数百分数保持不变。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具有不同结构的单质。特点: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单质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性质异同: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化学性质相似,但存在着活泼性差异。相互转化: 同素异形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变化属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组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所有的质量几乎都集中 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特点:有大小、质量、不停运动、有间隙。晶体类型: 原子晶体(少数形成分子晶体)代表物: 分子晶体—稀有气体单质; 原子晶体—金刚石。概括: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是自然界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②原子处在不停地运动状态,运动范围极小。原子不能单独存在(稀有气体原子除外)。③原子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间以一定比例和不同方式通过共价键相互结合。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特点:体积小、质量轻、总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决定了物质的状态。概括:①分子能独立存在并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②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但有很多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晶体类型:分子晶体 代表物:单质—氢气;化合物—气态氢化物、有机化合物、含氧酸、酸酐
第三篇: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现状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现状及对策
作者:李汉清
来源:《化学教学》2013年第02期
摘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从概念本身和学生认识发展的两个维度对当前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要由“重知识”向“重过程”转变,由“浅层”向“深层”转变,由“预设”向“生成”转变,由“抽象”向“形象”转变等四种教学对策。
关键词:化学概念教学;现状分析;教学对策
第四篇:浅析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浅析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江苏省句容市高级中学傅立华(212400)
[摘要] 化学概念能深刻地反映化学过程中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们思维的结晶,也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架”。化学概念还是学生进行化学思维的依据和出发点,是学习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及其它知识的基础。综合化学概念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化学概念的教学应遵循其特定的心理机制和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化学概念教学方式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基础,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掌握概念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形成能力和发展技能的基础。概念学习和掌握概念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一。化学概念的学习影响学生的化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当前,概念教学一直是中学化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长期以来,死记硬背、机械记是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主要方式,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从概念定的字面意义去掌握,在实际应用中不能有效迁移,这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已经严重滞后了。
二、对化学概念与化学教学关系的理解
1.化学概念的定义
化学概念是对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从化学科学角度的概括,是化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系统的有关物质化学运动规律及本质属性。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是人们对物质发生变化本质属性的认识,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
化学概念是构成中学化学教材的主要内容,概念学习和掌握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一。概念的学习是学生获取知的重要途径,是形成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行思维的基础所在。
2.对化学概念在化学教学中作用的正确理解
化学概念是中学化学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中学化学课程学习的知识中化学概念约占80%。根据它们的学习属性,可以划分为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技能性概念。现行的化学教学理论根据概念的学科属性对化学基本概念进行了分类,即:化学基本概念分为知识方面的概念和化学技能方面的概念。因此,概念的学习和掌握即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师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学中的重点。
化学概念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历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中,对基本概念和基化学概念的意义建构是在化学学习中进行思维的基础。概念都是用来思维的语言,概念不清,思维就难以进行或是根本无法进行。化学概念掌握不牢或是理解不清,不能实现化学概念正确的意义建构,化学学习就会遇到困难。化学学习过程中,每一个新的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之前所学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的,前面的化学概念没掌握,后续的化学概念就没法学。中学化学概念是发展学生能力的主要载体。概念是思维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构成人的知识的最基本的成分。通过思维而形成或掌握概念,是认识事物的重要环节。化学概念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基础,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可见一斑。
三、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的正确理解
1、当前化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高中化学教学中,笔者经常遇到这样一类情形:一方面教师为了能把一个复杂的、陌生的概念讲得浅显易懂而绞尽脑汁,另一方面学生依旧是一听就懂、一用就错。其实这是由于学生常常不明白概念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也很难把握概念的真实意义,尤其在一些理论性较强、较为抽像的概念的学习中,如化学平衡、等效平衡、胶体等。并且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也很少注意这方面的教学,他们简单地把中学化学的学习转化为“学概念、用概念”。他们认为中学化学的学习关键在于学生会不会解题,会不会用他们传授的“经验”进行解题。学生也很少考虑这些问题,他们常觉得化学书本很容易学。书本上的概念很少,内容也不多,要识记的概念很少,要识记的笔记却有很多。对于解题,只有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在目前的中学化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直接给出概念的定义,然后是所谓的理解概念,即从概念的定义语言中讲清概念语言的内涵和外延,凭教学经验告知学生在解答习题时应注意的事项,最后举例、讲解相关习题。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对概念的语言信息进行讲解,是从语言的角度构建概念的意义,概念的构建过程实质是语言学习,而非真正的概念意义的构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也有部分学生能够完成概念的意义构建,不过这种概念的意义构建只是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和习题训练过程得到的自然的感悟,因而这种概念的意义构建对于不同的学生将构建不同的意义,很少有学生能构建真实的概念意义。这样的学习还会造成学生对概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面,读起书来觉得都懂,做起题目来却是无从下手。这种只是让学生被动接受概念的概念教学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概念,不能让学生自主形成概念,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2、对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的理解
第一,教师需要了解化学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建构的理论依据。根据同化理论的教学原则概念的形成主要依据同化机制,根据同化的两个前提(新学习的概念具有逻辑意义;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已具备同化新概念的适当前位概念)组织教学。如果我们把化学概念看成一个图式的话,构成化学概念的几个部分便是这一图式的变量或通道。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对化学概念的感性认识出发,经过抽象、概括而达到对化学现象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首先是建立在以往经验的旧概念和新知识联系的基础上,然后通过新知识与原有化学概念的相互作用,构建新的化学概念。这一过程正是图式理论所描述的原有的图式可通过“同化”和“顺应”形成新的图式的过程。如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就已经学习过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但那紧紧只是从物质得氧或失氧的角度学习,进入高中以后学生仍然需要进一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在初中化学原有图式的基础上从的角度来进一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第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加强概念教学的直观性。化学基本概念的抽象性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个心理障碍。概念教学时运用各种直观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鲜明的感性材料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选择和利用典型实验引入化学概念,如学习“化学平衡”和“等效平衡”概念时,老师选择比较具有典型性的事例然后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并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向学生分析“化学平衡”和“等效平衡”的建立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得出概念。这样不仅降低了教学难度,而且使学生加深了印象,也使学生清楚掌握每个概念的关键之处。此外,对一些难以用具体实物或实验来表达的概念,可借助于模型、挂图、投影、幻灯等教具使学生获得形象的感性认识;或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运用形象生动、比喻贴切的教学语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第三,化学概念教学应该考虑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因素。对高中学生而言,从注意特征来说,有意注意已经成为主要记忆方式,但又很不稳定,极易受到学科局限、学习环境、个人好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转移。脆弱的心理因素,又使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将在课堂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周围的具体实例结合起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胶体、原子轨道、杂化等概念。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个人认识,核心目的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通过实验或“不一致事件”等多种途径来引发学生的已有认识,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元素的金属性语非金属性等概念。创设情景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社会问题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接近的或学生对其具有一些模糊认识,这样的问题才更能引起学生的个人认识。问题可以由老师直接提出,也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或简短的实验引起学生的思考,或者由所谓的“常识” 问题提出,如萃取、反应热、沉淀溶解平衡等,甚至在课题教学情境中引到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第四,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仅依靠积累一些感性认识,有时是不够的。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理”的思维加工。在分析感性材料时,提出相关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将感知到的现象与物质的组成、结构、运动和变化等联系起来,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换句话说,在化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包括实验直观、语言直观和多媒体课件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注意运用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同时要指导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适当的概念图式来学习新概念;注意概念教学的层次性,不断深化和发展概念。
最后,依据现代教学理论,笔者提出如下教学策略:(1)灵活运用生动直观的形象,使学生获得有关概念的感性材料知识;(2)巧妙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中;(3)前后衔接,温故知新,实现概念同化;
(4)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和发展原有概念,建立对新概念的认识;(5)突出强化对概念中关键字、词的理解,加深记忆;(6)横向联系,纵向梳理,建立概念知识网络;(7)优化学习策略,提高认知水平和解题能力。
四、结束语
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它能深刻地反映化学教学过程的最本质特征,因此,加强化学概念的教学,能使学生对化学所研究的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不致停留在低级的感性阶段,能使他们更完全、更深刻地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充分发挥概念教学的重要作用,使知识和技能形成完整的体系;使学生牢固地、准确地掌握化学概念,综合地运用化学概念,进而进一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篇:高中化学方程式小结
高中化学方程式小结
一、钠 1、4NaO22Na2O
Na2O2 2、2NaO2Na2S 3、2NaS研磨加热4、2Na2H2O2NaOHH2
5、Na2OH2O2NaOH 6、2Na2O22H2O4NaOHO2
7、Na2OCO2Na2CO3 8、2Na2O22CO22Na2CO3O2
9、Na2O2HCl2NaClH2O
10、Na2O24HCl4NaCl2H2OO2 11、2NaHCO12、NaHCO13、2NaHCO14、NaHCO3Na2CO3CO2H2O H2O
3NaOHNa2CO33Ca(OH)(少量)CaCO23Na2CO32H2O
3Ca(OH)(足量)CaCO23NaOHH2O 15、2MX22MX(M表示碱金属元素,X代表卤族元素)16、2MH22MH 17、2M2H2O2MOHH2
二、镁 铝 18、2Al2NaOH2H2O2NaAlO19、3MgN2Mg3N2 点燃23H2 20、2MgCO22MgOC
H2O2Al(OH)(3NH4)SO4(实验室制取Al(OH))3233点燃SO4)6NH21、Al(2333H22、Al(OH)3Al3H2O
223、Al(OH)NaOHNaAlO32H2O
三、铁 24、3Fe4H2O(气)Fe3O44H2
25、FeSO4高温2NaOHFe(OH)Na2SO4 226、4Fe(OH)O22H2O4Fe(OH)2327、FeCl33NaOHFe(OH)3NaCl 328、2Fe3Fe3Fe2
四、氯气
29、Cl2H2OHClHClO
2Cl2Ca(ClO)CaCl30、2Ca(OH)22CO31、Ca(ClO)2222H2O(漂白粉的制法)
H2OCaCO32HClO 32、2NaOHCl2NaClONaClH2O 33、4HClMnO34、2KMnO35、KClO32MnCl22H2OCl2(实验室制取氯气)
2416HCl(浓)2MnCl2KCl5Cl28H2O
6HCl(浓)3Cl2KCl3H2O
见光2HClO2 36、2HClO
37、NaClH2SO(浓)NaHSO438、NaHSO44HCl
NaClNa2SO4HCl
39、2NaClH2SO(浓)Na2SO42HCl(14、15结合)440、X2F22HX 41、2NaBrCl22NaClBr2 42、2NaIBr22NaBrI2(化学周期表从上至下单质还原性增强)
43、NaBrAgNO44、KIAgNO3AgBrNaNO3
3AgIKNO3(化学周期表从上至下银盐溶解度减小)45、2AgBr2AgBr2 光照
五、硫
硫酸 46、2CuSCu2S
47、FeSFeS
48、SH2H2S
CS2
49、SC高温50、3S6KOH2K2SK2SO43H2O
51、H2SH2S
2H2O2SO2 52、2H2S3O2(足)2H2O2S 53、2H2SO2(不足)点燃点燃54、2H2SSO22H2O3S 点燃
55、H2SBr2S2HBr
56、FeS2HClFeCl57、CuSO58、PbAc2H2S
4H2SCuSH2SO4 H2SPbS2HAc
259、H2SNaOHNaHSH2O 60、NaHSNaOHNa2SH2O 61、H2S2NaOHNa2S2H2O(60、61结合)62、H2S2FeCl3S2FeCl22HCl
63、H2SO(稀)FeSFeSO44H2S
64、SO22H2S3S2H2O
65、SO2Cl22H2O2HClH2SO4 66、SO2Br22H2O2HBrH2SO4 67、5SO22H2O2KMnO高温4MnSO4K2SO42H2SO4 68、4FeS211O22Fe2O38SO2
2SO225O22SO3 VOH2OSO3H2SO
4(硫酸的工业制法)
69、C2H2SO(浓)CO22SO22H2O 470、S2H2SO(浓)3SO22H2O 4H3PO71、PH2SO(浓)44SO22H2O
72、H2SH2SO(浓)SSO22H2O 473、Cu2H2SO(浓)CuSO44SO22H2O 74、2NaBr2H2SO(浓)Br2SO2Na2SO4H2O 475、2NaClH2SO(浓)Na2SO42HCl 412C11H2O 76、C11H22O114浓H2SO
六、氨 77、NH78、NH3铵盐(三解:易分解,热解,碱解)
硝酸
HClNH4Cl HNO33NH4NO3
催化剂79、4NH35O24NO6H2O 80、NH3O(纯)N2H2O 23点燃2NH81、NH4ClCa(OH)2NH82、NH4Cl(固)CaCl22H2O(实验室制取NH3)
3HCl(氨盐的热不稳定性,热解)
(NH4)SO63、242NaOH2NH3Na2SO42H2O(碱解)84、4HNO34NO光或热2O22H2O(硝酸用棕色试剂瓶)
2Cu(NO3)2NO85、Cu4HNO(浓)322H2O
3Cu(NO3)2NO4H2O 86、3Cu8HNO(稀)3287、C4HNO88、NaNO89、4NH33CO24NO22H2O
3H2SO(浓)NaHSO4PtRh4HNO3
5O24NO6H2O
高温高压90、3NO2H2O2HNO3NO 91、NONO22NaOH2NaNO2H2O
七、硅及其重要的化合物(硅为亲氟元素)
92、Si2F2SiF4
93、Si2NaOHH2ONa2SiO32H2 94、SiO95、SiO96、SiO97、SiO22CSi2CO 高温2CaOCaSiO2NaOHNa2SiO高温3 H2O
2324HFSiF42H2O
98、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 99、Na2CO3SiO100、CaCO32Na2SiOCaSiO高温3高温3CO2
SiO2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