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化学竞赛无机化学小结
有关水的反应小结
一.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 l 水作氧化剂: 水与钠、其它碱金属、镁、等金属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碱 水与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水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水煤气”。铝与强碱溶液反应 *硅与强碱溶液反应 l 水作还原剂: 水与单质氟反应 l 水电解
l 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水与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 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水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二。水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l 水合、水化:
水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酸性氧化物化合成酸。(能 与二氧化硅化合吗?)水与氧化钠、氧化钙等碱性氧化物化合成碱。(氧化铝、氧化铁等与水化合吗?)氨的水合
无水硫酸铜水合(变色,可检验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水)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氨碱法制纯碱等与上述CO2水合,NH3水合有关;浓硫酸吸水,用硝酸镁吸水浓缩稀硝酸等也与相关物质的水合有关;工业酒精用生石灰吸水以制无水酒精)乙烯水化成乙醇 *乙炔水化制乙醛 l 水解: 乙酸乙酯水解
油脂水解(酸性水解或皂化反应)水与电石反应制乙炔
名称中带“水”的物质
(一)与氢的同位素或氧的价态有关的“水”。
蒸馏水—H2O 重水—D2O 超重水—T2O 双氧水—H2O2
(二)水溶液
氨水—(含分子:NH3,H2O,NH3·H2O,含离子:NH4+,OH-,H+)氯水—(含分子:Cl2,H2O,HClO,含离子:H+,Cl-,ClO-,OH-)卤水—常指海水晒盐后的母液或粗盐潮解所得溶液,含NaCl、MgCl2、NaBr等 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1:3)硬水—含有校多Ca2+,Mg2+的水 软水—不含或只含少量Ca2+、Mg2+的水 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 水玻璃—Na2SiO3溶液
(三)其它 水银--Hg 水晶--SiO2 水泥—2CaO·SiO2、3CaO·SiO2、3CaO·Al2O3 铁水—一般指熔融的生铁,含Fe、C、Mn、Si、P等 水煤气—CO、H2的混合气
生成氧气的反应小结
(1)氯酸钾热分解(二氧化锰催化)(2)高锰酸钾热分解
*(3)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催化)(4)电解水(5)氧化汞热分解(6)浓硝酸分解(7)次氯酸分解(光)(8)氟与水置换反应(9)过氧化钠与水反应(10)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11)光合作用 以上1~3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但一般所谓“实验室制取氧气”是指1、2两 种方法。工业用氧气主要来自分离液态空气。
生成氢气反应小结
(1)锌、镁、铁等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钠、镁、铁等金属在一定的温度下与水反应(5)钠(钾、镁、铝)与醇类反应 *(6)苯酚与钠反应(7)焦碳与水高温反应 *(8)一氧化碳与水催化反应(9)碘化氢热分解(10)硫化氢热分解(11)电解水(12)甲烷高温分解
其中(1)、(2)适用于实验室等少量氢气的制取;(7)、(8)、(12)可用于工业制氢;(11)可能是未来清洁能源的来源。氯气的反应小结
(1)氯气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与铁、铜等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氯化物)
(2)氯气与磷反应 3Cl2+2P==2PCl3 PCl3+Cl2==PCl5(白色烟雾;哪种生成物制敌百虫?)(3)氯气与氢气反应(纯净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混合气爆炸;卤素的活泼程度比较)(4)氯气与水反应(跟其它卤素比较:氟的特殊性;溴,碘与水反应的程度)(5)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残余氯气)(6)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制漂白粉)(7)氯气与溴化钠溶液反应
(8)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卤素相互置换的规律如何?氟置换其它卤素有何特殊?)(9)氯气与甲烷取代反应(条件?)(10)氯气与乙烯的反应(反应类别?)(乙烯通入溴水使溴水褪色)(11)氯气与苯的取代反应(条件?)(12)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13)*氯气与硫化氢溶液反应(现象?)(14)*氯气与二氧化硫溶液反应(溶液酸性变化?漂白作用的变化?)(15)氯气的检验方法---淀粉碘化钾试纸(单质碘的检验方法如何?)
氯化氢、盐酸、卤化物小结
(1)浓盐酸被二氧化锰氧化(实验室制氯气)
(2)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用于实验室制氯化氢;温度的影响;溴化氢及碘化氢制取的不同点)(3)盐酸、氯化钠等分别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盐酸及氯化物溶液的检验;溴化物、碘化物的检验)(4)盐酸与碱反应
(5)盐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6)盐酸与锌等活泼金属反应
(7)盐酸与弱酸盐如碳酸钠、硫化亚铁反应(8)盐酸与苯酚钠溶液反应(9)稀盐酸与漂白粉反应(10)氯化氢与乙烯加成反应
(11)氯化氢与乙炔加成反应(制聚氯乙烯)(12)浓盐酸与乙醇取代反应(13)漂白粉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14)HF,HCl,HBr,HI酸性的比较
(15)HF对玻璃的特殊作用,如何保存氢氟酸?(16)溴化银的感光性
(17)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有哪些?(18)氟化钠在农业上有何用途? 氯水性质的多重性 1. 氯水的多重性质(1)Cl2的强氧化性(2)次氯酸的强氧化性(3)次氯酸的不稳定性
(4)盐酸的酸性,次氯酸的酸性 2. 氯水反应时反应物的处理。
(1)作氧化剂时,如果Cl2能发生反应则主要是Cl2反应,氯气不能发生的反应则认为是次氯酸的作用。(A)氯水与碘化钾、溴化钠、硫化钠等溶液反应是Cl2反应(B)氯水与氯化亚铁反应是Cl2的反应(C)氯水与SO2溶液反应是Cl2的作用(D)氯水的漂白作用是次氯酸的作用。
(2)氯水中加AgNO3是盐酸的作用(即Cl-)的作用。
(3)氯水与强碱(足量)反应时,盐酸和次氯酸共同作用生成氯化物和次氯酸盐
硫及其化合物的反应
(一)硫单质的反应(非金属性弱于卤素、氧和氮)1. 硫与氧气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硫,不生成三氧化硫)2. 硫与氢气反应(可逆反应)
3. 硫与铜反应(生成+1价铜化合物,即硫化亚铜)4. 硫与铁反应,(生成+2价铁化合物,即硫化亚铁)5. 硫与钠、铝等反应生成相应的硫化物
6. *硫与汞常温反应,生成HgS(撒落后无法收集的汞珠应撒上硫粉,防止汞蒸气中毒)
7. *硫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硫化物和亚硫酸盐(试管上粘附的硫除了可用CS2洗涤以外,还可以用NaOH溶液来洗)
(二)硫化氢的反应(不稳定性、强还原性、酸性)1. 受热分解
2. 燃烧(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产物不同)3. 与卤素单质如Br2反应,硫被置换
4. *与醋酸铅反应生成黑色醋酸铅(可用醋酸铅试纸或者硝酸铅试纸检验硫化氢)5. 与硫酸铜或氯化铜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铜沉淀(但不能与亚铁盐溶液发生类似反应)6. 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硫化氢可被氧化成单质硫 7. 被浓硫酸氧化(通常氧化成单质硫)8. 被二氧化硫氧化
9. 氢硫酸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而浑浊
(三)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的反应(弱氧化性,强还原性,酸性氧化物)1.氧化硫化氢
2.被氧气氧化(工业制硫酸时用催化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在某些悬浮尘埃和阳光作用 下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并溶解于雨雪中成为酸性降水。)3被卤素氧化SO2+Cl2+2H2O==H2SO4+2HCl 4。*被硝酸氧化 5.与水反应 6.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7.与碱反应
8. 有漂白性(与有机色质化合成无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不太稳定,受热或时日一久便返色)硫酸性质用途小结
1.强酸性(1)与碱反应
(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除锈;制硫酸铜等盐)
(3)与弱酸盐反应(制某些弱酸或酸式盐如制磷酸,制过磷酸钙)(4)与活泼金属反应(制氢气)
2. 浓硫酸的吸水性(作气体干燥剂、硝酸浓缩时的吸水剂;)3. 浓硫酸的脱水性(使木条、硬纸板等炭化;乙醇脱水制乙烯)
4.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1)使铁、铝等金属纯化;(2)与不活泼金属铜反应(加热)(3)与木炭反应(加热)(4)制乙烯时使反应混合液变黑
(5)不适宜用于实验室制碘化氢或溴化氢,因其能氧化它们 5. 高沸点(不挥发性)(制挥发性酸)
A。制氯化氢气体、氟化氢气体(HCl和HF都易溶,用浓硫酸)B。制硝酸(HNO3易溶,用浓硫酸)
C。制硫化氢气体(H2S溶解度不大,且浓硫酸能氧化H2S,故应用稀硫酸)D。制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解度较大,用较浓的硫酸)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一般不用硫酸,因另一反应物通常用块状石灰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溶解度小易裹在表面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6. 有机反应中常用作催化剂
(1)乙醇脱水制乙烯(或制乙醚)(作催化剂兼作脱水剂,用多量浓硫酸)(2)苯的硝化反应(硫酸作催化剂也起吸水作用,用浓硫酸)(3)酯化反应(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用浓硫酸)(4)酯水解(硫酸作催化剂,用稀硫酸)
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物质 原理 生成物稳定性
Cl2氯水(真正作用的都是次氯酸)漂白粉 把色质氧化 稳定 O3 Na2O2 H2O2 SO2 与色质化合 不太稳定
碳的还原性
1.与氧气反应(燃烧)
2. 与石英砂高温反应(工业应用:制硅单质)
3.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如氧化铜、氧化铁(冶炼铁用焦炭,实际的还原剂主要是什么?)4. 被热的浓硫酸氧化 5. 被热的浓硝酸氧化 6. 高温下被二氧化碳氧化。*高温下被水氧化生成水煤气。碳酸盐小结
1. 一些碳酸盐的存在、俗称或用途。
大理石、石灰石、白垩、方解石、蛋壳、贝壳、钟乳石—CaCO3;
纯碱、苏打—Na2CO3; 小苏打—NaHCO3(可用于食品发泡,治疗胃酸过多症)菱镁矿—MgCO3(制MgO); 菱铁矿—FeCO3 ; 碳铵—NH4HCO3;(氮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K2CO3;(钾肥)
暂时硬水的成分—Ca(HCO3)2和Mg(HCO3)2 ;锅垢的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 炼铁的 “熔剂”—CaCO3(炼钢的造渣剂是生石灰)制普通玻璃原料—石灰石、纯碱、石英 ; 制水泥的原料—石灰石、粘土 2.碳酸的正盐和酸式盐
(1)相互转化: 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转化(实验现象;石灰岩洞和钟乳石形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转化(碳酸钠溶液跟盐酸反应不如碳酸氢钠剧
烈;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杂质;除去碳酸钠中碳酸氢钠杂质;除去二 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杂质为什么不用碳酸钠溶液而用碳酸氢钠溶液等问题)(2)共同性质: 都能跟酸(比碳酸强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盐的检验)(3)稳定性比较: 正盐比酸式盐稳定 [稳定性: 酸<酸式盐<正盐,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如HClO
l 都有碳酸盐的通性—-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要注意熟悉反应时耗酸量及生成气体量的各种情况下的比较.)l 跟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都生成白色沉淀 l 碳酸氢钠能跟氢氧化钠等碱反应而碳酸钠不反应;l 碳酸钠跟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易生成碳酸盐沉淀,而碳酸氢钠跟盐类稀溶液不易生成沉淀.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一)钠的反应 1.钠跟氧气常温下一般认为生成氧化钠,加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钠的保存)2.钠跟硫能剧烈反应,甚至爆炸 3.钠跟水反应(现象?)4.*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5.钠跟乙醇反应(与跟水的反应比较;)(有机物中的醇羟基、酚羟基、羧基都跟钠反应生成氢气。)(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都是固态物,颜色不同.氧化钠是白色,过氧化钠是淡黄色;2.氧化钠是典型的碱性氧化物,跟酸、酸性氧化物、水反应都符合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3..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用作供氧剂)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强氧化性)(三)氢氧化钠的性质
1.白色固体,易潮解,溶解放热,强腐蚀性(使用中注意安全)
2.强碱,具有碱的通性: 跟酸中和;跟酸性氧化物反应;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沉淀;跟铵盐反应生成氨气(实验中制取氨气用消石灰)3.氢氧化钠跟两性氧化物(Al2O3)反应;跟两性氢氧化物[Al(OH)3]反应 4.氢氧化钠与金属铝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5.*氢氧化钠跟单质硅反应生成氢气和硅酸钠
6.腐蚀玻璃、陶瓷等硅酸盐制品,特别是熔融态的氢氧化钠强腐蚀性。(保存中注意避免在有玻璃塞、玻璃活塞的容器中时间过长;制甲烷时加生石灰的作用;熔化氢氧化钠的容器选择等)7.氢氧化钠跟氯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用NaOH溶液吸收残余氯气)实验室制得的溴苯有红褐色,可用氢氧化钠除去。*粘在试管上的硫可以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洗去。8.氢氧化钠跟无水醋酸钠反应(制甲烷)
9.氢氧化钠跟苯酚反应(用于苯酚与苯等有机物的分离)(醇没有酸性,不与氢氧化钠反应)10.酯的碱性水解;油脂的皂化反应(制肥皂)
根据生成沉淀的现象作判断几例
l 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氢氧化钠沉淀不消失—可能是镁盐 l 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白色沉淀逐渐消失—常见为铝盐 l 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亚铁盐 l 加盐酸(或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沉淀逐渐消失—偏铝酸钠
l 加盐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沉淀不消失—可能是硝酸银或硅酸钠或苯酚钠
l 加氨水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银(或黑褐色沉淀—氧化银)继续加,沉淀消失—硝酸银(制银氨溶液)l 加氢氧化钠生成红褐色沉淀—铁盐;生成蓝色沉淀—铜盐
l 石灰水中通入气体,能生成沉淀,继续通时沉淀能逐渐消失,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l 通二氧化碳能生成白色沉淀,继续通,沉淀能逐渐消失的溶液:石灰水,漂白粉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继续通二氧化碳时沉淀不消失的有硅酸钠溶液,苯酚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
既跟酸反应又跟碱反应的物质小结 1.金属铝
2.两性氧化物(氧化铝,氧化锌)3.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5.弱酸弱碱盐(如(NH4)2S;NH4HCO3等)6.*氨基酸
7.有一些物质与特定酸碱反应如AgNO3与盐酸、强碱反应。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一)铁的反应
1)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现象?)2)红热的铁丝在氯气中反应生成氯化铁(三价铁)3)铁粉与硫粉混合加热时反应生成硫化亚铁
4)铁与非氧化性酸(盐酸、稀硫酸、醋酸等)反应生成氢气和亚铁盐 5)铁与浓硫酸或浓硝酸作用发生“钝化”现象
6)铁与过量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铁(三价),铁与不足量稀硝酸反应可能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亚铁
7)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8)铁从硫酸铜等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条件?)9)铁与三价铁离子反应
(二)铁的氧化物
1)种类:氧化亚铁,黑色,不稳定;氧化铁,红色(红色颜料--铁红);四氧化三铁,黑色(磁性氧化铁)(价态?)
2)跟盐酸反应,生成氯化物,铁的价态不变;跟硝酸反应,二价铁可被氧化。3)跟CO高温反应,铁被还原(炼铁)
(三)铁的盐类
1)Fe2+浅绿色;Fe3+棕黄色
2)Fe2+还原性,被氯气、硝酸等氧化成Fe3+ 3)Fe3+氧化性,一般被还原成Fe2+ Fe3+与Fe反应 *Fe3+与Cu反应 Fe3+跟H2S溶液反应生成浑浊
4)亚铁盐溶液中加入碱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三价铁盐溶液中加入碱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5)三价铁盐溶液中滴加KSCN或NH4SCN,溶液变血红色(检验Fe3+)二价铁盐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色,如果再加氯水,变红色(检验Fe2+)
6)三价铁盐与酚类作用显示紫色
7)苯与卤素(Cl2,Br2)反应时加铁屑催化,实质是铁盐起催化作用
金属冶炼方法
1.还原剂法。用适当的还原剂把金属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适用于中等活泼的金属的冶炼如:用CO还原Fe,用H2还原W 用Al还原Cr(铝热法)
2. 电解法。适用于很活泼的金属的冶炼。如 电解熔融氯化钠冶炼金属钠 电解氯化镁冶炼金属镁 电解氧化铝冶炼金属铝
3. 加热法。适用于某些不活泼金属,如加热氧化汞生成金属汞
4. 黄金等不活泼金属以单质存在于自然界,可用某些物理方法(淘金)或化学方法使其与杂质分离提取
置换反应的几种类型
1.较活泼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较不活泼的另一种金属(金属活动顺序)
如:锌置换铜;铜置换银(钠、钾等极活泼的金属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其它金属)2. 较活泼的非金属从盐溶液或氢化物溶液中置换较不活泼的另一种非金属
如:氯气置换溴、碘、硫;溴置换碘、硫;碘置换硫;氧气置换硫;氟气从水中置换出氧气;(氟气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其它卤素单质)
3. 金属从酸(非氧化性酸)溶液中置换出氢(“氢前”金属)金属从水中置换出氢(“氢前”金属,温度条件)
金属从醇或酚中置换出氢(很活泼的金属如钠、钾、镁等)4. 金属与氧化物或盐的高温“干态”置换。
如:2Al+Fe2O3=2Fe+Al2O3(还有其它的铝热剂反应)2Mg+CO2=C+2MgO 5. 非金属与其它化合物的“干态”置换 如:氢气与氧化铜或氧化铁的反应 硫化氢的不完全燃烧 木炭还原氧化铜
炼钢炉中C+FeO 高温====Fe+CO↑ Si+2FeO 高温====SiO2+2Fe.制单质硅 SiO2+2C 高温==== Si+2CO↑.某些有色物的颜色
1. 红色:铜、Cu2O、品红溶液、酚酞在碱性溶液中、石蕊在酸性溶液中、液溴(深棕红)、红磷(暗红)、苯酚被空气氧化、Fe2O3、(FeSCN)2+(血红)2. 橙色:、溴水及溴的有机溶液(视浓度,黄—橙)
3. 黄色(1)淡黄色:硫单质、过氧化钠、溴化银、TNT、实验制得的不纯硝基苯、(2)黄色:碘化银、黄铁矿(FeS2)、*磷酸银(Ag3PO4)工业盐酸(含Fe3+)、久置的浓硝酸(含NO2)
(3)棕黄:FeCl3溶液、碘水(黄棕→褐色)
4. 棕色:固体FeCl3、CuCl2(铜与氯气生成棕色烟)、NO2气(红棕)、溴蒸气(红棕)5. 褐色:碘酒、氢氧化铁(红褐色)、刚制得的溴苯(溶有Br2)
6. 绿色:氯化铜溶液、碱式碳酸铜、硫酸亚铁溶液或绿矾晶体(浅绿)、氯气或氯水(黄绿色)、氟气(淡黄绿色)
7. 蓝色:胆矾、氢氧化铜沉淀(淡蓝)、淀粉遇碘、石蕊遇碱性溶液、硫酸铜溶液 8. 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碘(紫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紫红)、碘蒸气
因反应条件不同而生成不同产物举例
(一)反应物相对量大小影响产物举例:
1)多元碱与酸或多元酸与碱反应因相对量的多少有生成酸式盐、正盐、碱式盐的不同 2)磷与氯气反应,因量的比例不同而分别得三氯化磷或五氯化磷 3)硫化氢燃烧因反应物量的比例不同而分别得硫单质或二氧化硫
4)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反应,因反应物量的比例不同而得碳酸钙沉淀或碳酸氢钙溶液 5)碳燃烧因氧气充足与否而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
6)铁与稀硝酸反应因铁的过量或不足生成二价铁盐或三价铁盐 7)铝盐与氢氧化钠反应据量的不同而生成氢氧化铝或偏铝酸钠 8)偏铝酸钠与盐酸反应,据量的不同而可生成氢氧化铝或氯化铝溶液 9)硝酸银溶液与氨水反应,因氨水的不足或过量而生成氧化银沉淀或银氨溶液 10)碳酸钠跟盐酸反应,因滴加的盐酸稀而少或过量,有生成碳酸氢钠或二氧化碳的不同
以上7、8、9、10四条都是溶液间反应,因而有 “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的实验效果,常用于 “不用其它试剂加以鉴别”的题解.(二)温度不同产物不同举例:
11)钠与氧气反应因温度不同而产物不同(氧化钠或过氧化钠)
7.Cl2:自来水消毒,制盐酸,制漂白粉,制氯仿 8.HF:雕刻玻璃,提炼铀,制氟化钠农药
9.AgBr:感光材料;AgI:人工降雨;NaF:杀灭地下害虫
10.S:制硫酸,硫化橡胶,制黑火药,制农药石硫合剂,制硫磺软膏治疗皮肤病 11.P:白磷制高纯度磷酸,红磷制农药,制火柴,制烟幕弹 12.Si:制合金,制半导体。
13.SiO2:制光导纤维,石英玻璃,普通玻璃 14.Mg、Al制合金,铝导线,铝热剂
15.MgO、Al2O3:耐火材料,Al2O3用于制金属铝 16.明矾:净水剂;
17.CuSO4:制波尔多液; PCl3:制敌百虫
18.漂白剂:氯气、漂白粉(实质是HClO); SO2(或H2SO3);Na2O2;H2O2;O3 19.消毒杀菌:氯气,漂白粉(水消毒);高锰酸钾(稀溶液皮肤消毒),酒精(皮肤,75%)碘酒;苯酚(粗品用于环境消毒,制洗剂,软膏用于皮肤消);甲醛(福尔马林环境消毒)20.石膏:医疗绷带,水泥硬化速度调节
21.皓矾:医疗收敛剂,木材防腐剂,媒染剂,制颜料; 22.BaSO4:制其它钡盐;医疗“钡餐” 23.制半导体:硒,硅,锗Ge,镓Ga 24.K、Na合金,原子能反应堆导热剂;锂制热核材料,铷、铯制光电管 25.芒硝:医疗缓泻剂;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26.磷酸钙:工业制磷酸,制过磷酸钙等磷肥; 27.水玻璃:矿物胶用于建筑粘合剂,耐火材料
28.MgCl2制金属镁(电解),Al2O3制金属铝(电解),NaCl制金属钠(电解)29.果实催熟剂—乙烯,30.气焊、气割有氧炔焰,氢氧焰 31.乙二醇用于内燃机抗冻
32.甘油用于制硝化甘油,溶剂,润滑油
硝酸综述
(一)概述
1.硝酸是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2.浓、稀硝酸都有强的氧化性,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3.硝酸属于挥发性酸,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强(98%以上为发烟硝酸),4.硝酸不太稳定,光照或受热时会分解(长期放置时变黄色的原因); 5.硝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不但腐蚀肌肤,也腐蚀橡胶等,(保管注意事项?)6.实验室制硝酸可用浓硫酸与硝酸盐(NaNO3)反应; 工业制硝酸用氨的催化氧化法。7.硝酸可与大多数金属反应,通常生成硝酸盐。
8.浓硝酸可氧化硫、磷、碳等非金属成高价的酸或相应的氧化物,本身还原为二氧化氮。9.硝酸(混以浓硫酸)与苯的硝化反应
硝酸(混以浓硫酸)与甲苯的硝化反应(制TNT)10.硝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与甘油的酯化反应
(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特殊性”及规律
1.浓硝酸与铁、铝的钝化现象(原因及应用)(表现了浓硝酸的什么性质?)2.浓、稀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都不生成氢气(原因?)
3.浓、稀硝酸能与铜、银等不活泼金属反应(表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试管中粘附的铜或银用什么来洗?)4.与金属反应时硝酸的主要还原产物:
(1)与铜、银等不活泼金属反应,浓硝酸生成NO2,而稀硝酸生成NO(2)*与锌、镁等活泼金属反应,还原产物比较复杂,其价态随金属活泼性增强和酸的浓度降低而降低,最低可得NH4+。
5.稀硝酸与铁反应,如果硝酸过量,生成三价铁盐,如果铁过量,生成二价铁盐。
第二篇:高中化学竞赛心得
竞赛点滴
1、关于定位
所谓定位,指的就是学习的时候偏重高考还是偏重竞赛、学习哪科竞赛以及学习几科竞赛。定位要趁早,越晚害处越大,犹疑不绝,到最后很有可能一无所得。一般来说,在高一上学期的时候要对自己喜欢哪科、哪科有能力学好以及各科在学校中的位置有一个较明确地认识,这时就应该做选择了。如果觉得没有适合自己的学科并且对拿省一等奖没有足够的信心,建议放弃竞赛,全力应付高考。如果没有绝对的实力,建议不要选两科以上,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选定一科竞赛后,就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在竞赛上。就化学竞赛来说,如果在高二下学期开始的时候仍没进入竞赛小组前五名,那么就应将目标定位在拿到省一等奖然后参加保送上;如果能够进入前五名,那么就有冲击省队的实力,这时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竞赛上,可以考虑申请不在班上课,出去自习(建议英语课仍要在班听,语文生物可以不听,数学物理视个人情况而定)。总之无论做什么样的选择,坚持下去,必会获得成功。
2、关于高考
我的观点是,无论自己的实力多强,一定不要放弃对高考内容的学习。随着国家教改,竞赛保送的态势已经越来越不容乐观,只学竞赛而不学其他科的人很难去上理想的学校,清华北大等校都设有保送生笔试(省队及以上除外),没有一定的高考基础是很难通过的。平时成绩好的人由于还有一条后路,在竞赛场上心理压力要小得多,更容易发挥出正常的水平。而且其他科对竞赛也不无帮助,单就化学竞赛来说,在学习物理化学时需要高等数学和热学的基础知识,在学习分析化学时常会遇到较繁琐的数学推导(比如解一个三次方程),在学习结构化学时经常会用到立体几何的知识以及一些基础物理知识,这几门课在没有很好的高中数学物理基础的情况下学习会很吃力。因此我建议,学习竞赛的同学无论在哪个时期,平时成绩最好都要进入全校前二百名(我这届几个省队的都是多次进入年级前五十甚至前二十的),这样的平时成绩不仅对竞赛有益,并且会打下一个较好的文化课基础,使得大学的学习轻松得多。
3、关于基础
在化学竞赛中,最重要的就是基础,没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学得多深都会是 空中楼阁。这个基础包括两方面,一个是高中课程尤其是化学的基础,另一个就是大学课程的基础。在学习化学竞赛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很好的高中化学基础,否则学大学课程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觉得不伦不类,学不到位。很多人(包括我)在做高考化学题的时候会觉得非常痛苦,这是不应该有的情况。应该承认,化学竞赛的确会对高中的化学考试有负面影响,但如果高中基础较好的话,这些影响完全是可以克服的。巩固高中的基础不需要投入大块的时间去做平时发的卷子,只需利用些小块时间即可,比如在课间做一套高考卷的选择题。做高考题时要保证速度和准确度,这对提高竞赛的解题水平是很有帮助的。在高中知识全部学完之后,可以尝试定时一小时做一套高考卷子,如果随便拿出一套高考卷(除了江苏的)都能轻松完成,并且分数在140分之上(150满分),那么就可以认为,你的高中化学基础已经很好了。
对于参加化学竞赛尤其是想进入冬令营角逐的人,大学化学的基础是极重要的。虽然大纲中强调化学竞赛内容是中学化学的自然生长点,但实际上这些内容都是依托于大学化学知识的,如果大学知识学得到位,在做竞赛题时就会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解题的感觉会完全不同。在学习大学化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系统性,这会使你所学的知识成为一个很有秩序的体系,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一盘散沙。所以要定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将各个部分知识连贯起来,这对于巩固基础是很重要的。学习的时候将读书与做习题结合起来,多练习多思考,也利于加强基础。对于大学的基础达到何种程度,很难有一个确定的衡量标准,因人而异。如果在学完一科的知识后,对这科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且在一段时间(如半年)之后仍有较清晰的印象,并且能灵活运用书中的知识来解决问题,那么大学基础应该就不错了。
4、看书与做题
这里的书指的是大学教材及一些学科的专著,题则指竞赛题。对于应该多看书还是多做题这个问题,一位前辈说过的话我觉得很好:“看书多做题少的人就像《笑傲江湖》中华山派的气宗,而做题多看书少的人则是剑宗,短期内后者会比前者要强,但假以时日,前者一定会远强于后者。”以我个人的经验看来,题不能不做,也可以多做,但前提是看的书要足够多足够扎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一流的水平。
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精和细,至少要对书上的大部分知识有较深刻的记忆,千万不要为了看书的速度和数量而忽略质量。书不一定要看很多,也不一定要看得太深,但是一定看得精。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第一遍看书的时候如果效果不好,以后再看多少遍也觉得提高不大,因此要注重第一遍看书的质量,看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先标记下来,等到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之后很多地方就会豁然开朗。看书时要多思考,多想想这个物质为什么是这个颜色这个状态的,这个反应为什么这么发生,这个公式是怎么推来的,这样才能从书中看出书外的东西,才能有更多的收获。有问题可以先留着,过一段时间再想想,可以一直将问题留到竞赛前再问。要善于总结出适合于自己理解记忆的知识体系,提取出书中的精华,对这本书讲述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需要指出的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现在的书没有一本是没有错误的(甚至传为神话的邢大本也有从第一版延续到第三版的错误),所以看书时一定要慎重,多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对比,敢于指出书中的错误,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对于竞赛题,我的意见是尽量晚做,在没有足够的大学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去做竞赛题,只会将好的竞赛题糟蹋了。开始做题的时间因人而异,我觉得在高二的六月份开始做就来得及。市面上几乎没有好的竞赛书,大多数漏洞百出,看这些书不会受益反会受其误导。我看过的只有我写在《化学竞赛书目》中的那几本还是不错的,胡波的模拟题建议大家不要多做,那些题与竞赛的思想完全背离,做多了会影响解答竞赛题的思路,实在没有题做时可以挑一两套出得比较好的练练手,但一定不要跟着他的思路走。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兼顾速度和准确度,这两者在竞赛中是会决定一切的。速度是建立在对知识熟练的基础上的,而准确度则完全出于平时的做题习惯。平时做题的时候要好好写计算过程以及对每一个问题的解释,并仔细思考答案的说法,从做题中学会用化学的语言来解释问题。做题时对于答案要慎重,很多答案都是有问题的,要认真考虑。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轻易不要看答案,在没有绝对把握前,一定要再想想自己写得到底对不对。历年的全国初赛和冬令营题都应留到最后再做,用来找做题的感觉。好的竞赛题不多,一定要珍惜。
4、关于化学实验
尽管只有冬令营才考实验,但是对于觉得有实力冲击省队的同学,实验应该 3 尽早开始做,做实验的时候要勤于思考,善于变通,并锻炼自己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实验前要想好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要点是什么,做好时间安排。做实验时要充满自信,稳中求快,注意实验的整体和每一个细节。在竞赛中,实验速度是很重要的,所以平时练习时一定要尽量加快速度。在开始做实验的时候,要注意对基本操作尤其是分析操作的练习,要做到每一个操作都极其熟练而且准确无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多做做滴定,要做到每次滴定的相对极差都在千分之二以内。每年四川省的选手都会在实验上吃亏,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
二、准备竞赛的时间安排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时间安排是因人而异的。我只是说一下我自己认为合理的安排,取舍可以按各人的具体情况而定。这个安排是适于想进入冬令营参加决赛的人的,但是对于只想拿省一等奖的人来说,我觉得也有一定的参考性,各种级别的竞赛是互相联系的,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来看待竞赛学习竞赛,或许会有更大的收获。,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
高二下学期及暑假:这学期的时间是极其宝贵的,可以考虑放弃一些平时课程,在实验室自习。四月份的预赛一般都能通过,那都是省化工会为了收钱而搞得,不要太分心,以免耽误学习大学课程的进度。
四月份可以复习结构化学和无机化学。对于结构化学,开始可以看段老师的《结构化学基础》,全书通读一遍,需要用到薛定谔方程、量子力学、群论之处可以跳过,适当地做做课后习题。晶体前面的知识可以略放松一些,无需太深究,只要对知识有一定的印象即可,但对于势箱、元素周期性、相对论效应、氢键和超分子要有较好的掌握,如果有兴趣,也可以看看对称操作和点群符号。在学习晶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点阵概念的理解,注意对结构基元、晶胞等概念的区别。可以说,晶体那章的前十几页就决定了晶体能否学通,因此在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慢,要仔细思考,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在晶体的学习中,书中出现的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参数都要试着推导,对每个晶胞都要仔细研究,深刻记忆。金属晶体是理解各种晶体的基础,要熟练掌握。离子晶体一章中的鲍林三规则很有用,要学会灵活运用。看过《结构化学基础》之后,可以做做《无机与结构化学习题》中能看懂的题目。如果有时间,可以看看《高等无机结构化学》。这本书难度要大一些。前面的内容挑能看懂的看,晶体一章中的晶胞及每一句话都要理解记忆,4 后面的元素部分略看一遍,对书中出现的特殊的东西有一些印象即可,没必要仔细研究。
对于分析化学。如果高中数学的基础很好,可以看《化学分析原理》,除了电位分析、数理统计,其他各章都应细看。这本书较难,书中出现的每一个公式都要会推导,尤其对于酸碱滴定和络合滴定,所有内容(包括终点误差、缓冲容量等)都要掌握。学过每章之后,都要做《分析化学例题与习题》上对应的习题。在学习分析化学的过程中,习题是很重要的,在做习题时,最好做到既快又准,一遍就算出正确答案。做分析化学的习题,不仅会提高分析化学的水平,也会提高计算能力,从而减少了在竞赛中算错数的可能。分析化学的习题是最能练习耐心和做题的准确度的,一定要重视。
学过结构、分析化学之后,可以考虑看一看《普通无机化学》,复习元素。这时就要将已经遗忘的知识捡起来,对镧系锕系以外的所有元素的性质都有较好的掌握。然后就应该系统地复习有机化学知识,牢固掌握每一个反应。复习之后可以做一本习题,我推荐《有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如果基础比较好,这本题应该在二十天之内做完。做题的时候要注意自己印象不深刻的反应,同时提高自己做有机合成题的水平。这本题最后有一些考研题,可以用来增强自信。
大约在六月之前,上述任务应该能完成,这也就宣告着初赛前的大学课程告一段落。这时就可以开始做竞赛题了。开始时应该看《高中化学竞赛高级教程》,仔细体会书中的思想,这对做初赛题有很大益处。接着就应该做题典了。如果手中有三本题典,可以都做一做,但其实做一本题典再做一做近几年的新题就够了。题典中的物化题可以留待以后再做。做题典时要特别重视历年全初、冬令营、icho的题目以及全苏或全俄竞赛题,这些题的思路很纯正,最适合准备竞赛。安徽省的无机化学题与蓝皮题典中江苏省的有机化学题都非常好,做的时候要注意。前两本题典中有一些高考难度的选择填空题,这些题可以锻炼速度和准确度,不要跳过。正常来说,五十天内三本题典都能做完。在做完一本题典之后,可以选择冬令营题按规定的时间做一做,看一看自己的实力。
做完题典之后,距开学应该还有几天。这时可以找网上一些较好的模拟题来做一做,提高自己的解题水平,但现在好题越来越难找了,化学岛上的题每年有几套较好。《金牌之路》中各章前有一些对知识的总结,可以看一看,题目则不用做。5 其他竞赛书基本都没有做的价值,无需为完成一本书而浪费时间。
高三:开学后距初赛应该还有大约半个月的时间。这时就不要再做题了,而应该开始复习。可以先复习结构化学,推荐参看《高等无机结构化学》,要特别注意书中出现的晶胞。感觉时间足够的话可以看看《中级无机化学》中关于配位化学的部分。然后,可以参照《大学普通化学(下册)》复习元素知识,并利用小块的时间参照以前做的笔记来复习有机化学。赛前一周可以对照大纲看看自己学得不扎实的知识。在看书的同时,要看以前做过的题,尤其是做错的题,对于这些题要好好思考当时是怎么错的,以后怎么避免。赛前可以做几套历年的初赛题,找找感觉,并测验一下自己的水平。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做一两套模拟题,提高自信心。这段时间最关键的就是心态的调整,在赛场上心态几乎可以决定成败。初赛时不要过于担心竞赛的结果,要尽量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不管怎样,这段竞赛的经历,就是最大的收获。
初赛之后,如果觉得自己能进入全省前二十并自信有实力冲击省队,就要开始准备省队的选拔考试。首先学习物理化学,复习热一热二和动力学,之后可以看一看电化学、相平衡,将题典上物理化学的竞赛题做完。在物化基础知识学过之后,可以有目的地做一些有机合成题。省队选拔考试时会有实验考试,也可以适当的准备准备。这些其实都不重要,关键是邀请省队选拔老师们讲几天课,内行的老师一定明白。
大约在十一月中旬,省队名单就会确定下来,省队培训也会开始。如果进入省队,就要开始着手准备冬令营考试。依照我的经验,这两个多月很难投入地学习理论知识,因此要做好时间安排。这时的学习内容就要依个人情况而定了。我建议这段时间应该学习有机中的周环、糖和氨基酸。物理化学的任务很重,上册除了统计热力学都要好好看;下册中除了原电池和动力学基础
(一)需要细看之外,其他的都应该粗看一遍,把自己能够轻松看懂的知识记下,较难理解或需要较高数学物理基础的知识可以跳过。另外元素、结构、分析的知识都应适当地加深。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竞赛,高等无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难度都太大,没有必要看,太浪费时间。在十二月时应该边学新知识边复习,做一做《分析化学习题精解》和《无机与结构化学习题》,看一看《无机结构化学(丛书第十一卷)》来复习结构化学。最后的阶段仍要看以前做过的竞赛题、大学题,系统地复习大学知识,6 尤其不要放松初赛内容。这时候中学教练已经功成名就了!
这一个多月最重要的是实验。应该承认,四川省的实验水平并不高。在川大做实验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重视每一个实验,重视每一个细节。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清楚,不要留下疑问。无机实验要追求操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并在保证产率、纯度的前提下提高速度。分析实验更要求速度,在保证每个操作都正确无误的前提下,越快越好,一般的酸碱滴定在80分钟之内较好。有机实验是重头戏,要特别注意对基础操作如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抽滤、萃取、干燥、重结晶、搅拌、控温滴加等的练习和掌握。开始的时候可以按照书上提供的参考时间来做,在熟练之后就要比参考时间提前至少一小时,快的甚至可以提前三四个小时。在做合成的时候,要做好时间统筹,而且不要放过每一次练习重结晶的机会,这对于熟悉操作、加快速度很有帮助。在最后的几天,要限时做几个冬令营的综合实验,看一看自己的实验水平。
冬令营就是一次盛宴,在这里你会结识许多朋友,会获得很多人生中宝贵的经历。冬令营时要放松心态,不用担心太多以后的事情,毕竟这时你都应该能上一个很好的大学了。在冬令营上要好好与周围的人相处,这些都会成为你日后的财富。
三、推荐书目
我在另一篇文章中已经给出了化学竞赛书目,这里提出我觉得比较适合竞赛的几本书。这些书几乎是学习竞赛(至决赛)所必备的书,看的时候可以适当取舍。
《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第三版,高教社,1994)《中级无机化学》(项斯芬、姚光庆,第一版,北大,2003)《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等,第一版,高教社,2000)《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等,第二版,高教社,1993)
《有机反应机理》,该书堪称少林秘籍,本人有幸02年在川大盗得一本。(R.T.莫里森,R.N.博伊德,复旦大学译,第一版,科学,1980)
《有机化学习题精选》(樊杰等,第一版,北大,1995)
《有机化学例题与习题》(裴伟伟、冯骏材,第一版,高教社,2002)《结构化学基础》(周公度、段连运,第三版,北大,2002)
《高等无机结构化学》(麦松威、周公度、李伟基,第二版,北大,2006)《结构和物性——化学原理的应用》(周公度,第二版,高教社,2000)《无机与结构化学习题》(麦松威等,第一版,科学,1986)
《物理化学》及习题集(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第四版,高教社,1990)《化学分析原理》(张锡瑜等编著,第一版,科学,1991)《定量分析习题精解》(武汉大学,第二版,科学,2004)
《奥林匹克化学》,该书已经有点过时,可以收藏。(吴国庆、李克安、严宣申、段连运、程铁明,第一版,北大,1993)
《化学奥林匹克题典》何炳坤等选编1968~1992 1764道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题解精编》王金理等选编1993~1998 1412道 《化学奥林匹克优化解题题典》丁漪等选编1996~2007 669道
化学竞赛是一条漫长的路途,布满鲜花,布满荆棘,但是无论如何,选择了这一条路,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要记住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这一路的收获。在这漫漫长路中,你将学会自信,学会宽容,学会互助,学会坚强。几十年后,这段竞赛生活还会提醒你,你拥有怎样一份宝贵的财富,拥有怎样一个蓬勃的青春……
谭必帅于2010年秋
第三篇:高中化学方程式小结
高中化学方程式小结
一、钠 1、4NaO22Na2O
Na2O2 2、2NaO2Na2S 3、2NaS研磨加热4、2Na2H2O2NaOHH2
5、Na2OH2O2NaOH 6、2Na2O22H2O4NaOHO2
7、Na2OCO2Na2CO3 8、2Na2O22CO22Na2CO3O2
9、Na2O2HCl2NaClH2O
10、Na2O24HCl4NaCl2H2OO2 11、2NaHCO12、NaHCO13、2NaHCO14、NaHCO3Na2CO3CO2H2O H2O
3NaOHNa2CO33Ca(OH)(少量)CaCO23Na2CO32H2O
3Ca(OH)(足量)CaCO23NaOHH2O 15、2MX22MX(M表示碱金属元素,X代表卤族元素)16、2MH22MH 17、2M2H2O2MOHH2
二、镁 铝 18、2Al2NaOH2H2O2NaAlO19、3MgN2Mg3N2 点燃23H2 20、2MgCO22MgOC
H2O2Al(OH)(3NH4)SO4(实验室制取Al(OH))3233点燃SO4)6NH21、Al(2333H22、Al(OH)3Al3H2O
223、Al(OH)NaOHNaAlO32H2O
三、铁 24、3Fe4H2O(气)Fe3O44H2
25、FeSO4高温2NaOHFe(OH)Na2SO4 226、4Fe(OH)O22H2O4Fe(OH)2327、FeCl33NaOHFe(OH)3NaCl 328、2Fe3Fe3Fe2
四、氯气
29、Cl2H2OHClHClO
2Cl2Ca(ClO)CaCl30、2Ca(OH)22CO31、Ca(ClO)2222H2O(漂白粉的制法)
H2OCaCO32HClO 32、2NaOHCl2NaClONaClH2O 33、4HClMnO34、2KMnO35、KClO32MnCl22H2OCl2(实验室制取氯气)
2416HCl(浓)2MnCl2KCl5Cl28H2O
6HCl(浓)3Cl2KCl3H2O
见光2HClO2 36、2HClO
37、NaClH2SO(浓)NaHSO438、NaHSO44HCl
NaClNa2SO4HCl
39、2NaClH2SO(浓)Na2SO42HCl(14、15结合)440、X2F22HX 41、2NaBrCl22NaClBr2 42、2NaIBr22NaBrI2(化学周期表从上至下单质还原性增强)
43、NaBrAgNO44、KIAgNO3AgBrNaNO3
3AgIKNO3(化学周期表从上至下银盐溶解度减小)45、2AgBr2AgBr2 光照
五、硫
硫酸 46、2CuSCu2S
47、FeSFeS
48、SH2H2S
CS2
49、SC高温50、3S6KOH2K2SK2SO43H2O
51、H2SH2S
2H2O2SO2 52、2H2S3O2(足)2H2O2S 53、2H2SO2(不足)点燃点燃54、2H2SSO22H2O3S 点燃
55、H2SBr2S2HBr
56、FeS2HClFeCl57、CuSO58、PbAc2H2S
4H2SCuSH2SO4 H2SPbS2HAc
259、H2SNaOHNaHSH2O 60、NaHSNaOHNa2SH2O 61、H2S2NaOHNa2S2H2O(60、61结合)62、H2S2FeCl3S2FeCl22HCl
63、H2SO(稀)FeSFeSO44H2S
64、SO22H2S3S2H2O
65、SO2Cl22H2O2HClH2SO4 66、SO2Br22H2O2HBrH2SO4 67、5SO22H2O2KMnO高温4MnSO4K2SO42H2SO4 68、4FeS211O22Fe2O38SO2
2SO225O22SO3 VOH2OSO3H2SO
4(硫酸的工业制法)
69、C2H2SO(浓)CO22SO22H2O 470、S2H2SO(浓)3SO22H2O 4H3PO71、PH2SO(浓)44SO22H2O
72、H2SH2SO(浓)SSO22H2O 473、Cu2H2SO(浓)CuSO44SO22H2O 74、2NaBr2H2SO(浓)Br2SO2Na2SO4H2O 475、2NaClH2SO(浓)Na2SO42HCl 412C11H2O 76、C11H22O114浓H2SO
六、氨 77、NH78、NH3铵盐(三解:易分解,热解,碱解)
硝酸
HClNH4Cl HNO33NH4NO3
催化剂79、4NH35O24NO6H2O 80、NH3O(纯)N2H2O 23点燃2NH81、NH4ClCa(OH)2NH82、NH4Cl(固)CaCl22H2O(实验室制取NH3)
3HCl(氨盐的热不稳定性,热解)
(NH4)SO63、242NaOH2NH3Na2SO42H2O(碱解)84、4HNO34NO光或热2O22H2O(硝酸用棕色试剂瓶)
2Cu(NO3)2NO85、Cu4HNO(浓)322H2O
3Cu(NO3)2NO4H2O 86、3Cu8HNO(稀)3287、C4HNO88、NaNO89、4NH33CO24NO22H2O
3H2SO(浓)NaHSO4PtRh4HNO3
5O24NO6H2O
高温高压90、3NO2H2O2HNO3NO 91、NONO22NaOH2NaNO2H2O
七、硅及其重要的化合物(硅为亲氟元素)
92、Si2F2SiF4
93、Si2NaOHH2ONa2SiO32H2 94、SiO95、SiO96、SiO97、SiO22CSi2CO 高温2CaOCaSiO2NaOHNa2SiO高温3 H2O
2324HFSiF42H2O
98、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 99、Na2CO3SiO100、CaCO32Na2SiOCaSiO高温3高温3CO2
SiO2CO2
第四篇:高中化学方程式小结
高中化学方程式小结(仅供参考)非金属单质(F2,Cl2 , O2 , S, N2 , P , C , Si)1, 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 nF2 +2M===2MFn(表示大部分金属)2F2 +2H2O===4HF+O2 2F2 +2NaOH===2NaF+OF2 +H2O F2 +2NaCl===2NaF+Cl2 F2 +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 +Cl2(等体积)===2ClF 3F2(过量)+Cl2===2ClF3 7F2(过量)+I2 ===2IF7 Cl2 +H2 ===2HCl 3Cl2 +2P===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2NaCl 3Cl2 +2Fe===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Fe3O4 O2+K===KO2 S+H2===H2S 2S+C===CS2 S+Fe===FeS S+2Cu===Cu2S 3S+2Al===Al2S3 S+Zn===ZnS 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N2+6Rb===2Rb3N P2+6H2===4PH3 P+3Na===Na3P 2P+3Zn===Zn3P2 2.还原性 S+O2===SO2 S+O2===SO2
S+6HNO3(浓)===H2SO4+6NO2+2H2O 3S+4 HNO3(稀)===3SO2+4NO+2H2O N2+O2===2NO
4P+5O2===P4O10(常写成P2O5)
2P+3X2===2PX3(X表示F2,Cl2,Br2)PX3+X2===PX5
P4+20HNO3(浓)===4H3PO4+20NO2+4H2O
C+2F2===CF4 C+2Cl2===CCl4
2C+O2(少量)===2CO C+O2(足量)===CO2 C+CO2===2CO
C+H2O===CO+H2(生成水煤气)2C+SiO2===Si+2CO(制得粗硅)Si(粗)+2Cl===SiCl4
(SiCl4+2H2===Si(纯)+4HCl)Si(粉)+O2===SiO2 Si+C===SiC(金刚砂)
Si+2NaOH+H2O===Na2SiO3+2H2 3,(碱中)歧化
Cl2+H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Cl2+6KOH(热,浓)===5KCl+KClO3+3H2O
3S+6NaOH===2Na2S+Na2SO3+3H2O
4P+3KOH(浓)+3H2O===PH3+3KH2PO2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3C+CaO===CaC2+CO 3C+SiO2===SiC+2CO
二,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
2Na+H2===2NaH 4Na+O2===2Na2O 2Na2O+O2===2Na2O2 2Na+O2===Na2O2 2Na+S===Na2S(爆炸)2Na+2H2O===2NaOH+H2 2Na+2NH3===2NaNH2+H2 4Na+TiCl4(熔融)===4NaCl+Ti Mg+Cl2===MgCl2 Mg+Br2===MgBr2 2Mg+O2===2MgO Mg+S===MgS Mg+2H2O===Mg(OH)2+H2 2Mg+TiCl4(熔融)===Ti+2MgCl2 Mg+2RbCl===MgCl2+2Rb 2Mg+CO2===2MgO+C 2Mg+SiO2===2MgO+Si Mg+H2S===MgS+H2 Mg+H2SO4===MgSO4+H2 2Al+3Cl2===2AlCl3 4Al+3O2===2Al2O3(钝化)
4Al(Hg)+3O2+2xH2O===2(Al2O3.xH2O)+4Hg 4Al+3MnO2===2Al2O3+3Mn 2Al+Cr2O3===Al2O3+2Cr 2Al+Fe2O3===Al2O3+2Fe 2Al+3FeO===Al2O3+3Fe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2SO4(浓)===Al2(SO4)3+3SO2+6H2O(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Al+4HNO(稀)===Al(NO3)3+NO+2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Fe+3Br2===2FeBr3 Fe+I2===FeI2 Fe+S===FeS 3Fe+4H2O(g)===Fe3O4+4H2 Fe+2HCl===FeCl2+H2 Fe+CuCl2===FeCl2+Cu Fe+SnCl4===FeCl2+SnCl2(铁在酸性环境下,不能把四氯化锡完全 还原为单质锡 Fe+SnCl2==FeCl2+Sn)三, 非金属氢化物(HF,HCl,H2O,H2S,NH3)1,还原性: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4HCl(g)+O2===2Cl2+2H2O
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14HCl+K2Cr2O7===2KCl+2CrCl3+3Cl2+7H2O
2H2O+2F2===4HF+O2
2H2S+3O2(足量)===2SO2+2H2O 2H2S+O2(少量)===2S+2H2O 2H2S+SO2===3S+2H2O
H2S+H2SO4(浓)===S+SO2+2H2O 3H2S+2HNO(稀)===3S+2NO+4H2O
5H2S+2KMnO4+3H2SO4===2MnSO4+K2SO4+5S+8H2O
3H2S+K2Cr2O7+4H2SO4===Cr2(SO4)3+K2SO4+3S+7H2O 高中化学方程式小结(仅供参考)H2S+4Na2O2+2H2O===Na2SO4+6NaOH 2NH3+3CuO===3Cu+N2+3H2O 2NH3+3Cl2===N2+6HCl 8NH3+3Cl2===N2+6NH4Cl 4NH3+3O2(纯氧)===2N2+6H2O 4NH3+5O2===4NO+6H2O
4NH3+6NO===5N2+6HO(用氨清除NO)NaH+H2O===NaOH+H2
4NaH+TiCl4===Ti+4NaCl+2H2 CaH2+2H2O===Ca(OH)2+2H2 2,酸性:
4HF+SiO2===SiF4+2H2O
(此反应广泛应用于测定矿样或钢样中SiO2的含量)
2HF+CaCl2===CaF2+2HCl H2S+Fe===FeS+H2
H2S+CuCl2===CuS+2HCl
H2S+2AgNO3===Ag2S+2HNO3 H2S+HgCl2===HgS+2HCl
H2S+Pb(NO3)2===PbS+2HNO3 H2S+FeCl2===
2NH3+2Na==2NaNH2+H2(NaNH2+H2O===NaOH+NH3)3,碱性:
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NH3+NaCl+H2O+CO2===NaHCO3+NH4Cl(此反应用于工业制备小苏打,苏打)4,不稳定性: 2HF===H2+F2 2HCl===H2+Cl2 2H2O===2H2+O2 2H2O2===2H2O+O2 H2S===H2+S 2NH3===N2+3H2 四,非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2SO2+O2===2SO3 2SO2+O2+2H2O===2H2SO4(这是SO2在大气中缓慢发生的环境化学反应)
SO2+Cl2+2H2O===H2SO4+2HCl SO2+Br2+2H2O===H2SO4+2HBr SO2+I2+2H2O===H2SO4+2HI SO2+NO2===SO3+NO 2NO+O2===2NO2 NO+NO2+2NaOH===2NaNO2(用于制硝酸工业中吸收尾气中的NO和NO2)
2CO+O2===2CO2 CO+CuO===Cu+CO2 3CO+Fe2O3===2Fe+3CO2 CO+H2O===CO2+H2 2,氧化性:
SO2+2H2S===3S+2H2O SO3+2KI===K2SO3+I2 NO2+2KI+H2O===NO+I2+2KOH(不能用淀粉KI溶液鉴别溴蒸气和NO2)4NO2+H2S===4NO+SO3+H2O 2NO2+Cu===4CuO+N2 CO2+2Mg===2MgO+C(CO2不能用于扑灭由Mg,Ca,Ba,Na,K等燃烧的火灾)SiO2+2H2===Si+2H2O SiO2+2Mg===2MgO+Si 3,与水的作用: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3NO2+H2O===2HNO3+NO N2O5+H2O===2HNO3 P2O5+H2O===2HPO3 P2O5+3H2O===2H3PO4
(P2O5极易吸水,可作气体干燥剂
P2O5+3H2SO4(浓)===2H3PO4+3SO3)CO2+H2O===H2CO3 4,与碱性物质的作用:
SO2+2NH3+H2O===(NH4)2SO3
SO2+(NH4)2SO3+H2O===2NH4HSO3(这是硫酸厂回收SO2的反应.先用氨水吸收SO2, 再用H2SO4处理: 2NH4HSO3+H2SO4===(NH4)2SO4+2H2O+2SO2
生成的硫酸铵作化肥,SO2循环作原料气)SO2+Ca(OH)2===CaSO3+H2O
(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可用品红鉴别)
SO3+MgO===MgSO4
SO3+Ca(OH)2===CaSO4+H2O
CO2+2NaOH(过量)===Na2CO3+H2O CO2(过量)+NaOH===NaHCO3
CO2+Ca(OH)2(过量)===CaCO3+H2O 2CO2(过量)+Ca(OH)2===Ca(HCO3)2 CO2+2NaAlO2+3H2O===2Al(OH)3+Na2CO3
CO2+C6H5ONa+H2O===C6H5OH+NaHCO3
SiO2+CaO===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常温下强碱缓慢腐蚀玻璃)
SiO2+Na2CO3===Na2SiO3+CO2 SiO2+CaCO3===CaSiO3+CO2 五,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6FeO+O2===2Fe3O4
FeO+4HNO3===Fe(NO3)3+NO2+2H2O 2,氧化性:
Na2O2+2Na===2Na2O(此反应用于制备Na2O)
MgO,Al2O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Al.一般通过电解制Mg和Al.Fe2O3+3H2===2Fe+3H2O(制还原铁粉)Fe3O4+4H2===3Fe+4H2O 3,与水的作用: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此反应分两步: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H2O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 BaO2+H2SO4(稀)===BaSO4+H2O2)MgO+H2O===Mg(OH)2(缓慢反应)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2O+SO3===Na2SO4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Al2O3是两性氧化物: Al2O3+2NaOH===2NaAlO2+H2O)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g)===Fe2S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六,含氧酸
作者: 灭绝001 2005-10-23 13:36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高中化学方程式小结(仅供参考)1,氧化性: 4HClO3+3H2S===3H2SO4+4HCl HClO3+HI===HIO3+HCl 3HClO+HI===HIO3+3HCl HClO+H2SO3===H2SO4+HCl HClO+H2O2===HCl+H2O+O2(氧化性:HClO>HClO2>HClO3>HClO4, 但浓,热的HClO4氧化性很强)2H2SO4(浓)+C===CO2+2SO2+2H2O 2H2SO4(浓)+S===3SO2+2H2O H2SO4+Fe(Al)室温下钝化
6H2SO4(浓)+2Fe===Fe2(SO4)3+3SO2+6H2O
2H2SO4(浓)+Cu===CuSO4+SO2+2H2O H2SO4(浓)+2HBr===SO2+Br2+2H2O H2SO4(浓)+2HI===SO2+I2+2H2O H2SO4(稀)+Fe===FeSO4+H2 2H2SO3+2H2S===3S+2H2O
4HNO3(浓)+C===CO2+4NO2+2H2O 6HNO3(浓)+S===H2SO4+6NO2+2H2O 5HNO3(浓)+P===H3PO4+5NO2+H2O 6HNO3+Fe===Fe(NO3)3+3NO2+3H2O 4HNO3+Fe===Fe(NO3)3+NO+2H2O
30HNO3+8Fe===8Fe(NO3)3+3N2O+15H2O
36HNO3+10Fe===10Fe(NO3)3+3N2+18H2O
30HNO3+8Fe===8Fe(NO3)3+3NH4NO3+9H2O
2,还原性:
H2SO3+X2+H2O===H2SO4+2HX(X表示Cl2,Br2,I2)
2H2SO3+O2===2H2SO4
H2SO3+H2O2===H2SO4+H2O
5H2SO3+2KMnO4===2MnSO4+K2SO4+2H2SO4+3H2O
H2SO3+2FeCl3+H2O===H2SO4+2FeCl2+2HCl 3,酸性:
H2SO4(浓)+CaF2===CaSO4+2HF H2SO4(浓)+NaCl===NaHSO4+HCl H2SO4(浓)+2NaCl===Na2SO4+2HCl H2SO4(浓)+NaNO3===NaHSO4+HNO3 3H2SO4(浓)+Ca3(PO4)2===3CaSO4+2H3PO4
2H2SO4(浓)+Ca3(PO4)2===2CaSO4+Ca(H2PO4)2
3HNO3+Ag3PO4===H3PO4+3AgNO3 2HNO3+CaCO3===Ca(NO3)2+H2O+CO2(用HNO3和浓H2SO4不能制备H2S,HI,HBr,(SO2)等还原性气体)
4H3PO4+Ca3(PO4)2===3Ca(H2PO4)2(重钙)
H3PO4(浓)+NaBr===NaH2PO4+HBr H3PO4(浓)+NaI===NaH2PO4+HI 4,不稳定性:
2HClO===2HCl+O2 4HNO3===4NO2+O2+2H2O H2SO3===H2O+SO2 H2CO3===H2O+CO2 H4SiO4===H2SiO3+H2O 七,碱
1,低价态的还原性:
4Fe(OH)2+O2+2H2O===4Fe(OH)3 2NaOH+SO2(少量)===Na2SO3+H2O NaOH+SO2(足量)===NaHSO3 1,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2NaOH+SiO2===NaSiO3+H2O 2NaOH+Al2O3===2NaAlO2+H2O 2NaOH+Cl2===NaCl+NaClO+H2O NaOH+HCl===NaCl+H2O NaOH+H2S(足量)===NaHS+H2O 2NaOH+H2S(少量)===Na2S+2H2O 3NaOH+AlCl3===Al(OH)3+3NaCl NaOH+Al(OH)3===NaAlO2+2H2O(AlCl3和Al(OH)3哪个酸性强?)NaOH+NH4Cl===NaCl+NH3+H2O Mg(OH)2+2NH4Cl===MgCl2+2NH3.H2O Al(OH)3+NH4Cl 不溶解 3,不稳定性: Mg(OH)2===MgO+H2O 2Al(OH)3===Al2O3+3H2O 2Fe(OH)3===Fe2O3+3H2O Cu(OH)2===CuO+H2O 八,盐 1,氧化性: 2FeCl3+Fe===3FeCl2 2FeCl3+Cu===2FeCl2+CuCl2(用于雕刻铜线路版)2FeCl3+Zn===2FeCl2+ZnCl2 FeCl3+Ag===FeCl2+AgC Fe2(SO4)3+2Ag===FeSO4+Ag2SO4(较难反应)Fe(NO3)3+Ag 不反应
2FeCl3+H2S===2FeCl2+2HCl+S 2FeCl3+2KI===2FeCl2+2KCl+I2
FeCl2+Mg===Fe+MgCl2 2,还原性:
2FeCl2+Cl2===2FeCl3
3Na2S+8HNO3(稀)===6NaNO3+2NO+3S+4H2O
3Na2SO3+2HNO3(稀)===3Na2SO4+2NO+H2O
2Na2SO3+O2===2Na2SO4 3,与碱性物质的作用:
MgCl2+2NH3.H2O===Mg(OH)2+NH4Cl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FeCl3+3NH3.H2O===Fe(OH)3+3NH4Cl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3PO4+HCl===Na2HPO4+NaCl Na2HPO4+HCl===NaH2PO4+NaCl NaH2PO4+HCl===H3PO4+NaCl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3Na2CO3+2AlCl3+3H2O===2Al(OH)3+3CO2+6NaCl
3Na2CO3+2FeCl3+3H2O===2Fe(OH)3+3CO2+6NaCl
3NaHCO3+AlCl3===Al(OH)3+3CO2 3NaHCO3+FeCl3===Fe(OH)3+3CO2
3Na2S+Al2(SO4)3+6H2O===2Al(OH)3+3H2S
3NaAlO2+AlCl3+6H2O===4Al(OH)3 5,不稳定性: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NH4Cl===NH3+HCl
NH4HCO3===NH3+H2O+CO2 2KNO3===2KNO2+O2
2Cu(NO3)3===2CuO+4NO2+O2 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2KCl+3O2
2NaHCO3===Na2CO3+H2O+CO2 Ca(HCO3)2===CaCO3+H2O+CO2 CaCO3===CaO+CO2 MgCO3===MgO+CO2
第五篇:高中化学竞赛辅导总结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总结
易柏柏 钟禄元 谢名军
有人说“竞赛辅导”关键在学生,只要他肯钻就能取得好成绩,如果是这样说,那正应了一句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内道。”其实学生的素质是一方面,而老师的作用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我们不妨来分析韩阳、范德良、谭圣林、曾喆的情况,高一年级韩阳是高一(9)班10号的学生,在统招排名中是在138名(从学校会考证号、编排查的),在初中阶段竞赛成绩是物理获省、化学仅市一等奖,而范德良在初中阶段几乎没什么奖,为什么今天得以成功,下面我从两个大方面来说对他们的培养过程。
一、前期的竞赛辅导
(一)老师对学生的引导是关键。
要将学生引导好不仅仅是对学生简单的几句鼓励、几句游说,更多地是通过一个老师以下几方面对学生的引导:
其一,老师的人格魅力。要能最出人格魅力,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而在平常极其普通的每节课及课外与学生的一言一行,这些都必须让学生对你折服,举个简单的例子:曾喆,是我初中开始上他的化学课,以致于我在高一(3)班上课时声音很响,写字很劲道,而使得高一(2)班学生轰堂大笑时,他在班上站起来大声说:“你们不能笑我的化学老师!”他在黄华萍的课堂上都能如此地维护我,可想而知我叫他们上辅导课时肯定是积极参加的。而范德良他们在高二时他们班个别老师竟然在班上多次说对化学竞赛消极的话,但学生还是一腔热情地来上课,而且为此还与那老师在某些方面发生抵触!
其二,知识的魅力。当你让学生参加你的辅导时,你必须自己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有一句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得有一桶水。”想一想,当你辅导学生满怀希望地来问你一个问题,你答不出个所以然,或者每次说我回 1 去翻翻资料再告诉你,那可想而知,学生肯定慢慢地失去兴趣,就像“小学生与一分钱的那个短片”一样,最终学生捡到东西也就懒得交给老师了!
(二)老师对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并将之实施于辅导中是保障
其一是:老师是化学理论指导家。要做好这一点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要有丰富的知识就能办到的,必须付出劳动,我在这方面重新温习了我大学的所有跟专业有关的课本:无机(上下册)、有机(上下册)、物质结构、分析化学、无机实验、有机实验、配位化学等等。
其二是:老师是化学是竞赛的大行家。
在这引导方面,我在高一时觉得就感到非常成功,因为在高一第二学期开始他在化学方面的时间内较多,开始出现偏科,而且与家里发生矛盾,在其父母干涉下,矛盾升级,曾一个星期不在家与父母吃饭,最后以父母缓协而结束矛盾。
要成为这两大家,就必须钻研理论,钻研近十年的考钢、考题,进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头头是道,才能不断地为学生答疑解惑,才能保障学生的学习。在这里老师就像高速公路上的后勤保障系统一样:给驾驶员提供路标、加油、维修、餐饮等等,但是老师自身只要哪里说没做好,都可能使得学生不能积极地去钻研!讲一这,又回过头来说:“只要学生肯钻就一定能出成绩”这句话,如果你只提供高速公路,而不提供保障、设施,是无法到达目的地的。要知这可是超长途呀。两年多的时间,你要能让他两年如一日地钻研,老师不起重要作用可能吗?
在刚才说到要使自己成为竞赛大行家,就必须先钻研近十年的考纲、近十年的考题,并上网搜索大量相关的习题,高一时在化学实验室上网收集80年代开始的题,后面在高二时在新教学楼上网收集,总感到不方便,所以在去年上半年在刚弄玩房子经济紧张时买了电脑、打印机、上了宽带,此时就非常方便。这样手头上就有充足的资料、习题,而且还对这些习题分类归类好,给学生练习,2 这一点因人而异,象这一年大多数只有36页的无机、33页有机,而对于肯钻研的韩阳,我给了他300多页A4纸的习题,而且这些习题自己都要能做出答案来的!
(三)老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补充
象在前面提到韩阳与家庭出现矛盾时,我曾主动找过学生自己及学生家长,认真做好协调工作,最后在协调下达成一致意见,共同支持韩阳的学习和竞赛,以致后面家长有什么问题都通过我来跟他沟通,还有曾喆,他这个学生体质较差,经常有病,这也是导致他这次只得三等奖的原因,特别是高二暑假这个时间是至关重要的,但他就是在这个时间住院一个星期,在家养了十几天,在这段时间内我经常打电话给他,告诉他要注意的问题,有什么新的变化可有什么好的习题我都打印好后,叫其他同学转给他!而今年获奖的范德良,同样为了他的事多次与他和他家长沟通,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做好思想方面的工作,此外在高
一、高二每次月考等大考结束后都关注他们的总成绩情况,并及时与他们谈话、沟通,告诫他们不能偏科等等情况。
另外,在平时他们只要有问题就直接到家中问,到办公室问,来家里最多。
二、参赛名单正式确定以后
说实在的,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辅导我心有余力而力不足,因此我只是给他定了一大纲式的复习计划和冲刺计划。
1、复习计划:理论:熟悉大学课本中主要知识同时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做好记录。
实践:关注近几年的复赛试题:特别是实验操作,发现一个共同点都是要考中和滴定及分析天平的使用,有针对性的在学校加强训练。
2、冲刺:通过私人关系,请专家学者对他们进行辅导,例: 有机化学:罗国添(师院硕士导师)
无机化学:胡乔生(师院系主任)、练萍(系实验室主任)物理化学:胡跃华,曾专门在他办公室辅导了两个下午 无机实验、有机实验:练萍、腾丽丽等共同。
三、省级赛结束后
及时关注成绩,同时又不断地安抚最有希望的学生,关于这一点关键又在于老师对赛题的把握,结合学生自己估的分数情况,及时准确地确定出可能获得选拔资格的学生名单,而后鼓励他们继续按更高的要求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