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牡丹城市文化IP的建议
从国内外发达地区城市化的路径看,凡是城市文化IP鲜明、特色突出的基本上都是名牌城市,核心竞争力都比较强。无论是以音乐为主题文化的维也纳,以时装为主题文化的巴黎,以金融为主题文化的上海,以火锅为主题文化的重庆,无一不是如此。培育牡丹城市文化IP能推动垫江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吸引外地观光客到垫江游玩,从而带动垫江旅游业、制造业等产业发展,产生经济效益,也能带给垫江人民一种家乡感、归属感。垫江的城市特质就是牡丹,要想培育牡丹城市文化IP就必须探寻其所包含的元素、意向以及效应。
一、精准定位“牡丹城市”
垫江的牡丹是山水牡丹,它的综合价值超过了人文牡丹,如何让人一提起牡丹就想起垫江这座城市?我认为应该先精准定位“牡丹城市”。
(一)围绕“牡丹+旅游”进行建设。
打造开发“牡丹故里”绿道,在沿明月山,龙溪河附近规划修建绿色通道,以慢行道路为主,用于步行和骑自行车,沿途与牡丹园、柚子园、李子园、油菜园、梨子园等连接,并布局一批以农产品为主的旅游商品市场,发展一批特色突出的乡村农家乐,建立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特色餐饮为一体的链条式旅游体系。同时结合垫江的区位优势和城市建设愿景,把垫江作为旅游产品来规划、建设、管理,吸引外地游客到垫江旅游。(二)围绕“牡丹+生产”进行研发。
根据牡丹的观赏、医疗、保健、饮食价值,开发生产食品、药品、保健品及旅游工艺品等系列产品。加强与科研院所、科研公司、科研高校的合作,围绕科研、种植、开发加工可形成系列产业链,研发生产牡丹系列产品,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精准定位“牡丹城市”是培育牡丹城市文化IP之基,有利于提高垫江“牡丹城市”综合竞争力,形成垫江“牡丹城市”品牌效应。要认清形势,坚持不懈地抓好牡丹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着力塑造富有吸引力的垫江特色牡丹文化。要推动牡丹产业、旅游业向系统化、深层次发展,把牡丹文化、旅游价值与市场价值结合起来。通过展会、奖评等形式,让广大从业人员“名利双收”。引导形成价值取向,真正擦亮“中国牡丹城”的城市名片。
二、积极传播“牡丹文化”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散于历代各种古籍者,不乏其文。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俗学的一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完整机体的一个细胞。垫江牡丹文化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可以反映出垫江人民生活的基本概貌。积极传播“牡丹文化”是培育牡丹城市文化IP之重,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积极举办文化活动。垫江牡丹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了21届,是垫江每年的重大文化活动,以垫江牡丹文化节为系带,开展美术,书法,摄影,健身,养生等艺术文化活动。从实际文化活动中提升对垫江山水牡丹多方面的了解,更细致地触摸垫江山水牡丹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特征,提高牡丹文化的品位,丰富垫江人民的业余文化活动,更加热爱垫江这座城市。
(二)创新宣传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广度以及持久性,结合当下最流行的网红打卡的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的特殊方式进行云赏花营销宣传活动,邀请来自全国的知名旅游博主、网红大咖、民间才艺达人、直销带货能手,新闻媒体共同参与,配套制作VOLG、TVC电影宣传片、抖音短视频,分批次在线直播,打造“在线景区“,让全国人民一起“赏牡丹之美“,“访垫江之精“,“行垫江之远“,“致垫江之广“,提高垫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丰富城市文化元素。在公园、广场,重要节点、城市地标等建设中,可通过展览会、楹联、壁画、民俗街市等,植入牡丹文化的元素,使更多人了解牡丹,了解垫江。还可以利用垫江独有的资源优势、文化积淀、产业特色,进行城市品牌营销,在高速路口的进出口、明月大道、龙溪河大道等主干道上安装具有牡丹特色的户外灯箱广告、三面翻广告牌,在学校、社区的宣传栏上宣传牡丹文化相关知识,增设牡丹文化小雕塑,宣传栏等市政设施,向公众传递独特、鲜明的信息,以增强公众对垫江的认知感,以影响更多的受众,向大众亮出垫江的名片:“东方不沉海,中国牡丹城”
三、深入挖掘“牡丹精神”
牡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独特方面,它是几千年来围绕着牡丹而产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它不但以文字、音像、绘画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还以无形的精神形式存在着。牡丹不仅是富强、富贵的象征,而且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内涵。要想培育好牡丹城市文化IP都需要深入挖掘牡丹文化的丰富内涵,弘扬牡丹文化的品质精神。
(一)牡丹精神进课堂。
可以通过组织教育、宣传、文旅等部门开展读牡丹诗词、辑牡丹佳句、品牡丹书画,寻牡丹故事等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牡丹文化课外活动,组织老师进行牡丹文化赛课比赛,把牡丹文化融入到垫江的文化教育中,发挥其特有的文化传承的优势,从文学历史方面寻找牡丹文化的内涵,深入挖掘牡丹精神的意义。(二)牡丹精神进礼堂。
成立“牡丹宣讲团”,把垫江县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文化室作为宣讲主阵地,把蕴含牡丹精神的故事,用艺术的形式,自编自导自演,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出来。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组织设计牡丹文化墙,在县级媒体开辟“牡丹文化、牡丹精神”专题专栏,大力开展牡丹精神宣传,讲有温度的故事,持之以恒地加强正面舆论引导,让学习牡丹精神在全县持续发酵、蔚然成风。深入挖掘“牡丹精神”是培育牡丹城市文化之魂,牡丹作为我国的国花,它历经寒冬过后的向阳而开,韬光养晦之后的一鸣惊人,都蕴含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牡丹也是开放与包容的象征,传承“牡丹”的开放精神、包容精神和发展理念,感召更多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社会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