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城市文化设施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城市文化设施建设的建议
为继续加大新城开发建设和老城保护管理力度,根据《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主要目标: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居民能够较为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精神,为体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调动各方和全民积极因素,科学实施全域城市化战略,我建议在继续大力建设新城的同时,高度重视老城改造提升,加强城市休闲文化设施建设。
首先,在提升居民对老城信心上下功夫。全县上下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在统筹全域城市化中,突出新城和老城两核建设,尤其在“十二五”老城功能转型关键时期,更要关注和重视老城建设。
其次,要在推进实质性项目建设上下功夫。在“十二五”期间,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工程:
1、实施老城区环境保护工程,抓好源头控制,加强环境监管,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尤其要集中治理城区空气污染和扬尘污染,改善城区居住环境。
2、我县老城区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广场较少,公共设施不健全,且有部分广场休闲娱乐作用逐渐弱化,如龙兴广场的地理环境优越,商业机构时常利用这一优势,在龙兴广场举行各类商业活动。文庙广场周围饭店、商铺较多,导致广场大部分场地变成了停车场。
县政府曾于2010年发出公告,旨在加强对文化广场的利用和管理,两年来,这一公告精神并未有效执行。要加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逐步增加数量,提高质量,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要与总体规划相配套,与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相配套。
应发挥龙兴广场的开阔的地理环境,对文庙广场的相应设施进行合理的改建与新建,如,需安装照明设施—路灯,加强文庙广场的休闲文化作用的硬件因素,为广场的转型创造条件。
最后,要在确保老城投入上下工夫。强化老城仍需大投入意识,增加县财力对老城改造提升的倾斜力度,改变老城改造项目资金自求平衡思维,特别是公共设施项目。同时,研究建立老城改造提升投入运作机制,为老城改造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篇:关于加强城市路灯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城市路灯,照亮多彩生活
华灯初上之时,漫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一盏盏造型别致的路灯,灿若星辰,光亮照人。这些别致新颖的路灯,不仅将城市装点的五彩缤纷,也为市民的生活增添了温馨和惬意,方便了市民的生活与工作。
路灯是城市的“眼睛”,是城市繁荣文明的象征,是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
路灯类型:
高效节能路灯,在路灯的原有基础上,通过科学技术处理,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长寿命,低功耗,高功率因数,电流谐波含量小的高效电节能路灯。该灯比原来的路灯节电65%,寿命延长3-4倍。
路灯不仅反映着一个城市面貌,同时还反映着一个城市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和政治上发达程度。“无灯不成市、灯火才辉煌”。经过逐年建设,我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聚集,社会发展,已成为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路灯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路灯建设与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看待路灯的现状,找准不足,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城市夜景照明上追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目标是值得我们探索与思考的。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市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市城镇面积不断扩大,城市道路网络逐步形成,但城市道路路灯建设相对滞后。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反映个别小区和街巷路没有路灯,存在路灯死角;二是反映有的路灯亮度不够;三是反映有的路灯损坏后维修不及时。今年,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关于路灯基础设施建设的议提案已有7件,其中主要是城区道路路灯建设滞后与加强管理的建议。从目前路灯建设管理的状况来看,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职责不清,管理脱钩。我市城区路灯以前一直是由市供电公司路灯所负责维护,近几年,我市新建了规格高、质量好的路灯,建起后却无人管理和维修,夜间偷盗电缆较为猖獗。交通肇事和盗窃对路灯设施造成的损坏比较大,2010年3月经由市政府牵头,市建设局,市供电公司三方共同研究协商后,确定市区路灯所有职能全部移交市住建局,并负责城区路灯的管养工作。目前句容市路灯养护所已正式成立,现有人员26人,分为五个科室:办公室、财务科、养护一科、养护二科、材料科。全市主次干道路灯均由路灯养护所负责检查与养护。自成立以来,路灯养护所已先后对教师公寓、梅花小区、华阳东西南北路、北环路、茅山路、羊角山路以及全市13个居委会等主次干道路灯设施进行了日常的检查与养护,并新装、增设路灯427盏,特别是一些老小区、学校、厂区、居民出行较多路段的路灯我们做到报修一起,检查一片,确保路灯的正常亮化。
(二)重建设、轻养护,体制不顺。目前,我市纳入市路灯养护所管理的总量为14210盏,华阳镇、开发区建设的道路配套的路灯有一大部分没有交接,多数路灯设施建设没有进行规划设计,以有了“灯”为标准,起点低。有了灯,不节能,使用寿命不长。有了灯,样式不新,不能装点与美化城市,自建自管已形成不成文的规定,严重制约了全市路灯建设事业的发展。
(三)资金不畅,维护经费不足。路灯建设、维修、电费支付等均相当困难。有些路灯竟成了“节日灯”、“领导视察灯”,现有路灯的维护费用,全部从路灯附加费中列支。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让路灯自生自灭的消极状态。长此以往,路灯维护工作就会越来越艰难。新建路灯电费、维护费用经费来源紧张,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为使路灯建设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根据我市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周边城市的探索实践,提出以下建议:
一、将路灯建设作为塑造城市形象的一件大事来抓,纳入优先发展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路灯建设中,按照“照明与装饰兼顾”、“路修到哪里路灯就亮到哪里”的原则,努力做到城区道路建设与路灯建设同步进行。
二、路灯建设资金的筹措,一是路灯建设采取灯随项目走的原则,即涉及主、次干道的路灯纳入道路建设计划中,园林景观照明纳入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计划中,老城区照明纳入社区建设计划。二是各镇、管委会实行谁开发、谁配套的原则完善市政设施,把路灯建设资金纳入到项目进行管理。三是市财政将代收的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路灯附加费)足额征收并拨付到位,并专款用于路灯维护的支出。四是从城市建设配套费和城市建设维护费中解决一部分路灯建设、维护资金。
三、路灯的建设。路灯建设程序建议如下:根据国家有关规章和我市实际,结合参照周边城市的成功作法,我们建议实行城镇路灯“建、管、养”一体化管理体制,路灯养护所负责编制全市路灯建设中长期规划和计划;负责城镇路灯新、改、扩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制定施工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道路照明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工作;负责对破坏城镇照明设施的行为进行执法监督。每年市住建局列出路灯建设计划并经发改委立项批复后,由市住建局负责实施,以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路灯建设,建设资金由市财政局按合同统一支付。
四、路灯维护和管理工作要加强。城市照明工程管理模式的加强,要从设计、新建、维护管理上引人竞争激励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这样才能规范城市夜景照明工程市场,才能真正实现“三高”,即:“设计高标准”,避免照搬照抄,盲目模仿;“新建高质量”,可以选择最好的施工队伍,规范施工和实行监督制约,才能出高质量的精品工程;“维护高效率”,管理与维护加强后,路灯管养工作才能有进步,才能出高效率,确保亮灯率和设施完好率,较好地实现长效管理。我们建议新建设道路的路灯要与规划配合及时到路灯所报建,便于在施工过程中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及后续维护管理工作。改、扩建时建设方要及时与路灯管理单位取的联系,避免因盲目施工造成地下管线电缆被破坏发生触电安全事故及路灯设备的损坏。建设完成后,经市路灯养护所验收合格后,路灯全部移交市路灯养护所管理。维护、管理及电费等费用从路灯附加费中列支。
五、加强宣传与巡查力度。路灯养护所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建立和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加强宣传,引导市民爱护路灯设施;加强巡查力度确保路灯设施完好,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确定专业维修队伍,定时间、定区域、定巡修责任制标准,及时修复故障损坏和消除不安全隐患,以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和亮灯率;加强路灯的夜间巡查,防止偷盗路灯设备事件的发生,保证路灯的安全运行;加强执法力度,对人为损坏和偷盗问题,管理单位应会同建设、公安等部门及时查处打击,确保照明设施不受侵害。
第三篇:关于加强城市路灯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关于加强城市路灯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路灯是城市的“眼睛”,是城市繁荣文明的象征,是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路灯不仅反映着一个城市面貌,同时还反映着一个城市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和政治上发达程度。“无灯不成市、灯火才辉煌”。经过逐年建设,我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聚集,社会发展,已成为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路灯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路灯建设与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看待路灯的现状,找准不足,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城市夜景照明上追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目标是值得我们探索与思考的。
一、句容市照明设施的现状
市区城镇道路路灯灯杆4540颗,灯头14210盏(套),电缆铺设403.75km。
从总体上看,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市城镇道路照明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全市基本已实现了路灯无空白,累计拥有路灯专配80台,路灯14210盏,每盏功率为110-400瓦,总功率为2219.725千瓦。同时,华阳镇和开发区的管区也新建安装了路灯,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但是,目前城镇路灯的建设与管理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市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市城镇面积不断扩大,城市道路网络逐步形成,但城市道路路灯建设相对滞后。近几
年,从群众信访来看,市民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反映个别小区和街巷路没有路灯,存在路灯死角;二是反映有的路灯亮度不够;三是反映有的路灯损坏后维修不及时。今年,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关于路灯基础设施建设的议提案已有7件,其中主要是城区道路路灯建设滞后与加强管理的建议。从目前路灯建设管理的状况来看,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职责不清,管理脱钩。我市城区路灯以前一直是由市供电公司路灯所负责维护,近几年,我市新建了规格高、质量好的路灯,建起后却无人管理和维修,夜间偷盗电缆较为猖獗。交通肇事和盗窃对路灯设施造成的损坏比较大,2010年3月经由市政府牵头,市建设局,市供电公司三方共同研究协商后,确定市区路灯所有职能全部移交市住建局,并负责城区路灯的管养工作。目前句容市路灯养护所已正式成立,现有人员26人,分为五个科室:办公室、财务科、养护一科、养护二科、材料科。全市主次干道路灯均由路灯养护所负责检查与养护。自成立以来,路灯养护所已先后对教师公寓、梅花小区、华阳东西南北路、北环路、茅山路、羊角山路以及全市13个居委会等主次干道路灯设施进行了日常的检查与养护,并新装、增设路灯427盏,特别是一些老小区、学校、厂区、居民出行较多路段的路灯我们做到报修一起,检查一片,确保路灯的正常亮化。
(二)重建设、轻养护,体制不顺。目前,我市纳入市路灯养护所管理的总量为14210盏,华阳镇、开发区建设的道路配套的路灯有一大部分没有交接,多数路灯设施建设没有进行规划设计,以有了“灯”为标准,起点低。有了灯,不节能,使用寿命不长。有了灯,样式不新,不能装点与美化城市,自建自管已形成不成文的规定,严重制约了全市路灯建设事业的发展。
(三)资金不畅,维护经费不足。路灯建设、维修、电费支付等均相当困难。有些路灯竟成了“节日灯”、“领导视察灯”,现有路灯的维护费用,全部从路灯附加费中列支。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让路灯自生自灭的消极状态。长此以往,路灯维护工作就会越来越艰难。新建路灯电费、维护费用经费来源紧张,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为使路灯建设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根据我市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周边城市的探索实践,提出以下建议:
一、将路灯建设作为塑造城市形象的一件大事来抓,纳入优先发展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路灯建设中,按照“照明与装饰兼顾”、“路修到哪里路灯就亮到哪里”的原则,努力做到城区道路建设与路灯建设同步进行。
二、路灯建设资金的筹措,一是路灯建设采取灯随项目走的原则,即涉及主、次干道的路灯纳入道路建设计划中,园林景观照明纳入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计划中,老城区照明纳入社区建设计划。二是各镇、管委会实行谁开发、谁配套的原则完善市政设施,把路灯建设资金纳入到项目进行管理。三是市财政将代收的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路灯附加费)足额征收并拨付到位,并专款用于路灯维护的支出。四是从城市建设配套费和城市建设维护费中解决一部分路灯建设、维护资金。
三、路灯的建设。路灯建设程序建议如下:根据国家有关规章和我市实际,结合参照周边城市的成功作法,我们建议实行城镇路灯“建、管、养”一体化管理体制,路灯养护所负责编制全市路灯建设中长期规划和计划;负责城镇路灯新、改、扩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制定施工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道路照明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工作;负责对破坏城镇照明设施的行为进行执法监督。每年市住建局列出路灯建设计划并经发改委立项批复后,由市住建局负责实施,以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路灯建设,建设资金由市财政局按合同统一支付。
四、路灯维护和管理工作要加强。城市照明工程管理模式的加强,要从设计、新建、维护管理上引人竞争激励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这样才能规范城市夜景照明工程市场,才能真正实现“三高”,即:“设计高标准”,避免照搬照抄,盲目模仿;“新建高质量”,可以选择最好的施工队伍,规范施工和实行监督制约,才能出高质量的精品工程;“维护高效率”,管理与维护加强后,路灯管养工作才能有进步,才能出高效率,确保亮灯率和设施完好率,较好地实现长效管理。我们建议新建设道路的路灯要与规划配合及时到路灯所报建,便于在施工过程中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及后续维护管理工作。改、扩建时建设方要及时与路灯管理单位取的联系,避免因盲目施工造成地下管线电缆被破坏发生触电安全事故及路灯设备的损坏。建设完成后,经市路灯养护所验收合格后,路灯全部移交市路灯养护所管理。维护、管理及电费等费用从路灯附加费中列支。
五、加强宣传与巡查力度。路灯养护所制定切实可行的
有效措施,建立和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加强宣传,引导市民爱护路灯设施;加强巡查力度确保路灯设施完好,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确定专业维修队伍,定时间、定区域、定巡修责任制标准,及时修复故障损坏和消除不安全隐患,以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和亮灯率;加强路灯的夜间巡查,防止偷盗路灯设备事件的发生,保证路灯的安全运行;加强执法力度,对人为损坏和偷盗问题,管理单位应会同建设、公安等部门及时查处打击,确保照明设施不受侵害。
第四篇:关于市政道路及设施建设情况及建议
关于***市政道路及设施 现状情况与工作建议
一、市政基础设施基本情况
****位于成都市三环路以东,地处城郊结合部,面积约1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9万人,区域内有川师东校区、川师成龙校区两所高校。洪河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属成都市统一规划范围,一部分属旧城改造范围,受规划和改造进度影响,局部市政道路及设施配套相对滞后,部分道路及街道需进行大量的维修维护。为确保辖区内市政道路及设施良好,街道于2010年起至今均委托专业市政维修队伍和路灯维护单位,对辖区内的市政道路和路灯进行常年维修维护,并逐步对狭窄道路、街巷进行拓宽改造,新增部分照明设施。自2011年至2013年街道已投入市政维修维护、道路拓宽整改、路灯安装等资金约1550万元。
市政道路及设施现状情况
经调查:该片区区域内仍有规划未建设道路7条,总长约6.75公里;已建尚未完善道路5条,总长约3.67公里;已建尚需整治道路1条,总长约1.6公里。共有已建主次干道13条,总长约12.6公里,已建道路面积约22.325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约10.44万平方米;雨水管道约16.21千米,污水管道约8.05千米,雨水检查井约664座,污水检查井约322座,道路雨水口约836个;市政路灯约365盏(其中临时路灯74盏)。
二、市政道路及设施存在的问题
(1)**片区:近年来,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增加,该片区市政道路路网建设严重滞后,基础设施
配套尚不完善,使市政道路及设施出现大量破损、沉陷、局部断头路等,已严重影响到地方居民生活,虽经街道全力维修改造,但因辖区内道路及设施涉面广,加之街道整治维修经费有限,目前仍有道路破损、沉陷情况出现,已建道路部分人行道、排污、排水管道等有待进一步改善,居民反映强烈的规划道路急需推动建设。
(2)**片区:由于旧城改造尚未启动,所有市政基础设施无法得到有效改善,目前正在建设的规划道路进展缓慢,附近居民诉求强烈。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及建议
根据街道市政道路设施现状情况,我办将加大市政设施巡查力度,加快市政道路及设施维护整治进度,加强市政设施维护整治质量监管,积极协调推动规划道路建设,使辖区内市政道路及设施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工作建议:
一是建议将辖区内的主要干道及设施纳入区级相关市政设施维护单位进行统一整治管理。
二是建议加快推动规划道路建设,对辖区内断头路进行延伸打通,对狭窄道路、街巷进行拓宽改造。
三是建议尽快启动旧城改造项目,有效改善旧城片区基础设施。
四是建议区级相关部门加快道路建设进度,确保路网尽快贯通。
五是建议区级相关部门加大照明及交通安全设施的整治投入,积极推动市政设施配套完善。
六是建议区级相关部门每年(季度)给予街道适当经费
补助,作为辖区道路及市政设施维修维护经费。
2014年7月23日
第五篇: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县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我县农村文化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农
民素质明显提高,对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
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发展
还不平衡,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虽然随着广播电视“村村通”和程控电话“村村通”的基本实现,满足了人民群众看电视、沟通情况和信息的需要,各乡镇都有了文化站,部分村也有一些文化活动设施,但总的来讲,目前农村文化设施还很不足。以青树坪镇为例,在政府文化管理方面,青树坪镇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设立了文
化站,2002年乡镇机构改革时与镇电视台合并,文化站有人
员配备但无业务用房、无基本活动器材,一直未能有效地开
展工作;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镇电影院建于1976年,建筑面积为2000余平方米,能容纳1200余人,历经30余
年的风雨剥蚀,院内原有的座位已有三分之二的座椅陈旧破
烂,顶棚已经腐烂,舞台灯光和音响配置不全,效果甚差,随着人们艺术欣赏程度的转化和有线电视的冲击,乡镇电影
放映均处于瘫痪状态。目前,全县大部分乡镇无公共图书室、文化馆、文化活动中心,村一级的文化设施严重不足,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非常落后。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由于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等方面原因,致使文化设施建设存在很多的落后现状,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形成这些落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1.原有文化设施基础薄弱。城镇和农村公共文化设大多数建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各级财政“供奶”不足,设施建设配套不全、规模偏小、维护跟不上,无论是质量、结构、布局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审美需求,不能适应现阶段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2.发展文化的意识氛围不浓。基层一些干部对文化设施建设缺乏高度认识,有一种“轻文化、重经济”的主观片面想法。总认为文化工作上去了挣不了票子,吹吹打打保不住位子,唱唱跳跳饱不了肚子,看不到文化工作对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素质、促进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忽略了文化事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小文化”观点的束缚,致使一些人对文化建设在思想上不够重视,经济上不投入,建设上无规划,导致农村文化设施因循守旧,停滞不前。
3.资金投入力度不够、融资渠道狭窄。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一大瓶颈,因县、乡、村三级财力都有限,仅靠各级财政无法拿出更多的资金建设基层文化设施,而以文化设施、产业项目招商引资还处于初步阶段,存在现实困难。
三、几点建议
我县农村文化设施陈旧落后,文化事业发展机制不健全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难题。只有有效地解决好这一难题,才能解决当前广大群众存在的精神文化“饥渴”问题,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先进文化发展带来的实惠。为此,特作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要制定和完善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小城镇发展规划,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提上工作日程。要因地制宜,从当地实际出发,根据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要求,确定文化设施建设重点、规模和速度,保持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步进行。
二是要增加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要把发展文化事业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有计划、有重点地增拨文化事业经费,并将其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亟待解决农村文化设施滞后和乡镇部分文化专干待遇低的难题。
三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也是生产力,是一种独特产业。要树立经营产业的理念,充分挖掘提炼各地的历史人文、自然旅游资源,拓宽融资渠道,积极策划、包装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做到以文招商,以业养文,建设新的文化阵地,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总之,加强文化建设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是各级党政领导和文化部门具有的共同责任,我们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进一步加强领导,奋力拼搏,攻克难关,抓住有利时机,整合文化资源,建设文化陈地,繁荣文化事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把我县文化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