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范文
一、目标任务
(一)精细化组织改厕排查整改。
1.制定工作方案。以县为单位,对2017年以来已建户厕进行全覆盖排查,制定排查整改方案,明确排查事项清单。
2.明确工作责任。按照谁建设、推排查、谁整改原则,对照清单,逐村、逐户、逐项全覆盖排查,切实做到谁排查、谁签字、谁负责,力争4月底前全面完成排查工作,上半年完成问题整改,下半年巩固提升。
3.严格问题整改。乡镇要建立问题、任务、标准、责任“四个清单”,市县要建立问题整改工作台账,实行挂牌督办。坚持质量第一、群众满意,以问题为导向,从实际出发,拿出切实管用的整改具体办法和操作方案,做到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对当下能改的问题,立行立改;对短时间内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制定时间表,明确整改责任人和责任单位,扎实推动整改。
4.严格整改销号。对照清单,严格执行验收销号制度,做到整改一项、验收一项、销号一项。把新建厕所的验收程序作为整改验收程序,对照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整改验收。加强对排查整改结果的抽查复核,对零报告的村和排查问题较多的村要进行重点复核。市级抽查复核村的比例不低于30%,县级抽查复核村的比例不低于50%。改厕任务超过100户的村,按不低于10%的户进行复核,每村不少于20户。
5.坚持群众满意。把群众满意和签字认可作为整改验收标准,验收销号必须群众签字认可。建立群众投诉问题处理机制,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并向社会公布。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逐一核实,应改尽改,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
6.强化信息报送。以县为单位,将排查整改情况每月18日前向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报送1次,经市汇总后,报省农业农村厅。
7.迎接省级评估。从3月份起,省级将组织整改任务较重的县开展交叉互查、开展抽查并组织第三方评估,有关情况将按月通报各市党委、政府。对省交叉互查、开展抽查以及第三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市里转交县(市)区办理。
(二)全面完成今年新改厕任务。
1.分类推进户厕改造。一类县到年底基本完成(90%以上)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基本实现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农村改厕“整村推进”实现全覆盖;二类县到年底卫生厕所普及率要达到85%左右。全市农村改厕管护“一站两机制”基本建立。
2.明确改厕目标任务。各地要对照一类县、二类县目标,将年度改厕目标于2月底前报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统一汇总后,统一报省农业农村厅。
3.分层组织开展培训。在省举办培训的基础上,市、县、乡都要举办学习班、培训班,让各级干部把握政策、学会方法、了解技术,成为抓农村改厕的行家里手;加大有关使用厕所知识的普及,让农民会用、会修、会掏。
(三)做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1.完善技术路径。通过截污纳管、联户或单户收集处理方式,实现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
2.完善工作体系。构建农户自行清掏与社会有偿服务相结合的粪渣粪液清掏处置体系。鼓励支持农户自行清掏和互助清掏,发展“五小园”,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对不具备农户自行清掏和互助清掏条件的,要实现社会化服务全覆盖。
3.多元筹措经费。在建立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坚持适当收费,市场化运作,不搞“大包大揽”,对贫困户、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户等可以通过适当补贴或减免收费的方式实现粪污清掏。
(四)建立管护服务体系。
1.建立管护工作规范。聚焦有人管、有钱管、有机制管的“三个有”目标,突出明确管护范围、明确管护权属、明确管护标准、明确管护资金、明确管护责任“五个明确”,创新专业管护、市场化管护、自行管护“三个模式”,制定农村改厕管护“一站两体系”工作规范。
2.持续推进改厕管护“一站两体系”建设。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管护运行机制,真正达到“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污满了有人清、清走之后有效用”长效管护目标。4月底前,2017—2019年度已通过改厕竣工验收(整改验收)且群众满意后的厕所移交改厕管护服务站管护的比重要达到80%以上,6月底前要实现全覆盖。2020年以后竣工验收的厕所,竣工与移交实现无缝衔接。
3.开展管护示范县创建。支持一类县、选择符合条件的二类县开展改厕长效管护机制示范县创建。以县或乡镇为单位,选择适应本地的成熟管护模式,到6月底前实现管护全覆盖。
二、以工程化思维系统推进农村改厕工作
按照工程化设计、工程化施工、工程化验收、工程化运行“四个工程化”理念,以项目化方式编制覆盖规划设计、招标采购、建设施工、监管验收、运行维护等全链条的实施方案和标准化操作规范,并组织实施。
(一)确定改厕任务,明确到户清单。
1.摸清改厕底数。各地结合正在开展的大排查、大整改工作,进一步摸清核准本地农村总户数、常住户数、应改户数、已改户数等基本信息。
2.受理改厕申请。对应改农户要逐户上门,通过发放改厕明白纸等方式做好宣传发动,对申请参与当年度改厕的农户,要确认农户详细信息并填写改厕申请表,包括常住人数、厕屋地址、水冲条件、农户对厕具的个性化需求、粪污处理方式及农户义务等,改厕申请表要经过户主签字确认。将进院入室、厕屋自(改)建作为今年农户申请改厕的前置条件,杜绝和防止少数地方将改厕重点和资金投向厕屋建设上。对不具备改厕条件的农户和符合改厕条件但不愿意改的农户,要做好解释和确认工作。
3.公示改厕对象。对审核确认的改厕户,通过村内公示的方式,确认当年改厕对象。
4.实施“整村推进”。一类县年底基本实现农村改厕“整村推进”全覆盖。二类县要选择改厕基础条件较好、村两委班子强的行政村开展“整村推进”,暂不具备条件的村不得开展,不得简单分配任务、避免“插花式”安排。
(二)选择适宜改厕模式,合理测算户均投入。
1.严格论证改厕模式。各地根据本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自来水条件,在实地勘查、民意调查、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确定技术路线,防止凭主观臆断盲目决策。
2.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不搞“一刀切”,不同的乡镇、村应当在统筹农村改厕与污水处理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模式,特别是具备上下水条件的地方,要在选择推广水冲式厕所基础上一体解决粪污处理问题。
3.抓好技术路线选择不当问题厕所整改。对以前年度排查出的问题厕所,经评估因技术路线选择不当、无法通过维修维护方式整改的,且群众无法正常使用的,可以将重改建纳入今年任务,一并考虑,一体安排。
4.合理测算户均投入。要做好确保产品和施工质量的基础工作,合理测算户均投入,坚决防止简单“最低价”中标。
5.规范厕屋建设行为。改厕过程中涉及的厕屋建设为农户改厕必须履行的义务,鼓励农户按照进院入室、一宅一厕要求,通过自建、改建或完善房屋如厕功能的方式兴建厕屋,改善如厕条件。在地方财力许可的地方,可以适当对农户自行建设达标的厕屋给予一定额度的补助,但要控制补助标准。从2020年起,镇、村一律不得作为厕屋建设主体。严禁挪用中央、省、市各类财政资金用于厕屋建设或补助。
(三)以县为单位,科学制定改厕实施方案。
1.编制改厕实施方案。按照中央八部委制定的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指导意见和我省制定的深入推进“厕所革命”的指导意见,以工程化思维系统谋划编制县级农村改厕实施方案,明确改厕地点、改厕路径、技术模式、政策措施、进度计划、资金安排、时间节点、业主单位、招标采购方式、厕所维修和粪污清掏的管护机制建设等。县级改厕实施方案可以涵盖全县所有乡镇,也可以是部分乡镇。
2.严格论证、审核、报备程序。以县为单位组织相关专家、镇村和农户代表对实施方案进行必要的论证。各地于3月23前将论证后的实施方案行文上报市委农办审核,市统一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
3.探索实行项目投资管理。继续推进各地厕具“供应、安装、施工、维修”一体化招标,切实提高改厕质效。各地可以探索将改厕作为投资项目进行管理,明确项目业主单位及其责任,由业主单位按相关规定确认建设单位统筹开展查看现场、设计、采购、施工、工程监理、运维及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工作;也可以将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环节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建设单位组织实施。
(四)规范改厕流程,认真组织实施。
1.制定县级标准化操作规范。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县级农村改厕标准化操作规范并组织实施工作。
2.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县级农村改厕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协调相关机构和部门,认真做好项目实施工作。
3.强化人员技术培训。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干部、施工人员的政策、技术培训。施工人员未经培训合格,不得从事改厕工作。
4.强化项目公示。落实农村改厕项目公示制度,发挥好乡村两级的作用,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实施和监督。
5.严格项目管理。采取委托代建方式的,业主单位要规范招投标程序,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和合同管理制度,组织对项目实施与运行效果的评估,加强对施工、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
(五)严格改厕质量监督,做好项目验收。
1.制定并落实质量管控制度。县级改厕主管部门要制定并落实质量管理制度,通过部门检查、第三方巡查、业主单位检查等方式,建立健全强农村改厕现场质量巡查与指导监督;严格执行质量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质量落实不到位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落实质量核查验收制度。市、县分别建立复核、验收机制,明确工作流程。县级自验要做到全覆盖;市级对各县进行逐一复核验收,核查覆盖到所有的乡镇。对产品、施工质量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到位。完善县级验收、市级复核方式,改“年底统一验收”为“分月、分季滚动验收”,实现新建户厕
“建成一批、验收一批,录入一批、交付使用一批、管护一批”。
3.建立项目竣工移交制度。改厕竣工验收合格后中,及时交户使用、入站管理。交付农户使用时,要到户讲解使用和清掏基本知识,张贴维修维护服务明白卡。移交改厕管护服务站管理后,实行检查维修、定期清运、粪污资源化利用管理的正常化、常态化。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指导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处理资源化利用工作。强化县(市)区主体责任,县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改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组织和政策保障,加强监督考核,建立部门间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做好方案制定、项目落实、资金筹措、推进实施、运行管护等工作县(市)区及乡镇党政一把手要亲抓亲管、负起责任,乡镇负责改厕具体组织实施,村民委员会要做好改厕宣传引导和协调配合工作。(二)加强经费保障。
市级财政2021年安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改厕”奖补资金,采取“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对县(市)予以奖补。各地要配套安排相应专项资金。要对补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并加强资金使用情况审计监督。(三)深入宣传发动。
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改厕工作,保障农民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率先示范,引导农民主动改厕。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广泛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公益宣传活动,结合村庄清洁行动、卫生城市创建等,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文明如厕、户厕管护、卫生防疫等宣传教育。健全群众、社会监督机制,设立举报电话、投诉信箱,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四)开展绩效自评。
组织开展绩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民生工程绩效评估、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农村人居环境奖惩激励评定等工作中。市、县要同步做好年度改厕项目实施绩效评价自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