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多措并举
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技能人才培育引进为战略抓手,深入实施技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部署,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重点,坚持服务企业、技能为本、高端引领、统筹推进的原则,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夯实工作基础,提升服务能力,加快培养符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队伍。
一、政策推动,改善技能人才培养环境。一是坚持技能人才工作优先,将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资金做到优先筹措,日常工作优先安排。二是出台政策引导,市
人社局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服务余姚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余姚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截至目前共申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631人,发放补贴66.7万元。三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会同总工会开展余姚市“姚城工匠”、“首席工人”、“
技术能手”评选活动,同时通过余姚日报等媒介,对涌现出的爱岗敬业、技能高超的“能工巧匠”进行重点宣传,强化典型示范作用,营造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余姚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校企互动,畅通高技能人才培养通道。一是充分发挥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的主体作用,大力鼓励支持企业开展岗位和技能提升培训,职业院校紧贴企业需求,加强密切合作,共同开辟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今年以来,通过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校企对接模式,实现企业需求与技能人才培养之间的无缝对接。现已有包括宁波神通模塑有限公司、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大叶园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175家优秀企事业单位入驻甬优桥(UJob)公益服务平台。二是杭州、宁波等省内高校为切入口,持续开展好校企共建、实践基地评选等活动,新建舜宇集团有限公司等20家校企共建基地,下步还将评选10家以上就业实践示范基地。三是围绕产业发展做好用工需求发布。建立每季度企业用工需求信息的发布制度,对招工不足的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和相关服务,使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和自身经营状况,增强岗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目前已经发布需求信息5万余条。同时引导技能培训与我市产业发展、企业岗位需求相对接,切实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创新载体,打造“多层次”立体培养平台。一是构建新型“互联网+”培训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发展基础,实施余姚市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升级工程,逐步实现集技能人才信息采集、查询、发布、申报等为一体的网络体系,实施“互联网+”远程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目前“技能培训掌上课堂”已在余姚人社“微服务”平台上线,推出维修电工、西式面点师等课程,实现了优质培训资源的共享。二是打造示范性、引领性公共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公共实训基地人才培养引导功能、培训资源补充功能和技能研发置换功能,以建设余姚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训学院、产教研融合培训基地为抓手,完善培训服务体系,搭建多样化的技能人才孵化平台,目前已建成模具等产教研融合培训基地2家。
四、打造工程,推动技能人才发展呈现新高度。一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建立起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以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政策为抓手,鼓励和引导企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积极培养社会紧缺、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共完成高技能人才培训357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93.9%。二是实施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推进工程。大力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根据企业需求制作了企业自主评价的示范模版,通过主动适应企业需求,贴近企业岗位实际,注重从生产服务一线发现拔尖技能人才,不断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目前已完成江丰电子、余姚菜研究协会、世茂铜业等单位自主评价583人,新建五谷铜业等自主评价示范基地8家。三是实施技能大师引领工程。开展了余姚市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师带徒”签约仪式,共有5位技能大师与所带徒弟签约,同时出台了《余姚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办法》,从而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技术攻关、工艺创新和带徒传承等方面的作用,同时组织做好2018年度余姚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评审工作,积极申报宁波市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四是实施技能竞赛选能匠工程。会同总工会等相关部门,借助行业协会的专业力量,开展“百场竞赛比技能”的职业技能群英赛。同时精心组织好2018年度系列技能竞赛活动,目前已开展宁波二类竞赛中式烹调师比赛,二类竞赛育婴员80余人参加比赛,决出一、二、三等奖5名,下步宁波市一类竞赛中式面点师、车工(数控)等比赛也将陆续开展。通过竞赛在全市营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氛围,积极为参加高层次技能大赛培养后备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