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出,中央政治局决定这次中央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第二,这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第三,这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维度理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即因时而进、因事而举、因需而新。
因时而进:适应时代之变的必然选择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一方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间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联系空前紧密、发展密切相关。中国要妥善处理各类国际风险与挑战,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需要适应时代之变,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入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走到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站在“强起来”的时代节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选择、是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生命力的必然选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选择、是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必然选择。
因事而举: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要求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着眼于时代舞台,又着眼于世界舞台;既着眼于继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历史底蕴,又坚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制度自信,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要求。一是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国家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国家治理制度的设计与完善都必须依靠提高党的领导制度现代化和科学化水平来实现。必须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切实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的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组织和领导保障。
二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伟大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越来越显示强大的发展活力。要在坚持好、巩固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坚持改革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提高运用制度和法律深化改革的能力。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引擎,提高国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履职能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着力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完善、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的制度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三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决定》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各项事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相互衔接、相互协同,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因需而新:创新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新时代创新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一是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导向。始终把人民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在制度安排与治理实践中,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分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顺民意、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二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提高运用制度和法律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三是要依靠人民智慧。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人民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力量源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紧紧依靠人民,把人民作为胜利之本、力量之源,提高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