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工工作提升党建科学水平分析
摘要:提升政工工作质量对于党建科学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然则现实工作中还会存在一些影响因素,文章通过对这些因素予以分析,然后给出针对性应对措施,希望可以为企事业以及行政单位的政工工作良好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政工工作;党建工作;思想工作
当前,党建工作成为行政单位、国企、民企建设工作中的重点,必须要抓好、做好。然而党建工作第一项工作便是思想工作,其目的是不断地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积极地联系群众,缩小党群、干群距离,实现集体组织乃至全国一盘棋。这一目的决定了各级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需要将政工工作做好,使其发挥喉舌作用,实现党群干群的连接。但实际上很多组织单位乃至于行政机关的政工工作都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建工作水平提升。想要提升党建工作科学水平,必须从政工工作入手,找到影响因素形成针对性的提升策略。
一、党建工作和政工工作关系
党建工作由六部分组成,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以及纯洁性建设。其中思想建设是通过政工工作来具体执行,同时因为思想建设是我党一直以来坚持的三大建设工作之一,故此政工工作成为了党建工作的核心之一,对党建科学水平提升有着直接影响。故此党建和政工二者存在以下关系:(一)整体工作和局部工作的关系党建是整体,思想建设只是其工作六分之一,政工工作既接受思想建设工作目标指引又负责落实具体工作内容,是党建的核心之一。(二)彼此影响,互相促进党建工作水平直接影响政工水平,反过来政工水平提升也能够使党建工作得以进步和发展。党建工作中的作风建设以及纯洁性建设都和思想建设有着紧密的关联,即如果政工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推进,便可以确保党员干部拥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能够拒绝小集体意识、反对拉帮结派,使得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形成纯洁的党性,从而拉近党和群众、干部和群众的距离,形成企业或者行政机关上下一盘棋,团结一致、攻坚克难,不断实现突破[1]。诚然政工工作还要广泛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使它们紧密围绕党组织周围,充分地发挥作用,利用各自功能将对应的群众集中起来,开展集体思想教育、提供技能培训以及职业规划,努力地打造“以人为本”的环境,确保企业或者行政机关整齐划一。
二、政工工作影响党建科学水平的因素分析
(一)政工队伍素质有待提升。做政治思想工作的人没有一定的政治思想觉悟,这对于组织单位建设来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然而从目前企事业以及行政机关的政工队伍来看,素质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在:一是服务意识差。工作中脸色差、语气差、态度差,对于群众的问题不能热情回答释疑,而是各种推搪甚至言语打击,又或者以制度规定为由拒不办理。二是能力差。政工工作需要好思想、好口才、好文笔,然而目前从事政工工作的大部分主体为即将退休人员,他们思想相对落后,从领导或者管理岗位下来仍然端着架子,打官腔现象严重且文笔普遍不佳。而对于企业职工或者机关人员更不可能提供职业规划服务,不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宗旨[2]。(二)政工工作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政工工作需要制度来给予规范,这种规范不仅是规范企业职工、机关人员更是规范政工人员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工作流程。但是目前来看,很多企业、事业单位以及行政机关当中政工工作是缺乏制度的,结果导致:(1)工作环节对接不紧密,面对全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不能有效利用各种平台媒体实现宣传最大化。(2)思想以及技能培训走过场,在工作总结中都提到办了几次思想动员大会和几次技能培训,而没有关于这些动员大会和培训大会的具体效益分析,这是因为大部分会议都是走过场,事前缺乏目的规划。(3)组织工作制度缺失。政工人员需要对接共青团、工会、妇联,需要发挥组织作用,然而实际工作中缺乏相应制度,导致政工不能发挥连接作用及不能树立党组织威信,使得党组织边缘化。(4)绩效激励制度缺失。政工工作想要取得良好成绩,让广大基层群众围绕在党的周围,必须针对大部分人推出相应的绩效激励。而目前政工工作在企业、社会机构及党政机关当中因为地位差而导致绩效激励制度主动权掌握在领导手中,成为了领导个人权利工具。(三)创新机制不足。在现如今信息社会背景下,政工工作有必要从政工队伍建设(思想培训、技能提升)、功能发挥(宣传、组织、培训、引导、推介)两方面积极创新,确保队伍素质提升和功能作用提升,然而现阶段的政工工作中缺乏创新机制,工作都是老生常谈,导致工作效能低、影响弱,最终导致党建科学水平裹足不前,不能提高党组织威望,对企业、组织乃至于行政机关来说仍然边缘化明显。其中政工监督创新不足导致企业中党组织边缘化的程度严重,使得大部分企业资源外流。(四)工作评价不足。任何工作都是一个闭环,其中以科学计划为起点,以科学评价为结束点。评价即是对上一环工作的总结也是对下一环工作的指导。然而目前政工工作当中评价不足甚至有的组织缺乏评价,仅凭借主观主义开展工作,导致工作分散。在现有的政工工作评价中缺乏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导致分析、对比、归纳不足,下一环工作缺乏参数,使得效率低下。
三、党建科学水平提升当中政工工作措施分析
(一)科学选拔全面培养。(1)政工人员。选拔时需要优先录用政工师。经过科学培训拿到资格认证的政工师其思想政治觉悟高,拥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并结合时代拥有很好的创新水平。主要是大部分政工师年纪轻、学习力强、可塑性高。故单位可将有志于“政工师”的年轻人集中起来,由相应部门培训,毕业合格颁发“政工师”资格证并到单位政工部门上岗。(2)在工作中培养,在培养中工作。要在具体工作中发现政工工作不足,并且联系单位具体情况来改善不足,确保政工工作动态改进,使其为单位不断改进发展贡献力量,使其在党建工作中具有的宣传、组织、引导、推介等功能发挥出来。(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1.管理制度。面对政工部门建立具体的管理制度,要实现部门负责人负责制,要确保企业宣传、部门联合管理、信访、文件档案管理等事无巨细都有对应的管理标准以及专门负责人。规避之前管理混乱现象,积极提升管理效率。2.培训制度。要积极联系人力资源形成缜密的思想政治培训,确保党政干部以及一线职工群众能够获得持续的思想教育,提升所有主体的政治觉悟。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频次以及培训内容,要从兴趣入手实现培训效率最大化。3.组织制度。从政工工作基本性质入手,形成和共青团、工会、妇联等协会组织的联络机制。要督促以及配合这些群体性组织发挥具体功能作用,将不同人群团结起来,确保集体性思想培训的快速落地。4.考核制度。政工部门必须对内部人员形成科学考核,对接相应的激励政策,提升所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需要该部门对接企业人力资源来为广大职工或者一线人员争取更好的薪资待遇和奖励。政工之所以有这个权利,是因为其和工会有着工作上的联系,而工会代表的是广大职工权益。(三)积极创新提升水平。1.培训创新。在自我培训和组织大型培训方面都要有创新精神,要提前建立培训计划方案,结合单位具体情况,在成本控制基础上实现良好的培训效果。要在培训之前通过信息技术征求广大职工培训意见,要将培训分为思想、技术、技能等培训板块,确保对应建立培训后的效果跟踪和评估,确保培训转化率。2.宣传创新。要积极掌握媒体,开辟成本低且效果好的自媒体阵列,积极地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公布党建工作内容,确保党建透明化,凭借良好的氛围吸收新党员,并将党员安排到关键岗位形成模范效应,带动全体职工的工作热情。在宣传平台利用自媒体的互动性与群众积极互动,了解思想动向,以利于推出针对性的思想培训。3.服务创新政工人员要有服务意识,要积极走进基层群众当中采集意见和建议,并将相应的内容反馈到党组织,利于党组织进行工作调整。另外,政工部门要积极发挥作用,敦促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性组织为基层群众争取利益,切实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并配合工会进行技能、技术培训,联合单位人力资源进行职业规划,确保单位管理模式向“以人为本”管理模式转化。4.管理创新为了提高政工人员的工作热情,需要对政工部门予以绩效考核,建立多维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让评价结果和具体工作成果挂钩,使得政工人员摆脱过去的被动工作模式[3]。(四)科学评价驱动发展。1.建立评价体系。政工部门要面对本部门以及单位所有部门建立一个系统的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的动态化,积极比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前后部门工作变化,以此来对自己工作予以评估。评价体系构建需要建立每个部门评价指标维度、评价标准、指标权重,甚至需要成立专门评价小组来对指标予以分析选择,将最重要的指标选出来,然后建立评价模型。2.要对具体思想政治工作对党建工作的提升形成评价。这种评价往往可以帮助政工部门找到利于党建科学水平提升的关键点,从而围绕关键点展开工作。例如党建工作六大部分其实和思想建设都有关联,其中关键是如何实现思想政治的渗透性,能够提升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对思政工作的欢迎程度。3.实现大数据管理,确保评价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需要采用数据化管理方式,不断将政工工作有关数据予以采集分析,如此可以形成定量和定性分析,找到政工工作薄弱点针对性提升管理水平[4]。
四、结束语
政工工作提升党建科学水平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管理者明确政工工作和党建工作的联系,然后发挥其党群连接、干群连接、组织沟通、宣传引导等作用。过程中政工人员的素质素养非常关键,需要利用各种手段使其受到足够激励从而积极开展工作,使党的政策能够被贯彻落实,使党组织成为核心,团结所有力量一同推动单位发展。故此,全面制定制度、创新机制、科学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三个部分。
【参考文献】
[1]丁俊萍.党的政治建设与政治纪律之关联[j].理论与改革,2019(1):14-17.[2]刘艺博.政工工作与政工干部素质的强化策略研究与讨论[j].现代企业文化,2019(18):88.[3]詹智慧.企业政工管理的意义及其创新策略解析[j].现代企业文化,2019(18):92.[4]肖纳.新时期事业单位开展政工工作的思路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18(3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