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化党组织设置 提升街道党建水平
优化党组织设置 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暨阳街道党工委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也是党执政的重要载体。科学合理设臵党的基层组织是体现党的先进性,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近年来,为适应城市化建设和行政村规模调整,街道在党的基层组织设臵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我街道党的基层组织设置现状
暨阳街道共有25个行政村,15个社区居委会,22个村改居居委会,6个站办所,参保企业1560家,街道党工委下设16个党委、8个党总支、293个党支部,有105家非公企业党组织,共有党员8317人。为便于管理,在组织架构上,采用层次管理方式,调整隶属关系,由街道党工委直接管理分中心(城中、城东、城南、城北)、社管办、机关、教育党总支和党委建制企业党组织。街道内设职能办、站办所支部归属机关党总支,学校归属教育总支,社区归属社管办总支,其余行政村、村改居居委会、两新组织党组织,以属地的方式分别归属分中心党总支和社区党委(总支)管理,在
各分中心总支、社区党委(总支)和个私协会建立联合支部,加强流动党员和一些特殊党员(不能正常结转组织关系的党员)的管理,基本形成条块清晰、覆盖全面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
二、街道党的组织设置主要做法
1、以属地管理为手段,建立区域性的党组织管理体系。根据街道“五办一中心”运行机制,建立工作网络,整合社会资源,将驻村指导中心按照原管理处地域,划分为城中、城东、城南、城北四个驻村指导分中心,建立分中心党总支,分中心地域范围内的党组织由分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社管办建立社管办总支,负责社区党组织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机关党总支,负责管理驻街道站办所、各街道职能办和工商个协支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2、以增强统筹功能为目的,建立社区党委运行机制。出台《关于规范和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意见》文件,推行“社区建党委、楼群建支部、楼道建小组,党员作用全面发挥”的做法,适时调整社区区域,将条件成熟的社区党组织升格为党委或党总支,增强社区党组织的调控力,现已设立13个社区党委,1个社区党总支。按照“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代表-党员”五级工作网络要求,积极推进社区党支部小型化建设,在楼群建立党支部,楼道建立党小组,实
现组织弹性与活动高效,建立了100个社区居民小区党支部,有33名居民党员担任了小区党支部书记。实行“契约化”共建,通过谈约、签约、亮约、履约、评约五个流程,与178家驻社区单位、企业党组织签订“契约化”共建协议,达到共促党建工作、共享党建资源、共搞社区服务、共建和谐社区目标。
3、以组织建设全覆盖为愿景,建立企业党建属地化工作机制。本着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党组织开展工作、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街道调整了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由街道党工委直接管理党委建制企业党建工作,另外单建党组织的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由驻村指导分中心、社区党委(党总支)实行属地化管理。未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以落户所在地为准,分别由驻村指导分中心、社区党委(党总支)、个私协会分会以联合支部形式实行属地化管理,条件成熟的,由驻村指导分中心、社区党委(党总支)、个私协会分会总支部审核上报,街道党工委审批,建立党支部。
4、以组织创新为重点,探索农村党组织设臵有效方式。街道以总支的形式建立丫路头居“创业型”党组织、东三村“共建型”党组织,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建立江北社区“联合型”党组织,打破农村纯支部型设臵方式。“创业型”党组织,找到了农村基层党建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充分调动了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服务发展、致富农民的积极性,丫
路头居民区党支部抓住城市开发的良好机遇,采取“支部+公司”的做法,先后创办小商品市场、农贸批发市场、诸公湖农贸市场,兼并南门市场,集体经济实力迅速膨胀,不仅解决了农户的生活保障问题,还成了诸暨乃至全省发展集体经济的典型。“共建型”党组织充分调动了企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资金、技术、人才为农村、农民提供服务,东三村总支成立后,邦友钢管制造有限公司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改善了村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现在新农村创建工作也将启动,东三村在公司征地工作中给予企业全力支持,充分体现了“以企带村,以村促企,共赢发展”的共建新局面。行政村规模调整中,原街道下属蒋村、小陈家村、孙陈村行政区域撤销,并入江北社区,支部归属江北社区党总支,江北社区“联合型”党总支的建立,为探索下一步实质性的村改居工作作了初步尝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基层党组织设臵方面,近几年街道虽作了一些调整,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创新,也发挥了一定的功效,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仍存在着一些差距。
1、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下,人们择业更加自由,党员在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身份很不稳定,虽然我们在分中心和各社区建立了联合支部,但是没有
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组织活动正常开展难度大,不少党员组织关系在,但已无法联系,更不用说作用发挥,成了“挂名党员”;有的党员自己也不知道组织关系在哪儿,成了“口袋党员”。
2、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各类两新组织不断涌现,但是,这类组织人员很不稳定,党员流动很频繁,设臵党组织难度很大,离组织设臵全覆盖的要求还很远,有的单位好不容易组建了党支部,过不了多久,党员走了,成了空壳子。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党组织,但是自己单位里的隐性党员不肯表明党员身份(害怕将组织关系迁入单位党组织),最后成了纯粹是为了发展党员而建立党组织。
3、根据社会化管理的要求,大量的退休党员、无业党员、无工作的大学生党员进入社区、行政村(居),社会化管理对街道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党员数迅速膨胀,对社区党员管理增加了难度;为确保村级党组织的相对稳定,前几年,对党员组织关系迁入行政村(居)街道设臵了一定的资格条件,特别是户籍在村的居民户口人员是不允许迁入相应的村(居)党组织的,有一部分人员特别是一些退休人员有一定的信访苗头,潜在影响社会的稳定。
四、下一步工作设想
1、加大力度,创新基层组织工作方法。一是实现工作重心向社区转移,针对本辖区各单位和党员从业的流动性、多样性、分散性等实际情况,按照便于管理的原则,探索在不同性质人员中建立党组织, 实行分类管理,以“党委(总支)——特色党支部——党小组”形式多样化地设臵党的基层组织,形成以辖区为整体的组织格局。二是适当放宽村级党组织组织关系结转条件限制,只要是本村(居)村民(包括农业户口人员和非农户口人员),长期在村(居)居住或无固定工作单位(包括工作单位没建立党组织的)允许迁入所在村(居)党组织,切实解决社会化管理、无业党员和学生党员的组织关系结转和管理问题,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增强基层基础。三是积极探索党员发展量化制度。探索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量化制度,对每个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工作、作风情况进行具体量化,把量化结果作为确定发展对象的重要依据,把好党员的进口关。
2、讲究方法,努力破解管理难题。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党员管理难、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党员过组织生活难等问题,探索建立党组织双重设臵模式。即依照“大党建”观念,根据党员同时具备企业人、单位人、农村(社区)居民、中介组织成员等多种角色并存的现实,以及党员流动性日益趋强的态势和特点,突破一个党员编入一个支部的局限,探索实行主要工作、生活地固定党组织设臵与次要工作、生活地临
时党组织的双重设臵模式,建立对双重身份党员实行双重管理的机制。
3、积极实践,着力提高街道党建工作水平。党的组织设臵涉及到党组织隶属关系、组织层次、组织架构、领导成员职数等,是一个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推进,在推进中完善,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一定会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成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坚实基础。
第二篇: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 提高农村党建水平
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
提高农村党建水平
昌宁县委
【概况】
保山市昌宁县是一个典型农业县,全县科学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全县共有13个乡镇,121个行政村,有农村党员10318人。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增强村级党组织活力,昌宁县通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全面进行了村级党组织设置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县共有农村党总支116个、党支部524个,其中自然村支部332个,经济发展类党支部187个,特殊类型党支部(老年、流动)5个。经济发展类党支部中,产业类67个,协会类7个,合作社类78个,行业类27个,企业类8个。
【亮点】
一、纵向整合,升格党组织
打破“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员”纵向、直线、垂直式的单一管理结构,以村为基础,本着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组织发挥作用、有利于党同群众联系的原则,把党员数在50人以上、产业特色明显、条件成熟的103个村党支部升格为村党总支部。党总支下设各类党支部,党支部按产业发展模式、从业情况、地理区域分类设置,构建“乡(镇)党委—村党总支—各类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管理结构,形成“直管、协管”的网络式组织设置模式,实现了农村党组织设置与领导农村科学发展手段和载体的无缝对接、深度融合。
二、横向联合,拓展党组织
昌宁县坚持“一村多策”组建党支部,认真做好5道“加法题”,即:“支部+产业”、“支部+协会”、“支部+合作社”、“支部+行业”、“支部+企业”。一是支部建在产业上。“围绕产业建支部、建好支部兴产业”,依托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建立产业党支部,组织带领党员群众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全县共设立以烤烟、茶叶、香料烟、林果、蚕桑为主导产业党支部67个。卡斯镇龙洞村通过建立香料烟党支部,大力发展香料烟产业。2009年,全村发展香料烟5185亩,实现产值885万多元,户均收入8900多元。二是支部建在协会中。党支部与协会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全县组建了7个协会党支部,“支部”与“协会”优势互补,有效帮助解决了党员群众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筹措、信息不畅等个体难以解决的问题,有效提高农民的组织化和农业产业化程度。三是合作社里建支部。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龙头,把千家万户小生产组织起来应对千变万化大市场,成为昌宁县上下的普遍共识,烤烟专业合作业、泡核桃专业合作社应势而生。如何做强合作社这个农民致富龙头,保证合作社健康发展?昌宁县尝试“党支部+合作社”的组织模式,实现了党建和经济建设互促双赢的喜人局面。以泡核桃为例,目前,昌宁县建立下六甲、兴农金果、智源金果等15个泡核桃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实现产值达2.8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897元,打破了千家万户分散种植、单打独斗的生产经营格局,实现了核桃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群众都说:“合作社里建支部,小康路上迈大步。”四是支部建在企业里。“群众要致富,企业要带路”,昌宁县在8个村探索实行“支部+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又引导企业与农户有效对接,实现了发展经济与党的建设“双促”、企业和农户“双赢”。翁堵乡翁堵村党总支组建了雪兰茶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党组织在企业与群众之间牵线搭桥,公司引进台湾乌龙茶苗,无偿提供党员群众种植技术、农药、化肥,发展基地100多亩,群众高兴地说:“支部建在企业上,跟着他们一起干,不怕有风浪。”此外,在田园镇勐廷村还建立了行业党支部,使村内从事餐饮服务的迅速发展到60多户,40多户独具勐廷特色的“清真风味”已遍布县内,走向市外。党员马军祖说,“过去,我参加村党支部的活动不太多,一来因为自己经常外出做生意;二来因为支部议的话题大多数是种植、养殖方面的,总感觉自己也没多少话说。同在不同了,我们支部里的党员都是从事餐饮业的,大家在一起讨论的议题多集中在如何把勐廷的餐饮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的问题,支部里建立了定期的议事制度,每次我都赶回来参加。”
三、分类组织,优化党组织
在做好5道“加法题”的同时,昌宁县针对在产业优势不明显、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方,实施“一加四”模式。即村党总支下设:种植业党支部、加工(或运输)业党支部、外出农民工党支部和老年党支部。种植业党支部的党员主要向群众传授种植技术,帮助群众增产增收;加工(运输)业党支部的党员,主要在发展产业项目,拓展市场营销,带头致富、帮助群众致富上发挥示范作用;对于外出农民工党员,要求他们多学手艺、多收集致富信息,为乡亲们提供致富门路,在服务家乡发展上发挥出谋划作用;老年党员主要围绕乡风文明、民主监督、民事调解等方面发挥余热。通过一加四模式设置党组织,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平台,涌现了一批引领农民致富、保障农民利益的先锋、倡导文明新风的先进典型,推动了和谐新农村建设。
四、上下配合,建强党组织
在支部班子配备中,重点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扩大视野,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努力选拔一批党性强,作风正,文化高,年纪轻,群众公认,勇于奉献,且有“双带”能力的党员担任。在审核过程中,县委组织部严格审批,对党组织设置不科学,人选素质不过硬的不予批准,确保调整后的村级党组织设置更加合理,班子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真正加强党组织对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同时,县财政分别安排支部书记每人每月50元岗位补贴、支部委员每人每月30元岗位补贴和每个支部每年1500元党建活动经费,同时,利用和修缮一师一校废弃教学点、烤房群、整村推进项目自然村活动场所等建立支部固定的活动场所207个,使调整后的每个支部都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启示】
昌宁县通过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使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呈现出一派“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新气象,村级经济社会发展也开始走向新的层次,村级党组织设置成效初显。一是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内在活力。通过调整村级党组织设置,实现了村级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了班子结构,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增强。二是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吸引力。党组织有优化设置,改变了活动内容,创新了活动方法,丰富了活动载体,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明显提高,党组织的吸引力明显增强,一大批农村优秀分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三是提高了村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村党组织的合理设置,有效整合了农村资产资源,党组织积极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为农民致富拓宽门路、提供保障,解决了农民“单打独斗”难致富的问题。四是较好地解决了党员管理难的问题。通过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延伸了农村党组织的“触角”,把分散的党员重新组织了起来。五是实现了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村党组织充分发挥组织支持帮助的政治优势,广大党员充分整合自身拥有的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实现了农村政治组织资源与经济组织资源的相融互动。
第三篇: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
在优化党组织设置工作中,全州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形势发展,科学进行党员分类,创新六大
设置方式:
一是把党总支部建在行政村上,突出党总支领导核心作用。即将行政村一级党组织设置为党总支部,各党总支部再根据实际,分类下设若干党支部,使党总支部成为下设各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分类党支部的设置,主要依据各村农业产业情况、党员特长及居住地情况设置党支部。如咸水乡人和村党总支部下设梦公塘本地早蜜柑、脐橙种植党支部,生猪养殖党支部,农产品销售党支部,老龄党支部等11个党支部。二是把党支部建在产业基地上,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当前农村经济活跃,“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在产业基地上建立党组织有利于广大党员交流经验,发挥作用,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如咸水乡人和村以梦公塘本地早蜜柑、脐橙种植基地为依托,组建了咸水乡人和村梦公塘早蜜柑、脐橙种植党支部。支部党员平时在果场劳动之余,能经常在一起传达党的政策,学习党建知识,探讨柑桔种植管理技术。同时,他们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周边群众大力发展柑桔产业。今年以来,已带领大拉口、小拉背、杨家等自然村群众改造老化果园、黄龙病果园
600多亩,新规划和建设了一个1200亩连片的柑桔优质高产示范场。
三是把党支部建在行业协会上,推进行业协会的健康发展。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特色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纷纷成立行业协会等新的经济组织。全州县及时在这些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进一步推动行业协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如近年来该县绍水镇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好,种植规模逐年扩大,部分农户自发组建了食用菌种植协会,绍水镇党委在此基础上,积极组建了绍水镇食用菌种植协会党支部。协会党支部成立后,积极组建党员服务小组,为广大种植户送种子、送技术、跑销路,提供“一条龙”服务,进一步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在协会党支部的带动下,绍水镇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全镇种植面积达270余万平方米,总产值将超亿元。同时,协会自身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协会党支部党员由成立时的3名增加到现在的16名,协会会员由当初的70名增加到现在的721名。四是把党支部建在共同特性上,激发党员共性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党员的活动范围也相应扩大,出现了大量的有着共同特性的党员,如流动党员、有共同兴趣爱好和工作热情的党员、老龄党员等。全州县针对这些情况,在各村党总支部下,分类设置了流动党员党支部、维稳党支部、夕阳红党支部等,积极把这些有着共同特性的党员组织在一起,激发他们的作用。如龙水镇亭子江村党总支部下设成立夕阳红党支部后,广大老党员便经常集聚在一起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同时积极做好村规民约监督、社情民意收集、邻里纠纷调解、倡导文明新风、帮助教育子女、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参政议事等力
所能及的工作,为老党员们发挥余热搭建了新平台,确保了老党员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五是把党支部建在自然村屯上,实现党员管理全覆盖。主要是针对部分行政村的自然村屯比较分散,个别自然村与村党总支部距离较远,平时难以集中的情况,积极在各自然村设置党支部。方便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活动、接受教育和管理。如两河乡鲁水村委,全村辖15个自然村,3400多人,有党员81名,村党总支在党员较集中且较偏远的马鞍岭、禾田等自然村设立了党支部。把党支部建在自然村上,有效地解
决了农村党员统一管理难的问题,实现了党员管理纵向到底的目的。
六是把党支部建在业务科室上,提升服务发展大局水平。在县、乡机关基层党组织的优化设置上,全州县坚持以提高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水平为目标。在县直机关党组织优化设置中,主要按照科(股)室的业务性质进行划分,坚持整合部门资源,突出服务职能,发挥优势特长的原则,分类设置各种类型党支部。如劳动局党总支部下设就业中心、劳动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后勤服务等8个党支部。在乡(镇)直机关党组织优化设置中,全州县打破乡(镇)机关和站所按所属单位独立设立党支部的传统模式,根据党员工作性质、爱好等功能特性,成立以功能型为主要类型的党支部。如咸水乡党委下设的农业党支部的党员就包括乡政府农业组、沼气组、农建组、乡农业服务中心(农技站、农机站、农经站、特产站)的党员。
归纳全州县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的组建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 “功能型”组建形式。即根据党员的不同需求、爱好、特长、行业和发展取向,按照不同功能分类优化设置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有效服务和管理,全面强化党建功能。如各协会党支部、种养党支部等。二是“地域型”组建形式。即按照一定的地
域特征,以便于党员开展集中学习和活动为目标,从党员的生活环境实际出发进行设置。如各自然村党支部,三是“联合型”组建形式。即按照行业特点、性质、发展内容和服务方向等方面特性进行组建,党员不足3名的要在相关行业多个单位中建立“联合型”党支部,实现党组织设置的全覆盖。如才湾镇党委下设的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四是“联动型”组建形式。即在县、乡机关中按照职能特征,整合党建资源,建立与农村基层党支部上下联动、互相促进的功能型党支部。如县农业局党总支部下设的水果种植党技术推广支
部、优质谷种植技术推广党支部等。
(三)促进作用发挥,落实三大举措
一是科学界定新党组织职能。优化组织设置后,村党组织由以村屯居住地为主要依附条件形成的“单向功能单一制”的传统体制,转变为以农民职业分工为主要依附条件的“多项功能复合制”的基层党建新体制,党组织所承担的职责也与之相适应地发生变化,村党总支仍要按照党章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履行职责,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落实党支部工作责任制,努力把下设党支部建设成为党总支部的左膀右臂。各党支部要在党总支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对不同群体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党员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保证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农村基层,即履行共同职责。同时,还要依据其自身不同特点,履行其分类职责。如行业、产业及协会党支部的分类职责:一要抓服务。在农业技术推广、产品流通、市场营销等发展农村经济方面为党员和农民群众提供各类服务。二要抓引导。引导从业党员学用科技,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培植和扶持典型户和示范户。三要抓协调。协调和解决从业党员及群众在发展经济、做大产业、勤劳致富等方面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流动党员党支部的分类职责着重要在传递信息、宣传家乡、引进项目、劳动力转移和培训等方面发挥作用。等等。
二是选优配强支部书记。“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新的组织设置形式,要求党总支书记具备更高的素质、更强的能力,要能够驾驭复杂的工作局面,领导好性质不同的各党支部的工作;同时也要求党支部的书记能够尽快适应新岗位的工作需要,把党的工作做深、做细,把党的影响做大、做强,把集体和群众致富的渠道做宽、做广。一个支部活动能否开展正常,党组织和党员作用能否充分发挥,选好配强支部书记是关键。在各支部选举中,全州县首先明确支委职数,对3—8名党员的党支部设1名支部书记,不设支部委员;对有9名或9名以上党员的党支部,设支部书记1名,支部委员2名。其次是依章选举。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列》的规定,组织党员召开选举大会,采取“公推直选”的方式选举产生支委班子,真正把有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来。
三是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优化组织设置后,各党支部党员都有了明确的共同目标和类似特长爱好,更利于教育管理。在具体的实践中,全州县做到“六个结合”,一是与党员设岗定责相结合。根据党员的特长及意愿,设定合适的岗位,明确其工作职责,最大限度发挥党员作用。如咸水乡党委农业党支部,分别设置了柑桔种植技术服务岗、食用菌种植技术服务岗、优质谷种植技术服务岗等,规定岗位党员对应做好相关技术指导工作,并规定了具体的考核指标。二是与党员承诺制相结合。积极推行党员工作目标承诺制,公开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和评议。三是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激发广大党员的先锋意识。如县劳动局党总支部下设的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通过开展“服务明星”评比活动,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四是与支部具体职责相结合。如各类种养型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在抓好党性教育的同时,侧重抓好专业技术的培训,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是与农村党员大培训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分批次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六是与党员群众结对帮扶相结合。通过结对帮扶,带动
广大党员群众致富奔小康。
第四篇:优化环境 提升水平
优化环境 提升水平
霍城县工商局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近年来,霍城县工商局把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从抓好队伍作风建设、优化发展质量入手,努力提高认识、创新监管方式、强化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全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用实际行动,谱写着服务经济跨越发展的一个个铿锵音符,奏响了一曲曲与时俱
进的奋进凯歌。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我们每天都在琢磨,工作怎样才能再上一个新台阶。”县工商局党组书记说,“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工商局干部职工凝心聚力,不断创新工作措施,取得了一些新的成绩,有了些新的突破。” 我们在今年大力倡导创新、拼博、奉献、实干四种精神,全面加强了学习型机关建设,以班子的学习型建设带动队伍的学习型建设,党组班子率先垂范,从理论层次延伸到实践经验,中层领导向党组班子看齐,成为了工商业务的行家里手,在每月的科所长联席会议上全面实行了课件汇报工作,不断在创新中谋求新发展,全局干部勤勤奋奋,任劳任怨,把务实、扎实、落实之风体现在各个环节,体现在工作的全过程,确保各项工作得到落实。
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发展、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理念,深入开展促进经济发展服务年活动,努力构建工商“大服务”格局,在推进霍城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中充分展现了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的明显地位。
2010年,截止目前,已有5838户个体工商户参加验照,参加网检企业612户,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引导、帮助农村经济组织培育、注册商标,提高了农业产业化、专业化水平;我局办理动产抵押登记2起,主债权金额240万元,抵押值467万元;办理动产抵押变更登记2起,主债权金额830万元,抵押值1050万元,调解合同纠纷1起,挽回经济损失0.5万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就业和再就业政策,鼓励群众创业,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准入手续;加大了对非公经济在政治、经
济、行政上的支持服务力度,鼓励更多的人从事就业和创业。
积极维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农资商场环境,对于工商部门,更是责无旁贷。我局全面实行“两账两票一卡一书”制度,规范农资市场巡查制度。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依法查处农资经营中的“傍名牌”、制假售假等农资违法行为,突出抓好重点季节、重点商品、重点行为的整治,并将行政指导引入农资市场监管,制作了《霍城县工商局农资市场规范经营行政意见书》,统一规范,逐户发放。已查处一批典型农资案件,有伊犁某农药连锁配送有限公司伪造10家危化证复印件骗取营业登记案;马某未经工商部门核准擅自经营农药案,查封农药300箱,涉案案值48万元,查扣闫某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甜菜种子50千克,案值0.55万元,查扣张某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磷肥17.85吨,案值
3.57万元,促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法制环境的形成。
面临着当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好形势,我们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满怀信心和激情,将会在县委、政府和州工商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四个统一‟和„创新型工商‟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为实现霍城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和新的跨越发展做出
新贡献,奋力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继续谱写服务发展新篇章。
霍城县工商局法制科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五日
第五篇: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结合企业实际,我们确定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以永葆党的先进性为根本目标,借鉴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促进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为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在持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深化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规律的认识,概括地说就是“六点”要义,即“建设的根本点是永葆先进性,基础点是持续学习、核心点是不断创新、关键点是领导重视、支撑点是完善机制、落脚点是发挥作用、促进发展”。
建设的根本点是永葆先进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以“永葆党的先进性”为根本目标。通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改进党建工作,提升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学习力、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在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和谐企业建设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在学习创新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建设的基础点是持续学习。学习型党组织是建立在新的学习理念基础上的一种党组织发展的新模式。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将学习放在首位,通过创新、丰富、发展学习的理念、内容、机制、方法、载体,着力营造学习的“场”,使学习成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方式,一种生活习惯。
建设的核心点是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也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要求。必须把创新贯穿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始终,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来丰富党建工作的载体、方法、形式,增强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建设的关键点是领导重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是学习型的领导干部,领导班子必须是学习型的领导班子。领导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培育鼓励学习的“场”,营造真心学习的氛围、快乐学习的氛围、平等互动的氛围、反思共享的氛围、持续改进的氛围。领导干部要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精心组织者、积极促进者、自觉实践者,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做到理论上弄明白,实践上做到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建设的支撑点是完善机制。要确保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必须建立完善运行流畅、行之有效的机制作为保障。通过搭建学习的平台、反思平台、共享平台、警示平台,形成“学习、反思、借鉴、优化、创新、提升”等工作准则。从根本上保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持续性、有效性。
建设的落脚点是发挥作用、促进发展。必须把促进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企业的中心工作,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同时,促进广大党员自身全面发展,使党员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基于以上分析和认识,明确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定位,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抓手,作为党建工作的主线,以学习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推动党建整体工作上水平。
以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和职工队伍好、制度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为目标,积极组织开展深化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活动,使支部真正成为党员学习成长的学校、团结战斗的坚强堡垒和凝聚职工群众的和谐家园。以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为目标,深化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使支部每名党员真正成为善于学习、敬业奉献、锐意创新、永葆先进性的模范。
在支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激发党员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保持先进性内在动力,让广大党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做乐于学习、善于创新、敢于超越的学习型党员,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把学习与党性锻炼结合起来,与改善心智模式结合起来,与解决问题、创新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既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又增强党性修养、改善心智模式,达到学以明理辨惑、学以立德修身、学以增长才干的目的。鼓励党员带头参与项目攻关小组和生产维护艰苦重要岗位、志愿服务,推广党员承诺制等做法,在八小时之外的居住地也要发挥模范作用。
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应有作用,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