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有企业关于高质量发展意见的报告(共五篇)

时间:2021-07-28 14:20: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1年国有企业关于高质量发展意见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1年国有企业关于高质量发展意见的报告》。

第一篇:2021年国有企业关于高质量发展意见的报告

2021年国有企业关于高质量发展意见的报告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切实解决国有企业布局结构不优、创新驱动不强、体制机制不活、质量效益不高等突出问题,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建设“xx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发展定位,以成资同城化为引领,深度融入“xx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国有企业向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不断优化资本布局结构、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切实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增强国有经济活力、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整体优化,重组整合取得重大进展,国有资本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全面提高,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水平。企业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年均增幅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率达到全国国有企业平均值。

资本功能进一步放大。资本整体运作全面强化,资本运营效率进一步提高,资本放大功能进一步凸显,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机制进一步健全,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突破,资产证券化率进一步提高。

企业治理进一步完善。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与发展战略相匹配、适应竞争需求的企业家和人才队伍基本完备,市场化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全面提高,价值创造、回报社会的良性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加快以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的转变,健全国有资本运作的监管制度,基本构建起一盘棋的国资大格局。建立依法监管、分类监管、阳光监管的国资监管体系,实现市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探索推进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推动国有资本规范化专业化管理。

二、重点任务

(一)优化布局,做强做优国有经济

加快国有企业优化重组。深刻把握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方向,制定《市属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实施方案》,以横向整合、纵向联合、吸收合并等方式,稳步推动市属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切实推进企业聚焦主业,做强产业,做大实业。

优化国有资本产业布局。聚焦工业“x+x”、服务业“x+x”、农业“x+x+x”等产业发展方向,科学编制国资国企“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建设。整合优质国有资源,突出主导产业发展,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培育现代物流商贸、健康医养、教育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加速构建附加值高的农业全产业链。

突出主业提升竞争力。指导企业强化战略引领,推动骨干企业形成“x—x个主业和x—x个新培育产业”的产业体系。严格实施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制度,推动企业有序退出不具竞争优势的非主业,切实加大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改善投入,着力提高重大产业、新兴产业、市场化程度高的项目投入比重,做强做优一批主业突出、结构合理、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深入实施开放合作战略。抓住xx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资同城化等重大机遇,全面实施开放合作,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与央企、省属国有企业、x市国有企业和知名民营企业“牵手”,开展产业、项目、技术、人才等合作,进一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管理水平。统筹整合县(区)资本资源,共同组建一批产业或专业公司,推进国有资本市域一体化布局。

(二)转变职能,以管资本为主提升监管效率

积极推进监管职能转变。全面梳理出资人监管事项,动态制定并发布出资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切实履行战略规划、企业领导人管理、产权管理、投资管理、考核分配、资本运营与收益管理等出资人职能,不断强化基础管理、监督检查、财务监管、改革重组等国有资产监管职能。建立健全企业产权、投资、财务、创新、党建、人事等信息系统,建设实时在线的国资监管大数据平台,不断提升监管和服务效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企业挂职,提升服务企业能力。

探索推进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厘清政府与国资监管机构、国有企业之间的权责边界,积极探索构建“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专业运营企业”的国有资本运营体系和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建立健全企业集团分级分类授权体制,一级企业由市国资委负责监管和考核,二级企业原则上由一级企业负责监管和考核,制定集团和二级企业管理事项授权清单,赋予二级企业更大经营自主权,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

深入推进监管体系建设。完善出资人监管制度,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强化企业产权变动、资金管控和资产评估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加强出资人监督、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及社会监督统筹衔接,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提高监督效能。严格执行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分级分层、有效衔接、上下贯通的责任追究工作体系,严肃责任追追究问责。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稳步推进市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三)创新机制,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大力完善企业治理机制。以企业章程为核心,有效划分治理主体权责,建立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及监督机制,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深入贯彻“两个一以贯之”要求,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健全“党组织研究讨论企业重大决策前置”机制。加强规范董事会建设,探索配备专职外部董事,建立董事会年度工作报告等制度,强化对董事会运行的日常评价。保障经理层经营自主权,探索经理层向董事会定期述职制度。加强和改进监事会监督,着力强化对企业的当期和事中监督。

大力完善市场经营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充分激发和释放企业活力。完善以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为核心的管理人员职级体系,建立以提升管理效率为导向的管理人员职数配置机制,切实做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实施劳动用工契约化管理,制定分级分类的企业员工市场化公开招聘制度,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构建员工正常流动机制,对不胜任岗位要求的员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实现员工能进能出。

大力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修订《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以经济效益和效率为中心改革经营评价制度,突出关键绩效指标,引入行业对标考核指标,建立将考核评价结果与职务升降、薪酬调整紧密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市属监管企业工资总额管理试行办法》,推动企业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激励分配制度,分层次确定薪酬分配侧重点。支持具备条件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方式,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聚焦人才,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加强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以强化忠诚意识、拓展选人用人视野、提高战略思维、增强创新精神、锻造优秀品行为重点,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每年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到高等院校或国内培训机构研修,力争培养一批擅长经营、业绩突出、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家。评选表彰一批优秀企业家,不断增强企业家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按照相关规定,对企业领导人员实行任期制(聘期制),对经理层成员可以实行聘任制,推进契约化管理;对企业领导人员要市场化退出,形成优胜劣汰、优进劣退的机制。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机制,切实做好招才引智工作。制定人才激励措施,鼓励企业设立人才发展基金。支持企业培养引进高精尖人才、创新团队和高级技工,建设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支持企业加大与知名企业、科研院校等机构的合作,建立人才共享机制。积极吸引国内同行业高端人才到企业任职兼职,探索实施“周末工程师”柔性引才机制。

加强后备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分类建立企业优秀人才信息库和后备干部库,加强企业后备干部培养,注重实操工作锻炼和考核。加大企业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力度,到xxxx年企业领导班子中xx岁以下年轻干部占班子成员达到xx%以上。健全后备干部选拔工作机制,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国有企业后备干部人才队伍。

(五)提能增效,完善企业内部管控体系

提高管理创新能力。实施企业管理提升工程,全面开展管理对标、问题诊断和整改提升工作,推动管理制度、管理架构、管理流程、管理方式的有效变革,做到管理流程化、流程最优化。加强与央企、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业联盟,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积极推行物资集中采购、资金集中管控,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着力推进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资源整合共享,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提高集团管控效能。按照“集团管控、专业经营、规范运作、注重效率、提高效益”的原则,推动集团公司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以发展战略为牵引的母子公司管控体系,保障提高集团化管控效能。建立健全监督体系,落实审计直管、财务统管,强化纵向监督和专业监督。推行扁平化管理,压缩管理层级,原则上将企业管理层级控制在x级以内。

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加强全面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推动完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内控岗位授权、内控报告审批、内控审计检查、内控考核评价、重大风险预警等各项内控制度,完善风险识别、控制、化解等全过程风险管控机制,严防经营风险、债务风险、投资风险、安全环保风险。建立企业内部重点风险岗位人员轮岗、委派制度,推动企业内部轮岗和委派,原则上每x年轮岗一次,最长不得超过x年。

(六)强根固魂,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切实加强政治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建立国有企业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健全完善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管理的制度体系,牢牢掌握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全面提升党建质量。严密基层组织,合理调整党组织设置,建立与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组织结构、经营模式、用工方式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建强基本队伍,注重在专业技术人员、生产经营能手、青年职工以及高级知识分子、劳务派遣工中发展党员,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一企一品牌”创建,党员示范岗、示范典型选树等活动。落实基本制度,严肃党内组织生活,严格“”等制度,大力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切实严明党的纪律。健全企业内设纪检组织,加强企业监督执纪问责;积极探索市纪委监委对企业派驻监督,强化企业纪检、监察。加快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经营投资责任和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十项规定”精神,严肃查处国有企业选人用人、大宗采购、投融资、产权交易、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的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环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国有企业改革专项小组要统筹推进国有企业国资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市级部门要大力支持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落实相关支持措施。市属国有企业作为发展主体和责任主体,要利用好国有企业自身资源优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政策支持

建立健全市级优质资产资源及国有资本金注入机制,采取特许经营权注入等形式,做优资产做实资本。强化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支持企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获取合理收益。支持企业承接采取配置资源、植入经营性项目、政府付费等方式实施的政府性项目。创新政府性项目投建模式,支持企业依法合规承接,市场化经营。

(三)健全评价考核

研究建立体现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修改完善《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突出质量效益、结构调整等绩效考核,发挥绩效评估考核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制定实施《市属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着力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推进国资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定期跟踪督查企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四)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加强国有企业实施高质量发展行动宣传,聚焦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领军人才,宣传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改革创新实践,总结推介成功经验、典型案例,营造崇尚质量、追求效益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加强理论武装 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理论武装

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国有企业抓住战略机遇、推动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中信集团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打造卓越企业集团和百年民族品牌为目标,忠实履行做强做优做大、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民族复兴使命,推动中信集团高质量发展。

一、坚定政治站位,把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要把握蕴含其中的坚定政治信仰。中信集团作为高度市场化的国有企业,面临复杂市场环境和多元意识形态冲击,更要在加强理论武装中站稳政治立场、提升政治能力,努力做到“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意识。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信集团成立之初,国家就明确“中信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坚持党的领导是本质要求。中信集团作为国有企业,无论是金融还是实业、独资还是控股,都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无论管理体制如何调整、股权结构如何变化、监管模式如何创新,都要推动党管企业制度化,发挥好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

二是强化服务国家战略的政治定力。

()总书记多次强调,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就是要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把贯彻党和国家战略部署始终摆在首位。当前,重点要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瞄准国家战略想问题、作决策。金融子公司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增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实业子公司要加强科技创新,争取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在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三是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企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中信集团着力做好“四个服务”:服务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与民营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在“国民共进”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提升民众生活质量;服务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丰富市场供给,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服务职工,保障职工待遇,打造“幸福企业”,提升职工获得感,在集众智、聚众力中打造卓越企业集团。

四是强化从严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

党建抓与不抓大不一样,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中信集团各级党组织自觉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化主责主业意识和正确政绩观,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持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做到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二、掌握科学方法,理清改革发展的思路举措

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要学习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高领导企业发展的素质能力,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统一。

经过40多年发展,中信集团形成了坚持大胆探索和走市场化道路等优良传统,打造了产融并举格局、中信企业文化等发展优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既为集团升级传统产业、优化业务结构带来历史性机遇,但也存在着与机遇擦肩而过的可能。只有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加速推动技术、产品、业态和模式创新,才能抢抓历史机遇,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的发展。

二是坚持调研开路和实践探路相统一。

调研是实践的必要前提,实践是调研的最好教材。中信集团业务领域多元、管理链条长、管控难度大,领导干部更要坚持调研开路和实践探路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三是坚持系统谋划与重点突破相统一。

没有系统思维,就无法统筹事业发展全局;不抓住“牛鼻子”,就难以解决制约改革发展的矛盾问题。中信集团坚持系统谋划,统筹金融与实业、上级与下级、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要素合理流动;同时,坚持重点突破,按照“集团有限多元化、子公司专业化”要求,把整合、协同、拓展作为发展主线,打造核心平台和综合品牌,加快形成保障高质量发展的业务格局。

四是坚持坏处着眼和好处努力相统一。

()总书记强调,要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当前,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集团整体经营面临严峻考验。既要增强忧患意识,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把挑战思考得更深入,持续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也要坚定发展信心,将工作压力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三、强化使命担当,破解改革发展的矛盾问题

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掌握贯穿其中的强烈使命担当,解决好集团改革发展面临的难题。

一是增强履职尽责的意识。

党员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意识,当好知责的“明白人”,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工作,把功夫下在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上;当好担责的“实干家”,积极研究新情况、掌握新知识、拿出新办法,以奋发有为的状态推动改革创新;当好尽责的“领头雁”,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体职工干事创业。

二是发扬攻坚克难的精神。

当前,中信集团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业务整合、品牌管理、不良资产处置等工作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而且越往后难度越大,更加考验攻坚克难的精神。总部职能部门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动真碰硬、迎难而上,找准问题的焦点、难点和堵点,提出务实管用的措施,严格督办任务落实。各子公司作为工作落实的主体,要提升执行能力,不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各项工作要求。

三是强化防控风险的魄力。

防范化解风险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绷紧防范化解风险这根弦,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统一风险敞口与统一授信协调机制,全面提升风控效能。要增强预警和处置能力,及时消除潜在风险隐患苗头、阻断不同领域风险的转化通道。

四是提升推功揽过的境界。

要淡化个人名利、追求工作实绩,在困难挑战面前不犹豫、不退缩,在失误过错面前敢负责、敢承担,不能碰到问题绕着走、遇到困难往上交、看到责任往下推。要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实干者撑腰,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

四、锤炼严实作风,纯洁改革发展的政治生态

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牢牢把握贯穿其中的严实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良好风气环境。

一是清清爽爽的内部环境。

中信集团是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部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大家是同志关系,地位是平等的。要坚持讲党性、讲原则,坚决抵制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防止拉拉扯扯、吹吹拍拍等歪风邪气,营造简单、轻松、清爽的内部环境。要真诚待人、规矩做事,习惯在相互提醒和督促中修正错误,摈弃“择利而交”的功利化交往、“择权而交”的实用化交往、“择富而交”的庸俗化交往。

二是遵规守矩的从业环境。

按制度规矩办事,矛盾最少、效率最高。要把依法合规经营、维护市场健康稳定作为重大责任,强化法治思维,在推进金融业务发展过程中,自觉在法律框架内推动各项改革创新。强化合规意识,健全管理制度,建立预警机制,严格遵守监管部门各项规定,促进稳健经营,坚决杜绝各类违规问题,走好合规发展之路。

三是选贤任能的用人环境。

要进一步端正选人用人导向,把国有企业领导人员20字要求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遵循和标准,摒弃“能人主义”,既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又严格把好素质能力关,把愿干事、真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加快形成日常发现、动态管理、持续培养、适时使用的工作机制。探索研究不同领域人才交叉使用的思路办法,实现优秀年轻人才“贯通式”培养,为中信事业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四是崇尚实干的工作环境。

实干是一门艺术,既要有崇尚实干的工作态度,更要掌握抓实、实抓的科学方法。一方面,实干的基础在抓实,要在吃透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对具体情况、具体问题,认真分析、精确研判,把握规律性,找准突破口,形成拿起来就能干的思路、落下去就有效的举措。另一方面,实干的成效在实抓,实抓才能见实效,必须咬定目标、持续用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为打造卓越企业集团、铸就百年基业筑牢坚实支撑。

第三篇:国有企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国有企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宣示了新时代党领导国有企业的重大主张,深刻揭示了搞好国有企业的科学规律,为做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纲领。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稳高质量发展方向

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一方面,要始终突出政治统领。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不断强化国有企业的政治属性,想任何问题、做任何决策,都要对标对表党中央,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企业落实落地。把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作为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努力实现正气充盈、政治清明。

另一方面,要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将党的领导融入到企业治理的各个环节,把党组织的教育、管理、监督等职能渗透到企业发展全过程,使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严格落实党组织研究讨论前置程序,对事关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通过党委常委会集体研究,确保党的领导在制度上有规定、程序上有保障、实践中有落实。

二、育强干部人才队伍,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培养一支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

一方面,要坚持党管干部。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标准,切实把组织放心、干部服气、职工群众满意的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合理使用起来。做好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着眼于今后5年、1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重

点培养选拔一批素质高、潜力大的优秀年轻干部,确保企业改革发展后继有人。同时,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严格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指示,持续完善激励约束和容错纠错机制,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

另一方面,要坚持党管人才。积极推进战略科技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开展技能大师选拔,努力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同时,大力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引进战略,围绕企业规划的重大工程和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加高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数量。

三、抓牢基层组织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聚焦基层抓党建、抓好党建强基层、建强基层促发展,紧紧抓住党的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三基建设”不放松。

一是建强基层组织。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抓常、抓实、抓细、抓长,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尤其是必须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回头看”,努力打造自身建设强、群众工作强“双强”型党支部。

二是育强基本队伍。

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关键在人,必须全面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和党员职工“三支队伍”建设,着力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骨干输送到重要岗位,切实让党员教育管理更好融入生产经营、融入党员需求、融入群众关切。

三是增强党建活力。

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努力将品牌创建融入到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创新、和谐稳定等中心工作各个环节,使党建品牌的示范导向和辐射带动作用更强,品牌创建服务发展、服务党员群众的成效更加明显,以品牌建设理念打造基层党建特色。

四、纵深推进从严治党,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

国有企业必须坚决扛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一以贯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压实“两个责任”。

党委主体责任是核心和前提,纪委监督责任是关键和保障,两者只有形成合力,才能保证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党委必须担

负起主体责任,定期研究和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纪委必须履行好监督责任,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二是整治作风之弊。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实施细则,坚决把作风建设抓到底。坚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倡导抓落实的鲜明导向,敢抓落实、善抓落实、真抓落实,在真抓实干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实事求是开展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开展调研,增强调研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调研成果转化,对调研情况进行系统性梳理分析,科学制定问题对策和整改措施,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发展成效。

三是强化纪律监督。

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坚持以严明的纪律管党治党,对无视纪律的行为,必须动真碰硬、发声亮剑,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使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五、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职工群众始终是企业前进的力量源泉、坚实根基。无论任何时候,国有企业都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依靠职工、切实关心职工、广泛凝聚职工,汇聚起万众一心的强大正能量。

一是充分依靠职工。

围绕主要目标任务,扎实开展形势任务宣传教育,把广大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企业决策部署上来;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深入开展“五小”实用技术、合理化建议等创新创效活动,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投身企业发展的主战场。

二是切实关心职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在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稳步提高职工收入,还要在保障职工身心健康、满足职工精神需求上下功夫,不断增强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维护职工权益。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凡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一律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大力推进党务公开,丰富公开内容,拓展公开形式,切实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严肃查处克扣截留、分配不公等侵害职工利益行为,让公平正义得到充分体现。

第四篇:关于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畜产品是百姓“菜篮子”重要农产品,加快发展畜牧业是建设农业强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1号)精神,促进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畜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好初级农产品供给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转变发展方式,深入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和品牌农业建设,坚持全产业链谋划、全要素投入和全方位服务,实施现代畜牧业建设工程,强化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和法治保障,加快构建现代畜禽养殖、动物防疫和加工流通体系,推进种养加销一体化发展,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保供有力的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绿色发展,生态循环。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畜禽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协同推进畜禽养殖、绿色有机种植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农牧结合、草(料)畜配套、种养循环,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

科技赋能,优质高效。强化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大力推动集约化、工业化、数字化、智慧化、标准化规模养殖,促进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实现降耗提质,节本增效,增强畜牧产业市场竞争力。

质量优先,提质增效。推进良种覆盖和良法配套,加强投入品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提升畜牧业质量效益水平。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提升防控能力,落实防疫责任,形成防控合力。

品牌主导,一体发展。坚持以全产业链构建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品牌培育,健全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促进粮经饲统筹、种养加销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现代畜牧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大幅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稳步提高,肉蛋奶等国家重要农产品战略保障地位更加稳固,奶牛、肉牛、生猪等主要养殖产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省主要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达到80%,畜禽养殖规模化比重达到70%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800亿元(其中:奶牛存栏150万头,生鲜乳产量730万吨,实现产值330亿元;肉牛出栏400万头,实现产值900亿元;生猪出栏2800万头,实现产值900亿元),年均递增7%以上,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35%左右。

二、加快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

(四)持续推进奶业振兴。

加快发展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落实国家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有关政策,培育适度规模奶牛养殖主体,支持草畜配套、奶牛场智能化配套建设。鼓励和支持乳制品加工企业自建或同大型养殖企业、社会资本联合建设奶乳“一体化”万头规模养殖场,稳步扩大泌乳牛数量,提升奶源基地供给能力。支持使用优质冻精,推广性控冻精繁育技术,加快奶牛群体改良,构建高产奶牛核心群,提高奶牛单产水平。推广使用牧场信息化管理、精准饲喂、疾病预警等高产高效生产和管理规程技术,全面提升奶牛精细化饲养管理水平。〔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地)、县(市、区)政府(行署)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市(地)、县(市、区)政府(行署)负责落实,不再列出〕

(五)做大做强肉牛产业。

优化肉牛产业区域布局,引导肉牛产业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北部扩展。落实国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支持15个牧业半牧业县肉牛等草食家畜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生产条件。支持肉牛养殖场使用优质冻精改良肉牛或低产牛。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发挥XXX农垦集团、XXX集团资源优势和基础优势,加快发展规模化肉牛养殖,建设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带。(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XXX农垦集团、XXX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切实稳定生猪生产。

落实生猪产能调控制度,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强化能繁母猪和优势产能保护,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支持机制,防止生猪产业大幅波动。建设省级生猪生产性能评估中心,支持建设一批现代化核心育种场和商业化种公猪站,实施原种猪引进补助政策,开展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良种供应能力和覆盖率。支持“龙头企业+养殖基地”一体化发展模式,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提高抗风险能力和稳产保供能力。(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大力发展鹅产业。

推进鹅产业集群建设,重点支持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一体化经营模式,坚持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发展方向,鼓励企业以自建或合作的方式扩规模、延链条、提品质、创品牌,构建良种繁育孵化、规模饲养、产品回收加工、市场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格局,推动商品鹅稳定均质供应。鼓励加工企业发展分割、熟食制品以及鹅绒、鹅血、鹅油深加工,集中打造区域品牌,真正将资源品种优势打造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加快发展肉羊、鸡及特种养殖业。

鼓励各地结合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龙头企业实际,以“一县一业”“一乡一品”为主要发展形式,利用国家草原生态补奖和肉牛肉羊扩群提质行动政策,支持肉羊产业持续发展,扩大群体规模,提高饲养水平,提升规模效益。推进肉鸡、蛋鸡等畜禽品种适度规模经营和“一体化”发展,支持大型养殖场提质增效。引导具有XXX特色优势的狐、貉、鹿、驴、蚕蜂等特种养殖业快速发展,挖掘增长潜力,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建立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

(九)加强良种培育。

坚持质量农业发展方向,加强国家和省级保种场建设,加快民猪、林甸鸡、籽鹅、XXX黑蜂等遗传资源开发利用。深入实施黑XXX省畜禽遗传改良计划,以“两牛一猪”为重点,开展品种登记、基因组检测与评估、生产性能测定等育种工作。奶牛以提高群体平均产奶性能等综合指标为重点,建设种公牛自主培育系统,提升供种保障能力。肉牛以培育高端肉牛品种为目标,加快推进“华牛”选育。生猪以加强本土化品种选育为重点,形成XXX种猪品牌,逐步提高核心种源自给率,提升畜牧业发展质量。(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坚持科技农业发展路径,实施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行动,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支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同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化科企深度融合,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引进、转化和推广,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鼓励相关行业协会、第三方服务企业开展覆盖畜牧业全产业链的社会化服务,提升养殖、防疫、加工等各环节标准化水平。加大对养殖、加工等各环节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懂专业、有技术、善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教育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健全饲草料供应体系。

落实粮改饲、苜蓿基地支持政策,扩大全株青贮玉米、苜蓿种植面积,将燕麦等优质饲草纳入支持范围。支持省级行业协会牵头制定全株玉米青贮等质量评定标准,建立青贮日粮饲喂技术推广体系,推动饲草料专业化生产。推进秸秆等非粮饲料资源高效利用,大力推广秸秆氨化、碱化、气爆化、发酵等先进饲料化加工技术,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全面推广饲料精准配方和精细加工技术。加快生物饲料、安全高效饲料添加剂等研发应用,提升饲料产品品质和利用效率,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提升畜牧业机械化水平。

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将养殖场(户)购置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农机装备按规定纳入补贴范围,实现应补尽补。探索推进主要畜种养殖全程机械化,建设推广一批机械化养殖场和示范基地。培育新型畜牧机械装备服务组织,大力发展订单式作业、生产托管、承包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大养殖设施装备研发、鉴定力度,加快成套机械装备向全畜种、全环节推广应用,鼓励养殖企业开展物联网、智能化改造,促进畜牧生产机械与养殖工艺相结合,实现机械化与数字化融合发展。(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依托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将动物防疫职责任务落到具体机构,避免职责悬空、任务落空,配齐配强专业人员,实行定责定岗定人,全链条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完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强化动物防疫工作经费保障,落实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政策,保证动物检疫协检员、村级防疫员合理劳务报酬。加强动物疫情监测站点建设,提升动物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加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经费投入,推进落实强制免疫制度和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机制。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完善补助机制,促进病死畜禽及时收集和规范处置。强化畜禽调运管理,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严厉打击运输未经检疫畜禽以及收购、贩卖、销售、随意丢弃病死畜禽等违法违规行为。(省委编办、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人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快构建现代加工流通体系

(十四)提升畜禽屠宰加工行业水平。

持续推进生猪屠宰行业转型升级,鼓励新建改扩建年屠宰生猪能力15万头以上的大型生猪屠宰企业,加快小型屠宰场点撤停并转。鼓励有条件的生猪屠宰企业创建国家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厂,推动省级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探索生猪屠宰企业分级管理。鼓励畜禽屠宰企业开展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支持生猪、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生猪、肉牛等精深加工和皮毛骨血副产品综合利用,对畜产品加工企业用于生产发展资金贷款给予贴息支持,引导推动粗放式肉品生产模式向精深加工产品及熟食制品生产模式转变,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健全畜禽产品冷链加工配送体系。

推行“集约规模养殖、就近集中屠宰、冷链运输配送、冷鲜冷冻上市”模式,推进由“运活畜禽”向“运肉”转变。支持屠宰加工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完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逐步构建主产区和主销区有效对接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支持大型屠宰加工企业自建或联建标准化预冷集配中心、低温分割加工车间、冷库等设施,提高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能力。鼓励市县级中小屠宰场点新建改扩建冷库、预冷库、保鲜库,实现畜产品就近加工储存。倡导畜产品安全健康消费,逐步提高冷鲜肉消费比重。(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提升畜牧业信息化水平。

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在畜牧业全链条各环节应用,提高圈舍环境调控、精准饲喂、动物疫病监测、畜禽产品追溯等智能化水平。建设数字化智慧养殖示范基地,推广大型规模化数字化智慧牧场试点,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实现生产经营精准化、管理服务智能化。完善动物防疫和“智慧龙牧”数字化平台,推进畜禽养殖档案电子化管理,加快畜牧兽医信息资源整合,实现畜牧兽医一张图管理。(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加强畜牧业品牌培育。

坚持以品牌农业为引领,着力培育畜禽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力打造绿色生态XXX奶、XXX肉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并叫响全国。鼓励发展“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做特做优华牛、民猪、林甸鸡、籽鹅、XXX黑蜂等具有黑XXX特色的区域公用品牌。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品牌,持续推进企业品牌塑造,鼓励龙头企业联合农民合作社、家庭养殖场共建企业品牌。支持龙头企业加强品牌设计,强化技术创新,打造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精品畜产品品牌。发挥畜禽产业联盟、行业协会作用,开展行业规范、技术服务、市场推广和品牌培训服务。(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工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加强畜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奶牛繁殖育种交流合作,引进优质奶牛冻精,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与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畜牧业对接交流,综合研判重大动物疫情传入风险,共同建立监测和防控体系。开展非洲猪瘟监测和防控体系研究合作,不断加强国际间联防联控。扩大与俄罗斯等国家禽肉、牛奶、乳制品贸易合作,促进进口畜产品国内精深加工,满足国内中高端市场需求。加大畜牧产业国际招商引资力度,加强高质量现代化畜牧产业合作项目交流与合作,提升我省畜牧业整体国际市场竞争力。建设引进优质种畜禽和种质资源绿色通道。(省农业农村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哈尔滨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持续推进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

(十九)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给予补贴。推广固体粪便堆肥发酵、液体肥料化利用、粪污与作物秸秆菌剂混合发酵成肥及能源化生产天然气技术等多元化利用模式。推进有机肥生产与利用,支持符合条件地区开展粪肥就地消纳、就近还田补奖试点,推动农业“三减”和农牧绿色循环发展。对畜禽粪污全部还田利用的养殖场(户)实行登记管理,不需申领排污许可证。统筹推进病死猪牛羊禽等无害化处理,完善信息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合理制定补助标准,实现无害化处理同保险联动。(省农业农村厅、省发改委、省生态环境厅、黑XXX银保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促进农牧循环发展。

加强农牧统筹,将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加快构建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秸秆和粪肥综合利用发展模式。鼓励在规模种植基地周边建设农牧循环型畜禽养殖场(户),促进粪肥还田,加强农副产品饲料化利用。重点推广秸秆饲料化技术,推进秸秆等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养殖。加强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恢复提升草原生产能力。科学合理利用草原,因地制宜发展家庭生态牧场和生态养殖合作社。(省农业农村厅、省发改委、省生态环境厅、省林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全面提升绿色养殖水平。

坚持绿色农业发展方向,结合资源环境禀赋,科学布局畜禽养殖,依法依规划定和管理禁养区。严格执行投入品安全使用规范,依法加强饲料超剂量使用铜、锌等问题监管,强化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实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和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深入开展“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兽用抗菌药等专项治理行动,开展畜禽屠宰和兽药饲料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检打联动,依法严厉打击养殖环节非法添加和违规使用行为,坚决杜绝使用违禁药物,严防不合格畜产品流入市场。(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强化保障措施

(二十二)加强组织保障。

成立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办公室设在省农业农村厅,负责综合协调工作,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各市(地)政府(行署)把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建立相应组织机构和工作推进落实机制。各市(地)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明确发展定位和目标,制定发展规划,强化政策措施,研究解决融资、用地等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省农业农村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商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健全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提升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服务效能,分层次、差异化支持畜禽经营主体发展。引导省级专项资金、产业基金、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支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农业发展转移支付指导性任务资金和省级统筹相关资金重点用于“两牛一猪一禽”发展。鼓励市县政府利用专项债券资金,建设一批符合要求的基础设施齐备、项目收益覆盖债券本息的标准化养殖屠宰加工园区,以“交钥匙”工程形式租给企业或专业养殖户发展畜牧业,通过回收租金实现收益。(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发改委、省乡村振兴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四)强化金融保险精准服务。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积极推行活畜禽、养殖圈舍、大型机械设备抵押贷款试点。扩大奶牛、能繁母猪、育肥猪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发挥农业保险增信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自主开展养殖收入险、畜产品价格险试点。(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黑XXX省银保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五)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落实支持畜牧业发展用地政策,养殖生产及其直接关联的畜禽粪污处理、检验检疫、清洗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农业设施用地,实行耕地“进出平衡”后,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占补平衡。加强对畜牧业使用林地草地支持,依法依规办理使用林地草地手续。简化畜禽养殖用地取得程序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动物防疫条件审查、从境外引进畜禽、蜂遗传资源等审批(审核)程序,推进“一窗受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草局、省农业农村厅、哈尔滨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六)强化市场调控。

依托产业信息化平台和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畜牧业生产和畜禽产品市场动态跟踪监测,及时、准确发布国内外市场供求信息,科学引导生产和消费。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缓解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各地根据需要研究制定牛羊肉等重要畜产品保供和市场调控预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十四五”期间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畜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政策

1.奶牛良种补贴。“十四五”期间,支持规模奶牛场使用优质奶牛冻精,推广性控冻精繁育技术,加快奶牛群体改良,构建高产奶牛核心群,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对规模奶牛场使用优质冻精按照实际价格的50%给予补贴,普通冻精每剂补贴不高于100元,性控冻精每剂补贴不高于150元。全省每年支持使用优质冻精40万剂。

2.肉牛良种补贴。“十四五”期间,支持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肉牛群体改良,增加优质肉牛存栏,提高肉牛生产水平。对肉牛规模养殖场使用优质冻精改良肉牛或低产牛,按照冻精实际价格的50%给予补贴,每剂补贴不高于150元。全省每年支持使用优质冻精40万剂。

3.原种猪引进补贴。“十四五”期间,支持种猪场和规模猪场从国外或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引进原种猪,增加优质父母代种母猪群体和优质商品猪供应能力。对从国外引进原种猪,规模超过100头的,按照每头不高于3000元补贴,单个主体补贴不超过500万元。对从省外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引进原种猪,规模超过200头的,按照每头不高于1000元补贴,单个主体补贴不超过300万元。全省每年支持引进原种猪1万头(国内外各5000头)。

4.大型奶牛养殖场建设补贴。对新建存栏3000头以上的大型奶牛养殖场土建、购置设施设备、购买奶牛给予补贴。存栏规模3000头奶牛场补贴1500万元,在此基础上,每增加1000头规模,增加补贴资金500万元,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规模养殖场建成验收且奶牛存栏超过60%后,兑现80%补贴资金,奶牛存栏超过80%后,兑现剩余补贴资金。

5.生猪调出大县奖励。鼓励生猪生产流通,引导产销有效衔接,保障市场供应安全。支持生猪调出大县在生猪生产环节的圈舍改造、良种引进、粪污处理、防疫、保险及流通加工环节的冷链物流、仓储、加工设施设备等发展方面支出。

6.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鼓励和支持转变草牧业发展方式,提高草牧业现代化水平,减缓天然草原放牧压力,提升牛羊等草食畜禽养殖效益和供给能力。支持15个牧业半牧业县肉牛、肉羊等草食畜禽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

7.白鹅产业集群建设奖补。在鹅养殖重点地区,对鹅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商品鹅标准化孵化示范基地建设、鹅屠宰加工、鹅产品精深加工及集散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各县(市、区)当年实际有效自筹资金审核确认,单个项目实施主体获得奖补资金不超过审定自筹资金的30%。全省每年支持资金5000万元,连续支持2年。

8.粮改饲补贴。支持草食牲畜饲喂全株青贮饲料,提高科学饲养水平,促进规模养殖和节本增效,带动种植结构调整。对奶牛、肉牛等草食牲畜规模养殖场户(合作社)以及青贮专业合作社收贮全株玉米青贮给予补贴,每吨补贴不高于60元。

9.苜蓿基地建设补贴。支持饲草种植合作社、饲草加工企业和奶牛养殖场三类主体发展苜蓿种植,为奶业发展提供优质苜蓿草产品,促进奶牛综合生产能力和牛奶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对新种植集中连片1000亩及以上的苜蓿种植基地,按照每亩不高于6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10.疫情监测站建设补贴。支持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和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建设,提升动物疫情监测预警能力,提高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监测诊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26个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和13个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更新换代动物疫情监测仪器设备给予补贴,每站一次性补贴50万元。

11.动物强制免疫疫苗补贴。加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贴经费投入,推进落实强制免疫制度和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机制,防范全省重大动物疫情风险,保障畜牧业产业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在国家动物强制免疫疫苗补贴基础上,增加动物强制免疫疫苗补贴经费2000万元。

12.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贴。支持病死畜禽及时收集和规范处置。在国家对病死生猪集中无害化处理补贴的基础上,对集中无害化处理的病死牛、羊、禽给予补贴。预计每年补贴处理病死牛1万头,每头补贴不高于500元;补贴处理病死羊5000只,每只补贴不高于70元;补贴处理病死家禽1000吨,每吨补贴不高于1000元。省级财政补贴80%,包干使用。

13.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补贴。省财政一次性注入融信畜禽产业基金2亿元,采取“有限合伙+股权投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3个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通过工艺处理,将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病死畜禽等转化为有机肥、天然气、油脂等系列产品,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4.省级绿色种养循环补贴。选择基础条件好、地方政府积极性高、融信畜牧产业基金项目配套的3个县(市、区),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每个县(市、区)落实试点任务面积达到10万亩,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兑现补贴资金1000万元。

二、“两牛一猪”一体化发展政策

15.奶乳“一体化”万头奶牛养殖场先建后补。“十四五”期间,对乳制品加工企业自建或合作参股联合新建奶乳“一体化”万头规模养殖场的土建、设施设备购置和购牛给予补贴,每个养殖场省级财政补贴5000万元。同时,鼓励地方政府通过整合产业基金、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专项债券资金等给予5000万元支持。规模养殖场建成验收且奶牛存栏超过6000头后,兑现80%补贴资金;奶牛存栏超过8000头后,兑现剩余补贴资金。每年支持建设万头奶牛养殖场10个。

16.肉牛屠宰加工补贴。“十四五”期间,对新建年屠宰及加工能力10万头以上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按照总投资的10%给予补贴,最高补贴1000万元。项目竣工验收后,年实际屠宰加工量1万头以上且深加工比例超过50%,兑付补贴资金。

17.生猪屠宰加工补贴。“十四五”期间,支持大型养殖屠宰企业开展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对新建年屠宰及加工能力100万头以上生猪屠宰加工厂,按照总投资的10%给予补贴,最高补贴1000万元。项目竣工验收后,年实际屠宰加工量30万头以上且深加工比例超过50%,兑付补贴资金。

三、普惠性政策

18.贷款贴息。“十四五”期间,支持畜禽规模养殖场、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畜牧产业发展。对种猪场、奶牛、肉牛、生猪、鹅等规模养殖场、畜产品加工企业用于生产发展资金贷款给予贴息支持。按照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补贴。全省每年计划贴息1.5亿元。

符合本政策措施,同时符合我省其他扶持政策规定,按照从高不重复的原则予以支持,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篇:高质量发展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以及同仁:

我是XXX,就职于江苏XXX有限公司副总一职,前面听了各位专家以及同仁关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演讲,我深受启发和鼓舞,国家现在正处于发展的黄金阶段,我们作为公司的领导人、技术负责人,更有义务为公司的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去努力,去创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复杂局势,成功驾驭发展大局,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的是质量而非速度、是发展而非增长,这是发展思想、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做好企业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大纲。

我们XXX电梯,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2年的时间里改进了百分之七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投入3500多万元,将传统的生产工艺改进为国内领先的自动化流水线,共改进自动化流水线设备4台,自动化喷涂生产线,数控转塔冲床生产线设备6台,自动化上下料机器人2台,自动化装配机器人2台。自动化机器人的使用,是里程碑式的改进,是我们企业从传统生产制造跳跃至现代化企业的一大步,在日益增加的人力成本下,自动化机器人的使用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并且极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精度,产品不合格率不足万一,给其他生产型企业也起了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

高质量发展既然是一个阶段,就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他是渐进的、积小变为大变、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虽然是长期任务,但是我们会把阶段性目标分解为目标,从当前抓起,稳步推进,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的高昂精神状态奋力推进各项工作。

下载2021年国有企业关于高质量发展意见的报告(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21年国有企业关于高质量发展意见的报告(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京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北京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全国工商联《关于开展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调研的通知》要求,......

    关于以高质量党建促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汇编)

    关于以高质量党建促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范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去年以来,XX市国资委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党的政治......

    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及对策建议思考

    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及对策建议思考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国有企业实现做大做优做强,服务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实现中华民族......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推动高质量发展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推动高质量发展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围绕......

    推动我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XX县推动我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落实“菜篮子”县长负责制,更加优化蔬菜产业结构,保障蔬菜市场有效供应、价格基本稳定,推动我县蔬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

    党课:当好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共五则)

    党课:当好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坚持实事求是,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坚持守正创新,拓宽高质量发展路径;坚持行稳致远,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要......

    推动高质量发展演讲稿

    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如今,由于现代医疗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普及,许多同级别的医院的技术、设备,价格等方面都很类似,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院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苏州高新区是1992年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2012年与虎丘区合并,实行两区合一的管理体制。区域西临万顷太湖,东依苏州古城,面积223平方公里,素有“真山真水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