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全域旅游推进会上的讲话[本站推荐]

时间:2021-04-12 10:2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1年在全域旅游推进会上的讲话[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1年在全域旅游推进会上的讲话[本站推荐]》。

第一篇:2021年在全域旅游推进会上的讲话[本站推荐]

2021年在全域旅游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市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X市全域旅游推进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旅游业在近两年疫情中受到重挫,如何摆脱疫情影响快速恢复元气,按照既定的思路和目标蓬勃向上发展,需要认真地研究。下面,围绕当前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加速X旅游业发展,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怎样抓好X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X旅游的现状

X的旅游可以用“三个五”来总结:“五大特点”“五个持续向好”“五个方面问题”。

(一)X旅游具有“五大特点”。一是资源多。就单项的旅游资源而言,以市州为单位看,放在全国都算多的。二是起步早。全国还没有把旅游作为一个产业来抓的时候,X就已游客不断。X省第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就是在XX召开的。三是名气大。在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X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不知道X的人很少。四是区位优。现在X同城化发展,X毗邻省会X,旅游景区基本都集中在交通要道上。五是后劲足。X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企业培育等还有巨大潜力可挖。

(二)X旅游业发展表现出“五个持续向好”。一是旅游产业发展持续向好。近三年,全市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增速都是X%以上,和全省一样实现“井喷”。全市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到X个,在全省最多。近年先后荣获中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最佳全域旅游目的地”等称号。二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向好。自X年X市首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举办以来,连续举办六届,累计实施重点旅游建设项目X余个,每次旅发大会都极大推动旅游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包括景区景点、基础设施、酒店等,甚至“无中生有”发展了一批蹦极、跳伞、露营等旅游项目,全市旅游接待能力,床位数、房间数、酒店数大幅提升。三是全域旅游体制机制持续向好。率先在全省探索大管委管理模式,整合X、龙宫、大屯堡等景区,组建X旅游区管委会,成功构建全市一盘棋、一体化的“大旅游”管理模式。四是旅游宣传营销持续向好。X旅游集团公司、管委会充分应用智慧旅游信息化手段,率先在全省推行网络实名制预约售票。“中国瀑乡·秀美X”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五是旅游助推脱贫的作用和效果持续向好。X近年打造了很多乡村旅游点,带动旅游产品销售、人员流动、服务发展、就业保障等,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很多扶贫车间都在生产旅游产品,旅游发挥的脱贫作用和效果持续向好。

(三)旅游产业发展存在“五个方面问题”。一是旅游资源富集的比较优势还没有很好转化为经济优势。X旅游资源面积占国土资源面积的X%,远高于全省X%和全国X%的平均水平,但发挥的经济效益与之不相匹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A级景区在我们X,但更多停留在门票经济上,一流的旅游资源,在开发、管理、服务以及转化为经济效益上,没有与一流资源相匹配。X年,我市旅游综合收入(X亿元)仅为X(X亿元)的X%、遵义的(X亿元)X%。二是旅游有效供给与市场消费需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还需要做文章,按照旅游发展新、老“六要素”要求,我们在文旅融合、旅游商品、食住行等方面都还有很大差距。比如,旺季容不下人,淡季没有人;白天容不下人,晚上留不住人。“夜间游”业态也是X十分明显的短板,X年全市客房平均出租率不足X%,旅游这张靓丽的名片对X发展的拉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三是旅游市场主体小、弱、散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市旅游市场主体发展缓慢,旅游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各景区之间各自为政,没有真正形成“点、线、面”全域发展格局。目前,全市有旅行社X家,仅占全省(X家)的X%,是X市(X家)的X%,是遵义市(X家)的X%,而且本地旅行社主要是组织游客外出旅游,很少组织外地游客到X。X旅游资源富集,但还是X一枝独秀,缺乏高水平的本地旅行社,就无法掌握旅游市场主动权。以X旅游资源、旅游大市的现状来说,旅行社数量至少应该占全省X%。四是全域规划X旅游的研究、落实还不够。各县(区)、各景区、各平台公司各自为政、自主开发、自求盈亏。全域旅游是指区域性都是旅游景点,但X“慢游”交通系统不完善、路网体系不闭合、服务体系不能满足差异化要求;旅游智能化程度较低,网络旅游攻略领域没有足够重视;多产业的融合程度不深,特别是文旅融合开发方面,其他市州比如黔东南,酸汤鱼一道菜、“高山流水”敬一碗酒、侗族大歌一场文化演出令人印象深刻,而X的民族文化在旅游中完全没有彰显特色。五是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在全省逐年下滑。X年全省综合排名第四位,X年排第八位,X年全省挂末,这不是X旅游产业应有的地位。各级各部门要有紧迫感、危机感,我们拥有最好的旅游资源,得到最差的考评,旅游产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希望大家以今天的全域旅游推进会为转折点,真正重视X全域旅游和军民融合两张名片的打造,以目标为导向、问题为导向、结果为导向,精准抓好落实,全力打好旅游产业发展工作“翻身仗”。

二、理清全域旅游发展的思路

通过反复研究,提出要聚焦“一个抓手”,突出“两个重点”,实施“三大工程”,推进“四大建设”的X全域旅游发展思路。

(一)聚焦“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和示范县(区)”这一抓手。从X全市来讲,就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从各个县区来讲,就是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省文旅厅明确表示支持X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从全省来看X也最有条件创建成功,因为我们县区数量少,旅游资源富集、基础好。按照验收细则,X只要有X个县区通过国家级验收认定,就能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大家要坚定信心。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及其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我总结为三句话: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旅游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总抓手,全域旅游实现了,就能带动区域内经济社会方方面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和提升。

全域旅游关键抓什么?具体化来说就是抓“三张网”。一是旅游交通网。“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旅游交通网是最关键的第一张网,要实现快进慢游相结合,方便快捷、线路闭合。二是公共服务网。游客进入X境内希望得到的服务,我们都要能提供,自主全方位、高中低端结合。三是智慧旅游网。现在提全域旅游,必须是“一网全域通”“一号万事成”,只要进入X境内,登录一个网站,各项服务都能做到。

如果要再深入的分析,全域旅游和传统旅游比较还有X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单一的景点景区建设管理模式转变为区域性作为目的地发展模式的转变。进入X境内就是旅游,不是说一定要到X、到龙宫才是旅游。游客进入X境内,进入X高铁站、机场开始就是旅游的享受。二是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我们现在还停留在门票经济上,全域旅游带来的收入增长应该是全产业链的收入增长。三是从导游、旅行社运作的封闭式向自由流动的开放式转变。在一定时期内发展旅游都离不开导游、旅行社,但是运作要向自由、开放式转变。四是从粗放低效向高效精致转变。粗放低效就是依靠环境资源的破坏、巨大的投入,但效益很低,而全域旅游是整体打造完以后基本上零投入,但带来的是高收入、高回报。五是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全社会共建共享转变。要实现今后所有在X的市场主体都是旅游产业主体,工业企业、农业企业、甚至农业基地、机关单位都是全域旅游的参与者和共享者。六是旅游部门单一抓向党政主导、各行各业参与抓转变。全域旅游不单独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是全X人民的事情。

“全域旅游”最初提出的时候,时任省委书记陈敏尔同志提出了“六个全”:“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今天再加一个“全天候经营”,扩展成“七个全”,今后要围绕这七个方面理解和把握全域旅游。

(二)突出“疫情防控、市场主体”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疫情防控。当前国外疫情势头蔓延,防范输入压力很大,旅游流动性大,所以当前旅游业防疫工作非常重要。必须按照我们既定的安排部署,把疫情防控措施做到位。现在,基本上餐饮、住宿等各行各业都可以开放,但是主体责任必须落实到位,谁经营谁主管谁负责。各县区、各部门必须抓好三件事情:一是所有医疗服务点不能擅自接诊发热病人,发现后必须第一时间报告指定医院。二是全社会要再宣传、再动员,对任何进入X境内的人必须如实报告个人行踪。三是公安防控工作,原则上不是X身份证,不是从X境内出去的,从疫区国家回来的人,不得进入X。第二个重点,市场主体。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旅游业的恢复,X月X日谌贻琴省长主持召开了专题会议做了详细安排。X月X日省政府印发了《支持文化旅游业恢复并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黔府办发电〔X〕X号),从资金奖补、项目实施、旅游惠民、信贷支持、融资担保、以工代训、酒旅融合、精准营销、门票优惠、差异化支持等X个方面支持文化旅游业恢复并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抓住机遇、抓好落实。X月X日分管副省长胡忠雄到小河湾现场调研指导全省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提出了“规划引领、效益优先、关联三农、注重市场运作”等要求,并指出X还没有全国百强旅行社,今年省里将集中力量打造X至X个。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要系统研究,推动本地旅行社从今年起要提档升级,旅行社数量、质量以及在全国的排位都要提升。

(三)实施“产业升级、景区提升、产品创新”三大工程。一要围绕项目的谋划,实施产业提升工程。抓经济工作归根结底要落实在项目上,从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包装线路、发展旅游企业都是项目,发改、旅游和相关部门要深入研究,高水平编制规划、大手笔规划线路、大力度推进旅游多元化发展,统一规划,整体打造。训华书记特别讲过X在气候资源环境方面具有极大比较优势,我们要在康养和旅游文化方面进一步加强发展。二要围绕基础设施,实施景区提升工程。在建的旅游领域工程要倒排工期、快速完工、投入运营。相关县区、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督查督办局要盯紧。要加强景区景点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各县区要研究旅游线路重要节点上的配套。今年要在“夜间游”方面形成突破,西秀区已经在研究X湖XA级景区如何发挥经济效益,经开区在娄湖等为载体的“夜间经济”消费要实现突破。三要围绕文旅融合,实施产品创新工程。这是X旅游很大的发展潜力,宣传、文化部门要好好地研究一下。文化的东西不能躺在博物馆睡大觉,要让千百年扎根在土地上的传统文化焕发出当代的经济活力。我们经常讲若飞精神、顶云经验、屯堡文化,在当下怎样发掘出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若飞精神在今天怎样激励我们的干部推动工作?旅游产品的挖掘和开发很重要,机构改革组建了文化广电旅游部门,不光要抓旅游还要抓文化,在文化创意旅游商品的开发上,要凝聚X地域文化特色和本地资源,开发方便携带、成本低廉而又有文化品位、利润丰厚的旅游商品,同时还能宣传推介X,每个县(区)至少得开发几种出来。

(四)推进“旅游营销、服务质量、管理效能、人才队伍”四大建设。一是旅游营销要专题深入研究。网上网下怎样用X这样的旅游龙头来宣传好。二是服务质量要和营商环境、“创文”工作全方位联系在一起,要加大旅游执法和行业管理,多层次、全方位做好服务提升。三是推进管理效能建设,从政府方面来说,旅发领导小组要发挥作用,定期调度X旅游发展工作,加强督查考评,阶段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善。四是人才队伍建设,要“送出去、引进来”,加大有针对性的培训、引导、开发、扶持力度。各级组织部门、文旅部门以及地方高校要结合X全域旅游实际,有针对性的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各县(区)要高度重视抓旅游工作队伍建设,配齐精兵强将。

三、扎实抓好全域旅游发展“十件实事”

第一,重点景区景点的打造升级、按期投入营运。加快格凸河景区升级打造,X年X月实现营业;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工程今年必须投入运营;通过景区线路串联,带动“大兴东”起死回生。第二,X景区改造升级。X(镇宁)西部游客集散中心今年要完成基础建设,明年X月前全方位运营;X景区入口改造今年X月份要完成;实施好管委会、集团公司交叉任职制度;X党工委、管委会和集团公司要加快扶梯经营权收回;发挥各国里项目的联动效应,加快“夜间游”业态开发;加快景区线路包装打造,充分发挥X景区对X旅游产业带动作用。黄、龙、屯、格一体化,不仅是管理体制上的一体化,根本还是线路、资源线路的一体化。第三,旅游系列商品的开发。文旅、宣传、商务等部门要牵头研究,开发有标志性的文创产品、旅游商品,每个县(区)结合自身特点研究X至X种文创产品、旅游商品,集中在全市旅发大会上进行展示,部分平台公司可以研究转型发展旅游产业。第四,旅行社打造升级。市级层面重点提升改造X家旅行社,冲击全国、全省十强,每个县区增加X至X家旅行社,占全省份额至少X%以上。要实现质量上提升,在服务、线路包装、对外推介等方面要经营有方、产生效益;职能上转变,改变“X日游”状况,研究以X为中心、辐射周边市州景点的“多日游”。研究对旅行社奖补政策,以及对引进旅游集团的奖补措施。特别是要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等资源,吸引更多游客来安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第五,开好第七届X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要确定主题、预定目标、开出效果,对大会召开后在基础设施改善、对外宣传、游客量拉动、旅游线路策划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收获进行评估。围绕旅游、体育融合发展,认真谋划筹备X半程马拉松等国际赛事,积极助推旅游产业发展。第六,打造、升级、新建一批乡村旅游景点。结合农村宅基地管理以及脱贫攻坚结束以后农村环境整治、传统村落保护等,对原有乡村旅游景点改造升级,每个县(区)至少新打造X个乡村旅游景点,力争今年新打造X个乡村旅游点。对纳入国家保护的传统村落列为乡村旅游打造点,不能简单地大拆大建。第七,X景区各国里项目今年要建成开业。第八,旅游文化的开发。宣传、文旅部门总体牵头,全市有关部门参与,有序打造“一首歌、一台戏、一张导游图、一本解说词、一部宣传片、一位形象大使、一张检索(攻略)网”等等,必须求奇求特,做成精品。第九,开展旅游“十佳”系列评选活动。开展“十佳导游”“十佳示范乡村旅游点”“十佳酒店”“十佳餐饮”“十佳旅行社”等系列评选活动。第十,编好“十四五”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要请专家策划,认真研究,一是要统筹“十个注重”:注重全域与特色、注重区域与精品、注重商务与培训、注重文化和文产、注重养生和健身、注重休闲与度假、注重探险与赛事、注重信息与科技、注重快进与慢游、注重宣传与推介;二是突出“七个全”:“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全天候经营”;三是充分体现新、老旅游“六要素”:传统“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基础,新推“康、养、学、闲、情、奇”六要素是拓展;四是要有项目清单,详细列出“十四五”时期旅游产业发展项目清单;五是要有经济效益测算,对老百姓收入、对财政税收、对GDP、对三次产业联动带动等,要有一个科学、精准的经济效益测算。

“全域旅游”是X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下去。同时我们要增强信心,X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成为X省第一个成功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市州。发展的思路理清了、问题分析准了,最根本还是抓落实,下步要把责任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个个身上有责任,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全方位把X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向前推进,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第二篇:2020年全域旅游推进会讲话

2020年全域旅游推进会讲话

在全国上下抗击X疫情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X市全域旅游推进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旅游业在疫情中受到重挫,如何摆脱疫情影响快速恢复元气,按照既定的思路和目标蓬勃向上发展,需要认真地研究。下面,围绕当前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加速X旅游业发展,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怎样抓好X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X旅游的现状。X的旅游可以用“三个五”来总结:“五大特点”“五个持续向好”“五个方面问题”。(一)X旅游具有“五大特点”。一是资源多。就单项的旅游资源而言,以市州为单位看,放在全国都算多的。二是名气大。在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X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不知道X的人很少。三是起步早。全国还没有把旅游作为一个产业来抓的时候,X就已游客不断。X省第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就是在X召开的。四是区位优。现在X同城化发展,X毗邻省会X,旅游景区基本都集中在交通要道上。五是后劲足。X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企业培育等还有巨大潜力可挖。

(二)X旅游业发展表现出“五个持续向好”。一是旅游产业发展持续向好。近三年,全市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增速都是X%以上,和全省一样实现“井喷”。全市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到X个,在全省最多。近年先后荣获中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最佳全域旅游目的地”等称号。二是全域旅游体制机制持续向好。率先在全省探索大管委管理模式,整合X等景区,组建X旅游区管委会,成功构建全市一盘棋、一体化的“大旅游”管理模式。三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向好。自X年X市首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举办以来,连续举办六届,累计实施重点旅游建设项目X余个,每次旅发大会都极大推动旅游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包括景区景点、基础设施、酒店等,甚至“无中生有”发展了一批蹦极、跳伞、露营等旅游项目,全市旅游接待能力,床位数、房间数、酒店数大幅提升。四是旅游助推脱贫的作用和效果持续向好。X近年打造了很多乡村旅游点,带动旅游产品销售、人员流动、服务发展、就业保障等,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很多扶贫车间都在生产旅游产品,旅游发挥的脱贫作用和效果持续向好。五是旅游宣传营销持续向好。X旅游集团公司、管委会充分应用智慧旅游信息化手段,率先在全省推行网络实名制预约售票。“X”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三)旅游产业发展存在“五个方面问题”。一是旅游有效供给与市场消费需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还需要做文章,按照旅游发展新、老“六要素”要求,我们在文旅融合、旅游商品、食住行等方面都还有很大差距。比如,旺季容不下人,淡季没有人;白天容不下人,晚上留不住人。“夜间游”业态也是X十分明显的短板,X年全市客房平均出租率不足X%,旅游这张靓丽的名片对X发展的拉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二是旅游资源富集的比较优势还没有很好转化为经济优势。X旅游资源面积占国土资源面积的X%,远高于全省X%和全国X%的平均水平,但发挥的经济效益与之不相匹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A级景区在我们X,但更多停留在门票经济上,一流的旅游资源,在开发、管理、服务以及转化为经济效益上,没有与一流资源相匹配。X年,我市旅游综合收入(X.X亿元)仅为X(X.X亿元)的X.X%、遵义的(X.X亿元)X.X%。三是全域规划X旅游的研究、落实还不够。各县(区)、各景区、各平台公司各自为政、自主开发、自求盈亏。全域旅游是指区域性都是旅游景点,但X“慢游”交通系统不完善、路网体系不闭合、服务体系不能满足差异化要求;旅游智能化程度较低,网络旅游攻略领域没有足够重视;多产业的融合程度不深,特别是文旅融合开发方面,其他市州比如X令人印象深刻,而X的民族文化在旅游中完全没有彰显特色。四是旅游市场主体小、弱、散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市旅游市场主体发展缓慢,旅游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各景区之间各自为政,没有真正形成“点、线、面”全域发展格局。目前,全市有旅行社X家,仅占全省(X家)的X.X%,是X市(X家)的X.X%,是遵义市(X家)的X.X%,而且本地旅行社主要是组织游客外出旅游,很少组织外地游客到X。X旅游资源富集,但还是X一枝独秀,缺乏高水平的本地旅行社,就无法掌握旅游市场主动权。以X旅游资源、旅游大市的现状来说,旅行社数量至少应该占全省X%。五是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在全省逐年下滑。X年全省综合排名第四位,X年排第八位,X年全省挂末,这不是X旅游产业应有的地位。各级各部门要有紧迫感、危机感,我们拥有最好的旅游资源,得到最差的考评,旅游产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希望大家以今天的全域旅游推进会为转折点,真正重视X全域旅游和军民融合两张名片的打造,以目标为导向、问题为导向、结果为导向,精准抓好落实,全力打好旅游产业发展工作“翻身仗”。

二、理清全域旅游发展的思路。通过反复研究,提出要聚焦“一个抓手”,突出“两个重点”,实施“三大工程”,推进“四大建设”的X全域旅游发展思路。

(一)聚焦“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和示范县(区)”这一抓手。从X全市来讲,就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从各个县区来讲,就是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省文旅厅明确表示支持X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从全省来看X也最有条件创建成功,因为我们县区数量少,旅游资源富集、基础好。按照验收细则,X只要有X个县区通过国家级验收认定,就能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大家要坚定信心。

“全域旅游”概念是X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X年X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将海南省打造为中国第一个全域旅游省。“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及其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我总结为三句话: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旅游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总抓手,全域旅游实现了,就能带动区域内经济社会方方面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和提升。

全域旅游关键抓什么?具体化来说就是抓“三张网”。一是旅游交通网。“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旅游交通网是最关键的第一张网,要实现快进慢游相结合,方便快捷、线路闭合。二是智慧旅游网。现在提全域旅游,必须是“一网全域通”“一号万事成”,只要进入X境内,登录一个网站,各项服务都能做到。三是公共服务网。游客进入X境内希望得到的服务,我们都要能提供,自主全方位、高中低端结合。

如果要再深入的分析,全域旅游和传统旅游比较还有X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我们现在还停留在门票经济上,全域旅游带来的收入增长应该是全产业链的收入增长。二是从单一的景点景区建设管理模式转变为区域性作为目的地发展模式的转变。进入X境内就是旅游,不是说一定要到X、到X才是旅游。游客进入X境内,进入X高铁站、机场开始就是旅游的享受。三是从粗放低效向高效精致转变。粗放低效就是依靠环境资源的破坏、巨大的投入,但效益很低,而全域旅游是整体打造完以后基本上零投入,但带来的是高收入、高回报。四是从导游、旅行社运作的封闭式向自由流动的开放式转变。在一定时期内发展旅游都离不开导游、旅行社,但是运作要向自由、开放式转变。五是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全社会共建共享转变。要实现今后所有在X的市场主体都是旅游产业主体,工业企业、农业企业、甚至农业基地、机关单位都是全域旅游的参与者和共享者。六是旅游部门单一抓向党政主导、各行各业参与抓转变。全域旅游不单独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是全X人民的事情。

“全域旅游”最初提出的时候,时任省委书记陈敏尔同志提出了“六个全”:“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今天再加一个“全天候经营”,扩展成“七个全”,今后要围绕这七个方面理解和把握全域旅游。

(二)突出“疫情防控、市场主体”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疫情防控。当前国外疫情势头蔓延,防范输入压力很大,旅游流动性大,所以当前旅游业防疫工作非常重要。必须按照我们既定的安排部署,把疫情防控措施做到位。现在,基本上餐饮、住宿等各行各业都可以开放,但是主体责任必须落实到位,谁经营谁主管谁负责。各县区、各部门必须抓好三件事情:一是所有医疗服务点不能擅自接诊发热病人,发现后必须第一时间报告指定医院。二是全社会要再宣传、再动员,对任何进入X境内的人必须如实报告个人行踪。三是公安防控工作,原则上不是X身份证,不是从X境内出去的,从疫区国家回来的人,不得进入X。

第二个重点,市场主体。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旅游业的恢复,X月X日谌贻琴省长主持召开了专题会议做了详细安排。X月X日省政府印发了《支持文化旅游业恢复并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从资金奖补、项目实施、旅游惠民、信贷支持、融资担保、以工代训、酒旅融合、精准营销、门票优惠、差异化支持等X个方面支持文化旅游业恢复并高质量发展。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要系统研究,推动本地旅行社从今年起要提档升级,旅行社数量、质量以及在全国的排位都要提升。

(三)实施“产业升级、景区提升、产品创新”三大工程。一要围绕基础设施,实施景区提升工程。在建的旅游领域工程要倒排工期、快速完工、投入运营。相关县区、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督查督办局要盯紧。要加强景区景点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各县区要研究旅游线路重要节点上的配套。今年要在“夜间游”方面形成突破,X区已经在研究XA级景区如何发挥经济效益,经开区在娄湖等为载体的“夜间经济”消费要实现突破。二要围绕项目的谋划,实施产业提升工程。抓经济工作归根结底要落实在项目上,从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包装线路、发展旅游企业都是项目,发改、旅游和相关部门要深入研究,高水平编制规划、大手笔规划线路、大力度推进旅游多元化发展,统一规划,整体打造。X书记特别讲过X在气候资源环境方面具有极大比较优势,我们要在康养和旅游文化方面进一步加强发展。三要围绕文旅融合,实施产品创新工程。这是X旅游很大的发展潜力,宣传、文化部门要好好地研究一下。文化的东西不能躺在博物馆睡大觉,要让千百年扎根在土地上的传统文化焕发出当代的经济活力。旅游产品的挖掘和开发很重要,机构改革组建了文化广电旅游部门,不光要抓旅游还要抓文化,在文化创意旅游商品的开发上,要凝聚X地域文化特色和本地资源,开发方便携带、成本低廉而又有文化品位、利润丰厚的旅游商品,同时还能宣传推介X,每个县(区)至少得开发几种出来。

(四)推进“旅游营销、服务质量、管理效能、人才队伍”四大建设。一是旅游营销要专题深入研究。网上网下怎样用X这样的旅游龙头来宣传好。二是推进管理效能建设,从政府方面来说,旅发领导小组要发挥作用,定期调度X旅游发展工作,加强督查考评,阶段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善。三是服务质量要和营商环境、“创文”工作全方位联系在一起,要加大旅游执法和行业管理,多层次、全方位做好服务提升。四是人才队伍建设,要“送出去、引进来”,加大有针对性的培训、引导、开发、扶持力度。各级组织部门、文旅部门以及地方高校要结合X全域旅游实际,有针对性的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各县(区)要高度重视抓旅游工作队伍建设,配齐精兵强将。

三、扎实抓好全域旅游发展“十件实事”。第一,X景区改造升级。X(X)西部游客集散中心今年要完成基础建设,明年X月前全方位运营;X景区入口改造今年X月份要完成;实施好管委会、集团公司交叉任职制度;X党工委、管委会和集团公司要加快扶梯经营权收回;发挥各国里项目的联动效应,加快“夜间游”业态开发;加快景区线路包装打造,充分发挥X景区对X旅游产业带动作用。黄、龙、屯、格一体化,不仅是管理体制上的一体化,根本还是线路、资源线路的一体化。第二,重点景区景点的打造升级、按期投入营运。加快X河景区升级打造,X年X月实现营业;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工程今年必须投入运营;通过景区线路串联,带动“X”起死回生。第三,旅行社打造升级。市级层面重点提升改造X家旅行社,冲击全国、全省十强,每个县区增加X至X家旅行社,占全省份额至少X%以上。要实现质量上提升,在服务、线路包装、对外推介等方面要经营有方、产生效益;职能上转变,改变“X日游”状况,研究以X为中心、辐射周边市州景点的“多日游”。研究对旅行社奖补政策,以及对引进旅游集团的奖补措施。特别是要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等资源,吸引更多游客来安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第四,旅游系列商品的开发。文旅、宣传、商务等部门要牵头研究,开发有标志性的文创产品、旅游商品,每个县(区)结合自身特点研究X至X种文创产品、旅游商品,集中在全市旅发大会上进行展示,部分平台公司可以研究转型发展旅游产业。第五,开好第七届X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要确定主题、预定目标、开出效果,对大会召开后在基础设施改善、对外宣传、游客量拉动、旅游线路策划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收获进行评估。围绕旅游、体育融合发展,认真谋划筹备X半程马拉松等国际赛事,积极助推旅游产业发展。第六,X景区各国里项目今年要建成开业。第七,打造、升级、新建一批乡村旅游景点。结合农村宅基地管理以及脱贫攻坚结束以后农村环境整治、传统村落保护等,对原有乡村旅游景点改造升级,每个县(区)至少新打造X个乡村旅游景点,力争今年新打造X个乡村旅游点。对纳入国家保护的传统村落列为乡村旅游打造点,不能简单地大拆大建。第八,旅游文化的开发。宣传、文旅部门总体牵头,全市有关部门参与,有序打造“一首歌、一台戏、一张导游图、一本解说词、一部宣传片、一位形象大使、一张检索(攻略)网”等等,必须求奇求特,做成精品。第九,编好“十四五”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要请专家策划,认真研究,一是要统筹“十个注重”:注重全域与特色、注重区域与精品、注重商务与培训、注重文化和文产、注重养生和健身、注重休闲与度假、注重探险与赛事、注重信息与科技、注重快进与慢游、注重宣传与推介;二是突出“七个全”:“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全天候经营”;三是充分体现新、老旅游“六要素”:传统“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基础,新推“康、养、学、闲、情、奇”六要素是拓展;四是要有项目清单,详细列出“十四五”时期旅游产业发展项目清单;五是要有经济效益测算,对老百姓收入、对财政税收、对GDP、对三次产业联动带动等,要有一个科学、精准的经济效益测算。第十,开展旅游“十佳”系列评选活动。开展“十佳导游”“十佳示范乡村旅游点”“十佳酒店”“十佳餐饮”“十佳旅行社”等系列评选活动。

“全域旅游”是X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下去。同时我们要增强信心,X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成为X省第一个成功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市州。发展的思路理清了、问题分析准了,最根本还是抓落实,下步要把责任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个个身上有责任,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全方位把X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向前推进,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第三篇:在全市全域旅游工作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全域旅游工作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域旅游工作推进大会,是市委、政府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全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动员大会精神,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全域旅游工作,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力量,深入贯彻落实“旅游兴市”发展战略,共同参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动我市旅游业实现更大突破、迈上更高台阶。刚才,我们隆重表彰奖励了2019为全市全域旅游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市委、政府向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讲3点意见。

一、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增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过去一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业呈现提质增效、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是旅游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X万人次,同比增长X%;实现旅游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X%,先后荣膺全国“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奖”“中国美丽乡村”和省“休闲农牧业示范市”等称号。二是旅游改革创新取得重要成果。高规格成立文旅委,组建了省首家旅游警察大队、巡回法庭和工商分局,积极搭建公司化运营平台,构建了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旅游工作推进机制。三是旅游产品供给体系不断完善。围绕功能提升、要素配套、招商引资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政策和扶持措施,全年新增A级景区X处、旅游企业X家、旅游示范村X个,旅游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X个,辐射带动X万多名农牧民稳步增收,实现旅游收入X万元,同比增长X%。四是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出台了《X市旅游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吃、住、行、游、购、娱”配套保障紧密衔接,启动运行游客服务中心和智慧旅游服务大厅,全市各主要景区景点、交通沿线、公园广场等重点区域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标识标牌全覆盖、旅游厕所全覆盖。五是品牌宣传营销成效明显。成功举办承办了X乡村旅游节暨X乡村旅游季、X国际驭马文化节、马奶湖冰雪盛会等37项重大节庆活动,与各大省会城市、主要客源地和周边地区的互利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旅游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差距和不足。与大众旅游时代和全域旅游发展要求相比,当前我市旅游业发展中还有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是:产品供给方面,旅游资源多、产品少,看点多、卖点少,淡季长、旺季短,观光游客多、度假游客少,旅游供给与需求对接不足,与文化衔接不紧,与行业融合不深,旅游业发展还处于观光经济、景区经济、门票经济阶段。要素配套方面,“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环节发展比较缓慢松散,配套项目少、档次品位低、产业链条短等问题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突出“短板”,难以充分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服务保障方面,与旅游发达城市相比,在服务理念、服务品质、服务氛围等“软实力”上还有较大差距,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还不高,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营销推介方面,宣传营销手段还比较传统,宣传策划还不够到位,创新手段还不够多,精准营销力度还不够大,X旅游对外影响力和竞争力还不强,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突出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采取更有针对性地措施,下大力气予以解决。

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今年旅游产业发展压力空前。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一系列重要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信心决心。可以预见,“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上级党委、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旅游业高速增长态势也将持续保持,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市上下一定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牢牢把握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战略机遇,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大力推进我市全域旅游发展,切实把加快发展全域旅游作为事关转型发展、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以旅游业的大发展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转型。

二、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全面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步伐。

我市作为展示X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要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旅游兴市”发展战略,坚持全方位统筹衔接、全景化全域打造、全产业融合发展、全要素提升服务、全角度宣传营销,全面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步伐。2020年,力争游客接待量达到X万人次,同比增长X%;实现旅游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X%,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在规划引领上求突破,实现全方位统筹衔接。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今后发展中,一定要把规划先行作为引领全域旅游发展的“铁律”,牢牢固化在思想里、深深扎根到实践中。一要不断完善规划体系。继续加强顶层设计,要把专家论证、征求民意、集体决策等程序作为制定规划的必经程序,集思广益、汇集众智,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品质化方向,加快编制《全市旅游产业重点项目规划》,重点对XX旅游区等景区的参与性项目进行补充完善,避免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和单一化,推动景区从单一的观光型向复合型转变。二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现代旅游的第一资源,基于文化的优势也是最根本、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是持久的、核心的竞争优势。在规划中,要深入挖掘XX等特色元素,推动旅游和文化有机结合、深度融合,着力提升旅游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让一花一草、一街一景、一城一筑都充分彰显文化内涵和浓郁风情。三要加快推进多规合一。要牢固树立规划建设“一盘棋”的思想,全面加强旅游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文化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农牧林水各类规划的衔接协调,实现全市规划“一体化”、旅游规划“一张图”,以规划融合促进产业融合、行业融合、事业融合。四要强化规划执行。要切实增强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连续性,坚决杜绝“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真正让规划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导航仪”和“施工图”。

第二,要在空间布局上求突破,实现全景化全域打造。全面落实《全域旅游顶层设计及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以“X”板块为龙头,以“X”“城市”“煤都”三大板块为支撑的“1+3”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围绕X主题,加快推进X旅游区“一体化”运营,重点做好XXX及周边主要道路、重要节点的绿化美化和景观提升,加快X周边环境提升改造,进一步完善X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和功能布局,着力打造以X旅游区为核心,以XX为两翼,覆盖周边XX平方公里区域的“大X”文化旅游区。围绕XX主题,坚持用景区理念提升城市品质,像打造景区一样精心打造城市,重点抓好XX等旅游街区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年内,要引进XX等知名商业品牌,盘活闲置酒店和存量商业,构筑城市与旅游发展互为支撑、融合互动的新优势。将休闲旅游元素融入城市公共服务系统,加快完善XX等公园绿地广场,完善城市休憩点、观景点、服务点等旅游服务设施,让城市慢下来、游客停下来,打造休闲旅游示范城市。围绕XX主题,重点抓好XX等项目的改造提升,加快建设景区X驿站,整体提升苏布尔嘎嘎查乡村旅游品质,形成集聚发展效应,打造独具特色的X旅游度假区。

第三,要在“旅游+”上求突破,实现全产业融合发展。“旅游+”是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方向。要大力实施“旅游+”战略,不断培育创新旅游新业态,打造旅游投资、旅游消费的新热点、新亮点。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加快推进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建设,确保XXX月底前全部完工,年内完成X主体工程,探索采取PPP模式建设X小镇。加快推动XX等旅游项目,年内完成公安专项影视基地建设任务。力争引进XX公司托管运营民国影视城,打造影视产业试验区。支持XX等场馆发展“文化旅游+演艺培训”项目,推出1—2台原创精品驻场演艺剧目,繁荣旅游夜经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完善XX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加快推进XX等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培育发展一批土地认养、农庄牧场、庭院经济、乡村民宿等特色业态,全力办好第二届X乡村旅游季。建立健全“公司+合作社+农牧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农牧民就业增收。大力发展冬季旅游。不断扩大XX等冬季旅游和冰雪旅游活动影响力、知名度,打造XXX等民族文化旅游节庆品牌,补齐冬季旅游短板。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依托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馆、赛马场、曲棍球场等场馆设施,举办承办首届中国围棋大会、全国青少年足球夏令营等一批体育品牌赛事和活动。全力支持XX发展集休闲度假、竞赛竞技为一体的育马项目,积极申报XX。大力发展自驾旅游。建立自驾旅游信息服务体系,规划设计自驾游线路,完善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农牧民发展旅游驿站、特色民宿、汽车旅店等产业,扶持发展汽车租赁业。加强与国内大型自驾车协会合作,定期组织举办自驾游活动,力争将XX打造成自驾自助旅游集散地。大力发展研学旅游。将XX等景区作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积极开展夏令营、冬令营等研学游活动,建设研学旅游目的地和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精心策划和包装XX等红色旅游产品,力争纳入X红色旅游线路,逐步做强红色旅游品牌。

第四,要在基础配套上求突破,实现全要素提升服务。一是优化景区景点发展环境。加快完善各大景区景点水、电、路、讯和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开展旅游景区、交通干道、游客集散地及周边的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继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打造便捷化、人性化、舒适化的旅游环境。二是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XX旅游环线和XX至XX旅游专线,探索开通X镇区至乡村旅游示范村的旅游公交线路,进一步完善全市旅游交通标识标牌系统和旅游停车场。改造提升文明街、迎宾大道等风景道,推进X到X等项目建设。三是搭建智慧旅游平台。强化“旅游+互联网”思维,着力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旅游业融合,有序推进智慧监控平台、管理平台、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旅游监管、客源分析、咨询服务等数据交互、资源共享。加强景区景点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实现3A级旅游区WIFI全覆盖、门票管理和景区讲解智能化。

第五,要在宣传营销上求突破,实现全角度精准营销。旅游业是典型的眼球经济、形象经济、开放经济,搞好宣传营销至关重要。要进一步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把品牌树起来,把声势造起来、把人气聚起来、把口碑传出去。一是强化品牌效应。要制作推出一批品质优良的宣传产品,统筹采取集中推出、打包推介、创意推广等方式,着力展示天骄圣地城市美、X美、乡村美等品牌形象,以品牌提升影响力、增强传播力。二是创新宣传方式。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线上营销和线下营销相结合,积极举办XX等中远程客源城市“旅游专场推介会”,加强与300公里半径内的重点客源市场的互推推送,建立广播、电视、短信、多媒体等传统渠道和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相融合的全媒体信息传播机制,同步加大旅游形象宣传力度,提升X旅游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三是搭建节会平台。鼓励引导相关部门和旅游企业举办各类节庆节事活动,打响打亮XX等XX项节庆活动品牌,打造四季时尚XX。年内争取XX等知名节会品牌落户我市。四是扩大对外开放。依托X国际机场航空口岸和X火车站优势,借助X及蒙元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大会在X召开的重大契机,积极开拓国际旅游市场,打造国际国内旅游目的地。

三、强化保障、优化环境,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全市上下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强化执行力、全力抓落实,确保全域旅游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全面压实工作责任。根据一年来的运行情况,我们对市文旅委职能职责进行了适当调整,新增了综合协调、基础设施保障、品牌营销宣传、活动策划、旅游文化挖掘和督查考核六个工作推进组。各推进组组长要认真履行职责,亲自挂帅出征,切实加强对分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调度推进。文旅委各成员单位要主动担当、主动作为,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关于推进全域旅游的各项决策部署,圆满完成各项既定目标任务。要把旅游发展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组织部和市委、政府督查室要加大考核督查力度,对照台账抓进度、抓落实、抓问责。

二要完善政策保障体系。要围绕国家政策导向、产业发展趋向和市场需求方向,精心收集、筛选、储备旅游项目,搞好项目设计、包装、策划和推介工作,真正以项目建设支撑和带动旅游业发展。要吃透国家政策,用足用好中央、省和全市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和投资消费等政策措施,尽可能争取更多政策、更多项目落到实地。要进一步优化完善我市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强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要创新旅游业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旅投公司的平台作用,大力推行PPP模式,鼓励民营资本、社会资金参与旅游项目建设、管理和运营。要着力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运行规则,放手把景区的开发运营交给市场和企业,培育壮大各类旅游市场主体。

三要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要大力推进“1+3”旅游市场监管模式向“1+N”拓展延伸,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治理和联合执法,坚决查处和打击无证经营、强买强卖、价格欺诈、失信违约等违法违规行为。抓紧建立旅游行业信用评价、失信惩戒和黑名单制度,坚决维护公平有序、诚信经营的良好市场秩序。要牢牢绷紧安全这根弦,严格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建立旅游景区突发事件、高峰期大客流应对处置机制和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四要强化旅游人才保障。干事创业,关键在人。目前,我市旅游人才从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组织、编制、人事等相关部门要把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重点加大导游解说、产品开发、市场营销、项目策划、旅游电子商务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深化与国内知名旅游院校、旅游集团、旅游机构的对接合作,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旅游人才队伍。引导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和储备人才在旅游企业就业,鼓励旅游企业优先吸纳市籍大学生就业。

五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全域旅游是全民参与、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旅游。我们看到,经过一年来的宣传教育引导,全市上下对全域旅游的认识程度、支持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要继续强化“人人都是旅游宣传员,人人都是旅游产业推动者,人人都是地方形象代言人”的责任意识,把“爱我X”的主人翁意识根植于各族群众心中、转化为自觉行动、落实在方方面面,在全社会广泛营造共同关心旅游、支持旅游、参与旅游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让X成为国内外令人心驰神往的天骄圣地。

同志们,X发展全域旅游正当其时,让我们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再鼓干劲、一往无前,全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第四篇:在全省推进全域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推进全域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国家旅游局对发展全域旅游高度重视。今年以来,先后在浙江桐庐和宁夏中卫召开会议,对推进全域旅游进行了全面部署。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推进全域旅游工作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国家旅游局召开的两次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全域旅游创建任务,加快推进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步伐,确保“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全域旅游创建目标,以此带动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把福建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和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刚才,梁建勇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对做好全域旅游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立说立行,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明确全域生态旅游省创建目标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我省依托生态优势,在全域旅游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创意提出要发展全域生态旅游,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省,这既是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的不断深化,也是我省优质生态旅游资源的良好体现。

今年3月,省政府印发了《福建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全省要围绕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以优势生态资源为核心,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福建全省作为一个景区来打造,实现“省域即景区,景区即省域”。力争到2018年,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初见成效,部分重点市、县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建成15家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5个国家级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30家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10个国家级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在全域旅游建设和生态旅游发展方面创造一批典型经验,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既定的各项任务,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部署,目前,我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武夷山、泰宁等9个区、县列入第一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厦门、永泰、尤溪等7个市、县正在积极申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单位,还有南靖、福鼎、邵武等8个县、市开展省级全域旅游试点工作,全省已有三分之一即24个市、县(区)开展全域旅游试点。对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要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既有实实在在的硬指标约束,又有体制机制创新任务,标准高、要求严、时间紧、难度较大。一是要建立党政统筹抓旅游的领导体制;二是要编制以旅游为引领的“多规合一”全域旅游规划;三是要在旅游厕所革命方面走前列、作表率,达到国家标准;四是要形成安全文明旅游的良好氛围;五是要实现旅游业综合贡献大幅提升,旅游业对当地GDP和地方财政的综合贡献达到15%,旅游新增就业占当年新增就业的20%以上,区域内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区域内20%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旅游脱贫。各地要紧紧围绕这些目标,全力推进全域生态旅游建设。

二、努力实现创建八个突破

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省,是我省旅游发展理念和旅游发展实践的一次深刻变革。面临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全省上下要对标《导则》和《标准》,紧盯目标,突出重点,挂图作战,力争在以下八个方面持续发力,取得突破。

(一)突出旅游规划全域覆盖,在完善顶层设计上取得突破

以生态发展理念、全域发展理念编制旅游规划是实施全域生态旅游战略的关键,也是推进全域生态旅游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一要强化全域顶层设计。把全域生态旅游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景城一体、城乡一体、全域布局、产业互补”的思路,通过有机整合区域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社会共建共享,丰富旅游业的内涵和外延,放大旅游业的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统筹把握全域旅游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加强对生态资源的分级分类开发,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和旅游要素,实现设施、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

二要优化全域发展布局。围绕全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三带三核四片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加快福州、厦门、武夷山全域旅游建设,增强三大旅游核心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试点县建设促进蓝色滨海带、绿色生态带和红色旅游带的山海生态与多元文化的协同发展,带动福莆宁、厦漳泉、闽西北和闽西南四大旅游片区发展,着力构建生态环境优越、旅游要素集聚、区域协作密切的全域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

三要促进全域“多规合一”。发挥规划在发展全域生态旅游中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约束作用。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试点县,要把握旅游发展规律和地区实际,以旅游产业为引领,推进旅游产业、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多规合一,促进生态旅游区、旅游服务城镇、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确保全域生态旅游战略有序实施。

(二)突出产业链条全面延伸,在打造全天候差异化产品上取得突破

全产业、全天候、全方位、全感官是全域旅游的重要特征。各地要以生态为基、旅游为核、文化为魂,充分发挥“旅游+”跨界融合作用,持续推进“个十百千万”工程,着力构建以核心景区为基础,旅游休闲集镇、乡村旅游特色村为辅助,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研学、邮轮等各类产品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形成全产业和全天候“清新福建”产品体系,做足旺季、做旺淡季,缩小淡旺季差距,让“清新福建”全年精彩不断,让游客一年四季都愿意来,一天到晚都有看的、有玩的。

一要打造清新生态旅游精品。全域生态旅游不是不抓景区建设,而是要进一步深度开发景区,把品牌景区打造成为全域旅游的核心吸引物。各地要重视品牌旅游景区的创新提升,打破传统景区发展理念,树立核心景区的品牌形象,加快景区及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景区功能转型、产品创新和要素聚集。要引导风景区、森林公园等生态观光景区发展康养、运动、观鸟等特色旅游项目,丰富景区休闲度假功能,延长游客逗留时间。要加大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力度,继续抓好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休闲示范基地、康养基地、研学基地等各类型生态旅游品牌的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试点县,要力争建成3家以上4A级景区或其他国家级品牌。尤其是在度假区建设方面,我省与浙江、广东等周边省市差距较大,起步较晚,休闲度假设施、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快速增长的休闲旅游需求。全省要争取在“十三五”期间能够形成一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3-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二要大力拓展“旅游+”融合发展。“旅游+”是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方法和路径,可以发挥旅游业巨大的拉动能力、融合能力和整合能力。各地要以“旅游+”为抓手,促进旅游业与农业、城镇化、工业、文化、体育、贸易等领域全面融合,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面。通过旅游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休闲农业、文化体验、观光工厂、旅游购物、康养旅游、运动基地等旅游业态,形成特色化、多样化、全域化的适应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促进经济和城乡的转型发展。在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各地要积极探索全域旅游特色发展路子,避免“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要通过“旅游+”把自身的地域特色、产业特色突显出来,走“一县一品一特色”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打造百花齐放、特色各异的全域生态旅游目的地。

三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全域旅游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全省要继续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加大旅游精准扶贫力度,增强贫困地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能力,拓展旅游扶贫覆盖面,扩大旅游扶贫的受益面。持续推进“百镇千村”建设工程,积极发展农家乐、渔家乐、花家乐等生态休闲农业,着力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批要素齐全、业态丰富的乡村旅游特色村。要积极引导旅游特色村创建A级景区,有条件的还要创建3A、4A景区。要加大对民宿的培育,有机结合美丽乡村、古村落保护、新农村建设等,挖掘乡村特色文化与民俗,注重融入创意文化,打造适合不同消费者群体、多层次、多元化的乡村精品民宿。以永泰嵩口古镇建设为示范,培育一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带动当地农户参与发展民宿。

(三)突出旅游要素全域配套,在丰富旅游业态上取得突破

在发展全域旅游背景下,加大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供给,是促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现代旅游市场消费需求的重要抓手。各地要加强旅游要素的供给,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一要促进旅游餐饮业态发展。引导开发以乡土特产作为主要食材的地方特色菜系,培育游客广泛接受的地方饮食品牌。推出100道福建名菜,扩大闽南小吃、客家美食等优势品牌的影响力。推动发展旅游特色餐饮街区,培育本土知名旅游餐饮企业。

二要促进旅游住宿业态发展。发展结构合理、类型多样、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住宿设施体系,鼓励发展主题酒店、度假酒店、乡村客栈、精品民宿、汽车营地等多元旅游住宿业态,打造茶、花、渔等系列主题生态农庄。

三要促进旅游购物业态发展。优化旅游购物业态场所的空间组织、景观营造和商品门类,确保形成“主客共享”的旅游购物吸引力。重点培育研发名茶香茗、雕艺美术、陶瓷工艺、海洋特产、绿色果蔬、福建美食等系列生活型和文创型旅游商品,设计100种旅游创意纪念品,推出“清新福建”系列伴手礼。依托城市景区、成熟商圈建设集休闲、娱乐、购物、饮食于一体的城市旅游休闲街区,在全省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休闲街区。

四要促进旅游娱乐业态发展。挖掘地域文化特质,引导开发特色娱乐休闲项目,丰富休闲娱乐产品,建设一批能够满足市民日常需求和游客娱乐需求的大众休闲场所和文化娱乐项目,构建主客共享的旅游娱乐休闲产业。

(四)突出旅游设施全面提升,在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上取得突破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是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的重点。各地必须按照基础设施全域配套、旅游要素全域保障的要求,更加注重旅游公共服务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推进旅游要素和服务全域覆盖,构建随处可及的温馨便捷服务,形成适应大众旅游时代的公共服务体系。

一要构建更加生态化的服务设施。大力推进旅游设施生态化,加快生态停车场、生态绿道以及各类休闲设施等生态设施建设,提升连接景区、度假区、主要乡村旅游点的公路等级,全面实现景区道路景观化。厕所革命进入关键时期,各地要持续推进“以商建厕、以商养厕、以商管厕”旅游厕所商业化运作新模式,推进生态型旅游厕所建设。至2017年,所有列入国家全域示范区和全域旅游示范试点县,要实现所有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厕所达到1A级以上标准。

二要构建更加顺畅的旅游交通网络。各地要加快景区“最后一公里”建设,全面提高旅游景区通达性,基本消除区域内旅游交通瓶颈。大力推进全省三级旅游集散中心体系建设,提升完善旅游集散中心功能,构建覆盖全省的旅游集散系统。到2020年,实现各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试点县至少有一个旅游集散中心。提升旅游交通便捷服务,通过市场化运作,开通“旅游直通车”专线服务和发展旅游汽车租赁服务,实现景区、城镇与临近中心城市、机场和高铁站等交通枢纽的无缝接驳。重点推进生态营地建设,优先在以自然景观为主的4A级以上旅游景区布点建设自驾车旅游服务区、汽车旅馆、旅游全挂车营地和露营地,为日益增多的自驾游、自助游游客提供便利。

三要发展更加便捷的智慧旅游服务。全省正在推动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建设和新型旅游体验产品开发,8月份推出了“笨游福建”APP,为游客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手机APP服务,逐步实现“来到福建,人人都是旅行家”。各地要创新“互联网+旅游”服务,建设集旅游咨询、展示、预订、交易于一体的全域旅游智慧服务平台,加快培育智慧旅游乡村、景区和企业,建设智慧旅游城市。

(五)突出旅游营销全方位推进,在“清新福建”推广上取得突破

“清新福建”是我省全域生态旅游整体形象的最佳体现。全省要在“清新福建”品牌下进一步丰富内涵,强化“清新福建”品牌整体营销,推动“清新福建”品牌的具象化、多元化升级,实现品牌全方位推广,打造特色鲜明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形象。

一要强化“清新福建”品牌建设。以塑造品牌形象、构建品牌体系、整合联动推广为抓手,全面强化“清新福建”品牌建设,注重“清新福建”与各地旅游特质的衔接和文化内涵挖掘,提升福建旅游品牌形象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各地要着力推进“清新福建”形象标识在机场、高铁站、车站、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旅游咨询中心等旅游企业和服务场所的广泛应用,全面提高“清新福建”的游客感知度。

二要搭建全域旅游营销推广平台。创新全域旅游营销模式,整合省、市、县各级政府、旅游企业和社会媒体资源,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整合联动推广机制,联合推介、捆绑营销,形成政府引导、政企联合、专业分工、市场运作的立体化整合营销体系。注重精准定位和科学投放,加大新媒体营销平台建设力度,全面提升营销效果。各地要以“清新福建•倾心600”评选为契机,打响一系列本地旅游品牌,逐步完善旅游景区品牌体系、旅游要素品牌体系和节事活动品牌体系。

三要有效实施精准营销。细分客源市场,深挖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主要客源市场,拓展华北、东北等潜在客源市场。组织省内旅行社联合航空、铁路部门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客源地开展宣传促销活动,与当地各类报纸、网络媒体开展合作宣传,邀请记者来闽采风,打好旅游“软广告”。开展海外旅游市场精准营销,用好我省牵头成立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平台,深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以厦航即将开通福州直飞纽约的航线为契机,加大美国、加拿大等新兴市场的旅游主题推介。

(六)突出旅游市场治理全省联动,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取得突破

一要抓好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行业自律、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原则,加大对当前旅游市场秩序和游客反映强烈问题的联合执法力度,坚持标本兼治,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并形成市场综合监管的长效机制。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强化媒体的舆论监督,支持媒体曝光旅游市场秩序典型事件,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机制。8月10日,我省在全国率先推出“放心游福建”旅游服务承诺。这一创新举措,是福建打造清新社会环境、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的重要支撑。各地要认真落实,确保对旅游投诉“一口受理”“限时办结”“先行赔付”,保障游客合法权益,优化旅游消费环境。

二要加强文明旅游建设。开展“清新福建”文明旅游行动,推进“清新福建•最美记忆•共同缔造”文明旅游建设。发挥“清新福建•星光灿烂”文明旅游平台作用,开展争创文明景区、文明旅行社、文明酒店,争当文明游客、文明旅游服务者“三创建两争当”活动,营造全民共创文明旅游的氛围。各全域旅游示范市、县要积极组建“文明旅游志愿者服务队”,引导文明旅游消费行为。

三要强化全域旅游标准化建设。推进示范区、试点县的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通过试点单位的示范效应带动全省旅游服务标准化水平的提高。提高旅游质量等级评定与复核工作的制度性、科学性,形成科学合理的动态管理运行机制。8月份,全省开展为期半年的A级旅游景区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明查、暗访等形式摸排A级景区存在的问题,并指导监督景区整改提升。各地要以此为契机,加强旅游景区、企业的标准化建设,完善景区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七)突出旅游改革全面创新,在全域体制机制上取得突破

发展全域生态旅游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建立符合现代旅游发展要求的旅游管理体制,构建“1+3+N”为核心的旅游综合管理和综合执法体系。

一要创新旅游综合管理机制。我省正在积极推进成立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增强旅游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规划统筹、宣传营销、市场监管等职能。各设区市,全域旅游示范区、试点县也应积极争取成立旅发委等旅游综合管理机构。具备条件的地方要进一步建立与全域旅游相配套的执法体系,设立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分局等,形成“1+3”全域旅游综合管理新模式,形成旅游综合管理机制。

二要创新旅游景区管理机制。各地要大力推进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标准化建设等工作,探索旅游景区分类管理,推进国有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引导、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开发、经营、托管国有或集体经营的旅游景区。积累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经验,探索旅游景区管理经营新机制。推进景区门票价格改革,逐步摆脱旅游门票经济。

三要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鼓励国有企业、知名旅游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全域旅游项目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投资、建设、营运旅游项目。探索联合经营、授权经营、职业经理人经营等方式,促进旅游经营多元化。探索经营权质押、主要收益抵押、企业资产债券化等方式,促进旅游企业融资多元化。加强财政资金的市场化运作,促进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尽快形成项目投资。

(八)突出旅游成果全民共享,在全域生态发展上取得突破

发展全域旅游不是到处搞旅游开发、到处建设项目。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省,要贯彻落实“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生态保护,坚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以生态文明引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

一要加强生态保护。习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把保护自然生态平衡放在首位,以不破坏原有景观和自然面貌为基本准则,加强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级分类保护。开展生态环境最佳承载力测算,科学合理确定景区游客承载量,建立游客容量调控制度,保障旅游生态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利用。要实施旅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优化旅游项目的建设选址和建设规模,加强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等,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与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二要注重生态建设。发展全域生态旅游,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绿色生态屏障,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意境,实现城乡既宜居又宜游,处处是风景,处处皆可游。各地要加快城市建设景观化,引导乡村改造个性化,实现公用设施宜游化。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加大生态河道、生态绿道建设力度,结合观光农业、林相改造等,积极建设一批生态风情带,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不断丰富全域景观。示范区、试点县要按照标准要求,进一步做到涉旅区域的净化、美化、绿化。

三要实现成果共享。发展全域旅游,要树立人人都是参与者,行行都是推动者、处处都是旅游地的观念。各地要引导社区主动参与全域旅游发展,总结出一套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途径、方式、程序和保障机制。要加强旅游项目的经济效益、带动就业、形象提升等社会影响评价,确保旅游开发既能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又能保护旅游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实现政府、企业、居民、游客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三、扎实推进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创建

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省,涉及的行业多、部门广,组织协调的任务重、责任大。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责任、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努力形成领导有力、部门支持、社会参与、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市、县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全域生态旅游建设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试点县要成立全域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进一步加强对全域生态旅游建设发展规划、重大政策、体制机制改革、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各级旅游行政管理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省旅游局将定期召开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全域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二)确保有序推进。

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试点县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作为开展示范创建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实施方案要制定出责任分解表,分解指标、细化内容、明确时限、落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按时完成。各地要加强规划引导,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加强旅游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衔接,重视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策划一批重点项目,强化投资项目优化布局和生态资源高效利用,为全域旅游建设提供支撑。两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要争取2018年前达到国家标准并获得国家认定,省级旅游试点县要在2020年完成全域旅游的建设任务。

(三)完善政策支撑。

要大胆创新,研究制定扶持优惠政策,保障生态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的用地用海,促进特色民宿、生态露营地等全域生态旅游关键环节的快速发展。省旅游局将加大对示范区和试点县创建工作的支持力度,在统筹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投向时优先考虑,在安排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时优先支持,在确定旅游投资优选项目名录时优先纳入,在对外宣传营销中优先推介,在A级景区等旅游品牌创建和标准化建设上优先扶持,在旅游人才和从业人员培训上优先安排,全力确保首批示范市县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四)强化督查考核。

省旅游局将成立福建旅游数据中心,重点监测全域旅游示范区、试点县的产业发展状况。各设区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试点县应建立相应的旅游监测统计中心,构建全省旅游行业发展统计评价体系。各地要将全域生态旅游发展列入地方政府党委目标考核范畴,对全域旅游示范区、试点县创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建立全域生态旅游建设工作督查推进机制,加强现场督查指导,切实做好统筹协调。全省将建立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工作通报机制,对各地推进情况实行半年通报。

同志们,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省是福建旅游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凝聚各方力量,奋力开拓全域生态旅游发展的新局面,为建设新福建、再上新台阶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五篇:在全区全域旅游发展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在全区全域旅游发展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近年来,XX镇坚持旅游“一盘棋”发展思路,围绕“两山一带”(南靠XX山、北靠XX山、万亩橘海风光带X)空间布局,加快镇域旅游建设,形成了“春有百花秋有果、夏有凉风冬有雪”的四季游,收获了旅游产业带来的发展红利。为深入贯彻落实好今天会议精神,全力创建XX市全域旅游示范乡镇,实现旅游富民、生态强镇,作如下发言:

第一,规划引领,规范全域旅游空间格局。以“景区驱动+全业聚焦+全民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为引领,完善“两山一带”旅游发展规划,推动旅游规划与城市、产业、交通、环保等规划深度融合,避免同质化,确保多规合一,实现区域间、行业间无缝对接。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聚零为整,形成全镇上下合力抓旅游的工作格局,树立“全域皆景点、处处有服务”的旅游形象。

第二,深度融合,释放全域旅游发展活力。着力将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特色农业产业为支撑,加快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引导发展精油、果茶等深加工旅游品牌;以XXX新区建设为契机,力争将旅游元素融入工业产业,打造工业旅游产品;以商贸服务业为载体,提升土菜、传统美食、小吃等特色餐饮品质,改造特色民宿和家庭旅馆,建设特色文化街区,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释放全域旅游发展活力。

第三,完善设施,提升全域旅游景区品质。按照旅游景区建设标准,坚持强基础、促服务,持续加大投入,完善“两山”片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农贸市场、停车场、公厕等配套设施。配强力量,强化监管,抓实旅游安全等防治工作,提升全域旅游景区品质。

第四,强化宣传,营造全域旅游浓厚氛围。坚持“三分打造,七分包装”,树立大营销理念,制定大宣传方案,谋划大推介格局。积极对接全区旅游发展规划,会同区旅游局开展赏花、摘果等节庆活动。结合人文、爱情、公益、环保等内容,引入旅行社打造“一日游”“两日游”“夏季避暑游”等精品旅游路线。开发浪漫度假、休闲观光、登山健身、公益植树等生态旅游产品,盘活XXX全域旅游资源,营造全域旅游浓厚氛围。

各位领导、同志们,全域旅游是全景、全时、全业、全民的旅游发展模式,我镇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总结提炼XX镇全域旅游内涵和外延,坚持以人为本,站在游客和旅行者的视角,把好方向,管好大局,做好细节,为盘大做强XX镇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为建设美丽富饶生态XXX作出新的贡献。

下载2021年在全域旅游推进会上的讲话[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21年在全域旅游推进会上的讲话[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21年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会讲话

    2021年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会讲话今天召开全市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大会,是经市委常委会、市zf常务会专题研究后确定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我们研究的是旅游,突出的是全域,强调的是推进......

    在乡村旅游推进会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当前正处于旅游旺季,大家都很忙,在十分繁忙的情况下,我们见缝拖针,召开这样的会议,也是当务之急。因为江苏的乡村旅游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层次,产品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品质,是我......

    在夏季旅游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在百忙之中,参加本次夏季旅游工作推进会,我一旅游资源丰富,对于夏季旅游工作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针对当前夏季旅游的情况,我以“发展......

    务实推进全域旅游(五篇范例)

    务实推进全域旅游 同志们: 2016年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和第二届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两大盛会这几天相继在美丽的宁夏召开。昨天我们成功地在银川举行了中美旅游高层对话,这是历届规......

    在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松树乡重点工作观摩暨设施农业推进会上的讲话赵永庆通过今天的看和听,使我感到松树乡的总体工作进展良好,稳步推进,但与其他乡镇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问题为设施农业建......

    加强体育旅游融合 合力推进全域旅游(★)

    加强体育旅游深度融合 合力推进XX全域旅游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体育旅游已成为国民健康活跃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是现代社会游憩与休闲的重要内容。随......

    全域旅游口号

    全域旅游口号 全域旅游口号1 1、文明之旅,沙洲等你。2、张家港,心向往。3、一幅江海画卷,一张文明请柬。4、文明有源,沙洲有请。5、诗和远方,尽在沙洲。6、江海交汇,沙洲醉美。7、......

    全域旅游工作计划

    1、抓规划,绘就发展蓝图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科学前瞻性的规划可以为旅游业发展导向领航。一是完成大马路风情一条街的规划工作;二是完成xx区旅游总体规划工作;三是积极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