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中心城区
教育布局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学龄人口数量结构和流动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一变化既对城区教育布局调整带来较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为促进城区学校布局科学合理,满足广大市民“有学上”、“上好学”的迫切需求,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市政协调研组就我市中心城区教育布局调整问题,分别召开了城区部分幼儿园园长、小学初中学校校长、高中学校校长、学生家长和社区负责人等四个层次座谈会,听取了市规划局、教育局、济川街道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在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中心城区教育布局现状及分析
教育布局是指在一定的人口聚落范围内,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数量、地点、规模、层次、功能等所作的规划设计以及对教育要素资源所进行的配置安排。布局调整既包括撤销学校、合并学校,还包括恢复学校、新建学校、扩建学校、改变学校的功能、改变学制结构,更包括因学校空间和结构改变而对教育要素资源所进行的重新配置。
随着中心城区学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加之流动状况发生波动,我市中心城区原有的教育布局已不能适应教育综合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不能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新需求,主要表现在:
1.就目前学校设点而言,数量不少但布点局促,老城区表现尤为突出。目前,在**城区,幼儿园19所;义务教育学校18所24个校区,其中,小学15个校区、初中8个校区、特殊教育学校1所;高中7所。从城区各类学校的总体数量看,基本能够满足城区学龄人口的教育需求,但有一半左右的学校集中在老城区,显得比较局促。仅鼓楼中路就集中了济川初中、世纪幼儿园、泰师附小、**中学、鼓楼小学、中心幼儿园、育红幼儿园、鼓楼小学城西校区、鼓楼小学附属幼儿园、西城初中等10所学校。座谈中,许多学生家长、学校负责人反映,由于老城区学校偏多,带来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上、放学期间,经常形成交通堵塞,学生接送不够安全。据不完全统计,鼓楼中路路段学生数约为14000多人,按每天四次上放学测算,再按近半学生需要接送,综合考虑寄宿等其它因素,每天该路段学生与家长流量大约为6—8万人次。二是大部分学校用地紧张,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达不到规定标准。《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要求,“原则上小学班额不超过40人,初中班额不超过45人”,“生均占地面积小学20平方米以上、初中25平方米以上”。目前,老城区小学平均班额52.17人、初中49.3人。生均占地面积小学7.77平方米、初中8.7平方米,远远达不到现代化办学标准。三是学校周边地块大多过度开发,小摊小贩占道经营,学校周边环境复杂,消防、安保、食品卫生等措施存在较大漏洞。
2.就办学体制而言,公办民办结构基本合理但城市新区公办学校偏少,学前教育尤为突出。东部新区地域广,近年来,人口逐渐增多,虽陆续配套建设了一批学校,但学校数量特别是公办学校偏少。从教育部门了解到,济川路以东只有一个建筑面积1320平方米的小型幼儿园为公办,远远不能满足家长对公办幼儿园的需求,家长意见较大。依据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并举、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要求,亟需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学校以公办学校为主。目前,济川路以东小学仅有济川小学1所公办学校,该校在校人数2578人,班级数45个,班额57人,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亟需分流他校。初中仅有一所洋思中学为公办,该校在校人数2709人,班级数59个,班额46人,也超出义务教育规定标准。
3.就办学质量而言,教育质量普遍提高但区域间不均衡,城郊结合部表现尤为突出。城区学校布局的不合理,不仅存在于空间分布方面,也存在于校际之间要素资源配置方面。调查发现,在老城区,品牌学校集中了全市最优质的师资,导致生源爆满,班级数、班额严重超编,生均用地极少。以鼓楼小学为例,目前,该校学生4490人,班级数91个(现代化标准不超过12轨),班额49.3人,生均用地4.36平方米(现代化标准生均20平方米)。而在城郊结合部,即使学校硬件条件再好,由于优质师资不足,导致生源严重不足,校舍大量闲置。如城北片区,学校总体数量能够满足学区学生需求,但由于师资力量薄弱,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各层次学校都存在比较严重的生源流失现象,经常有学生家长为学区划分问题到有关部门上访,给现行学校布局调整带来较大困难。目前,城北路小学在校人数仅322人,班级数9个(现代化标准规模在2轨以上),北城小学在校人数仅303人,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4.就未来学校配置而言,目前学校数量基本满足未来需求但片区差距较大,城南城西片区表现尤为突出。如果依据《**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2020年城区规划人口由目前的33万人扩张到45万人,义务教育各学龄段人数由目前的32540人扩张到53900人。由此预测小学数由目前12所增加到15所,初中数由目前的8所增加到10所。从各片区分析,城东、城中、城北片区基本满足未来各学龄段人口需求;城西片区2020年义务教育预测人口12000人,但目前仅有2所小学,1所初中;城南片区2020年义务教育预测人口8400人,但现在没有一所义务教育学校。
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及义务教育学龄段人口预测一览表
片区
居住人口
(万人)
小学生数
(人)
小学(所)
初中生数
(人)
初中(所)
目前
未来
目前
未来
城中片区
4800
2400
城东片区
11.4
9120
4500
城北片区
10.6
8480
4200
城西片区
8000
4000
城南片区
5600
0
2800
0
合计
36000
17900
二、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中心城区教育布局调整应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义务教育法》、《江苏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 》、《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市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指导,参考我市《城市总体规则(2008—2020)》和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立足长远,因地制宜,超前规划,理顺体制,加大投入,分期推进,努力实现城区教育到2020年达到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前瞻性原则。根据2020年中心城区预测人口规模及各学龄段人数作出调整。根据相关部门预测,2020年中心城区预测居住人口45万人,小学生预测人数36000人,初中生预测人数17900人。教育布局调整必须充分考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主城区人口增长因素,并以此作为义务教育学校配置的参考依据。
2.安全性原则。按照义务教育现代化标准,校园布局安排应该符合出行交通方便、周边环境良好的基本要求,既要充分考虑减轻老城区交通压力,又要保障学生出行安全。
3.就近性原则。按照义务教育法关于就近入学的规定,在五片区合理配套中小学校数量,重点在城南、城西片区增加4—6所义务学校,以满足未来学龄人口激增的需求。
4.规范性原则。严格按照《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对学校布局进行优化调整。按照标准班额办学,生均占地面积达到规定标准。
5.科学性原则。学校布局调整要贯彻均衡教育的思想,要在统揽全局的基础上,实施高、初、小、幼联动调整,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社会效益。要在保证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同时,重视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
(三)基本思路
1.学前教育。要遵循政府主导、统一管理、科学布点、优胜劣汰的原则。调整中注意两个“突出”:一是突出数量,尤其在新区建设中,要坚持配套建设幼儿园,满足幼儿入学需要。二是突出体制调整,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
(1)城中片区,搬迁中心幼儿园到城北片区。
(2)城北片区,呈“品”字形建设3所幼儿园。在西北,以威尼斯城为中心建佳园幼儿园,由政府收购19年经营权,将中心幼儿园搬迁该园,将迎幸幼儿园并入该园;在东北,北二环新车站南侧龙河广场配套建龙河幼儿园;在原华燕地块开发时,配套建一所幼儿园,将第二中心园搬入,将二中心园北城分园撤销后并入其中。中期规划以第二中心幼儿园为主导,整合城北其他小型幼儿园,达到幼儿教育资源优化目的。
(3)城南片区,在兴南家园附近配套建设兴南幼儿园,解决中心城区西南方向幼儿入学问题。
(4)城东片区,于润泰路(原学院路)和澄江路(原南三环)交界处香景园小区配套建设香景园幼儿园,交实验幼儿园办新区分园。
(5)全城区新建小区配套的幼儿园,按省政府办公厅有关文件规定,交教育主管部门兴办。
2.义务教育。要遵循规划超前、科学规范、师资均衡、因地制宜的原则。继续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方便学生就近入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加快发展特殊教育,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1)城中片区,撤鼓楼小学城西校区(原城西小学)并入鼓楼小学,原城西小学改为社区教育中心。搬迁襟江小学西校区(原城南小学)至城南片区。实施整体搬迁泰师附小至城东片区计划。
(2)城东片区,在东润路西侧、跃进河南侧、兴南路北侧新建一所小学,将泰师附小整体搬迁该址,重新调整学区划分。扩建济川小学和大庆路小学,缓解这两所学校占地面积狭小、班额严重超编的压力。2016后整体搬迁济川初中到城北片区。2020年前新建一所初中、一所小学,作为四星级高中的附属初中、附属小学。
(3)城北片区,撤销迎幸实验学校,在佳源小区新建佳源小学,将迎幸实验学校小学部和燕头小学合并搬迁至该校,扩建济川初中北城校区,解决迎幸实验学校初中部入学问题,目前,此方案正在分步实施。2015—2016年在济川街道办东面(老龙河东侧、开发路北侧)再建1所小学、1所初级中学,将济川初中迁入该址。
(4)城西片区,保留江平路小学、大生小学、大生初中,稳步提升教学质量,确保生源稳定。2020年前,新建一所初中、一所小学。
(5)城南片区,于文昌路以南、新老江平路之间新建一所小学,迁进襟江小学西校区(原城南小学),解决城区西南方向学生入学问题。2016—2018年在城南片区再新建一所初级中学。同时,继续办好市特殊教育学校。
3.高中教育。要遵循特色定位、多样发展、强弱联合的原则。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扩大优质资源,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注意培养和输送在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积极探索高中办学形式多样化。
(1)设立综合高中。推动市二高加快转型发展,确立综合高中方向,融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于一体,沟通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机会。
(2)组建高中教育集团。教育集团可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城东片区新建四星级学校分校,利用名校的教育资源,统筹安排本校分校的年级分布、师资调配,集中进行教学交流研讨、教师培训等工作,放大优质教育资源优势,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二是试行高中+初中+小学模式,进行学制改革实验、不同学段的衔接实验等等,以教育教学的改革推进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
4.职业教育。要遵循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形式多样的原则,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积极吸纳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做大做强中等专业学校,努力办出特色,增强职业教育吸收力;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按专业设置将市供销职业技术学校、市技工学校、市农干校等设为分校或组成松散型联盟。
5.高等教育。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与泰州学院合作,借助高校,提升我市教育品位。可以原泰师校区为依托,争取泰州学院创办有专业特色的分院,或置换新建校区,创办泰州学院特色分院,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
三、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1.规划保障。在充实完善我市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基础上,尽快着手编制中心城区教育布局专项规划,经批准后作为法定文件来指导今后的建设,对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核定用地位置和界限,严格加以控制。中心城区教育布局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后,应分阶段、按步骤实施。结合年度城市建设计划,既要着眼教育布局的未来,又要兼顾当前,科学合理地安排年度学校建设计划。对撤、并的学校,应按照先增后减、先建后撤的原则,保证学校建设按规定落实到位。对纳入市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教育用地,设立“教育用地橙线”。建立联席审查制度,加强建设和管理的透明度。对规划中改扩建的学校要优先审批土地,对新建学校用地要优先安排,留足土地,列入控制管理。
2.师资保障。要保证布局调整的顺利实施,必须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对全城区师资进行优化配置。在同城同酬的前提下将校长和教师重新“洗牌”,统一配置,定期交流,变“学校人”为“系统人”。学前教育要每年在新增教师编制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公办幼儿园,向社会公开招录学前教育专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和对在岗幼儿教师实行择优进编,以吸引优秀大学生从事幼教工作,也为在岗教师提供工作的动力,对年过40、工龄20多年的幼儿园园长采取特殊办法,逐步解决好他们的编制问题,同时可将编内富余小学教师经必要的技能培训后充实到幼教队伍。
3.投入保障。为适应市区学校布局调整急需,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列支专项经费并逐年增加。要完善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社会和个人多方投入,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要加强市场化运作,盘活现有教育资源存量,对撤并学校遗留的闲置资产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教育资产处置和置换所得全额用于教育,主要用于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
4.准入保障。城区教育布局调整要放在全市教育格局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来实践。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按照学区划分招收学生,坚持免试就近入学,杜绝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借读现象。要顺应城镇化建设趋势,办好城郊薄弱学校及各乡镇学校,稳定城郊学生、乡镇学生不向主城区流动。要按照义务教育现代化办学标准,加大城郊薄弱学校、乡镇学校硬件设施投入,充实调整城郊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师资,努力使教师结构优化合理。要开展城乡结对活动,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体系。鼓励城区名校与农村乡镇学校、郊区薄弱学校联合办学,力争经过几年的时间,所有乡镇学校、郊区薄弱学校都能挂靠主城区一所优质学校。有针对性地实施校长及教师城乡交流制,使结对学校结成长期稳定的紧密型合作关系。
附件:中心城区各片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议调整方案表
附件:
中心城区各片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议调整方案表
片区
现有学校
调整方案
规划学校
位置
城中
片区
襟江小学
北校区
保留
襟江小学
北校区
前园路北侧、羌溪路西侧
南校区
保留
南校区
前园路南侧、羌溪路西侧
西校区
搬迁至城南片区
∕
∕
鼓楼小学
本部
保留
鼓楼小学
襟江巷北侧、鼓楼北路西侧
城西校区
撤并
∕
∕
泰师附小
搬迁至城东片区
∕
∕
西城初中
保留
西城初中
鼓楼中路北侧、环城西路东侧
实验初中
保留
实验初中
环城东路两侧、泰师路东侧
城东
片区
∕
新建
四星级高中附属小学
(待定)
∕
新建,城中片区泰师附小搬迁至此
泰师附小
兴南路北侧、东润路西侧
大庆路小学
扩建
大庆路小学
大庆中路南侧、中医院西侧
济川小学
扩建
济川小学
曾涛路南侧、润泰路(原学院路)西侧
振宇外国语学校
小学部
保留
振宇外国语学校
小学部
大庆东路南侧、东润路西侧
初中部
初中部
洋思初中
保留
洋思初中
文昌东路(原南二环)北侧、镇海南路(原东三环)西侧
济川初中
搬迁至城北片区
∕
∕
∕
新建
四星级高中附属初中
(待定)
城北
片区
∕
新建
**小学
开发路北侧、老龙河东侧
城北路小学
保留
城北路小学
阳江中路(原北二环)、友谊中沟东侧
北城小学
保留
北城小学
七里群村、宣泰线东侧
∕
新建
佳源小学
振兴路南侧、长征路东侧
燕头小学
撤并至佳源小学
∕
∕
迎幸实验学校
小学部
初中部
撤并至济川初中北城校区
∕
∕
济川初中北城校区
扩建
济川初中北城校区
阳江中路(原北二环)、两泰官河西侧
∕
新建,城中片区济川初中搬迁至此
济川初中
开发路北侧、老龙河东侧
城西
片区
大生小学
保留
大生小学
天际桥北侧,振兴路东侧
江平路小学
保留
江平路小学
鼓楼西路北侧、江平中路西侧
∕
新建
**小学
(待定)
大生初中
保留
大生初中
大生街北侧,襟江南路(原泰常路)东侧
∕
新建
**初中
(待定)
城南
片区
∕
新建,城中片区襟江小学西校区搬迁至此
襟江小学西校区
文昌路(原南二环)南侧、新老江平路之间
∕
新建
城南初中
文昌路南侧(原南二环)、老上横港西侧
特殊教育学校
保留
特殊教育学校
文昌路(原南二环)以南、江平南路东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