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1年在交通强省建设动员大会上的发言
2021年在交通强省建设动员大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一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会议。主要目的是,动员全省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部署,以“三个地”的使命担当,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更好发挥先行官作用,为我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提供有力支撑。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也是“重要窗口”建设的先行领域,对提高竞争力、推进现代化、展示优越性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支撑作用和带动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目标定位,我们要迅速行动起来,勇担使命、抢抓机遇,持之以恒大抓交通、抓大交通,在浙江大地全方位绘就现代化交通的壮丽画卷,努力使交通成为“重要窗口”建设的先行官。
党的十九大作出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全面开启了交通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首先要强起来”“‘要想富、先修路’不过时”,赋予了交通“先行官”的战略定位;强调要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明确了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重点任务,提出体制机制上、方式方法上、工作措施上都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并亲自推动建设世界一流的超级工程和“四好农村路”等民生工程。这些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为新时代交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省要建设“重要窗口”,还要建设交通强国全领域试点,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大局,在交通强国建设中找准定位,切实承担起交通现代化先行先试的使命任务。
4月1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面推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动员大会。
根据这些要求,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的实施意见》,制定了《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形成了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的“总纲”和“总图”。总的目标定位是,到2035年,基本建成高水平交通强省,实现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高水平交通强省。主要任务有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布局、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等20项。目标和任务都已经很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画好工笔画。
一要牢牢把握“人民满意”这一根本目标,加快实现从“够不够”到“好不好”的跨越。交通关系千家万户,联通生产生活,发展交通最根本的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后交通发展要坚持需求导向和人民满意标准,重点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打造一批民心工程、平安工程、精品工程、廉洁工程。更加注重城乡区域交通的协调发展,补上交通短板,更广泛地惠及群众。更加注重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群众出行需求,满足快速化、门到门、经济性的货运需求,做到“人便其行、物畅其流”。更加注重群众出行体验,让出门更便捷、途中更舒心、换乘更高效。通过5年努力,基本建成省域、市域、城区3个“1小时交通圈”;在此基础上,加快建成两个“123快货物流圈”,也就是货物城乡1小时、省内2小时、长三角主要城市3小时送达,国内1天、周边国家2天、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二要牢牢把握“保障有力”这一基本要求,加快实现从“基本适应”到“适度超前”的跨越。交通是实施国家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无论是共建“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还是推进“四大建设”、乡村全面振兴,交通都具有关键性、基础性、引领性作用。要按照“适度超前”的理念和要求,推进综合交通建设,为实现高水平现代化当好先行、做好支撑。要以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为主攻方向,尽早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铁路、县县有通用机场,千万级机场四大都市区全覆盖,高速公路10万人口以上城镇基本全覆盖,内河千吨级航道设区市全覆盖,油气管网县级节点全覆盖。
三要牢牢把握“世界前列”这一关键坐标,加快实现从“内联外通”到“服务全球”的跨越。我省是改革开放先行地,具有港通天下、数字浙江、市场先发等优势和潜力。要进一步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在重大硬件设施建设上走在前列,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强港、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世界领先的轨道交通体系,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的重要一翼;在交通数字化智慧化上走在前列,以信息港引领“四港”高效联动,加快建设智慧高速、智慧港口、智慧机场、智慧物流,打造覆盖全域的现代智慧交通网;在交通相关高端服务业发展上走在前列,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航运服务业、现代金融服务业、现代快递服务业和枢纽节点经济,促进各类要素高效集成,全面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四要牢牢把握“一体融合”这一交通发展规律,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综合立体、多元融合的交通网是现代化交通的基本特征,是空间布局的重要骨架。要紧紧围绕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优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布局。深入推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优先抓好战略通道和网络布局。大湾区大都市区的交通密度要更高一些,交通设施要更先进一些,以便更好支撑人口和经济的进一步集聚。其他区域也要围绕各自功能定位,因地制宜、适度超前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带动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乡协调发展。要统筹铁路、轨道、公路、港航、航空、管道、邮政、枢纽、绿道等九大要素,持续放大综合交通网络效应。坚持快速网、干线网、基础网一体推进,加快建设综合交通大动脉,畅通城乡交通微循环,完善覆盖全省、城乡一体的交通网络。这里我重点强调一下轨道交通建设。轨道交通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综合交通建设的重头戏,到2035年总里程要从目前的280公里提高到3000公里,加快建成都市区城际铁路网、大湾区通勤铁路网,全力打造“轨道上的浙江”。要紧紧扭住综合交通枢纽这个“牛鼻子”,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和系统集成。加快建设零距离换乘、一体化服务的综合客运枢纽,加快建设联转联运、物流信息流集成的综合货运枢纽,加强综合开发、统一运营,打造交通综合体,推动高铁、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全面接入、无缝换乘,提升系统运行整体效率。
五要牢牢把握“优质高效”这一发展方向,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现代物流体系。统筹打造海上、陆上、空中、网上四位一体的国际大通道,全面提升连接全球、服务全球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成为物流成本最低、交通运行效率最高的省份之一。要加快把宁波舟山港打造成世界一流强港。坚决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切实把工作重心转到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加强全球化布局上来,做强世界级港口集群,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力、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深入推进长三角港航一体化,加强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合作。要加快构建内外联动的全球物流网。以“一带一路”为突破口,加密远洋航线,加强国际港航合作。持续提升“义新欧”班列市场竞争力,推动宁波舟山港和义乌陆港双向贯通、联动发展。努力把航空物流培育成为新增长点,加快建成杭州萧山机场亿人次级国际枢纽和全国航空快件中心,打造嘉兴长三角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发展本土和驻浙基地航空公司。要加快建立与“买全球、卖全球”相适应的全球寄递服务体系。发挥数字贸易与快递邮政服务优势,扎实推进快递“进村进厂出海”工程全国试点,培育国际快递骨干企业,推动境外快递分拨和海外仓建设,布局世界级寄递枢纽,推动快递邮政服务国际化。
六要牢牢把握“动能变革”这一大趋势,加快抢占未来交通发展制高点。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通的形态和作用也可能发生重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顺势而为,加快推进交通技术、产业和治理三大变革。要大力推进交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技术的深度融合。超前研究未来交通发展新趋势新形态,大力推进未来交通科创中心等高能级交通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交通领域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推进综合交通向立体空间、超高速、更高效方向发展。大力发展智慧交通,率先构建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和无人驾驶交通生态。大力发展绿色交通,以提高能源效率为着力点,推进新型车辆、新型交通设施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交通清洁能源化、绿色低碳化。要加快培育万亿级综合交通产业。着眼于未来产业发展和先导区建设,大力发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智能汽车等交通装备制造,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交通产业集群和全球化产业链,打造一批集聚国际前沿技术的智慧交通产业大平台。深入实施“交通+”,沿交通要道、综合枢纽、关键节点,布局建设高铁新城、高铁小镇和航空小镇、临空经济区。要加快提高交通治理数字化、法治化水平。把“最多跑一次”改革蕴含的理念、方法、作风运用到交通治理各领域各方面,以数字化赋能提效,以法治化规范治理。
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系统性工程、长期性工作,要一轮接一轮、有计划分阶段地抓好落实。今年到2022年的三年是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极为关键的起步期。这三年是杭州亚运会筹备的冲刺期,是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出阶段性成果的关键期。杭州亚运会是全省共同的任务,也是展示“重要窗口”的重要窗口期。亚运会赛事直接涉及杭州、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等六个市,交通联系、人员往来、经济活动、文化交流辐射全省。大家都是东道主,要共同利用好这三年筹备期,突出交通先行,用一流标准建设现代交通,更好展示中国风范、浙江特色。这三年交通工作抓好了,将奠定我省现代化交通的基本格局,对办好亚运会、提升国际化具有基础性作用,对开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具有先导性作用。当前,大抓交通、抓大交通正当其时。要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机遇期,大干三年、苦干三年,让我省交通来一个历史性的大跨越、大提升、大变化,让交通成为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撑,成为展示“重要窗口”建设成果的鲜明标志。
第一,全面推进“九网万亿”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交通面貌三年大变样。交通项目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早抓早主动,快抓快见效,大抓大受益。这三年,综合交通投资要完成1万亿元以上,新改建线网里程1万公里。一是补强客货并重、能力充分的干线铁路网,建成1000公里,加快“五纵五横”客运铁路和大湾区“三纵五横”货运网络建设,建成商合杭、杭绍台、湖杭、衢宁等铁路项目。二是建设层次分明、功能相适的现代公路网,建成高速公路1000公里,建成杭金衢高速拓宽、龙丽温高速等项目;新改建普通国省道1000公里、“四好农村路”2000公里,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达65%以上。三是形成通江达海、联通全球的水运网,加快打造宁波舟山港一体化2.0版,努力在解决一港两拖、一船多引、航道锚地资源统筹不足等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建成一批30万吨级以上泊位和智能化码头;打通京杭运河瓶颈,开工杭甬运河宁波段三期工程,推进钱塘江中上游扩容提升,加快内河水运全面复兴。四是建设多级协同、辐射全球的航空服务网,新增3000万人次旅客吞吐能力,推进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建成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三期等项目及一批通用机场,开工建设丽水机场。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建设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打造通用航空发展先行省。五是构建多式融合、通勤高效的轨道交通网,建成700公里,建成杭富、杭海、杭绍城际铁路,推进杭州、宁波等城市轨道加速成网,加快建设温州、绍兴、金华、台州等市域铁路。六是完善海陆联动、功能齐全的能源管道网,建设1600公里,建成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南北线原油管道、新奥LNG天然气管道等大项目,加快完善油品储运和天然气管网,提升国家油气战略储运基地服务能力。七是培育普惠城乡、畅达国际的快递邮政网,建设10个邮政快递物流基地,建成中国邮政华东物流仓储中心、中通浙江总部等集散分拨中心,争取快递业务量达到175亿件。八是打造一批综合客货枢纽,建成铁路杭州西站、温州机场综合交通中心等24个客货运枢纽。九是打造覆盖全省、诗画韵味的城乡绿道网,新建省级绿道2500公里,打造一批标志性美丽廊道,推动绿道贯通城乡、串联成网。浙江天生丽质,交通建设要尽可能把生态保护好,把沿线景观整治好展现好。
第二,大手笔实施“十大千亿、百大百亿”工程,建设一批战略性、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交通项目。要聚焦超级铁路、超级公路、超级港口以及高等级航道、高能级通道,三年完成投资6000亿元。其中,十大千亿工程开工建设 7个、完成投资2000亿元;百大百亿工程开工建设40个、建成14个,完成投资4000亿元。要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大局中谋划推进重大项目。沿海高铁工程等重大项目是共建“一带一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抓手,要在战略、规划、建设、政策等方面全方位加强合作对接,与兄弟省市共同谋划好、建设好。要精益求精做深做实做细重大项目前期,完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机制,把交通项目审批作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点来抓,把基础性工作做扎实,实现重大项目即报即审。要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的典范,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力度抓好工程质量。
第三,高标准开展“交通迎亚运、服务大提升”行动,推动交通服务品质达到国际一流。2022年举办亚运会,是完善交通网络体系、提升交通服务品质的一个重大契机。国内外客人一到浙江,第一印象来自交通。要全面推广出行即服务模式,高水平推进品质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美丽通道建设,培育交通文明,让人民群众有更通畅、更舒适、更友好的出行体验。以火车站、汽车站、航站等为重点,深入推进公共场所服务大提升。以国际化的交通服务为牵引,加快构建联动长三角、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旅客联程联运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大幅提高公共交通通达率、准点率和交通换乘便捷度、交通服务满意度。推进交通全要素、全过程数字化,推广建设城市大脑,推行无感安检、智能引导等智慧交通服务全覆盖。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交通装备,推进工程车、物流车等清洁能源化改造,努力实现全省城市公交车100%使用清洁能源。打造沿江、沿山、沿海、沿河美丽交通廊道,建设具有“浙江味”的交通站场和服务区,让各方来客在旅途中,就能领略到诗画江南、美丽浙江的独特魅力。
第四,以战略眼光抓交通安全建设,基本形成现代化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体系。要把预案考虑得更周详一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做好交通领域复工复产和物流畅通工作。深刻总结这次疫情防控中交通工作的经验和不足,该补齐的短板抓紧补齐,该改造的设施抓紧改造,该完善的机制抓紧完善。要大力实施交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优化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体系,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以最大努力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要建起全天候通行保障与应急通道,针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超前规划建设立体化应急通道,统筹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布局和应急队伍建设,确保紧急情况下交通网络不断、应急运输不断、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通道不断。要建立健全交通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加快建设综合交通数字化平台,加强不同交通方式信息共享与联动治理,加强全链条全环节协同管控,不断增强应对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和水平。
第五,建立强有力的会战攻坚机制,坚决打好开局之战、攻坚之战、协同之战。要建立强有力的大会战作战指挥系统和信息化平台,加快建立重大交通工程管理云平台,真正让指挥系统看得见、调得动、指挥得好。要建立紧密协同的多部门联动机制和纵向到底的省市县联动机制,亚运会承办城市是大会战的主阵地,要“一马当先”打好头阵,其他市县要对标看齐、全面推进;交通系统是大会战的主力军,要开足马力、全力以赴,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形成各司其职、环环相扣的整体推进体系。要完善重大交通项目攻坚机制,倒排时间期限,实施挂图作战,一项一项攻坚突破。能往前做的尽量往前做,已经谋划的争取早启动,已经做前期的争取早开工,已经开工的争取早建成、早投运、早发挥效益。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大会战,把服务保障杭州亚运会作为秉持浙江精神、建设“重要窗口”的新实践,提炼、总结、发扬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两桥”精神内涵,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在浙江大地掀起交通大会战大攻坚的滚滚热潮。
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拿出“变天堑为通途”的昂扬斗志、“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实干本领,全面推进交通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工作措施创新,加快形成推进交通现代化的可持续动力和全方位保障机制。
一要创新现代交通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怎么看交通,决定怎么抓交通。要牢固树立综合交通理念。铁路、轨道、公路、港航、航空、管道、邮政、枢纽、绿道等九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加快推动各种交通方式由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要牢固树立交通经济理念。抓交通不是简单地抓基础设施建设,也不仅仅是发展运输服务,要着力培育包括交通装备制造、交通服务业等在内的大产业,要以交通为先导,牵引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牢固树立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融合”理念。既要打造一张有形的多式联运客货流通网,也要建成与之相匹配的信息网、金融服务网。要牢固树立人文交通理念。交通设施不仅仅是硬环境,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可以直接展示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要更加自觉地把人文理念融入交通全要素、全过程,持续增强发展软实力。要持之以恒地把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成为江河湖海联运的大通道、诗画浙江的靓丽风景线,生动展示现代交通与现代文明。
二要以“最多跑一次”牵引综合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交通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发展,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完善“一件事”全周期服务机制。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着力破解交通建设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健全统筹领导和协调推进机制,建立领导小组,做实工作专班,加强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加强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的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做好交通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的有机衔接,确保交通规划落地实施。推动全省高速公路、地方铁路、轨道交通等资源统筹管理、统一运营,做大做强相关优势企业,提高整体效率。
三要在综合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上实现大的突破。研究出台综合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和配套政策,总的是要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个作用,调动省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形成一个分层级、分类型、多元化、可持续的综合交通投融资机制,走出一条财务可行、资金可融、风险可控的新路子。要完善责权清晰、协同推进的省市县资金分担机制,加强省级宏观调控能力,改变“一事一议”的项目推进模式。中央资金、专项资金能争取的要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资金该安排的要优先安排,资本金出资和运营补亏责任该分担的要合理分担。要构建渠道多元、风险可控的投融资格局,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更多社会大资本参与。对功能性项目,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省属国企主平台作用,落实好“凤凰行动”,设立交通强省发展基金,拓宽融资渠道;对经营性项目,要全面开放交通投融资市场,大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要建立综合开发、持续发展的长效反哺机制,以政策资源汇聚各类资本,将潜在资源转化为现实效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为重大交通项目配置资源开发权、土地开发权等关联经营资源,集聚交通、商业、居住等多样化功能,推行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综合体开发,提升交通项目综合效益。
四要大胆探索交通用地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文件精神,抓好用地审批权下放试点机遇,创新交通用地保障机制。要千方百计广拓增量,统筹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和交通专项规划,建立省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储备库,破解项目用地“占补平衡”难题。积极利用全国性的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拓展用地保障新空间。要加大力度深挖存量,向空中、地下要空间,盘活用好废旧交通设施、“无人村”道路资源。积极探索破解交通项目先行用地、生态红线穿越等难题,确保重大交通项目落地。
五要做强做大交通人才队伍和交通企业。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归根到底要靠人才、靠企业。要着力打造高素质交通干部和人才队伍,以忠诚干净担当为导向,大力培养交通领域年轻干部、专业干部、研究型干部;加快培养引进高水平交通科技人才,打造工匠型劳动者大军,形成与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相适应的人才保障。要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交通企业,支持省属国有交通企业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把交通主业做得更强,把关联产业做得更大,持续增强战略支撑力和市场竞争力。省交通集团、省机场集团、省海港集团都要努力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成为引领交通发展的“硬核”力量。要支持交通领域民营企业整合提升、创新发展,加快解决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的问题,促进民营企业在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争取国企和民企比翼双飞,共同组成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的主力军。要坚持综合交通发展与清廉交通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清廉交通制度体系,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以清廉交通的理念、制度和建设成效,全过程保障和促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
同志们,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战鼓已经擂响,新的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努力谱写浙江交通现代化发展新篇章,在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建设中奋力先行、再创辉煌!
第二篇:在“班组建设”动员大会上的发言
在“班组建设”动员大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能够参加公司组织召开的“班组建设”动员会并进行发言,我感到莫大的荣幸和鼓舞,特别是在聆听了XXXX《实施方案》后,给我的感触很大,深受教育和启发,让我认识到了开展“班组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进一步坚定了信心和决心。
班组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单位,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作为一名基层供电所长,我坚决响应公司的号召,积极投身于班组建设,以公司“班组建设”活动为契机,下决心,花大力气,按照“班组建设”的要求,规范标准,大力推进,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以本次会议精神统一全所职工的思想和认识,对照公司班组建设《实施方案》,结合班组实际,吃透精神,找出差距,理清思路,拿出措施,不断夯实管理基础,筑牢企业安全文明生产和优质服务的前沿阵地,逐步实现活动的各项既定目标。
二要加强自身建设。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我深知,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班组建设的质量。因此,我要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做到讲学习,有一定的理论功底,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讲技术,是所内的多面手,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讲工作,事业心强,善于沟通,善于创新;讲纪律,严于律己,公平待人;讲团结,敢于承担责任,发挥率先垂范,凝聚人心的核心作用。带领职工发扬不等不靠不推不拖的工作作风,从一点一滴做起,扎扎实实开展好班组建设。
三是强化班组安全管理。做好供电所安全工作是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有力保障。要牢固树立“风险可以防范、失误应该避免、事故能够控制”的理念,不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工作中严格执行“三卡一志”,实施“标准化作业辅助系统”,积极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同时不断加大安全监查力度,真正实现安全工作可控、能控、再控。
四是提升职工整体素质。引导所内职工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培训和业务学习,主动提升岗位工作能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把每天的生产工作作为一个比试技术水平的平台,在职工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同时提高职工的一岗双责意识和优质服务理念,全面实施“员工素质提升工程”。
五是加强班组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组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我们的阅览室、荣誉室、互联网及活动场地等优越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文体活动。不断提升职工的文化涵 养,丰富文化生活,增强职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六是努力创建和谐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朋友,营造出和谐的氛围。认真做好所务公开,定期召开所内民主生活会,公开绩效考核情况,经常与员工谈心,了解员工的思想情绪、想法和性格特点,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及和谐融洽的管理氛围,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把我所建成美好的“职工小家”。
总之,在今后的班组建设中,我将以强烈的责任心,做到思想上重视,态度上端正,行动上积极,认真开展学习型、和谐型班组的创争活动,努力把我所创建成XXXX供电所,为公司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我相信,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供电所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深入开展班组建设活动,一定会使我们的各项指标任务完成地更好,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学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发言
在学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与大家一起参加学风建设动员大会,我感到十分振奋,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代表全体教师在大会上发言,我更感到非常荣幸。
学风是校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展学风建设有助于教育学生树立和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端正学习态度,使之形成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作为老师,我们积极响应并把工作落实到实处,把我校老师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良好精神风貌和育人不倦、热爱学生的优良师德师风展现出来。
在这里,我谨代表全校老师向同学们表达如下心声:
第一,扎实工作,乐于奉献,象牛一样勤劳勤快勤恳,尽心尽力尽职为学生授业解惑。模范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维护课堂常规,认真编写导学案,组织课堂,将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悉数传授给学生。第二,做好沟通工作,真心实意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们学校每位老师都会把同学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关心你们,爱护你们,帮助你们!如果同学们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或者对老师教学有何建议和意见,可以随时找到老师,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为大家排忧解难。
第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学好文化课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创新精神,提升综合素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同学们,作为学生,大家要明确:学校是现阶段我们学习、生活、提升综合素质的基本场所,学习是同学们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明确的具体的学习目标,大家才能充分利用中学期间的宝贵时光,真正学到扎实的知识,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圆满完成学习任务。优良学风的形成,需要依靠日复一日的坚持与努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你受益终生!我希望大家从这个学期开始,从今天开始,用实际行动共同营造乐学、勤学、善学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同学们的优良学风成为我们学校一张耀眼的名片。谢谢大家!
第四篇:在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是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以“xxxx”重要思想和xx大精神为指导,部署建设生态省的各项任务,动员全省力量,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今天上午,国家环保总局解振华局长和张高丽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对我省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提出要求并进行全面部署和动员。我们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解局长和张书记的讲话精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根据省委、省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问题。
一、认清形势,统一认识,把生态省建设摆到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
建设生态省,就是立足于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创新新的发展机制,寻找新的发展动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发展环境,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创造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党的xx大明确提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并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xx强调,“我们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更加自觉地坚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围绕贯彻落实“xxxx”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的战略决策。今年省委常委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规划建设生态省,突出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省委工作会议要求,“要全面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山东建成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生态省”。今年省十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将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8月20日,国家环保总局复函山东省政府,将我省列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省。9月20日,国家环保总局和省政府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论证会,并通过了专家论证。9月26日,省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决议,标志着我省生态省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山东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多年来,全省上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在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主要污染物都有较大幅度的削减,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较好地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全省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65处,面积96.3万公顷。建立国家级生态示范区6个,面积81.7万公顷。建成生态功能保护区15个,面积71.
8万公顷。有9个城市被国家授予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威海市在全国率先创建了环保模范城市群。先后关闭、取缔了4666家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关停了2万吨及以下造纸企业草浆生产线500多条。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还比较突出,环境污染问题还相当严重,生态环境还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局部生态环境破坏继续加剧,矿山生态破坏面积以每年3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超采地下水形成的漏斗区面积2万平方公里,海水入侵面积1120平方公里,化肥、农药施用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倍;水质污染和用水浪费严重,每年污水排放量占水资源总量的7.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60%,农业灌溉利用系数不到50%;工业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高消耗、高污染的造纸、化工、酿造、建材、火力发电等行业比重大,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工业粉尘、烟尘等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分列全国的第1、3、4、6位;生态恢复进展缓慢,仍有100万亩荒山荒滩没有达到绿化标准,3660万亩农田没有实现林网化,每年流失土壤1.53亿吨;海洋生态问题严峻,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传统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当今世界,保护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文明生产和绿色消费成为时尚。建设生态省是时代潮流,大势所趋。山东要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从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现状看,如果不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不仅能源资源难以满足,生态环境也将无法承载,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只是一句空话。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载体和着力点。建设生态省,是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决策。各级各部门必须深刻认识建设生态省的重大战略意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生态省建设摆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树立新的发展观、生态意识、大局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把生态省建设推向前进。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生态省建设
根据省委、省政府研究确定的意见,我省建设生态省的总体目标是,经过20年左右的努力,把山东基本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生态省。与我省实现“两个提前”奋斗目标相衔接,建设生态省主要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实施。近期是XX年到XX年,为启动和推进阶段;中期是XX年到2011年,为发展和提高阶段;远期是2011年到2020年,为全面发展阶段。
按照这一目标,我省建设生态省总的指导思想是,以“xxxx”重要思想和xx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总任务,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抓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循环经济三大重点和结构调整、水资源优化配置、国土绿化、污染防治四个关键环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体系和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从当前来看,必须突出抓好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等三项重点工作。
第一、搞好污染防治。这是建设生态省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要突出抓好三点:一是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对现有工业污染源要实施引导性标准和再提高工程,加大结构性污染治理力度,改善能源结构,推动企业升级换代,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对新建项目,要严格执行环保法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做到增产不增污,增产又减污。要全面推行小流域污染防治,突出抓好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污染防治,确保调水水质达到国家要求。二是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要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率,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加强城市大气、汽车尾气、施工扬尘和噪声污染防治。大力开展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城市活动,优化城市环境,提升竞争力。三是加强农业和农村污染防治。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实现养殖废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实行秸秆禁烧,开发利用农业新能源,不断提高我省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这是建设生态省的重点,也是长期而又艰
巨的任务。要突出抓好三点:一是植树造林,实现大地林网化。加快实施平原绿化、封山育林、绿色通道三大绿色工程,加速山区、黄河滩区退耕还林,突出抓好速生丰产林和沿路、沿河、沿海、环城等“三沿一环”绿化,力争全省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争取3年赶上全国平均水平,10年全面绿化山东,构筑起林型多样、种类丰富、功能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今冬明春,全省要统一动员部署,各市县分头组织实施,集中抓好3000公里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建设。明年下半年,全省统一检查验收,评选10个最佳路段和10个最差路段。二是实施“双百”工程,加强湿地保护。认真落实《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重视海岸滩涂及河口湿地的保护和建设,及时抢救和保护一批受到严重威胁的典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和珍贵的海洋生物资源,加强海岛自然保护区建设。建设一批环境优美乡镇,抓好生态恢复示范区建设,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继续实施碧海行动计划,推进“海上山东”建设。海洋和渔业资源开发利用要做到统一规划、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严格控制海域养殖总体规模,大力推广生态养殖,保护和提高海洋生物多样性。加大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力度,严格保护沿海防护林。要加强对近岸涉海工程、海洋工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拆船等项目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海上重大污染事故预警和防护体系,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严防对海洋环境的污染。第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省的核心。循环经济就是以最有效利用资源、污染物排放最小、对人和环境危害最低为前提,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为主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时代的潮流,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先进发展模式。要抓好四点:一是抓好宣传教育。各级领导都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科学内涵和深远意义,认真研究循环经济规律,搞好本辖区的循环经济的试点和典型引路。二是搞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最具体、最有效的管理手段,要切实搞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工作,不断提高政府的环境管理水平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竞争的能力。三是推行清洁生产。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规定和要求,落实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和公开监督制度,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使环境管理由末端治理向过程控制、由外部监督向外部监督与企业内部管理相结合转变。要促进清洁生产的国际合作,建立全省清洁生产审核网,对清洁生产审核实施验收发证和奖惩制度、公告制度。四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逐步建立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园区和城市,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从我省的情况看,当前要特别注意加强园区建设。园区建设必须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明确定位,科学规划,相对集中,严格管理,坚决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要搞好园区产业配套建设,合理整合资源,搞好上下游产品的衔接,实现园区综合效益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
五要加强考核、监督和检查。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建设生态省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把建设生态省的实绩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明年全省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将签订生态省建设省市长目标责任书。要加强监督,严格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及其负责人的行政责任。各级要一年接着一年抓,一任接着一任干,确保实现生态省的目标。
同志们,建设生态省事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事关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战略目标的实现,事关山东9000多万人民的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xxxx”重要思想,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聚全民之才、用全省之智、举全省之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扎实推进生态省建设,把齐鲁大地建设得更富强、更美丽、更文明!
第五篇:在争创质量强省示范区动员会上的发言
在争创质量强省示范区动员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
根据区政府质量强区工作要求,区工信局主要承担牵头协调做好经济运行质量工作。我们将按照区政府此次会议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措施,推进工作的有效开展,确保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具体将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
业申报省、市“两化融合”示范(试点)建设,提高企业信息化运用水平,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紧密跟踪和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开展工业企业节地提效工作,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加大企业引导培育力度,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加大人才引进、研发投入、专利发明,进一步推进企业技术中心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或修改,申报国家、省、市名牌或著名商标,推动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产业知名品牌。鼓励和支持企业在质量、安全、环保等方向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实用性,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四是抓好节能降耗目标管理。深入推进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活动,认真落实节能达标行动计划,强化节能目标责任管理,加大高耗能企业能源利用监管,督促重点用能企业落实具体的节能措施。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积极实施燃煤锅炉改造工作,推进节能和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建设,强化“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和淘汰落后产能设备,推动节能技术示范应用推广,确保完成今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五是优化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加快企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积极培育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企业交流、信息互通、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