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教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感受
小学教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感受
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是空前的,作为一名曾经的一线教师,现今的教师学校的教师,我用自己的体会来诠释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的感受:诚挚的心灵是学生情感的钥匙,高尚的师德是学生心灵的明镜,不断的诊治反思是现代教育的一种需求,新型的教学理念是众多教师不断研讨实践的结晶。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要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必须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主要包括教师的备课、授课、答疑、批改、检测、观议课等。作为一名与时代同步的教师即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首先要把好第一个关口:备课——精细的六环备课。
备课是指教师在上课之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它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上好课的基础。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我认为有以下三个环节--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即编写教案。备课至少要做到以下三步:通读全期教材,熟读单元教材,精读课时教材。其基本要求为下列六环:
第一环
读新课程标准。作为一名教师要明确新课程标准所阐述的教学指导思想、学科性质和地位;明确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学总目标和各年段的具体要求;明确本科教材的内容体系和安排;明确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各种教学设计和编写意图。同样是一节课,不同的教师,由于对新课程标准和对教法研读的深浅不同,其效果就不一样。如在2009年中小学教学新秀和教学能手的评选活动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名教师在讲解八年级物理——串联和并联时,她为了体现串联和并联的电流特点,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七名穿红色服装的学生站成一排,当电流通过时,学生就乐,否则就哭,学生即兴表演的非常形象生动,那么学生对这节课就印象深刻,教学的效果就好。
第二环
熟悉并钻研教材。熟悉教材的目的是注意教材的系统性、科学性,最后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所在。钻研教材的程度不同,课题效果就不同。还是以一个案例为例来说明:同是七年级的数学课,课题同为5.3《日历中的方程》,四位教师就导课来说,由于钻研教材的程度不同,最后结果就不同。第一位教师用奥运会的时间,唤起学生的记忆,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第二位教师用的是今天上课谁考谁?平时都是老师考你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想法?从而导入新课,既朴实又直接;第三位教师用的是实物——日历,以15为例,考它的上、下、左、右都是什么数?教师让学生考她,为什么能猜出这个数呢?从而导入新课。第四位教师用的是一组数据,学生讨论,探讨数据中的关系,然后学生汇报情况,引出新课——很显然这几位教师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导课既到位又新颖,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效果就好。
第三环
明确标、考虑法。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确定自己学科的单元和章节的教学目标即标,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做到剖析教材透、解析事例实。不同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评选优秀课,教师用谁的学生是要抽签的(不用自己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语言的技巧来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很好的来完成这节课。
第四环
把握课堂,环环紧扣。教师要上好课,必须把握好课堂的脉络。研究:怎么复习提问——怎么以旧引新——怎么做演示实验——怎么由例题联系生活——怎么变难为易——怎么组织语言——怎么布局板书——怎么突出重点——怎么突破难点——怎么布置作业。
第五环
研究对象,因材施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备课,讲起课来才会有的放矢、恰到好处。如09年评选区新秀、能手时有一节九年数学课——《生日相同的概率》一课时,三位教师上课,由于每位教师所面对的对象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最后的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最成功的一位教师是带着疑问思考问题、研究对象、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两个有关概率的公式,使学生做题有据可依,并能运用到实际中去,效果就好。
第六环
编写教案,开拓创新。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一定要注意几点:内容科学、准确、全面,形式规范、合理、清晰,项目齐全,手段现代,反思到位。
我喜欢这样一句话:是玫瑰,再培育也成不了牡丹,而玫瑰与牡丹都有着各自的精彩。这句话就诠释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之一,做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教师,必须要用新型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备出自己独具特色的课,不断的反思与实践,才能不断进步。
第二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采取各类措施,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可以得到改进,并全面地提高语文教学工作,营造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本文主要是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困境进行分析,以摆脱以往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善于创新的去研究学生,理解学生,而后才能更好的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该文指出了小学语文教学改变的关键点。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变
1、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及自身角色的调整。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改革等理论知识,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育观、考试观、人才观等都要重新认识和进行反思。其次,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要有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以及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及指导者。
2、教学策略的转变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策略的转变就是改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导探究式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分为七个重点:(1)重感悟。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让学生对课文的感受、体会,揣摩语境,训练语感。(2)重读书。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朗读指导,适量齐读,调动学生的情绪以及快速把握课文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3)重积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不但要重视课内积累,还要重视课外积累。通过对佳词妙句、古诗、儿歌、精彩片段的积累,学生会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掌握语言学习的规律。(4)重情感培养。语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要注重对语文课文情感的把握,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5)重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6)重合作。合作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互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7)重方法。小学语文教学应注意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方法,让学生探索语文学习规律。
3、教学结构的转变
教学结构包括学习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教学策略的正确选择运用。由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课堂结构具有多样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注重教学结构的大胆尝试和创新,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探究合作能力。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转变的关键点
1、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通过巧设问题、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课本内容的故事性比较强,教师可以通过层层铺设的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例如课本剧表演、讲故事等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电教化设备来直观、形象的展示课本内容,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或利用讲故事来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和自豪感,不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平时积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新课标发生变化后,教师的任务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从以往的简单传授到如今的启发、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对于学生而言,唯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摒除以往的死记硬背,通过平时积累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获得更深人、更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而教师如能在平时积极倡导学生注意知识积累,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启发,双管齐下,定能够帮助学生达到上述目标。例如,在学习《身边的科学》这篇说明性课文时,教师应在讲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抨顺写法上的脉络,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说明文知识的积累与感悟,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丰富教学模式,开展情境式教学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情境式教学不仅是丰富教学模式的有效手段,还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如将情境式教学运用得当,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学习《看浪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有关浪花的视频,通过风景再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大海恢弘的气势与壮丽的风光,从而激发学生对这篇课文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如,学习《四季》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带人大自然,从大自然中选取某一典型植物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让书本上的知识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4、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学能力
新课程的合作探究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通过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启发,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还有利于教学知识点的掌握。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提出探究课题,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对问题进行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教师要设置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让学生汇报探究成果,不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学能力。
5、以情动人,注重情感教育
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情感,并融情感于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做到以情动人。如在讲解《小蟒鲜找妈妈入《爱迪生救妈妈》这类蕴含深厚情感的课文时,要感情充沛、以心感人,让学生联想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获得“亲情无价”的情感共鸣,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没有答案的正误之分,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成果,对于与标准答案不符但独具一格的回答要在适当的场合下给予认可,避免全盘否定甚至当堂呵斥,以维护学生的内心感受。另外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倡导积极、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个人情感与他人的互动中得到升华,能够在体会语文的魅力中快乐成长。
6、探索开放式学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小学语文的开放性学习,是指扩大教学资源的范围和学生的学习视角,充分开发社会、学校等对学生有益的教学资源。小学语文的开放式学习可分为故事式学习、辩论式学习以及“导游”式学习,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创造表现,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结语
新课程标准并非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放宽了对老师课堂教学模式,反而它是是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更多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潜心贯彻新课标精神,与时俱进教学模式,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雪凌。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中华少年,2011
[2]武玉敏。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放性学习[J]。金色年华,2010
第三篇: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定位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呼唤着教师从传统的教育角色中摆脱出来,进入新的角色。
一、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的书橱,而是教他如何去思维,教他学习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从中,我们应该知道,学习应该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而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学生的控制者与管理者。新课程在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求教师的角色从原有的传道授业者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转变。当代社会是个信息化的社会,随着出版业的发达、互联网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作为学生唯一信息源的地位已经动摇。教师的职责不再只是传授现成教科书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专利”,教师不仅鲜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而且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在铺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因循守旧,陷入僵化。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的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所蕴涵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外多年来所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即不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可以说“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三、学校课程的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而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有专家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不少教师离开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参考
书,就不知怎么讲;离开练习册,就不知考什么。新课程标准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新理念,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国家课程,这为统一的国民素质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弊端:一是忽视了我国区域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不能适应个别情况的需要。二是不能充分发挥地方、学校的独特传统和优势,造成大量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据研究,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厌学、缀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基础教育课程远离其实际生活经验,无法满足地域性特点的发展需要,导致对基础教育课程产生陌生感,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弥补了单一国家课程模式的不足,发挥了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特色,满足了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求与特点,既能促进国民共同基本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下,教师必须成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课堂实施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教师要锻炼和形成课程开发能力,使开发出的课程能符合本地区本学校的需要;教师要培养和造就课程评价能力,学会对教材应用的质量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界定。
四、综合知识的掌握者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堡垒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此次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和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
五、信息技术的应用者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需要信息化人才,信息化人才有赖于信息化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教材立体化,从原有单一的纸质课本转向以文字教材为主体,音像教材和电子教材为两翼,向网络教材发展的教材媒介体系。文字材料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承担教材的所有功能,多媒体、立体化的教材更生动、更形象、更活泼,更便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更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更益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师要有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将网络上知识信息应用课堂教学中去,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教师要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地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加工信息、筛选利用信息以及更新创造信息;教师要有熟练的计算机、多媒体操作能力,能够将教学软件、互联网络等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中,并且能指导学生进入互联网络检索信息获取知识。
第四篇: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国画小学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国画小学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国画小学教学,教育教学, 林 競 约3880字
摘要本文试从中国画的传统教育与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国画基础教育进行分析比较,结合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中国画本身的绘画特点做出初步探讨,并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观点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中国画小学教学新课程标准年龄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中国画是我国数千年华夏文明发展、积淀的产物,是我们有别于西方绘画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小学教学对引导学生参与民族文化传承、交流,提高全民素质,发展中国画艺术起到重要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国小学教育正从“应试”向“素质”转变,应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开展小学阶段的中国画教学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中国画的传统教学方式
在当前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教学中,中国画的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缺失。
2.1 过于注重临摹,让绘画变成一种模式
在教学中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习作的左(右)上角有一个呈直角扇形的红太阳,原本这是一种很美的画面构成,但由于一些教师的范图中反复地出现这样的构成,儿童多次临摹,逐渐形成固定的模式。以至于无论这堂课的主题是什么,有的孩子一拿出纸张,就不假思索地画上这么一个小太阳。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学画的必经之路,但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地注重临摹、灌输,无异于抹杀了儿童的天赋,让绘画变成一种模式。长此以往,也许艺术将会变得像1+1=2这般简单、无趣。
2.2 过于注重技法的传授,让绘画远离生活
艺术源自生活,但高于生活。一些深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的教师只会详尽地讲解什么应该怎么画,第一笔落在哪里,如何用笔等等。他们把绘画的技法传授得十分细致,却忽略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比如:学生被教授用一条折线(像横卧的3)画海鸥,却不知道平常画的海鸥形象是在飞翔中从正面观察所得,而如果改变观察的角度,形象就将大不相同。这样的教学不能让学生将绘画和生活联系起来,充其量只能算是技法的再现和已知形象的拼贴罢了。
2.3 以形似为评价标准,让绘画感受不到激情
注重临摹和技法传授的传统教学方式必然导致要求形似的评价标准,形成以像为美的误解,其后果就是学生习作僵化且千篇一律。而事实上“儿童完成作品的重要性比起他们制作这件作品的过程要逊色得多。”艺术教育不应该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由此可见,片面重视知识、技能传授,以临摹为主的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教学。那么,如何能让中国画的小学教学既实现传承民族文化的目标,又能适应新课程标准和小学生年龄特征的要求呢? 3 适应新课程背景要求的中国画小学教学
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根据美术学习活动的方式分成了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中国画教学主要分布在“造型?表现”和“欣赏?评述”这两个学习领域中。
3.1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美术课程标准》中关于这一学习领域中国画教学的活动建议多次提到“趣味、兴趣”等字眼。对“趣味”的一再强调意味着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为动力,通过自身的多种尝试和实际动手操作以获得的对中国画创作过程中“笔墨趣味”、画
面构成趣味的一种深刻体验。
而其中关于这一学习领域的评价建议表达为:“是否对„„感兴趣”;“能否大胆、创造性地„„”;“能否主动„„”;“能否与同学合作”。这体现了在新课程背景下美术教育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这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着自己处理问题,发展个性,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交流互助,切实促进学生发展。
3.2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在这一学习领域中,应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为主,而不是简单地对某幅作品的观察评论,这就要求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把绘画与人文、生活相联系。《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 ,明白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发现美才能真正在艺术领域中创造美。
(2)让中、西方绘画共同进入学生的视野。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孤立存在,中国画亦然。发扬中国画传统也绝不排斥西方文化。在欣赏中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都会产生不同的作品,让中西方文化在课堂上产生碰撞。这将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画的精髓,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魅力。
(3)让名家名作与学生作品齐聚一堂。新课程背景下的作品欣赏评述不仅仅局限于名家名作,还应当让学生欣赏评述自己和同学们的作品。学生作品的欣赏不仅感觉更亲切,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发现他人作品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以便相互吸收借鉴。在提高欣赏能力的同时,更直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水平,从而使这一领域的活动更加细致地深入课堂。新课程背景下中国画小学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探讨
小学阶段(7-13岁)的学生在身、心理上都具有显著的年龄特征,因此,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状况等方面因素,以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1 中国画传统技法运用与学生大胆自由表现的矛盾问题
绘画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新课程背景下适应小学阶段学生年龄特征进行教学的前提。但中国画毕竟是一门有着浓厚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的艺术,要学好中国画,对其技法运用及基本功的学习自是必不可少。要解决这一矛盾,使技法练习与教学的趣味性得以兼顾,最好的方式就是“寓教于乐”。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兴趣推动学生实践,辅以教师指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特殊的国画绘画工具本身对学生们来说就是新鲜、有趣的。因此,可以从材料入手培养学生的兴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随意摆弄,任意作画。这种探索并不局限在绘画材料方面,还可引导学生针对本课学习重点进行独立尝试。在创造性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再适时辅以积极的引导,适当的讲解,及对某些技法的传授,这样必能让学生主动、愉悦地学习,实现创造性表现与传统技法运用的统一。
(2)以作品的方式来练笔。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很多,在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地以技法讲解技法,不仅不能让学生很快地接受,还会让课堂显得枯燥无味。如在《用彩墨画鸟》(人教版美术第8册,第7课)一课中,不同的鸟羽就适用不同的绘画技法:鸟腹部的羽毛用侧锋点染法;长长的尾羽用中锋勾画法„„单纯地教授技法效果不佳,但若将技法与作品中的形象结合,就使技法变得更简单、通俗、形象。学新的内容时,只要说:“我们可以将画鸟腹部羽毛的方法用在这里。”即便学生说不出“侧锋点染法”这样的抽象概念也必能在脑海中回忆出具体形象,从而轻松、有效地掌握中国画表现技法。
(3)临摹与创作相结合。临摹是最好的启蒙导师。在小学生的中国画学习过程中,临摹作品的重要性也不容忽略。而儿童的创造性是不容忽视的,一旦学生通过临摹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法,只要再给予他们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加以适当的引导,辅以必要的帮助(绝非动手帮学生画),他们就有能力进行自己的小创作。在创作过程大胆表现的同时,将中国画的技法运用得
更加完善、熟练,让中国画传统技法运用与学生大胆自由表现之间实现完美统一。
4.2 中国画教学课时少,难度大带来的相关问题
在小学教学中,三年级才正式开展中国画教学,课时较少,而其材料技法的特殊性更加大了教学难度。但儿童画对小学生们来说已有数年“画龄”了,无疑是他们更熟悉,掌握更充分的画种。如果在教学中能把这两个画种结合起来定会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1)可解决课时少造成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问题。在小学美术课程中,中国画教学往往以国画单元的形式出现,是阶段性的教学。如果我们只在国画单元才教授国画,又把它同其它画种相分离,无疑加大了教学难度。若能把中国画和占有很大比重的儿童画结合教学,以自然的过渡、衔接,保持小学美术教学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就不难实现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2)可解决由材料特殊性造成的作品表现问题。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是完全有能力进行创作的。但在有限的中国画课时中,学生们难以自如地运用国画绘画材料,这就使中国画创作面临着不小的困难。相反,他们在儿童画的创作上积累了大量经验,因此,可引导学生以儿童画的创作经验结合中国画的表现技法来完成中国画创作。(3)可解决自信心问题。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中国画材料的特殊性(画错了就很难更改)使许多学生在面对宣纸时不敢下笔,自信心更是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通过两个画种的结合,可以尝试用中国画的笔墨来表现熟悉的儿童画造型。让学生在面对“似曾相识”中国画时,不至过于畏惧,胆怯。同时,可以提前让学生尝试用钢笔或签字笔(同样具有不易更改的特性)画儿童画,在适应并掌握这一特性后,学习中国画时就更容易建立轻松自在的作画氛围,提高自信心。余论
中国画艺术是经由千百年历史的积淀、升华而成的,中国画小学教学的问题也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就找到解决之法、可行之道,这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研究、进一步地完善教学。
第五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众多学科学习的基础,不仅为整个九年义务教育夯实基础,更为学生全面的发展夯实基础。随着新课程的启动和新教材的相继使用,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理念应运而生,与之伴随的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活将发生质的改变:
一、自身素质的改变
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自身素质的改变应该成为为师品格的重要追求。那么,要做到自身素质的改变,最重要的是要有激情。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要做到教学有激情,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通俗,抑扬顿挫,善于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引起学生共鸣,猎取其他领域的知识,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教案加以改造和创新,引入新颖性的东西,这也是做好激情教学的根本所在。
另外,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也是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教师个人思想、品德、精神和行为规范等多方面的表现,这多方面的表现可以汇聚成一点,那就是要关爱学生。内驱力才是事物发展的持续的有效的源动力,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喜欢学生,喜爱教师这个行业,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所建树。除此之外,还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在与学生交往的小节行为上做出示范,以具体的行动影响学生,表里如一,用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学生的精神生活。
二、教学观念的改变
转变教育观念是课改成功的关键。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更新观念,从方法、手段、途经和资源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和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在传授多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个性发展,只有这样才会“与时俱进”,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种种新问题的挑战。
三、教师角色的改变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1、由权威者向合作者转变
在传统教育“师道尊严”的观念影响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有着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有被动接受学习。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即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要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励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知识经验。
2、由提供者向提醒者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老师不再是课前搜集调查各种相关信息,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信息提供者,而是变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把单一的课堂回归到生活中的提醒者。但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肯定会出现信息缺乏的情况,会主动向教师寻求信息,此时教师要提供可用的学习资源,学生才能继续有效地展开学习。
3、由读书型向社区型转变
一个只会把教科书的内容搬到学生头脑中的“教书匠”显然已经落伍,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助,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求承担起小学语文研究者的角色,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问题而进行研究,但不是在办公室里查阅书本进行研究,而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的研究。
四、教学方式的改变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堂教学方式必然呈现出新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法灵活,使学生在“活动”中知识;给学生充分的自学、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问、有机会讲,以民主的精神、合作的方式进行管理,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力手段,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工作方式的改变
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融入了各学科的知识技能,体现了跨学科、跨文化的特性,这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意味着很难独立较好地完成教学工作和对学生课题的指导工作,加之激烈的竞争环境,教师一定要依靠集体的力量,伙伴的合作,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因此,教师要学会与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打交道,变独立的工作方式为合作的工作方式,通过不同学科与同科教师的沟通与合作,交流教育经验,借助相关专家的评课与指导,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实现教学相长。
总之,语文课程改革既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又提供了机遇。教师应抓住这一机遇,关注课程改革、学习、思考、研究新课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在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不断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改变自已、完善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