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县20xx年前三季度农业生产形势浅析
全县20xx年前三季度农业生产形势浅析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系列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创新机制体制,稳步推进农村改革,深入开展脱贫攻坚,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前三季度全县农村经济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前三季度,全县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xx.x亿元,同比预计增长x.x%,农业增加值xx.x亿元,同比预计增长x.x%。
(一)种植业生产基本稳定
粮食生产稳中有升。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xx.x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x.x%;其中:早稻播种面积xx.x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xx.x%,中稻与一季晚稻播种面积xx.x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xx.x%,双季晚播种面积为xx.x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xx.x%;小麦播种面积x.x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x.x%,玉米播种面积x.x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xx.x%。
今年我县加大对优良品种、增产技术的推广,切实提高单产、提高种植生产效益,效果明显,加上今年全年风调雨顺,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为xx.x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x.x%;其中:早稻总产量为x.x万吨,同比增长xx.x%,中稻及一季晚稻总产量为xx.x万吨,同比减少xx.x%,双季晚稻总产量为xx.x万吨,同比增长xx.x%;小麦总产量为x.x万吨,同比增长x.x%;玉米总产量x.x万吨,同比增长xx.x%。
经济作物面积产量双增长。棉花播种面积xx.x万亩,同比增长x.x%,产量x.x万吨,同比增长xx.x%;油菜播种面积xx.x万亩,同比增长x.x%,产量x.x万吨,同比增长xx.x%;蔬菜播种面积xx.x万亩,同比增长x.x%,产量xx.x万吨,同比增长x.x%;水果产量x.x万吨,同比增长x.x%。
(二)畜牧业生产有增有减
前三季度我县生猪存栏xx.x万头,同比减少x.x%,能繁殖母猪存栏x.x万头,同比减少x.x%;出栏肉猪xx.x万头,同比增加x.x%;牛出栏x.x万头,同比增长x.x%,牛存栏x.x万头,同比增长x.x%;羊出栏x.x万只,同比减少x.x%,羊存栏x.x万只,同比减少x.x%;家禽出栏xxx.x万羽,同比减少x.x%,家禽存栏xxx.x万羽,同比增长x.x%。
(三)渔业生产稳定发展
前三季度全县水产品总产量x.x万吨(其中,养殖产量x.x万吨,捕捞产量x.x万吨),同比减少x.x%。水产名优品种发展快速,主要是渔稻综合养殖,稻虾、稻蛙、稻渔(鱼种)结合,预计今年稻虾养殖面积达到x万亩,产量x.x万吨。
(四)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xxxx年,我县积极实施“产业立县、生态立县”战略,加快推广稻田+、荷田+、蔬菜+、水产+等“x+X”生态产业模式。全县新增生态立体种养面积xx万亩,其中以稻虾共生为主的稻田立体种养新增x万亩。截至目前,全县“x+X”生态产业面积达到xx万亩,总产值超过xx亿元。我县已成功申报仙桃籽莲特色产业园、楚源稻渔综合种养特色产业园、长林水产特色产业园x个省级特色产业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产业结构还不够优。产业结构单一、品牌知名度低。近年来,农业产业发展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产品还存在规模不大、结构单一、深加工不够、品牌知名度低等问题。一二三产业融合还不够深,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发展还不够快,有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大企业、大农场、大基地还比较少,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规模还比较小。
(二)农业经营主体还不够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尚需加快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还需抓紧扩量提质,示范带动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农业生产经营队伍老化、弱化,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短缺,特别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较小,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总体不强,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三)多重瓶颈制约生猪养殖发展。一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了服务养殖生产的配套设施滞后,动物疾病实验诊断、免疫抗体检测等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疫病防控风险仍然存在。二是近年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有效提高了生猪规模化程度,但标准化程度仍然很低。三是养殖污染治理任重道远。由于长期以来重发展、轻治理,生猪养殖准入门槛较低,存在选址不科学、设施简陋、粪污排放随意等问题,生猪养殖污染投诉和纠纷日益增多。
三、对策与建议
(一)优化经营体系结构。一方面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及资金扶持,鼓励扩大规模经营,有利于把高科技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备和机械化耕作技术,以及市场机制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从而实现机械化作业、专业化经营,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控制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约农业劳动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民福利,从实现农超对接,推动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创建提升实力,使农业生产焕发生机活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民通过互换、入股、托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二)优化业态结构。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拉动农业生产、加工及销售全产业链条的一体化经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方面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推动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全方位变革,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另一方面,利用我国旅游消费持续升温的契机,充分拓展和挖掘农业休闲旅游、生态保护等功能,发展观光农业、都市农业和现代农业。
(三)鼓励发展生态循环养殖。加大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设施改造,推广应用废水净化技术,实行固液分离、雨污分流,最大限度减少污水量,做好源头控制。支持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和综合利用设施,大力推广农牧循环、沼气利用、有机肥加工等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措施,总结推广投资少、效果好、成本低的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路径模式。
第二篇:2012年前三季度农业生产形势分析
2012年前三季度农业生产形势分析
2012年前三季度,我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加大农业投入,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首要任务,前三季度粮食生产总体稳定,畜牧生产稳步发展,农业生产呈现出稳定增长的发展势头。
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步增长
2012年前三季度我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3255万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1.4%,扣除价格因素(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长2.3%。其中农业产值11292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林业产值200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8%;牧业产值1457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渔业产值182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192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前三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730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
二、粮食生产成本提高、播种面积减少
由于农资价格的高位运行,人工工资等费用上涨,粮食生产成本较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难以调动,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经各乡镇统计,我区全年预计粮食播种面积8212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3.75%。全区春粮播种面积1521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3.61%。其中谷物播种面积222公顷,同比下降8.64%;蚕(豌)豆播种面积398公顷,同比下降7.44;1 马铃薯播种面积901公顷,下降0.44%。春粮总产5027吨,比去年减产333吨。比上年同期下降6.01%。
全区夏粮播种面积1877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2.4%。今年我区政府出台早稻生产扶持政策,大幅度提高20亩以上早稻种植大户的补贴力度,加上国家继续提高早稻最低收购价格,种粮大户种植早稻的积极性提高,全区早稻实际种植面积128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17.43%,全区早稻每公顷产量5789公斤, 比上年同期增长1.3%,总产741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8.6%。
全区秋季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469公顷,同比下降3.7%。其中晚稻及单季稻4431公顷,同比下降6.1%。其中连作晚稻播种面积为110公顷,同比下降7.6%。
三、花卉苗木需求旺盛,生产发展十分迅速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建设重视,各地城乡绿化美化蔚然成风,花卉苗木需求旺盛,生产发展十分迅速,前三季度我区花卉苗木种植面积380公顷,比上年增长10.47%。
台州市我富景鲜花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从事鲜切花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富景鲜花专业合作已经成为台州市规模最大的鲜切花基地,种植花种有百合、郁金香、台湾蝴蝶兰、非洲菊等,产品远销上海、杭州、金华、绍兴各地。合作社也先后被评为台州市规范化专业合作社、我区十佳专业合作社,并于2010年被批准提升为浙江省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富景”牌百合花在去年的省鲜花展示展销会上被评为金奖。
四、畜牧业生产形势稳步发展
经各乡镇统计,前三季度实现肉蛋奶产量10119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72%。其中肉类产量5143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9%;蛋产量3167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5.75 %;奶类产量1809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49%。从畜禽存出栏情况看,受环境整治影响,生猪存栏减出栏增现象显现,全区生猪存栏5.29万头,比上年同期下降3.64%,其中能繁母猪0.44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4.76%,肉猪出栏4.52万头,与上年同期期增长3.20%;牛存栏2108头,比上年同期下降10.49
%;其中奶牛832头,同比下降0.72%;牛出栏655头、同比下降1.50 %;家禽存栏51.12万羽,同比下降3.53%,出栏家禽53.77万羽,同比下降3.62%。
五、当前农业生产存在的不利因素值得关注
1、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大。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新前模具新城、城市新区开发,江口工业区拓展等,使用土地需求日益加大,耕地减少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而补进的多是杂地、山地,耕地质量低下,对农作物生长十分不利,尤其是不能种植粮食作物,再加上农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受到挤压,给完成粮食种植任务形成极大的压力,给农业增产造成一定影响,农业生产发展速度普遍放缓,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2、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一方面,受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今年农资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肥料、种子、农药、农用柴油等主要农资 3 产品价格呈全面上涨;另一方面,土地承包费居高不下,农民工工资不断攀升,农民种地成本持续增加,很大程度地压制了农民种植意愿。
3、当前畜牧业生产存在隐忧需关注。随着我区 “铁腕治水大会战”畜禽养殖场关停整治工作推进,长潭水库、秀岭水库、佛岭水库、黄坦水库集雨面积范围及台州市绿心我区域等畜禽养殖禁养区内现有各类畜禽养殖场必须实施关停转迁,永宁江、永丰溪、东官河、南官河、江南北渠道等主要河流两侧一公里范围内区域及院桥镇鉴洋湖周边二公里范围内区域等限养区内不得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对现有的畜禽养殖场进行限期治理,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无疑制约着我区畜牧业生产的良性发展。
六、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农业经济运行形势,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努力提高粮食自给率。一是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扶持政策和资金,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应用水平。保障种粮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突出特色、整合资源、优化结构”,进一步调整农产品区域布局,打造优势农业产业带,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提升发展畜牧业。加快品种改良、扩张种群规模、严格检疫防疫,不断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
3.加强农用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监管和预警监测。一是加强对农用生产资料的市场监管,控制农用生产资料涨价。二是提高流通效率,降低销售成本。三是加工环节须加大节能降耗力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三篇: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2017年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2017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的态势。
一、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资金来源充足,经济效益稳步提升。1-9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同比增长6%;负债合计同比增长-4%,资产增长速度大幅高于负债的增长速度,资本比较充裕,资金来源充足,企业处于良性发展期。到三季度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实现利润额同比上升3%,企业的经济效益平稳提升。
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上半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已经发展到62家,比去年净增5家。
支柱产业贡献率较大。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值的67.13%。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8.45%;医药化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6%;机械电业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2.29%。支柱产业在全县工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兴产业加快成长。二季度,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76%,比去年同比增长了11.48%;2017年三季度末,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3.79%,比去年同比增长了13.48%。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技术型人才缺乏。普工充足,但质量管理和质量鉴定类的技术型人才缺乏,加大了质量管理的难度。
环保问题制约。一是工业垃圾缺少处理途径。部分企业工业边角废料较多,没有合理的处理途径,面对环保部门的严格要求,压力很大,迫切需要在周边建立垃圾处理厂对工业垃圾进行处理。二是环境治理成本增加。部分公司为实现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投入大量资金购进新设备,环保治理投入大,给企业资本运营带来一定困难。
营业成本上升。2017年二季度末和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5%和17%,增速分别高于营业收入1个百分点。随着环境治理和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加大,一些企业环保、安全管理方面的成本大幅增加,环保费用大大增加。
企业融资难制约。随着国家为解决企业融资难系列政策的落实,部分企业融资难问题得以缓解,但多数企业普遍感受融资难、成本高。据对部分企业的调查,仍有相当一部分有融资意愿的企业无法通过银行实现融资,只能谋求其他解决渠道。融资难、融资贵依然阻碍着部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几点建议
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政策激励促发展。强力优化发展环境,重奖工业项目招商。同时,鼓励工业企业争创精品名牌,逐步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做好成长型企业培植“进规”工作。一手抓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优质重点工业企业落户。一手抓中小企业培植扩规,重点关注、扶持年产值接近2000万元的老企业,使其增资扩规,提质增效,发展为新口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多方联动,解决用工难题。进一步落实国家就业优惠政策,促进企业用工稳定。全面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积极为本地企业培养和输送技能人才。提升企业自身要提升员工待遇。
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完善了企业创名牌产品、著名商标。
强化服务意识,健全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企业建立一套规范的系统的支持和服务体系。加强规划指导,健全投入机制,形成层次合理、分工明确的企业社会化服务体制。
第四篇:前三季度能源经济形势和全年走势
前三季度能源经济形势和全年走势
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稳步回升带动下,能源需求全面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并再创新高,供给能力继续增强。但受去年能源走势前低后高,以及为推动结构调整,各地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等因素影响,三季度以来,能源需求增速逐渐放缓。预计四季度增速将进一步回落,全年能源供需基本平衡。
一、前三季度全国能源供需形势
前三季度主要能源品种季节性波动特征明显,特别是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显现,在能源供应总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需求仍然旺盛,但增速逐渐回落,供需关系总体宽松。
(一)煤炭市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总体态势宽松。前三季度,煤炭产、销稳步增长,铁路运量和进口大幅增加,价格高位稳定后回落,市场供需总体平稳。去冬今春,受极端低温天气、水电减发影响,部分地区电煤供应偏紧,市场商品煤价格持续上涨。春节过后气温逐渐回升,煤炭需求和价格逐渐回落。二季度,工农业生产、交通物流全面展开,西南地区持续干旱,发电企业提前储煤迎峰度夏等,拉动市场煤炭需求转旺,价格回升。迎峰度夏期间,水电满发、火电调减,电煤需求压力减缓,价格小幅下跌,主要发电企业煤炭库存处于年内较高水平,迎峰度夏平稳度过。三季度开始,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逐步显现,电力、钢铁、冶金和建材等主要用煤行业增速减缓,煤炭消费转淡。8-9月,重工业用电量环比持续下滑,电煤需求回落,价格下跌,市场供需转为宽松。前三季度,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累计完成14.9亿吨,同比增长15.9%;进口煤炭1.2亿吨,增长42.2%。至10月10日,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煤炭库存6282万吨,可用21天;秦皇岛港煤炭库存653.6万吨,比6月末上升15.6%;5500大卡山西优混煤价格715-725元/吨,下跌35元/吨。
全国重点电厂电煤库存及可用天数
(二)电力供应能力继续增强,电力消费快速增长后稳步回落。前三季度,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5186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274万千瓦。9月末,全口径电力装机规模超过9亿千瓦。年初,全社会用电量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快速增长势头。二季度,在推进结构调整、加大节能减排措施影响下,重工业用电量开始回稳,全社会用电增速放缓。三季度,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进一步显现,重工业用电增速回落。9月,重工业用电量1939亿千瓦时,环比下降17.3%;当月全社会用电量3498亿千瓦时,环比下降12%,回落幅度高于上年同期5个百分点。
今夏来水形势好、水电满发,火电压力减缓,加上部分省网实施有序用电措施,迎峰度夏平稳度过。期间,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大幅增加,8月,第三产业用电量和全社会用电量均达到有史以来最高,日均用电量达到128亿千瓦时的峰值;9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创历史新高。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1442亿千瓦时;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540小时,其中火电设备3802小时,已恢复至2008年同期水平。
2009-2010年月度用电量及增速
(三)成品油市场总体平稳,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国内原油和成品油生产平稳有序,受工业生产和物流运输活跃拉动,成品油消费逐季回暖,供需总体平稳。前三季度,全国累计生产原油1.5亿吨,同比增长5.8%;进口原油1.81亿吨,增长24.1%。生产成品油1.86亿吨,增长10.6%。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基本在65-85美元/桶间波动,三季度国际油价呈上涨趋势,最高达到85美元/桶。天然气产销快速增长,进口增加。前三季度,国内天然气产量698.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2%;累计进口LNG 677万吨,增长71%,进口管道气27.6亿立方米;天然气商品量733亿立方米,增长25%。
2009-2010年成品油月度销售量及增幅
二、今年以来能源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2010年能源行业在增强供应保障能力、巩固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发展态势的同时,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稳步推进资源整合,加快科技自主创新,加快能源国际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
(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是清洁能源发展态势良好。前三季度,全国电源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311亿元,水电、风电和核电投资比重累计占62%。9月末,水电、核电和风电装机比重合计占25.6%,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8月,华能小湾水电站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水电总装机规模超过2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比重为22%。8月,秦山二期三号机组并网发电,9月,岭澳核电站二期一号机组投产,结束了三年来无核电机组投产的状况,我国核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80万千瓦。风电继续保持较好发展势头,总装机3000万千瓦,并网运行情况有所改善。太阳能利用加快推进,开展了包括13个光伏电站项目的特许权招标。我国第一个非粮燃料乙醇广西20万吨木薯制乙醇项目总体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木薯燃料乙醇成套生产技术。二是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有序推进。2010年全国计划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1539处,淘汰落后产能12167万吨/年,至9月底,已完成计划目标的88%。山西省资源整合后,煤炭生产安全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高。河南省确定了省属六大骨干煤炭企业作为兼并重组主体,产业集中度大大提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46号)已下发各地执行,将进一步推进煤炭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今年以来,能源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分工的通知》精神,累计新关停小火电机组1100万千瓦,提前完成全年计划。“十一五”期间累计淘汰小火电超过7100万千瓦,按同等电量由大机组代发计算,每年可节约原煤8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4亿吨。南方电网广东和贵州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和大容量、高效率的燃煤机组发电,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大幅下降。前三季度,全国供电煤耗率33
4克/千瓦时,比去年同期下降8克/千瓦时。全国煤矸石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500万千瓦,消耗煤矸石等约1.2亿吨,相当于回收5600万吨原煤。全国油气行业加大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实施节能减排,包括油田机采节能、单井罐放空气回收利用、低产低效区机采系统节能优化改造等。提出了炼油行业节能减排强制性标准,全面开展了落后炼油产能清理整改工作等。
(三)保障民生工作扎实推进。今年以来,农村电力建设步伐加快,在开展“送电下乡”的同时,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面对自然灾害频发、受灾地区能源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的情况,能源行业行动迅速,全力开展“保民生、保稳定、保经济建设”工作。8月,甘肃舟曲、四川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电力企业积极抢修损毁设施,灾后第13天舟曲县城恢复正常供电;油气企业及时协调铁路部门增加发运计划,实行成品油库存资源集中统一调度,确保了灾区油品供应。9月底,青海玉树10台总装机3万千瓦的应急燃油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有力地保障了灾区过渡安置期的生产生活用电,标志着玉树恢复重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玉树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正式开工,还将建设110千伏主网,建成后玉树电网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供电范围均超过震前水平。9月,西藏自治区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全面竣工,解决了西藏主电网覆盖的全部32个县、(市、区)17.2万户、约76.3万人的用电问题。随着南疆气化乡镇工程全面展开和87万千瓦燃煤电站、23万千瓦应急燃机电站项目正式启动,南疆三地州25个县(市)、21个农牧团场及主要乡镇居民生活用气、用电问题将得到解决;北疆三条天然气管线(西二线、独石化支线和乌石化支线)陆续建成,北疆地区生产生活用气将得到保障,有利地促进了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四)能源科技创新再上台阶。今年以来能源行业依靠科技进步,在提高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制造水平、促进重大装备自主化和开创能源开发利用新途径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部件实现自主化。目前运行的核电站燃料组件供应全部实现国内生产。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首次达到临界,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快堆技术的国家。自主化关键技术研发获得突破。掌握了大型抽水蓄能机组调速和励磁设备的核心技术、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应用于风电集中送出系统的各项关键技术、超深井钻井关键技术等。世界首套、全球最大的煤制烯烃示范工程投产,奠定了我国在煤基烯烃工业化产业中的国际领先地位。打造了一批国家能源研发平台。安排了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燃料以及高效清洁煤炭技术、火电节能减排等研发中心,重点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五)能源通道建设步伐加快。新疆与西北电网联网、青藏联网工程开工,标志着西部大开发和西部地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云南—广东、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西南水电外送能力明显提升。9月下旬,东北地区新一条能源大动脉呼伦贝尔—辽宁±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投入运行,对优化地区能源资源配置、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9月,中俄原油管道竣工、中缅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开工建设,加之西北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和海上油气进口线路,我国油气进口通道格局初步形成。
三、四季度及全年能源经济走势
今年以来,在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各项政策措施拉动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进一步巩固,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符合预期,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势头将继续保持。但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尚未根本消除,除新兴经济体发展前景相对较好
外,世界主要经济体先后出现复苏减速迹象,我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受去年经济走势“前低后高”和今年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四季度能源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回落,全年能源供需形势总体宽松。
1、煤炭。从近几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和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推进情况看,全社会煤炭供应能力增强,产能持续稳步释放。考虑到国际煤炭价格回升,国内外价差缩小,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四季度煤炭进口增速将会回落,对国内煤炭供求的支撑作用有所下降,预计全年净进口约1.2亿吨左右,比上年增长16%。铁路煤炭运力保持平稳,预计全年煤炭运量将达19.8亿吨,增长13%。各地为推进结构调整、加大节能减排措施的效果将会在四季度集中显现,受主要用煤行业增速减缓带动,煤炭消费需求将受到一定抑制。总体判断,四季度煤炭供需基本平衡,供给相对宽松,如遇突发事件,个别地区、部分时段因运输瓶颈制约,煤炭供应偏紧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2、电力。四季度电力投资仍将保持一定规模,预计全年基建新增装机9000万千瓦,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约1200万千瓦。考虑基建新增和“关小”因素后,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超过9.5亿千瓦,其中水电2.1亿千瓦,火电7亿千瓦,电力装机供应能力较为充足,但受电网和电源结构影响,特别是电煤供应、来水和气温等因素影响,局部地区和高峰时段仍有可能出现电力紧张现象。综合经济、政策等因素,预计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进一步回落,全年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受部分流域冬季来水偏枯影响,西南和华中地区部分水电大省可能出现供应偏紧。预计全年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700小时,与2008年基本持平。
3、油气。四季度成品油供应能力充足,需求将继续增长,但增速回落。受工业生产、建筑施工进入旺季带动,柴油消费将保持一定增长。全年汽车销售量有望超过1700万辆,拉动汽油消费趋旺。预计全年原油产量2亿吨,天然气产量950亿立方米,原油加工量3.9亿吨,成品油产量2.5亿吨。预计进口LNG 120亿立方米,进口管道天然气40亿立方米。
4、可再生能源。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将达35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可达到6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倍。太阳能热水器总面积1.8亿平方米,增长24%。
四、全力做好冬季煤电油气供应保障工作
近些年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频发,对国内能源市场的安全稳定供应影响加大。如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2009年冬春的严寒天气等,对一些资源短缺、运力受限、能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省份的电力、煤炭和天然气稳定供应产生较大冲击。迎峰度冬在即,为确保今冬煤电油气的安全稳定供应,国家能源局积极组织和引导各方千方百计增加市场供给,努力加强需求侧管理,提前制定预案,切实增强应急保障能力,确保今冬国内能源市场供应平稳有序。
1、加强能源供需形势的跟踪监测。加强对今冬明春煤电油气供需形势的跟踪监测和预警分析,密切关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提前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阶段,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居民生活用能波动对能源稳定供应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出现极端气候变化等突发灾害时,居民生活用能需求短期内会迅速攀升,从而加剧能源
市场的供求矛盾。为此,要加大对居民生活用能趋势和用能特点的监测,确保今冬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2、提高能源应急保障能力。针对今冬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局部地区偏紧,特别是西南和华中地区可能出现电力缺口的情况,督促能源企业加强对极端天气和突发事件的监测分析,制定迎峰度冬煤电油气应急保障预案。充分发挥跨区电网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优势,做好电力供应偏紧地区的跨区跨省电力调度预案,优化调度方案,确保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协调做好电煤、油气储备及相应运力调配等准备工作,保证煤电油气的稳定供应。
3、全力做好天然气供应保障工作。随着冬季用气高峰的到来,预计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仍会偏紧。针对近几年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高峰时段用气峰谷差增大的情况,积极组织、引导油气企业和有关地方,确保今冬天然气市场安全稳定供应。一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增加天然气供应量。中石油塔里木、长庆、青海和西南四大气区,入冬前通过加快新井投产、提前实施检修等,增加天然气产量;建成投产陕京三线,11月底实现榆林—良乡段建成投产。中石化加快榆济线等外输管线建设,并针对产销矛盾突出的地区,增加投资额度,提前实施部分2011年工作量。中海油加强在产气田的生产管理,确保海上气田平稳生产和供应。二是加强需求侧管理,制定应急保供预案。压减部分工业用户用气,控制冬季用气峰值。与各地政府沟通协调,共同制定极端天气情况下保证民用气的方案。根据气源落实情况,按照居民、公共事业和重点用户的优先次序,力保重点地区和重点用户用气。三是加强储气设施和储备手段的科学调度。优化管网运行,努力提高输配能力。综合发挥资源配置在冬季保供调峰中的作用。
第五篇:前三季度铜川市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
前三季度铜川市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
2014-11-3 9:14:00 铜川统计局
今年以来,在全国经济调整、运行放缓企稳的大背景下,我市积极争取各项扶持资金,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运行态势,总量得以扩大,结构得以优化。前三季度,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跨市区投资,不含农户)257.54亿元,同比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240.8亿元,增长21.2%,增速位列全省第六(与上半年相同),其中:项目投资217.16亿元,同比增长19%,房地产开发投资23.64亿元,增长45.8%。
一、主要特点
(一)增速放缓趋稳,高于全省全国
全市投资趋势与全省、全国基本一致,总体呈放缓趋稳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40.8亿元,同比增长21.2%,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6.9个百分点,但增速仍高于全省、全国,前三季度,全市投资增速高于全省(18.9%)2.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6.1%)5.1个百分点。
(二)一产快,二产慢,三产稳
前三季度,全市一产投资16.99亿元,同比增长109.5%,增速较去年同期(9.3%)提高10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77.94亿元,增长6.3%,较去年同期(15%)回落8.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45.88亿元,增长25.4%,较去年同期(46.5%)回落21.1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投资比重来看,一产投资占7%,二产占32.4%,三产占60.6%。
(三)三大行业贡献突出,工业投资增长放缓
前三季度,全市制造业投资42.95亿元,同比增长19.7%;房地产业投资53.45亿元,增长23.4%;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42.38亿元,增长43.4%。这三大行业投资投资总计138.78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比重为57.6%(去年同期为46.8%),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达70%。
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投资78.49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较去年同期(18.5%)回落了6.7个百分点,仍然未摆脱增长缓慢的态势。受华能二期影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7.52亿元,同比下降26.7%,成为影响工业投资增长不快的主要因素。
(四)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省级重点项目:铭帝铝业前三季度完成投资2.37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18.3%;火凤凰现代陶瓷基地投资3.67亿元,完成任务的146.6%;美佳华商业广场投资5880万元,完成任务的73.5%。
前三季度,全市40个重点推进项目完成投资69.3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84.8%,其中:转型接续产业类项目投资28.56亿元,完成任务的69.5%;商业综合体类项目投资14.25亿元,完成任务的132.3%;重大基础设施类项目投资21.72亿元,完成任务的88.3%;重大民生类项目投资4.79亿元,完成任务的91.2%。
(五)民间投资增长趋稳
今年前半年,全市民间投资形势较为严峻,4月、5月的增速只有1.6%和6.7%,从6月份开始全市民间投资企稳回升。前三季度,全市民间投资109.25亿元,同比增长30.8%,增速较上半年加快了10.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项目施工个数218个,同比增长10.1%,其中本年开工129个,增长21.7%。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农、林、牧、渔业三大行业,占民间投资比重达65.8%,其分别完成投资28.68亿元、26.56亿元和16.67亿元,分别增长4.4%、98.4%和122.1%。
(六)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回升
去年以来,直至今年上半年,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低位运行,6月份以来,随着道上太阳城、荣盛国际街区、龙记学府城等9个房地产项目的入库,同时受去年基数较小的影响,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迅速回升。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3.64亿元,同比增长45.8%,增速较上半年回升15.5个百分点。
(七)资金来源相对充足,自筹资金占主导
前三季度,本年资金来源260.48亿元,同比增长26.4%,增幅较上半年回升7.1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31.4亿元,增长2.9%;国内贷款13.41亿元,下降11.1%;自筹资金188.62亿元,增长47.6%,占资金来源的72.4%,主导作用明显;其他资金27.04亿元,下降10.9%。
二、需关注的问题
一是新开工项目的支撑作用不足。今年以来,全市施工项目、新开工项目个数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施工个数、本年新开工项目个数在前7个月均处于下降态势,1-9月,全市在建项目虽然较同期都有所增加,但增速仍然较低,仅增长12.6%,其中亿元项目个数增长18.3%,增速低于去年同期(47.9%)29.6个百分点。一方面是受前几年基数较高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投资主体的投资积极性不高,投资后劲不足。
二是重点项目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虽然9月份全市重点项目进展较为顺利,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在全市40个重点推进项目中,转型接续产业类项目投资完成情况相对较差,全年计划41.1亿元,前三季度完成投资28.56亿元,仅占全年计划的69.5%。目前我市正处于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转型接续产业类项目的实施和推进对我市至关重要,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是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化压力增大。在全市商品房销售有所回暖的形势下,全市房屋待售面积仍然较快增加。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0.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9%,较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全市待售面积36.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77.3%。今后一段时期,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化压力增大。
三、几点建议
一要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必须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谋划和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有效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城市转型。
二要抓好项目推进实施。要树立服务项目的意识,简化审批环节,做好重点项目的跟踪监督和管理服务工作,切实解决部分项目施工受阻和配套条件不完善等问题。
三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目前,市场供应和政府保障相结合、以市场供应为主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已初步形成。我市在大规模建设保障房的基础上,商品房市场异常活跃,投资大起大落,销售状况堪忧,待售面积激增,都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